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式_第1页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式_第2页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式_第3页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式_第4页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9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式 编者按:本主要从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述评;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的原则;区域比较优势基准等进行讲述,包括了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界定和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应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判断产业关联效应的大小即产业关联度主要是利用投入产出表的逆矩阵系数来计算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等,具体资料请见: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对主导产业的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选择基准研究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以及指标的构建原则,最后确定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应当采用的指标体 系。 关键词: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主导产业是西方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比喻性概念。最早提出主导产业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此后罗斯托在吸取熊彼特创新理论和赫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对主导产业进行了明确、系统的研究。 在分析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主导产业概念理解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所谓主导产业,是指与经济发展的未来特定阶段相联系的,预期在该阶段将具有很高的创新率,能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9 迅速引入技术创新,并对该阶段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具有重大的关键性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本身成长性很高,带动性和扩散性很强的产业 。主导产业不是孤立的一个产业,而是一组产业、一组产业群。由若干个主导产业组成的产业体系,常被称作“主导产业群”。因此,主导产业可以是某一个特定的具体产业或部门,但它更多地表现为由若干个紧密联系或相关的具体产业所组成的一个产业群,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尤其如此。 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述评 在产业经济理论史上,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界定和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首当其冲的是“罗斯托基准”。罗斯托在主导部门和起飞(中译本, 1998)一书中,提出了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他认为,应该选择具有较强扩散效应(前瞻、回顾、旁侧 )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将主导产业的产业优势辐射传递到产业关联链上的各产业中,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中译本, 1991)中,提出了联系效应理论和“产业关联度基准”。他认为,作为政府优先扶植发展的产业和主导产业应能推动诱发其他产业的发展。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于 1957 年在其著名产业结构与投资分配中提出主导产业选择的两条基准,即“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产业界称之为“筱原两基准”。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9 其政策含义是指,应选择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因为 这些产业市场前景较为广阔;同时应选择生产率上升较快、技术要素密集的产业,因为这些产业投入产出比率较高,生产费用下降较快。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又提出“国际比较需求增长率标准”和“比较技术进步率标准”。后来有学者对“筱原两基准”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虽然“筱原两基准”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对主导产业的选择以界定,内容上存在着互补关系,是一个统一体,但光有这两个基准还是不充分的,不能反映出主导产业的全部特征,还应包括“创造就业机会基准”、“防止过度密集基准”、“丰富劳动的内容基准”和“关联效果基准”等等。“筱原两基准 ”虽然在实践中存在着部分失效,却也不失其普遍性,不失为最具说服力的关于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理论。 近年来,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研究越来越引起我国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许多学者基于外国经济学家的观点,结合中国国情加以补充,提出了不同的选择基准和方法。 总之,目前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评价研究方面还存在诸多指标选择的随意性较大,评价方法计算过于复杂等问题。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及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的原则 紧扣主导产业概念的内涵及选择的目的。选择主导产业的目的是为了培育,而培育的目的是促 进区域产业结构高级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9 化和争取区域经济动态比较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确定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就应考虑主导产业的两大功能:一是结构高级化功能,即对内带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二是优势升级化功能,即对外推动比较优势升级转换。 紧扣主导产业的本质特征。主导产业的本质特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高创新率或吸收创新率,二是高增长率,三是高带动力。在进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时,应紧扣主导产业的这些本质特征。 应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目标相一致。新型工业化道路体现了两点核心内容,一是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二是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尽可能增加就业机会。因此,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应体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性和就业功能。 同时考虑选择的“必要性”和培育待选产业的“可能性”。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不仅要考虑选择的“必要性”,即待选产业所应具备的性质、功能等,而且要考虑对待选产业进行培育、扶持的“可能性”大小,如待选产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待选产业的扶持空间如何、待选产业培育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待选产业功能发挥的空间大小等。要选择那些“必要性”与“可能性”都符合要求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培育。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对区域主导产业的选 择进行评价,有必要选择一组相应的评价指标。其主要原则是: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9 客观性原则:在筛选评价指标的过程中要尽量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客观地分析所选指标的经济含义,依据其经济含义做出取舍。 可行性原则:尽量采用有数据支撑的指标,而对数据不可得的指标则只能作舍弃处理。 可比性原则:要求指标计算口径保持一致。 区域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计要适应于区域产业选择。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指标体系的确立 综上所述,本文确定了选择区域主导产业所运用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既力求从各方面反应出主导产业的特征,使指标体 系具有理论上的完备性和科学性,同时又考虑到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和可比性。 产业关联基准 产业关联度 一个产业必须与其他产业具有广泛、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才有可能通过聚集经济与乘数效应的作用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因此,产业关联效应是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基准,即选择那些产业延伸链较长、带动效应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判断产业关联效应的大小即产业关联度主要是利用投入产出表的逆矩阵系数来计算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并通过这两个指标来判断。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9 均大的产业,具有很强的前向关联效果和后向关联效果,则这种产业部门就产业关联方面来讲是主导产业的最佳选择。 其中,影响力系数就是用以衡量一个产业部门对其他产业部门发展的影响程度。影响力系数越大,此部门的发展对其他部门的发展就具有较大的带动影响,其计算公式如下: 感应度系数,是指本产业部门受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程度。 区域比较优势基准 区位商 区位商是指一个区域特定产业的产值占该区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与全省或全国该特定产业产值占全省或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之间的比值。实际上是以全省或全国产业结构的均 值作为参照系来判定区域产业的比较优势状况或区域产业的专业化、特色化能力和水平。计算公式为: ( ) 其中: i 地区 j 产业的区位商; i 地区 i 地区的工业总产值; E 为全省或全国的工业总产值。 若 1,则认为 示 i 地区 j 产业的比较优势越大,产业专业化、特色化水平越高;若 1,则认为 j 产业是 i 地区的自给性产业部门。 区域经济学区位商理论还认为,当 某区域特定产业产值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9 占该区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于全省或全国平均比重,即 时,表示该产业产品或服务在满足了该区域的消费需求后还有剩余,可用于向区外输出,从而成为区域间具有比较优势或专业化、特色化能力的产业部门;区域特定产业产值占该区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出全省或全国平均值越多,则可用于向区外输出的产品或服务越多,区域间比较优势越大,专业化水平、特色化程度越高。 增长潜力基准 需求收入弹性 产业的增长潜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收入弹性高的产品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将逐 步提高。选择这些产业为发展重点,符合产业结构变化的方向。 可持续发展基准 成本费用利润率 区域主导产业的投入要素在较长时期内应具有可持续性,这样才能保证主导产业投入供给的持久性,确保区域经济的持续性增长。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还要特别强调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突出“绿色产业”的地位。 可持续发展性,主要表现在资源消耗(物耗和能耗)低和环境污染小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基本上可以通过产业的经济效益水平来考察,因为物耗和能耗本身就是经济效益的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9 部分 内容,而环境污染的大小一般可以通过治理污染的成本反映出来。至于高污染产业有负的外部性,我们可以将这些产业排除在外。本文主要通过成本费用利润率这项指标来考察区域各个产业的经济效益水平。 就业功能基准 就业综合指数 新型工业化时期主导产业的选择,一个重要的新特点就是要考虑产业的就业功能,这是由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及其经济和社会影响所决定的。 产业的就业功能是由产业就业规模和就业密度共同决定的。我们用各产业就业人数占整个产业就业人数的比例来衡量其就业规模,用年平均就业人数与各产业工业总产值的比值来衡量 其就业密度,这个指标的含义是一定量的资本或投资所创造的就业机会。然后取就业规模和就业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衡量产业就业功能的就业综合指数。 技术进步基准 技术进步率 区域主导产业高于其他产业的经济增长速度必须借助于产业的高效率来实现,因而其技术应具有领先地位和较强的创新能力。选择技术进步速度快、技术水平高、技术要素最密集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可以保证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保持技术领先,同时保证在区际分工中不断占据比较利益最大的领域。 本文选用技术进步率来衡量该基准,该指标主要用来测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9 度一个产业技术创新和吸收科 技成果的能力。技术进步率越高,产业技术层次越高,意味着其投入品的技术含量越高,与这些投入品相匹配的劳动力也拥有越多的人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