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孔子思想研究.doc_第1页
论语与孔子思想研究.doc_第2页
论语与孔子思想研究.doc_第3页
论语与孔子思想研究.doc_第4页
论语与孔子思想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绪论一、论语的命名与由来 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此书编纂者并非一人,有孔子弟子,也有再传弟子。其编纂始于春秋末年,基本成书于战国初年。由于杂出众手,长近百年,其体例行文不一致处就在所难免了。二、论语的体例 论语为语录体。分二十篇,每篇皆用首章两三字命名。一般认为:篇与篇、章与章之间并无内在联系。二十篇中有四篇有较明显的中心问题。即:乡党第十集中记载孔子的日常生活,反映其为人。微子第十八记载孔子及古圣贤在仕途中的进退出处。尧曰第二十除孔子言论外,集中摘录古史之名言,以见儒家治国之道。三、论语的版本汉时有三种传本:鲁论语二十篇、齐论语二十二(多知道、问王二篇)、古论语二十一篇(子张问独立成篇)。西汉末年张禹张侯论以鲁论为根据,参齐论而成。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据,作论语注,曹魏时何晏据此作论语集解。其重要注本有:1、论语注疏何晏集解,邢丙疏。收在十三经注疏中。、朱熹论语集注,收在四书集注中。明清科考依据,影响很大。、论语正义,清刘宝楠著。集清人研究之大,收在诸子集成中。、论语译注,杨伯峻著。较通俗、发行量较大的本子。四、论语的影响 孔子思想体系简介第一节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仁外礼。有人认为是仁,有人认为是礼。论语中“仁”出现109次,“礼”出现75次。孟子学说才是仁学,荀子则为礼学。子曰:“克已复礼为仁。”(颜渊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1)所作所为合乎“礼”,也就做到了“仁”。所以“仁”与“礼”应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如同孔子所言:“人而不仁,如礼何? ”(八佾)“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阳货11)说文:“仁,亲也。从二,从人,人亦声。”“仁”最通俗的解释见“樊迟问仁”章。子曰:“爱人。”(颜渊22)理想的人际关系应是关心、爱护,而不是斗争、陷害。进一步的解释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2)“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雍也30)仁者爱人,由近及远。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为政22引文)“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泰伯2)“仁”是总原则,是真理。故“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3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9)“仁”也是最高德行。其弟子,仅“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7)对令尹子文、陈文子只称“忠”、“清”,而不称其“仁”。为人民谋幸福则可称“仁”。不仅“有天下而不与也”的尧、舜,甚至“不俭”,“不知礼”的齐相管仲,也得到了“如其仁,如其仁”(宪问)的评价。孔子强调发挥主观努力就能追求到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30)论语中未给“礼”明确地下定义。“礼”应是古代社会行为规范、仪式的总称。孔子所言礼并不等于是周礼,他虽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14)但实际上是有所损益的,“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23)其损益包括这几个方面:1、 保留周礼之“亲亲”,但加上了“爱人”。2、 周礼选官是“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左传宣公12年)孔子却提倡先学后仕。主张“举贤才”。3、 周礼“礼不下庶人”,孔子则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4、 周礼规定各级学校只有“国之贵游子弟学焉”,孔子则提出“有教无类”。第二节 孔子哲学思想一、 天命观“孔子是不迷信的”(杨伯峻译注89)“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庄子齐物论。不置可否,不论其有无。重人事而轻鬼神,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不表态。孔子平时“不语怪、力、乱、神”(述而)。“君子于其所知,盖阙如也。”(子路)他主张“多闻阙疑”(为政)还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卫灵公15)凡事应该多问一个为什么。对祭祀之事只是“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12)其目的是为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9)。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则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1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22)孔子病重时,反对子路为他向山川鬼神祈祷(述而35)。楚昭王病重时,拒绝祭祀河伯,孔子赞美他“知大道”(左传哀公年)。孔子也不信占卜。反对臧文仲“居蔡”,“何如其知也!”(公冶长)引易“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时,结论是“不占而已矣”。(子路22)仅未明言“枯骨死草,何能知吉凶乎”(论衡卜筮)而已。孔子借鉴了前人的思想。周太史过答宋襄公问时就认为“陨星”是“阴阳”之事,而“吉凶由人”。子产也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左传昭公16年)但不能说孔子是唯物主义者。他只是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17)而已。“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子路)论天。论语中孔子说了12次。有自然之天。“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述而19)“巍巍乎唯天唯大,唯尧则之。”(泰伯19)此意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大象)类似。主宰、命运之天则有多次。如:“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13)“噫!天丧予!天丧予!”(先进9)“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28)“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23)“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5)“吾谁欺?欺天乎!”(子罕12)“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35)其具体语境,一是发誓(“天厌之”),二是在困境中自慰及慰人(“知我者其天乎”),三是发怒(“欺天乎”) 。论命。(论语)中孔子说了5次。如:“五十而知天命”(为政4)“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雍也10)“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宪问36)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季氏8)“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3)古人言命,是不能理解宇宙及社会现象的缘故。孔子所言,亦多关于人事。天如有意志,伯牛不应有恶疾。故孟子这样解释:“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孟子万章上)二、 认识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20)孔子倡导多闻多见。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述而2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为政1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2)“小子何莫学夫诗?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9)孔子也重视思维。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季氏10)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卫灵公12)感知与思维还应达成统一。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15)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31) 三、 中庸思想既是孔子的哲学方法论,也是其最高道德标准。说文“中,正也。” 尔雅:“庸,常也。”“过犹不及”(先进16)守其标准,不走极端。不讲原则,即为“乡原,德之贼也。”(阳货13)一定事物的质,总是与它的量联系在一起。要保持其质的相对稳定性,其量就得保留在一定的界限(即“度”)内。“孔子的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的解释一番。”(毛泽东书信选集141)第三节 孔子政治思想一、 向往大同孔子最高政治理想应是“天下为公”,见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论语中孔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25)孔子对尧、舜、禹极力赞美: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泰伯19)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泰伯18)孔子提倡政治民主:“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阳货)孔子没有君权神圣之说。对事君,“勿欺也,而犯之。”宪问他反对愚忠,主张不与昏君、暴君合作,甚至可以弃之而去。如:“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24)“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也。”(卫灵公17)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这种政治民主的思想。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孟子尽心下“桀纣之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离娄上孟子甚至主张起来推翻暴政:“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并引尚书为证:“抚我则后,虐我则仇。”孟子还将“为民作主”的思想具体化为“与民同乐”的主张:“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诗大序作者亦承此精神,倡导“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中亦有不少篇目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如:“谋之其臧,则具是违。”(小雅小旻)“家父作诵,以究王凶。”(小雅节南山)“非面命之,言提其耳。”(大雅抑)小雅大东一诗称:“大东小东,杼柚其空。”则反映了被周人征服了的殷、奄等国人民的不满和愤恨心情。这也表明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对“大道既隐”之后家天下的政治局面的保留态度。二、 实现小康这是孔子在有生之年内打算为之奋斗的现实的政治目标,其性质是和平变革,其途径是复礼正名。是维新,还是革命,不可一概而论,应当“可以行则行,可以止则止”,要看时代条件如何。和平变革如果行得通,就可减轻损失,人民群众也可少受一些战乱痛苦,对统治者则更为有利。但如果当权者因太顽固而不肯变通的话,社会矛盾就会达到某一临界点,那就必然引发革命,也就是说只能采取革命一途了。“复礼”不是全面复辟周礼,而是有所“损益”,是“旧瓶装新酒”。“正名”也不是单争一个空头名义,而是循名责实,以此来整顿社会秩序。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其理由是“名不正,则言不顺;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在政治体制上,孔子主张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礼乐征伐应“自天子出”,有类联邦制形式。各诸侯国内也应名实相符,大夫要守大夫的本分,不能架空国君,更不能弑君篡位。鲁国季氏所为,诸如“八佾舞于庭”、“旅于泰山”、“三家者以雍撤”(皆见八佾篇)等行为就越出了自己的名分。如能各守名分,就能保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稳定局面。任何社会的统治者要想维持社会的安定局面,都得有一套统治秩序,都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名分”;不能朝令夕改,随意违背,否则就无法维持社会秩序,导致“国将不国”。同样,在一个家族之内,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在某一社会圈子内,在某一地区范围内“讲信修睦”,整个社会秩序就会好转。人人循名责实,尽其本分,就会达到王道一统,天下太平。三、 为政以德孔子提倡以德治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1)主张“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孔子提倡富民政策,主张藏富于民。“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子路)而不仅仅是解决温饱。要富民首先得反对横征暴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先进17)其次要爱惜民力,施惠于民,做到“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5);“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亦惠而不费乎?”(尧曰2)孔子主张把人当人看待。对待人民,应重在教育而非重在刑罚。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3)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颜渊18)“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19)孔子还反对不进行军事训练就驱使人民打仗的做法,他认为:“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子路30)他的主张是:“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从戎矣。”(子路29)四、 为政在人孔子认为仁政的实现,必须依靠仁人志士,亦即一支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中庸)要想形成良好的政治局面,就得“选贤举能”。故孔子有言:“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子路2)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为政19)孔子主张贤人政治,反对贵族世袭制:“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进1)这就打破了血统、门第观念,突破了周礼用人“举亲故”的传统,为新时代士阶层人士登上政治舞台开辟了道路。再如:“雍也可使南面。”(雍也1)“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雍也6)孔子主张:从君主到各级官员,都要克制私欲,恪守礼法,为民众作出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14)“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子路)即官员要走在前面,为民表率。“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颜渊17)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礼,则民莫敢不用情。”(子路4)统治者不过分贪婪,人民就不会铤而走险。“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颜渊18)对人民不能搞政治高压。“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之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19)第四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在“三十而立”之年创办私学,一生从未间断过。他政治上失意,但教育上成功。孔子本想在政治上有所为,而结果却只是以教书育人的形象展现在后人面前。一、 教育对象其办学方针为“有教无类”(卫灵公39)。东汉马融称:“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意即不分贵族和平民,不分华夏与蛮夷,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力。这就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格局,扩大了教育的对象,使教育普及于平民。孔子弟子绝大多数“贫且贱焉”,颜渊箪瓢屡空,樊迟学稼为圃,闵子骞芦衣推车,仲弓为贱民之子,原宪摄敝衣冠,子张为鄙家子弟,子夏衣若悬鹑,公冶长身陷冤狱。荀子大略:“和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为天下宝。子贡、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二、 教育作用孔子极为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3)即认为道德教育是一种政策法令更为重要的统治手段,它能起到政策法令所不能起的感化作用,是一个社会长治久安所不可或缺的东西。孔子也重视教育对个人的培养作用。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2)因而主张早期教育:“少习若天性,习惯之为常。”(大戴礼记保傅)子贡、季路由“鄙人”进而为“天下列士”,即可证明教育作用之大。人的先天素质差别甚小,后天人性及知识水准的差距主要是由教育和环境的不同造成的。孔子也不是教育万能论者,他对“困而不学”者,亦即智力欠缺而又不肯受教的人是无能为力的:“狂而不直,侗而不愿,倥控而不信,吾不知之矣!”(泰伯16)三、 教育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能“修己以安百姓”的士君子。这种人德才兼备,既能弘道、志于道,又能治千乘之国,长万室之邑。他们能做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泰伯13)孔子培养的高足弟子大多能如此行事。孔子以前,君子本为封君之子,即贵族子弟;士为国士,即贵族中的下层人士。孔子将平民出身为弟子造就为士君子,实为进步之举,意义非同小可。孔子理想的培养目标,则是具有完美人格的“成人”。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宪问12)四、 教学方法孔子从“学而知之”的认识论出发,重视闻见之学。其学知过程也大体可分为学、思、习、行这四个环节。这些都为孔子的教学思想奠定了牢靠的理论基础。其教学方法论,重点介绍因材施教与启发诱导两条。(一)、因材施教朱熹有言:“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见论语集注)孔子以此法教人,亦有其原因。一是社会需要各种专才;二是生源复杂,性格智力等差异很大;三是孔子对施教对象了解甚深,故可人使用此法教人。孔子善于观察:“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为政10)他了解教育对象:“贤哉,回也!”(雍也11)“孝哉,闵子骞!”(先进15)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谚。”(先进18)“师也过,商也不及。”(先进16)“求也退,由也兼人。”(先进22)故能进行因材施教。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22)(二)、启发诱导孔子是启发式教学法的首创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8)此法施教,以对子贡和颜渊最为典型: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15)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子罕11)孔子教学,善用形象的说法。要人珍惜光阴,不搞抽象说教,而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17)作气节教育时,不说“时穷节乃见”,而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28)五、 德育思想孔子特别重视德育。其德育内容包括仁、孝、悌、慈、忠、义、智、勇、温、良、恭、俭、让、宽、信、敏、惠等伦理道德规范。根据孔子的教育实践及知行观,可将其德育过程分为以下三阶段:1、 道德认识阶段首先应晓之以理,使学生确立道德信念,然后才能以此为准绳去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为此,孔子要求学生掌握整套较完整的道德概念,并且不厌其烦地答其弟子问。2、道德情感阶段然后动之以情,使学生知荣辱,明爱憎,分美丑,别善恶,从而道德责任感和义务感。孔子还将诗与乐作为培养道德情感的材料。“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8)3、道德行为阶段最后则导之以行,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基础上付诸行动,方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孔子的德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慎言敏行。“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1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2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27)2、 改过迁善“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述而31)“过,则勿惮改。”(学而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30)3、 以友辅仁“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10)“忠告而善道之。”(颜渊2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4)4、 严以律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卫灵公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6)“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13)第五节 孔子的文艺思想论语中有些基本概念需要明确。如:1、“文”,大体相当于现汉“文化”之义。如:“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5)朱熹注:“道之显者谓之文,盖礼乐制度之谓。”凡著之于竹帛者皆谓之“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25)皇侃义疏引李充曰:“其典籍辞义谓之文。”再如“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27)“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6)所谓“学文”,即学习文献典籍。2、“文章”。“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泰伯19)朱熹注:“文章,礼乐法度也。”“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朱熹认为“威仪文辞,兼六艺典籍与音容笑貌而言”。皆为广义之概念。狭义的“文章”单指文辞,其用法在汉书时才出现。3、“文学”。孔门四科中,“文学:子游、子夏。”(先进3)实则指治经的儒者。荀子性恶:“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则指学问。4、“文艺”。论语中有“文”有“艺”,但未连称。如“游于艺”(述而)、“求也艺”(宪问),皆指才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之属。“文艺”连称见于逸周书官人:“隐于文艺。”其意则指言辞文饰,也不同于今义。孔子的文艺思想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文质兼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18)皇侃义疏:“质,实也。文,华也。”朱注:“彬彬,物相杂而适均之貌。”亦即文采与实质配合得当,形式与内容结合适宜之意。文、质密切相关。没有质,文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有质而无文,也体现不出质的价值与特征。因为“文益其质,故人生而学,非学不入。“(国语晋语四)论语中,“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颜渊8)子桑伯子“无乃太简乎”。(雍也2)老子、庄子亦赞同有质无文之说。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庄子缮性则认为:“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另一极端则是文胜过质,这以周之卿大夫及史官为代表,繁文缛节,文多而质不足。二、尽善尽美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25)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述而14)美、善二者相比,孔子更重内美,即“善”。韶乐“尽善也”,是因为以揖让得天下,且为处于选贤举能的大同之世。而汤武“犹有惭德”,只是父子相传的小康之世,故未能“尽善也”。三、兴观群怨孔子重视诗歌和音乐的教育作用和社会效果。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9)“兴”,朱注:“感发志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2)朱注:“凡诗之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性情之正而已。”简言之,“思无邪”就是要兴起“好善、恶恶之心”。这是就诗的社会教育作用而言。“观”,何晏集解引郑注:“观风俗之盛。”古有采诗之官,春正月、秋八月出去采集民歌民谣以献于朝廷,使其了解各地风俗民情及吏治好坏,故朱注称“观”的作用为“考见得失”。“可以观”,即可以提高人们的观察识别能力,包括文学艺术的欣赏鉴别能力。“群”,诗能加强群体观念,调整人际关系,能使人“群居相切磋”。正如荀子所言:“乐在宗庙之中,群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荀子乐论)“怨”,诗还能疏导怨气及抑郁情感,从怨诗中可知政治缺失。郑玄注称:“怨谓刺上政。”民众“贫而无怨难”(宪问10)。召公明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因而主张“小决使导”(国语周语)。子产不毁乡校,反对“作威以防怨”(左传襄公31年),诗大序主张“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皆为此理。诗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其辞为诗,其曲为乐。孔子懂乐理,能审定乐章。“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八佾23)“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子罕15)孔子认为音乐表现人的思想感情:“钟鼓之声,怒而击之则武,忧而击之则悲,喜而击之则乐。其志变,其声亦变。”(说苑修文)孔子认为好的音乐可使人的情感归于中正和平。他最欣赏周南、召南:“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10)“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盈耳哉。”(泰伯15)因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20)合乎中庸之道。第六节 孔子的语言修辞思想语言是社会交际工具,也是思维工具。离开语言。既不能思考,更谈不上表达了。思维与表达的效果如何,与言辞关系重大。左传哀公25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心之所之为“志”,即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思想意志通过语言文辞才能表现出来,这就叫做“言以足志”。美好的言辞才能更充分地表达思想。言辞不美,就缺乏感染力,就不可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孔子在论写作与修辞时曾举子产诸人之例:“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宪问)修饰、润色都能使文章生色。孔子讲语言修辞大体有这些原则:、诚易乾文言:“修辞立其诚。”“诚”就是言之有物,讲究效用。礼记表记:“子曰:情欲信,辞欲巧。”情欲信,指情感应真实无伪;辞欲巧,指言辞灵巧漂亮。、达论语卫灵公:“辞,达而已矣。”何晏集解引孔注:“凡事莫过于实,辞达则足矣,不烦文艳之辞。”能如实表达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就叫“达”,不能如实反映则为不达,也即是“辞不达意”了。“辞达”颇为不易。苏轼有言:“夫言止于达意,则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事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答谢民师书)、文左传哀公25年:“文以足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论语泰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言辞要有文彩,要讲究语言美,不能粗野鄙陋,出言不逊。老子宣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实则“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文心雕龙情采)论语中孔子之言修辞手法的运用亦丰富多彩。用比喻者言辞浅显而意味深长:“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1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1)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1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22)用对比、对偶者句式整齐,富于节奏感:“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3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26)用排比者增强语气,富有说服力:“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