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坪小学黄朝伟2014年春导学案(电子稿样本2014.02).doc_第1页
天坪小学黄朝伟2014年春导学案(电子稿样本2014.02).doc_第2页
天坪小学黄朝伟2014年春导学案(电子稿样本2014.02).doc_第3页
天坪小学黄朝伟2014年春导学案(电子稿样本2014.02).doc_第4页
天坪小学黄朝伟2014年春导学案(电子稿样本2014.0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威信县长安中心校导学案年级: 六年级 班级: (1) 科目: 语文 教师: 黄朝伟 二一四年春季学期课 程 表星期科目节次一二三四五上午第一节早读早读早读早读第二节语文语文语文语文第三节品德与社会语文科学第四节美术卫生体育午 休下午第五节安全体育音乐美术作文第六节劳技品德与社会作文第七节体育科学三生教育活动活动威信县长安中心校教学工作计划表科目: 语文 年级 六 教研组长(签字)杨应顺 教导主任(签字) 陈科强 优秀生与后进生情况分析:全班共有22人,男生8人,女生14人,优秀学生4人,学困生5人。 优秀学生的基础好,能够对照课本进行自学,经老师引导后很快就能将学习任务完成。学困生的基础有点弱,自觉性不强,不好学,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经调查,我班学生占70%的是留守儿童,基本上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看护,他们的文化水平一般,有的还是文盲,根本辅导不了学生,而且管理也比较松散,总是听之任之,安排的家庭作业也不进行督促,学生有事或病了不来上学也不向老师请假。课后辅导对象: 课后辅导的对象主要是学困生、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优秀生、有事有病耽搁了课程而不能及时跟上学业进度的学生。措施: 对学生首先进行思想沟通,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然后进行个别辅导、集中辅导、学生帮辅、小组帮辅、班干部帮辅。期望取得成果: 期望学困生的成绩有一个大的进步,能够达到中等生甚至超过中等生的水平;所有的学生都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优秀学生更加优秀;力使优秀学生的人数上升。本 学 期 应 达 到 的 教 学 目 标 1、培养学生形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 2、会读本册课本中的135个生字。其中的112个要求会写、会分析它们的字型结构、会用它们进行组词、会找它们的形近字进行组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册课本中的23篇课文。 4、能够通过自学、小组合作、与他人交流的方式学会本册课本中的一篇自读课文。 5、能够按要求熟练地背诵长江之歌、三亚落日、记金华的双龙洞、词两首、广玉兰、夹竹桃、古诗两首、孔子游春等课文中要求背诵的段落。 6、能够通过一定的工具书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每一篇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7、能够识记课文和练习中的四字词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它们的意思,区分它们的感情色彩,能用它们说一些通顺的句子。 8、经过老师的引导,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资料查询等方式理解每篇课文;分析文中的精彩语句、片段;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感悟课文的写作特点;梳理单元中课与课之间的结构关系。 9、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本册课本中写得好的课文或片段。 10、能写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文字生动形象、感情真实、想象合理、修辞手法得当、语句通顺、错别字少、段落分明的作文。教 学 计 划 进 度 表周 次教学单元教 学 内 容课 时第 一 周第 1 单元13课6第 二 周第 1 单元4练习16第 三 周第 2 单元57课6第 四 周第 2 单元习作28课6第 五 周第 3 单元911课6第 六 周第 3 单元习作312课6第 七 周第 4 单元13习作46第 八 周第 4 单元练习416课6第 九 周第 5 单元17练习56第 十 周第 6 单元1820课6第 十一 周第 6 单元习作621课6第十二周第 7 单元2224课6第十三周第 7 单元习作7学和做(4)6第十四周第 单元进入复习第十五周第 单元第十六周第 单元第十七周第 单元第十八周第 单元第十九周第 单元第二十周第 单元课 题1、 长江之歌 (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 1、学会两个生字,区分它们的形近字。并能进行组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长江是我们国家的第一大河,被称之为祖国的摇篮,我们认真地来学一篇赞美长江的文章长江之歌。二、新知探究 1、安排学生先把生字拼读熟练。 2、安排学生自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可以查字典,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教读。 3、让学生尝试有感情地练读课文,在小组内展开比赛,看看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最有感情。4、安排学生进行课文背诵练习。提示学生可以采用自背、学生之间相互背的方法进行。5、学习生字。(1)让学生自己说说生字的字型结构。(2)让学生用生字进行口头组词、扩词。(3)让学生自己找到的与生字相形近的字,并进行口头组词,比比谁找的最多。 (4)让学生自己试着记下生字。学习过程 三、课堂测评 1、抽读生字。 2、用开火车的方式抽读课文。 3、用生字进行口头组词。 4、口头说出生字的形近字并进行口头组词。 5、口头说出生字的字型结构。 6、课堂练习。 (1)给汉字注音 溉( ) 涤( ) (2)给下列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 )( ) ( )( ) 既 ( )( ) 条 ( )( ) ( )( ) (3)按原文填空。 你从远古走来,( )。你向东海奔去,()。你用用甘甜的乳汁,( )。你用纯洁的清流,( )。你从雪山走来,()。四、质疑评学1、质疑: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给大家说说。 课外延伸自己用工具书查找“气概、荡涤、灌溉、磅礴、哺育”等词语的意思。课 题1、 长江之歌 (第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 1、结合课文理解“气概、荡涤、灌溉、磅礴、哺育”等词语的意思。2、让学生知道长江的发源地和最终的流向。3、掌握本文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4、知晓本文中长江所比拟的对象。 5、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长江这么大,它是从哪儿来的,又要流到哪儿去?文中是怎样来描写的?我们接着学课文。二、新知探究1、安排学生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以下词语。气概、荡涤、灌溉、磅礴、哺育2、提问:长江起源于哪儿?从哪些语句表现出来?3、长江最后流到哪儿去了?从哪些语句表现出来?4、课文中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从哪些语句表现出来?5、本文把长江比做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或词语读一读。6、安排学生尝试给第一部分概括段意。7、安排学生尝试给第二部分概括段意。8、安排学生尝试给全文归纳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9、学生之间进行所得交流。10、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进行适当的精讲。学习过程 三、课堂测评1、抽学生口头说出重点词语的意思。2、让学生说说本文中把长江比做什么?从哪些语句表现出来。3、让学生说说本文所表达的情感。 4、课堂测练。(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气概 荡涤 灌溉 磅礴 哺育(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长江起源于( ),最后流入( )。在本篇课文,作者把长江比做( ),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文中( )、( )、( )( )这四句话最能表达这种比做。(3)作者赞美长江的理由是( )。(4)作者依恋长江的原因是( )。(5)写出你对“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和“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的理解。四、质疑评学1、质疑:把你不懂的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2)你觉得哪些语句最好,为什么? 课外延伸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抓住一两个方面说说你对长江的理解。课 题2、 三亚落日 (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 1、会读、写、理解本课的10个生字。2、会用本课的生字进行组词、扩词。3、能正确分析生字的字型结构,回想与生字相形近的字并进行组词。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背诵课文第三、四两个自然段。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在我国海南省的最南端有一个叫三亚的地方,落日的景色十分迷人。让我们通过熟读课文来体会这美景吧!二、新知探究1、让学生以自己拼读,小组长帮助指导的方式熟读生字。2、让学生分析生字的字型结构,回想与生字相形近的字并进行口头组词。3、安排学生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与同学的帮助读准文中的每一个字。4、引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理解生字的大意,并用生字进行组词、扩词。5、引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三、四两个自然段。学习过程 三、课堂测评 1、出示生字抽学生进行认读。2、抽读课文。 3、让学生用生字进行口头组词。 4、巩固练习。 (1)给汉字注音。屑( ) 溅( ) 瑰( ) 逊( )溢( ) 敛( ) 玫( ) 丹( )(2)比一比,再组词。溢( ) 玫( ) 溅( ) 丹( )益( ) 枚( ) 贱( ) 舟( ) (3)写出下列各字的结构。哦( ) 屑( ) 溅( ) 丹( )四、质疑评学1、质疑:在这几个学习目标中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课外延伸自学理解“美妙绝伦、逊色、收敛、硕大无朋、悄然无声”等词语的意思。给课文分段、写段意、概括中心思想。课 题2、 三亚落日 (第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 1、理解“美妙绝伦、逊色、收敛、硕大无朋、悄然无声”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3、体会采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来描写景色的好处。 4、给全文分段、写段意、概括中心。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这是一篇优美的落日晚景文章,让我们来找找它的精彩语句,从这此语句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境。二、新知探究1、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内容自己理解“美妙绝伦、逊色、收敛、硕大无朋、悄然无声”等词语的意思。2、让学生找出文中的拟人句和比喻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让学生找出描写落日景象的语句。4、引导学生根据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给全文分段,并写出段意。5、引导学生概括全文的中心思想,感受作者的情感。6、引导学生说说,如果你身处这个景象中时,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你的心里会怎么想?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学习过程 三、课堂测评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逊色: 缘故: 洋溢: 收敛: 2、补充词语。 美( )绝( ) 玉( )银( )( )大( )朋 悄( )无( )3、按原文填空。 它歪着红扑扑的( ),( ),( )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4、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1)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亮闪闪的。 ( )(2)活跃了一天的太阳,像一个快乐的孩子。( )四、质疑评学1、质疑:说出你不懂的问题吗?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2)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最好,为什么? 课外延伸自己写一处景点,尽量用到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课 题3、 烟台的海 (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 1、会读、写本课的生字。2、能用生字进行组词、扩词。3、能分析生字的字型结构,回想与生字相形近的字并进行组词。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说出课文的大体意思。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在我们学习的第二篇课文里,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今天我们来感受祖国烟台海的独特美景。二、新知探究1、展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如下) (1)会读、写本课的生字。(2)能用生字进行组词、扩词。(3)能分析生字的字型结构,回想与生字相形近的字并进行组词。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说出课文的大体意思。2、引导学生按照学习目标进行自学。3、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生自学效果。(1)指读生字,口头进行组词、扩词。(2)说出生字的字型结构,例举与生字相形近的字并组词。(3)以开火车的方式抽读课文。(4)抽学生口头说说课文的大体意思。学习过程 三、课堂测评 1、给汉字注音。蔚( ) 嬉( ) 凳( ) 湛( )痴( ) 恬( ) 滤( ) 峻( )2、比一比,再组词。蔚( ) 峻( ) 恬( ) 湛( )慰( ) 俊( ) 括( ) 勘( )3、写出下列各字的结构。痴( ) 凳( ) 滤( ) 嬉( )四、质疑评学1、质疑:对照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说出你不懂的问题,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课外延伸学做小导游,介绍一下某一季节烟台的海。课 题3、 烟台的海 (第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 1、理解“前赴后继、锲而不舍、蔚为壮观、湿漉漉、惬意、忙碌”等词语的意思。2、分析课文的描写顺序。3、给全文分段,概括段意。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5、完成课后练习2、3题。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祖国烟台的海景这么美丽,作者是以怎样的顺序将它描述的?又是以什么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呢?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二、新知探究1、展示学习目标 (1)理解“前赴后继、锲而不舍、蔚为壮观、湿漉漉、惬意、忙碌”等词语的意思。(2)分析课文的描写顺序。(3)给全文分段,概括段意。(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5)完成课后练习2、3题。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以上学习目标。3、检查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1)抽学生口头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前赴后继、锲而不舍、蔚为壮观、湿漉漉、惬意、忙碌(2)抽学生说出课文是以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 (3)提问学生是怎样分段的,段意是怎样概括的。学习过程 三、课堂测评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前赴后继: 蔚为壮观: 锲而不舍: 湿漉漉: 惬意: 忙碌: 2、补充词语。 气势( )( ) ( )山( )岭 如( )如( ) 万( )灯( ) 3、填空。 本课是按( )顺序进行描写的。依次写了烟台的海()、( )、( )、( )的美丽景观及人们的生活情况。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四、质疑评学1、质疑:说出这节课中你不懂的问题,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你认为哪个季节的描写最好,为什么? 课外延伸按时时间顺序,仿写你熟悉的一处景点。课 题4、 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 1、会读、写本课的生字。2、能用生字进行组词、扩词。3、能分析生字的字型结构,回想与生字相形近的字并进行组词。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说出课文的大体意思。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欣赏了三亚奇妙的落日美景,感受了烟台独特的海上奇观,今天我们跟随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来观赏金华双龙洞的神奇景象。二、新知探究1、展示学习目标 (1)会读、写本课的生字。(2)能用生字进行组词、扩词。(3)能分析生字的字型结构,回想与生字相形近的字并进行组词。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说出课文的大体意思。2、引导学生按照学习目标进行自学。3、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生自学效果。(1)指读生字,口头进行组词、扩词。(2)说出生字的字型结构,例举与生字相形近的字并组词。(3)以开火车的方式抽读课文。(4)抽学生口头说说课文的大体意思。学习过程 三、课堂测评 1、给汉字注音。 桐( ) 笋( ) 臀( ) 鹃( ) 2、比一比,再组词。 鹃( ) 臀( ) 笋( ) 桐( ) 捐( ) 殿( ) 伊( ) 洞( ) 3、写出下列各字的结构。 桐( ) 笋( ) 臀( ) 鹃( ) 四、质疑评学1、质疑:对照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说出你不懂的问题,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课外延伸分析课文的描写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课 题4、 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 1、理解“突兀、孔隙、蜿蜒、稍微”等词语的意思。2、分析课文的描写顺序。3、给全文分段,概括段意。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5、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金华的双龙洞这么神奇,作者是以怎样的顺序将它描述的?又是以什么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呢?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二、新知探究1、展示学习目标 (1)理解“突兀、孔隙、蜿蜒、稍微”等词语的意思。(2)分析课文的描写顺序。(3)给全文分段,概括段意。(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5)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以上学习目标。3、检查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1)抽学生口头说出“突兀、孔隙、蜿蜒、稍微”等词语的意思。(2)抽学生说出课文是以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 (3)提问学生是怎样分段的,段意是怎样概括的。 (4)抽学生背诵第五自然段。学习过程 三、课堂测评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突兀: 孔隙: 蜿蜒: 稍微: 2、填空。 本课是按( )顺序进行描写的。依次写了()、( )、( )、( )的感受。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3、按原文填空。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 )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 ),( ),没有一处不贴着( )了,才说一声行了。 四、质疑评学1、质疑:说出这节课中你不懂的问题,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你认为哪个部分的描写最好,好在哪里? 课外延伸根据作者的叙述,画一幅金华双龙洞的景点游览图。课 题5、 卢沟桥烽火 (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 1、会读、写本课的生字。2、能用生字进行组词、扩词。3、能分析生字的字型结构,回想与生字相形近的字并进行组词。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说出课文的大体意思。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同学们,中国近代以来遭受的最大伤害就是被日本军国主义者无情的侵害,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抗日战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二、新知探究1、展示学习目标 (1)会读、写本课的生字。(2)能用生字进行组词、扩词。(3)能分析生字的字型结构,回想与生字相形近的字并进行组词。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说出课文的大体意思。2、引导学生按照学习目标进行自学。3、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生自学效果。(1)指读生字,口头进行组词、扩词。(2)说出生字的字型结构,例举与生字相形近的字并组词。(3)以开火车的方式抽读课文。(4)抽学生口头说说课文的大体意思。学习过程 三、课堂测评1、给汉字注音。 伪( ) 爹( ) 呐( ) 聋( ) 歼( ) 凌( ) 妄( ) 喉( ) 2、比一比,再组词。 烽( ) 妄( ) 歼( ) 呐( )蜂( ) 忘( ) 纤( ) 纳( )四、质疑评学1、质疑:对照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说出你不懂的问题,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课外延伸分析课文的描写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课 题5、 卢沟桥烽火 (第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 1、理解“妄图、万籁俱寂、挑衅、同仇敌忾、众寡悬殊、序幕”等词语的意思。2、分析课文的描写顺序。3、给全文分段,概括段意。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卢沟桥事变的重大意义。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通过第一课时的阅读,让我们感受到了日本鬼子用卑鄙的手段挑起了卢沟桥战火,下面我们来深入了解这场战争的具体过程。二、新知探究1、展示学习目标 (1)理解“妄图、万籁俱寂、挑衅、同仇敌忾、众寡悬殊、序幕”等词语的意思。(2)分析课文的描写顺序。(3)给全文分段,概括段意。(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卢沟桥事变的重大意义。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以上学习目标。3、检查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1)抽学生口头说出“妄图、万籁俱寂、挑衅、同仇敌忾、众寡悬殊、序幕”等词语的意思。(2)抽学生说出课文是以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 (3)提问学生是怎样分段的,段意是怎样概括的。 (4)卢沟桥事变对抗日战争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学习过程 三、课堂测评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妄图: 万籁俱寂: 挑衅: 同仇敌忾: 众寡悬殊: 序幕: 2、补充词语。 气势( )( ) 蓄( )( )久 人( )马( ) 哭( )喊( ) ( )不及( ) ( )以( )日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记叙了( )的具体过程,它的意义是( )。四、质疑评学1、质疑:说出这节课中你不懂的问题,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你认为本课的哪里最让你感动? 课外延伸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讲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课 题6、 半截蜡烛 (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 1、会读、写本课的生字。2、能用生字进行组词、扩词。3、能分析生字的字型结构,回想与生字相形近的字并进行组词。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说出课文的大体意思。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我们是祖国里的一滴水,为了祖国的安全,我们可以牺牲自我,今天看看法国的人民是以什么方式来保护自己的祖国的。二、新知探究1、展示学习目标 (1)会读、写本课的生字。(2)能用生字进行组词、扩词。(3)能分析生字的字型结构,回想与生字相形近的字并进行组词。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说出课文的大体意思。2、引导学生按照学习目标进行自学。3、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生自学效果。(1)指读生字,口头进行组词、扩词。(2)说出生字的字型结构,例举与生字相形近的字并组词。(3)以开火车的方式抽读课文。(4)抽学生口头说说课文的大体意思。学习过程 三、课堂测评 1、给汉字注音。 梯( ) 芯( ) 厨( ) 诺( ) 2、比一比,再组词。 截( ) 梯( ) 诺( ) 熄( ) 裁( ) 涕( ) 若( ) 息( ) 3、写出字的结构。 截( ) 厨( ) 熄( ) 芯( ) 四、质疑评学1、质疑: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课外延伸给全文分段,概括段意。课 题6、 半截蜡烛 (第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 1、理解“情报、绝密、绝妙、厄运”等词语的意思。2、分析课文的描写顺序。3、给全文分段,概括段意。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上节课中,我们知道法国的一家人为了祖国的安全,全家人为了保住情报与敌人周旋,她们是怎样保住的呢?继续学习课文。二、新知探究1、展示学习目标 (1)理解“情报、绝密、绝妙、厄运”等词语的意思。(2)分析课文的描写顺序。(3)给全文分段,概括段意。(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以上学习目标。3、检查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1)抽学生口头说出“情报、绝密、绝妙、厄运” 等词语的意思。(2)抽学生说出课文是以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 (3)提问学生是怎样分段的,段意是怎样概括的。 (4)说说伯诺德夫人、她的大儿子、她的小女儿各自用什么方法来保护情报的?学习过程 三、课堂测评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情报:绝密:绝妙:厄运: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课的事情发生在( )期间的( )国,讲叙了()、( )、( )三人为了保住( )的过程,体现了她们的( ),赞扬了她们的()之情。四、质疑评学1、质疑:把你不懂的问题吗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外延伸与小组同学合作,将本文中的故事演一演。课 题7、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 1、会读、写本课的生字。2、能用生字进行组词、扩词。3、能分析生字的字型结构,回想与生字相形近的字并进行组词。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说出课文的大体意思。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聂荣臻是我们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一,他有着高尚的人格,今天 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他的课文。二、新知探究1、展示学习目标 (1)会读、写本课的生字。(2)能用生字进行组词、扩词。(3)能分析生字的字型结构,回想与生字相形近的字并进行组词。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说出课文的大体意思。2、引导学生按照学习目标进行自学。3、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生自学效果。(1)指读生字,口头进行组词、扩词。(2)说出生字的字型结构,例举与生字相形近的字并组词。(3)以开火车的方式抽读课文。(4)抽学生口头说说课文的大体意思。学习过程 三、课堂测评 1、给汉字注音。 菩( ) 聂( ) 萨( ) 辜( ) 2、比一比,再组词。 聂( ) 辜( ) 菩( ) 萨( ) 轰( ) 辛( ) 苦( ) 颜( )四、质疑评学1、质疑: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课外延伸你从聂将军身上学到了什么样的品质?课 题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第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 1、理解“周岁、无辜、惊恐、和善可亲、至仁至义、菩萨”等词语的意思。2、分析课文的叙述顺序。3、给全文分段,概括段意。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聂将军的高尚人格。 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经过课文的熟读,我们已经知晓聂将军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哪从文中的哪些内容来体现呢?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二、新知探究1、展示学习目标 (1)理解“周岁、无辜、惊恐、和善可亲、至仁至义、菩萨”等词语的意思。(2)分析课文的叙述顺序。(3)给全文分段,概括段意。(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聂将军的高尚人格。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以上学习目标。3、检查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1)抽学生口头说出“周岁、无辜、惊恐、和善可亲、至仁至义、菩萨” 等词语的意思。(2)抽学生说出课文是以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 (3)提问学生是怎样分段的,段意是怎样概括的。 (4)聂将军身上体现了哪些品质?学习过程 三、课堂测评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周岁: 无辜: 惊恐: 和善可亲: 至仁至义: 菩萨: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拘束( ) 和蔼( ) 残忍( ) 有始有终( ) 友谊( ) 3、你从聂将军身上学到了哪些品质? 四、质疑评学1、质疑: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外延伸想象一下40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看望聂将军的情景,然后写下来。课 题8、 三打白骨精 (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 1、会读、写本课的生字。2、能用生字进行组词、扩词。3、能分析生字的字型结构,回想与生字相形近的字并进行组词。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说出课文的大体意思。 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同学们,西游记是我们百看不厌的电视剧,今天我们来读一个来自其中精彩的故事。二、新知探究1、展示学习目标 (1)会读、写本课的生字。(2)能用生字进行组词、扩词。(3)能分析生字的字型结构,回想与生字相形近的字并进行组词。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说出课文的大体意思。2、引导学生按照学习目标进行自学。3、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生自学效果。(1)指读生字,口头进行组词、扩词。(2)说出生字的字型结构,例举与生字相形近的字并组词。(3)以开火车的方式抽读课文。(4)抽学生口头说说课文的大体意思。学习过程 三、课堂测评 1、给汉字注音。 斋( ) 咒( ) 妖( ) 瞒( ) 蟆( ) 蛤( ) 2、比一比,再组词。 妖( ) 蛤( ) 咒( ) 瞒( ) 跃( ) 给( ) 哭( ) 满( ) 四、质疑评学1、质疑: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课外延伸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表现人物形象的好词。课 题8、三打白骨精(第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 1、理解“长生不老、法术、紧箍咒、蒙骗、骷髅”等词语的意思。2、体会文中描绘人物形象的精彩语句。3、给全文分段,概括段意。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孙悟空的人格、精神。 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上节课中,我们知道了本文主要是讲孙悟空三次打死白骨精的事情,下面我们来看看孙悟空的三打是怎样打的。二、新知探究 (1)理解“长生不老、法术、紧箍咒、蒙骗、骷髅”等词语的意思。(2)体会文中描绘人物形象的精彩语句。(3)给全文分段,概括段意。(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孙悟空的人格、精神。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以上学习目标。3、检查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1)抽学生口头说出“长生不老、法术、紧箍咒、蒙骗、骷髅” 等词语的意思。(2)抽学生说出描绘人物形象的精彩语句。 (3)提问学生是怎样分段的,段意是怎样概括的。(4)白骨精先后是怎样变化的? (5)孙悟空是怎样的一个人?学习过程 三、课堂测评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长生不老: 法术: 紧箍咒: 蒙骗: 骷髅: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出自 ,作者是( )。白骨精先后化作( )、( )、( )三个模样,她的目的是( )。 四、质疑评学1、质疑:把你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这本节你有哪些收获?课外延伸与同学交流西游记中的其它精彩故事。课 题9、 词两首 (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如梦令。2、能熟练地背诵如梦令。3、能根据画面的景象结合词句理解词意。 4、能感受词里所描绘的美景及其所要表达的意境。 5、掌握生字“藕”。 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在练习2中我们学到了渴望有项羽那样的英雄来拯救国家的诗夏日绝句,这诗是李清照写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词如梦令。二、新知探究1、出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如梦令。(2)能熟练地背诵如梦令。(3)能根据画面的景象结合词句理解词意。 (4)能感受词里所描绘的美景及其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