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山工程施工危险源预防方案及应急救援方案.doc_第1页
三台山工程施工危险源预防方案及应急救援方案.doc_第2页
三台山工程施工危险源预防方案及应急救援方案.doc_第3页
三台山工程施工危险源预防方案及应急救援方案.doc_第4页
三台山工程施工危险源预防方案及应急救援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一 总 则.41.1编制目的.41.2编制依据.41.3适用范围.41.4项目施工管理目标.51.5应急工作原则.5 二 危险源的辨析.6 2.1项目概况.6 2.2危险源辨识方法.62.3危险源辨识内容.10三 危险源的评价.13 四 危险源的控制途径.16五 项目危险源专项事故应对.18 5.1基槽开挖潜在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18 5.2模板意外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21 5.3触电应急响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245.4物体打击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285.5机械伤害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285.6施工中挖断水、电、通信光缆、煤气管道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295.7火灾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295.8食物中毒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315.9治安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33六 组织机构及职责.346.1应急组织体系.346.2指挥机构及职责.34七 预防与预警.377.1危险源监控.377.2预警预防行动.377.3信息报告与处置.37八 应急响应程序.398.1响应分级.398.2响应程序.408.3应急结束.40九 善后处理.419.1保险.419.2工作总结与评估.41十 保障措施.4110.1通信与信息保障.4110.2应急队伍保障.4210.3现场应急物资装备保障.4210.4经费保障.4410.5其他保障.44十一 附则.45十二 附件.46附件:12.1 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部各成员通讯录.46附件:12.2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47附件:12.3 工程项目部附近主要医院、消防支队急救电话.48附件:12.4 项目部应急组织机构图.48附件:12.5 重大危险源及控制清单.49附件:12.6重大危险源公示牌.51附件:12.7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52附件:12.8危险因素分析、评价、预防及措施表.55一 总 则1.1编制目的为加强项目部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提高应对紧急事件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确保项目部系统迅速有效地处置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将损失降至最小程度,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维护项目部正常的生产秩序,促进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制定本预案。针对本工程特点主要编制一般模板安装预防坍塌、高度超过24米的落地脚手架、塔机、井架及卸料平台的应急预防方案措施。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工伤保险条例5、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项目部范围内所承建工程的施工现场、生产区、办公区等地方发生的,可能造成坍塌、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亡、中毒、火灾等事故的应急救援。1.4项目施工管理目标 公司在2011年8月初迅速组建好项目经理部,同时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在制定、完善各类管理制度的同时,特别注重质量管理制度;达到组织保障有力,项目班子精干,施工机械化、设备机械精良化。为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奠定扎实的基础。 项目经理部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目标:杜绝重大伤亡及火灾、机械事故。年因工负伤频率控制在1以下。目标管理内容:无死亡、无重伤、无中毒、无倒塌。 1.5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项目部统一领导和部门组织协调下,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应急工作有序地进行。(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以项目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4)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好应对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工作准备。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建立联动机制。将日常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做到常备不懈。二 危险源辨析2.1项目概况2.1.1主要工程内容 工程位于池州市石台南路西侧。其中1#楼总建筑面积为7965.72 m2,1区建筑高度为31.1m,地上10层,地下1层,2区建筑高度为19.5m,地上六层,2#楼总建筑面积为5086.28 m2,建筑高度为29.7m,地上10层,地下为1层,3#楼总建筑面积为2631.44 m2,建筑高度为17.4m,地上6层,局部5层,地下为1层,结构形式均为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类别均为乙类,烈度均为6度。2.2危险源辨识方法2.2.1 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分类。为了便于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分析,首先应对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分类可任选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一种:2.2.1 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和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共分为六类:a)物理性危险源: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如:脚手架、支撑架强度、刚度不够。(2) 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3) 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如:电线接头未包扎、化纤服装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产生静电。(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液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液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6)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堆料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危害);(7)明火;(8)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如:气割产生的高温颗粒。(9)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10)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其他信号缺陷);(11)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12)其他物理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b)化学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1)自燃性物质;如:煤。(2)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如沥青熔化过程中产生毒气。(3)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如:充电液中的硫酸。c)其他化学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1) 生物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 .传染病媒介物; .致害动物; .致害植物; .其他生物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2) 心理、生理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 .从事禁忌作业; .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 .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d)行为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失误); .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 .监护失误; .其他错误; e)其他行为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2.2.2 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共分为20类:(1) 物体打击,是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砸伤和造成的伤害,不包括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爆炸引发的物体打击;(2) 车辆伤害,是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如机动车在行驶中的挤、压、撞车或倾覆等事故,在行驶中上下车或放飞车引起的事故,以及车辆挂钩、跑车事故;(3)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碾、碰、割、戳、切等伤害。如工具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削伤人,手或身体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被转动的机具缠压住等。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4) 起重伤害,是指从事各种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不包括触电、检修时制动失灵引起的伤害,上下驾驶室时引起的坠落;(5) 触电,指电流流经人身,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包括雷击伤亡事故;(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隧道、洞室透水淹溺;(7) 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8)火灾;指造成人员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不包括非企业原因造成的火灾;(9)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包括脚手架、平台、陡壁施工等高于地面和坠落,也包括由地面坠入坑、洞、沟、升降口、漏斗等情况,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10)坍塌:是建筑物、构筑物、堆置物等倒塌以及土石塌方引起的事故。适用于因设计或施工不合理而造成的倒塌,以及土方、岩石发生的塌陷事故。如建筑物倒塌、脚手架倒塌,挖掘沟、坑、洞时土石塌方等情况,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爆炸、爆破引起的坍塌;(11)中毒和窒息:指人体接触有毒物质,如在误吃有毒食物或呼吸有毒气体引起的人体急性中毒事故,或在废弃的坑道、横通道、暗井、涵洞、地下管道等不通风的地方工作,因为氧气缺乏有时会发生突然晕到,甚至死亡的事故称为窒息。不适用于病理变化导致的中毒和窒息事故,也不适用于慢性中毒和职业病导致的死亡;(12)其他伤害:凡不属于上述伤害的事故均称为其他伤害。如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钉子扎伤等。2.3危险源的辨识内容:(1) 工作环境:包括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2) 平面布局: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3) 运输路线:施工便道、各施工作业区、作业面、作业点的贯通道路以及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线等;(4) 施工工序:物资特性(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5) 施工机具、设备: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电气设备的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危险性较大设备和高处作业设备:如提升、起重设备等;(6) 特殊装置、设备:锅炉房、危险品库房等;(7) 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8) 各种设施:管理设施(指挥机关等)、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医院卫生所等)、辅助生产、生活设施等;(9) 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和人机工程学因素等。2.3.1 危险源辨识准备。在危险源辨识前,负责此项工作的员工应作好充分准备:(1) 各级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在人员、时间、和其他资源上给予支持和保证;(2) 必须由懂专业、有经验的人员组成辨识小组,如生产副经理、总工、工程师、技术员、安全员、班组长、机械司机、管库员、现场施工人员;(3) 识别和应用的法律法规要全,基本覆盖本单位、本项目的所有施工、作业(工作)及设备(设施);(4) 对参加辨识的员工掌握辨识范围和类别的基本情况,了解法律法规对本单位、本项目安全具体要求;(5) 资料准备齐全。2.3.2 危险源辨识方法(1) 调查法:辨识小组按2.3内容在现场进行调查、辨识;(2) 安全检查表辨识法:辨识小组按2.3内容编制安全检查表,进行辨识;(3) 经验法:辨识小组按2.3内容,结合以往经验进行辨识;(4) 经辨识的危险源填入危险源调查表内。2.3.3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确定 (1) 重大危险源是指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具有伤亡人数众多、经济损失严重、社会影响大的特征。(2) 危险源一般出现在:土方开挖、起吊作业、多人高处作业、模板坍塌等。 重大危险源的确定要防止遗漏,不仅要分析正常施工、操作时的危险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分析支护失效,设备、装置破坏及操作失误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危险因素。2.3.4本项目易发生安全事故工程或部位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现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确定为重大危险源的是: 1、坍塌事故(基坑作业、模板安装拆除作业) 2、倾覆事故(脚手架搭拆) 3、塔机 4、井架 5、卸料平台 其中基槽开挖、施工临时用电、模板施工制定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查后用于施工;三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风险评价办法1、风险评价应由有关管理人员、专家成立评价小组,在熟悉作业现场、相关法规、标准、评价方法后方能进行。2、专家打分评价法(1) 由评价小组(一般57人)对本单位、本项目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逐个打分,根据分值大小确定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在评价时要考虑:A伤害程度;B风险发生的可能性;C法律法规符合性;D影响程度;E资源消耗等因素。 (2)评价时,对应危险源评价专家打分法分值表,几人同时对某一危险源进行打分,然后由主持人将各位专家的分值相加,再除以人数,所得分数即为危险源和级别分数。综合得分在12分以下为一般危险源,12分以上为重大危险源;当A=5和B=5时,也应定为重大危险源。评价情况填入危险源(专家打分法)评价表内。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1)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其赋分标准见下表:危险源评价专家打分法分值表评价项目伤害可能的程度应得分值A伤害程度严重5一般3轻微1B发生的可能性大5中3小1C法律法规符合性超标5接近标准3达标1D影响范围周围社区5场界内3操作者本人1E资源消耗大3中2小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6相当可能0.2极不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0.1实际不可能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分数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0.5非常罕见的暴露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分数值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分数值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7严重,重伤,或造成较小的财产损失40灾难,数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财产损失3重大,致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1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2)由评价小组专家共同确定每一危险源的LEC各项分值,然后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3)将D值与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中的分值相比较,若D值大于70分,则应定为重大危险源。危险源评价情况填入危险源(LEC法)评价表内。4、无论是专家打分法还时LEC法,危险等级的划分都是凭经验判断,难免带有局限性,应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危险等级一般为四级: 一级重大危险源(R200M)、 二级重大危险源(100MR200M)、 三级重大危险源(50MR100M)、四级重大危险源(R50M),这里R是死亡半径四 项目危险源控制途径危险源的控制可从三方面进行,即技术控制、人行为控制和管理控制。 (1)技术控制即采用技术措施对固有危险源进行控制,主要技术有消除、控制、防护、隔离、监控、保留和转移等。(2)人行为控制即控制人为失误,减少人不正确行为对危险源的触发作用。人为失误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操作失误,指挥错误,不正确的判断或缺乏判断,粗心大意,厌烦,懒散,疲劳,紧张,疾病或生理缺陷,错误使用防护用品和防护装置等。人行为的控制首先是加强教育培训,做到人的安全化;其次应做到操作安全化。 (3)管理控制可采取以下管理措施,对危险源实行控制。 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危险源确定后,在对危险源进行系统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危险源重点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日常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应急措施、考核奖惩制度等。 明确责任、定期检查。应根据各危险源的等级,分别确定各级的负责人,并明确他们应负的具体责任。特别是要明确各级危险源的定期检查责任。除了作业人员必须每天自查外,还要规定各级领导定期参加检查。对于低级别的危险源也应制定出详细的检查安排计划。 对危险源的检查要对照检查表逐条逐项,按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检查,并作记录。如发现隐患则应按信息反馈制度及时反馈,使其及时得到消除。凡未按要求履行检查职责而导致事故发生者,要依法追究其责任。规定各级领导人参加定期检查,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安全责任感,体现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也有助于重大事故隐患的及时发现和得到解决。 专职安全技术人员要对各级人员实行检查的情况定期检查、监督并严格进行考评,以实现管理的封闭。 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要严格要求作业人员贯彻执行有关危险源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搞好安全值班、交接班,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按安全检查表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危险作业经过审批等。所有活动均应按要求认真做好记录。领导和安全技术部门定期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给以指导教育,根据检查考核情况进行奖惩。 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要建立健全危险源信息反馈系统,制定信息反馈制度并严格贯彻实施。对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应根据其性质和严重程度,按照规定分级实行信息反馈和整改,作好记录,发现重大隐患应立即向安全技术部门和行政第一领导报告。信息反馈和整改的责任应落实到人。对信息反馈和隐患整改的情况各级领导和安全技术部门要进行定期考核和奖惩。安全技术部门要定期收集、处理信息,及时提供给各级领导研究决策,不断改进危险源的控制管理工作。 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基础建设工作。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基础工作除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外,还应建立健全危险源的安全档案和设置安全标志牌。应按安全档案管理的有关内容要求建立危险源的档案,并指定由专人保管,定期整理。应在危险源的显著位置悬挂安全标志牌,标明危险等级,注明负责人员,按照国家标准的安全标志表明主要危险,并扼要注明防范措施。 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评价和奖惩。应对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制定考核标准,并力求量化,划分等级。定期严格考核评价,给予奖惩,并与班组升级和评先进结合起来。逐年提高要求,促使危险源控制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五 项目危险源专项事故应对5.1基槽开挖潜在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A、边坡失稳、基槽支护位移应急措施基槽开挖时,应按基槽变形观测的方案进行,当出现坡顶的水平位移大于开挖深度的3时、地面沉降速度达到5mm/d时、附近建筑物倾斜超过警戒值1时、基槽底面隆起达到150mm以上时、突降大雨或暴雨时导致基槽有可能失稳或坍塌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负责观测的技术员马上把结果报告给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立即停止正在基槽进行土方平整和在同一区域施工的其他作业,人员撤离出基槽;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在施工现场的专职安全员、施工员马上赶到现场,检查基槽外围的电讯和供水等管线;基槽四周用警戒线围起来,专门安排人员进行看护,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安排人员,采用1:2的水泥砂浆对基槽顶面的所有裂缝进行封闭处理;处理过程中继续观测基槽的变形,每4小时观测一次,直到变形稳定为止;处理完毕,支护桩变形稳定后,经总监、支护设计负责人验收确认后方可恢复施工。B、基槽边坡坍塌应急措施 1)根据支护结构的特性,当发生支护坍塌时,会有槽钢支护桩倾斜的过程。所以当事故发生时,事故发现人员应立即高声呼叫,基槽内施工人员往基槽中部集中,任何人不得抢道乱跑;2)人员集中后,要求大家不要乱跑乱动,要安静,不要喧哗;要求各个班组长负责集中自已所管班组的人员并清点人数,安抚自己班组的人员的情绪,如有人员失踪,要责成其询问知情人员,确定出失踪人员的大概位置;3)基槽内负责人临时从施工人员中抽出一部分人员对出事部位进行警戒,每20米安排一个人,在坍塌部位的10米以内范围不准人员进入;4)项目经理或授权的应急领导人赶到现场后,确认有人被埋压,应马上召集各应急小组负责人开会,在最短时间内了解现场情况,宣布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各应急小组迅速行动,立即展开救援。(1)技术支持组应急基槽坍塌时有可能危及邻近公路、厂房的安全,由技术负责人派员对公路、厂房进行察看,并派变形监测员进行变形观测。由技术负责人派技术员在基槽支护设计人的指导下对基槽进行不间断的观测,主要是观测已经坍塌的部分的变形情况和发展情况,以便给项目应急救援小组领导提供科学的客观数据;如有问题,应马上向技术负责人报告,并执行既定措施,紧急加固维护。(2)后勤保障组应急由后勤保卫组长指派人员检查基槽周围的电讯、水管线路,如水管破裂,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关闭水闸,恢复通讯;指派项目的保安人员负责对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靠近或进入现场;(3)抢险救援组应急由项目抢险组组长派一个10人小组把基槽周边上的钢筋和模板移到基槽安全处靠大门的场地临时堆放,由吊车配合运输;在对坍塌部位进行清理时,先用砂包把基槽与坍塌部分支护桩进行反压;砂包压好后,再进行清理;清理时,先清理露在外面的槽钢支护,采用机械切割,吊车吊运的办法;为了防止桩切断后摆动伤人,桩头上必须绑上绳子,至少由2人拉住绳子,掌握切断后的桩头的摆动方向,避免伤人;(4)医疗救治组应急当接到有人被掩埋的电话时,应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进行救治;如果坍塌稳定后,由项目安全主管、施工员组织抢救队投入抢险救治,先移除压在上面的大宗物体,扒开覆在其身上的土石方等杂物,解救出被困人员,或送医院进行治疗。5.2模板意外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A、模板失稳的应急措施模板在浇灌混凝土时,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对架体进行观测,观测的内容有架体的变形和板面混凝土的沉降。当观测数据超过警戒严值时或目测架体变形有可能导致失稳破坏时,应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1)立即停止混凝土的浇灌,立即把浇灌混凝土的施工人员从操作面疏散到安全地带部位或从安全通道疏散到地面上;2)立即把在架体内值班的人员或架体有可能坍塌影响到的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并划出危险区域,拉起警戒线,由保安负责不准人员靠近;3)现场值班的项目最高级别的负责人马上报告给应急小组组长及相关负责人,主要说明有可能失稳的部位、目前混凝土浇灌量、已经采取的应急措施;4)应急领导人赶到现场后,应快速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检查人员是否全部疏散到了安全地带,检查已经采取的应急措施是否合理和有效;5)一般来说,模板变形过大有可能失稳时,只要采取了以上措施,如果变形没有进一步扩大,在混凝土初凝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架体会越来越来安全,这时经过对现场进行察看,判断架体不可能坍塌时,则可以对架体进行加固后,然后对已浇混凝土进行处理。B、模板坍塌的应急措施1)发生坍塌事故时,事故发现人员应高声呼救,现场混凝土浇灌值班最高级别管理人员应立即按以下程序进行应急处理:立即停止混凝土的浇灌,立即把施工人员从操作面上有组织的疏散到安全部位或从安全通道疏散到地面上;立即把架体有可能再次坍塌影响到的范围内的地面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并划出危险区域,拉起警戒线,由保安负责不准人员靠近;在坍塌后的安全区域立即组织抢救从操作面上掉下来的施工人员;立即指挥通讯组人员通知应急小组组长,主要说明坍塌部位、坍塌面积、有无伤亡、目前采取的应急措施、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立即通知现场医生赶到出事地点,如需要可直接拨打120等求救电话。清点现场人数,确定被埋、压人员的数量和位置。2)应急小组组长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如能在最短时间赶往现场则应给报告者下一步的应急指示,并当即赶到现场进行指挥;否则应授权给现场最高负责人或能及时赶往现场的项目最高负责人承担起应急救援职责;3)应急领导人赶到现场后,应快速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检查人员是否全部疏散到了安全地带,检查已经采取的应急措施是否合理和有效;并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下一步的救援措施,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报告;4)技术支持组根据事故情况尽快确定抢险技术措施,抢险组及时将参加抢险人员召集到事故现场,后勤保障组立即组织将救援物资设备调往事故现场。技术支持组将抢险技术措施准确无误地向抢险人员进行交底,抢险组根据技术措施组织抢险人员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抢救。5)如果存在继续坍塌的可能,由组长决定是否撤离救援现场,如果坍塌有不断发生扩大的情况,组长应立即通知所有救援人员终止救援,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6)在确定坍塌没有继续扩大的可能后,根据确定的被埋人员的位置和被埋的方式立即投入救援:首先自上而下清理被埋压者上方的松散的模板、木枋、混凝土及其它有可能掉下伤人的小型物体;然后把被压或被埋人员扒出;7)人员救出后,由现场医生对伤者进行处理,对轻伤人员在现场采取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重伤人员由医疗救护组送外抢救。8)模板坍塌事故所造成的伤害主要是机械性窒息引起呼吸功能衰竭和颅脑损伤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因此紧急工作组成员必须熟练掌握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与技术等。9)其他组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展扩大,控制事故影响。10) 警戒保卫组应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5.3脚手架、卸料平台意外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A预防与预警5.1预防(1)应要求脚手架搭设人员持证上岗;(2)对钢管、扣件等材料进行严格把关,严禁不合格材料投入使用;(3)脚手架、卸料平台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4)加强日常的巡视检查,对出现的架体变形或地基沉降等导常情况及时采取应急措施;(5)加强大风大雨后对脚手架使用前的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地基沉降、立杆悬空等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6)对独立脚手架的拉结支撑加强日常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督促进行整改。(7)卸料平台上的堆放材料重量(限载)及时加强日常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督促进行整改。5.2预警项目管理人员发现脚手架、卸料平台荷载超过设计值或脚手架主要杆件及卸料平台卸载钢丝绳安装不符合规范要求时,应及时停止脚手架的使用。5.3信息报告程序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专职安全员发现脚手架出现重大安全隐患或出现脚手架坍塌时应及时报告项目负责人。 B应急处置(1)施工现场发生人员伤亡坍塌事故时,发现人员及时告知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应及时向安全监督站和建设局报告,同时拨打急救电话请求救援,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救援措施;(2)联络小组应及时到达工地门口,指引专业救援人员以最快速度到达出事地点;(3)警戒小组应立即设立危险警戒区域,严禁与应急抢险无关的人员进入;(4)抢险小组根据应急救援方案展开救援,采取可靠措施加固、拆除未坍塌部位的架体,拆除或切割压住伤者的杆件,对被埋伤员进行救援;(5)救护小组应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前,对受伤人员进行应急救援。六 组织机构及职责6.1应急组织体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项目部统一领导下,各有关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开展。(附件12.4附应急组织机构图)6.2指挥机构及职责6.2.1指挥机构设置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总指挥由项目部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由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担任,成员由生产、安全、技术质量、材料动力、财务劳资、行政后勤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6.2.2指挥部的职责1、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2、根据事故发生情况,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调查和评估事故的可能发展方向,以预测事故的发展过程;3、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4、根据事故灾害情况,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5、与救援人员、地方政府和政府安全监管人员保持密切联系;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6、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7、定期组织预案的演练,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6.2.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部组成成员部门职责(一)生产安全组1、负责组织实施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协调解决预案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负责各类较大及其以上火灾、爆炸事故的现场扑救及应急处置工作;4、负责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维持现场秩序、做好事故区域的警戒,有关人员的紧急疏散、撤离等;5、负责确定事故伤亡人数和伤亡人员的姓名、身份;6、负责有关事故直接责任人的监护;7、负责指导项目部/生产车间义务消防员的培训和演练。8、负责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9、负责生产安全事故的信息统计和上报;10、负责项目部建立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技术质量组1、组织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负责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现场恢复的技术支持;3、负责事故应急处理中法律法规资料的收集,为事故处理提供法律支持。(三)财务劳资组1、负责事故抢险和事故处理资金的供应。2、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人员调配与协调;3、负责事故善后处理的组织工作。(四)材料动力组1、负责协调事故抢险和事故处理所需的材料供应。2、负责项目部较大及其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所需大、中型机械设备的协调与及时供应;3、参加相关事故的调查。(五) 工会1、参与事故的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工作;2、负责受伤人员及家属的安抚工作。(六)、办公室1、负责生产安全事故中受伤人员抢救治疗的协调工作;2、负责项目部配置急救器材和药品;3、负责指导和协调项目部急救人员的培训。4、负责一般及其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处理过程中新闻媒体的接待。七 预防与预警7.1危险源监控(1)项目部生产安全组统一负责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及其以上事故信息的接受、报告、初步处理、统计分析,制定相关工作制度。(2)项目部生产安全组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建立危险源、重大危险源以及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3)项目部各部门针对项目部范围内存在的所有重大危险源、风险高的工作区域及施工现场实施重点监控,及时分析重点监控信息,并跟踪整改情况。7.2预警预防行动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对可能存在的危害性、预防知识和紧急情况下避险知识进行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告知较大及其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可能危及区域的群众;特别是事故高发期(夏季、冬季、雨期施工)的预防预警工作,加强事故高发期的日常检查,消除事故隐患。事故发生时,通过预先确定的报警方式第一时间告知可能涉及的群众。7.3信息报告与处置a)信息报告与通知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项目部生产安全组。b)信息上报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必须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将所发生事故的情况报告项目部办公室/项目经理/公司安全部。项目部在1小时以内向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报告流程如下:地方人民政府公司现场经理事故现场作业人员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事故发生项目概况;(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五)已经采取的措施;(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c)信息传递项目部接到事故信息后及时准确地以书面形式向事故发生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事故的相关情况。八 应急响应程序8.1响应分级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为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不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8.2响应程序(一) 项目部办公室/安全管理部接到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按本预案规定启动指挥程序,总指挥部及各成员部门负责人应迅速到位履行职责,及时组织实施相应事故应急预案,通知有关成员迅速赶赴现场,并将事故情况通报当地政府应急救援组织,必要时请求事故抢救或支援。(二) 各部门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相应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协调事故抢险救灾和调查处理工作。(三) 事故发生初期,发生事故的项目或现场人员应积极采取应急自救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四)事故发生单位、项目部必须保护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等原因需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重要痕迹、物证等。(五)后勤保卫组应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现场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工作,协助对有关事故直接责任人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逸。(六) 在抢险救灾过程中紧急调用的物资、设备、人员,项目部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阻拦和拒绝。事故后应及时归还或给予经济补偿。8.3应急结束事故现场得以控制,或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保护公众免受危害,可能导致次生、衍生的事故隐患已经被消除,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现场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同时,应明确以下事项:a)事故具体情况上报事项;b)需向相关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c)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进行总结报告。九 善后处理项目部负责善后处理工作,包括伤亡救援人员、遇难人员家属的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救援费用和事故累及人员医疗救治费用的支付,灾后重建,现场清理与处理等事项;负责恢复正常工作秩序,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安抚受害和受影响人员,确保社会稳定。9.1保险事故灾难发生后,通知保险机构及时派员开展应急救援人员和受灾财产及人员保险受理、赔付工作。9.2工作总结与评估应急响应结束后,项目部应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制定和实施事故防范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项目部生产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方案、文件等资料,组织专家对应急救援过程和应急救援保障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十 保障措施10.1通信与信息保障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部、各部门主要成员以及施工现场主要负责人通讯工具应时刻保持畅通,以便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快速联系,各项目部应建立施工现场通讯系统明细表,将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和管理人员通讯联系方式和方法进行明确,并经常性的进行更新,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附录11.1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部各成员通讯录)10.2应急队伍保障事故应急救援队伍以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为基础,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应急救援人员、装备,开展培训、演练,做到反应快捷,常备不懈,明确各自的责任,以备事故发生时能迅速调动人员参加救援。10.3现场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