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12册课内阅读练习.doc_第1页
小学语文第12册课内阅读练习.doc_第2页
小学语文第12册课内阅读练习.doc_第3页
小学语文第12册课内阅读练习.doc_第4页
小学语文第12册课内阅读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第12册课内阅读练习姓名_一、阅读积累1鸟的天堂最后一句是:“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里鸟的天堂是指( ),“鸟的天堂”是指( ),最后一个鸟的天堂是说( )。2老舍爷爷认为养花的乐趣在于:_3春一文中,朱自清把春风比作_;把春雨比作_、_和_;把春天比作_、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和_。4、“向高处看去,_,只见一片红云_。”这里的“红云”指的是_。5林海一文中_次同时出现了“亲切、舒服”这两个词语,最后两次的出现,是国为作者联想到兴安岭与_和_的关系日益密切而产生的。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作者是_,诗的最后两句是_,_。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_的感情。7_,后事之师。学而时习之,_。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_。8我曾有缘,在黄昏由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凛冽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数人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请写出那几首诗的诗题和作者。诗题:_作者_ 诗题:_作者_诗题:_作者_9按下面的诗句填上合适的地名。 山外青山楼外楼,( )歌舞几时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一日还。( )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0在赠汪伦中,诗人要抒发的主要是( )情,从( )诗句中可以看出。在题临安邸中,诗人( )最感不满的是( )。我还自学不少古诗,如:诗人李白在 一诗中,描绘出( )景色。古诗登鹳雀楼中给人以启发的诗句是( )。11一夜的工作主要写了总理工作( )、生活( ),抒发了作者对总理的热爱和敬仰之情。最后一段从内心发出对周总理的赞叹:“看呀,_。我看见了_。他每个晚上_。你们看见过_?”1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的景象。13我的伯父鲁迅之所以受人爱戴,那是因为他为_,为_。二、阅读理解凡卡( )的学徒生活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时,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着皮鞭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1在文前小标题的括号里填上反映凡卡学徒生活的词。2用“”把这段话分成两层。3凡卡从三方面写了他学徒生活的情况,第一方面写他( );第二方面写他( );第三方面写他()。4依次写出老板及老板娘虐待凡卡的四个动词(“打”字除外()()()()。5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收拾:家伙:6读这句话时,该用怎样的语气?用“”在括号里标出。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吧!”(亲切 不满 恳求 愤怒)林海(片段)大兴安岭这个“岭”字,可跟秦岭的“岭”字大不一样。这里岭的确很多,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顺着的,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1大兴安岭的“岭”的特点是。2大兴安岭的“岭”看不完是因为,看不厌是因为。3选择下面双引号的作用。(A否定 B强调 c引用) 大兴安岭的“岭”( )秦岭的“岭”( )“云横秦岭”( )4林海的作者是( )。这篇课文从( ) ( ) ( )这三个方面描写了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詹天佑片断 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jn)_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mio) _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火车到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他就是詹天佑。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y) _。1在这段文字拼音后的横线填上合适的字,然后解释三个字的意思。_ _ _2文中的“这条铁路”指的是从_到_的一段铁路,简称_铁路,这是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_铁路干线。(2分)3文中“这件事”指的是_冬眠片段动物进入冬眠,体温下降,以适应周围的气温,其他的生理机能一同减弱。举例来说,一只清醒的刺猬每分钟呼吸约50次,在冬眠的时候至多只呼吸8次,甚至平均每分钟只呼吸1次,而且常常一连几分钟完全停止呼吸。一只清醒刺猬每分钟心跳200次,冬眠的时候减少到20次。、1“其他的生理机能”指_,“减弱”具体表现_。2在说明的方法上,本段运用_和_的方法,使说明_。花潮片段星期天我去看花。进了公园门,步步登山。看花的人接踵摩肩,多极了。向高处看去,隔着密密层层的绿荫,只见一片红云看不到边际。这时候,苍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都挽不住游人。大家一口气攀到最高峰,淹没在海棠花的红海里。后山一条大路,两旁都是海棠。每棵树都在微风中炫耀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枝头上显示着自己的喜悦。1“都挽不住游人”说明了_。2_和_这两个词语既能说明海棠花多,又能说明海棠花的颜色。3读这段话可以看出作者看花的顺序是:_。4段落中表示“绿”的词语有:_、_、_。请再写一个:_。5用“-”划出表示作者联想的句子。养花片段花虽然多,但是没有奇花异草。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要死,是一件难过的事。北方的气候,对养花来说不算好,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最好,可是会忽然闹霜冻。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珍贵-( ) 本事-( )2“好种易活”的“好”意思是_。3作者“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的理由是什么?_春片段甲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还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乙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_。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_,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1按课文内容,在乙段的两处横线上填空。2给甲、乙两段文字分别加上小标题(每个小标题不超过5个字)。甲_ 乙_3甲段文字是从多角度描写景物的。选出下列各句所写的角度(填写字母)。 第句_ 第句_ 第句_ 第句_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味觉4把春雨比作牛毛,写出春雨的_特点。5杜甫春夜喜雨中有两句诗也是描写春雨入夜的,这两句诗是:随风潜入夜,_。12册小学语文阅读训练姓名_一、拼音训练(8%)1、看拼音写词语:(4%) yn ning fn ln xun yo s ne humi dusu( ) ( ) ( ) ( ) ( ) ( )2、根据拼音组词语:(4%) 载:zi ( ) zi ( ) 畜:ch ( ) x( )二、根据下面各个成语的构成方式,照样子写成语:(4%) 默默无闻( ) 喜气洋洋( )朝三暮四( ) 呼朋引伴 ( )三、按要求换写句子的不同说法,不改变句子的原意:(4%) 例:理智的人都说读书要认真。1、写成双重否定句: 2、写成反问句:_ 四、根据课文内容,作理解性填空:(4%)1、作者在离别祖国时,对“黄土、青草、小岛、海水”等的描写,充分表达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_和_。这种写法叫_。2、一夜的工作,作者赞颂了周总理为国家、为人民_的工作精神和_ 的生活作风。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作者_所写的 中的一句话,这句话是用_手法写的,他用_来比_进一步描绘了春风的_,同时也表达了作者_。 五、判断,给下列句子表达正确的打“ ”,给说法不正确的打“”:(4%)1、“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作者在这里巧用相同的词语,借助不同的标点,表达了对“鸟的天堂” 的热情赞美。 ( )2、“喜阴的,就别多浇水;喜干的,就别多放在太阳地里。”这写的是老舍在养花中摸着了知识之乐。 ( )3、“接锺摩肩、坐无隙地、野性难训、应接不暇”这4个词语中有4个错别字。 ( )4、“无论困难再大,我们都能克服,因为我们是坚强的革命战士。”话中的关联词语运用是正确的。 ( )六、对已学课文的回顾,将有关内容填在横线上。(20%)1、小学语文课文内容丰富多彩,看不见的大力士说了_的作用;冬眠告诉了我们_;冰心奶奶的只拣儿童多处行不仅赞美了_还赞美了_。2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 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_ 春光,竟会这样地_,这样地_!它把一冬天蕴藏的_、_,都尽情地发挥出来了!3、春天像 。春天像 。春天像 。4、谁知道呢,也许是 ,也许是 ,也许是 ,还有什么地方送来看花人的 、 、 这一切交织在一起,犹如 。七、阅读下面的小短文,按要求完成文后的作业:(一)三个年轻的泥水匠工人在一个工地上同砌一堵墙。有个干部模样的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工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工人抬头朝他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干活边哼着小调,他的笑容很灿烂,似乎没经过大脑思考地说:“我们呀!正在建设一个新的城市呐!” 10年之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却是前两个人的老板。1、请你读懂文章后进行合理地推测,那三个泥水匠工人10年后会有这么大的差别的原因是第一个人: 第二个人: 第三个人: (二)这是一匹身架匀称,结结实实的小公马。它长高了,原来柔和的线条不见了,它的身躯变成了一个三角形:前胸宽宽的,臀部很窄;它的头瘦削,头前部突出,两眼间距很大,嘴唇紧缩而富有弹性。不过所有这一切,它还无心顾及。只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支配着它,那就是酷爱奔跑。它常常领着一帮同龄的小公马,纵情驰骋。它一马当先,像颗金色的流星似的,急驰而去。有一股无尽无穷的力量驱赶着它,使它不知疲倦( )峻岭,( )山坡,( )怪石磷峋的河岸和陡峭的隘道,( )丛林和谷地。哪怕到了深夜,当它在星空下酣睡的时候,它仿佛还梦见,大地在它脚下飞驰而过,风卷着鬃毛在耳边呼啸,马蹄又急又快,像铃那样,清脆悦耳。1从下面词语中选出适当的词语填在文中括号内。奔上 冲下 穿过 越过2用“-”划出描写小公马外形的语句。3用“ ”划出由具体事物产生的联想。4文章围绕小公马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5你觉得作者写由具体事物产生的联想目的是什么?八、阅读短文,完成作业:(21%)第21位应聘者 佛瑞迪当时只有16岁,在暑假来临的时候,他对爸爸说:“爹,我不要整个夏天都向你伸手要钱,我要找个工作。” 父亲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之后对佛瑞迪说:“好啊,佛瑞迪,我会想办法给你找个工作,但恐怕不容易,现在正是人浮于事的时候。” “你没有弄清楚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要您给我找个工作,我要自己来找,再说,您也不要那么消极,虽然现在人浮于事,我还是可以找个工作,因为有些人总是可以找到工作的。” “哪些人?”父亲带着怀疑问。 “那些会动脑筋的人。”儿子回答说。 佛瑞迪在“事求人”广告中仔细寻找,找到了一个很适合他专长的工作。广告上说找工作的人要在第二天早上8点钟到达42街的一个地方。佛瑞迪并没有等到8点钟,而在7点45分就到了那儿,即使如此,那时也已经有20个求职者排在前面,他是第21位。 怎样才能引起主试者的特别注意而赢得职位呢?,根据佛瑞迪所说,只有一件事可做:动脑筋思索。于是他进入那最令人痛苦也最令人快乐的程序:思索。在真正思索的时候,总是会想出办法的,佛瑞迪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了一些东西,然后折得整整齐齐,走向秘书小姐,恭敬地对她说:“小姐,请马上把这张纸条交给你的老板,这非常重要!” 秘书小姐是一名老手。她直觉到,这个小伙子身上散发着一种高级职员的气质,她把纸条收下了。“好啊,让我来看看这张纸条。”秘书小姐看了纸条不禁笑了起来,并立刻站起来回身走进老板的办公室,把纸条放在老板的桌上。老板看了,紧锁的眉头放松了,他大声笑了起来,因为纸条上写着:“先生,我排在队伍的第21位,在您看到我之前,请不要做出决定。” 他是不是得到了工作?当然!这是他善动脑筋的应有结果。是的,一个会动脑筋思索的人总能把握住问题,并能解决它或者想出一种新的办法,给人以启发。佛瑞迪就是这样一个人。 1、文中“人浮于事”的意思是 。2、佛瑞迪能找到工作的原因是 。3、佛瑞迪在纸条上写的内容是 。4、用“ / ”把文章分为三段,写出段意。(6%)第一段:_第二段:_第三段:_5、这篇文章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5%) 6、请你合情合理地设计老板与佛瑞迪的连续两次对话。(请注意内容与标点) (4%) 老板问: 佛瑞迪说: 老板问: 佛瑞迪说: 第12册语文阅读训练(一)姓名_钻石那是一个彩霞满天的傍晚,在地里干活的人差不多都收工了。有个姓魏的姑娘还在挥舞着镢头。她刨的这块地太硬了,一镢头下去只能挖一个小坑。他刨呀刨,胳膊都酸了。突然一个通体透明的晶块,随着镢头蹿出地面,跳到眼前。姑娘弯腰捧在手里,沉甸甸的,直灼眼睛,令人目眩。“呀,这不是钻石吗?”姑娘认出来了,高兴得喊起来。小魏拾到钻石的消息很快传开了,小山村沸腾起来,乡亲们都来看钻石,不时发出赞叹声,有的向姑娘投来羡慕的眼光,有的说,小魏捡到的这颗宝石简直是无价之宝。夜深了,乡亲们都走了,姑娘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她想起九岁那年的一天,放学走到村头的小石桥,一位老奶奶坐在石墩上像是等什么。她上前一问才知道,老奶奶捡到一个钱夹,里面有一大笔钱,坐在这儿等候失主已经好久了。她征得老奶奶同意,陪着老奶奶把钱夹交到公社。公社党委书记夸她们拾金不昧的高尚风格,老奶奶那爬满皱纹的脸高兴得像一朵绽开的花,她也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光荣的人。她又想起在金鸡岭度过的那个难忘的日子,孟良崮战斗中倒下的英雄就长眠在这一带。同学们来到一座无名烈士墓前,公社团委书记告诉大家,当人们在血泊里收殓到这位负伤三十多处的女英雄遗体时,发现她还死死咬着敌人的一片耳朵。对!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想着想着,她心里踏实了,于是她坐起来对家里人斩钉截铁地说:“我打定主意了,把这颗钻石献给国家。”第二天,鸡还没叫,姑娘就上路了。当她走进县委大院,把用绸布裹着的稀世之宝双手献给国家的时候,在场的人-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都仔细打量着这位姑娘:白里透红的脸蛋儿,柔和安祥的眼睛,从容不迫的神情,朴素大方的举止,眼睛里没有炫耀的神采,嘴角边没有表白的话语。人们仿佛同时看到了两颗钻石,两件无价之宝。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词语。a、光线强烈,使人感到眼花。( )b、形容说话做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c、形容心中有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d、不慌不忙,十分镇静、沉着。( )2、按时间顺序用“|”给文章分段,写出段意。_3、用“”划出文中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该句话是将_比作_。4、回答。A、“对!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小魏要做怎样的人?_B、“人们也仿佛同时看到了两颗钻石,两件无价之宝!”中的“两颗钻石”、“两件无价之宝”指_。这句话在文章起_作用。6、用段意串联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_治疗心痛的创可贴尘 香 编译“妈妈,您在忙什么呢?”还不到6岁的女孩,好奇地问妈妈。“给邻居家的阿姨做饭。”“为什么?”“前几天阿姨失去了心爱的女儿,现在很伤心。我们这几天要好好照顾她。”“为什么需要我们照顾呢?”“阿姨以后不能和她的女儿一起做她们喜欢做的事情了,很可怜。人在极度悲伤的时候,做饭和料理家务也会变得很困难的。女儿,你能不能也帮妈妈想想其他能帮助阿姨做的事情呢?”女孩听到妈*的提议,认真地思考了很久。突然,她走到邻居家敲响了门。一脸憔悴和疲惫的邻居开了门。“有什么事情吗?”邻居问道。“听妈妈说,您因为失去了女儿,非常痛苦”女孩羞涩地把攥在手里的创可贴递给了邻居。“阿姨,把这个贴在胸口吧,那样你的心就不会痛了。”邻居突然哽咽起来,泪水夺眶而出。她抱住女孩说:“谢谢,这个创可贴会治好我的伤口的。”女孩为什么要用创可贴治疗阿姨精神上的伤痛?阿姨为什么说这个创可贴会治好她的伤口的?女孩为什么会有这样令人感动的爱心,从短文中你能找到哪些答案?我的母亲独一无二记得我13岁时,和母亲住在法国东南部的耐斯城。母亲没有丈夫,也没有亲戚,够清苦的,但她经常能拿出令人吃惊的东西,摆在我面前。她从来不吃肉,一再说自己是素食者。然而有一天,我发现母亲正他仔细地用一小块碎面包擦那给我煎牛排用的油锅。我明白了她称自己为素食者的真正原因。我16岁时,母亲成了耐斯市美蒙旅馆的女经理。这时,她更忙碌了。一天,她瘫在椅子上,脸色苍白,嘴唇发灰。马上找来医生,作出诊断:她摄取了过多的胰岛素。直到这时我才知道母亲多年一直对隐瞒的疾痛-糖尿病。她的头歪向枕头的一边,痛苦地用手抓挠胸口。床架上方,则挂着一枚我1932年赢得的耐斯市少年乒乓球冠军的银质奖章。啊,是对我的美好前途的憧憬支撑着她活下去,为了给她荒唐的梦至少加一点真实的色彩,我只能继续努力,与时间竞争,直至1938年我被征入空军。巴黎很快失陷,我辗转调到英国皇家空军。刚到英国就接到了母亲的来信。这些信是由在瑞士的一个朋友秘密地转到伦敦,送到我手中的。现在我要回家了,胸前佩带着醒目的绿黑两色的解放十字绶带,上面挂着五六枚我终生难忘的勋章,肩上还佩带着军官肩章。到达旅馆时,没有一个跟我打招呼。原来。我母亲在3年半以前就已经离开人间了。在她死前的几天中,她写了近250封信,把这些信交给她在瑞士的朋友,请这个朋友定时寄给我。就这样,在母亲死后的3年半的时间里,我一直从她身上吸取着力量和勇气-这使我能够继续战斗到胜利那一天。1、从画横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2、“我”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和想法回家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在最后的一个自然段旁写上批注。4、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5、写几句读了本文后的想法。上 学 路 上早上,寒冷的北风裹着雨点“噼噼啪啪”地打在窗玻璃上。我穿好了雨衣正要出门去,爷爷拿过一把雨伞,硬要送我一起去学校。走着走着,一条小河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原来,汇聚到河里的水,把河道都挤满了。我望着那急流的河水,呆愣了好一会儿,正要弯腰脱鞋,准备趟水,却见爷爷早已将鞋脱下,高高地卷起裤腿,抬脚就踏入了冰凉的河里。“趴在我背上。”爷爷用那慈祥、疼爱的目光看着我,亲切地对我说。啊!我再一次愣住了。我已经长大了,个头也快赶上您了,您一个年过半百的老翁,却要背我过河?这刺骨的河水啊!您老人家硬要来送我,已使十分内疚,现在,又要背我过河,这怎么可以呢?我看了一眼爷爷那微驼的背,那被岁月染白的银发,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流。这些年里,从一日三餐到我读书写字的姿势,您哪一样不放在心上?这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对乡村那自在的生活充满依恋,也使我对您老人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爱。可是爷爷,今天,我不能我要自己趟过河去。无意中,我又瞧了爷爷一眼,啊,我触到了爷爷那慈祥中透着严厉而坚定的目光,我明白了,爷爷是决不会轻易改变他的决定的。我终于无言地,顺从地趴在爷爷那庞大的背上,我无法,也挡不住这深沉的爱。1、写近义词:慈祥( ) 严厉( ) 写反义词:疼爱( ) 坚定(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无微不至:_3、“这些年里,从一日三餐到我读书写字的姿势,您哪一样不放在心上?”(改陈述句)_4、第七自然段中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在括号里打“”(1)表示说话未完或语意未尽( )(2)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3)表示列举省略( )5、用“_”在文中划出描写爷爷外貌的句子。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_学有余力的同学思考:(1)找出四篇短文中的好词好句,细加品味,读给同学听。(2)思考四篇短文的共同之处。12册小学语文阅读训练(3)姓名_一、在正确的读音下画横线。(4分) 厌恶 ( w) 影片(pin pin) 切菜(qi qi) 苦难(nn nn) 理发(f f) 喝采(h h) 爱好(ho ho) 模样(m m) 二、填空:(3 分) 知道字音,需要查字形,用 ( ) 查字法;知道字形,又比较容易判断部首,需要查字音、字义,用( ) 查字法。“采”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 );用部首查字法,要查 ( )部。“采”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摘;开采;搜集;选取;精神,神色。“没精打采”的“采”字应选第 ( ) 项解释;“采用”的“采”应选第( )项解释。 三、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再按感情色彩分类抄下来。(6分) 平易( )人 垂头( )气 同心( )力 白手( )家 自作自( ) 表( )如一 四、选词填空。(6分) 简单 简朴 朴实 (1)他的语言很( ),毫无华丽之感。 (2)虽然爷爷家比较富裕了,可他仍然过着十分( )的生活。 (3)这道题对小军来说十分( ),可他仍然做得一丝不苟。 五、照样子改写句子。(4分) 例:他看完了这本书。 他把这本书看完了。这本书被他看完了。 改写:我修好了椅子。 _六、修改病句。(8分) (1) 新学期开始,大家都制订了学习计划和决心。 (2)看了离开雷锋的日子这部电影,受到了极大鼓舞。 (3) 校学生和少先队员都参加了“六一”文艺晚会。 (4)这张试卷上的题我基本上能全部做出来。 七、修改下面一段话。(4分) 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去年暑假,夏令营活动真是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绘画和爬山。真是有趣好玩极了。它虽然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而且开括了眼界,增产了知识。这样的生活多么有意义啊! 八、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2分) (1)那作业本上的个个红钩不全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吗 (2)鲁范先生曾经说过 时间就是生命 九、1、用三个不同关系的关联词联接下列两个句子。(6分) 我们下一番苦功。我们能学好语文。 _ _ _ 2、学习成语要会自己归纳总结,请你尝试着写出以下几类成语各两个。试试看吧!(3分) 写出反映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 _ _写出AABC式成语: _ _ 写出形容很专心的成语:_ _ 十、改写句子。(3分) 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怒吼,桑娜感到心惊肉跳。 (改为反问句)_ 因为再过三个月,大家就要小学毕业了,所以更加勤奋了。.(用上“是因为”) _ 妈妈对我说,明天她要出差,这几天只好我自己照顾自己了。 (改为直接表达式) _十一、把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写上序号, 并在后面括号里正确的答案下打“”。(4分) ( )接着,小花按老师教的方法细心地做起来。 ( )于是他想:自己也来做一只风筝。 ( )最后,小花去野外放风筝。 ( )星期天,小花在野外看到有人在放风筝。 ( )看着风筝飞上天空,小花开心的笑了。 ( )首先,小花找出制作风筝的材料。 ( )想到这儿,她立刻跑回家。 这一段话整理的依据是(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总分的结构方式) 十二、(一)阅读分析。 我爱枣树我家院子里有棵高大的枣树,它有一个粗壮的主干,树皮是褐色的,虽然看上去它很粗糙,我却喜爱它。 春天,光秃秃的树枝上长出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嫩绿嫩绿的小芽。小芽逐渐长大,没过多久枝头上就长满了碧绿色的叶子。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树上长黄绿色小花,花瓣很小,几朵花开在一起,和叶子紧紧相连,就像一簇很小的绿色绒球,是那么不引人注目,如果不仔细看,几乎找不到它。 枣树叶子和花朵,虽然不像其它树木那样引人注目,但是它对人类的贡献很大。枣花用芳香吸引着成群的蜜蜂,把自己的花粉无偿地献给人们,制成高级补品枣花蜜。 秋天,枣树结满果实,一颗颗小枣点缀在绿叶之间,微风吹来,向人们点头致意。红枣营养价值极高,补气养血,还可以当作药材。 我喜爱枣树为人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我要像枣树那样,做一个对人们有用的人。 1、“|”把短文分成四部分,并概括段意。(2分) 段:_ _ 段:_ _ 段:_ _ 段:_ _ 2、第四自然段是_段,在段与段之间起了_ _的作用。(2分) 3、用“_”画出前后照应的句子。(1分) 4、归纳中心思想。(3分) 本文通过记叙_,赞美了_,表达了_。 (二)阅读与思考 自行车撞了人以后暑假里的一天,我上街去买菜。路上,忽然“嘎”的一声,随后跟上孩子的哭声。我顺着哭声望去,只见一个四五岁的女孩子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哭。旁边翻着辆自行车,一个戴眼镜的青年正吃力地站起身子。我赶忙跑过去想拉起那孩子。这时,一个妇女从路旁的店里直蹿到街上,瞪着眼骂道:“瞎了眼了!撞倒了我的孩子!”一边抢着抱起了那坐在地上的孩子。戴眼镜的青年忙说:“阿嫂,我心太急,车子撞着了您的孩子,真对不起!”说着就掏出钱往妇女手里塞,一边摸着那孩子的头:“小姑娘,摔痛了!叫你妈给你买点好吃的。”那妇女不肯接钱,她怀里的孩子却哭得更响了。 街上看热闹的人渐渐围拢来。人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现在的年轻人骑车太横冲直撞了!”“这青年人还蛮客气,懂道理。”“快送医院查查,伤着没有?”青年人忽然醒悟了,满口说:“好!好!我这就带着孩子上医院检查,刚才我只记挂着自己母亲的伤势,急着赶往医院去看她,没注意走过来的这孩子,对不起!对不起” “哦,是这样。孩子一时看不出有什么伤,就算了。”那妇女的口气和缓了。“那怎么行?我反正上医院去,孩子先让我带去看看,好放心。”“你快去看你妈,孩子真有事,我自己送去。”青年不肯,站着没动。围观的人你一言我一语gunqi( )地说:“青年人,这阿嫂诚心放你走,走嘛!”“孩子有她妈,你放心走吧!”“以后骑车要li xn( ),青年人!” 我站在人群中,只觉得有一股暖流包围着我,全身热乎乎的。 思考完成: 1、在文中有拼音处写汉字。(2分) 2、缩句:(1分) A.街上看热闹的人渐渐围拢来。 _B.一个戴眼镜的青年正吃力地站起身子。 _ 3、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上下的意思连起来(2分) A.( )阿嫂怎样责骂,他( )有礼貌地耐心解释。 B.青年人想:( )被群众批评,( )应该主动地赔礼,得到群众的谅解。 4、用自己的话说说,阿嫂为什么会改变态度?(2分) 5、文中的最后一段话,你是怎么理解的?(2分) 小学语文毕业考模拟卷姓名:_一、 让我们在这片园地上种下10棵词语的树苗。10% wn li j j zh l qng fng li shu夜,( ),我静静地( )窗前,放飞( )般的 m m w wn kn k mn chng 思念。( )、辛勤耕耘的恩师啊,说声再见,( )而又( ) fng y w z y y b sh 的人生路上,有你同在,我会( )。一股( )的 情怀充满 rn sh mng lng我的心窝。我的眼眶( )了,我的眼睛( )了。望着月儿,我悄悄地说声“谢谢”!二、下面的词语林里,有棵词语的叶子有病,请找出来打上“”,再治疗。9%再接再励( ) 良师正友( ) 枝繁叶冒( )刻苦铭心( ) 目不瑕接( ) 坐无隙地( )泛烂成灾( ) 野性难训( ) 磨肩接踵( )三、迎面立着几棵古树,但不见了下面一截,请你把它补上。9%前事不忘, 。 前人栽树, 。天下兴亡, 。 人心齐, 。桃花潭水深千尺, 。 学而时习之, 。四、 忽地,我们发现了5棵怪树,树上各有一道题,我们把它拿下。12%2李大华正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刘阿姨说:“小华,你真爱美啊!我刚晾的被单也被锦上添花了。”(1)你听出刘阿姨的言外之意是: 。(10字内)(2)如果你是李大华,应该怎么回答刘阿姨:“ 。”(15字内)3夏日的午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