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生制应用于大学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的调查研究.doc_第1页
导生制应用于大学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的调查研究.doc_第2页
导生制应用于大学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的调查研究.doc_第3页
导生制应用于大学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的调查研究.doc_第4页
导生制应用于大学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的调查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生制应用于大学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的调查研究摘 要:“导生制”在大学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相关的调查研究却很欠缺。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对南京市仙林、江宁和浦口三个大学城的三所文、理、工高校的三个学院的“导生制”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新校区”管理背景下“导生制”在学生事务管理中实施的总体情况,以及不同学院实施效果的差异及其成因。关键词:导生制,大学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调查研究自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大学新校区办学拓宽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为高校发展注入了新的竞争优势。但是,大学新校区在学生事务管理中也存在许多不利条件,比如地处偏远且生活设施不配套、学校运行成本高、领导和师资力量分散、办学质量受影响、校区文化面临新挑战等。有学生就曾写下打油诗描写新校区的环境:“前不见高楼大厦,后不见名家大师;念原野之茫茫,独怆然而泪下”1。大学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存在的这些困难和挑战亟需解决,引入导生制并积极发挥其作用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2一、导生制的发展及问卷调查的实施导生制起源于英国19世纪初的贝尔-兰卡斯特制3,在国内的思想起源可追溯到西汉时期4,孔子很可能采取过类似的教学方法5,明朝的东林书院和清朝的万木草堂曾使用过该制度6,近代的晏阳初在识字运动中大力推行此方法7,陶行知的“小先生制”也是一种重要的体现形式。随着历史的发展,导生制的内涵发生了变化,逐渐由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演变为学生事务管理形式,其外延也在不断拓展。当前,导生制常常与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生三助制度、助理辅导员(班主任)制度、辅导员(班主任)助理制度相关。通过概念辨析可以看出,导生制是指一些学习优秀、能力出众的在读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在大学班级辅导员或者班主任的领导下,协助其对学生,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和引导工作的制度8。他们的工作以教育、引导为主,而他们自身也是学生,因此称为导生。导生制虽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生变化,但都属于“同伴教导”,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特定规律,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仍然有借鉴的必要;同时,导生制能够满足三方面的需要,即学生接受教育引导并享受优质管理服务的需要、锻炼导生能力获得自我成长的需要以及减轻专职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工作强度、提高服务质量的需要,因此很有必要将导生制应用到大学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中去。现实也证明,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导生制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热门的方式。但是,当前学术界还很少有人开展对于导生制进行系统深入的应用性研究,致使导生制的巨大潜能并未充分发挥。有鉴于此,本研究设计了自编问卷,从实证的角度对三所学院的导生制实施状况和学院差异进行调查和研究。2010年9月至12月,笔者分别对位于南京市三个大学城的A校教育科学学院(仙林校区,以下简称“A院”)、B校公共卫生学院(江宁校区,以下简称“B院”)、C校国际审计学院(浦口校区,以下简称“C院”)的非毕业班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自编问卷300份,回收290份,回收率96.7%;其中有效问卷274份,有效率为94.5%。A、B、C三院的调查人数分别为90人、97人和87人,占总人数的32.8%、35.4%和31.8%。调查对象中男大学生80人,占总人数的29.2%;女大学生194人,占总人数的70.8%;本科生1-2年级、本科生3-4年级、研究生的调查人数分别为210人、7人、57人,所占比例分别为76.6%、2.6%和20.8%。二、问卷调查结果的总体分析该调查问卷的主要目标是了解三所学院在导生制实施过程中,学生对导生制的期待程度、导生与学生沟通的方式及效果、学生对导生所需能力的认识,以及学生对导生和导生制的总体评价。(一)学生对导生制的期待程度1.学生对本院导生制的了解状况和了解途径针对“您是通过何种渠道知道学院实行导生制的?”这一问题,在被调查的274个学生中,对导生制表示毫不知情的占了10.2%,其他89.8%的学生都表示了解;从了解途径来看,40.5%的学生是通过导生在班会或者走访宿舍时自我介绍了解导生制,19.3%的学生是通过班主任介绍得知,14.6%的学生是通过同学或者朋友介绍得知,15.3%的学生是通过其他途径。从中可以看出,近90%的学生了解导生制,三个学院在这方面的总体情况较好。但未来仍有改进的空间,而且实施难度并不太大。比如,班主任介绍、导生自我介绍等宣传方法就非常便捷高效,高校应加强这种主动的宣传,避免过于依赖非正式途径的传播。2.学生对本院设置导生岗位的态度针对“当您首次得知学校设有导生岗位时,您的第一反应是?”的问题,选择“支持”的学生占52.6%、“一般”的占21.5%、“很新鲜”的占13.9%、“无所谓”的占10.2%、“没必要”的占1.8%。针对“当得知您的导生是由本学院(或本校)的师兄师姐来担任时,你的看法是?”的问题,选择“很厉害,很佩服”的占31.0%、“对导生充满期待”的占36.2%、“怀疑他的能力”的占7.3%、“没有什么想法”的占23.7%、“其他”的占1.8%。可见,超过2/3的学生赞成设立导生岗位,对导生充满期待,但是,也有极少数学生表现出了比较消极的态度。因此,大学新校区应加大对导生制的宣传,同时也要了解学生产生消极态度的原因,并据此改进和提高导生制的实施效果。(二)导生与学生沟通的方式、内容及效果1.导生与学生的沟通方式针对“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您向导生寻求帮助的频率?”的问题,选择“一周2-3次”的学生占2.6%、“一个月2-3次”的占26.6%、“一学期2-3次”的占34.3%、“没有”的占36.5%,这种求助频率不容乐观。在“导生与您较常用的接触方式?”的不定项选择中,“单独面谈”占11.3%、“电话聊天”占24.5%、“QQ聊天”占24.5%、“手机短信”占31.4%、“网络飞信”占31.8%、“走访宿舍”占7.7%、“集体活动”占29.2%、“其他”占15%,可见导生与学生缺乏面对面深层次的沟通,一般都是通过网络方式进行沟通。虽然上文的分析显示学生与导生的认识大多通过导生在走访宿舍和班会中认识,但是在后续的沟通中,只有7.7%的导生通过走访宿舍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单独面谈的也很少,这种反差值得反思,这也是未来值得改进的地方。2.导生与学生的沟通内容在“您遇到何种难题会向导生寻求帮助?”的不定项选择中,选择“学习上的压力”占38.0%、“生活中的难题”占31.4%、“心理上的困惑”占5.5%、“同学内部事件或者突发事件”占10.6%、“其他”占28.8%。可见,69.4%的学生在遇到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时会向导生寻求帮助,而遇到心理或者情感的问题则极少与导生沟通。在“您认为导生在哪些方面给予了您较大的帮助和指导?”的不定项选择中,选择“学习”占18.2%、“生活”占17.2%、“社团工作”占8.0%、“情感”占1.1%、“个人成长”占1.8%、“其他”占11.3%。可见,导生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学习和生活的问题,而对于情感和个人成长相关的问题,只有2.9%的学生持肯定态度。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处于青年向成年的转变时期,这一阶段会出现自豪感与自卑感的冲突、强烈交往的需要与孤独感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中突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矛盾中突如果过于强烈和持久,就会在遭遇某种刺激时出现心理障碍。所以,导生的工作如果能延伸到情感和个人成长领域,对学生的帮助作用会更好。导生的“学长”身份兼有教师和同龄人的特点,更能发挥倾听、慰藉和引导作用,有助于学生及时化解情感困惑。当然,即使导生涉足到“情感倾诉领域”,也要“因需开展工作”而不能强求,只有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才能让学生敞开心扉、主动而及时地求助。3.导生提供帮助的方式及学生对帮助效果的评价针对“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导生通常以何种方式给予您帮助和指导?”这个问题,选择“直接、亲自帮忙解决问题”占5.8%、“直接给予建议和解决办法,让学生自己去做”占26.3%、“与学生共同分析、商讨,并提供建议和相关信息,再让学生自己去做”占32.1%、“提供简单信息或指引,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办法”占20.4%、“完全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占7.0%、“其他”占8.4%。可见,64.2%的学生认为导生能够亲自帮忙解决或者指导学生解决问题。针对“您认为导生帮您解决问题的效果怎样?”这个问题,选择“很好”占21.3%、“还行”占64.5%、“较差”占3.3%、“没有效果”占10.9%。可见,大多数受访人认为导生提供帮助的效果一般,但肯定性评价多于否定性评价。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这三个学院的导生对学生的总体指导工作情况还是比较好的。但是,也有将近10%的导生在学生求助时不提供任何建议,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同时也有10%左右的学生认为导生与自己的沟通没有任何效果。这说明,在导生队伍中,确实存在着很小部分不负责任者,相关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应该在平时加强对导生的监督工作,对于不负责任的导生要及时规劝,或者清除出导生队伍。(三)学生对导生所需能力的认识1.学生对现任导生语言表达能力、班级管理及总体能力的评价针对“您觉得您的导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怎样?”的问题,选择“非常强”占16.5%、“较强”占55.8%、“一般”占25.9%、“不理想”占1.8%;针对“您觉得您的导生在班级管理方面的能力怎样?”的问题,选择“非常强”占15.0%、“较强”占50.3%、“一般”占29.9%、“有待提升”占2.2%、“不理想”占2.6%;针对“您认为您的导生的总体能力怎样?”的问题,选择“很强”占9.5%、“较强”占52.5%、“一般”占33.6%、“欠佳”占1.5%、“基本没有”占2.9%。可见,学生对导生的评价中,选择“较强”的比例最高,只有很少的学生认为导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存在问题,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对导生的能力表示肯定。这也充分说明,只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导生制,导生在学生事务管理中是能够大有作为的。2.学生认为导生最应具备的能力针对“您认为导生的个人魅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个问题,选择“学识广博”占14.2%、“工作能力强”占41.6%、“外貌出众”占1.8%、“性格独特”占3.3%、“关爱学生无微不至”占16.8%、“品格优秀”占16.4%、“其他”占5.9%。可见,导生最应具备的品质是工作能力强、关爱学生、品格优秀、学识广博,而性格和外貌的影响非常小。(四)学生对导生和导生制的总体评价1.学生对导生所发挥的榜样作用的评价针对“您认为导生能否在学生中起到榜样作用?”这个问题,选择“很强的榜样作用”占13.9%、“较强的榜样作用”占52.2%、“基本上能起到榜样作用”占25.6%、“没什么榜样作用”占7.7%、“完全没有榜样作用”占0.6%。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导生的榜样作用持认可的态度,并且对导生作出了较高的评价,但是仍有小部分学生否认导生的榜样作用,这也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导生制,加强导生的选拔与培养,让其发挥应有的价值。2.学生对导生的身份认定在“您是如何定位导生的身份的?”的不定项选择中,选择“管理者”占12.8%、“服务者”占21.2%、“师兄师姐”占50.0%、“普通朋友”占13.9%、“亲密好友”占6.6%、“其他”占4.0%。可见,一半的学生希望导生以师兄师姐的身份为自己提供服务,然后才是服务者、普通朋友、管理者、亲密好友。这与导生的意愿也是一致的,在访谈中有导生也曾说:“听到学生喊一声哥或者师兄,通过自己的力量把学生变好,这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3.学生对扩充导生数量及完善导生制的认识针对“学校准备在现有导生的基础上,再配备一些名额,您觉得如何?”的问题,选择“有必要”占29.9%、“无所谓”占40.9%、“没必要”占29.2%。调查表明,从整体来讲,三个学院的学生对现有导生数量意见并不大,各方观点比较平均。在“您认为所在学院的导生制需要完善的是?”的不定项选择中,选择“招聘制度”占36.5%、“培养和管理制度”占76.3%、“奖励制度”占24.8%、“其他”占5.1%。可见,大多数学生认为加强对导生的培养和管理是导生制最需要改进的问题。三、调查结果的学院差别分析(一)学生对导生制期待程度的学院差别1.对导生制了解状况的学院差别A、B、C院的学生对已经实施的导生制毫不知情的分别占12.2%、12.4%和5.0%,证明C院学生对导生制的了解程度高于其他两个学院。同时,C院69.0%的学生是通过导生在班会或者走访宿舍时自我介绍而了解的,这个数据也明显高于其他两院。统计结果显示,A院与B院学生对导生制的了解情况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而C院与A、B两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调查证明,C院学生对导生制最为了解,所采用的“导生自我介绍”的方式最为有效,而且能加深学生印象,值得其他学校吸收借鉴。2.学生对设置导生岗位所持态度的学院差别A、B、C院的学生首次得知学校设有导生岗位时,表示支持的分别占34.4%、59.8%和60.0%;认为“没必要”的分别占5.6%、1.0%和0。统计结果显示,B院与C院的状况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而A院与B、C两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对导生的期待程度最低。(二)导生为学生提供帮助状况的学院差别1.学生向导生求助频率的学院差别在A、B、C院的学生向导生寻求帮助的频率方面,选择“经常(一周2-3次)”的比例分别为1%、4%和2%,选择“从来没有向导生寻求过帮助”的比例分别是61.1%、25.8%和23.0%。统计结果显示,B院与C院的状况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而A院与B、C两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可见各学院学生向导生寻求帮助的频率都不高,而A院“从未求助”的频率非常高。2.导生提供帮助的方式存在学院差别A、B、C院的导生“直接、亲自帮忙解决问题”的比例分别为5.5%、4.1%和8.0%,A院导生“提供简单的信息和指引,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办法”的占40.0%,而B院和C院导生“与学生共同分析、商讨,并提供建议和相关信息,再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比例分别占34.0%和38.9%。但是,统计结果显示三个学院的状况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尽管A院的学生向导生求助的频率较低,但与其他两院相比,导生提供指导和帮助的情况并不存在太大的差异,即A院导生的工作能力跟其他两院相比区别不大。(三)学生对导生所需能力认识的学院差别A、B、C院的学生认为“导生能力很强”的比例分别是6.4%、12.1%和8.9%,认为“导生能力较强”的比例分别是30.0%、54.7%和73.6%,认为“导生能力欠佳”的比例分别是3.3%、1.0%和0,A院学生中认为“导生能力基本没有”的比例为8.9%,而B、C院没有学生选择此项。统计结果显示,B院与C院的状况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而A院与B、C两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即A院学生对导生能力的总体评价远远不如B院和C院。(四)学院差别的成因简析从上文得知,A院与B、C院存在差异的领域主要是对设立导生岗位的态度、向导生求助的频率、对导生的评价。而在其他领域,三个学院尽管有差别,但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上述三个方面存在学院差别的主要原因大致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导生与学生的数量比例影响了导生制的实施效果调查显示,A、B、C院的“在校生数:导生数”的比值分别是3001,531,221,“在校生数辅导员数”的比值分别是3001、4001、2211,三者存在非常大的差别。上文中在对导生制的了解情况、学生向导生求助频率、导生给予帮助和指导的情况等方面,A院都不如B院和C院的效果好,并且这个结果在“学生对导生的总体评价”中也得到了验证,这可能都与A院导生数过少有关。因此,对于已经实施导生制的学院,为了获得最佳的实施效果,应当根据学生数量来调整导生数量,从而保持适当的比例,使导生制能够真正发挥实效,而不是成为摆设或形式。2.学生的学历层次影响了导生制的实施效果在本研究中,被调查学生人数及类别如下:A院共90人,其中本科1-2年级31人,本科3-4年级2人,研究生57人;B院共97人,均为本科1-2年级;C院共87人,其中本科1-2年级82人,本科3-4年级5人。学生类别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导生制实施效果。比如,B院和C院学生中表示支持设立导生岗位的比例分别是59.8%和60.0%,而A院是34.4%,具体分为28.0%的研究生和45.5%的本科生表示支持。同样,A院“从未向导生寻求过帮助”的比例是61.1%,其中研究生选择此项的比例高达96.5%。可见,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具有更丰富的学习生活经验,在处理学习生活事宜时具有更强的自我独立意识,对导生的依赖程度也比本科生要低。所以,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历的增高,学生对导生制的需求程度会逐渐降低,导生制在学生中的应用效果也会逐渐减弱。3.导生制的机制完善程度影响了导生制的实施效果本次问卷调查之后的访谈表明,在导生制实施过程中,三个学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角色定位问题,导生角色定位较为模糊,单一的“助手”角色或“学长”角色都有缺陷,而“助手”兼“学长”的角色更加适当,“有创意的活动组织者”是对导生角色的更高要求;二是选拔和培养机制问题,目前的导生制缺少选拔机制和培训机制,使得导生制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三是评价和奖惩机制问题,目前的导生制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难以对导生形成有力的激励作用,从而影响了导生制的实施效果。相比较而言,A、B、C院的导生数量分别是4人、15人和132人,C院因导生数量众多而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机制并严格执行,“导生工作”的制度化成为实施效果的重要保障;而B院和A院的导生工作因缺乏完善的运行机制,实施效果还不够显著,主要受导生个体素质和学生意愿的影响,学生不认可导生或导生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