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钱湖地下室排水专项方案.doc_第1页
东钱湖地下室排水专项方案.doc_第2页
东钱湖地下室排水专项方案.doc_第3页
东钱湖地下室排水专项方案.doc_第4页
东钱湖地下室排水专项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东钱湖国际教育论坛一期工程东钱湖国际教育论坛一期工程地下室排水专项施工方案宁波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2月1宁波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东钱湖国际教育论坛一期工程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12、地质及地下水位情况23、工程现地下室情况6第二章 编制依据6第三章 地下室排水设计方法71、设计原理72、排水方法8第四章 排水工艺91、铺设管网工艺92、施工工艺流程10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121、质量管理机构122、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措施12第六章安全生产管理措施141、安全管理相关措施142、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16第一章 工程概况1、 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东钱湖国际教育论坛一期工程2、工程地址:该工程位于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莫枝镇,东钱湖管委会以南。3、建设单位:宁波华茂教育文化投资有限公司4、设计单位: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勘察单位:宁波市岩土工程有限公司6、监理单位:浙江工正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7、施工单位:宁波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8、工程规模:一期工程包括1#酒店、2#酒店、3#酒店和会议中心,其中会议中心建筑面积约11498平方米,酒店建筑面积约27999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约39292平方米。9、结构层数:地下1层,酒店五层,会议中心为四层。2、地质及地下水位情况2.1工程地质根据本工程地质勘查报告,该工程场区在勘探范围内可分为7个大层(其中第3层、第4层缺失)、6个亚层,以四系地层组成。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第1层(素填土):灰黄色,松散,高压缩性。主要由粉质粘土回填为主,夹多量角砾、碎石及碎砖,含零星建筑垃圾,土体结构疏松,均匀性差,强度低。第2层(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高压缩性。含云母和有机质及少量腐植物,切面有光泽、高干强度、高韧性。第3层、第4层缺失。第5层(粘土):黄褐色,可塑,中压缩性。含氧化铁及铁锰质结核,灰白色斑块,厚层状,为坡积土,切面有光泽、高干强度、高韧性。第6层(含角砾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中压缩性。土性在水平和垂直向变化较大,含铁锰质氧化物,含少量角砾、碎石,随深度粗颗粒逐渐增多,层底部为残积土,切面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度。第7-1层(强风化晶屑玻屑凝灰岩):褐黄色,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节理裂隙发育且裂隙面多有矿物填充,斑状结构。岩芯钻钻进时跳动剧烈,合金钻头不易钻进,岩芯多成砂状和角砾状。该层全区分部,层顶起伏较大,钻探孔揭示层顶面埋深为0.0018.3米,高层在2.85-14.30米,层厚0.4015.6米。第7-2层(中等风化晶屑玻屑凝灰岩):灰褐、青灰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斑状结构,块状结构,结构构造清晰,矿物部分变化多组节理裂隙切割,沿节理裂隙面出现风化次生矿物,裂隙面多闭合,岩体较破碎,合金钻头钻进较困难,金刚石钻方可有效钻进,取出岩芯呈碎块状或短柱。揭示层顶面埋深为0.0022.60米,高程在0.78-21.25米,钻进最大层厚15.90米。2.2场地水文地质情况(1)场地环境对工程的影响场地西侧的东钱湖水面高程约3.40米、水深1.502.00米左右,浮泥厚度约1.00米。本场地所处的区域环境变化主要是海平面的相对上升,江潮水位相对上升,致使市区防潮汛能力和排水效能逐年下降,同时对地面浅基础建筑物的稳定产生一定影响。(2)地下水 根据地下水含水介质及其赋存条件,将勘探深度以内的场地地下水分为浅层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1、 第四系浅层孔隙潜水第四系浅层孔隙潜水赋存于淤泥质土和粘性土层(第2层、第5层和第6层)中,主要受大气层降水和周边湖水渗透补给,多以蒸发方式向大气和沿山坡径流方式排泄。浅层孔隙潜水与场地地表水(东钱湖)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基坑支护结构设计采取有效的止水措施。孔隙潜水在粘性土层中渗透性较差、涌水量小,属于微透水性,赋存的粘性土层为相对隔水层;而地下水在浅层素填土中具有各向异性、透水性好的特点,但给水度有限,可采用简易的明沟集水方式抽排水。浅层孔隙潜水径流缓慢,水位受环境、气候等影响变化显著。据宁波市有关水文资料,本场地高水位一般出现在69月份,低水位出现在12次年2月份,经调查,地下水常年水位变化幅度一般为1.00米左右。勘察期间,实测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2.50m左右,相当于高程基准1.50m左右。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场地的上侏罗统强中等风化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较破碎岩体的裂隙或裂体和节理发育密集区域中,地下水赋存主要受岩体结构、地貌及风化程度等因素的控制,富水性不均一,透水性差别很大。基岩裂隙水主要呈脉状或线状富集,水力联系差,连通性差,无统一的地下水面,水质条件好,为低矿化度的淡水,其主要受大气降水和上覆孔隙潜水补给,沿坡脚或坡体中部渗流排泄。场地强风化基岩风化裂隙发育,岩体多为破碎状或散体状结构,给地下水的贮存和运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环境,受地形起伏和山体坡度的影响,地下水径流路径短、速度快,透水性较强,季节性变化明显,基础施工时应注意做好排水措施。中等风化基岩构造裂隙发育,岩体为裂隙块状结构,由于场地岩石坚硬致密,大的张性断裂构造不发育,节理裂隙多为闭合状,且汇水面积小,没有良好的储水空间,故中等风化基岩裂隙水水量贫乏,其主要受大气降水和上覆孔隙潜水补给,沿坡脚或坡体中部渗流排泄,对本工程基础设计与施工影响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因降水入渗形成局部基岩裂隙水,顺坡向下迅速排泄,虽然其水量不丰富,但是由于边坡岩体中多组节理裂隙和剪切构造带相互组合形成的裂隙网络形成了边坡工程岩体的地表水入渗网络系统并控制边坡岩体地下水的渗流,对边坡工程岩体稳定性和变形具有重要的影响。勘察期间测得基岩裂隙水水位埋深为0.001.10米左右,黄海高程为0.00-1.50米左右。(3)土的渗透性为评价地基土透水性的强弱,给工程设计提供参数,本次勘察浅层地基土做了水平及垂直向的室内渗透试验,勘察结构标明:第2层淤泥质粘土、第5层粘土和第6层含角砾粉质粘土属于微透水不透水层,其渗透系数很小,在1.710-7 2.810-8 cm/s左右。(4)水和腐蚀性评价 拟建场地周围无污染源,根据Z8和Z89钻孔内所取浅层地下水水样进行水质分析试验成果,拟建场地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规定评定:地下水在II类场地环境条件下,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状态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场地地下水埋藏较浅,由于水的毛细管性,土中的易溶盐绝大部分溶于孔隙潜水中,其腐蚀性盐类含量一般低于或接近地下水中的含量,土的腐蚀性与水的腐蚀性评价一致。3、工程现地下室情况3.1底板及顶板裂缝:由于本工程地下室面积大,高低跨及孔洞多结构较复杂,同时建筑物所在地区温差也较大,容易造成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缝隙,同时裂缝将还会出现。3.2靠山边止水围护未设置,基础岩层未设注浆止水措施,是地下水位过高,水压过大。3.3 本工程地下室有一部分为车库,其余部分为功能区(此区域范围为低跨,此范围内需进行回填),作为酒店办公区。3.3 地下室后浇带封闭之后,底板出现了多处渗水,底板裂缝渗水已采用注浆进行了堵漏处理,为防止底板继续渗水而造成地坪上浮,现计划在回填层埋设排水管来进行排水。第二章 编制依据1、 宁波市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东钱湖国际教育论坛地块岩土工程详勘报告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3、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5、 相关施工组织设计6、 工程现场勘查情况以及本工程实际情况等7、 本工程设计图纸8、 2014年5月21日专题会议纪要9、 甲方要求地下室铺设排水管网来进行排水处理第三章 地下室排水设计方法1、设计原理地下室抗浮设计主要有以下两类:一类是抗力平衡型设计法,另一类是浮力消除型设计法。抗力平衡型设计法,即采用增加结构物自重或采用抗拔桩、抗拔锚杆等,使结构的抗浮力与地下水引起的浮力相平衡,从而达到抗浮的目的。浮力消除型设计法(倒滤层排水法),即通过疏排基底地下水措施,使地下水保持在预定的标高之下,减小地下水的浮力,达到结构物自重与浮力相平衡,最终达到目的。本工程在设计中抗力平衡法已有考虑,采用了抗拔桩以及抗拔锚杆桩,在地下室需回填土的区域,下铺碎石来设置倒滤层,并铺设纵横交错的排水管来疏、排裂隙所渗出的地下水。在地下室车库地坪之下、结构底板面上铺设纵横交错的排水管来疏、排裂隙所渗出的地下水。2、排水方法地下室排水方法分两种:回填土区域:在结构底板上埋设排水管来进行疏、排水,管子上埋碎石覆盖,上浇捣混凝土。管子四周开孔(间距150mm,孔径10mm),主管直径100mm,支管直径75mm,间距为3m。车库区域:地坪下、结构底板面上铺设纵横交错的排水管来进行疏、排水(直径为50mm的半圆PVC管,间距为3m)。两种排水方法详见排水工艺及附图。第四章 排水工艺1、铺设管网工艺1.1回填土区域1.1.1、设计在地下室回填土区域碎石之下,结构底板之上,铺设纵横交错的PVC排水管,碎石与PVC管形成一个倒滤层排水系统。排水管网与地下室集水井连接,水排入集水坑,再通过集水井中的水泵将水排出。1.1.2、回填土区域排水管网系统按照结构高低跨划分,高、低跨之间排水管网不连通,呈独立排水系统。1.1.3、根据现场情况设置主管,水由支管汇入主管,主管与集水井连通,水排入集水井。1.1.4、纵横向排水管交叉处互相连通,如遇排水沟,与排水沟连通,排水管采用PVC管,管子四周开孔(间距150mm,孔径10mm),主管直径100mm,支管直径75mm。1.1.5、排水管间距为3m,遇特殊部位可对管网走向、间距进行适当调整。1.2车库区域1.2.1、地下室车库区域与地下室回填土区域排水管网不连通,呈独立排水系统。1.2.2、纵横向排水管交叉处相互连通,排水管网与地下室集水井连接,水排入集水坑,再通过集水井中的水泵将水排出。1.2.3、车库区域纵横向铺设直径为50mm的半圆PVC管,间距3m,遇特殊部位可对管网走向、间距进行适当调整。PVC管采用堵漏王进行固定(沿管子方向3m一固定),并结合上部覆盖密目钢丝网固定的方式。并在排水管上方附加一道钢筋网片。1.2.4沿车库墙内侧一周留设排水明沟,排水明沟通向集水井。2、施工工艺流程2.1回填土区域工艺流程回填碎石现场排水管位置测量放线排水管沟槽开挖排水管铺设安装排水管上部碎石回填地坪浇捣及养护2.2车库区域工艺流程现场排水管位置测量放线排水管铺设安装地坪浇捣及养护2.3施工要点回填土区域(1)排水管网系统按照高、低跨分开,呈独立排水系统,不予连通;(2)纵横向排水管之间交汇处须连通。(3)排水管网与集水坑连通。(4)排水管四壁开孔,并用网格塑料纱网包裹,防止砂石堵住管口。车库区域(1) 车库区域与地下室回填土区域排水管网不连通,呈独立排水系统。 (2)纵横向排水管之间交汇处须连通。 (3)排水管网与集水坑连通。第五章 质量保证措施1、 质量管理机构为确保工程质量,从组织上予保证,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有专职质检人员等参加的质量保证体系。组 长:张国光副组长:王增丰组 员:童章伟、虞兆、冯伟吉现场领导小组对地下室排水管网的施工进行全面指挥,及时协调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安排好作业人员,特别是指挥人员,督促其坚守岗位,各尽其责,使排水管网的铺设施工顺利进行。2、 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措施1. 各级技术、工程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掌握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2. 编制施工方案要切实可行,经审批后实施。3. 施工前由本项目部工程师及有关技术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内容,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弄清细节,了解施工顺序和方法,并进行技术和质量交底。4.保证人员素质人员素质的保证是工程质量最根本的保证。所以,必须选派从事过类似规模工程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熟练的作业工人。5. 质量分级管理,责任明确。6. 严格执行“三检制”,确保道道工序受控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方法。7. 保证技术资料及时、真实、准确。8. 在施工中坚持三检制、样板制、挂牌制、技术交底制、质量奖惩制度及追根会诊制度等管理措施,规范项目部各部门的工作程序和原则,使各项工作在有序的受控中进行。第六章 安全生产管理措施1、 安全管理相关措施分阶段、按部位明确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安全措施明确,每周进行一次安全学习,每月进行检查考核,严格履行奖罚制度。要正确使用检验合格的安全帽,安全设置要有专人负责检查。施工现场要文明施工、安全用电、用水、悬挂安全作业牌等。施工现场必须具备灭火器、砂子、水(备用)。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项目经理为本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第一责任人,项目总工和安全员统一抓各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措施的落实工作。安全管理目标:无工伤事故,无机械设备事故,无火灾事故项目负责人(安全第一责任人)张国光安全员江颖技术负责人王增丰生产管理员何彪质安管理员童章伟技术管理员刘开勇后勤管理员冯伟吉明确规章制度。严格热行国家、总包单位及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积极宣传安全生产的有关方针、政策、措施,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上岗前教肖,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正确使用安全“三宝”。进入施工现场统一着装,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与固定物的拉结必须加强检查;建筑物的临边洞口处必须调协安全防护栏杆及警语牌。防火措施。在防水材料库、办公宅、施工现现场应按要求装配灭火器,在防水材料库和办公室配备MFJ4碳峻氢钠灭火器,在施工现场配备MFJ4碳酸氢钠灭火器,同时,住上述场所禁止吸烟及其他不必要明火操作。在施工现场范围内应设有醒目的禁火禁烟的标识。防毒措施。在进行封闭半封闭空间的施工时,要加强通风处理,特别是在涂料施工时,可在施工部位附近增设鼓风机。 用电安全制度。施工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