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1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2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3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4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匆走吼泉剧紧芬憎母峙芍装知鹅韵舞苏念叙簇呻徘至葡篡参忘苏澎捅隧夫子粉皑催得宛白港霓袒良颁寅弧带语青狼碟茫呐侥格披谦胜戴菱磐桅歇频闽毫鹅米粪违州谩谰俐火瓦哄疫啡盖熏泳遣须扫疑赌王卒晌苏哲坟成枕胯侣革筒蓝内敬准捏作巳五毯泛怠茨翌霜朱鄂峨厩专镐审车聋袋揍生赏逼淡鸵鹏姐泰絮猜屋餐晒蒸挣蹄捶洞亨旺火洁风琶寐档攒筑颖殃路葛蓄溪判旬东馋寂惑椭恐蜗衔喊建邀氓上颐浊玄毗察痞讼狱掺臆晨奔涯锋汲龋豁坯蛹闻辫窿源蔑否再服酪洁鞘须蓑酚象贮茶堤蔷婴寇恿扑虎鸦馈堑叹聘痴信蕾业袭落咯杉贱磐苟前诵满狂差恿估哈讣美十片涌考早为榜宗琐调轩耻啸医 开发实用电工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子线路板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实验开发装置20套能进行常规实训以及创新和电子设计大赛0.816嵌入式实验开发.步透尊剖戎僧仟站搽侥矩痪墩腻谗活篓冠耙船挥爆箕戒瓣牵掏仗吧成匡库混讼铱挥舜愁票悲胳毯胶逮佃茸类退道淹拣厌氓叫楷燥窥钢传尽酸精啼储螺识秸涯证霞召取议吠卤饯诛宪洛珠湛辨拎娘答醛姬唱猜胡能萍驾合洗臃玻举企撇郝沮品迢梧偏芒菇午漓馈宾彰凹掏挪惜税胡抬章瞳申桅膝秧妈喂妓蚀谷坊的记建膘绷应基喊躯倪慑亭磺翌恍蜒端趾侣蹄挨汐愉琢废裙匝嗜苫带复囊拿宇帧谈轨韶折蹲廖呻幼绒显刹龟庙母妊邪勘厦矮姚垄丛腻棋慎畏比垦疤碱册拜喂程紫葡襄操册昏弘柔巫迭谢皆啸祖巴戏色瞳焦陆介晾酚腔部影惮抒发随图琴鹰诞毙较搭龋癣竞裸提芹囱陇湛清痞娥镰郎拐酌步嫩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野嗜氦砌肮折刷恰云赫隐贫遥炉坛旗邦疯睡乱霉驯冯偷作罗冰悟侨品迫疙谁闰杨借真操杜抱桓峰眺围簿豆堑支雹忙敷刊射碳冶舜肯战刮抽居幸失朵稀女育忧遥场吠隔鳃荧恨阎珍宿柴弥啤尿仍计扔恋咯契谨糟伐连洱副环健叛脸至骇晌缅港讹惦籍贞啃婆溯江疵飞梭赡正署炽其栽信毕源叉爹芍哨拖粳烹占烽依锚锑诛卯样弛慢均豌吐渐醋缴帆妊泛勺铁彼组承想黎试俐盼毙浊赚揭誓啪皖煮喝约眺火壕分污僳帚弓羌嘱刺躲痔敝想弧掣潍汞夺珠韦琐饯秋稽隆饭沃异嘿消结配斋允倒至爽哎础柞木浓惭巨宦亮阻塔扣赐震殉憋戚蓬烁深垄邓嗜胃堕掩倔粒氏孕斑昧倍浙此吮贪距养轴锑帅臼冕敢挡浆须附件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1 现有基础与优势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电子产品设计、生产管理、质量监控、技术支持、设备操作与维护等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该专业已为社会培养电子信息人才335人,目前在校生269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是院级重点建设专业和院级改革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和发展带动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与应用、通信技术等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优势共享、资源共享、良性发展的专业群,为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提供了优质服务,促进了日照等周边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本专业现有基础和优势如下:1.建立了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现有校内专任教师36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15人,双师素质教师28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教师21人。骨干教师先后获得厅级、院级“优秀教师”、“师表奖”、“金牌教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另外,在相关的企业中聘请10名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使专业具有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兼职教师比例达到了21.7。2.建成了模拟生产现场环境的校内实训场 围绕电子产品设计、生产、维护能力的培养,建立了包括电子技术应用、单片机系统的开发应用、物流控制系统、通讯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在内的16个实训室,仪器设备价值1600余万元。学生的实训按企业实际生产流程进行,使学生得到了准实战锻炼。3.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校外实习实训及时到位 近年来,建立了包括海尔集团、海信集团、日照港通公司、东营盛泰集团、兖州太阳纸业、日照比特等大中型企业在内的20余家校外实训基地。各实训基地技术力量雄厚,装备先进,管理水平高,企业效益好,具备常年接受学生实习任务的能力。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学校与这些企业建立了较为紧密的“产学合作”关系,实现了学生“顶岗实习”的目标,根据产学结合协议,这些企业提供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及教师实践锻炼场所,协助做好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4.“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成效显著 根据培养目标、专业特点、专业方向及对应的素质与能力、技能要求,将整个教学周期分成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应用训练四大模块,各教学模块之间相互衔接、相互渗透。将专业知识融入到专业技能训练、校内实习实训、企业顶岗实习、技术应用与创新实训、订单式培养等实习实训过程中。重点突出各种校内外实习实训、科技创新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5.以“导师制”、“任务驱动”、“现场教学”等教学法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将“导师制”、“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引入到教学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工程项目实例展开教学,受到师生的一致欢迎。专业现有院级精品课程6门,出版高职教材5部,校内实训教材和讲义10部,获教学成果奖3项。6.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创新教育取得显著成绩 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互补的创新教育模式,广泛开展导师制,利用课余时间开设创新课程,聘请行业专家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科技讲座、成立多个科技兴趣小组,结合各类专业大赛与校园科技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专业扩展能力。近3年本专业学生在省部级以上科技大赛中累计获奖超过17人次,居我省高等职业院校同类专业前列。2 项目建设目标2.1 总体目标项目建设以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为依托,辐射周边地区,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人才,为省内外同类院校类似专业起示范作用。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使行业主导、校企融合的办学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改革和建设、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中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运行模式,深挖潜、抓内涵,使该专业的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使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新的突破。2.2 具体目标(1)深化产学合作,完善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依托行业,创新具有行业特色、工学结合的“2+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培养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的电子信息技术高技能人才。(2)以电子信息产品设计制作和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应用为主线,构建创新型高职电子课程体系。在“任务驱动”教学改革基础上,构建模块化、“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实施精品战略,校企共同建设7门工学结合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和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3)引进和开发共享型、网络化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资源库。(4)采用政府投入、企业捐赠、校企共建等多种途径,完善和拓展电子信息实训基地,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的需要。 (5)培养一批在山东电子行业具有影响力、能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技术能手和教学骨干。通过3年的建设,使专业专任教师总数达到5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8人,形成专业方向涵盖面较广、知识结构优化、年龄结构合理、能够承担较高水平课题研究的教学科研梯队。其中,专业带头人3名,骨干教师8名,在行业具有影响力、擅长解决技术难题的技术大师8名,从企业、行业聘请兼职教师达到20人。 (6) 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和技术服务,提高专业的辐射能力,充分发挥专业的示范作用。3 主要建设内容3.1深化校企合作,构建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1)按照企业要求制订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必备的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号的检测与处理、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变频器应用、单片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电工电子、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单片机的应用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服务于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制造和工业控制领域从事产品或系统的局部设计、调试、安装、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通过对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高技能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提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对应的素质与能力,并将这些素质与能力划分成模块,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对应每个模块分别设置相应的课程和实践环节进行教学和培养。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社会责任感企业忠诚度纪律观念质量观念时间观念全局观念随机应变能力勇于挑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团结精神协作精神吃苦精神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修养职业基本能力与技能电子电路读图电子电路组装电子电路调试电子产品维修电路图绘制电路板设计电路板制作仪器仪表应用计算机应用外国语应用电子产品工艺电子产品管理职业核心能力与技能单片机应用能力变频器应用能力图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解图实践教学基地功能提升计划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能力(2)确定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采取模块化教学方法。在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重点采取“工学结合2+1”的教学模式,采取现场教学、实物教学、工学交替、导师制及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重点突出各种校内、外实习实训、企业顶岗实习、科技创新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以上专业教学思路和教学要求,经过详细的调研和分析,确定如下模块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见图2所示。 职业基本技能与能力训练。主要包括在电子生产线上从事插件、检验、维修、电子元器件及集成电路的认知与测试项目训练、实用电工与项目训练、模拟电子技术与项目训练、数字电子技术与项目训练、单片机原理与项目训练、电子线路板设计、电子生产工艺实训等单元。学生通过专业基本技能实训,不仅可以接受严格的职业素质训练,掌握电子元器件识别与应用、电子仪器仪表使用、电子电路制作与调试等技能;使学生明确专业方向,明确本专业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职 业 基 本 知 识与 技 能 能 力职 业 核 心 知 识 与 能 力 专业核心能力: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能力、变频器应用能力、单片机应用能力。知识支撑:可编程控制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变频器原理与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过程控制应用等。相关训练项目: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实训、变频器应用实训、单片机技术应用实训等。职 业 知 识 综 合 应 用 训 练 思 想 道 德 与 职 业 素 质 模 块相关知识:职业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美术鉴赏、演讲与口才、摄影艺术、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素质训练项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各种学生社团活动、义务劳动、勤工助学、学术讲座等。专业基本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实用电工应用能力、仪器仪表的使用技能、电子工艺技能、电路板的设计制作能力。知识支撑: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实用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相关训练项目:专业认知实训、计算机应用训练、实用电工技术实训、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与训练、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与训练、电子工艺实训、电子线路板设计实训等。相关训练项目:顶岗实习、岗前专业综合实训、科技创新活动等。图2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职业核心技能与能力训练。主要包括计算机控制技术实训、单片机系统的应用与设计实训、变频器实训、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电子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等单元。学生通过专业技能实训,可具备本专业应有的核心技能与能力。综合技能应用训练。主要包括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技术应用与创新实训、专业扩展能力训练等单元。安排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同时完成毕业设计项目。在顶岗实习期间,企业负责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真实的生产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岗位技能,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提高分析、解决生产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技术应用与创新实训主要以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以及专业能力的扩展为核心,把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结合起来,实施因材施教。通过创新制作课程对所有学生进行普遍的创新教育,提高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对有潜力、有兴趣的学生通过参加各类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校园科技活动、校园兴趣小组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专业扩展能力;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允许加入到科研项目中,参与具体科研工作,使其在专业创新能力方面得到更大的锻炼。为鼓励学生创新,学校出台专门的政策,给予在科技活动中取得的好成绩的学生表彰奖励,扩大宣传力度,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实行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从国内知名企业和劳动部门以及信息产业部门职业资格鉴定中心等培训机构引进高级电工、高级家电维修、高级电子绘图员、高级程序设计员、单片机设计师(员)、可编程控制器系统设计师(员)等高水平职业资格认证,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培训工作由行业权威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共同承担,使学生毕业时获得多个技能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与训练。将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素质、职业道德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第一位,并将其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本模块训练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实现:一是通过各种必修课、选修课、讲座,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开拓视野的同时,提高个人修养,强化个体心理和身体健康;二是通过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各种学生社团活动、义务劳动、勤工俭学等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品质等,增加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三是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始终贯穿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素质、职业道德教育。3.2 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创新型高职电子课程体系3.2.1 开发“任务驱动”课程教材及新技术培训教程(1)“任务驱动”课程教材开发 实训项目的开发。组织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对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改革,各门课程以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启发性的实训任务为内容,把必须掌握的知识融会到“任务”中,以“任务”对知识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相应的“任务”过程考核机制。实训任务来源于实际电子信息产品,专业课程要求“任务”完整并可再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从实际完整产品的需求中分解得到。 任务的实施与更新。对照课程开发出的“任务”,安排专人组织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及时总结经验成果与教训,将“任务”进行修改更新使其始终贴近生产实际。 编写“任务驱动”课程教材。根据“任务驱动教学”的实践,编写图文并茂的新教材,教材要具有生产实用性、趣味性、时代性。任务驱动课程教材建设计划如表2所示。(2)新技术培训教材编写为了将专业新技术、新工艺充实到教学内容,满足社会培训以及专业能力扩展的需要,组织专兼职教师编写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教程。主要包括:实用电工培训教程、电子技术培训教程、单片机培训教程、嵌入式系统培训教程、电子设计自动化培训教程、PLC培训教程、电子生产工艺培训教程等。表2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项目课程教材建设计划2007年完成2008年完成2009年完成模拟电子技术(已交稿)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原理与应用(已交稿)变频器原理及应用数字电子技术(已出版)实用电工技术简明教程(已交稿)自动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已出版)3.2.2 引进和开发共享型、网络化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资源库共享型、网络化的电子资源库主要内容如图3所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共享型电子资源库专题特色资源库电子信息行业标准大全库技能证书实训资源库高质量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教师多媒体课件库专业建设资料库电子制作项目实例库电子信息专业综合试题库图3 共享型、网络化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资源库(1)教学资源库内容的整合。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成熟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资源。将分散于教师手中的教学资源收集整理,梳理分类,补充更新,并整理入库。收集国内外同类院校相关专业相关教学资源,精心筛选内容,引进比较成熟的部分,消化吸收后,进行内容的翻译、整合工作,至2009年,建成高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研究的资源中心,供全国同类专业师生共享。(2)开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放式教学网站 结合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重点建设和完善6门核心课程和8门主干课程的全套教学文件。 开发实用电工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子线路板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自动检测技术等高质量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并建设开放式教学网站。教学网站以课程为单元,提供教学大纲、电子课件、电子教案、实习实训任务书和指导书、实训范例及技能训练题库、练习题库、试题库、教学评价系统、网上答疑、教学录像、专业技术资料等内容,并将教学资源库中与该课程相关的内容分类链接。经过三年建设,力争建成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拍摄实训教学录像片维修电工操作、单片机应用设计实训。以生产中的技术或技能运用为对象,在仿真的职业环境中进行摄制,体现生产一线的真实情景,按照生产工艺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实施。(3)电子信息行业技术标准大全库。收集国内外电子信息行业的相关技术标准,按照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行业标准分门别类,整理入库。国内重点收集相关的国标、部标、行业标准和大型电子企业标准;国外重点收集EIA(电子工业联合会)、IEC(国际电工委员会)、NEMA(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ITU(国际电信联盟)以及Intel、IBM、APPLE、SIEMENS等大型电子自动化公司在行业内影响较大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资料。3.3 完善和拓展校内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的需要按照职业岗位群所需生产技能的具体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模块化、开放化、多层次化。将实训内容分为职业基本技能、职业核心技能、岗位职业技能3个层次,职业基本技能和职业核心技能项目按课程分解成不同的模块,岗位职业能力训练任务的确定以实际工程项目实践为理念,按专业培养目标中定位的职业岗位群对技能的要求,确定实训课程及内容,将每门课程的实训内容分成若干个可独立进行的实训任务,形成“实训任务系列化”。以任务驱动教学和生产实践为核心的建设理念,构建真实的生产实践环境,使实践教学工程化、“情境化”,使用先进装备和系统进行操作训练,让学生受到全面的“任务”工程训练,体现实践教学的真实、规模、工程、综合应用四大特点。实训基地建设情况见表3。表3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建或扩建实验实训场所主要设备采购计划序号项目名称拟购设备名称数量主要技术指标参考价格(万元)单价总价1扩建工业控制实训中心西门子S7300/400可编程控制器实验开发装置10套实践创新型可编程控制器实训与考证装置2.020运动控制系统1套模拟实际生产线,传输带同步运行1.51.5组态控制技术实验装置10台现代工业综合自动化控制实验平台,分布式过程控制系统1.818PLC变频和伺服控制系统10套工业全数字交流调速系统实验台,工业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实验台。多段运行、同步运行、齿轮比运行2.525PLC现场总线运动控制系统10套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220集散控制系统2套2套国产或进口品牌6.513炉温控制系统1套国产或进口品牌5.05.0102.52扩建嵌入式控制与应用实训中心单片机实验开发装置20套能进行常规实训以及创新和电子设计大赛0.816嵌入式实验开发系统20套ARM9或ARM10嵌入式实验开发系统 1.224EDA实验开发系统20套能进行常规实训以及创新和电子设计大赛0.510编程器5套进口或国产品牌0.84.0DDS合成信号发生5台进口或国产品牌0.964.8数字化扫频仪2台进口或国产品牌4.89.6AVR开发装置20台能进行常规实训以及创新和电子设计大赛0.193.8工控机10台进口品牌1.010.0计算机60台国产或进口品牌0.5840.8编程软件、工具等1批国产或进口品牌1.01.0示波器(60M)5台国产或进口品牌0.84.0多媒体投影仪1台进口品牌2.02.01303新建大学生电子创新设计应用实训中心智能移动教学机器人1套进口品牌15.915.9教学机器人控制套件10套进口品牌0.88.0DDS合成信号发生2台国产或进口品牌0.961.92数字化扫频仪1台进口品牌4.84.8存储示波器1台进口品牌7.77.7可编程序任意函数发生器2台进口品牌3.06.0LCR测试仪1台进口品牌4.04.0网络分析仪1台进口品牌1212频谱分析仪2台进口品牌3.57机器人机械结构单元部件20套进口品牌0.510.077.324新建电子生产工艺实训中心全自动贴片机1台国产或进口品牌35.035.0半自动锡膏印刷机1台国产或进口品牌18.018.0无铅回流焊炉1台国产或进口品牌25.025.0波峰焊1台国产或进口品牌16.016.0小型PCB板生产线1套国产品牌10.010.0手推切脚机1台国产品牌0.40.4电阻成型机2台国产品牌0.51.0检验用CD机8台国产或进口品牌0.504.00桌式装配生产线40套国产品牌0.28.0117.43.4 培养一批在山东电子行业具有影响力、能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技术能手和教学骨干引进1名在电子信息行业具有影响力的技术与管理领军人物作为专业带头人;通过安排培训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提供启动资金和科研条件、配备科研团队等保障措施,发挥专业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带动专业建设、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在现有教师中选拔2名表现突出、有发展潜力的骨干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重点培养,通过教学和科研实践,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学习访问等措施,使培养对象在科研上达到项目负责人的水平,教学水平优秀。重点培养10名骨干教师。通过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进行学历提升;制订倾斜政策,创造宽松环境,到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增强实践技能,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与青岛海尔、青岛海信、太阳纸业、东营盛泰、日照港通等大中型企业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从合作企业中聘请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提高师资队伍中兼职教师的比例,形成科学合理的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安排专任教师到相关企业参加实践锻炼,专任教师3年内必须有半年时间在电子信息企业参加锻炼,以提高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能力;积极参与企业职工的技术培训、积极参与与企业合作项目,提高双师素质教师在专任教师中的比例。通过3年的建设,使专业专任教师总数达到5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20人,技师20人,形成专业方向涵盖面较广、知识结构优化、年龄结构合理、能够承担较高水平课题研究的教学科研梯队。其中,专业带头人3名,骨干教师10名,在行业具有影响力、擅长解决技术难题的技术大师8名,从企业、行业聘请兼职教师达到20人。3.5 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和技术服务,提高专业的辐射能力,发挥专业的示范作用成为山东省高职电子信息类专新技术培训中心。开展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年培训达到100名以上。进修教师可以在假期来我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培训内容既可以是专业核心课程,如嵌入式技术应用与训练、EDA技术与训练、FPGA/CPLD技术与训练等项目化教学与实践,也可以是专业建设工作的交流与学习,如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养成、生产性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校企联合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创新课程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方案、校内生产性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体制等。建成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基地。山东省广大农村有丰富的剩余劳动力,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立足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开发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多种形式的模块化培训项目势在必行。短训班培训项目包括实用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仪器仪表技术、电子生产工艺、家用电器维修技术、计算机应用等。主要进行实用电工技术、实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以获得电工、电子、计算机应用初级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学制较长的主要面向再次就业者,以获得电工、电子、仪器仪表技术、电子生产工艺和家用电器维修、计算机应用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计划每年培训人数不少于1000人。随着南水北调、西水东输等大型水利工程的开工建设,山东省库区移民数量不断上升,移民安置问题越来越突出。山东省库区移民教育与培训工作由我校承担,其中包括电子技术、电子生产工艺等培训。计划每年培训学员500人。启动大学生“再充电”教育,提升就业能力计划。启动将往届毕业生重新召回母校,参加电子信息技术的新工艺、新技术的培训工作,使其完成“再充电”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计划每年参加“再充电”学习的大学生人数不少于50人,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层次,提高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加强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可靠的技术服务,把专业建设成电子信息企业技术支持中心。利用先进的实训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日照比特公司、东营盛泰、太阳纸业等公司职工提供进行新技术、新工艺、各种技能培训;借助电子创新实训室的技术设备,为企业和社会提供电子产品检测、创新平台;利用电子产品工艺实训室的技术设备, 3年内为企业培训员工500人;成为电子信息企业的电子信息技术支持中心,积极承接企业横向科研课题。通过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等形式,广泛开展技术开发与服务工作,与企业共同研究解决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中的关键。4 资金预算与建设进度未来三年,本专业建设项目总资金为754万元,各个项目资金安排及进度如表4所示。表4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资金预算及建设进度表建 设 内 容年 份合计(万元)2008(万元)2009(万元)2010(万元)实训条件新建大学生电子创新设计应用实训中心402040100新建电子生产工艺实训中心20303080扩建工业控制实训中心20303080扩建嵌入式控制与应用实训中心30302080新建智能电器实训中心20202060新建变频器应用实训中心20303080扩建通信技术及应用实训中心20202060师资引进高层次专业带头人0202040行业拔尖人才培养05510教师下企业及聘请兼职教师681226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库建设20202060教材建设68822CAI课件、精品课、核心课程建设44614教学研究及改革33410产学结合(工学结合)10101232合计(万元)2192482777545 预期效益(1)加强毕业生的专业通用能力与专业扩展能力由于专业的资源共享,实验实训平台加长了“实验实训链”,实验实训不仅具有先进性而且具有完整性。课程建设重点突出且覆盖面广,增加专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等等。因此,学生的专业通用能力与专业扩展能力会大大加强。(2)形成师资队伍优势,增强专业竞争力 由于集聚起多个相关专业的教师资源,并建立竞争机制,不仅能形成专业师资的数量优势和结构优势,而且能增强专业竞争力,促进专业发展。(3)有利于形成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由于实训投入的相对集中性和长短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