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职业教育特色总结.doc_第1页
嘉兴职业教育特色总结.doc_第2页
嘉兴职业教育特色总结.doc_第3页
嘉兴职业教育特色总结.doc_第4页
嘉兴职业教育特色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嘉兴职业教育特色总结课程改革-寻找合适的教学模式 随着我市高中段教育的全面普及,职业学校的生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相当一部分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其学习能力和行为习惯与传统的课程模式不相适应,导致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中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其他方面的潜能,是摆在全市职教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全市职业学校都在努力寻找合适的教学模式,通过课程改革来构建体现职业教育规律、适合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的课程模式。 (一)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快速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在2009年举行的首届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物流技能大赛上,嘉兴市交通学校物流专业学生获得一等奖,在同业间引进轰动。而该校汽修专业学生在07、08、09年连续三年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汽修技能大赛,并全部获奖,使学校成为全省唯一一所连续三年参加全国汽修大赛并全部获奖的学校。学生技能水平的快速提升利益于学校近年来推进的课程改革-“理、实一体化教学” ,集实习工场和课堂于一体,实现“做中学、做中教”。学校在汽修和物流二个专业中打破传统的课堂平台,引进企业生产模式,强化工作过程训练,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在各个工种上又确定了基本操作技能和核心操作技能。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主要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熟练程度,为学生定岗实习打基础;而核心技能的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打基础。不管是基本操作技能训练还是核心技能训练都从企业一线的工作实际出发,通过解决具体工作问题,开展工作过程研究实施技能教学,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双元实验项目,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在2008年经市教育局批准,并得到市财政支持,正式启动有嘉兴特色的“双元”实验班课改项目,招收了工民建、建筑装饰、电子电工三个实验班。实验项目由学校与经选择的企业组成项目组,成为实施教育教学的二元。学生前二年在校进行文化课与专业课学习,第三年进行顶岗实习。三个实验班的教学计划由行业资深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制订和论证,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特点各具特色。在双元实验平台上,学校按计划完成了建筑材料、建筑构造、装饰预算、电机控控制、电子制作与检测等五本校本教材,并聘请了中元公司等企业的技术专家进行论证和审核,保证了教材内容准确、与企业生产实际同步。作为“一元”的学校,双元班开展从课程设置、授课形式到授课地点等多因素的改革实验,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式,进行全新的备课,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引领、讨论交流、活动体验等多种模式进行教学。而学生实现了合作交流、探究发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特别是实训热情普遍高涨。作为另“一元”的企业,不仅对实施方案、教学计划提前介入,更是提供师资支持,派出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整个教育教学中来,承担了装饰班的幕墙、地热暖和工民建的施工技术类、工程管理类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带给教师和学生许多校园、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企业将全员接纳实验班学生的顶岗实习。二年的实验,已产生显著的成绩。最明显的是学生乐学、教师乐授、企业乐收。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类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三个班的考证通过率也均高于全校平均水平。(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茉织华服装公司的校企合作项目茉织华服装工程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尝试。教学采用模拟茉织华公司生产“流水线”进行:专业教师直接采用茉织华服装公司的生产技术性文件,参照该公司的生产样衣进行课堂教学和模拟生产实践。以男西裤制作为例,在西裤的制作之前,每一位同学根据教师或产品的规格,参照服装公司的生产质量要求,先写出工艺制作的技术文件,包括面辅料的配置,各部位工艺制作要求,工艺流程,并根据款式特点、工艺流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较合理地排出一至二条西裤生产流水线进行制作,制作好的西裤成品一般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质量分析讨论,最后请服装企业的技术专家进行“会诊”,并评定产品等级。为了让学生适应服装企业的“流水线”操作,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校每年都安排一定数量的校内集中摸拟实践环节,通过校内的实习工场摸拟生产线,进一步熟悉服装生产的各个环节及具体的生产工艺流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实施项目,既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加强了学生流水操作技能和互相协作的能力,让学生树立学好专业技能的信心,在协作劳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企业也定期指派技术人员来校“讲座”或技术指导,用其实际工作的经验教训直接与学生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差距,提高了学校产品的质量。模拟生产“流水线”教学,使学习内容不再是脱离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实际的过程,而是企业或职业活动中典型的工作任务,实现了学习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的一致。其结果有外显的产品形式,不再是传统专业课程的考试答卷,而是操作和工作任务的作品或成果,这样增添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课程改革本着“适应需要、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真正实现了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互赢的良性发展。为了适应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提高教学效率,嘉兴职业学校近年来一个很成功的经验就是对专业课(包括理论与技能)的教学改变了以学科体系为主线的课程模式,从新构建以项目教学为代表的新的课程体系。实现了从行业(专业大类)中分解出不同的职业来确定专业方向,从职业中分解出不同的工作岗位不设置专业课程,从工作岗位中分解出不同的工作任务来设计教学项目,从工作任务中分析出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来建立评价标准。课程改革一是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在接近于生产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学习,给学生的感观上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将来工作的生产“流水线”上学习,学生会本着为自己的未来而学习的态度,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二是有利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项目教学中学习,学生能充分掌握所学专业的职业能力,毕业后能立即顶岗工作,这可极大的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扩大了学校的声誉,从而可促进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实现了出得去,进得来的良性循环,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三是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后有利于企业选拔和合理使用人才。在生产“流水线”上学习可以客观的展示和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并可依据企业对不同岗位人才的需求和对基层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以此选拔优秀的人才。基地建设创建学生的成才平台 嘉兴市各级政府和职业学校十分重视各职业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已在全市13所职业学校建成省级实训基地10个、省级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全市职业学校的实验实训设备总值达2.45亿元。近年来我市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集示教、训练、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培训为一体,紧扣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综合职业素质、满足就业需要的主题,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实训基地运行模式,加强校院合作、校企合作,促进实训资源共享,实现了布局合理、设备先进、管理规范。实训基地的建设使我市职业学校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及各类竞赛的成绩逐年提升,形势喜人。2010年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获得15块金牌、24块银牌、31块铜牌,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2块金牌,2块银牌,5块铜牌,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一)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浙江科技工程学校2004年被教育部等六部委认定为首批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获中央财政支持的示范性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省市二级财政投入资金共1200万元,突破了因实习实训设备不足而难于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瓶颈”。通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已建立了适应各专业领域发展和教学需要的校内实训基地,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使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办学条件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浙江科技工程学校的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完成基础能力训练和部分在校外不宜实施的专业关键能力训练,其布局和设备添置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且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规律相适应。如数控专业根据岗位群分布的特点,校内实训基地布局了钳工实训区域、普通机床操作区域、数控加工仿真室、数控车床操作区域、数控铣床操作区域、加工中心操作区域、机械零件检测室、CAD/CAM实训室、数控特种加工区域9个实践场地,有力地保障学生实习实训的质量要求,满足了学生增长技能,提高技术水平的需求。由于专业技能过硬,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浙江科技工程学校近三年的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其中数控、机电、旅游等专业甚至达到100%。良好的就业现状和社会声誉带来了喜人的招生形势,形成了就业与招生的良性循环。学校连续三年仅用二天时间完成年度招生计划,2009年更是用一天半的时间完成招生计划的112%,招生期间排队交费成为学校的一道风景线。(二)国家级实训基地绩效明显海宁卫生学校2005年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国家示范实训基地,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地方财政拨款和学校自筹资金等途径投资1300多万元建设成全新的现代化护理实训基地。设备先进、理念创新的现代化护理实训基地,满足了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的需要,缩短了理论教学与临床护理之间的距离,并催化学生自觉学习、严格训练,努力掌握各种先进设备的使用技术,更好地适应医院现代化建设对护理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提高学生在实习期间和毕业后在多个护理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护理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训项目开出率达100%,护理实训基地设备利用率达100%。实训基地不仅完善、提高了全日制学历教学的实训功能,还拓展、强化了学校对社会的培训功能,实训基地按计划对医疗卫生机构、社区、企业等护理人员进行业务能力提高培训,开展成人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培训和技术比武等;为机关干部、在职职工、下岗职工、学校和考证驾驶员等举办卫生保健、急救技术、疫病防治、心理卫生及技能考核;每年累计培训约3000余人次,为促进地方医疗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充分发挥了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培训功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2009年学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创出了合格率高达95.27%的佳绩,高出全国平均合格率四十多个百分点。2009年护理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9.15%,用人单位的满意率为98.7%。(三)艰苦创业建设实训基地嘉兴市秀水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自1984年创办以来,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不可避免的遇到资金短缺,设备不足等问题。但学校管理层充分认识到:培养深受社会欢迎,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是关系到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长期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创业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校本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宗旨,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专业老师和学生的创造能力,自己动手制作教学和训练所用的实验实训设备。到目前为止学校共组装制作了:数控车床14台、数控铣床2台、PLC实训台10台、T68镗床电气控制台1台、Z3050摇臂钻床电气控制台1台、X62W万能铣床电气控制台1台、CA6140普通车床电气控制台1台、20/5t桥式起重机电气控制台1台、汽车发动机试验台1台、汽车空调试验台2台、汽车变速器试验台1台、汽车发动机台架8台、冰箱试验台10台、龙门吊2台,节省资金百万元。目前学校已建成了包括电工实训室、钳工实训室、制冷实训室、焊接实训场、普车实训车间、数控实训车间、机械加工车间、机床电器数控PLC实训室、电子实训室、汽车发动机实训室、数控CAD/CM软件操作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实验场所在内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实训实验基地。2010年成功获得中央财政支持成为示范性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嘉兴市秀水中等专业学校的艰苦创业,努力拼搏也换得了累累硕果。不少师生在全国、省市的技能大赛中绽放光彩。2006年在嘉兴市数控铣床技能大赛中,学校囊获第一、二、三名。并作为嘉兴职业学校代表参加了浙江省数控技能大赛,首次为嘉兴获得了二等奖的佳绩。2008年参加浙江省“华盛鑫泰杯”职业学院数控技能大赛暨全国数控大赛浙江省选拔赛(中职学生组数控铣工)荣获第二名和团体一等奖的荣誉。2008年获得全国数控大赛银牌,并在六部委全国数控大赛中荣获银奖。2009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浙江省选拔赛中荣获二等奖4名,三等奖1名。2010年在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中,荣获二等奖3名,三等奖2名。实训基地是职业学校开展教学、培训、职业资格鉴定和产学研实践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场所。近年来我市职业学校充分利用浙江省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和创建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和示范专业的机遇,成功建设了一批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的实训基地,极大的改善了办学条件,成为培养经济社会技能型人才的实践教学、技能培训、鉴定考核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场所,提高了职业技能教学的有效性和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师资培养内涵发展的重中之重 随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企业技改的不断加快,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作为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学校,对专业师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嘉兴市近年来建立了一系列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有效的促成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是建立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机制。允许有一技之长的企业优秀技工或专科毕业生到职业学校担任专业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并挑选一些从中职考上高职的优秀毕业生重回职业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二是加强切实有效的在职培训机制。职业学校每学期或在暑期送部分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去做“学徒”,使每个专业教师在自己从事的专业领域内了解或熟悉相应的生产工艺流程、专业设备使用、前沿技术的应用等。三是提倡一专多能的教师培养机制。为应对专业门类繁多,许多学校以专业组为单位,明确同一专业内教师的不同研究方向,提倡每个专业教师有一技之长,且能一专多能,成为专家的同时还要能够胜任多门学科的教学。四是完善对专业教师的评价机制。学校对专业教师的评价机制与文化課教师有所区别,除了常规考核以外,对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水平,特别是应用性技能的水平要着重进行考评。(一)研训一体提升职教师资队伍水平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效提升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嘉兴教育学院充分发挥研训一体的服务功能,切实开展了一系列的职教师资培养工作。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师资培训。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效提升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学院充分发挥研训一体的服务功能,切实开展了一系列的职教师资培养工作。通过开设“新大纲新教材培训班”、“专业教师技能研修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非师范类专业教师业务素质培训班”、“班主任业务能力培训班”等,有序开展全市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促进职业学校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和专业化成长。 二是搭建平台促进教师成长。学院十分重视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条件组织开展一系列促进教师成长的活动,近年来积极组织开展了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技能比赛、中职学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武(基础知识测试、粉笔字比赛、试卷命题比赛、现场教案编写比赛等),每年吸引了近千人次的青年教师参加,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学院还每年组织职业教育论文、案例评选、职业学校教师CAI课件评选、职业学校教师说课比赛等活动,树立了一批教学观念新、业务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师德师风好的优秀教师典型。针对我市参加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职业技能大赛等各类竞赛,学院组织对相关职业工种的参赛教师进行赛前培训,通过下企业实习、请专家辅导等形式,有效的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竞赛成绩。(二)以教师成长促学校发展嘉兴市高级技工学校在2004年由原嘉兴市技工学校、嘉兴市农业技术学校、嘉兴市凤桥职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坚持以教师成长促学校发展,短短六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从诞生到“省级重点技工学校”到“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到申报“技师学院”的三级跳,发展成为集学历教育、就业培训、技能鉴定一体化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当地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嘉兴市高级技工学校针对学校及教师的具体情况,着力铺设教师专业成长“三条”道路,逐步形成了教师专业成长殊途同归的有效发展模式。上学府深造。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培训深造,以不断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好地推动学校健步如飞地发展。每年暑假都会选送各类教师到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学院等高等学府培训进修,目前已有98位教师通过培训、考核取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为学校打造“一体化”教师队伍奠定了扎实基础。同时,有17位教师获得了硕士学位,另有8人在读。下企业实践。学校制定了实习教师定期参加生产实践的制度,并规定专业教师每人每两年下企业实践不少于两个月,实践绩效与其职称、年度考核相挂钩。近年来,学校专业教师下企业参加实践活动达125人次,下企业人数超过了教师总数的85%。通过实践,这些教师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及时更新,操作能力也大为提高。到国外进修。抓好高层次人才培养,抓紧人才高地建设,是加快学校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学校根据学校发展需要不定期地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的职业学校或研究机构进修,学习体悟国际一流的职业教育精髓,以此引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迄今已有3名优秀教师先后远赴英国、德国等技工教育先进国家进修。嘉兴市高级技工学校还努力为教师构架专业成长的“三维”空间,让教师获得不同的心理满足,提升职业幸福感。“学习”空间。学校设立教师订阅教育教学类报刊杂志专项经费,加强学校图书馆建设,开设专题讲座,开展继续教育、倡导教师博览群书,保持教师自我学习、不断探索的欲望,努力为教师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空间,构建学习型人生,学习型学校。“实践”空间。学校大力倡导教师走“学、教、训、研”相结合的道路,制定了校本课题管理办法、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制度,鼓励教师从事教育研究,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并进行总结提高。“展示”空间。“学校大力开展各级各类评选活动,比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名师培养对象,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科研成果、专业技能比武等等;努力开辟各式各样“用武之地”,比如创办学生社团,为有特长的教师设立工作室等等,增强教师自我实现感,唤起教师热爱学校、拓展专业、献身教育的情感和意识。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先导和保障。培育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善于学习、勇于实践、业绩突出的教师队伍,是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而教师的专业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嘉兴的师资培养工作具有一定的类型和层次结构,实行分层要求,分类培养。在培养类型上有:班主任培训、教学管理培训、文化基础课培训、专业理论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四新培训等。在培养层次上有:新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学科带头人培养、名师培养等。各种培训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多种平台,引导培养对象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向成长目标发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甚至优秀的教师。师资培养内涵发展的重中之重 随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企业技改的不断加快,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作为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学校,对专业师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嘉兴市近年来建立了一系列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有效的促成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是建立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机制。允许有一技之长的企业优秀技工或专科毕业生到职业学校担任专业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并挑选一些从中职考上高职的优秀毕业生重回职业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二是加强切实有效的在职培训机制。职业学校每学期或在暑期送部分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去做“学徒”,使每个专业教师在自己从事的专业领域内了解或熟悉相应的生产工艺流程、专业设备使用、前沿技术的应用等。三是提倡一专多能的教师培养机制。为应对专业门类繁多,许多学校以专业组为单位,明确同一专业内教师的不同研究方向,提倡每个专业教师有一技之长,且能一专多能,成为专家的同时还要能够胜任多门学科的教学。四是完善对专业教师的评价机制。学校对专业教师的评价机制与文化課教师有所区别,除了常规考核以外,对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水平,特别是应用性技能的水平要着重进行考评。(一)研训一体提升职教师资队伍水平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效提升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嘉兴教育学院充分发挥研训一体的服务功能,切实开展了一系列的职教师资培养工作。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师资培训。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效提升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学院充分发挥研训一体的服务功能,切实开展了一系列的职教师资培养工作。通过开设“新大纲新教材培训班”、“专业教师技能研修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非师范类专业教师业务素质培训班”、“班主任业务能力培训班”等,有序开展全市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促进职业学校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和专业化成长。 二是搭建平台促进教师成长。学院十分重视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条件组织开展一系列促进教师成长的活动,近年来积极组织开展了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技能比赛、中职学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武(基础知识测试、粉笔字比赛、试卷命题比赛、现场教案编写比赛等),每年吸引了近千人次的青年教师参加,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学院还每年组织职业教育论文、案例评选、职业学校教师CAI课件评选、职业学校教师说课比赛等活动,树立了一批教学观念新、业务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师德师风好的优秀教师典型。针对我市参加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职业技能大赛等各类竞赛,学院组织对相关职业工种的参赛教师进行赛前培训,通过下企业实习、请专家辅导等形式,有效的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竞赛成绩。(二)以教师成长促学校发展嘉兴市高级技工学校在2004年由原嘉兴市技工学校、嘉兴市农业技术学校、嘉兴市凤桥职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坚持以教师成长促学校发展,短短六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从诞生到“省级重点技工学校”到“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到申报“技师学院”的三级跳,发展成为集学历教育、就业培训、技能鉴定一体化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当地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嘉兴市高级技工学校针对学校及教师的具体情况,着力铺设教师专业成长“三条”道路,逐步形成了教师专业成长殊途同归的有效发展模式。上学府深造。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培训深造,以不断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好地推动学校健步如飞地发展。每年暑假都会选送各类教师到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学院等高等学府培训进修,目前已有98位教师通过培训、考核取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为学校打造“一体化”教师队伍奠定了扎实基础。同时,有17位教师获得了硕士学位,另有8人在读。下企业实践。学校制定了实习教师定期参加生产实践的制度,并规定专业教师每人每两年下企业实践不少于两个月,实践绩效与其职称、年度考核相挂钩。近年来,学校专业教师下企业参加实践活动达125人次,下企业人数超过了教师总数的85%。通过实践,这些教师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及时更新,操作能力也大为提高。到国外进修。抓好高层次人才培养,抓紧人才高地建设,是加快学校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学校根据学校发展需要不定期地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的职业学校或研究机构进修,学习体悟国际一流的职业教育精髓,以此引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迄今已有3名优秀教师先后远赴英国、德国等技工教育先进国家进修。嘉兴市高级技工学校还努力为教师构架专业成长的“三维”空间,让教师获得不同的心理满足,提升职业幸福感。“学习”空间。学校设立教师订阅教育教学类报刊杂志专项经费,加强学校图书馆建设,开设专题讲座,开展继续教育、倡导教师博览群书,保持教师自我学习、不断探索的欲望,努力为教师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空间,构建学习型人生,学习型学校。“实践”空间。学校大力倡导教师走“学、教、训、研”相结合的道路,制定了校本课题管理办法、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制度,鼓励教师从事教育研究,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并进行总结提高。“展示”空间。“学校大力开展各级各类评选活动,比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名师培养对象,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科研成果、专业技能比武等等;努力开辟各式各样“用武之地”,比如创办学生社团,为有特长的教师设立工作室等等,增强教师自我实现感,唤起教师热爱学校、拓展专业、献身教育的情感和意识。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先导和保障。培育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善于学习、勇于实践、业绩突出的教师队伍,是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而教师的专业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嘉兴的师资培养工作具有一定的类型和层次结构,实行分层要求,分类培养。在培养类型上有:班主任培训、教学管理培训、文化基础课培训、专业理论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四新培训等。在培养层次上有:新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学科带头人培养、名师培养等。各种培训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多种平台,引导培养对象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向成长目标发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甚至优秀的教师。校企合作-开放办学的有力举措 近年来,嘉兴市职业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办学,学校或利用现有的设备、师资开展产教结合项目,或借助企业设备、技术用于教育教学,实现了职业教育的开放办学。2000年浙江科技工程学校、嘉兴市高级技工学校牵头组建了由7所学校和6家企业组成的嘉兴市第一职教集团。2007年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牵头组建了由6所学校、7个行业协会、1家科研单位和33家企业组成的海宁市校企合作联盟。2008年桐乡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牵头组建了由4所学校、3个行业协会、2家科研单位和52家企业组成的桐乡市职业教育校企联盟。通过校企合作办学,一是经济效益,通过经营创收,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减轻了学校和学生的负担,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学校的发展和专业教学的提升奠定了物质基础。二是教育效益,学生在企业不仅学到了知识,熟练了技能,且社会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三是社会效益,通过校企合作让社会了解了学校,也让学校及时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进而改进教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一)校企合作联盟,为地方经济提供人才支撑一手捧着蝴蝶兰、一手填营养料,然后小心翼翼地装进规格统一的塑料盆子里,不一会儿,一排排栽种好的蝴蝶兰上了架这是海职高园林绿化专业08级的同学们,在浙江森禾种业公司海宁基地生产大棚栽种蝴蝶兰时的情景。把课堂搬进大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海职高园林绿化专业为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复合技术型人才而采取的一项举措,除了与浙江森禾种业公司开展校企合作,进行一个月的教学实习,学校还与浙江虹越、长安花卉园区、海宁园林管理处苗圃等多个园艺企业签订共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协议,将企业的生产车间作为学生的实训实习场所,实现资源共享,实现了学校专业建设和地方经济、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人才规格和企业需求“三个零距离”。在海职高,像浙江森禾种业公司这样的校企合作联盟企业有70多家,这些企业不仅给海职高的学生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实习和就业岗位,而且为学校实施产教结合、工学一体创造了良好了外部环境。2007年5月,为了实现学校与企业合作双向互动和多方联动的目标,充实完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实现校企双赢。海职高牵头海宁市5个园区、5个协会、21家企业成立了海宁市校企合作联盟,学生就业指导、毕业实习、就业安置、安置后管理提供“一条龙”的全程服务,截至目前,联盟核心企业已增加到75家。 校企合作联盟的成立,为海宁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极大地发挥了学校师资、设备的优势,近年来学校已为当地10多家企业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培训员工达4500多人次。为企业提供高端技术服务,如汽修专业的电控汽车检测诊断辅助接头和汽修基础技能训练器3项实用专利技术,给汽修行业带来突破与便利。同时,联盟也为学校通过兴办实体推动专业建设,使学生的作品变为产品、探索出产教结合新路子成为可能,真正实现了课堂与工作室、学生与学徒的零距离对接。由于办学理念不断出新,开设专业贴近市场,课程设置定位准确,海职高的办学之路越走越宽,学生对就业单位满意率,以及用人单位对学校的满意率,都达到了95 以上,真正实现了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多赢”。(二)引厂进校,学生培养融入大环境近几年来,桐乡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在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学校努力下,打破了校企合作停留在签约实训基地这样一种层面上。学校领导班子统一认识、解放思想,确定引进企业共建共育实训基地为新的校企业合作工作重点。2008年12月学校与桐乡市衣丽服饰设计有限公司于签订校企业合作办学协议,于08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按照合作协议的协定对本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尝试性改革,由桐乡衣丽服饰设计有限公司派出6名专业技术人员入驻学校,担任本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的实 习指导老师,承担本专业横机操作、羊毛衫工艺、羊毛衫设计、电脑横机制版与挡车等专业技能课程的课堂教学与实习指导工作。鉴于双方良好的合作局面,2009年10月,桐乡市衣丽服饰有限公司投资200万元再次购置了20台电脑横机,把生产车间办到了学校,打破了长期制约校企合作深度发展的思想上、模式上的瓶颈,为我校校企合作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走出了新的第一步。新模式的校企合作已经在针织服装专业教学中形成了新转变。一是学习地点的变化。按照“做中学、做中教”的思想,把学生的专业学习地点从教室搬到实训车间里来。二是学习内容的变化。变系统专业知识为与公司生产业务项目相结合的教学内容。逐步放弃知识性、系统性强但实用性不强的教材内容,把企业生产项目进行分解,重新分解为款式设计、工艺编制、电脑制版、成衣制作等若干个教学项目,分步让学生进行尝试与实践,让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加以整合和掌握,保证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与当前企业生产相适应。三是教学组织的变化。变班级授课方式为班组学习为主要形式。专业学习过程中把班级分解为若干个生产班组,每组小组长为“导生”,先于普通学生学好相应的操作技术要领,全体学生进车间时,教师讲解操作要点、布置实训任务,组长分领各小组成员进入操作岗位,采用教师指导、组长协助、学生互学互助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训课堂有序高效。桐乡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引厂进校实现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源于企业、高于企业;源于真实、高于真实;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的思想,创新的校企合作模式,让学校的专业教学全面融入到企业生产的大环境中去,并不断提高、不断深化。(三)产学研一体化办学,职业学校社会化海盐县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中心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产学研一体化工作,学校抽调专业师资成立技改研发小组,承担面向企业的技术升级和研发任务,扶助企业创业,推动企业创新。2007年与海盐县最大的紧固件企业-中外合资嘉兴兄弟标准件有限公司达成了对其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合作项目,由嘉兴兄弟标准件有限公司出资,由海盐职成教中心机电技术部设计、制造滚丝机、搓丝机的自动送料设备。经过机电专业师生的日夜奋战,顺利完成了长丝杆自动送料机和短丝杆自动送料机的试制工作,在样机运行良好的情况下,又为兄弟标准件公司生产了20台长丝杆自动送料机和10台短丝杆自动送料机。通过产学研一体化项目的实施,学校深切的感受到产学研结合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首先学校的专业设备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师生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训练,而制造一台设备上万元的材料投入在平时的常规消耗性实习中是无法做到的。其次师生在整个研制的过程中其专业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设计能力的培养、CAD制图、机电一体的整合、制造工艺的优化,以及如何让专业理论转变成实际的产品,这一切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是无法实现的。学校还分别为鑫裕五金有限公司加工汽车配件、为永固模具有限公司加工进口设备零配件,为华诚紧固件有限公司加工螺丝等等。并与海盐红太阳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达成汽配零件加工生产的长期协议,由学校为企业生产加工重型卡车减震器配件。通过产教结合,学生在校实训,直接进行生产经营性实习,一是经济效益,通过经营创收,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减轻了学校和学生的负担,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学校的发展和专业教学的提升奠定了物质基础。二是教育效益,学生参加营业性生产实习,不仅学到了知识,熟练了技能,且社会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三是社会效益,通过对外经营让社会了解了学校,也让学校及时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进而改进教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目前由海盐县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中心和中外合资嘉兴兄弟标准件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自动送料机构的取料滚轴和原料杆自动送料机构二项技术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权,这是学校首次获得的国家专利,标志着职业学校的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职业学校的办学历程中,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本,全市职业学校的实验实训设备总值已达2.45亿元,同时拥有一大批包括高级技师、技师、高级程序员在内的师资力量,可以说学校在机械、电子、计算机、旅游等专业领域具有相当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和习惯思维的影响,职业教育长期和生产实际有一定的脱节。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内容脱离生产实际,不能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同步,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的要求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学校大量的训练设备因使用成本过高而不能放手让学生使用。如何让职业学校配置的专业设备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让教师能在一线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如何让职业学校的教育更贴近生产实际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上岗的零距离对接?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真正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开放办学、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社会培训-服务经济的开放平台 嘉兴市职业学校近年来充分发挥其社会化功能,将承担社会培训工作作为职业教育的本职工作之一,将培训工作纳入学校的正常工作范畴和考核内容,同时合理安排优秀教师从事培训工作,使学校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培训中心。一是提高培训意识,树立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三农”的培训工作指导思想,认识到社会培训也是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二是构建培训网络,职业学校与各大企业、行业协会、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就培训工作建立了协作关系,利用职业学校师资、设备优势,争取政策支持,形成辐射型的培训网络。三是开发培训项目,各职业学校加强市场调研,逐步开发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岗位针对性强、能够实实在在提升职工专业素质的培训项目和课程,通过培训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劳动效益、提升产品质量。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各校加大对培训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纸、广播、宣传册、网络等多种媒体,扩大学校培训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企业和职工对接受培训的认识。五是增加培训形式,学校通过接“订单”培训企业在岗职工,下“订单”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多种“订单”满足各方需求等形式为社会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六是提高培训效果,近年来学校培育了一流的培训师资和先进的培训设施,提高了培训的质量和有效性,真正使企业和员工感到能学有所得。(一)职成教培训共同体主导培训市场作为海盐县唯一的一所综合性职业学校和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海盐县职成教中心承担着全县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重任。在学校看来,职业培训既是职业学校的社会职能,也是其新的增长点。所以学校一直以来坚持开门办学、服务社会、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宗旨。职成教中心在培训工作上具有师资力量雄厚、设施设备先进、专业门类齐全等优势,是开展各类培训工作的主力军,而乡镇成人文化学校具有熟悉地方经济、了解企业需求等优势,为整合全县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资源,有效推进全县的社会培训和创业扶助工作,县教育局建立了以海盐职成教中心为龙头、全县八所成校参与的“1+8”职成教培训共同体,本着“合作、发展、共赢”的目标,启动职成教联动机制,构建创业培训网络,共享先进的实验实训装备,共享优质的“双师型”专业师资,共享齐全的职业培训项目,共享开放的校企合作平台,服务于全县各地企业的培训需求。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培训工作,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新农村建设,2006年9月起学校率先成立了主管社会培训工作的培训处,依托学校师资和设备资源开展社会化服务,积极为在职职工、企业下岗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培训,同时也开设了高技能人才培训、创业培训、自谋职业退伍军人培训等专门的培训班。涉及工种包括:数控车工、钳工、磨工、铣工、冲压工、管道工、电焊工等20多种,每年为全社会培训各类人员5000多人,培训人数已经超过了在校生。“开展社会职业培训,不仅提高了受训社会人员的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满足了全县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实际发展需要,而且提高了学校设备的利用率,增强了专业教师的职业技能,全面提升了学校在社会职业培训教育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校长沈建明表示,县职成教中心利用自身优势,合作面进一步拓宽,培训领域进一步拓展,确立了全县培训市场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2008年学校被嘉兴市人民政府评为嘉兴市“十佳培训机构”,2009年被浙江省教育厅评为年度“优秀职工教育培训基地”(二)培训助推嘉兴服务业发展浙江科技工程学校近年来进一步增强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拓展社会培训领域,组织了专业骨干教师为嘉兴的现代服务业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助推嘉兴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2010年的迎世博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职业技能培训水平办学声誉,体现了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职教办学理念。一是承接企业内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实施培训教学,根据企业的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做了教学计划,对企业员工进行上岗及在岗培训。先后为中国银行嘉兴分行的引导员、嘉兴香溢大酒店基层管理人员、海宁各大星级宾馆员工、嘉兴名人会首席餐饮会馆、乌镇黄金水岸员工、浙江金悦王朝投资有限公司员工、基层管理人员和嘉兴美尔凯特卫厨科技有限公司全国门店导购员等1500多名学员进行礼仪服务规范、销售技巧、消费心理等方面的培训岗位培训及考核工作。二是开展外省来禾务工人员培训。截止2010年6月完成近500多名来自嘉兴财富假日酒店、金悦大酒店等10家企业外省农村户口员工的初级职业技能资格证培训鉴定工作,工种涉及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前厅服务员、中式烹调师等。我校教师认真的教学态度,专业的技能水平,新颖的教学模式获得了受训人员及企业领导的高度评价。三是承接企业稳员培训。根据嘉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文件精神,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企业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帮助区内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引导和鼓励企业在减产期间不减员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学校承办了嘉兴经济开发区企业稳定员工二期培训班。60名学员分别来自中盈瑞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财富假日酒店。2010年4月学校承接南湖区“迎世博、提品质、展新颜”活动窗口从业人员世博知识培训班。为南湖区81家企业的398名服务业从业人员进行世博知识、世博英语、主要客源国礼仪习俗、南湖区概况及主要景点介绍等培训。并编写我们的世博培训教材。据南湖区三产发展局工作人员介绍,这场安排在工作时间的培训报名人数远超预计,有些未接到通知的企业也闻讯而来。如江南大厦为了在世博期间给中外游客一个好印象,一共组织了20多名基层管理人员和总服务台人员参加培训,这些人员掌握了世博服务知识后,回去再教给商场800多名专柜营业员,使商场营业员人人懂世博。南湖区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苏焕镛说:“这次培训使南湖区餐饮业的餐厅菜肴品种变化、服务人员对各地礼仪习俗的了解和随机应变能力等多方面得到了提高”。培训结束后,学员纷纷表示:互动式的面授培训很有收获,使他们在快乐中实践并接受了实用的世博知识,之后将利用业余时间不断消化,以积极的心态投身世博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并服务即将到来的上海世博会德育创新-提升素质的积极探索 近年来,嘉兴市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活动。一是抓好职业学校德育队伍建设,构建有效的德育工作体系。包括抓师德师风教育、抓班主任队伍建设、抓德育工作组织建设。二是强化德育学科和课程建设,向学科、专业教学渗透德育。包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强化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深化德育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德育课程的吸引力三是大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包括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社会实践、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四是重视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拓展德育教育途径。包括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法制、纪律和安全教育五是加强德育科研工作,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包括加强德育教科研工作、加强德育工作评估、加强德育经验交流。六是注重德育工作“综合治理”,全面形成教育合力。包括建立和完善学校党政干部、党员教师联系班级、学生宿舍,联系后进生、贫困生制度,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作用,办好业余党校、团校,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德育工作。(一)QV德育模式,培养学生职业化浙江科技工程学校从2000年起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就业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必须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合拍,实现与企业、行业的无缝对接。为此,他们提出了中职学校学生职业化培养的“QV德育模式”,认为中职学校培养“优质学生”,基点在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重点在“职业化”,目的在对社会有用,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也有利于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 “QV德育模式”的“Q”指的是“优质学生(Quality Students)”;“V”指的是“职业化(Vocational)”,既包括“职业化的工作技能(vocational skill)”、“职业化的工作形象(vocational image)”这两个显性方面的训练,也要重视“职业化的工作态度(vocational attitude)”、“职业化的工作道德(vocational moral)”这两个隐性素质的开发和培养。实施“QV德育”,浙江科技工程学校把职业生涯教育作为核心,出台了浙江科技工程学校职业生涯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整合德育资源,德育线、教学线、招生就业线相互合作,把职业生涯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抓,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障了学校QV德育的全面实施。学校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制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并以此为载体开展职业道德与职业理想教育,让学生在自我设计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为自己搭建通向成功的台阶。学校还着力构建基于职业化培养的中职学校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帮助学生一起学习、修炼“职业化”。所以,学校要求教师不仅懂教学,懂专业技能,还要懂职业指导,成为学生职业成长的导师。实施“QV德育”,浙江科技工程学校提出了学生“职业化素养提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