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部地区高考英语制度改革趋势分析.docx_第1页
关于中部地区高考英语制度改革趋势分析.docx_第2页
关于中部地区高考英语制度改革趋势分析.docx_第3页
关于中部地区高考英语制度改革趋势分析.docx_第4页
关于中部地区高考英语制度改革趋势分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创杯”江西省首届市场调查大赛“华创杯”江西省首届市场调查分析大赛关于“中部地区高考英语制度改革趋势分析-以江西省为例”的调查报告参赛团队名称: 继承者们 _指导老师: 万兆泉_编号:_团队介绍1.团队简介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英语在当今社会显得越来越重要,英语的使用在中国也变得越来越广泛。高考英语也一直以来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可是随着时间的迁移,不同的地区对于高考英语的考试制度进行了不同的改变。山东省取消听力,北京将高考英语的150分降至100分。这一些举动让我们开始质疑英语对于当今社会的需求量以及实用性,以及我们当前的制度是否会发生改革产生了怀疑。对此,我们“继承者们”小分队继承信、敏、廉、毅的精神,秉承虚心求学的态度,对此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及分析。怀揣梦想的我们,正值青春大好时光,就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养育我们的城市添砖加瓦,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我们会坚持严谨好学的态度,努力做到尽善尽美。在追求完美的同时,也力求将合作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2.团队成员盛怿雯【统筹规划】团队队长,有着纵观全局的管理执行能力以及交际表达能力。在此次调查中负责任务部署及处理相关事务。方南兰【问卷整合】【数据分析】细心、乐观、见解独到,总是在团队遇到困难时提出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减少了出错的次数。曹姿姿【软件运用】【数据分析】能熟练操作分析软件,构建分析模型,有效利用收集的数据,充分反映真实情况,是此次研究的核心主力。滕婉莹【报告撰写】学习成绩优异,具备扎实的统计学和经济学基础,主要负责报告的撰写工作,分析问题思路清晰,有条理。曾懿博【数据整合】【查漏补缺】认真负责、踏实肯干,严谨的作风在此次的调查过程中尤为突出。他那一丝不苟的工作方式保障了此次数据的真实、有效,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将此次调查的细节处理到完整、完善。黄龚艺龙【报告撰写】乐观开朗,执着于问题的解决和改善,在熟练的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及时提出调查中所存在的问题,使我们的调查不断完善。摘要随着山东和北京高考的改革的实施,让我们不禁对中部地区高考英语的制度是否会改革产生怀疑。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高考的题型设计和考查内容对中学教学具有很强的反拨作用。同时高考英语的重要程度再次在中国掀起了一场争论。在此背景下,关于高考英语改革的声音日渐增多,对于现在中部地区高考英语的制度不少人持反对意见,使得高考英语这一话题再次成为大家众说纷纭的焦点。为反映中部地区高考改革趋势的走向,特此展开了此次调查和分析。我们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采集了以江西省为例的中部地区关于江西省高考英语改革对其带来的影响的第一手资料,利用专业统计分析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汇总、描述统计分析、交叉列联表分析、多重响应分析、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以及卡方检验等分析,力求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得出客观的调查结果,并初步提出了具体实施江西高考英语改革的方案与措施。【关键词】:高考英语 改革方案AbstractWith the reformation of the 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 in Shandong and Beijing, Let us guess whether the reformation of 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 will happen in the middle part of China.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s highly selective in nature and has washback effect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middle school. At the same time, the importance of the 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 is a question for us to discuss. Meanwhile, lots of people begin to talk about the 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 and some of people are against the 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 in the middle part of China now. That make the point of 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 come to the top of the topic. To reflect the reformation of the 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 ,we had this speci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ze. Methods the sampling survey, we gathered the data from the different city about the impact of the 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 . And we used professional 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e to have a specialized analysis of the data, such as summariz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alysis of Continuous Variables, Cross contingency table analysis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lustering Analysis, combined qualitative analysis Time series prediction mode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o the greatest extent. And finally we had an impersonal result,responding policy proposals are also put forward. Keywords:the 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 the reform scheme目录第一篇 调查项目概况71.1调查背景71.2 文献综述81.2.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81.3 调查目的101.4 调查对象111.5调查方法111.6样本容量的确定与分配121.6.1 样本容量的确定121.6.2 样本容量的分配131.7调查进度计划表151.8 调查进度表16第二篇 数据概要及基本信息172.1数据概要172.2受访基本情况分析182.2.1性别构成182.2.2特征分布202.2.3成绩构成202.2.4区域构成情况21第三篇 目前高考英语改革政策分析243.1相关概念分析243.2 数据分析目前高考英语改革政策意见253.2.1 改革必要性253.2.2 改革政策支持程度263.3 目前高考英语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28第四篇 江西省高考英语现状分析314.1 高考英语题型现状分析314.1.1高考英语待改进题型总体情况314.1.2性别*待改进题型现状分析314.2高考英语形式现状分析344.2.1对“一考定终身”形式合理性分析344.2.2“一考定终身”形式合理性与英语考核知识适用性的相关分析364.3 英语考核知识适用性现状分析384.3.1高中、大学*英语考核知识适用性存在问题现状分析384.4改革政策区域性实施分析384.4.1对高中不同地区英语重视程度的分析384.4.2 对高中不同地区改革必要性的差异分析404.4.3对大学不同区域改革必要性交叉列联表分析41第五篇 江西省高考英语改革趋势分析435.1题型改革趋势分析435.1.1题型重要程度的描述性统计435.1.2 高中、大学对题型重要程度划分的差异分析445.1.3 题型重要程度的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455.2 高考英语形式改革趋势分析505.2.1江西省高考英语形式改革趋势分析505.2.2等级计分制度可行性分析525.2.3分值调整趋势分析575.3增强英语能力培养趋势分析615.3.1增加英语口语考试可行性分析61第六篇 调查项目总结636.1 分析思路总结636.1.1 发现问题目前江西省高考英语制度存在的问题636.1.2探索解决方法江西省高考英语制度改革636.2可行性方案636.2.1 加强对英语实际应用的考查,培养实用型英语人才636.2.2 实行社会化考试,有多次机会考试646.2.3 降低英语分值646.2.4 实行渐进式高考英语改革646.3对于决策者的意见和建议656.3.1. 合理制定教学大纲和教材656.3.2. 英语教学更加实用化656.3.3. 改革高考英语评分体系65第七篇 探讨与不足66第八篇 致谢66第九篇 调查心得67第十篇 附件69附件 一 调查问卷69附件二 访谈记录73附件三 数据汇总表76参考文献80第一篇 调查项目概况1.1 调查背景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2016年起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由150分减为100分,其中听力占3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2013年3月初,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规定,从2014年起,外语考试科目中的听力考试不再纳入夏季高考统一考试内容,但总分仍为150分,考生的听力成绩将从会考中选择,而且记录成绩最高的一次。此外,江苏省新高考方案正在酝酿改革,目前最有可能的模式是高考英语将实行一年两考,不再计入总分,而是以等级制形式计入高考成绩,高校在录取时将对英语等级提出要求。一时间,高考英语制度改革成为了热议的焦点,使得大家开始对英语的重要性众说纷纭。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是一种沟通交流的工具。多年来,国人对于英语的热衷,一方面是由于国际交流的频繁、出国深造的增多使其重要性不断凸显;但另一方面,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不可小视,作为一门“主考”的基础课,谁敢不重视?于是,“英语热”在中国陷入了一个怪圈:从幼儿园到高考,从硕士到博士,再到职称评定,英语成了一道必过的关卡和门槛。无论是否有必要,都要进行英语考试,整个社会为此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同时,我们培养出的大多都是成功的应试者,而非实用型的英语人才。比如,一些考试对于英文语法的要求,已经到了钻牛角尖的程度。据有关部门统计,对于英语,真正能够学有所用的人连5%都不到。对大多数人来讲,基本的情形是:苦苦学了多年,但没有应用的能力。更严重的是,由于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应付英语考试上,从学生到家长、老师,乃至整个社会,对国学和中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弱。虽然近年来中国本土文化的日渐式微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但英语地位的强势上升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当下热议的高考英语制度改革,可以说牵动着国人的心。但到底该不该改,该怎么改,考察着决策者们的智慧。为了回归英语的语言本质,探索和改变现行高考英语制度、研究高考英语改革趋势显得任重而道远。1.2 文献综述1.2.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的学术界、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关于高考英语改革的相关研究成果颇丰。我们试图将这期间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归纳和梳理,以便为本论文提供思想源泉,无奈卷帙浩繁,因此从中筛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列举在表中,这样的筛选基本可反映近年来各界关于高考英语改革相关领域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成果。研究成果不分优劣,只按时间顺序排列。刘决生在我国高考英语的历史和现状(2005)中指出:我国当前的高考英语试题既要立足于现行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又要着眼于未来的新课程标准,力争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突出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考查,效度高、信度高、难度稳定、能够有效区分考生英语水平的标准化测试试题应该是各地高考英语命题组的不懈追求。刘庆思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高考英语科的发展情况(2008)中指出:三十多年来,为了帮助高校选拔更为优秀的人才,同时推进中学的素质教育,高考一直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英语科考试正在逐步地变化发展:测试重点逐渐由语言基础知识变成语言运用能力,单词和单句层次试题逐渐向篇章层次试题过度,越来越重视所提供语言材料和测试任务的真实性。鲁子问在高考英语题型能力分析与教学建议(2009)中指出:随着新课程高考的不断推行,应基于目前高考的能力指向,真正大胆地开展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英语教学,彻底纠正高考备考教学中广泛使用的只关注语言结构知识的做法,使目前的基础教育(尤其是高考备考教学) 积极地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詹先君,刘玲在建国以来高考英语试题走向及其动因分析(2009)中指出:尽管考查方式会多样化,但是考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注重语言的运用。语言运用类试题从形式上讲是很丰富的,不仅仅限于作文题。例如:听写、造句、改写、概括、回答问题、翻译句子或短文等等。尤其是翻译题,它是反映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可靠指标,也体现了语言使用的真实性。宋卫民在高中英语课程改革与高考英语改革(2010)中指出:高考英语改革要与时俱进、发展创新,认真研究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英语学科命题运行模式和多元化的命题质量评估机制,积极稳妥地进行题型改革, 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探索并选择更符合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实际情况的题型,进一步发挥高考指挥棒对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正确导向作用,体现考试的测量价值、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王后雄,詹先君在高考英语测试公平性的多维分析(2011)中指出:英语是我国高校招生的大规模选拔性考试的重点科目,高考英语对公平性原则进行操作的第一要务,就是研究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本文试图借鉴国外语言测试公平研究成果,检视我国高考英语测试中存在的公平问题,以期探讨实现高考英语测试公平的基本途径。李莉文,李养龙在高考英语写作试题研究及其改革路径探索(2013)中认为:对于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可以产生如下的反拨效应,即增强信息分析和评判能力,提高读者意识和视角意识,重视要点与细节或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反思和评价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坚实基础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内容。张海红在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衔接问题及对策(2013)中指出: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过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都应行动起来,加强交流合作,并切实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衔接教育”,以促进两个阶段英语教学的顺利衔接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顺利转变,提高各个阶段尤其是大学阶段英语教学的效果。李江涛, 丁静在150 分100 分,英语被拉下“神坛”?(2013)中指出:要改革,不妨把英语从高考中去掉,成为社会化考试,学生在高一和高二时就能完成英语考试,高三可集中精力准备其他科目考试。霍晓庆,赵曦在高考改革,你怎么看?(2013)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英语几乎和我们的母语并驾齐驱,国人为之而疯狂。好像不学英语就不开放,就不爱国一样。当下热议的高考英语改革,可以说牵动着国人的心。但到底怎么改,考察着决策者们的智慧。刘昌海在英语降分无助减负和汉语学习(2013)中指出:降低英语的分数、提高语文的分数对于学习汉语也许有一点作用,但并非治本之策。重视汉语,不仅应该体现在考试分数的多少上,更应体现在平时的应用上,体现在自豪感自信心的培养上。如果自己母语的学习还得靠考试来维系,这是汉语的悲哀,更是教育的歧路。1.3 调查目的中国高考一直都是我们非常关注的热点话题,高考的重要性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无可厚非的。而高考英语的学习占有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比重,人们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此时不禁有很多人想问英语的学习是否真正有那么的重要呢?高考英语是否真的有必要?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年的英语是否真的能够为将来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帮助?高考英语150分对于满分750来说占有的比重并不小,说明中国对于中国人学习英语非常的重视,可是很多人确实不明白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对于如此多的问题不禁让我们想听听群众们的看法,在群众的心中高考英语是否真的如此重要,人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到底怎么样。我们如今的高考英语是否需要改革,应该如何改革。对于这些问题,针对中部地区高考英语改革趋势在准大学生和在校大学生中的看法,我们对此做了一项专门的调查。我们希望:(1)通过调查与分析,了解准大学生和在校大学生对高考英语现状的看法;自上世纪50 年代出的主观题型到80 年代末的MET,再到90 年代初NMET,直到如今的分省市单独命题,我国高考英语测试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迅速地走向成熟,并已成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英语标准化测试。目前,高考英语测试正处在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中,并逐渐与国际上各种英语标准化测试接轨。通过了解学生对目前的高考英语的看法,为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提供支持。 (2)通过调查与分析,了解准大学生和在校大学生对当今时下已出台的改革政策的看法;面对已经出台的山东高考英语制度改革将英语听力不再纳入高考,以及北京高考将原来英语的150分降至100分。现在已经两个省份采取了不同方式的高考英语改革政策,不得不让我们想要探讨一下中部地区现行的高考英语制度是否也需要进一步改善(以江西省为例)。通过调查学生对江西省现行高考英语制度的看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3)通过调查与分析,了解准大学生和在校大学对高考英语制度改革趋势的看法;我们通过调查,比较准大学生和在校大学生的对于中部地区高考英语制度改革趋势的不同意见,进行汇总整合,为教育部提供直接参考建议。(4)通过调查与分析,得出中部地区高考英语制度改革方案。从长远来看,中部地区高考英语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政府实施这一政策必须有实施方案以及准备前提,本调查例举了江西不同城市的学生对于高考英语的预想趋势并且比较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调查,得出学生认为高考英语最应该改革的部分,从而更好的为教育部实施改革方案。1.4 调查对象我们调查的主题是中部地区高考英语改革趋势分析(以江西省为例),所以,将本次调查设定为典型调查,针对这一主题,我们把对象确定为准大学生和在校大学生。针对准大学生,我们调查的对象为江西省六所主要城市(其中包括南昌、九江、抚州、宜春、吉安、赣州)的高三学生;针对在校大学生,我们调查的对象为南昌各类高校(财经类:江西财经大学,综合类:南昌大学,师范类:江西师范大学,理工类:华东交通大学和东华理工大学)的大学生。1.5调查方法针对“中部地区高考英语制度改革趋势”这一主题,我们此次是通过调查分析江西省相关人士针对江西省高考英语制度改革趋势的看法以及他们对当前高考英语制度的满意程度,从而分析出合适的高考英语制度改革趋势。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及因素分析法 ,力求做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考虑到调查总体过大,所以我们主要采取的是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我们小组的具体做法是:将调查对象分为准大学生和在校大学生,又将这两类调查对象分别分为六个地区层次和四类学校层次,即我们选取了江西省6个较有代表性城市(即南昌、九江、抚州、宜春、吉安、赣州)高中的高三学生,并且调查了南昌各类高校(财经类:江西财经大学,综合类:南昌大学,师范类:江西师范大学,理工类:华东交通大学和东华理工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以保证采集的数据真实性与有效性。不仅对总体进行估计,还可对各层进行估计,与此同时,还可以保证抽样的随机性和公平性,提高估计的精度,防止坏样本使估计不精确。1.6样本容量的确定与分配1.6.1 样本容量的确定在样本量的确定方面,首先,我们要考虑对总体参数的精确度要求,其次,我们还要考虑各种硬性条件的限制(例如可以获得的预算、资源和时间等),以下是我们主要考虑精确性的要求。我们知道,抽样误差是由于抽取样本的随机性造成的样本值与总体值之间的差异,只要采用抽样调查,抽样误差就不可避免。但是,在抽样调查中,抽样误差虽不可避免,却可以对其进行计量并加以控制。控制抽样误差的根本方法是改变样本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抽样误差与样本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以下图形表示:抽样误差样本量 图1-1 样本容量的确定从图1-1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样本量刚开始增加时,抽样误差随着样本量的增加急剧下降。然而,当样本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要使抽样误差变动一个很小的单位就必须大大提高样本的容量,同时,我们认识到:在确定抽样方法和样本容量的时候,既要考虑调查目的、调查性质、精度要求(抽样误差)等因素,又要考虑实际操作的可实施性、非抽样误差的控制、经费预算等因素。因此,我们需要确定必要的样本容量,在这个样本容量的条件下既可以使得抽样误差保持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又能尽可能地节约调查时间和经费等。因为调查的总体很大,样本量极大,基于中央极限定理和大数定理,我们可以认为用样本统计量代表总体指标具有高度的统计意义。根据样本容量计算公式可得,所需样本的样本量为:在调研的初期,我们制作了100份问卷于南昌市高校进行了预调查,在问卷中设置了一道题目为“您认为江西省高考英语制度有改革的必要吗”,其中有79%的人选择了是,21%的人选择了不是。由于(其中,N认为是无限大,p取0.6),又知样本方差s是总体方差S的无偏估计量,则总体S可以由样本的s来表示,假设可接受的误差范围为2%,置信度为95%。根据样本容量计算公式可得,所需样本的样本量为:,得出n=1593份。 在正式发放问卷的时候考虑到抽样调查不可避免存在无回答现象,实际调查中,必须对上述样本量进行调整,调整公式为: 调整后样本量=调整前样本量/有效回收率由于本次问卷涉及城市多,调查难度较高,肯定会导致问卷回收率偏低,所以我们假设问卷回收率为95%。经计算调整后,我们最终确定的样本量为1700份。1.6.2 样本容量的分配本次调查我们主要采用的是典型调查抽样方法。典型抽样调查是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在对调查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借以认识同类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及本质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由于江西省高考英语改革会对江西各个地区的学生造成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调查的对象确定为六个代表性城市南昌、九江、抚州、宜春、吉安、赣州。为了反映不同城市的学生对于中部地区高考英语改革的意见以及他们对于中部地区高考英语改革的看法,且能强调他们意见的平等性,我们最终根据江西统计年鉴2011中江西省各地区2010年参加高考人数的比例确定各市问卷的发放数量,南昌、九江、抚州、宜春、吉安、赣州分别为160份、140份、120份、140份、140份、200份。由于问卷的发放与回收过程中难免会造成一些问卷的缺失,且调查对象在问卷填写过程中会发生一些系统性的错误,因此我们最终统计分析的有效问卷总数为841份,其中南昌填写的问卷152份,九江问卷129份,抚州问卷109份,宜春问卷132份,吉安填写的问卷133份,赣州问卷186份,最终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93.4%。在各城市高中的学生有效问卷数具体如下图1-2所示:图1-2 受访者城市分布图同时,为了反映不同大学的学生对于中部地区高考英语改革的意见以及他们对于中部地区高考英语改革的看法,我们在南昌市选取了五所涵盖了财经类、综合类、师范类、理工类四种不同性质的大学,由于南昌市理工类高等学校居多,我们选择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发放问卷,为了能强调他们意见的平等性,我们最终确定样本量分配为1:1:1:1:1,即对各高校大学生发放的样本数均为160份,总数为800。由于问卷的发放与回收过程中难免会造成一些问卷的缺失,且调查对象在问卷填写过程中会发生一些系统性的错误,因此我们最终统计分析的有效问卷总数为745份,其中江西财经大学填写的问卷155份,南昌大学问卷149份,江西师范大学问卷143份,华东交通大学问卷151份,东华理工大学填写的问卷147份,最终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93.13%。在南昌各大学的学生回收的有效问卷数具体如下图1-3所示:图1-3受访者学校分布图1.7调查进度计划表具体安排如下:(1)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调查课题。(2)确定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3)搜集资料,设计调查方案。(4) 组织学生与老师开展讨论,确定课题所包含的信息,构建指标体系,撰写调查内容,设计调查问卷。(5)确定样本容量,对其展开调查,(6)审核。对问卷对象和面访对象进行电话审核,保证所得数据是真实有效。(7)数据分析。对问卷及面访的数据进行汇总,运用Excel、SPSS、SAS等数据处理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信息。(8)撰写调查报告。将所得数字信息文字处理,撰写调查报告,并对调查报告进行多次审核。1.8 调查进度表准备组建调查队伍设计调查指标设计问卷10月20日-11月11日实施分析调查抽取样本实施调查11月12日-11月15日分析整理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11月16日-11月19日编辑调查计划总结撰写调查报告汇报调查结果11月20日-11月24日确定调查课题第二篇 数据概要及基本信息2.1数据概要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我们团队将问卷的调查对象分为两个主体。首先,我们团队分为三小组,每小组负责两个市区的准大学生问卷发放;在对对象是在校大学生的问卷发放中,我们采用了网上问卷发放与纸质问卷发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调查。经过一周的问卷发放及回收的工作,我们得出各区的发放问卷数量如下:对于准大学生,总计发放问卷900份,共回收863份,其中有效问卷841份,有效率达93.4%。对于在校大学生总计发放800份,回收756份,其中有效问卷745份,有效率达93.1%。具体各地区问卷发放数量及回收量如表2-1、表2-2所示。南昌市吉安市赣州市九江市区抚州市区宜春市区准大学生南昌大学江西 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表2-1 准大学生的问卷发放情况样本分布与回收情况调查区域发放问卷数回收问卷数回收率(%)有效问卷有效率(%)南昌市16015697.515295.0吉安市14013697.113395.0赣州市20019296.018693.0九江市14013294.312992.1抚州市12011394.210990.8宜春市14013495.713294.3合计90086395.9%84193.4%表2-2 在校大学生的问卷发放情况样本分布与回收情况调查区域发放问卷数回收问卷数回收率(%)有效问卷有效率(%)南昌大学16015194.414993.1江西财经大学16015898.815596.9江西师范大学16014691.314389.4华东交通大学16015295.015194.4东华理工大学16014993.114791.9合计80075694.5%74593.1%2.2受访基本情况分析2.2.1性别构成根据调查对象是否参加过高考,我们将其分为两个主体:准大学生、在校大学生。在调查中,我们一共获得了1586份受访者的信息,其中841份为准大学生的信息和745份为在校大学生的信息。如下表所示,表2-3显示的是准大学生的性别的频数分布,表2-4显示的是在校大学生的性别的频数分布。表2-3 准大学生性别频率分布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男41849.749.749.7女42350.350.3100.0合计841100.0100.0表2-4 在校大学生性别频率分布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男37950.950.950.9女36649.149.1100.0合计745100.0100.0统计图表如下所示:图2-1 受访者的性别比例根据图2-1的数据分析可得,准大学生男女分别占样本总数50.4%、49.6%;在校大学生男女分别占样本总数49.1%、50.9%。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1年4月28日发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江西省男女比例为1.06:1。可见,我们的调查符合男女比例,并且对于不同性别的调查对象是比较公平的。2.2.2特征分布图2-2 受访者的特征分布根据图2-2的数据分析可得,准大学生占样本总数的53%,在校大学生占样本总数的47%。在问卷发放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准大学生人数大于在校大学生人数的原则。其原因如下:根据江西统计年鉴2011,江西2010年高中毕业生数与普通高等中学招生数的比例为51.1%、48.9%。因此,我们的特征分布是符合依据的。2.2.3成绩构成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团队对英语成绩进行了六个层次的划分。第一层次按及格线90分为上界限,反映准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情况;第二层次到第四层次分别以10分为间隔,使数据更细分,更具体的反映准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第五、第六层次分别按以15分为间隔和135分为下界限划分,较能清晰地反映准大学生优秀的英语学习能力。根据准大学生不同层次的平时英语成绩的构成,我们可以将成绩与准大学生对高考改革意向结合对比分析,所反映的信息相对来说更能体现江西省高考英语改革的趋势性。 表2-5 成绩频数分布图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90分以下24015.115.115.190-100分40925.825.840.9100-110分51532.532.573.4110-120分31519.919.993.3120-135分523.33.396.5135分以上553.53.5100.0合计1586100.0100.0统计图表如下所示:图2-3 受访者的成绩分布图根据表2-5的数据分析可得,准大学生成绩在90分以下所占比例为15.1%,90分-100分占总人数的25.8%,100分-110分占总人数的32.5%,110分-120分占总人数的19.9%,120分-135分占总人数的3.3%,135以上占总人数的3.5% 。从整体上看,平时英语成绩平均都在120分以上的准大学生占极少数,侧面反映了现行的高考英语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2.2.4区域构成情况在本次调查中,我们考虑到不同地区的调查对象对高考英语改革趋势有不同的看法,为方便以后的分析和比较,我们按照调查对象的不同选取不同的地区进行问卷的发放。(1)对于准大学生的问卷发放由于本次调查是针对江西省高考英语改革趋势进行分析,我们在江西省各市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六个市,然后在不同的学校发放问卷。这六个市分别为南昌市、吉安市、赣州市、九江市、抚州市、宜春市。表2-6 准大学生所在地区频率分布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南昌15218.118.118.1吉安13315.815.833.9赣州18622.122.156.0九江12915.315.371.3抚州10913.013.084.3宜春13215.715.7100.0合计841100.0100.0统计图表如下所示:图2-4 受访高中生所在城市根据表2-6的数据分析可得,该题的有效总问卷数为841人,其中赣州市问卷数最多,占总体样本数的22.1%;其次是南昌市,所占比例为18.1%;吉安市、宜春市、九江市分别占总体的15.8%、15.7%、15.3%;抚州市占样本总数比例最小,为13%。这也是符合实际的,根据江西统计年鉴2011中显示,各地区高中学生数赣州市居首,其后为南昌市,最少的是抚州市。(2)对于在校大学生的问卷发放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团队选择了普通高校最多、最具代表性的南昌市发放问卷。我们将南昌市的普通高校按照财经类、综合类、师范类、理工类分类,并选择了五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其中由于南昌市普通高校中理工类居多,我们选择了两所理工类高校。这五所高校分别为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表2-7 在校大学生所在高校频率分布表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江西财经大学15520.820.820.8南昌大学14920.020.040.8江西师范大学14319.219.260.0华东交通大学15120.320.380.3东华理工大学14719.719.7100.0合计745100.0100.0统计图表如下所示:图2-5 受访大学生所在大学根据表2-7的数据分析可得,该题的有效总问卷数仍为745人,其中各高校有效问卷数按顺序依次为20.8%、20.0%、19.2%、20.3%、19.7%,可见,这五所高校的问卷发放有效数比例接近1:1:1:1:1,这符合我们之前提到的问卷发放原则。第三篇 目前高考英语改革政策分析3.1相关概念分析(1)目前江西省高考英语制度 目前江西省高考英语分值为150分,全卷分为两卷,其中第一卷分为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四部分,分值分别为30分、15分、30分、40分;第二卷分为阅读表达和书面表达两个形式,分值分别为10分、25分。考试形式为:在特定某一时间进行唯一一次统一考试,该次成绩直接计入高考总分。(2)北京市高考英语改革政策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2016年起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由150分减为100分,其中听力占3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 (3)山东省高考英语改革政策2013年3月初,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规定,从2014年起,外语考试科目中的听力考试不再纳入夏季高考统一考试内容,但总分仍为150分,考生的听力成绩将从会考中选择,而且记录成绩最高的一次。(4)社会化考试社会化考试指的是为顺应“公开选拨、竞争上岗”的当前选择人才的趋势和时代发展的潮流,各级政府人事部门以“市场化”“社会化”为选拔范畴,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基本准则的选拔人才的形式。(5)“一考定终身”“一考定终身”是指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存在高考这一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地方,学生凭借一次考试的成绩进入不同层次的大学,进而影响人生的走向的现象。(6)等级计分制度等级计分制度指在某一特定的范围内对某一特定的人群进行等级划分所给定的分数。即对于英语成绩将采用A、B、C、D等进行评分。3.2 数据分析目前高考英语改革政策意见 3.2.1 改革必要性对总体中江西省高考英语制度改革必要性的数据进行频率描述分析,如表3-1所示:表3-1 江西省高考英语制度改革必要性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完全没必要644.04.04.0基本没必要1207.67.611.6没意见17010.710.722.3有一定必要69944.144.166.4完全有必要53333.633.6100.0合计1586100.0100.0统计图表如下所示:图3-1 受访者对于江西改革的意见根据表3-1的数据分析可得,77.7%的调查对象认为江西省高考英语制度有一定必要或完全有必要改革,另外还有10.7%的调查对象对于是否有必要改革没任何意见,11.6%的调查对象认为基本没必要或完全没必要进行改革。从整体上看,目前江西省高考英语制度有较高的改革必要性。 3.2.2 改革政策支持程度 (1)北京市高考英语改革政策支持程度对于目前北京已出台的高考英语改革政策中,减少英语分值和实施“一年两考”的措施的支持程度如下所示:表3-2 对于分值降低的支持程度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完全不赞同1328.38.38.3基本不赞同25115.815.824.1无所谓25015.815.839.9基本赞同53033.433.473.3完全赞同42326.726.7100.0合计1586100.0100.0表3-3 对于“一年两考”的支持程度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完全不赞同1127.17.17.1基本不赞同1328.38.315.4无所谓21813.713.729.1基本赞同57936.536.565.6完全赞同54534.434.4100.0合计1586100.0100.0统计图表如下所示:图3-2 受访者对于北京改革的意见将上述表中基本赞同和完全赞同的数据归为赞同一类,基本不赞同和完全不赞同的数据归为不赞同一类。所以,根据表3-2的数据分析可得,有60.1%的调查对象赞同减少高考英语分值这一措施,24.1%的调查对象持反对意见,另有15.8%的调查对象对于这一措施是否实施感到无所谓。根据表3-3的数据分析可得,有70.9%的调查对象的一年两考的措施持支持态度,15.4%的调查对象不赞同这一措施,另有13.7%的调查对象持观望态度。(2)山东省高考英语改革政策支持程度对于目前山东已出台的高考英语改革政策取消英语听力这一措施的支持程度如表3-4所示:表3-4 对于取消听力所持的支持态度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完全不赞同49030.930.930.9基本不赞同46829.529.560.4无所谓18511.711.772.1基本赞同18411.611.683.7完全赞同25916.316.3100.0合计1586100.0100.0统计图表如下所示:图3-3 受访者对于取消听力的意见根据表3-4的数据分析可得,有60.4%的调查对象对于取消英语听力这一措施持反对态度,27.9%的调查对象赞同这一措施,另有11.7%的调查对象持观望态度,无所谓是否取消英语听力。(3)小结综上所述,高三学生和在校大学生对目前北京市已出台的高考英语制度改革政策的支持度比较高,对山东省已出台的高考英语制度改革政策的支持度偏低,但总的来说他们都认为现行的江西省高考英语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较高。经过进一步对目前江西省高考英语制度改革必要性较高这一结论进行小组讨论,我们得出了目前江西省高考英语制度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3.3 目前高考英语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考生英语水平的提高,高考英语测试应该不时地吸纳新的测试理论来改进现有的测试题型,从而保证高考这一牵动千家万户的大型测试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在这快速发展的时代,现行高考英语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1)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衔接问题严重许多大一新生步入大学后,对于英语课堂由充满期待和学习热情高涨到后来慢慢失去学习兴趣。不少学生抱怨自己不适应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式,这一问题与高中英语和大学英语之间的衔接不无关系。首先,大学英语教材选择范围大,难易程度不一,与高中英语教材相比,难度系数跨越偏大。其次,课堂授课内容的巨变,高中英语主要注重词汇教学及语法教学,所谓的知识点被剥离出语篇的整体,课文似乎仅仅是单词、语法和句型的载体。而大学主要注重对语篇的整体分析和欣赏以及对语篇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最后,更为突出的是听说教学的不衔接。教育部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