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系统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汇编.doc_第1页
六大系统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汇编.doc_第2页
六大系统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汇编.doc_第3页
六大系统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汇编.doc_第4页
六大系统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汇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火煤业公司梁北煤矿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汇编编制单位:调度室编制时间:2013年3月目 录第一章避难硐室应急响应组织流程1第二章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1第三章避难硐室日常维护管理规定3第四章紧急避险系统机构和人员配备5第五章管理人员及各工种责任制7第六章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及维护人员值班制度9第七章设备定期检查和校准制度10第八章紧急避险系统维护管理、药品食品更换制度10第九章避难硐室培训与应急演练制度11第十章避难硐室应急响应组织流程11第十一章避难硐室安全仪器仪表计量检验管理制度12第十二章避难硐室设备、设施故障处理制度13第十三章避难硐室技术资料管理制度18第十四章避难硐室使用注意事项19 第一章 避难硐室应急响应组织流程1. 当灾害发生时,根据调度室的命令,采区及运输巷道内零散作业人员进入永久避难硐室。2. 最先进入永久避难硐室人员,按照进入避难硐室人员的级别承担指挥任务(由级别较高人员指挥,同级别人员按照采、掘、辅助区队先后排名顺序排定级别)。3. 承担指挥任务人员负责组织进入永久硐室内人员的秩序、操作流程、人员分工。4. 按照顺序启动避难硐室内部的设备、设施,保持避难硐室内部环境正常,人员情绪稳定。5. 利用避难硐室内部的通讯系统向地面指挥平台汇报,汇报内容应包括灾害情况、人员状况及硐室内的现状。6. 根据调度指挥部命令调整组织机构,开展应急救援指挥操作。7. 进入永久避难硐室后,按照避难硐室操作规程进行操作。8. 优先采用矿井压风向硐室内通风、供氧。9. 若矿井压风系统中断或破坏,立即开启氧气瓶向硐室供氧,采用换气扇控制避难硐室内部环境。10. 在具备调度井下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的条件下,要及时掌握井下各避难点的情况,向地面指挥中心汇报,并对井下各避难点进行调度。第二章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1. 为了正确使用硐室,确保硐室内部各种系统、各种设备的安全、可靠,保证避难人员的安全,依据硐室内部各种系统、设备的操作说明,特制订本操作规程。2. 本操作规程结合避难硐室应急响应组织流程配套操作使用。3. 凡下井作业的相关工作人员,事先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考试合格,并能够独立、正确使用避难硐室各种设备、系统,确保实现安全避险的条件下,方能够入井上岗作业。4. 进入避难硐室:(一)紧急状态下,员工接到灾害信息,必须根据所在地点,按照相应的避灾路线和声光指示,有序、快速撤离。在无法安全升井的条件下,可以选择进入避难硐室进行避险。(二)打开一道防爆密闭门,进入避难硐室。防护门两侧的空气幕手动打开,阻隔有毒有害气体的进入。(三)进入避难硐室以后,关闭一道防爆密闭门,同时空气幕关闭。(四)打开二道密闭门,进入硐室内部。(五)进入硐室生存区后,关闭二道密闭门。完成以上所有工作,方可摘下自救器。5. 安全进入硐室生存区以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利用硐室内部的各种通信联络、监测监控设备,及时与地面调度指挥中心取得并随时保持联系;必须听从矿、科、队组值班、带班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必须保持镇定、有序,尽量减少体力消耗。6. 按照本操作规程及避难硐室设备操作说明正确操作、使用各系统、设备,确保各种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7. 正确使用、操作硐室内部各种系统、设备:(1) 压风、供氧系统:1) 进入避难硐室后,观察巷道内压风管路上的压力表读数,当读数大于、等于0.5MPa时,打开压风管路阀门,向硐室供风、供氧。2) 在矿井压风系统被破坏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开启压缩氧气钢瓶,为避难硐室提供所需氧气。(2) 监测监控系统:按下便携式传感器左侧按钮,观察传感器,显示读数即为打开。(3) 空气温度控制系统:1) 当硐室内部温度超过30时,开启空调风机,调节硐室内部温度。2) 当传感器发出报警“避难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超限”时,开启空气净化器,启动风机进行空气净化。(4) 通讯系统:该硐室内部安装有矿用防爆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电话,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按照避难硐室设备操作说明进行操作,确保硐室能够实现与地面急救指挥中心的联络。(5)食品、饮水供应系统:硐室内储存的食物和纯净水,严格按照避难硐室应急响应组织流程规定,进行分配使用。(6)应急系统:硐室内部配备有隔绝式自救器,在有毒、有害气体侵入或者缺氧的情况下,打开、携带自救器,有序撤离避难硐室。8. 避难人员接到地面指挥中心撤离命令后,必须佩带好自救器,实现有组织的有序撤离。第三章 避难硐室日常维护管理规定为进一步加强避难硐室的日常维护管理,切实做好硐室内部各种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急救物资的更新补充,确保避难硐室始终处于完好备用状态,特做如下规定:1. 明确避难硐室维护管理人员配备及责任调度室科是避险设施日常维护管理的牵头部门,对避难硐室各项工作全面负责,安设专人对避难硐室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协调相应部门进行处理并对避难硐室的日常管理维护进行监督;通防区负责避难硐室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安设专职维护人员对避难硐室进行值班,对避难硐室全面负责。2. 定期进行避难硐室相关知识培训由通防科组织专业大课,全体员工分期参加培训,对避难硐室内各类物资器材、设备设施的使用及安全注意事项方面进行专项培训。加强对避难硐室专职维护人员的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为避难硐室各系统、结构、操作规程等,熟悉避难硐室内各设备的日常维护,掌握简易维修方法。联系厂家对专职维护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培训内容为避难硐室内各设备性能、原理与简易维修方法。3. 避难硐室的系统功能测试硐室内的压风供给、监测监控、通讯、人员定位及其它系统必须始终保持完备状态,每日由避难硐室专职维护人员进行逐项测试,填写测试记录并签字备查。(l)压风、供水、供电、通讯、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制冷除湿、等系统,由调度室进行监管,通防区设置专职维护人员对各系统进行测试,做到专业化维护管理。(2)通防区专职维护人员每天应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l次巡检,设置巡检牌板,做好巡检记录。(3)必须按规定及时校检、更换硐室内各种仪器、仪表,确保其正常运行。(4)应保证储存的食品、水、药品等始终处于保质期内,外包装应明确标示保质日期和下次更换时间。4. 避难硐室日常维护巡检制度通防区区长必须设专人对避难硐室进行巡检,每日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并负责检查各系统是否正常,填写检查记录,确保其始终处于正常待用状态。硐室内必须保持卫生、整洁,仪器装备放置合理、整齐,不得堆放杂物和出现淤泥、积水。禁止硐室内存放油脂类物品和兼做材料工具库。5. 过期食品和药物更换制度硐室内急救药品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发现药品失效、短缺,立即更换、补充。对硐室内的食品, 应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定期更换,保证质量,严禁存放过期食品。通风科负责进行监督,发现过期食品及失效药品追究维护人员相关责任。对过期食品和药物更换后必须详细记录更换食品和药物的时间及数量。6. 除专业维护、专项检查(参观)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避难硐室。硐室防护门平常应处于半关闭状态。7. 企管、财务等各部门要明确硐室内各种材料、设备、物质的供应程序,确保避难硐室日常管理的物质维修保障。 8. 避难硐室纳入应急救援系统(一)作为应急救援体系要进行专业管理,每年应定期组织对固定避难硐室内各类物资器材、设备设施的使用及安全注意事项方面的培训,让每位井下作业人员均会利用固定避难硐室进行安全避险。(二)每年应针对相关片区人员进行一次进入避难硐室演练,并制定演练方案。演习期间,人员进入硐室后,严格执行避难硐室应急响应组织流程、避难硐室操作规程。第四章 紧急避险系统机构和人员配备紧急避险系统按照矿井内部分工协作的办法组成机构。实行各业务科室“一把手”责任制,具体如下:一、 生产技术科1. 负责在编制矿井及采区设计中,明确避难硐室的位置和规格,并及时安排硐室的施工计划,保证实现“三同时”。2. 负责审查避难硐室施工规程,确保规程内容符合各项规定和设计要求。3. 监督避难硐室的施工,确保硐室断面符合设计要求。4. 加强避难硐室的检查,负责对失修硐室及相关巷道安排维护,确保完好。二、 机电科责任制1. 负责避难硐室内机电设备的检查管理并提供可靠稳定的电源。2. 杜绝避难硐室电器设备失爆。对因电器失爆和电器设备管理不当造成的安全隐患,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落实处理。3. 负责避难硐室的供电设计,为永久避难硐室提供双电源。三、 通风科责任制1. 在矿井延深、采区设计中,提出避难硐室的建设要求,并督促设计单位完成设计。2. 负责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完成避难硐室的设计,并指导有关单位完成避难硐室的安装施工。对存在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完成。3. 负责监督通防区对避难硐室的日常维护管理。4. 组织各有关单位完成避难硐室的验收交接工作,督促有关单位完成竣工资料。5. 负责编制避难硐室救灾演练方案,并组织实施。四、 地测科责任制负责提供避难硐室设计地点的地质资料,严禁将避难硐室建设在地质构造地点。五、 调度室责任制1. 负责调度避难硐室工程进展情况,并根据会议纪要内容,对相关单位进行考核通报。2. 负责协调避难硐室的施工工作,保证避难硐室建设所需的材料、设备优先运输。为避难硐室的施工提供便利条件。3. 负责避难硐室救灾演练的指挥调度。4. 对避难硐室存在问题处理情况进行调度考核。5. 负责硐室内通讯、监控、视频等管理维护。六、 安监科责任制1. 负责检查落实避难硐室的施工安全措施,保证措施落实到位,措施不到位的执行有关处罚规定。2. 负责参加避难硐室的施工质量验收,并进行考核。同时参加避难硐室的竣工验收,提出验收意见。3. 负责全矿下井人员的培训,保证下井人员熟悉避难硐室的使用条件和硐室内设备的使用方法。七、 企管科责任制根据维护单位提供的避难硐室材料计划,及时按照要求组织供货。八、 通防区责任制1. 负责避难硐室设备设施的日常检查维护,发生问题及时汇报调度室安排相关单位处理,建立避难硐室设备设施检查维护记录。2. 负责硐室内外(至主管路)风水管路的维护,确保无漏风漏水现象。3. 负责硐室内压水自救设施及供水施救设施的维护管理,保证正常。4. 负责硐室内隔离式自救器的检查及送检。5. 负责硐室内饮用水的准备,保证水量满足设计要求。6. 负责硐室内食品的准备和检查更换,保证食品不超期变质,数量满足设计要求。7. 负责硐室内消防器材的管理,保证灭火器完好、数量满足设计要求。8. 负责避难硐室的卫生管理,确保地面无脏杂物和积水淤泥,卫生合格。9. 负责空气净化箱内药品的更换工作。10. 当永久避难硐室制冷设备发生故障后,要及时安排维修。11. 按照设计要求,负责指导新建避难硐室管线埋设和设备安装工作。12. 负责硐室内人员定位和通讯系统的管理维护。13. 负责硐室内安全监测系统的管理维护,并对气体传感器按规定定期标校,保证可靠,并建立标校记录。14. 负责硐室内开关设备的检查维护,杜绝电器设备失爆。九、 通防区人员专职管理人员配备情况通防区负责日常的维护工作。人员配备情况如下:区长、书记各一名、技术人员一名、班长一名、维修人员2名、值班人员3名。第五章 管理人员及各工种责任制一、 生产技术科长责任制1. 负责在编制矿井及采区设计中,明确避难硐室的位置和规格,并及时安排硐室的施工计划,保证实现“三同时”。2. 负责审查避难硐室施工规程,确保规程内容符合各项规定和设计要求。3. 监督避难硐室的施工,确保硐室断面符合设计要求。4. 加强避难硐室的检查,负责对失修硐室及相关巷道安排维护,确保完好。二、 机电科长责任制1. 负责避难硐室内机电设备的检查管理。2. 杜绝避难硐室电器设备失爆。对因电器失爆和电器设备管理不当造成的安全隐患,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落实处理。3. 负责避难硐室的供电设计,为永久避难硐室提供双电源。三、 通风科长责任制1. 在矿井延深、采区设计中,提出避难硐室的建设要求,并督促设计单位完成设计。2. 负责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完成避难硐室的设计,并指导有关单位完成避难硐室的安装施工。对存在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完成。3. 负责监督通防区对避难硐室的日常维护管理。4. 组织各有关单位完成避难硐室的验收交接工作,督促有关单位完成竣工资料。5. 负责编制避难硐室救灾演练方案,并组织实施。6. 负责每年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1次系统性的功能测试,包括气密性、电源、供氧、有害气体处理等。四、 地测科长责任制负责提供避难硐室设计地点的地质资料,严禁将避难硐室建设在地质构造地点。五、 调度室主任责任制1. 负责协调避难硐室的施工工作,保证避难硐室建设所需的材料、设备优先运输。2. 负责避难硐室救灾演练的指挥调度。3. 负责硐室内通讯、监控、视频等的管理维护。4. 负责硐室内人员定位系统的管理维护。5. 负责硐室内安全监测系统的管理维护,并对气体传感器按规定定期标校,保证可靠,并建立标校记录。六、 安检科长责任制1. 负责检查避难硐室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情况。2. 参加避难硐室的竣工验收,并提出验收意见。3. 负责检查下井人员的避难知识培训,保证下井人员熟悉避难硐室的使用条件。七、 企管科长责任制根据各维护单位提供的避难硐室材料计划,及时按照要求组织供货。八、 通防区区长1. 负责避难硐室设备设施的检查,发生问题及时组织处理。2. 负责检查和考核避难硐室维护工的工作,并提出奖惩意见。3. 负责检查避难硐室的卫生情况,确保地面无脏杂物和积水淤泥。4. 负责按照避难硐室设计要求,组织人员按期完成新建避难硐室的管线埋设和设备安装工作。九、 避难硐室维护工责任制1. 负责避难硐室设备设施的日常检查维护,发生问题及时汇报调度室安排相关单位处理,建立避难硐室设备设施检查维护记录。2. 负责硐室内外(至主管路)风水管路的维护,确保无漏风漏水现象。3. 负责硐室内压水自救设施及供水施救设施的维护管理,保证正常。4. 负责硐室内隔离式自救器的检查及送检。5. 负责硐室内饮用水的准备,保证水量满足设计要求。6. 负责硐室内食品的准备和检查更换,保证食品不超期变质,数量满足设计要求。7. 负责硐室内消防器材的管理,保证灭火器足够合格。8. 负责空气净化箱内药品的更换工作。9. 负责避难硐室的卫生管理,确保地面无脏杂物和积水淤泥,卫生合格。十、 紧急避险系统维护、维修人员责任制1. 负责完成紧急避险系统检查、维护、维修、试验、供水等各项任务。2. 负责对现场查出的问题和隐患的处理,不能处理的要及时上报,联系相关单位进行处理。3. 负责将施工情况、整改措施、隐患问 题情况及时做好记录,并向主管领导汇报。4. 井下一旦发生灾变时,维护、维修人员听从指挥,负责紧急避险 系统的调控工作,确保饮用水或营养液能够输送到灾区。5. 认真填写好当班记录,履行要害岗位手续,做好岗位出入登记,提高警惕,做好四防。十一、 安全监测工责任制负责对硐室内的安全仪器定期校验,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十二、 其余各工种责任制1. 参加矿组织的避难硐室知识培训,熟知避难硐室的使用条件和硐室内设 施的使用方法。2. 参加矿组织的避难硐室演练,并按组织要求操作。第六章 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及维护人员值班制度1. 为了强化管理,确保紧急避险系统的正常进行,避难硐室管理及维护人员必须每天有人值班,实行24 小时值班责任制度。2. 紧急避险系统值班人员必须执行24小时轮流值班,及时组织人员处理紧急避险系统存在的问题和系统安全隐患,保证系统的完好性。值班人员必须熟悉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基本情况,负责对系统的故障情况做好值班记录。当系统发出警报、断电、馈电异常、系统故障等信息时,要及时上报矿调度室并组织相关维护人员进行处理。3. 值班及维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随时待命保证通讯、通信畅通。4. 严格执行汇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应及时汇报上级部门及领导,严禁漏报、瞒报,汇报不及时要追究责任。5. 值班人员要按要求做好当日值班的各项记录。对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情况、汇报情况要认真进行记录。对当日收到的文件、措施、通知等资料必须及时贯彻,并统一归档管理。6. 紧急避险系统值班人员应经常亲临现场,检查紧急避险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并现场落实维修人员督促整改,对一时不能处理的问题必须落实人员,限定时间整改。7. 矿调度室为值班总指挥部,负责整体的人员组织及指挥协调工作。第七章 设备定期检查和校准制度1. 每天应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1次巡检,设置巡检牌板,做好巡检记录。煤矿负责人应对紧急避险设施的日常巡检情况进行检查。2. 每月对配备的高压气瓶进行1次余量检查及系统调试,气瓶内压力低于额定压力的95%时,应及时更换。3. 每3年对高压气瓶进行1次强制性检测,每年对压力表进行1次强制性检验。4. 每10天应对设备电源进行1次检查和测试。5. 相关部门对避难硐室供电所使用的电缆、开关及变压器每月进行一次防爆完好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6. 每年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1次系统性的功能测试,包括气密性、电源、供氧、有害气体处理等。第八章 紧急避险系统维护管理、药品食品更换制度1. 硐室内存放矿泉水保质期一年,按生产保质期提前一周进行更换。2. 压缩饼干保质期4年,按生产保质期提前一个月进行更换。3. 速效救心丸等药品,按生产保质期提前一个月进行更换。4. 以上所有要更换的食品和药品必须等到位后方可将即将过保质期的药品食品升井,升井后交由企管科集中销毁,防过期药品食品流失对他人造成伤害。第九章 避难硐室培训与应急演练制度1. 煤矿培训和演练计划由调度室组织编制实施。2. 永久避难硐室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类物资器材等均能满足相应设计人数的安全避险和停留时限。3. 每年应定期组织对永久避难硐室内各类物资器材、设备设施的使用及安全注意事项方面的培训,让每位井下作业人员均会利用永久避难硐室进行安全避险。4. 培训内容主要以永久避难硐室内的各类设备的操作、求救信息的发出、自身个体保护、安全注意事项、危险源观测等方面详细进行。5. 每年应针对相关片区人员进行一次进入避难硐室演练,并制定方案,详细记录演练过程和进行演练总结。6. 演练内容根据井下灾害性质分类进行,针对不同的灾害进行分别操作,尽量做到模拟真实,效果突出。7. 对演练过程中发现和存在的各类问题应及时进行相应处理,并积极改进。8. 通过培训和演练,使井下作业人员增强危险判定和自救互救意识,减少矿井灾害对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威胁,真正发挥井下避难硐室的避险作用。第十章 避难硐室应急响应组织流程一、 快速有序进入避难硐室1. 当发生各种灾害时,在无法安全升井的条件下,相关地点的作业人员,按照应急预案以及所在地点的避灾路线,进入避难硐室。2. 当人数较多时,各队组跟班队干、班组长要加强组织协调,进入避难硐室必须有序,以防止拥挤事件,提高进入效率。3. 进入避难硐室后,各队组跟班队干、班组长必须及时清点人数;同时认真检查、及时掌握本队组人员的健康情况。4. 各队组跟班队干、班组长要利用一切通信手段,尽快与地面救援指挥中心取得联系,及时、准确汇报事故及人员情况。5. 必须严格按照避难硐室操作规程操作各种系统、设备。二、 有序高效组织施救1. 由矿当班带班矿领导、业务科室科长担任硐室现场的第一负责人;如果上述人员不在现场,由安全经验丰富、熟练掌握煤矿各种事故应急救援知识、对周边巷道环境熟悉的跟班队长、班组长或者安全生产骨干担任硐室现场的第一负责人。2. 现场第一负责人必须在最短时间掌握整个硐室的人员健康情况,尽快与地面救援指挥中心取得联系,及时、准确汇报事故及人员情况,并接受地面救援指挥中心的指挥。3. 现场第一负责人必须进一步明确责任、分解工作,成立临时救援指挥体系,实现统一指挥、统一行动。要安排专人具体负责与地面救援指挥中心保持联系,对硐室内部各种系统、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控制,对硐室空气环境进行检测等。4. 进入避难硐室的人员,必须听从指挥,必须保持冷静、有序,尽量减少体力消耗。5. 现场第一负责人要组织对受伤人员,进行必要、及时的急救。6. 现场第一负责人必须加强硐室内各种资源的管理,做到统一管理、伤员优先、合理使用。7. 指挥人员要贯彻执行地面救援指挥中心的指令,认真组织好现场施救工作。三、 迅速有序组织撤离1. 在接到地面救援指挥中心的指令或者硐室无法保证人员安全生存的特殊情况下,现场指挥人员必须按照指令、结合现场情况,认真组织,确保有序、快速撤离。2. 撤离前现场指挥人员必须规定联系方式,确保撤离过程始终保持联系。3. 撤离前现场指挥人员必须提前安排好伤员救治转移。4. 撤离前现场指挥人员必须认真清点人数。四、 紧急情况处置。遇到各种紧急、特殊情况,必须由现场指挥人员统一指挥,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组织处置。第十一章 避难硐室安全仪器仪表计量检验管理制度为了加强避难硐室内安全仪器、仪表、器材管理,确保仪器、仪表、器材安全稳定可靠、正常运行,时刻处于准确待用状态,特制定此管理制度:1. 对避难硐室内所有安全仪器、仪表、器材按其型号,出厂日期进行系统普查,登记入账,做到帐、物一致。2. 每周检验一次过渡区内氧气瓶、空气瓶压力,氧气瓶减压阀压力表是否能正常使用。每日观察过渡区内甲烷传感器、CO传感器是否准确,若精度、性能、参数与正常不符,立即进行处理。3. 每日检查生存区内压风自救装置压力表、流量计是否正常可用,观察三个环境监测传感器是否准确,若精度、性能、参数与正常不符,立即进行处理。4. 自救器应集中存放在座椅箱内,箱内要保持清洁干燥,温度在540,相对湿度不大于80%.每月检查自救器外壳气密一次,若受剧烈撞击,怀疑漏气时,应随时进行气密检查。压缩氧自救器要观察自救器压力表,对含氧量低于合格范围的进行充氧。5. 对存放的矿灯定期充电,确保矿灯满电。6. 避难硐室内存在问题的仪器仪表必须当天处理完毕,对当天不能处理完毕的必须汇报上级领导,采取措施。维护人员发现问题拒不处理或隐瞒不报追究相关责任。7. 对各种仪器、仪表、器材必须建立检查维修管理制度,记录在册。第十二章 避难硐室设备、设施故障处理制度硐室维护人员必须对硐室内仪器装备的检查、维护、使用等情况做详细的记录,发现故障应及时处理或汇报上级主管部门,保证所有仪器装备100%合格。各部门接汇报后,必须立即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校准、维修。日常系统功能测试过程中,发现设备、设施故障无法排除时,应及时与厂家联系进行维修。设备发生故障,必须由通防科组织分析,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不断为避难硐室的管理维护提供经验。在设备、设施故障处理期间,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以下制度执行:一、 压缩氧气供氧装置故障处理压缩氧气供氧装置是利用储存在钢瓶中的医用压缩氧气,通过供氧控制装置为避险人员输出规定数值的氧气。在硐室内放置的钢瓶出口经高压管路并联后集中至减压器,减压器将来自于氧气瓶中的医用压缩氧气压力进行减压并输出稳定的压力至可调节浮子流量计。浮子流量计的氧气输出量根据避险人员数量进行手动调节,在静坐状态下每人的氧气消耗量大约为0.5L/min。由于减压器输出稳定的压力,因此在浮子流量计调节值一定时,通过浮子流量计的氧气输出量不会随着氧气瓶中的压力变化而变化。压缩氧气供氧装置出现的故障可分为可缩短时间继续使用和不可使用两种情况。如果该装置发生的故障为高压管路连接漏气、高压表故障、低压表故障等可以正常使用或者可以缩短时间继续使用的故障,检查压风系统供氧装置,确保其可正常运行使用。如果在压缩氧气供氧系统故障处理期间发生事故,应当首先选择使用压风系统供氧装置供氧;如果压风系统供氧装置由于外部管路断开不可使用,可以按照操作说明继续使用压缩氧气供氧装置。如果该装置发生的故障为减压器、浮子流量计等故障时,该装置无法正常使用,此时应当检查压风系统供氧装置,确保其可正常运行使用并且出现故障的装置应当有明确的标识标明该装置有故障。在压缩氧气供氧系统故障处理期间发生事故时,应当首先选择使用压风系统供氧装置供氧。如果压风系统供氧装置由于外部管路断开不可使用,避难人员又无法迅速离开避难硐室逃生,此时应当利用氧气瓶内储存的氧气最大限度的寻求最大避难时间:1、在一套压缩氧气供氧装置故障另一套完好的情况下,根据避难人数使用完好的一套进行供氧;如果人数过多采用第2条的方法进行补充调节生存硐室内的氧气浓度;如果完好设备钢瓶内氧气使用完毕仍然未等到救援或者两套装置都发生故障不能使用,则继续执行第2条。2、利用硐室内配备的工具箱内的工具截断高压管路,手动调节氧气钢瓶的阀门的开关大小,不经过减压阀直接释放氧气,利用生存硐室内悬挂的氧气传感器,控制生存硐室内的氧气浓度在18.5%23%之间,以寻求最大避难时间,为外部的营救争取时间。使用第2条手动调节氧气瓶的方法会产生较大噪音并且无法精确控制氧气释放速度,会减少避难硐室的额定防护时间,在氧气瓶无法继续供氧时避难人员应当立即撤出避难硐室寻求其它方式避难。二、 压风系统供氧装置故障处理压风系统供氧装置利用井下压缩空气,通过108管路接入矿井压风系统作为气源,经过阀门后进入生存室内设置的水、灰尘、油的三级过滤,经过预先设置的减压器、流量计、管路进入气体输出端,为硐室内避险人员提供符合正常生存环境要求的空气质量。永久避难硐室内配备了2套压风系统供氧装置,每套装置的供风量已经预设好,使用时只需要打开供风阀门既可。压风系统供氧装置发生故障并在故障处理期间发生事故时应当根据避难人数开启相对应的压风装置。压风系统供氧装置故障主要包括矿井压风系统管路断开、三级过滤失效、压力表故障、减压器故障、浮子流量计故障、消音器故障等。出现故障的装置应当有明确的标识标明。如果压风系统供氧装置发生的故障为压力表故障、流量计故障等对供风影响不大的故障,在故障处理期间发生事故时应当将阀门打开到最大继续使用。在压风系统供氧装置部分发生故障,而避难人员又非常多,不能提够充足空气时,可以适当开启压缩氧气供氧系统,利用硐室内的氧气传感器判断控制压缩氧气供氧系统的供氧量。如果压风系统供氧装置发生的故障为压风系统管路断开、减压器故障等故障时,故障处理期间发生事故时应当选择使用压缩氧气供氧。压缩氧气使用完毕后避难人员应当立即撤出避难硐室寻求其它方式避难。如果压风系统供氧装置发生的故障为三级过滤失效、消音器故障等故障时,故障处理期间发生事故时应当首先选择压缩氧气供氧。压缩氧气使用完毕后如果仍然需要继续避难,可以选择按照操作提示打开压风系统供氧装置供氧以延长避难人员的生存时间,但此时空气质量较差、会产生大的噪音,对避难人员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三、 过滤降温除湿系统故障处理过滤降温除湿系统是对由于避险人员在密闭的硐室中长时间进行呼吸所产生的CO2及避险人员由硐室外带入的CO气体通过CO2和CO吸收剂进行过滤,对由于人体温度通过皮肤进行散热及来自于外部空间的热源传入而形成的温升及对由于人体自身呼出饱和湿度的气体及人体自身汗液蒸发的湿度进行控制和调节。避难硐室内配备了2套过滤降温除湿装置,在故障处理期间发生事故时,避难人员避难时随着过滤降温除湿装置故障的数量增多,避难时间相对降低,当该装置不能继续过滤降温除湿时(通过硐室内监测传感器判断),避难人员应当撤出避难硐室寻求其它方式避难。四、 气幕洗气系统故障处理由于避险人员在开启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过程中会带入CO等有毒有害气体及烟尘,极易造成对避险人员的二次伤害。气幕洗气系统主要功能是将压风管路(压缩空气钢瓶中)的压缩空气通过喷气气幕释放大量的气流将有毒有害气体驱之门外,尽量避免有毒有害气体随着避险人员的进入而带入避难硐室内。正常情况下,气幕洗气系统由压风系统供风;若压风系统遭到破坏,则打开压缩空气钢瓶阀门,由储存在硐室中的压缩空气钢瓶供风。压风系统中的压缩空气经过渡舱开关至喷气气幕,若压风系统遭到破坏,则打开压缩空气钢瓶,压缩空气钢瓶中的压缩空气通过减压器,空气经过渡舱开关至喷气气幕,空气由气幕向外喷出。除压风系统遭破坏外,可能发生的减压器、单向阀、压力表等故障,打开开关后故障不影响正常供风洗气,在故障处理期间发生事故时可以按照说明正常使用;故障导致空气钢瓶不能正常供风,则气幕洗气系统不能使用。气幕洗气装置在故障处理期间发生事故时避难人员可强行进入避难硐室,并将过滤降温除湿装置打开至最大,利用其过滤随着避难人员进入避难硐室的有毒有害气体。此时人员进入的时间间隔应当适当增大为20分钟。五、 环境监测装置设备及附属设备故障处理紧急避险设施环境监测装置可用于采集和显示硐室内、外灾害气体浓度,如CO、CO2、CH4、O2、温度以及硐室内部压力等,供硐室内避难人员掌握和判别灾害环境,并根据硐室内配套救生设备及时采取自救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逃生人员的安全。环境监测装置由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多路电源箱、通信电缆及永久避难硐室内外的CH4传感器、CO传感器、CO2传感器、O2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计等组成。目前矿井正在使用KJ73N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了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对避难硐室内外CH4、CO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当发生灾害事故时,为准确掌握避险人员进出避难硐室的情况,设计在避难硐室两门口附近分别安设一台人员定位基站及读卡器,与矿井人员定位系统相连。根据规定,每七天对各传感器进行标校,以确保传感器的准确性。在管理人员或值班人员发现环境监测系统不正常时,及时向通防区汇报,通防区必须安排监测工在发现问题1个班次内把问题处理好。在设备故障处理期间发生事故时,如果一个或者部分探头故障,可以利用避难人员随身携带的便携仪代替使用;或者借助辅助硐室内的传感器读数估计生存硐室内的气体参数;由于在甲烷传感器、CO传感器、氧气传感器上都设有温度传感器,因此温度有多个读数。由于监测分站设在避难硐室内且拥有备用电源,因此在外部线路中断的情况下,避难人员仍然可以依靠各传感器确定避难硐室内的气候参数,只是此时各参数无法上传到地面。六、 避难硐室供电系统故障处理避难硐室供电系统(含照明)的主要功能是:用于避难硐室日常供电、日常照明、监测监控设备供电;并在遇险避难时,提供应急供电和照明(不小于96h)。避难硐室供电系统(含照明)主要由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矿用隔爆照明灯组成。其中矿用隔爆型真空电磁起动器,输入为AC660V,输出为660V,相当于动力总开关,必要时可以通过真空电磁起动器的控制,通断电,对设备进行保护(短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