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知识》doc版.doc_第1页
《儿童保健知识》doc版.doc_第2页
《儿童保健知识》doc版.doc_第3页
《儿童保健知识》doc版.doc_第4页
《儿童保健知识》doc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螁羁膇蒄蚇肁艿芇薃肀罿蒃葿蚆肁芆莅蚅芄蒁螃蚄羃莄虿蚄肆蕿薅蚃膈莂蒁蚂芀膅螀蚁羀莀蚆螀肂膃薂蝿膅荿蒈螈羄膁蒄螈肇蒇螂螇腿芀蚈螆芁蒅薄螅羁芈蒀螄肃蒄莆袃膅芆蚅袃袅蒂薁袂肇芅薇袁膀薀蒃袀节莃螂衿羂膆蚈袈肄莁薄羇膆膄蒀羇袆莀莆羆羈膂蚄羅膁莈蚀羄芃芁薆羃羃蒆蒂羂肅艿螁羁膇蒄蚇肁艿芇薃肀罿蒃葿蚆肁芆莅蚅芄蒁螃蚄羃莄虿蚄肆蕿薅蚃膈莂蒁蚂芀膅螀蚁羀莀蚆螀肂膃薂蝿膅荿蒈螈羄膁蒄螈肇蒇螂螇腿芀蚈螆芁蒅薄螅羁芈蒀螄肃蒄莆袃膅芆蚅袃袅蒂薁袂肇芅薇袁膀薀蒃袀节莃螂衿羂膆蚈袈肄莁薄羇膆膄蒀羇袆莀莆羆羈膂蚄羅膁莈蚀羄芃芁薆羃羃蒆蒂羂肅艿螁羁膇蒄蚇肁艿芇薃肀罿蒃葿蚆肁芆莅蚅芄蒁螃蚄羃莄虿蚄肆蕿薅蚃膈莂蒁蚂芀膅螀蚁羀莀蚆螀肂膃薂蝿膅荿蒈螈羄膁蒄螈肇蒇螂螇腿芀蚈螆芁蒅薄螅羁芈蒀螄肃蒄莆袃膅芆蚅袃袅蒂薁袂肇芅薇袁膀薀蒃袀节莃螂衿羂膆蚈袈肄莁薄羇膆膄蒀羇袆莀莆羆羈膂蚄羅膁莈蚀羄芃芁薆羃羃蒆蒂羂肅艿螁羁膇蒄蚇肁艿芇薃肀罿蒃葿蚆肁芆莅蚅芄蒁螃蚄羃莄虿蚄肆蕿薅蚃膈莂蒁蚂芀 为什么要进行儿童系统保健儿童早期是儿童体格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十分脆弱的时期,容易发生各种营养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也往往在这个时期种下根源。要培养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请及早进行系统保健。儿童系统保健包括那些内容国家卫生部要求:01岁每年至少检查4次,13岁每年至少检查2次,47岁每年至少检查1次。具体项目包括:1、体重、身长、头围、胸围测量,进行生长发育检测;对头颅、五官、胸腹、四肢等进行系统检查。2、在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6个月进行一次DDST儿童智力发育检测。3、选择6个月、1岁、2岁、3岁各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查。4、酌情选择性的进行微量元素、血铅、膳食评价、骨碱性磷酸酶测定。5、保健指导:对喂养、营养、生活护理、疾病预防、智力发展等方面指导和促进。什么是高危儿所谓高危儿是指那些在围产期或出生后存在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或发育障碍因素的小儿,常见的有:母亲有妊高症、孕期感染、分娩前胎心异常;剖宫产、产钳、胎吸、臀位产;早产、过期产、低体重、巨大儿、宫内发育迟缓;宫内缺氧、难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黄疸过高过长等等。高危儿有什么危害高危儿潜在危害是脑损伤,可造成:脑瘫、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视、听障碍等。婴儿脑损伤一旦发生,治疗愈早,疗效愈好,一旦错过治疗的关键期,以后再治疗将困难增加许多,很可能耽误孩子一生。何时给宝宝添加副食辅食添加时间一般在46个月,目的是:1、补充乳类营养不足,满足生长发育需要。2、训练咀嚼能力。3、为断奶做准备。怎样给宝宝添加辅食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在宝宝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进行。添加程序:46个月 菜汁、果汁、米粉、蛋黄、菜泥、果泥、稀粥79个月 烂面、粥、碎菜、肝泥、鱼泥、肉末、豆腐1012个月 烂饭、馄炖、各种软菜、碎肉、鱼类等各种营养素的食物来源维生素A缺乏:鱼肝油、猪肝、蛋(鸡)、奶油、人奶、牛奶、菠菜、胡萝卜。维生素B1缺乏:大豆、麦片、小米、标准面粉、猪肉、猪肝、猪心、赤小豆。维生素B2缺乏:鲜鸡蛋、猪肉、牛肉、鲜牛乳、麦片、菠菜、干酵母。维生素B6缺乏:牛肝、牛肾、奶油、花生、马铃薯、白米、白菜、胡萝卜。维生素C缺乏:鲜柚汁、先柠檬汁、鲜橘汁、鲜番茄汁。维生素B12缺乏:牛肝、羊腿、大豆、牛奶。缺铁性贫血:动物血、肝脏、瘦肉、木耳、海带、紫菜、铁强化食品。锌缺乏:海产品、蛋、肉、坚果类,锌强化食品。怎样预防佝偻病1、孕母及乳母应多晒太阳,摄入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添加维生素D和钙制剂。2、小儿满月后开始晒太阳。开始510分钟,逐渐增加到12小时,冬天坚持户外活动,夏天阳光太强可在树荫下、屋檐下。自半月起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IU,3个月起可适当补充钙剂。3岁以上儿童可采取夏天晒太阳,冬天服维生素D怎样预防儿童肥胖儿童肥胖症通常是指单纯性肥胖症,常由于饮食因素所致,即摄入大于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与活动过少、遗传因素和心理因素也有一定关系。单纯性肥胖应该以预防为主:1、保证孩子均衡饮食,多运动。2、定期进行生长检测,发生肥胖就立即纠正。3、发现孩子体型偏胖,到肥胖门诊咨询、检查、制定减肥计划。4、心理治疗,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自己了解对身体的坏处,使之自觉控制饮食,参加体育锻炼。父母怎样发现小儿听力有问题以下是正常新生儿及婴幼儿听觉及语言发育的进程。如果您的孩子与下述进程不相符合,不妨到医院来做听力筛查。1、03个月:当突然听到较大的声音会出现全身抖动、两手握拳、前臂急速屈曲或皱眉、眨眼、睁眼等。2、46个月:对声音有反应,可辨别妈妈的声音。跟孩子说话时,他可用眼睛注视着你,或听到母亲声音停止活动,头转向声源。3、79个月:能主动向声源方向转脸,也就是有了辨别声音方向的定位能力。4、1012个月:叫他名字有反应,能学说“爸爸”“妈妈”,听到悦耳的音乐,有节奏的运动,对语言有丰富的应答。5、11.5岁:能按听到的语言作出反应,当问“鼻子、眼睛、嘴在哪儿”时可用手指指,这是学习语言最佳时期的开始。6、1.54岁:1岁半-2岁,可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识;34岁能背诵儿歌、讲故事,我们称为丰富语言或语言学习发展的时期。孩子缺锌有什么表现1、厌食、摄食减少,味蕾功能减退2、生长发育落后,也能影响智能发育3、青春期发育迟缓4、异食癖5、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种感染6、严重缺锌时皮肤干燥,皮疹,复发性口腔溃疡,秃发,下肢长期不愈溃疡等。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感知训练一、视觉刺激 1、新生儿出生15天就能识别颜色,可在宝宝小床上方距离宝宝脸部1520厘米处悬挂各种颜色鲜艳、有声响的彩球、摇铃等,给宝宝观看。 2、在宝宝的小床附近贴一些清晰的亲人画像,如爸爸、妈妈,让宝宝看亲人的画像。或者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亲切地望着宝宝,让宝宝也看着妈妈的脸。 3、宝宝出生10天时,用一张32开的白纸,将半边涂黑,宝宝仰卧时,在距宝宝30厘米处让宝宝看明暗图,宝宝的眼球会在黑白两个画面上移来移去。 二、听觉刺激 1、用各种发声玩具,如摇铃、拨浪鼓,引导宝宝听声转头。 2、选择一些短小、悦耳的轻音乐,在宝宝吃奶或睡觉醒来时,放给宝宝听,或者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唱一些抒情、优美的歌曲给宝宝听。 三、触觉刺激 1、妈妈给孩子喂奶时,用手指轻轻触宝宝的脸颊,当触宝宝的右脸颊时,宝宝的头会往右侧转过来,当触宝宝的左脸颊时,宝宝的头会往左侧转过来。或者妈妈把着宝宝的小手让宝宝摸摸妈妈的脸、鼻和宝宝自己的脸、鼻等。 2、让宝宝抓握成人的手指,或者试着让宝宝抓握一下小玩具,如拨浪鼓、小摇玲。 四、嗅觉刺激 1、烧饭或吃饭时,让宝宝闻闻饭菜的香味。 2、天气好时,把宝宝抱到花园里,让宝宝闻闻花香。孩子换牙期注意事项谁都希望有口洁白整齐的牙齿,而牙齿排列不齐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孩子换牙期却是个关键。一般来说,孩子7至12岁时,是乳、恒牙能否正常替换的关键时期。因此,父母应特别注意善待孩子换牙,切不可掉以轻心。 保护乳牙莫早失。乳牙早失,不仅会影响食物咀嚼、消化吸收和颌骨的正常发育,而且会造成牙齿排列不齐,使恒牙萌出时东倒西歪或殃及邻近牙齿移位,影响齿固齿美。 乳牙滞留要早拔。如果孩子的乳牙到换牙时仍不脱落,造成相互重叠(俗称“双重牙”),应及时拔掉它,好让恒牙萌出就位。如确定恒牙不能正常萌出甚至无恒牙可萌,则乳牙宜暂保留。 莫让“贼牙”占牙位。“贼牙”即额外牙或多生牙。在乳牙脱落而恒牙未出时长出的“贼牙”占据正常牙位,导致正常牙错位萌出,会造成牙列不齐。因此,一旦发现“贼牙”应及早拔除。 特别爱护“六龄牙”。“六龄牙”是指在孩子6岁左右萌出的乳牙列后的第一恒磨牙,它对全口牙齿有着“定位”和“定高”的作用,是牙列的“支柱”。“六龄牙”缺失,会导致前后牙齿的倾斜不齐,以致整排牙列错乱。因此,至关重要的“六龄牙”,要加倍爱护。如何判断孩子生病孩子生病,往往不会说或说不清楚。如果大人,不仔细观察,就可能延误诊治。其实,任何疾病都有早期信号。 哭声:哭得清脆、响亮、有节奏是健康的表征。有病时则哭声变得细弱,有时像猫叫,病重则不哭。有些小儿突然变得特别爱哭,而且哭声急促,显得烦躁,这也是有病的表现,当小儿哭声与平常不同时,应该想到孩子可能是病了。 睡眠:小儿发烧前,常表现出夜眠不宁,比平时更多翻身或手足乱动,或易惊醒、烦躁不安,常踢弄被褥或双手放在被子外。 呼吸:发烧前的孩子,可表现为呼吸不平静,呼吸加速或时快时慢,呼吸声变粗,鼻或喉里有痰鸣音。 吃奶: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病时,常先出现食欲下降。如将要发烧的前一天,可出现不想吃饭等症状,吃奶的小儿表现出吸吮无力或闭嘴摇头。 活动:小儿身体不舒服,在无其它明显症状时,习惯就会有一些改变。如平时喜欢活动的小儿,突然变得不爱活动,好睡,这不是“听话”的表现,而是疾病的早期信号,应密切留心观察。 体重:小儿体重增加有一定规律性,出生后的最初半年增长快,每月增长0.6千克,后半年每月增长0.5千克,一岁后每长一岁增加2千克。小儿体重不增或下降,就应怀疑是否异常或喂养不当。 情绪:小儿不适时,也会出现情绪和性格的变化,如本来活泼的变得无精打采、好哭闹、对外界刺激好奇心减少,而且显得烦躁、爱发脾气,给人“一反常态”的感觉。甜食不利于病儿康复孩子有病,不少父母让孩子吃很多糕点一类的甜食。其实,这样很不利于病儿的康复。 儿童患病之后,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肠运动减慢,消化机能失常,所以往往食欲下降。徜若让孩子吃过多甜食,可使体内大量维生素消耗掉,人体缺乏了某些维生素以后,口腔内唾液、胃肠消化液就会减少,这样势必食欲更差。尤其是饭前吃较多甜食,会引起血糖升高,更会使病儿失去饥饿感,到吃饭时更不愿吃东西。中医认为“甘能伤脾”,也是讲的这个道理。 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甜食与人体免疫力有密切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一个白血球的平均吞噬病菌能力为14,吃了一个甜馒头以后变为10,吃了一块含糖点心之后变为5,吃了一块奶油巧克力之后变为2。可见,甜食对免疫力有一定的影响。再者,吃过多甜食对睡眠也有不良影响。研究人员曾对1000例睡眠障碍者进行调查,竟发现有87以上的病人嗜甜食。即使健康儿童,多吃甜食也会影响食欲、易患龋齿等,所以病儿康复以后,也应少吃甜食。儿童秋季保健要点天气转凉,夏天的干扰已不存在,机体逐渐恢复到良好的运作状态,食欲与消化功能自动调节到最佳水平,此乃天赐的补偿夏季损失的良机,所以应强化营养供给,为孩子的生长加“油”。肉、蛋、奶等固不可少,蔬果一类也应增加,做到主食与副食、荤与素、粗与细、干与稀的合理搭配。 一、强化营养当秋天到来,天气转凉,夏天的干扰已不存在,机体逐渐恢复到良好的运作状态,食欲与消化功能自动调节到最佳水平,此乃天赐的补偿夏季损失的良机,所以应强化营养供给,为孩子的生长加“油”。肉、蛋、奶等固不可少,蔬果一类也应增加,做到主食与副食、荤与素、粗与细、干与稀的合理搭配。 二、及时驱虫专家认为秋天打虫效果最佳。从蛔虫的生活史看,虽然孩子一年四季均可遭受虫卵感染,但夏天机会最多。如吮手指,致使虫卵进入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最后变为虫定居于小肠。正值秋天,此时服用打虫药(如肠虫清等)可将其一网打尽,不留后患。 三、防范腹泻宝宝在夏天最易患腹泻病,入秋后腹泻发病率呈下降势头,但防范之心不可有丝毫懈怠。因为有一种称为轮状病毒的微生物正蠢蠢欲动,常在9月份或者10月份侵袭孩子的消化道而致腹泻,称为“秋季腹泻”。为此,父母应帮助孩子把握以下几点:首先是堵住口入关。具体措施有注重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玩具与食具定期煮沸消毒、给宝宝喂奶前母亲最好用温开水洗净乳头等。同时,应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等传播病毒、病菌的媒介物。此外,发现病儿立即隔离治疗,处理好排泄物。健康儿童应避免与病儿接触。未满三岁的幼儿不宜吃巧克力巧克力是一种高热量食品,但其中蛋白质含量偏低,脂肪含量偏高,营养成分的比例不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在饭前过量吃巧克力会产生饱腹感,因而影响食欲,但饭后很快又感到肚子饿,这使正常的生活规律和进餐习惯被打乱,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 巧克力含脂肪多,不含能刺激胃肠正常蠕动的纤维素,因而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再者,巧克力中含有使神经系统兴奋的物质,会使儿童不易入睡和哭闹不安。此外,多吃巧克力还会发生蛀牙,并使肠道气体增多而导致腹痛。 因此,3岁以下幼儿不宜吃巧克力,稍大一点的孩子吃巧克力要适量,另外牛奶与巧克力不宜同食,有的家长为给孩子增加营养,常常在牛奶中放些溶化的巧克力或吃奶后再给孩子巧克力吃,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结合以后,可形成草酸钙,草酸钙不溶于水,如果长期食用,容易使孩子的头发干燥而没有光泽,还经常腹泻,并出现缺钙和发育缓慢的现象。警惕小儿牛奶贫血症所谓“牛奶贫血症”是指婴幼儿因过量饮用牛奶,忽视添加辅食,而引起的小儿缺铁性贫血。新生儿出生时从母体获得一定的铁,但满六个月后,就需要从食物中补充铁质,然而,市场上出售的牛奶,1000毫升中含0.52.0毫克铁,而一岁的孩子每天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约6毫克铁。不仅牛奶里含铁量太少而且铁的吸收率很低。铁是造血的基础元素,铁不足则会发生缺铁性贫血。据分析,牛奶的铁含量只有人奶的33,同时,人奶中铁的吸收率可达50,而牛奶中铁的吸收率仅有10。能提高铁的吸收利用率的促进剂之一,是牛奶中含量最少的维生素C。而目前多数人都用金属器皿煮牛奶,此时维生素 C很容易氧化。加上婴幼儿时期缺乏胃酸,不利于维生素 C的吸收,若不注意补充维生素 C,铁的吸收利用率自然就会降低。同时,牛奶中钙、磷、钾含量较多,而这些矿物质可使胃内容物呈碱性;磷还可与铁结合成难溶解的物质。这些都会影响铁的吸收,从而妨碍缺铁性贫血的纠正,甚至可能加重病情。此外,铜也是人体中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大部分的铜以血浆酮蓝蛋白氧化酶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这种多功能的氧化酶能将人体不能直接吸收的二价铁离子,催化成可吸收利用的三价铁,以促进铁在肠道的吸收率,为制造血红蛋白贮存原料。而牛奶中的铜含量也极低。1000毫升仅含铜0.01毫克左右,很难满足婴儿的生理需要。这也是造成“牛奶贫血症”的原因之一。此外,牛奶中的叶酸、维生素 B12等抗贫血因子易遭损失。目前,婴幼儿饮用的牛奶几乎都经过高温煮沸,而叶酸和维生素 B12经煮沸后,损失量可达50以上。维生素 B12只有在胃内粘蛋白作用下,才能被顺利吸收。由于婴儿胃内缺少粘蛋白,故单纯用牛奶养,势必造成叶酸和维生素 B12的缺乏,致细胞的核酸代谢障碍,从而发生婴幼儿巨幼细胞性贫血。婴幼儿在没有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及断奶以后,应当适当添加辅食,饮食多样化。只要按科学的喂养方法行事,小儿贫血是可以预防和得到纠正的。婴幼儿的五官保健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最大愿望和追求,那么,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实现最大愿望的基本条件。因而,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起居生活和饮食营养照顾得无微不至。可是,从近年来儿科的就诊情况来分析,家长每每忽视了对孩子的五官保健。当疾病出现,只能是跑医院请医生治疗。殊不知,倘若家长重视孩子的五官保健,从婴幼儿做起,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眼的保健对上学的儿童视力保护,近年来家长和老师普遍予以重视,但对婴幼儿的视力却依然留在遗忘的角落里,致使孩子失去治疗时机,形成疾病。为此,家长要注意,不能让幼儿长时间看某样物品,尤其是2周岁以内的婴幼儿不能看电视。发现孩子眼睛有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切忌滥用眼药水。婴幼儿应有专用的毛巾和脸盆,流水洗脸更好,以防感染眼病。发现婴幼儿有故意“对眼”的行为要立即阻止。平时注意不让幼儿接触尖锐有伤害的玩具,当心眼外伤。2至3岁的幼儿应开始学习做视力保健操。 鼻的保健厌食或偏食的幼儿应及时治疗,多给其进食蔬菜或水果,以防止鼻出血。不能让幼儿得到可以塞入鼻孔的小东西,避免物品意外损伤鼻脸或嵌入鼻内。切勿用手指挖小儿鼻孔,以防感染。幼儿学步学跑易跌伤鼻子,要及时治疗。 耳的保健气候变化的时节必须预防感冒,慎用耳毒性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以免引起药物中毒性耳聋。小儿睡觉侧卧时,要当心不使耳廓扭卷受压。洗澡时注意不要让水流入耳道内,以免引起炎症。家长最好不要给婴幼儿挖耳垢,少量耳垢可保护耳膜,如果发现幼儿耳垢过多,应去医院取出为妥。 喉的保健多吸新鲜空气,防止发烧,以预防咽炎、扁桃腺炎。婴幼儿的声带等发音器官娇嫩,保护不好极易发病。为此,幼儿吵闹时要及时制止,家长不能引诱孩子狂呼乱叫,更要教育幼儿不任性哭闹,以免声带充血肿胀、发炎,甚至声带肥厚或发生声带小结样病变。女孩尤其更应多注意保护声带。 口腔的保健注意防止婴幼儿摔倒跌伤口唇或牙齿。幼儿经常啮合物品,睡觉时张口呼吸,这易引起上唇翘起、下颌骨下垂、牙齿排列不齐、啮合不正等特殊面容,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去医院治疗。幼儿牙齿长齐时,就应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以预防蛀牙。婴儿营养不良的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是因缺乏热量和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是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很高的疾病之一。其临床特征为体重下降、渐进性消瘦或水肿、皮下脂肪减少,常伴有各器官不同程度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的发生可急可慢,可逆或不可逆,急性者常伴水、电解质紊乱,慢性者常有多种营养素缺乏。 临床表现:体重不增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继之体重下降,病久者身高也低于正常。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或消失,首先为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最后为面颊部。腹部陂下脂肪层厚度测量是判断营养不良的指标之一。随病情发展营养不良程度由轻变重:开始,体重比正常小儿减轻15%-25%,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为0.80.4厘米,身高不受影响,皮肤干燥,精神状态正常;继之,体重比正常小儿减轻25%40%,腹壁皮下脂肪厚度0.4厘米,身高较正常减低,皮肤干燥、苍白,烦躁不安,肌张力明显减低,肌肉松弛;体重比正常小儿减轻40%以上时,皮下脂肪消失,额部出现皱纹,呈老人样,身高明显低于正常,皮肤苍白、干燥,无弹性,肌肉萎缩,肌张力低下,运动机能发育迟缓,精神萎靡,烦躁与抑制交替,对外界反应差,智力发育呆滞。常有低体温、脉搏缓慢、基础代谢率降低。食欲低下,常有便秘,并可有饥饿型腹泻,呈频繁、少量多次的大便并带有粘液。严重者可因血清蛋白降低而出现水肿。 预防:合理喂养、合理安排生活制度、预防各种传染病和矫正先天畸形。 治疗:应采用综合措施,包括及时处理各种紧急情况,调整饮食和补充营养物质,去除病因及促进消化功能改善等。冬季保暖关乎宝宝发育大事隆冬时节,保暖对于婴幼儿来说尤为重要。但是,保暖要讲科学性,不宜过暖,因为后者的危害性有时会更大。 首先,婴幼儿衣物穿得过多,势必会限制其手足的活动,甚至影响到呼吸。宝宝出世后手足就会活动,是先天的一种了解环境、接触外界的能力,它们需要很快知道手和脚是用来干什么用的,如何才能指挥手脚的活动为自己提供方便,并通过与各种东西接触、感觉,加深对外界的了解和适应,这种能力和机会如果受到限制无疑对孩子的发育不利。因此冬季孩子所穿的衣物要宽松,不能影响孩子手、足活动。聪明的父母亲还应当给孩子们提供更多手、足活动的机会,不断强化手脑之间的联系。 其次,从增强孩子抗病和耐寒能力上讲,过度保暖也是不适宜的。一方面如果害怕孩子被冷风吹着而整天紧闭门窗,会造成室内新鲜空气不足,使宝宝发育不良,抵抗能力减弱,容易罹患各种感染。另一方面如果孩子从不出大门一步,就会由于缺乏日光的照射,容易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后者不仅使患儿的骨骼和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还会进一步削弱其抗病能力。 因此,即便是冬季也要注意婴幼儿房间的通风换气,3周以内的婴儿可在室内进行空气浴,每次12分钟,但室温不应低于20摄氏度。有条件的最好进行水浴,水浴时室温应在1820摄氏度之间,水温应在3536摄氏度之间,最好用澡盆给新生儿洗澡且动作要迅速,洗好后把婴儿放在大毛巾被上边擦边包裹,然后用襁褓包好。如果遇上晴好的天气,应当让孩子到户外接受阳光的照射。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婴幼儿不能用电热毯来取暖。因为后者是持续供热,如果此时孩子全身又捂得很严实,散热不好,就会使孩子的体温随着被窝内的温度不断上升,高热和大量出汗时间一久就会对孩子的循环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有学者将其形象地称为冬季“中暑”现象。看睡眠辨婴儿疾病婴儿在睡眠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往往是将要或已经患了疾病的信号。 频繁翻身孩子入睡后在床上翻滚的现象较为常见。婴儿不能睡得沉,经常翻动身体,有时可能是被子太厚;也有些家长怕小儿冷,让孩子穿着衣服睡觉,宝宝感到不适。有的宝宝晚上睡前吃了很多东西,睡觉后肚子总是胀得难受。 咀嚼睡觉后不断地咀嚼,可能是得了蛔虫病,或是白天吃得太多,消化不良。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若是排除了蛔虫病,则应该合理安排婴儿的饮食。 四肢抖动婴儿睡觉时四肢抖动,这一般是白天过度疲劳所引起的。需要注意的是,婴儿睡觉时听到较大的响声而抖动是正常反应;相反,若是毫无反应,且平日爱睡觉,应当心可能是耳聋。 大汗婴儿在刚入睡或即将醒时满头大汗。大多数婴儿在夜间出汗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大汗淋漓,并伴有其它不适的表现,就要注意观察,加强护理,必要时去医院检查治疗。比如婴儿伴有四方头、出牙晚、囟门关闭太迟等征象,就有可能是患了佝偻病。 抓耳摇头婴儿睡眠时哭闹,时常摇头、抓耳,还时有发烧,这可能是婴儿患了外耳道炎、湿疹或中耳炎。应该及时检查婴儿的耳道有无红肿现象,皮肤是否有红点出现,如果有的话,及时将婴儿送医院诊治。 手指或脚趾抽动婴儿睡觉后手指或脚趾抽动且肿胀时,要仔细检查一下婴儿的手指、脚趾,看是否被头发或其它纤维丝缠住,或有被蚊虫叮咬的痕迹。 总之,婴儿处于不能表达自己的时期,家长除给他安排好足够的睡眠时间外,应当在婴儿睡觉和啼哭时多观察他的异常变化,以免延误病情。幼儿常生病未必皆因抵抗力差许多幼儿好像一年到头都在感冒、发烧,每个月要看好几次医生,做父母的不免会忧心忡忡地问:“我的孩子常常生病,是不是抵抗力太差了?还是我不会带孩子?”身体要对抗外来病原体的侵袭,必须靠各种完整的免疫防线与机能,也就是白血球、抗体及无缺口的皮肤及黏膜。 免疫力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生病后,人体内产生对抗此种病原体特殊抗体,当此种病原体再来侵犯时,抗体就可以联合白血球将病原杀死,而免于生病。此种免疫力,有的可以持续很久(如麻疹抗体),有的是暂时的(如感冒抗体)。打过预防针后,身体接受刺激也会主动产生免疫力,此种免疫力,一般而言具有终生效力。 免疫力的第二种来源是“被动”而生的。例如新生儿(出生一个月内的婴儿)接受母体留下的许多抗体而产生免疫力;又如注射了免疫血清蛋白后(即某种疾病的抗体),可能会对某些少数的疾病状况产生短暂的抑制作用。 人体内的多核白血球,先天就具有噬菌的本能,淋巴球也可以制造出各种抗体,有的抗体在婴儿出生时已具有相当的数量,有些却要到幼儿6岁左右才能达到标准量。 新生儿虽然有母亲给予的一些抗体,可免于某些疾病发生,但是,因为新生儿的白血球功能不好,而且“补体”(存于血清中,能够增加抗体的作用)的成分很低,无法配合抗体作用以阻止病原体的入侵,因此幼儿抵抗力极差。一般人以为新生儿有母亲给予的抗体,可以不生病,这其实是不正确的观念。新生儿较少生病是因为被保护得较周密,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少,一旦被病原体侵袭,不但会生病,且会病得很严重。 到了4至6个月以后,婴儿从母体接受的抗体会逐渐消失,自己也开始有能力制造抗体。白血球也渐趋成熟,不过因为生活接触面逐渐扩大,感染病原体的机会愈来愈多,也就时常生病了。随着年龄再增加,由于疾病的一再刺激,体内抗体增多,抵抗力也慢慢地增强,五六岁以后,生病的次数就会开始慢慢减少了。 有些幼儿一再地感冒、发烧,并不是因为没有抵抗力,而是接触病原体的机会比别人多。例如:在空气中和拥挤的人潮里,到处充满了病原体,尤其感冒病毒的种类太多了,只要是没碰过的,碰到了就有机会发病。其他如:兄弟姐妹多、生活空间(家庭、邻居、学校)狭小也会增加得病的机会。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大人从外面回来,还没洗手就抱小孩,很可能就把沾在手上的病毒传染给孩子。每个幼儿的体质及所处环境也许有差异,有的人生病次数较少,而有的人就较多。但一般而言,“小病不断,大病不犯”,有惊无险地长大后,父母亲就不再有这方面的困扰了。孩子食盐不宜多有关研究表明,孩子的口味与父母有很大关系。如果父母喜欢吃味道较咸的食品,则孩子在饮食中的盐含量也会有所增多。据了解,目前我国家庭饮食中含盐量普遍超标。 吃盐多是非常有害的,即使没有肾脏疾病和高血压病的人。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中钠离子与高血压、肾脏疾病有密切关系,因而患高血压、肾炎者要减少食盐量。 研究发现,日常进食盐量过多,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因而提倡低盐饮食,对孩子来说更是这样。美国一医学组织曾做过调查,发现儿童之中有11的1013岁患上高血压,而这些儿童在婴儿时代绝大多数经常吃过咸的食物。过咸食物导致血压增高,还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引起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另外,小儿吃盐过多,还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首先,高盐饮食可使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溶菌酶亦相应减少,有利于各种细菌、病毒在上呼吸道的存在;其次,高盐饮食后由于盐的渗透作用,可杀死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调,导致发病;第三,高盐饮食可抑制粘膜上皮细胞的繁殖,使其丧失抗病能力。 这些因素都会使上呼吸道粘膜抵抗疾病侵袭的作用减弱,加上孩子的免疫能力本身就比成人低,又容易受凉,各种细菌、病毒即可乘机而入,导致感染上呼吸道疾病。因此,父母们在给孩子准备膳食时,一定要注意减少盐的用量,使用加碘盐,以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宝宝断奶的技巧 一般地说,断奶时间应在11个月至周岁左右最为适宜,而且在春秋季为好。孩子有病或天气过热过冷都不宜断奶,因此时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一旦生病,孩子更留恋母乳,而且对新的食品更不感兴趣。当然,如果母亲有病,尤其是传染病,则应提前断奶。辅食添加的原则是:由少到多,添加蛋黄先1/4只,如无不良反应,逐步增加到1/2,渐渐吃到一个。由稀到稠,从米汤-米糊-稀粥-软饭。从细到粗,从菜水-菜泥-碎菜。从一种到多种,不要一下子鸡蛋、豆腐、肉末同时添加。习惯一种食物后再添另一种。不论添加何种辅食,均应在婴儿消化功能正常,身体健康时添加。添加辅食的顺序:最早可添加果汁和青菜水,用匙或奶瓶把菜汁或果汁在两次喂奶间隔时喂食。第4个月可以喂米糊,以后添加蛋黄。5个月添鱼泥、菜泥。第7个月吃鱼、肉末、肝泥、稀饭和烂面。第10个月起吃软饭、挂面、馒头、碎菜、碎肉等。帮助宝宝顺利断奶的技巧:一次以一种食物为限,约一周后再给予另一种新食物,若宝宝对食物排斥,可先试着喂食三五天,之后如还不能接受,再换其它相类似种类的食物。将食物以汤匙喂食,将固体食物盛装于碗或杯内,再以汤匙喂食,藉此让宝宝适应大人的饮食方式。允许孩子触摸食物,如:抓、捏、摸食物,不要因为怕弄脏宝宝的衣服,而剥夺了孩子探索的机会,进而使孩子对副食品产生抗拒感。随时给予鼓励,父母宜时常给予孩子鼓励、称赞,增加孩子接受新食物的意愿。添加辅食要随时注意宝宝生理状况,每吃一种新的食物时,应注意观察宝宝的皮肤及粪便状况。若喂食三五天后没有不良反应再换另一种新的食物。当然,若孩子坚持不肯吃某些食物时,父母也不要强迫,以免造成反效果。另外,要提醒父母的是,不要期望孩子会很快地全然接受新食物,因为期望愈大,愈容易受挫折。女孩如何护好嗓子1314岁的女孩正处于变声期,对嗓子应特别加强保护。否则,声带会遭到破坏,嗓音变的粗哑,甚至发生“倒嗓”,影响一生。要做好嗓子保护,关键是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不要大喊大叫,不要高声歌唱,一般唱歌一次不要超过10分钟。 二是在讲话、唱歌和运动后,注意防止受凉,不要马上吃生冷瓜果,吃冷饮,喝冷水等。 三是不抽烟,不喝酒,不吃或少吃辣椒、大蒜、葱、姜等辛辣食品,以防刺激声带粘膜,诱发咽喉炎。 四是加强营养调节,多食富含蛋白质食品,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促进甲状软管发育,保证咽喉健康。要适当多饮水,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