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山地蔬菜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1页
金华市山地蔬菜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2页
金华市山地蔬菜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3页
金华市山地蔬菜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4页
金华市山地蔬菜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 单位代码: 10335 密 级: 无 学 号: Z0205031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中文中文论论文文题题目:目:金金华华市山地蔬菜生市山地蔬菜生产现产现状及其状及其发发展展对对策研究策研究 英文英文论论文文题题目:目:Pres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Hilly Area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Jinhua City 申申请请人姓名人姓名: : 蒋梅巧蒋梅巧 指指导导教教师师: : 黄冲平黄冲平 副教授副教授 合作合作导师导师: : 丰作成丰作成 高高级农艺师级农艺师 专业专业学位学位类别类别: :农业农业推广推广 专业专业学位学位领领域:域:作物作物 所在学院:所在学院: 农业农业与生物技与生物技术术学院学院 论论文提交日期:文提交日期:2009 年年 5 月月 中国杭州 金金华华市市山山地地蔬蔬菜菜生生产产现现状状及及其其发发展展对对策策研研究究 Pres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Hilly Area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Jinhua City 论论文作者文作者签签名名: 指指导导教教师签师签名名: 论文评阅人 1: 程方民 教授 评阅人 2: 徐志福 副研究员 评阅人 3: 林良夫 副教授 答辩委员会主席: 胡 晋 教授 委员 1: 薛玉中 研究员 委员 2: 寿森炎 教授 委员 3: 沈伟桥 研究员 委员 4: 黄冲平 副教授 答辩日期: 2009 年 9 月 3 日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 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 可以 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浙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i Pres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Hilly Area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Jinhua City By Jiang Meiqiao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Zhejiang University For the Master of Degree (Agriculture extension) Supervisor: Asso. Prof. Huang Chongping Senior Agronomist Feng Zuocheng March,2009 Hangzhong,Zhejiang,China 浙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ii 致 谢 本论文是在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黄冲平副教授悉心的指导下完成 的。从论文的选题、材料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整理,以及论文的撰写、审阅和 修改,都倾注了导师的心血和汗水。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和孜孜 不倦的治学精神深深感染着我,并将使我终身受益。在毕业论文课题的研究过 程中,校外指导老师金华市种子管理站站长丰作成高级农艺师也倾注了大量心 血,研究生班主任林良夫老师给予我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在此向导师们表示衷 心的感谢。 在论文的材料收集和撰写过程中,金华市蔬菜办王世清主任、王惠娟高级 农艺师、金华市农科院蔬菜所俞金龙所长、程林润高级农艺师、浦江县蔬菜办 高安忠主任等给我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及案例,研究生班周小军、沈建生、 孔向军、刘旭宇等同学,给予我很多启发和帮助。在我学习期间,金华市农科 院领导和同事们为我提供了便利条件,使我能顺利完成硕士论文的撰写。在此 一并深表感谢。 感谢家人在我面对阻力、压力的时候,给予我一如既往的支持、关心和鼓 励,使我有信心、有毅力克服困难,如期完成学业。 最后,向所有在我论文撰写过程中提供过帮助的老师、同学、同事和朋友, 以及被引用的参考文献作者表示真挚的感谢! 蒋梅巧 2009 年 5 月 17 日 浙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1 目目 录录 摘摘 要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第一章 山地蔬菜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山地蔬菜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1 1.11.1 我国山地蔬菜发展的总体概况与研究重点我国山地蔬菜发展的总体概况与研究重点 .1 1.21.2 浙江省的山地蔬菜发展浙江省的山地蔬菜发展 .2 1.2.1 浙江省山地蔬菜发展的主要过程.2 1.2.2 浙江省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3 1.2.3 浙江省山地蔬菜产业发展对农业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5 1.2.4 浙江省山地蔬菜产业发展中的主要存在问题.6 1.31.3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山地蔬菜生产与研究动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山地蔬菜生产与研究动态 8 1.3.1 日本发展山地蔬菜的动因8 1.3.2 长野开发山地蔬菜的主要经验.9 第二章第二章 金华市山地蔬菜产业生产经营现状金华市山地蔬菜产业生产经营现状 .12 2.12.1 金华市现代农业发展基本概况金华市现代农业发展基本概况 12 2.1.1 金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12 2.1.2 现代农业概况12 2.22.2 金华地区山地蔬菜发展的主要优势金华地区山地蔬菜发展的主要优势 14 2.2.1 资源优势.14 2.2.2 市场、季节优势.14 2.2.3 比较效益优势.14 2.2.4 区位优势.15 2.2.5 政策优势.15 2.2.6 技术优势15 2.32.3 金华市山地蔬菜生产概况金华市山地蔬菜生产概况 15 2.42.4 金华山地蔬菜的销售现状金华山地蔬菜的销售现状 17 2.52.5 山地蔬菜发展的主要成绩与经验分析山地蔬菜发展的主要成绩与经验分析 18 2.5.1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8 2.5.2 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组织化水平明显提高18 2.5.3 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程度明显提高18 2.62.6 案例分析(一):浦江县的山地蔬菜产业发展案例分析(一):浦江县的山地蔬菜产业发展 .19 2.6.1 主要发展历程19 2.6.2 发展成效与主要经验19 2.6.3 存在的问题21 2.6.4 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思考.22 2.72.7 案例分析(二):金华北山盘前村山地蔬菜生产基地案例分析(二):金华北山盘前村山地蔬菜生产基地 .23 浙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2 2.7.1 基地概况23 2.7.2 发展历程.23 2.7.3 主要成功经验.24 第三章第三章 金华地区山地蔬菜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金华地区山地蔬菜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27 3.13.1 生产体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生产体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7 3.1.1 基础设施差,抗灾能力弱.27 3.1.2 生产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偏低.27 3.1.3 种植品种和模式单一,生产带有盲目性.27 3.1.4 种植技术比较落后.28 3.1.5 山区的生态效益和立体气候环境没有得到有效发挥.28 3.23.2 流通体系方面的存在问题流通体系方面的存在问题 .28 3.2.1 菜农市场观念不强,信息不畅.28 3.2.2 缺乏品牌意识.29 3.2.3 销售网络不健全.29 3.2.4 山地蔬菜加工发展滞后.29 3.33.3 服务体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服务体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9 3.3.1 科技力量薄弱.29 3.3.2 服务手段缺乏.29 3.3.3 服务网络不全.30 第四章第四章 金华地区山地蔬菜发展对策金华地区山地蔬菜发展对策31 4.14.1 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支持山地蔬菜加快发展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支持山地蔬菜加快发展 .31 4.24.2 制定山地蔬菜中长远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山地蔬菜中长远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 .31 4.34.3 加强山地蔬菜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环境条件加强山地蔬菜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环境条件 .32 4.44.4 依靠生态优势,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依靠生态优势,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33 4.4.1 以质量安全为主线,发挥生态优势.33 4.4.2 利用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外观和内在品质.33 4.54.5 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快山地蔬菜产业化建设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快山地蔬菜产业化建设 .33 4.5.1 推进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34 4.5.2 以“一地一品”为基础,培育特色优势品牌34 4.5.3 发展营销组织,拓展销售渠道和培育销地市场.34 4.64.6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提高蔬菜生产效益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提高蔬菜生产效益 .35 浙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1 摘 要 山地蔬菜在山区致富一方百姓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金华市山地蔬菜是浙江省山地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华的山地蔬菜经过 近三十年的发展,正步入加速发展阶段,已由传统的单一、少量发展到多类型、 多品种、规模化、专业化、优质、安全的朝阳产业,现已成为浙江省的三大山 地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山地蔬菜产业已逐渐成为全市山区发展地方经济、致富 农民、改善生态的新兴产业。 目前,金华市的山地蔬菜已经形成了优势产品不同、产业功能互补的 4 大 产业区块。充分发挥山地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引进蔬菜新品种,加快推进农 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不断提高品质是金华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同时, 蔬菜产业仍然存在规模不是很大,优势不够突出,在生产实践中存在缺乏全局 中、长远统筹规划,产业化程度较低,缺乏有效的市场调控措施,科技含量较 低,竞争力较弱,抗风险能力弱,政府政策与服务滞后等问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金华市山地蔬菜目前的发展状况,探讨了在新形 势下遇到的新问题,围绕如何紧跟市场,依靠科技和政策,抓住机遇,挖掘潜 力,降低风险,提升竞争力,以探求因地、因时制宜的山地蔬菜可持续发展方 向,以满足生态环保、人与自然协调、生物多样性的需要。 关键词:关键词:金华,山地蔬菜,生产现状,发展对策 浙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2 Pres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Hilly Area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Jinhua City AbstractAbstract Vegetable production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hilly area agriculture, rural and farmers development. Hill area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Jinhua City was an important part in Zhejiang Province. With almost 30 years development, the hill area vegetable production became a big part of agriculture in Jinhua City, which also consisted of one of the three main hill area vegetable production belt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hill area vegetable produc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ism new rural development in Jinhua City. The main experience for hill area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Jinhua City were to display the natural advantage as far as possible, to introduce the new variety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armers special organization for hill area vegetable production. The main difficultie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on were submitted. There were lack of enough technical support, the shortage of finance support, slow development of farmers product organization, weak marketing system support and so on. Above those, the author put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abou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for hill area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Jinhua City. Key words: Jinhua City, Hill area vegetable production, Status, Development approach 浙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1 第一章第一章 山地蔬菜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山地蔬菜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 “山地蔬菜”是指除平原和城镇郊区蔬菜产区以外,利用高山台地、丘陵缓 坡进行蔬菜生产,特别在海拔 600800 米及以上的山区农田大面积生产蔬菜, 具有与平原地区的季节差异、病虫害少等优势。山地蔬菜过去常常被称为高山 蔬菜,在我省以高、中、低海拔山区丘陵为发展区域,充分利用该区域的旱地 资源(过去以种植番薯、玉米等低效作物为主)和劳力资源(不宜外出打工的 中、老年劳力),充分利用山区优良的生态环境资源,使山区的“反季节”、“生 态”和“生产稳定”等多重优势得到更好发挥,改变“高山蔬菜”的资源局限性,使 山区蔬菜向生产区域更大,生产资源更丰富,生产季节更长、生产效益更高的 方向发展。实现山区农业的资源“升值”和效益“增值”,有利于促进山区农村经 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1-2。 1.11.1 我国山地蔬菜发展的总体概况与研究重点我国山地蔬菜发展的总体概况与研究重点 我国山地蔬菜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发展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朝阳 产业。山地蔬菜在山区致富一方百姓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山地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秦岭和南岭之间的大巴山、大别山、武陵山、 武夷山区周围,涉及湖北、浙江、安徽、湖南、陕西、四川、重庆、福建、贵 州等近 20 个省,播种面积逾 195 万亩,产值 40 亿元左右。各地山地蔬菜生产 在平衡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 题:种植品种单一、茬口集中、基地条件落后、高效栽培与采后处理技术滞后 以及生态问题显现等2-7。 我国山地土壤资源丰富,但可作山地蔬菜生产的可耕地有限,一般选择现 有高山可耕地资源,禁止毁林开荒和25以上陡坡地种菜,缓坡地推广“土坎+ 生物埂”模式,有效聚土,减缓山区农田水土流失。山地蔬菜的上市弥补了南 方地区蔬菜“伏缺”的供应困难,展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南方地区夏季由于高 温、干旱和暴雨的影响,平原地带夏季蔬菜生产比较困难,种类比较单一,即 使采用遮阳网等设施进行栽培,生产效果亦不十分理想,不能满足消费者对蔬 菜的需求。从蔬菜供应来看,南方地区7月下旬到9月下旬会出现比较明显的 “伏缺”,而山地蔬菜的出现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海拔l 000 米的高山气温 较平原地区降低56 ,为蔬菜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是山地蔬菜得以迅 浙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2 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正如北方日光温室的出现解决了冬季蔬菜供应问题一样, 南方地区山地蔬菜的发展对于缓解夏季蔬菜供应起了关键作用,因此山地蔬菜 在蔬菜周年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 2-6 。 山地蔬菜的兴起与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也密不可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 山区农户的增收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山区传统的种植作物是甘薯、马 铃薯、玉米等经济价值相对较低的作物,部分地区种植一些中药材,与这些作 物种植相比,蔬菜种植的比较经济效益比较高,因此农户种植蔬菜的积极性高, 山地蔬菜的种植在很多地方是“不推自广”,山地蔬菜的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 经济背景。此外,山地蔬菜的发展与山区信息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关系密切。山 地蔬菜的适宜种植区域都是在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区,信息不畅和交通不便一直 是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蔬菜的销售是大问题。近年来随着信息和交 通条件的改善,蔬菜的销售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从而解决了山地蔬菜发展 的后顾之忧,不少地方在蔬菜产地建起了批发市场,为山区山地蔬菜发展提供 了可靠的保障。 近年,山地蔬菜发展的呈规模化的趋势。山地蔬菜的上市主要是为了满足 南方夏季蔬菜淡季的供应需要,而小面积的种植对于整个市场的影响不大,不 少地区的山地蔬菜发展规模较大,不少县的山地蔬菜种植面积在5万亩甚至10万 亩以上,由于种植面积大,上市量集中,对整个蔬菜市场供应的影响比较显著。 研究方面,有些地方专门建立了山地蔬菜试验站,致力于解决山地蔬菜产 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重点研究山地蔬菜新品种培育;探索生态型高效栽培新 模式;品种结构与布局优化;提高山地蔬菜生产效率;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山 地蔬菜标准化技术种植规范;研究推广避雨覆盖栽培技术、微蓄微灌技术、根 际生态修复技术;提高山地蔬菜采后处理技术水平,扩大山地蔬菜品种的多样 性选择和产品市场的销售范围;有些地方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建立大块山地蔬菜 基地肥力档案,采用生态型高效栽培方式,进行高山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并加 强标准化技术与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外向型山地蔬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2,6,7。 浙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3 1.2 浙江省的山地蔬菜发展浙江省的山地蔬菜发展 1.2.11.2.1 浙江省山地蔬菜发展的主要过程浙江省山地蔬菜发展的主要过程 改革开放后,浙江省山地蔬菜逐渐发展起来,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经过上世纪 80 年代初的起步发展,(2)80 年代末的发展受挫,(3)90 年代后的快速发展及本世纪初 的新机遇,浙江山地蔬菜产业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1998 年浙江省将山地蔬菜产业列入农 业的十大支柱产业,鼓励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山地蔬菜产业。1999 年 6 月,蔬菜被列为 浙江省五大种子种苗工程之一,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1,3,4 。 有关学者认为,“十五”期间(20012005 年)浙江省山地蔬菜产业发展 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一五”时期(20062010 年)是实现山地蔬菜持续发展 的关键期。浙江省山地蔬菜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应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 终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不断适应资源配置优化的方向,稳定高海拔反季节生产,拓展中低海拔多季生 产,加快农作制度、技术集成、组织结构创新,以基地生产为重点,大力发展 产业化,进一步强化特色优势、生态优势、品牌优势,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 资源开发力、增效创收力,促进我省蔬菜生产稳定发展。至 2010 年,力争全省 山地蔬菜面积发展到 150 万亩,年产值 45 亿元;建成山地蔬菜生产重点县 30 个,形成浙中、浙西北和浙南山区蔬菜产业带,培育有规模、有特色、有市场 竞争力,实现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的山地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100 个; 培育山地蔬菜示范专业合作社和骨干农业龙头企业 100 家;实现以县为区域的 “一地一品”的品种特色和产品品牌,产品全面达到无公害蔬菜标准,培育一批 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笔者认为这个观点也反映了浙江省蔬菜发展的总体趋势 和特点 1,3,4 。 1.2.21.2.2 浙江省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浙江省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有关学者认为浙江省山地蔬菜近年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产业发展具有明显 的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面积、产量快速增长,区域特色明显。浙江山地蔬菜在农业种植结构 调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遍布丽水、温州、金华、衢州、台州、绍兴、 杭州、宁波和湖州等市的 50 余个县(市、区)。2005 年,全省山地蔬菜面积 浙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4 41.88 万亩,产量达 77.46 万吨,产值约 13 亿元。与 1998 年相比,面积和产 量增长了约 2.5 倍,形成了天台、临安、缙云、磐安、武义、新昌、遂昌等 14 个种植面积超万亩的山地蔬菜主产县。临安的番茄和四季豆、天台甜椒和黄瓜、 新昌和缙云的高山茭白、磐安和武义的四季豆、文成红茄等成为区域布局明显 的山地特色蔬菜。 二是注重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和绿色农产品开发,品牌效应凸现。各 地充分发挥山区良好的环境生态优势,发展无公害蔬菜,创建山地蔬菜品牌, 如“石梁牌”、“天目山牌”、“武阳仙露牌”、“山啦牌”等等。以其优质、 安全等特点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全省已建设了天台石粱甜椒基地,安吉黄 浦江源番茄基地,武义武阳仙露四季豆基地,临安天目山番茄基地,磐安翠都 茭白基地,仙居广度山四季豆、辣椒、茄子基地,黄岩富山茭白、萝卜基地, 缙云金水山高山茭白基地,遂昌神龙绿谷四季豆基地等30余个山地蔬菜无公害 生产基地,开发了石梁牌、山啦牌、天目山牌、富顶牌、广度山牌、黄浦江源 牌、壶江源牌、翠都牌、江郎山牌、灵江源牌、神龙绿谷牌、千蔬牌等30余个 山地蔬菜类绿色农产品。 三是无公害生产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 各级农技部门积极开展生产技术培训和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提高了蔬菜 良种覆盖率,一些生产适用技术得到了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各地制定和实施 了一批高山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 物防治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促进了山地蔬菜生产向无公害、标准化、品牌 化方向发展。至2005年12月,临安、天台、仙居、磐安、武义、浦江等17个县 的100多个山地蔬菜基地被列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天目山牌”高山 番茄、“石梁牌”高山甜椒、“山啦牌”高山菱白等50多个山地蔬菜产品已被 认定为浙江省绿色农产品。 四是积极培育专业组织,产业化建设初见成效。在生产发展的同时,各地 注重山地蔬菜的组织化和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加强发展山地蔬菜产业合作社、 蔬菜产业协会和生产经营服务组织,涌现了一大批蔬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 仙居广度山地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安岭山地蔬菜合作社、遂昌县山地蔬菜产业协 会、缙云县大洋镇蔬果协会、天台县蔬菜协会、临安市蔬菜产业协会、浦江壶 浙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5 江源山地蔬菜专业合作社、遂昌神龙绿谷山地蔬菜发展中心、缙云县冷水果蔬 有限公司等。通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众多农户和当地的蔬菜贩运户组织起 来。搞生产、抓服务、闯市场、树品牌,形成了产业的整体优势 1,4 。 1.2.31.2.3 浙江省山地蔬菜产业发展对农业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浙江省山地蔬菜产业发展对农业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 有关学者讨论了发展山地蔬菜对于促进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山地蔬菜推进了全省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步伐。近年来,全 省农业的传统产业改造力度加大,新兴产业培植力度增强,劳动与技术密集型 产业比重上升,产业构成进一步优化。“十五”期间,省蔬菜产业基本稳定在 1000 万亩左右。2005 年,粮经面积比为 55:45,全省蔬菜播种面积 1000.05 万 亩,产值 193 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 29.5%,居种植业首位。加工产值约 55.0 亿元,出口值 22.9 亿元。山地蔬菜与加工蔬菜、设施蔬菜一样,成为我省蔬菜 产业稳定发展的重点。充分发挥山区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土壤没有污染的生 态优势和山区温差大等气候条件,把山区的生态优势和蔬菜的效益优势有机地 结合起来,生产出品质优、效益好、市场俏的山地蔬菜产品,加快山地蔬菜的 发展是我省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转变的必然要求。而实际上 山地蔬菜的发展也推进了我省高效生态农业的建设进程。 二是促进山区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目前,蔬菜产业已成为我省农民务农 收入的重要来源。而山地蔬菜作为蔬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与省内外其它地 区的蔬菜错开时节,市场空间大,经济效益高,为农民增收脱贫提供了好门路。 浦江县杭坪镇 2006 年种植山地蔬菜年收入超过 1 万元的就有 242 户,如毛任发 户种植高山四季豆 2 亩,实现产值 2.42 万元,亩均达 1.21 万元;涂振富户种植 四季豆 2.6 亩,实现产值 3.4 万元,亩均产值达到 1.34 万元。同年新昌回山山 地茭白基地,人均种茭收入达 3000 元,亩均收入 4500 元。同时,发展山地蔬 菜能有效地消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据分析估计,一般一个专业种植蔬菜的 农户(按两个劳力计),可种植蔬菜 1-2 亩。按一年种 3 茬计,全年复种面积 5 亩左右。按照全省蔬菜年播种面积 1000 万亩计算,可吸纳 250 万至 300 万个 农村劳动力专业或兼业从事蔬菜生产(约占全省农业劳动力的半数),其中山地 浙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6 蔬菜生产就有很大的贡献。因此,发展收益较好的山地蔬菜产业就能实现农村 剩余劳动力在当地得到转业。 三是发展山地蔬菜有利于促进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从自然资源 看,发展山地蔬菜能促进我省山区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优化,使蔬菜产业向生产 区域更 大、生产资源更丰富、生产季节更长、生产效益更高的方向发展。据 调查,全省丘陵山区可宜种植山地蔬菜面积约 340 万亩,多集中在中低海拔。 目前全省山地蔬菜(海拔 600-800 米以上)面积仅 40 余万亩,面积只占蔬菜年 播种面积的 4%。从山地蔬菜向山地蔬菜发展,可充分利用我省中低海拔 (200600 米)山区的耕地、劳力和生态等资源优势,实现山区农业资源的 “升值”。其次,有利于蔬菜产区的区域布局的优化。从蔬菜生产和消费需求导 向看,目前我省蔬菜基地大部分在平原地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平原地区“城进菜退”、“工进农退”的趋势愈加明显。一些地方生态环境退化较 为严重,土质和水源已不适应种植优质蔬菜。山地蔬菜产自良好的生态条件之 下,与其它蔬菜相比,更能迎合现代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因此,平原蔬菜向 山地转移顺应了区域优化和满足市场的双重需求。第三,有利于稳定蔬菜出口。 当前国际市场绿色壁垒不断增强,在山地发展加工出口蔬菜基地,能利用山区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出口蔬菜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提高对日本“肯定列表 制度”等一系列技术壁垒的应对能力,有助于出口蔬菜生产稳定发展。 四是发展山地蔬菜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相对稳定的重 要手段。目前,我省山区基本农田的比重逐步增大。通过种植山地蔬菜,能使 山区耕地肥力逐步提高,减少农田荒芜空闲。同时,由于蔬菜种植周期较短, 粮菜间套模式多,粮菜兼用品种多(如马铃薯、蚕豌豆、鲜食玉米等),结构调 整相对灵活,能够在粮食生产需要时及时恢复种粮,达到稳定耕地、保持粮食 生产能力的目的 1,4 。 1.2.41.2.4 浙江省山地蔬菜产业发展中的主要存在问题浙江省山地蔬菜产业发展中的主要存在问题 有关学者调查分析了浙江省蔬菜生产发展中的存在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 题同样存在于山地蔬菜生产,这些问题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产经营方式分散,市场竞争力有待于提高。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生 浙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7 产方式仍是我省蔬菜生产的主要形式,规模化生产主体少。近年来,虽相继成 立了省蔬菜瓜果产业协会和一批市、县级蔬菜产业协会,400余家蔬菜瓜果专业 合作社。但总体上,蔬菜产业协会和蔬菜专业合作组织还处在发展初期,新生 的蔬菜产业协会和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化功能还未有效发挥出来,蔬菜产业 组织化水平的提高尚需继续努力。而从产品结构上来说,全省蔬菜产品结构呈 “鲜菜比重过高,加工出15不足”的状态,鲜菜上市量占蔬菜总产量的80, 加工比重仅占蔬菜总产量比重的20。鲜销型为主的蔬菜产品结构的产业链短、 附加值低,对鲜销市场依赖程度高,价格波动大,市场风险大。在蔬菜鲜销市 场空间日趋缩小的市场环境下,蔬菜鲜销比例过高,加工发展滞缓,使全省蔬 菜大量增加种植面积的风险性不断增高,蔬菜种植面积的增长受到明显制约。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省现有蔬菜加工企业823家,年加工鲜蔬菜359万t,年 总产值约54.72亿元。蔬菜加工企业区域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杭州(180家)、宁 波(185家)和嘉兴(207家),占全省蔬菜加工企业的695,加工产值(杭州5.59 亿元、宁波26.1亿元和嘉兴7.8亿元)占全省的72.1。多数蔬菜加工企业规模小, 设备简陋,且以传统的腌渍加工为主,速冻、保鲜、脱水、冻干等新型加工种 类比例小。蔬菜加工转化率低(约10),导致蔬菜加工出口能力薄弱,发达国 家的种植业产品加工成食品的比例都在30以上,我国仅为2-3;发达国家 的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80,我国粗加工率为40,深加工率仅为20 1,5 。 二是分级包装水平地,单位产品的效益低。全省内销蔬菜产品仍以散货和 统货为主,蔬菜的保鲜、分级、包装水平发展滞后。据浙江省农业厅驻上海农 产品营销处调查,在上海市场上,浙江省番茄价格仅为山东番茄的一半。蔬菜 生产中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不合理、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 产品缺乏标识,无法质量追溯,导致蔬菜质量难以保证。社会对蔬菜消费的安 全感不强、认知度不高。在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采用绿色壁垒、知识产权保 护壁垒等设置高门槛,相继出现了西兰花、菠菜、鲜香菇等质量不合格而被拒 收的事件。 三是蔬菜生产技术服务力量严重不足。全省蔬菜整体科技力量虽有增长, 但基层技术力量仍显不足,蔬菜新区尤为突出。据浙江省农业统计年报统计, 全省蔬菜专业的农技人员354人,占全省农技人员总数的3.4,平均2.8万亩蔬 浙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8 菜(播种面积)才有一名蔬菜专业技术人员。许多蔬菜新产区既缺少熟练菜农又 缺少懂蔬菜生产技术的农技人员,成为发展蔬菜生产的“瓶颈”。不少蔬菜优 良品种来自于国外和省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不多,仅有番茄、茄 子、瓠瓜、速生白菜、低辣辣椒、花菜、豇豆、榨菜等8-9种蔬菜,有些优良品 种甚至是20年前选育出来的,如早熟5号大白菜、杭茄一号茄子、弄口早椒(杭 州鸡爪椒吉林早椒)等,能推广到省外应用的蔬菜品种仅有番茄、豇豆、花菜 和速生白菜等少数几个品种。 四是避灾抗灾能力弱。浙江省地处自然灾害多发区,蔬菜属周年性生长作 物,自然灾害对蔬菜生产的威胁更为突出。近年来,洪涝、冰雪、台风、干旱 成为影响全省蔬菜生产的主要灾害。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的雨涝、2003年和 2004年的连续干旱、2004年和2005年以及近年的多次台风,都给全省蔬菜生产 带来重大损失。有些连续性灾害不但损害了当季蔬菜生产,甚至影响下季蔬菜 生产,使灾害损失倍增。近几年来,虽然加强了蔬菜生产基础设施改造,但抗 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突出表现为沿海地区的抗台能力、山区的抗旱能力 和冬季的抗雪抗冻能力薄弱。山地蔬菜生产基础设施差,旱灾发生率在50以 上。大棚设施面积不断增加,受台风和雪灾的威胁也在不断加大。 1.31.3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山地蔬菜生产与研究动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山地蔬菜生产与研究动态 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山地蔬菜产业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经验积累,其管 理水平、科学研究、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市场运转、经营理念等经过多年发 展,已日趋成熟,我国台湾地区的山地蔬菜也有不少成功的经验。本文以日本 为主讨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山地蔬菜生产与研究8。 1.3.11.3.1 日本发展山地蔬菜的动日本发展山地蔬菜的动因因 日本长野地处本州岛中部,山地蔬菜开发的气候条件优越,冬寒夏凉的高 山地理环境,临近占全日本人口67的京滨、阪神都市区,最长交通距离为350 公里,最短为200公里,使得长野成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随着上世纪50年代 日本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迅速向外扩展,非农业占地快速增加,致使东京- 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三大工业区耕地迅速减少、田块小、分布面积日益紧 缩,致使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与供应日益缩减。长野的地形条件多坡耕地,不 浙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9 利于供应满足当时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的生活所需大田作物生产,而较有利于 蔬菜和瓜果等旱地作物。快速城市化的日本大中城市的蔬菜、瓜果供应日益紧 张。长野深居日本内陆群山绵亘,受海洋影响较小,具有,冬季严寒、夏季温 凉、气温变化较大的山地气候特征,适合发展山地蔬菜。196O年代中央高速公 路开通以后,缩短了长野与大都市区的交通距离,加上保鲜冷藏运输设备的改 进,长野的山地蔬菜得以快速发展。 1.3.21.3.2 长野开发山地蔬菜的主要经验长野开发山地蔬菜的主要经验 一是政府实行优惠政策,推动蔬菜生产。上世纪5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高 速增长,工业化与城市化迅速发展,农业在日本国民经济的地位快速下降,农 业生产规模缩小导致农产品自给率下降,城市蔬菜瓜果等产品供给日趋紧张。 为了缓解城市蔬菜等食品的供求矛盾,6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 施,推动蔬菜等生鲜食品的生产:指定消费地(重点供应中心、 指定消费地 是将重点城市划为保证供应的消费地,再参照该城市多年的供需情况,制定出 每年、每季、每月所需的蔬菜品种和数量,要求做到品种齐全、四季均衡供应。 首先划为指定消费地的有东京 横滨、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币。 指定蔬菜产 地。 为了按时、按量、按品种花色保证对指定消费地的蔬菜供应,日本农林省 在全国范围内划出许多指定蔬菜产地,规定了产地每年必须生产的蔬菜品种、 播种面积和产量,及全年分月份供应的数量,并推动指定产地的生产专业化。 长野县就是农林省指定的重要蔬菜生产与供应基地。 实施价格补贴,稳定 蔬菜价格。根据蔬菜价格市场波动较大的特点,1966年长野制定“蔬菜价格稳 定法”,对指定蔬菜实施价格保护。长野生产的50多种蔬菜中有11种被划为指 定蔬菜,如白菜、莴苣、卷心菜、西红柿、黄瓜等,规定每公斤价格标准,低 于标准价格由全国蔬菜价格稳定基金给予补贴,长野又将27个品种定为指定蔬 菜,由县给予补贴;70年代后长野已经成为日本主要的蔬菜生产与供应基地, 在全日本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莴苣、西红柿、芹菜、蘑菇的产量居全日本第一。 白菜、卷心菜、龙须菜、黄瓜等产量名列前茅。长野年产蔬菜100多万吨,90 以上输往全日本各地,尤其是输往三大工业中心,其中输往东京的占25.8、 名古屋占20.4、大阪及山海地区占32.9%。 浙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10 二是适时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60年代以后,长野地方政府 根据自身地理、环境条件,并结合邻近三大工业区的市场区的区位优势,调整 农业生产结构,加强蔬菜、水果、乳、肉生产,发展高效农业,使得长野走上 商品化农业发展道路。其具体措施是调整种植结构,大力缩减水稻种植面积, 改水田为旱地,扩大蔬菜与水果生产规模并发展高山冷凉地带的反季节蔬菜 生产,同时积极发展乳与肉类养畜业。经过农业结构调整,长野的播种面积构 成和农业产值构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水稻种植面积减少,蔬菜与水果生产面 积大幅度增加,蔬菜、水果与水稻、养畜业成为长野四大农业支柱。长野除了 在河谷盆地改水田为旱地进行蔬菜生产外,还在轻井泽等高原建立起高山反季 节蔬菜生产基地。60年代后,长野高原地区利用夏季温凉气候大面积种植白菜、 卷心菜、莴苣、白萝卜、马铃薯等冬季时令蔬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有效地 弥补了夏秋淡季城市蔬菜供应的不足,丰富了城市居民的“菜篮子”。 三是努力加强深加工,促进产品的转化与增值。为了提高种植蔬菜的经济 效益,长野大力发展蔬菜的深加工,延伸蔬菜的产业链,促进产品的多次转化 和增值,其主要措施是:蔬菜保鲜加工。为保证供应蔬菜的质量,提高效益, 长野积极推广蔬菜适时采摘,并分级包装,及时冷藏外运,减少运输中的损耗, 部分蔬菜则进行脱水保鲜。开发蔬菜罐头食品。70年代以后,长野积极发展 蔬菜罐头食品加工,加快蔬菜产品的转化。在蔬菜罐头加工中,长野以西红柿 为原料的罐头生产规模最大,占全日本40% :其次为蘑菇,占25%。此外还加工 制造各种蔬菜的腌制品,深受城市居民的欢迎。开发高山无公害蔬菜。高原 地势峻峭、气候寒冷、作物病虫害极少,极少喷施农药,因而高山自然环境受 人类破坏少、污染小,是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的最佳场所,长野积极发展无公 害蔬菜,显著地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四是建立有组织的流通体制,加快蔬菜流通。为了组织好蔬菜的生产与销 售,日本建立了“指定产地蔬菜销售协议会”制度,每年定期召开3 -4次会议, 研究蔬菜的生产和销售。为了更及时地解决蔬菜供应问题,农林省还制定了每 周召开一次“产销调整会议”制度,研究近期蔬菜供应问题,并事前公布各批 发市场下周需要调入的蔬菜种类数量和价格,同时也规定出各指定产地的近期 供应指标 。根据1971年公布的批发市场法,日本在重要消费中心设立了国营蔬 浙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11 菜批发市场。批发市场负责组织和批发业务,通过供销会议,协调生产与供应 的关系,并根据产销形势及时调整蔬菜价格,指导全日本各销售点的零售工作。 通过这些会议制度建立起来的流通体制,使日本形成了畅通的蔬菜流通运作机 制,大大加快了蔬菜流通,有力保障了城市蔬菜的供给。 浙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12 第二章第二章 金华市山地蔬菜产业生产经营现状金华市山地蔬菜产业生产经营现状 2.12.1 金华市现代农业发展基本概况金华市现代农业发展基本概况 2.1.12.1.1 金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金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 金华市位于浙中丘陵盆地的东部,是浙中的交通枢纽,界于东经 11914120 4630,北纬 28322941,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温适中,热量丰 富,雨水充足,有明显干、湿两季。春早秋短,夏季长而炎热,冬季光温互补,光、热、 水条件优越,时空分布不均衡。盆地小气候多样,有一定垂直差异。常年平均气温 16.3- 17.7,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 27.628.8,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 4.35.4。年均 无霜期达 252 天,年降水量 1426.2mm,适应各类蔬菜的生长,是种植各类蔬菜的理想的 场所。 金华地处金衢盆地东段,为浙中丘陵盆地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三面环山夹一 川,盆地错落涵三江“是金华地貌的基本特征。境内千米以上的山峰有 208 座。位于武义与 遂昌交界处的牛头山主峰,海拔 1560.2 米,为全市最高峰。境内山地以 5001000 米低山 为主,分布在南北两侧,山地内侧散布起伏相对和缓的丘陵,市境的中部,以金衢盆地东 段为主体,四周镶嵌着武义盆地、永康盆地等山间小盆地,整个大盆地大致呈东北-西南 走向,大小盆地内浅丘起伏,海拔在 50250 米之间相对高度不到 100 米。盆地底部是宽 阔不一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上游东阳江自东而西流经东阳、义乌、金东区,在婺江汇 合武义江而成金华江,其北流在兰溪城区汇入兰江。兰江北流至将军岩入建德市境。将军 岩海拔 23 米,为全市最低点。 2.1.22.1.2 现代农业概况现代农业概况 金华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各地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一规划、综合 考虑、协力推进,走出一条具有金华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是积极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一是积极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产 业结构调整,全市初步形成了粮油、生猪肉制品、奶牛乳品、水果蔬菜、中药 材和食用菌、茶叶、花卉苗木、特种水产等八大农业主导产业。2007 年全市农 浙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13 业主导产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 70,除水果蔬菜、油料产业外,其余 产业产值在全省位次均在前四位,其中奶牛乳品业和中药材种植业居全省首位。 “中国南方奶牛基地” 、 “药材之乡” 、 “中国有机茶之乡” 、 “中国佛手之乡” 、 “中国茶花之乡” 、 “中国兰花之乡” 、 “中国桂花之乡” 、 “中国苗木盆景之乡” 等称号先后落户金华。 二是大力扶持农业经营主体。二是大力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及时制定了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 业合作社建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积极支持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通过 几年来的努力,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农业专业合作社不断发 展壮大,农业专业大户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市有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 1200 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197 家(其中国家级 4 家、省级 20 家) ,农民 专业合作社 579 家。2007 年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 102 亿元, 出口创汇 3.2 亿美元,带动种植业基地面积 98 万亩,带动农户 75 万户。 三是全面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三是全面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和服务创新平台,基 本完成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和种子管理体系改革,建 立了农业推广首席专家制度,全面推行责任农技员制度。围绕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