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科目设置三十年改革理念及政策述评.doc_第1页
高考科目设置三十年改革理念及政策述评.doc_第2页
高考科目设置三十年改革理念及政策述评.doc_第3页
高考科目设置三十年改革理念及政策述评.doc_第4页
高考科目设置三十年改革理念及政策述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科目设置三十年改革理念及政策述评王后雄(华中师范大学 考试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9)摘要:高考科目设置历来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从高考科目改革的背景、内容、特点等方面,对文革以后恢复高考三十年以来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四个阶段进行了回顾、总结,并作了简要的评论,旨在为未来中国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关键词:高考;科目设置;3+X组合;改革历程 6在当今中国的教育领域,如果说有什么能牵动社会各界和各层民众的,非高考莫属。民意调查显示,高考已成“举国大考”。高考关系到千百万青年学子的前途命运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基础教育的改革,承载着广大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期望,承载着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重任,承载着太多的社会舆论压力。高考因而成为典型的高竞争、高利害、高风险的大规模选拔性考试,是中国各类考试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考试,也是争议最大的教育改革之一。高考科目设置既是研究高考与社会、教育关系无法回顾的理论问题,又是直接关乎高考如何改革乃至高考这一“举国大考”命运走向的实践问题。本文重点在于对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考试科目设置的变革,在梳理事实的基础上,分析各阶段的特点,总结各阶段的得失,以期对研究高考科目设置受那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高考科目设置究竟有哪些依据、现行的高考科目设置利弊何在、高考科目怎样设置才算科学和合理等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一、高考科目改革的历程回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的变化所决定,受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提倡素质教育、避免应试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重视学生个性,注意教育的地域差异等等社会问题和思想的影响,文革后高考科目的设置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总体上来看,高考科目设置变革可以分为大文大理设科、会考后的高考设科、3+X设科、新课程3+X设科四个阶段。1.文理设科:继承与完善这一阶段基本上是从1977年到1984年。从1977年到1984年的七年间,由于文革刚刚结束,百废待兴,各行各业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有关部门对高考科目来不及作更多的考虑和研究,高考科目设置基本上沿袭了文革前的两大类划分模式。从科目演变的历史来看,从1950年的考9门逐渐分为文理两个科目组。直到“文革”结合后的1977年还是沿用了文理分科的这一做法。文科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科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作者简介:王后雄(1962- ),男,湖北黄冈人,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教育考试与评价、课程与教学论。(手机箱:67127513163.com)1977年8月,根据邓小平的指示,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形成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在高校招生工作中恢复了文化课的考试,当年的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中对高考科目设置是这样阐述的:“ 统一考试。考试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年的考试分文理两类。文科考试科目:政治、语文、数学、史地。理科考试科目:政治、语文、数学、理化,报考外语专业的加试外语。由省、市、自治区拟题,县(区)统一组织考试。”11978年教育部关于1978年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说明:“ 实行全国统一命题,省、市、自治区组织考试、评卷。 分文理两科考试。文科(含哲学、外语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工科(含医农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外语考试的语种分别为英、俄、法、德、日、西班牙、阿拉伯语,考试成绩,今年暂不记入总分。没有学过上述语种的可以免试。报考外语院校或专业的,还须进行口试;外语笔试成绩记入总分,数学为参考分。” 2在大文大理的框架内,对个别科目的设置进行了一些微调,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外语科分数权重的调整。1978年,“外语考试的语种分别为英、俄、法、德、日、西班牙、阿拉伯语,考试成绩,今年暂不记入总分。没有学过上述语种的可以免试。报考外语院校或专业的,还须进行口试;外语笔试成绩记入总分,数学为参考分。” 31979年规定,“为了逐步提高大学生的外语水平,并推动中小学的外语教学,今后应逐步做到外语成绩计入总分。考虑到目前的实际情况,经研究,今年凡报考重点院校的,外语成绩先按10%计入总分,今后逐年提高提高计分比例。报考一般院校的,录取时只作参考分”。41980年,“为了逐步提高大学新生的外语水平,促进中小学外语教学,同时,考虑到目前城乡中学开设外语的实际情况,今年外语考试成绩,按30%计入总分,专科学校仍可作为参考分,今后逐年提高外语计分比例”。51981年,“为了促进中学语文、数学和外语、数学,提高高等学校新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外语程度,对考生的语文和数学成绩(外语专业考生的语文成绩)规定了起码的要求,有一门达不到要求的,录取时随下一个分数段分发档案;外语计分比例,今年规定本科按50%计入总分(去年30%)。专科学校外语成绩是否计入总分,由省、市、自治区决定。” 6“1982年外语成绩,本科按70%计入总分,从1983年起,100%计入总分。报考专科学校考生的外语成绩是否计入总分,由各省、市、自治区确定。1982年生物满分为50分。” 7高考大文大理设科时期有如下特点:其一,文科考试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科考试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的科目设置模式在恢复高考第二年的1978年就迅速得到了确立。其二,科目设置逐渐完善。首先是外语科目考试从无到有,其计分权重由低到高,体现了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人才外语能力的要求;接着在1982年的高考中设置了生物科的考试,这既体现了对人才文化知识全面发展的要求,又充分考虑了文革之后考生对高考的适应和过渡。其三,此阶段的科目设置处于不断完善期。反映出科目设置不仅受到基础教育的影响,还受到高等教育的制约;既受到教育内容因素的制约,又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因素相适应。2.两考并置:曲折与流变这里的两考指的是高考和会考。这种科目设置的改革是从1985年上海高考会考试验的开始到2000年年教育部发文决定各省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举行会考为止。文革后恢复高考后不久的几年,在高考导向作用下,出现了“片面追求升学率”、高中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完备等问题。会考的设立,是针对由于混淆大学招生的选拔考试与高中毕业的水平考试功能,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的问题。相当多的中学,从高二甚至高一即按高考分类把学生分为文、理班。文科班不学理、化、生,理科班不学政、史、地,造成学生知识结构残缺,没有完成中学的教学任务,也不能适应科学发展对大学新生的要求。由于录取率低,当时许多年份升入大学的人数只有占同龄人4%左右,高校录取学生在所考科目的文化知识水平远远超出高中毕业水平,许多学生在应考科目的学习上只有加班加点,题海战术,强化训练;许多中学也盲目追求高考水平,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了“高的没学会、低的没学好”。1983年,教育部召开高中工作座谈会,提出应举行高中毕业会考。1984年,教育部学生司与人民教育杂志合作,在该杂志开辟专栏高考讨论。其讨论结论指出,高中毕业会考与高考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考试,两者混同将会造成一系列弊端,必须分开。1985年,国家教委核准上海市高中毕业会考与会考后高考改革的试验。上海市提出:高中毕业会考是衡量其毕业生是否达到合格水平的考试,考试科目为九门必修课,从高中第一学期到第5学期,学完一门考一门,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在报考的合格高中毕业生中,按国家计划选拔新生的考试。会考后高考科目的设置,上海决定语、数、外等各类学校的必考科目,其他六门必修课(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由招生学校(专业),任选一门,形成六个科目组。上海市高考由上海市高教局组织命题,作为全国统考的“上海卷”。后来由于高考中生物和地理考试的废止,又减少为四组,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高校学生管理司通知中的一段原文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这次改革的原貌和初衷:“为了促使普通中学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有利于普通高等学校不同专业更合理的选拔人才,上海市1988年将在普通中学各学科全面会考的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在普通高中阶段实行全市统一的全面会考的基础上,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科目减少为四门,科目设置为六组:(1)政治、语文、数学、外语;(2)语文、数学、外语、历史;(3)语文、数学、外语、地理;(4)语文、数学、外语、物理;(5)语文、数学、外语、化学;(6)语文、数学、外语、生物。”8从以上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来,六组分科模式其实就是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分别和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的组合 。 上海试验初步成功之后,海南、云南、湖南相继实行高中毕业会考与会考后高考改革的试验。此后又有河南、湖北等省参加到试验行列中来。在1983年高中工作座谈会后,浙江省即开始在部分中学实行高中毕业会考的试验,1988年后,浙江的实验扩大到本省所有普通高中。1989年,国家教委在关于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及录取新生办法的意见中又提出:“在普通高中省级会考的基础上,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科目设置及录取新生办法。(一)考试科目设置:1必考、选考科目: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 选考科目:政治、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各高等学校根据其专业特点,提出12门选考科目建议。国家教委在综合各校建议的基础上,将高考科目编排为若干组,供高等学校暨专业招收新生考试时使用。” 9经过全国不少省、市的高中毕业会考的试验,于1990年,国家教委召开高中毕业会考工作会议,决定在全国实行高中毕业会考。 将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与作为水平性考试的高中毕业会考分开,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高中毕业生通过九门必修课的毕业会考,还有思想品德课,英语课和理、化、生实验课的考核,证明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后,才有资格参加高考。1990年,在关于改革高考科目设置及录取新生办法的意见(试行)中又规定:“(一)高考科目设置第一组:政治、语文、历史、外语;第二组:数学、语文、物理、外语;第三组:数学、化学、生物、外语;第四组:数学、语文、地理、外语。(二)选组与考试。 各高等学校暨系科、专业可根据高考科目组的设置情况及各自特点,选择一组高考科目作为考生的应试科目。”10 次年在湖南、海南、云南三省进行史称“三南方案”高考科目组改革实验。由于第一类组不考数学,第三类组不考语文,这种改革导向导致很多数学、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进入高校,这些学生与其他省份考生相比,明显有着很大的差距,不能导致适应基础学科的学习。因为本次试验过于强调学生的个性,过于忽视学生的共性,此外,考试科目太少,考相关的“个性”太强,科目分组太细,增强了录取操作的复杂性。遭到了学校和考生的反对,试验在第二年停止。会考在全国推行之后,高考科目分为两类。一类为必考科目,即语文、数学和外语;另一类为选考科目,即由招生的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学习的特点,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选1至2科。考生除参加必考科目的考试外,尚须按所报考学校的要求,参加1至2科的考试,作为一种过渡,绝大多数省份的考试科目仍为两类;在必考科目基础上,文史类加考政治与历史,理工类加考物理和化学。1993年,教育部考试实行文理两类的“3+2”科目组,即文科: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理科: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3+2”方案实施后,也出现了文理偏科,不均衡发展的情况。1996年8月,7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联名呼吁务必十分重视生命科学,提出“必须立即恢复理科高考中生物学应有的地位,尤其是对报考生物系及有关医、农等科系,不得免考生物学,以保证学生来源和今后研究和教学的质量。”11可见,生物在高考中的缺席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物系的招生和生命科学的持久发展。2000年,教育部发文, 会考的举行由各省自行决定。在教育部允许的前提下, 2001年,已有一些省份取消了会考。这一时期高考科目设置的特点是:其一,会考从实行之初起,直至教育部发文允许各省自行决定是否举行会考,就遭到教育界和社会的质疑。争议的焦点主要是会考标准的科学性,会考成绩的信度,会考证书的社会认可度等问题。会考的各学科标准的建立还只是经验性的,尚未达到科学的水准。会考成绩应用于全面评价学校与学生,只是一部分省、市、区做得比较好,多数省份其数据应用效益较差;由于许多学校有意轻会考重高考,不能做到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要求自身,还以为会考与高考争时间、争精力,极力贬低排斥会考;有的地区和学校平时不按高中教学目标进行教与学,会考时才加以应付,导致会考考风在一些地区较差,考试结果可信度远不如高考那样高;造成会考的自我贬值。特别是,由于我国目前就业困难,高中毕业会考的证书在就业中作用难以显现,会考文凭价值不高,得不到社会的广泛认可,高中毕业生这一社会宝贵资源还受不到应有重视。 其二,此阶段高考分类及科目设置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细化高考分类,固然可以提高选拔的精度,但却相对减少了选择的机会,也不利于高校全面人才的培养。从这里似乎可以看出,在大规模的统一考试中,为维护公平客观的比较,某些科目的设置是会受到设置的。在公平客观和选拔专才的张力之间,往往会为了维护公平而影响到选拔专才,使考试科目走向统一。在前述的上海方案和“三南”方案中,因科目分组过细,不同科目之间竞争程度不一,难以比较,学生跨类报考和调剂都受到限制,最后不得不放弃这些方案。其三,此段时间实施较长时间的“3+2”方案所造成的文理偏科现象也极为严重,并受到高校的“质疑”。科目和内容的设置必须要考虑到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必然要受到高校专业特点、能力要求等的限制。在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中,高校的考试科目与内容应该带有市场取向,高考科目设置应该具有能反应市场取向型人才应有潜在素质的特征,也应该反应高校自己在为市场人才方面有什么优势或特色。3.3+X综合:探索与革新3+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目的是针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应试教育”等问题,致力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强调对考生个性的关怀,提倡素质教育,注意地区教育差异。3+X高考科目设置,可以追溯到1985年上海市的会考和高考试验。如前所述,上海市在进行会考试验的同时,也进行了高考设科的改革。上海高考改革中的3+1模式,以及1991年在已经实行会考的海南、湖南、云南进行的高考科目组试验,是3+X模式的先导,也为3+X模式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在此基础上,1997年10月,在恢复高考二十周年前夕,教育部决定,高考科目组试行“3+X”方案,并于1999年在广东省率先实验高考科目组试行3+X方案。2002年3+X科目设置方案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高考中全面实行,几种比较固定的模式最终形成。因此,可以把3+X科目设置改革分为两个阶段:探索期(1999年2001年),稳定期(2002年2007年)。(1)探索期(1985年-2001年)“3+X”高考改革方案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试点和实行“3+1”、“3+2”高考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的。“3+2”方案于1993年在全国实施。教育部自1999年2月推出高考“3+X”改革方案以来,广东省率先试行。2000年又有江苏、浙江、山西、吉林等省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改革试点,2001年扩大到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2年全国普遍实施“3+X”改革方案。“3+X”高考改革方案是以“3+X”为主展开的全面、整体的高考改革。“3+X”主要是指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教学19993号)的解释:“3”指语文、数学、外语,为每个考生必考科目,英语逐步增加听力测试;“X”指由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自己所报的高等学校志愿,参加高等学校(专业)所确定科目的考试。综合科目是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根据目前状况,综合科目可分为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和文理综合。其中,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3科;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3科;文理综合为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科的综合。“3+X”改革方案的目的是要使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主动适应时代的特点及其对人才素质能力结构的要求,着力引导人才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使高考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它强调高考是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在改革中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择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三项原则。”“3+X”高考方案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一方面,中学所修9门功课全部开考,高校可以根据学校的水平和专业学科特点,自主选择考试科目;另一方面,考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和能力选考相应的科目。“X”在科目设置方面兼容性极强,体现了可变化和持续发展的特点,无论增加或减少考试科目,都能与此方案的操作系统保持一致。在新一轮的“3+X”改革中,“X”作为一个开放的、自由的选考科目有力地推动了高考走向开放,但在实践中,大多数省份的高考模式不约而同地走上了“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曾经施行3+1+1方案中,3还是语文、数学、外语,1+1指学生和高校任选一门,这种方案因为组合太多太复杂,也没有得到推行。而采用“3+大综合+1”模式的省份是廖廖无几。究其原因,除了“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较为渐进、稳妥,没有强烈地冲击到中学教学秩序之外,便于公平客观地比较也是原因之一;而“3+大综合+1”中的“1”科难度差别和报考人数差别较大,可比性不强,难以调剂录取,部分程度上会影响到考试与录取的公平。(2)稳定期(2002年-2007年)经过1985年到2001年高考科目分组设置的改革试点、推广,2002年,中国大陆各省全部采用3+X模式,至此,3+X高考科目设置模式在中国大陆高考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2002年到2006年的3+X高考科目设置模式,并不是千篇一律,省与省之间有一定的差别,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3+文综/理综。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文综指的是政治、历史、地理的综合,理综指的是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采用这种模式的省份占大多数。二是3+大综合+1。3仍然是语文、数学、外语,大综合是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的综合,“1”指学生根据志愿在六门课程中任选一门,比如河南、上海、广东就是采用这种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省份比较少。3+X科目设置方案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在这个阶段,改革的步伐迈得比较大,有的方案实行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有的方案因为缺陷比较大,实行不久就被废止;从改革实践中,既汲取了大量的教训,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以后3+X高考科目设置模式的普遍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其二,“3+X”改革方案意欲通过学生自由选择科目来改革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的状况,但在日趋激烈的高考竞争之下,反而事与愿违,偏科现象更为变本加厉。这与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标准相去甚远。因此,高考科目与内容的设置应当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全面考查信息时代人才标准的合理知识和素质结构。具体到科目改革来说,高考科目的设置不宜太少,而应保持一定的学科覆盖面。其三,“3+X”高考改革通过增强科目的选择性和灵活性,体现了崭新的教育观念,使高校和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选择的可能性。但是,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也不能真正适应了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需求。许多改革措施还没有从根本上跑出精英式高等教育之窠臼。如现行高考还是本专一张卷子,并没有实行本专分开;科目改革还只是停留在选择不同的学科之上;而同一学科不同水平层次的科目还很少见。其四,尽管推行了新的高考科目设置模式,但是改革预期的效果是否达到,还没有定论。如有人认为综合题只是各科题目的简单拼凑,很少有实际意义上的跨学科的、能考查学生能力的综合题;有的意见认为在新的高考模式下,学生的压力比以前还大,因为(综合科)看起来只考一门,为了取得好成绩,学生实际上要学好六门。考试仍然统得过多,这种迫使学生在自己的弱项上下工夫的做法,既加重学生不合理的学习负担,又势必引导其平均发展;还有高校是否选出了自己所需要的人才、是否有利于中学的教学、是否处理了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等问题,都在讨论之中。4.新课程3+X组合:深化与式微2004年,山东、宁夏、广东、海南4省区作为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首批实验区进入实验。2005年12月中旬,教育部召开专家论证会评审4省区的高考改革方案。教育部对4个新课程实验省区各自的高考新方案统一审核后,于2006年4月正式批复,2007年高考将按新方案实施。 2007年这4个省区的高三学生将作为新课程方案的第一批考生走进高考考场。2006年9月,教育部2007年新课程高考大纲已经出台。2007年教育部批准了江苏省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方案。5省区的新高考方案主要内容如下:12广东省实行“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方案。“3”为语文、数学和外语。“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全部只考新课标的必修课内容,力求达到为考生减负的目的。“X”为专业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9门学科,任选一科。山东实行“3+X+1”方案。“3”指语文、数学(分文科/理科)和外语3个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X”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3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3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报考文史类、文科艺术类的考生须参加文科综合的考试,报考理工农医类、理科艺术类、体育类的考生须参加理科综合的考试。“1”指基本能力,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所有考生都参加基本能力考试。海南实行“3+3+基础会考”方案。“3”指语文、数学(分文科/理科)、英语;另一“3”是指文科考政治、历史、地理,理科考物理、化学、生物;“基础会考”,文科生考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理科生考政治、历史、地理、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宁夏实行“3+文综/理综”方案。“3”指语文、数学(分文科/理科)和外语3个科目。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3个科目,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3个科目。2008年江苏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即有三个录取依据,录取占主导作用的还是“3”,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的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以单科考试形式,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信息、通用)。信息技术在10月份全省统一机考;必修在12月9日全省统一考试(按高考要求),选修的2门在高三上学期期末进行,同时进行必修5门的第二次考试(不及格或不满意)。一类是必修5门,一类是选修2门(指定选修是物理或历史,其它为自主选修,只有四种即物化、物生、历政、历地。选修之外为必修)。实施原始分和等级分相结合录取方式。上述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方案是实施高中新课程后对“3+X”方案一种完善和发展,新的方案考试科目更为全面、灵活。新课程高考科目设置具有如下特点:其一,5省区高考科目设置的方案都力图从“三个有助于”的原则出发,集中体现在科目的选择性增强、兼顾统一性与多样性、保持一定的学科覆盖面、注重了综合素质评价等,尽可能地兼顾高等学校、中学、教育行政部门、考生的“要求”,尽可能地使他们的“要求”统一起来,适应了世界各国大学考试改革的趋势,各自都体现了一定的特色,但都需接受实践的检验。其二,从5省区科目方案来看,广东方案的“文科基础”中体现理科知识,“理科基础”中体现文科知识;海南省“基础会考”中体现文理互补,是海南省统一命题的一种水平考试,其考分按一定比例计入高考总分;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涉及7门学科,且等级分决定学生高考录取结果,这些出发点是为了避免考生大面积偏科问题,有利于推进高中新课程实施和素质教育。应该说这种“水平考试”是对过去“高中毕业会考“的一种探索与完善。但也应该看到,高考这种科目设置方案在纠正学生偏科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并不是高考的任务,而这恰恰是以弱化了高考选拔功能为代价的。如果江苏方案中的“学业水平考试”在高考录取中作用有限,广东方案中“文科基础/理科基础”、海南方案中“基础会考”分数权重过小,那么新的高考模式可能导致更为深重的偏科现象,会使中学生偏离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这是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的。因此,应从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试难度、赋分比例等方面找到一个“平衡点”,以便高考决策进一步科学化和规范化,避免“行政”决策、“理论”决策产生重大的失误。其三,从高考设置的科目来看,山东省科目组中的“1”涉及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海南省“基础会考”和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考试中均涉及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内容,考查学生多方面智力水平,考查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各科知识融通,都作出了有益的创新。5省区高考方案中,都把综合素质评定列入其中,考生的综合素质评定被记入电子档案,作为高等学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这是完善考生评价体系、避免把考试分数作为录取的唯一尺度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全社会诚信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人们的社会诚信度还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个别地方提供的综合素质评价没有区分度,在录取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可以肯定“综合素质“列入招生评价体系会是人们的又一争议性诉求。二、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思考从三十年科目变革历程看,高考改革更多直接体现在科目的变化上,从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俗称小综合)到大综合,以及多种科目组的组合,人们对现有科目按照排列组合似的方式穷尽了各种形式。初衷是为了给高校和考生更多的选择性,以适应高校选择人才的需要和适应考生的个性发展。可是从实际反映看,成效并不显著,且争议颇大。高考科目设置本质上不是一个纯学术和纯技术问题,而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教育以及考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既要考虑公平和效率的矛盾,又要注意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还要联系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单靠高考科目设置很难解决这些矛盾;高考科目现行的设置模式,尚难说是完美无缺的,高考科目设置永远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必然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高考改革尚面临“教育与社会的两难选择。”13在高考科目的改革中,我们必须主动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兴利除弊,在各方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