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Visfatin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之探讨-综合医学论文.doc_第1页
2型糖尿病患者Visfatin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之探讨-综合医学论文.doc_第2页
2型糖尿病患者Visfatin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之探讨-综合医学论文.doc_第3页
2型糖尿病患者Visfatin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之探讨-综合医学论文.doc_第4页
2型糖尿病患者Visfatin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之探讨-综合医学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型糖尿病患者Visfatin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之探讨-综合医学论文2型糖尿病患者Visfatin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之探讨 孙晓鸥 辽阳县中心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 辽宁辽阳 111200 摘要?目的 探讨T2DM患者血浆内脂素Visfatin与有关炎症因子等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按诊断标准选取我院门诊、健康体检和住院病人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组)、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组)、单纯性肥胖组(组)、健康对照组(组)各40例,(BMI25kg/m2为肥胖,25kg/m2非肥胖)。比较各组患者血浆visfatin与各项炎症因子等指标的关系。结果 1.单纯性肥胖组T2DM非肥胖组与T2DM肥胖组、单纯性肥胖组和健康对照组间血浆内脂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698,1.497);2.T2DM非肥胖组与T2DM肥胖组的血浆内脂素水平分别高于单纯性肥胖组与健康组(P0.01,t=27.010,14.741,24.931,15.001);3.T2DM患者血浆内脂素水平分别与腰臀比(WHR)、FB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TC、LDL- C、炎症因子IL-6、TNF-、WBC、呈显著正相关,而与HDL- C 呈显著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指标中HbA1c是影响内脂素水平的最为显著的因素(R2=0.529,0.041)。结论 T2DM患者Visfatin与炎症因子IL-6、TNF-、WBC呈显著正相关,visfatin是机体自身平衡而分泌的一个对抗多种炎症因子的细胞因子,在T2DM的发病机制中起媒介作用,能够预测T2DM的发生。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浆内脂素、炎症因子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564(2013)11(a)-0068-02 T2DM被认为是一种先天免疫性疾病,患者处于低度炎症状态,炎症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媒介作用。众多的临床研究表明,T2DM会导致多种炎症因子浓度升高,顾炎性标志物能够预测T2DM的出现。而T2DM患者Visfatin与炎症因子是否相关,是否参与DM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清楚。本文通过测定肥胖和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单纯性肥胖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Visfatin和有关炎症因子的水平变化,比较各组患者血浆visfatin与各项炎症因子等指标的关系,对visfatin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按诊断标准选取我院门诊、健康体检和住院病人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组)、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组)、单纯性肥胖组(组)、健康对照组(组)各40例(BMI25kg/m2为肥胖,25kg/m2非肥胖)。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4375岁,平均(62.56.4)岁;组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4173岁,平均(63.47.6)岁;组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4278岁,平均(62.47.8)岁;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078岁,平均(61.65.7)岁;4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和腰围等)方面差异均无科学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各组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WBC、FBG、FINS、HbA1c、TC、LDL-C、TG。取空腹静脉血2mL,加抗凝剂,分离血浆后置80冰箱保存,用于检测visfatin。另取空腹静脉血清2 mL置80冰箱保存,用于检测hs-CRP、IL-6、TNF-;并检测PBG2h。血浆visfatin的检测采用ELISA法,部分炎症因子的检测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和放射免疫法。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各组各项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并进一步做线性回归分析来筛选与visfatin相关性最强的指标。 2 结果 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组)、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组)、单纯性肥胖组(组)、健康对照组(组)四组血浆内脂素水平及炎症因子相关指标的比较。组与组和组与组血浆内脂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698,1.497);组与组的血浆内脂素水平分别高于组与组(P0.01,t=27.010,14.741,24.931,15.001)。见表1。 2.2 4组血浆内脂素与各指标相关性的分析 在组、组、组与组中,T2DM患者血浆内脂素水平分别与腰臀比(WHR)、FB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TC、LDL- C、炎症因子IL-6、TNF-、WBC、呈显著正相关,而与HDL- C 呈显著负相关(P0.01)。 2.3 T2DM患者内脂素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对所有T2DM患者(组与组),以内脂素为应变量,以WHR、FBG、HbA1c、HOMA- IR、TC、LDL- C 、IL-6、TNF-、WBC和HDL- C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是影响内脂素水平的最为显著的因素(R2=0.529,0.041)。 3 讨论 T2DM被认为是一种先天免疫性疾病,患者处于低度炎症状态1,炎症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媒介作用。Visfatin是一种脂肪细胞因子,能够结合并激活胰岛素受体,如同胰岛素一样,可以降低血糖2;还可以促进脂肪组织的分化、合成及积聚。同时Visfatin也随着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的浓度升高而升高3,其有可能是身体维持自身平衡而分泌的一种对抗多种炎症因子的细胞因子4。在visfatin基因多态性与T2DM易感性之间相关性的研究中显示5,T2DM易感人群中都具有更高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CRP,visfatin-948等位基因与这一现象有显著相关性,与身体质量指数、血清葡萄糖水平、腰围、空腹胰岛素浓度无相关,因此提出visfatin基因可能在对T2DM易感性的影响中起着一定的作用6。本研究通过检测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组(分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和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单纯性肥胖组、正常对照组血浆visfatin、 hs-CRP、IL-6、TNF-、WBC水平,同时测定他们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两小时血糖(PBG2h)、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及身高、体重、腰围(Waist)、血压等。将各组患者各指标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并将visfatin与hs-CRP、WBC、FINS、FBG、IL-6、TNF-、PBG2h、HbA1c、血脂及胰岛素抵抗指数、Waist、血压等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2DM患者Visfatin与腰臀比(WHR)、FB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TC、LDL- C、 炎症因子IL-6、TNF-、WBC、呈显著正相关,而与HDL- C 呈显著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指标中HbA1c是影响内脂素水平的最为显著的因素(R2=0.531,0.042)。visfatin是机体自身平衡而分泌的一个对抗多种炎症因子的细胞因子,在T2DM的发病机制中起媒介作用能够预测T2DM的发生。 参考文献 1Fukuhara A,Matsuda M,Nishizawa M, et al .Visfatin:a protein secreted by visceral fat that mimics the effects of insulinJ.Science,2005,307:426-430. 2Jia SH,Li Y, Parodo J. Pre-B cell colony-enhancing factor inhibits neutrophil apoptosis in experimental inflammation and clinical sepsisJ. J Clin Invest, 2004, 113 (9) : 1318-1327. 3Curat CA,Wegner V, Sengenes C, et al. Macrophages in human visceral adipose tissue: increase accumulation in obesity and a source of resistin and visfatin J. Diabetologia, 2006, 49 ( 4 ) :744-747. 4Moschen AR, Koser A, Enrich B, et al. Visfatin, an adipocytokine with proinflammatory and immunomodulating propertiesJ. J Immunol, 2007, 178 (3) : 1748-1758. 5Ye SQ, Simon BA,Maloney JP, et al. Pre-B-cell colony-enhancing factor as a potential novel biomarker in acute lung injury J . Am J Respir Crit CareMed, 2005, 171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