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学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两套合集二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2017年中学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两套合集二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2017年中学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两套合集二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2017年中学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两套合集二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2017年中学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两套合集二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中学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两套合集二附答案解析2017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计算的结果是()AB4C8D42当x=3时,函数y=2x+1的值是()A5B3C7D53若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2,1),则k的值为()ABC2D24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4,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A8B4C8D165在RtABC中,C=90,AC=9,BC=12,则点C到AB的距离是()ABCD6不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C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D两组对边分别相等7如图,直线l1:y=x+1与直线l2:y=mx+n相交于点P(a,2),则关于x的不等式x+1mx+n的解集为()AxmBx2Cx1Dy28某校有甲、乙两个合唱队,两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都为160cm,标准差分别是S甲、S乙,且S甲S乙,则两个队的队员的身高较整齐的是()A甲队B两队一样整齐C乙队D不能确定9小强所在学校离家距离为2千米,某天他放学后骑自行车回家,先骑了5分钟后,因故停留10分钟,再继续骑了5分钟到家下面哪一个图象能大致描述他回家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千米)与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ABCD10如图,在ABC中,C=90,AC=2,点D在BC上,ADC=2B,AD=,则BC的长为()A1B +1C1D +1二.填空题(共6题,每题2分,共12分,直接把最简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11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12比较大小:4_(填“”或“”)13如图所示,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的度数为_14把直线y=x+1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所得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_15有一组数据:3,a,4,6,7它们的平均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16如图是“赵爽弦图”,ABH、CDF和DAE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和EFGH都是正方形,如果AH=6,EF=2,那么AB等于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满分6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计算:; (2)化简:(x0)18在ABCD中,过点D作DEAB于点E,点F 在边CD上,DF=BE,连接AF,BF(1)求证:四边形BFDE是矩形;(2)若CF=3,BF=4,DF=5,求证:AF平分DAB19已知y是x的一次函数,当x=3时,y=1;当x=2时,y=4(1)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20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E=CF(1)求证:BOEDOF;(2)连接DE、BF,若BDEF,试探究四边形EBDF的形状,并对结论给予证明21老师想知道某校学生每天上学路上要花多少时间,于是随机选取30名同学每天来校的大致时间(单位:分钟)进行统计,统计表如下:时间510152025303545人数336122211(1)写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2)求这30名同学每天上学的平均时间22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DHAB于H,连接OH,(1)求证:DHO=DCO(2)若OC=4,BD=6,求菱形ABCD的周长和面积23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已线段AB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RtABC,使BAC=90(1)分别求点A、C的坐标;(2)在x轴上求一点P,使它到B、C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24甲、乙两家商场平时以同样的价格出售某种商品,“五一节”期间,两家商场都开展让利酬宾活动,其中甲商场打8折出售,乙商场对一次性购买商品总价超过300元后的部分打7折(1)设商品原价为x元,某顾客计划购此商品的金额为y元,分别就两家商场让利方式求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作出函数图象(不用列表);(2)顾客选择哪家商场购物更省钱?25已知,矩形ABCD中,AB=4cm,AD=2AB,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D、BC于点E、F,垂足为O(1)如图1,连接AF、CE求证四边形AFCE为菱形,并求AF的长;(2)如图2,动点P、Q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沿AFB和CDE各边匀速运动一周,即点P自AFBA停止,点Q自CDEC停止在运动过程中,已知点P的速度为每秒5cm,点Q的速度为每秒4cm,运动时间为t秒当A、C、P、Q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t的值;若点P、Q的速度分别为v1、v2(cm/s),点P、Q的运动路程分别为a、b(单位:cm,ab0),已知A、C、P、Q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试探究a与b满足的数量关系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计算的结果是()AB4C8D4【考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分析】根据=(a0,b0)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4,故选:B2当x=3时,函数y=2x+1的值是()A5B3C7D5【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分析】把x=3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得相应的y值即可【解答】解:当x=3时,y=2x+1=23+1=6+1=5故选:A3若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2,1),则k的值为()ABC2D2【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把(2,1)代入y=kx中即可计算出k的值【解答】解:把(2,1)代入y=kx得2k=1,解得k=故选B4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4,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A8B4C8D16【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4,这个正方形的面积=44=8故选:A5在RtABC中,C=90,AC=9,BC=12,则点C到AB的距离是()ABCD【考点】勾股定理;点到直线的距离;三角形的面积【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中,由AC及B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然后过C作CD垂直于AB,由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由两直角边乘积的一半来求,也可以由斜边AB乘以斜边上的高CD除以2来求,两者相等,将AC,AB及BC的长代入求出CD的长,即为C到AB的距离【解答】解: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如图所示:在RtABC中,AC=9,BC=12,根据勾股定理得:AB=15,过C作CDAB,交AB于点D,又SABC=ACBC=ABCD,CD=,则点C到AB的距离是故选A6不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C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D两组对边分别相等【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选出答案【解答】解: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可判定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A不符合题意;B、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可判定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B不符合题意;C、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不能判定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也可能是等腰梯形,故C符合题意;D、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可判定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如图,直线l1:y=x+1与直线l2:y=mx+n相交于点P(a,2),则关于x的不等式x+1mx+n的解集为()AxmBx2Cx1Dy2【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首先将已知点的坐标代入直线y=x+1求得a的值,然后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在点P的右边,直线y=x+1都在直线y=mx+n的上方,据此求解【解答】解:直线l1:y=x+1与直线l2:y=mx+n相交于点P(a,2),a+1=2,解得:a=1,观察图象知:关于x的不等式x+1mx+n的解集为x1,故选C8某校有甲、乙两个合唱队,两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都为160cm,标准差分别是S甲、S乙,且S甲S乙,则两个队的队员的身高较整齐的是()A甲队B两队一样整齐C乙队D不能确定【考点】标准差【分析】根据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以及方差的意义,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故比较方差后可以作出判断【解答】解:因为S甲S乙,所以S甲2S乙2,故有甲的方差大于乙的方差,故乙队队员的身高较为整齐故选C9小强所在学校离家距离为2千米,某天他放学后骑自行车回家,先骑了5分钟后,因故停留10分钟,再继续骑了5分钟到家下面哪一个图象能大致描述他回家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千米)与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ABCD【考点】函数的图象【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得:他回家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千米)与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有3个阶段;(1)、行使了5分钟,位移减小;(2)、因故停留10分钟,位移不变;(3)、继续骑了5分钟到家,位移继续减小,直到为0;【解答】解:因为小强家所在学校离家距离为2千米,某天他放学后骑自行车回家,行使了5分钟后,因故停留10分钟,继续骑了5分钟到家,所以图象应分为三段,根据最后离家的距离故选D10如图,在ABC中,C=90,AC=2,点D在BC上,ADC=2B,AD=,则BC的长为()A1B +1C1D +1【考点】勾股定理【分析】根据ADC=2B,ADC=B+BAD判断出DB=DA,根据勾股定理求出DC的长,从而求出BC的长【解答】解:ADC=2B,ADC=B+BAD,B=DAB,DB=DA=5,在RtADC中,DC=1,BC=+1故选D二.填空题(共6题,每题2分,共12分,直接把最简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11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1【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析】因为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所以x10,解不等式可求x的范围【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12比较大小:4(填“”或“”)【考点】实数大小比较;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出=4,比较和的值即可【解答】解:4=,4,故答案为:13如图所示,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的度数为45【考点】等腰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分别在格点三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AB,BC,AC的长度,继而可得出ABC的度数【解答】解:如图,连接AC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AC=BC=,AB=,()2+()2=()2,即AC2+BC2=AB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45故答案为:4514把直线y=x+1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所得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x1【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分析】直接根据“左加右减”的平移规律求解即可【解答】解:把直线y=x+1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所得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x2)+1,即y=x1故答案为y=x115有一组数据:3,a,4,6,7它们的平均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2【考点】方差;算术平均数【分析】先由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出a的值,再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 =(x1+x2+xn),则方差S2= (x1)2+(x2)2+(xn)2【解答】解:a=553467=5,s2= (35)2+(55)2+(45)2+(65)2+(75)2=2故答案为:216如图是“赵爽弦图”,ABH、CDF和DAE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和EFGH都是正方形,如果AH=6,EF=2,那么AB等于10【考点】勾股定理的证明【分析】在直角三角形AHB中,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AH=6,EF=2,BG=AH=6,HG=EF=2,BH=8,在直角三角形AHB中,由勾股定理得到:AB=10故答案是:1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满分6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计算:; (2)化简:(x0)【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1)首先化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即可;(2)首先把分子分母化简二次根式,再分母有理化即可【解答】(1)解: =2=;(2)解:(x0)=x18在ABCD中,过点D作DEAB于点E,点F 在边CD上,DF=BE,连接AF,BF(1)求证:四边形BFDE是矩形;(2)若CF=3,BF=4,DF=5,求证:AF平分DAB【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矩形的判定【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B与CD的关系,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可得BFDE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矩形的判定,可得答案;(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DFA=FA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DAF=DFA,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可得答案【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BEDF,BE=DF,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DEAB,DEB=90,四边形BFDE是矩形;(2)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DFA=FAB在RtBCF中,由勾股定理,得BC=5,AD=BC=DF=5,DAF=DFA,DAF=FAB,即AF平分DAB19已知y是x的一次函数,当x=3时,y=1;当x=2时,y=4(1)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1)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将x=3、y=1,x=2、y=4代入求得k、b的值即可;(2)在解析式中分别令x=0和y=0求解可得【解答】解:(1)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当x=3时,y=1;当x=2时,y=4,解得:,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2;(2)当x=0时,y=2,一次函数图象与y轴交点为(0,2),当y=0时,得:x2=0,解得:x=2,一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为(2,0)20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E=CF(1)求证:BOEDOF;(2)连接DE、BF,若BDEF,试探究四边形EBDF的形状,并对结论给予证明【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BO=DO,AO=CO,再利用等式的性质可得EO=FO,然后再利用SAS定理判定BOEDOF即可;(2)根据BO=DO,FO=EO可得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得四边形EBDF为菱形【解答】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O=DO,AO=CO,AE=CF,AOAE=COFO,EO=FO,在BOE和DOF中,BOEDOF(SAS);(2)四边形EBDF为菱形,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菱形的判定,关键是掌握理由:BO=DO,FO=EO,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BDEF,四边形EBDF为菱形21老师想知道某校学生每天上学路上要花多少时间,于是随机选取30名同学每天来校的大致时间(单位:分钟)进行统计,统计表如下:时间510152025303545人数336122211(1)写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2)求这30名同学每天上学的平均时间【考点】众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分析】(1)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含义和求法,写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即可(2)首先求出这30名同学每天上学一共要用多少时间;然后用它除以30,求出平均时间是多少即可【解答】解:(1)根据统计表,可得这组数据的第15个数、第16个数都是2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0+20)2=402=20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0(2)(53+103+156+2012+252+302+351+451)30=(15+30+90+240+50+60+35+45)30=56530=18(分钟)答:这30名同学每天上学的平均时间是18分钟22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DHAB于H,连接OH,(1)求证:DHO=DCO(2)若OC=4,BD=6,求菱形ABCD的周长和面积【考点】菱形的性质【分析】(1)先根据菱形的性质得OD=OB,ABCD,BDAC,则利用DHAB得到DHCD,DHB=90,所以OH为RtDHB的斜边DB上的中线,得到OH=OD=OB,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1=DHO,然后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证明结论;(2)先根据菱形的性质得OD=OB=BD=3,OA=OC=4,BDAC,再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CD,然后利用菱形的性质和面积公式求菱形ABCD的周长和面积【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OD=OB,ABCD,BDAC,DHAB,DHCD,DHB=90,OH为RtDHB的斜边DB上的中线,OH=OD=OB,1=DHO,DHCD,1+2=90,BDAC,2+DCO=90,1=DCO,DHO=DCO;(2)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OD=OB=BD=3,OA=OC=4,BDAC,在RtOCD中,CD=5,菱形ABCD的周长=4CD=20,菱形ABCD的面积=68=2423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已线段AB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RtABC,使BAC=90(1)分别求点A、C的坐标;(2)在x轴上求一点P,使它到B、C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直角三角形;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分析】(1)作CDx轴,易证OAB=ACD,即可证明ABOCAD,可得AD=OB,CD=OA,即可解题;(2)作C点关于x轴对称点E,连接BE,即可求得E点坐标,根据点P在直线BE上即可求得点P坐标,即可解题【解答】解:(1)作CDx轴,OAB+CAD=90,CAD+ACD=90,OAB=ACD,在ABO和CAD中,ABOCAD(AAS)AD=OB,CD=OA,y=x+2与x轴、y轴交于点A、B,A(2,0),B(0,2),点C坐标为(4,2);(2)作C点关于x轴对称点E,连接BE,则E点坐标为(4,2),ACDAED,AE=AC,直线BE解析式为y=x+2,设点P坐标为(x,0),则(x,0)位于直线BE上,点P坐标为(2,0)于点A重合24甲、乙两家商场平时以同样的价格出售某种商品,“五一节”期间,两家商场都开展让利酬宾活动,其中甲商场打8折出售,乙商场对一次性购买商品总价超过300元后的部分打7折(1)设商品原价为x元,某顾客计划购此商品的金额为y元,分别就两家商场让利方式求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作出函数图象(不用列表);(2)顾客选择哪家商场购物更省钱?【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根据两家商场的让利方式分别列式整理即可;(2)利用两点法作出函数图象即可;(3)求出两家商场购物付款相同的x的值,然后根据函数图象作出判断即可【解答】解:(1)甲商场:y=0.8x,乙商场:y=x(0x300),y=0.7(x300)+300=0.7x+90,即y=0.7x+90(x300);(2)如图所示;(3)当0.8x=0.7x+90时,x=900,所以,x900时,甲商场购物更省钱,x=900时,甲、乙两商场购物更花钱相同,x900时,乙商场购物更省钱25已知,矩形ABCD中,AB=4cm,AD=2AB,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D、BC于点E、F,垂足为O(1)如图1,连接AF、CE求证四边形AFCE为菱形,并求AF的长;(2)如图2,动点P、Q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沿AFB和CDE各边匀速运动一周,即点P自AFBA停止,点Q自CDEC停止在运动过程中,已知点P的速度为每秒5cm,点Q的速度为每秒4cm,运动时间为t秒当A、C、P、Q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t的值;若点P、Q的速度分别为v1、v2(cm/s),点P、Q的运动路程分别为a、b(单位:cm,ab0),已知A、C、P、Q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试探究a与b满足的数量关系【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分析】(1)先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作出判定,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AF的长;(2)分情况讨论可知,P点在BF上,Q点在ED上时,才能构成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列出方程求解即可;由的结论用v1、v2表示出A、C、P、Q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所需的时间,计算即可【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CAD=ACB,AEF=CFEEF垂直平分AC,OA=OC在AOE和COF中,AOECOF(AAS),OE=OFEFAC,四边形AFCE为菱形设菱形的边长AF=CF=xcm,则BF=(8x)cm,在RtABF中,AB=4cm,由勾股定理得:AB2+BF2=AF2,即42+(8x)2=x2,解得:x=5,AF=5;(2)解:根据题意得,P点AF上时,Q点CD上,此时A,C,P,Q四点不可能构成平行四边形;同理P点AB上时,Q点DE或CE上,也不能构成平行四边形只有当P点在BF上,Q点在ED上时,才能构成平行四边形,以A,C,P,Q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PC=QA,点P的速度为每秒5cm,点Q的速度为每秒4cm,运动时间为t秒,PC=5t,QA=124t,5t=124t,解得:t=,以A,C,P,Q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t=秒;由得,PC=QA时,以A,C,P,Q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设运动时间为y秒,则yv1=12yv2,解得,y=,a=v1,b=v2,=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2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B=2A,则C的度数为()A120B60C30D153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测试10次,平均成绩均为9.2环,方差如表所示() 选手 甲 乙 丙 丁 方差 0.56 0.60 0.50 0.45则在这四个选手中,成绩最稳定的是()A甲B乙C丙D丁4若A(1,y1),B(2,y2)两点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Ay1y2By1=y2Cy1y2D无法确定5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C=4,BD=6,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A16B24C4D86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B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C两组邻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7如图,正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在BD上,且BE=CD,则BEC的度数为()A22.5B60C67.5D758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0有两个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Ak1Bk1Ck=1Dk19已知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A,B两点,若点A的坐标为(2,1),则关于x的方程=kx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Ax1=1,x2=1Bx1=1,x2=2Cx1=2,x2=1Dx1=2,x2=210中国数学史上最先完成勾股定理证明的数学家是公元3世纪三国时期的赵爽,他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1)图2由弦图变化得到,它是用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将图中正方形MNKT,正方形EFGH,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记为S1,S2,S3,若S1+S2+S3=18,则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A9B6C5D二、填空题(本题共20分,第11-14题,每小题3分,第15-18题,每小题3分)1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m=0有一个根为2,则m的值为_12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E,F分别为AB,AC,BC的中点若CD=5,则EF的长为_13某校开展了“书香校园”的活动,小腾班长统计了本学期全班40名同学课外图书的阅读数量(单位:本),绘制了折线统计图(如图所示),在这40名学生的图书阅读数量中,中位数是_14将一元二次方程x2+4x+1=0化成(x+a)2=b的形式,其中a,b是常数,则a+b=_15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如图,请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k值,k=_16如图,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BD所在直线折叠,点C落在同一平面内,落点记为C,BC与AD交于点E,若AB=3,BC=4,则DE的长为_17如图,平安路与幸福路是两条平行的道路,且与新兴大街垂直,老街与小米胡同垂直,书店位于老街与小米胡同的交口处,如果小强同学站在平安路与新兴大街的交叉路口,准备去书店,按图中的街道行走,最近的路程为_m18如图,在ABC中,点P从点A出发向点C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x表示线段AP的长,y表示线段BP的长,y与x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线段AB的长为_,线段BC的长为_三、解答题(本题共16分,第19题8分,第20题8分)19计算:(1)+(+1)(1)(2)20解方程:(1)x26x+5=0(2)2x23x1=0四、解答题(本题共34分,第21-22题,每小题7分,第23题6分,第24-25题,每小题7分)21如图,在ABCD中,点E,M分别在边AB,CD上,且AE=CM,点F,N分别在边BC,AD上,且DN=BF(1)求证:AENCMF;(2)连接EM,FN,若EMFN,求证:EFMN是菱形22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体育水平,初二1班的体育康老师对全班45名学生进行了一次体育模拟测试(得分均为整数)成绩满分为10分,成绩达到9分以上(包含9分)为优秀,成绩达到6分以上(包含6分)为合格,1班的体育委员根据这次测试成绩,制作了统计图和分析表如下:初二1班体育模拟测试成绩分析表 平均分 方差 中位数 众数 合格率 优秀率 男生 2 8 7 95% 40% 女生 7.92 1.99 8 96% 36%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这次测试中,该班女生得10分的人数为4人,则这个班共有女生_人;(2)补全初二1班男生体育模拟测试成绩统计图,并把相应的数据标注在统计图上;(3)补全初二1班体育模拟测试成绩分析表;(4)你认为在这次体育测试中,1班的男生队、女生队哪个表现更突出一些?并写出一条支持你的看法的理由;(5)体育康老师说,从整体看,1班的体育成绩在合格率方面基本达标,但在优秀率方面还不够理想,因此他希望全班同学继续加强体育锻炼,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全班的优秀率达到60%,若男生优秀人数再增加6人,则女生优秀人数再增加多少人才能完成康老师提出的目标?23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90,AB=BC=2,CD=3,AD=1,求DAB的度数24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M,N分别为OA,OB,OC,OD的中点,连接EF,FM,MN,NE(1)依题意,补全图形;(2)求证:四边形EFMN是矩形;(3)连接DM,若DMAC于点M,ON=3,求矩形ABCD的面积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B的坐标为(4,3),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B(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一次函数y=ax1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D,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E,且ADE的面积等于6,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直线OE与双曲线y=(x0)交于第一象限的点P,将直线OE向右平移个单位后,与双曲线y=(x0)交于点Q,与x轴交于点H,若QH=OP,求k的值26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实数是_27我们已经学习了反比例函数,在生活中,两个变量间具有反比例函数关系的实例有许多,例如:在路程s一定时,平均速度v是运行时间t的反比例函数,其函数关系式可以写为:v=(s为常数,s0)请你仿照上例,再举一个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两个变量间具有反比例函数关系的实例:_;并写出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解析式:_28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3(m1)x+2m3=0(m3)(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设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x2(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求方程的两个实数根x1,x2(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若mx184x2,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29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1)如图1,点P是正方形ABCD外一点,连接OP,以OP为一边,作正方形OPMN,且边ON与边BC相交,连接AP,BN依题意补全图1;判断AP与BN的数量关系及位置关系,写出结论并加以证明;(2)点P在AB延长线上,且APO=30,连接OP,以OP为一边,作正方形OPMN,且边ON与BC的延长线恰交于点N,连接CM,若AB=2,求CM的长(不必写出计算结果,简述求CM长的过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考点】最简二次根式【分析】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判断即可【解答】解:A、为最简二次根式,符合题意;B、=2,不合题意;C、=,不合题意;D、=2,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熟练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B=2A,则C的度数为()A120B60C30D15【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B=180,A=C,再由B=2A可求出A的度数,进而可求出C的度数【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180,A=C,B=2A,A+2A=180,A=C=6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测试10次,平均成绩均为9.2环,方差如表所示() 选手 甲 乙 丙 丁 方差 0.56 0.60 0.50 0.45则在这四个选手中,成绩最稳定的是()A甲B乙C丙D丁【考点】方差【分析】先比较四个选手的方差的大小,根据方差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0.600.560.500.45,丁的方差最小,成绩最稳定的是丁,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方差的性质,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4若A(1,y1),B(2,y2)两点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Ay1y2By1=y2Cy1y2D无法确定【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结合点A、B的横坐标,求出y1、y2的值,二者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1,y1),B(2,y2)两点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1y1=1,2y2=1,解得:y1=1,y2=,1,y1y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y1、y2的值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结合点的横坐标,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点的纵坐标是关键5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C=4,BD=6,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A16B24C4D8【考点】菱形的性质【分析】根据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性质,可以求得BO=OD,AO=OC,在RtAOD中,根据勾股定理可以求得AB的长,即可求得菱形ABCD的周长【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BO=OD=AC=2,AO=OC=BD=3,ACBD,AB=,菱形的周长为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运用,考查了菱形各边长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根据勾股定理计算AB的长是解题的关键6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B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C两组邻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分别根据菱形、矩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A、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本选项错误;B、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故本选项错误;C、两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错误;D、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命题与定理,熟知菱形、矩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如图,正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在BD上,且BE=CD,则BEC的度数为()A22.5B60C67.5D75【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分析】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到BC=CD,DBC=45,证出BE=B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EC=BCE=67.5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CD,DBC=45,BE=CD,BE=BC,BEC=BCE=(18045)2=67.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证出BE=BC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0有两个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Ak1Bk1Ck=1Dk1【考点】根的判别式【分析】根据所给的方程找出a,b,c的值,再根据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0有两个实数根,得出=b24ac0,从而求出k的取值范围【解答】解:a=1,b=2,c=k,而方程有两个实数根,=b24ac=44k0,k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没有实数根是本题的关键9已知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A,B两点,若点A的坐标为(2,1),则关于x的方程=kx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Ax1=1,x2=1Bx1=1,x2=2Cx1=2,x2=1Dx1=2,x2=2【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分析】根据正、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可得出点A、B关于原点对称,由点A的坐标即可得出点B的坐标,结合A、B点的横坐标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正比例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反比例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两函数的交点A、B关于原点对称,点A的坐标为(2,1),点B的坐标为(2,1)关于x的方程=kx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2、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求出点B的坐标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正、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求出两交点的坐标是关键10中国数学史上最先完成勾股定理证明的数学家是公元3世纪三国时期的赵爽,他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1)图2由弦图变化得到,它是用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将图中正方形MNKT,正方形EFGH,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记为S1,S2,S3,若S1+S2+S3=18,则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A9B6C5D【考点】勾股定理的证明【分析】据图形的特征得出四边形MNKT的面积设为x,将其余八个全等的三角形面积一个设为y,从而用x,y表示出S1,S2,S3,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将四边形MTKN的面积设为x,将其余八个全等的三角形面积一个设为y,正方形ABCD,正方形EFGH,正方形MNKT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1+S2+S3=18,得出S1=8y+x,S2=4y+x,S3=x,S1+S2+S3=3x+12y=18,故3x+12y=18,x+4y=6,所以S2=x+4y=6,即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6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已知得出用x,y表示出S1,S2,S3,再利用S1+S2+S3=18求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共20分,第11-14题,每小题3分,第15-18题,每小题3分)1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m=0有一个根为2,则m的值为8【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分析】根据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m=0有一个根为2,可以求得m的值【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m=0有一个根为2,2262+m=0,解得,m=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方程的解一定适合方程12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E,F分别为AB,AC,BC的中点若CD=5,则EF的长为5【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分析】已知CD是RtABC斜边AB的中线,那么AB=2CD;EF是ABC的中位线,则EF应等于AB的一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