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素养强化提能练(三)史料实证.docx_第1页
2019届高考历史素养强化提能练(三)史料实证.docx_第2页
2019届高考历史素养强化提能练(三)史料实证.docx_第3页
2019届高考历史素养强化提能练(三)史料实证.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素养强化提能练三史 料 实 证1.甲骨文卜辞:“(王)大令众人曰:协田。”诗经:“千耦其耘。”(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材料反映了()A.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B.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C.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D.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解析】选C。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与甲骨文卜辞的内容“协田”不符,故A错误;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与甲骨文卜辞的内容“协田”不符,故B错误;从甲骨文卜辞到四时田园杂兴反映了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故C正确;精耕细作与甲骨文卜辞的内容“协田”不符,故D错误。2.铜活字印刷在明代弘治至万历初年曾经盛极一时,这大体上已经成为海内外学术界高度一致的共识。但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的最新研究指出,由于明朝铜资源的紧张与铜原料的昂贵,以及铜的硬度太高,中国过去缺乏大量刻制铜字的技术手段,事实上明朝并不存在铜活字印刷,中外学术界流行多年的传统看法难以成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历史研究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B.研究者立场影响对历史的解释C.历史研究的结果无法达成共识D.历史研究的史学结论可以争鸣【解析】选D。历史研究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说法错误,因为历史研究要依据客观事实,故A错误;研究者立场影响对历史的解释,材料中中外学术界与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不存在立场不同问题,故B错误;历史研究的结果最终会达成共识,故C错误;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对中外学术界流行多年的传统看法提出不同意见,表明历史研究的史学结论可以争鸣,故D正确。3.(2018苏北四市一模)下列两幅图片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同一战役的不同报道。这说明()A.画报不能客观反映史事B.交战双方记载史事方式不同C.研究历史需要甄别史料D.史学研究不能复原历史真实【解析】选C。两幅图片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同一战役的不同报道,无法判断材料真伪,不能得出历史真相,因此对两幅图片需要甄别,C正确;A表述绝对,错误;B、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4.下图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共中央某份文件的内容片段。据此判断,该文件针对的是()A.农村经营方式变革B.首批经济特区创建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对外开放体系完善【解析】选C。农村经营方式变革是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涉及扩大外资权限,故A错误;经济特区的创建利用的是外资进行建设,不是扩大外资权限,故B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国有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可以适当利用外资,扩大外资权限,扩大地方自主权,故C正确;对外开放体系完善是指形成从沿海到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是吸引外资,不是扩大外资权限,故D错误。5.1965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把决策机制从全体通过改为多数投票通过。这遭到了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强烈反对,并连续6个月拒绝出席会议。最终,欧洲经济共同体通过了一项决议,允许共同体成员国行使否决权,阻止通过有疑义的、事关“重大国家利益”的协议。这表明()A.法国主导欧洲一体化进程B.民族国家利益阻碍欧共体运行C.欧洲进一步合作面临挑战D.欧共体内部各国矛盾难以调和【解析】选C。材料中欧洲经济共同体决策机制的变化遭到了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强烈反对和抗议,并促使欧洲经济共同体通过决议允许共同体成员国行使否决权,说明各国利益的不同致使欧洲进一步合作面临挑战,故C正确。6.当前正在兴起一种“反全球化”浪潮,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从纯粹的民间非主流呼声变成政客堂而皇之的说法。这些现象表明()A.全球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B.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C.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D.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很多国家在面对全球化浪潮时,企图回避全球化,这就说明全球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这些国家要保护本国经济,故A正确;材料说的只是“反全球化”浪潮,并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故C错误;在“反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只能强化,不会弱化,故D错误。7.(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盖人心之本体即是明德。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良知在人心,无问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王阳明传习录材料二天无可分,地无可割。王者虽为天之子,天地岂得而私之,而敢贪天地固然之博厚以割裂为己土乎?王夫之读通鉴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三由于历史的局限,王阳明心学毕竟无法承担思想启蒙的历史使命,但是,在明中叶至明清之际巨大的历史变动和思想嬗递过程中,王阳明心学毕竟高扬了唯心主义式的主体意识,毕竟也曾“震霆启寐,烈耀破迷”,激发过人们“性灵”的火花,吸引过人们“解缆放船,纵横由我”,唤醒了人们去“破块启蒙”。刘辉平王阳明心学与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潮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王阳明的主要观点。(3分)(2)材料二中,王夫之在抨击当时政治制度中的哪些现象?针对这些现象,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对策?(3分)(3)结合材料三的观点,论述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联系。结合所学知识,对明中后期儒家思想的新发展进行简要评价。(6分)【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盖人心之本体即是明德。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得出要加强道德修养,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等。第(2)题第一问据材料二“天无可分,地无可割。王者虽为天之子,天地岂得而私之,而敢贪天地固然之博厚以割裂为己土乎”得出君主专制,家天下;第二问顾炎武针对君主专制和家天下问题,提出众治的主张,分散君主的权力。第(3)题第一问据材料三“王阳明心学毕竟高扬了唯心主义式的主体意识,毕竟也曾震霆启寐,烈耀破迷,激发过人们性灵的火花,吸引过人们解缆放船,纵横由我,唤醒了人们去破块启蒙”得出王阳明的心学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引发了明清之际对封建专制的批判,挑战传统儒学;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积极的方面是对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中国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局限性是明朝中后期的儒家思想没有主张变革政治制度,无法承担思想启蒙的历史使命。答案:(1)观点:要加强道德修养;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致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