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素描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页
设计素描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2页
设计素描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3页
设计素描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4页
设计素描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篇第一章 概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掌握设计素描的概念。初步对设计素描的理解以及作为基础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理解设计素描的概念。教学难点:设计和素描的关系。教学方法:集体讲授。范画观摩。教学过程:设计素描概念素描,是指以线条表现物体、人物、风景、象征符号、情感创意和构想的艺术形式。素描是研究自然形态、人工形态的第一步,它包含着视觉表现的基本法则和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才能追求视觉形态的创造。设计素描是运用线条来描绘设计思维,使之变成视觉艺术的一种完整形象。设计素描是艺术创作和原创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设计者的创作思维和艺术特性,是艺术设计的基础。设计素描是专门服务于设计领域的素描技法,它是设计者通过对所有设计的对象进行科学的构思、分析、整理、归纳,并通过素描手段在平面纸上,对物体进行刻画、塑造、表现的设计过程,是设计师的思维符号在创作过程中的体现。设计与素描之间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是设计程序的一部分。设计思维通过素描形式体现出来,设计源于思维理念,并诞生于创作结果;而设计素描是记录这一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和手段,它是整个设计过程的一个环节,它记录了人们最初的思维理念和图形发展、深入、完善并不断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创作过程,也是对思维重新审视和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一批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运用素描形式创造了大量的思维的图形以及功能性器械设计图草图。设计素描以其简便、有效、迅捷的特点,成为所有视觉化表现手段的基础和重要表现方法。它运用线条等手段,展示设计的视觉形象和技法,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它是人智慧的结晶,是设计者创造性思维的写照,也是设计者的心灵独白。设计素描侧重理性思维和设计的实用性,追求完美的图形效果和产品的应用功能。设计素描源于人脑的思维意识,是设计理念和联想符号的再现,是对自然物象的重新诠释,同时,也作用于思维意识,通过图形使之不断完善,以达到设计目的。作为艺术设计的造型基础训练,设计素描和绘画性素描相比较,其认识实物的角度和方法有所不同。设计素描更加注重传达设计造型的理念,强调实用功能意义上的审美。而绘画性素描是纯粹性的审美功能,是单纯视觉、情感意义上的,它体现的是画家独特的感受和风格。设计素描作为理性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人类不断向往美好生存环境的结果,它形成于人类的构想,存在于艺术实践之中。通过多媒体展示各兄弟学校和本校历届学生的素描教学成果,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对现代艺术多元的发展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第二章 结构性素描的表现结构素描课程讲义-线造型的表现方法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几何框架结构的空间立体原理,运用表现力的线条能正确表现几何的空间透视、比例以及组合构图关系。教学重点:空间透视、比例及几何结构。教学难点:用线造型,重视结构和线的表现力。教学方法:集体讲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点评分析,教师示范。作业要求: 造型准确;掌握线条特点正确的把握几何的空间、比例以及组合的构图关系。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导入:大学学习与高中学习的不同。(填鸭式与自主式) 写实素描(如何画出所看到的东西,不再是执着于画得象什么,提供我们表现自然的能力)与形式意向素描(指引我们发现所画出的东西,于我们自由的表现愿望)。二、重新认识造型艺术基础的素描素描既是造型的基础,又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造型能力是多方面的,研究艺术形式语言也是造型能力的组成部分。加强形式表现的探索也是我们素描学习的重点。三、简述素描学习的意义:1、提高艺术修养(培养观察方法、创造意识、审美能力)2、提高技巧、技能(造型基本技能、造型语言的锤炼、画面构成能力)四、透视基础知识:景物反映于人们视线之中,由于方位,距离的不同,在视觉中就会引起不同的反映,即透视现象。这种现象在平面上用线来表现它的规律的这种科学,叫透视学。画家通过写生再现自然界的景物和建 筑物,其成功取决于对描绘对象的理解力和绘画技巧(也包括了作者的情感),透视学中透视法精度要求很高,其制图的方法也相当的复杂。在我们学习素描的新级阶段,我们只能对表现形体对象有用的部分,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把透视原理应用于实际素描,解决新学时形体对象的结构和轮廓,打准形的部分。必须掌握的透视基本术语。A、视点是画者眼睛所在的位置。B、视域是画者眼睛看出去的空间范围,在视域内的景物较清晰。C、主点也称心点,是画者眼睛正对视平线上的一点。D、视角是指眼睛所看到上下,左右范围内的角度。视角一般用60度角。E、视平线就是通过主点的水平线,在水平地上叫地平线,在海上叫水平线,视平线总是与画者眼睛的高度相一致的,画者站得高(眼的位置高),则视平线也高,看的景物就多,反之,画者站得低,视平线就低,看的景物就少。F、消失点就是与画幅成角度的平行线,在透视图中向远方伸延,愈远愈靠拢,最后消失于一点,这点叫消失点。G、画面景物反映于人们假设的透明平面,(不是指我们作画的画面)所形成的图像。必须注意画面总是与画者两眼联平行,在一般平视时总是与地面(也叫基面)垂直,在俯视或仰视时则与画面倾斜。a平行透视(一点透视),为了研究透视的方便,我们以下所选择的形体对象均为正方体。也是在正方体的平面中,存在着平行于画幅的面,这种透视,称为平行透视,一点透视的成立,必须使物体的正面以及平面与视平线平行,而与中视线必须成直角。平行透视的特点是,画幅中点有一个消失点,也垂直于画面的平行线,要集中消失于一点,而与视平线成平行或垂直的两组平行于画幅(面)的平行线仍旧相互平行。b成角透视,(二点透视)方形体成角透视图的特点是有两个消失点.即方体的两个侧面不但不与视平线平行,并且当视中线偏离时,方体侧面的平行线均向视平线上相对的二个灭点消失。这种透视现象就叫成角透视,成角透视中只有一条真高线,其余与视平线垂直的线条永远垂直,全部方体的线条都因透视而变短。c平面单位与对角线。透视的应用。A平行透视(一点透视),为了研究透视的方便,我们以下所选择的形体对象均为正方体。也是在正方体的平面中,存在着平行于画幅的面,这种透视,称为平行透视,一点透视的成立,必须使物体的正面以及平面与视平线平行,而与中视线必须成直角。平行透视的特点是,画幅中点有一个消失点,也垂直于画面的平行线,要集中消失于一点,而与视平线成平行或垂直的两组平行于画幅(面)的平行线仍旧相互平行。B成角透视,(二点透视)方形体成角透视图的特点是有两个消失点.即方体的两个侧面不但不与视平线平行,并且当视中线偏离时,方体侧面的平行线均向视平线上相对的二个灭点消失。这种透视现象就叫成角透视,成角透视中只有一条真高线,其余与视平线垂直的线条永远垂直,全部方体的线条都因透视而变短。C平面单位与对角线。2.2概述结构素描结构素描是直接通过形体的结构点来刻画线的虚实、浓淡、粗细、软硬、穿插、组合等对比关系的变化,是体现和强化物体对象的素描关系的表现力、空间关系、视觉审美关系的最佳方法。结构素描以其对事物形态内部结构的准确理解,对物体本质来龙去脉、由表及里表述,严谨、理性的描绘和对物体体积、空间感的良好表达,一直被视为艺术设计中的工业造型设计、建筑设计、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等方面的艺术基础的必修内容。结构素描是极其有益的,它以其“探索和创建”的指导原则,可以迫使学生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去独自探索和表现他所发现的事物。1、结构素描的观察方法1)多角度的观察与研究2)多层面的剖析与拆卸3)简明的几何构造4)突出物象本体结构规律和理性认识5)突出研究性与抽象因素2、结构素描的表现方法与形式1)几何形结构 几何形体结构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我们应该整体地观察所描述的几何体,分析其结构特征,整体地把握住几何形体的外形特征,定住外轮廓,再通过透视关系找出内轮廓线和一些透视面,整体勾勒出形体的轮廓和辅助线,立体效果随之展现。抓住几何的结构线,透视关系,主要轮廓线用较深、粗、实的线条,次要的轮廓线用轻、细、虚的线条,作画过程要对已知的形体关系再次全面、整体地观察、分析仪遍,分清主次,对结构进行进一步梳理,力求使画面更加主次分明、结构清晰、节奏轻快。2)静物组合的结构 静物应注重静物本身的重量感、色彩感、质感,有情感、美感、生命感等特征,静物是素描表现得最佳体裁。无论几种静物组合必须首先确定其主次关系、前后关系、比例关系、穿插关系、上下关系,然后按照富有美感的排列秩序和稳定的构图方法,如三角构图法、散点构图法、波浪式构图法,将各种静物组合成一个整体。强调整体的对比统一性、稳定性,主体物的位置关系和主次感、秩序感、美感等方面的因素。以及变形原来对静物形态进行分析和研究使我们理解形态结构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结构观念和以整体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认识物体。五、培养科学观察、认识事物的方法知识点:1、学会整体的观察事物。2、利用比较的目光区别事物3、立体的、多维的认识事物的空间度建立观念形象1、构造原理观念2、立体与空间的观念3、局部与整体的观念4、理解四个方面的结构;解剖结构、几何结构、构成结构、透视结构具体分析:1、结构和形体形体造型的基础正确的观察方法:形体面线;表现过程:线面形体。2、基本形造型的起点和归宿;抓基本形是把握物象艺术化的关键的一步。它综合了形象的比例、结构、形体、透视、运动等因素的总像。结构是造型的本质因素:解剖结构与几何结构。正确处理结构可以表现物体的结实感。形体:形象结构的外形概括和几何形化,明确表现形体就能体现物体的厚重感。六、大概了解什么是造型艺术语言的组成部分(与课题内容结合训练)1、线条的运用2、明暗与体积的结合3、形状的提炼4、色调的安排(空间层次的运用)七、写生步骤:1、构图(三角形行构图法原则)1)画面物体的大小与画幅的比例关系2)画面中心位置的安排3)物体水平线的错落关系2、线条的运用1)线条特性带来的形式美2)线条运用上的条理性3)线条的空间感4)线条在表达物质质感的变化八、以线造型写生时注重线条特点:1、线条的穿插、重叠体现物象的立体感和多层次形体空间。2、弧线弧度的走向、凹凸线条造成的效果。3、线条对比和变化对质感的表现。4、线自身的轻重、粗细产生空间透视感。5、线条分割形体的体积,线条密重叠多体积强烈。6、不同质感线的力度不同。以上内容理论课学时:2学时 实验制作学时:10学时九、作业:目的:让学生更深地理解素描的透视规律以及结构素描的表现方法。要求:完成二幅作业,四开纸。10课时完成几何形结构素描一幅,静物组合结构素描作业二幅。速写作业十张!)、构图合适,熟练地运用线的粗细、虚实将画面的空间以及物体的体积表现出来。 2)、透视准确。重点:1)、让学生正确理解画面的透视与形体的表现;2)、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线条的表现技巧。第三章 表现性的素描训练教学方法:讲授、示范、课堂作业评解。教学目的:通过组合静物等形式的练习,开启和推动思维方式,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独到的创造性。教学重点:静物写生的意义;静物组合的原则;明暗、质感、量感、空间的表现。教学难点: 构图、质感、空间的表现。作业: 48学时 八幅 四开以上的纸要求:构图完美,提倡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想法,深入细致地表达个人意图。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一、静物写生的意义:所谓静物,一般系指适合于在室内进行写生的室内用具,如小型家具、文具、炊具、食品、室内装饰品、艺术品、玩具、乐器等等。与几何形体相比,静物更富有生活气息和亲切感,静物的各种造型、质感、色彩、用途及其美感更加丰富多采。通过静物写生练习,可以获得更丰富的表现技法,积累更多的作画经验。可以说,静物写生是艺术面向生活,走向生活和学会表现生活的开始。二、静物组合的原则 (1)体现生活气息,合乎情理。这是首要的一点,富有生活气息便能产生自然美,合乎情理便能产生某种情调或意味。因此,在选择静物前应先有构思,不要盲目拼凑一堆静物。(2)有中心、有变化、有对比。摆静物应先选一个主静物,一般形体较大,也就是要大于从属的静物,占据构图的主要位置,在构思和色调上起决定作用。选择从属的,也就是配角静物,其形体要小于或低于主静物。搭配的静物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应考虑它们在大小、高低、方圆、深浅及质感上的变化,不要过于单一或过于杂乱,这样才能获得既有中心秩序,又有对比变化的较理想的效果。 (3)光线和背景。光线的配置一是为了使静物立体形象更为明显,二是为了增加情调美感。不同的光线可以造成不同的情调。强光可增强物质的闪光感,产生富丽堂皇的美感,用于照射某些豪华静物组合更为理想;自然光或平光可产生安祥朴素的效果,适用于某些具有朴素风格的静物。总之,同光线可以产生不同的形体效果、质感效果和美感效果,需要运用不同的技法去表现。因此,在静物组合写生中,应当选用不同的光线,多方面培养感受力和表现力。设置灯光时,要十分注意光线造成的投影形象,尤其是出现在背景或衬布上的投影不要过大和过于清楚,应把投影当做整体构图形象的一部分。静物组合的背景可利用墙壁或深远空间,也可以用衬布。在选择衬布当背景时,衬布的深浅和质料应与静物的形态、质地、色调关系一起考虑。色调关系应既和谐又有对比,起到相互衬托的作用。从情调上说,较豪华的静物可以选用较豪华的衬布,朴素的静物可选用一般的粗布。衬布最好以单纯的色调形式出现,不要有明显的花纹图案,以免造成花乱和喧宾夺主的后果。 (4)构图的形式美。不论选择什么样的静物,体现的情调如何,若想摆出较理想的组合关系,画出较理想的构图,就要认识构图形式美的一般规律。静物写生形象比较丰富,是培养构图能力和认识构图形式美的良好机会,应引起重视。一般说来,较好的构图必然符合美的规律,其优点如下: 集中而不单调;稳定而不呆板;饱满而不滞塞;活泼而不散乱;有主有次;有远有近;疏密相间;黑白有序;考虑动势;不分割画面。以上各点除“考虑动势”外,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静物是处于静止状态的,但由于视觉心理的作用,在某种情况下,静物也会产生某种动势,给人某种动的感觉,包括动势的方向感、力量感等,从而影响构图的形式美。如将一把茶壶放在桌子上,那么,茶壶嘴所指的方向就是茶壶的动势方向。将两把茶壶放在桌子上,茶壶嘴同朝一个方向,可以使这种动势感加强并产生形式美;如果壶嘴朝着不同的方向,则会产生不同的动势和不同的形式美。将一把水果刀放在桌子上或盘子里,其刀尖所指的方向构成它的动势方向;如果将两把水果刀放在一起,不同的摆法会产生不同的动势。一个圆罐和一个苹果,如果单看其中任何一个,都不会产生某种方向的动势;若把它们放在一起,就会产生某种动势。一般地说,较小物体所处的位置,即是这组物体的动势指向,如果沿着这种指向在较小物体的前面再放一个更小的物体,这种动势就会更加强烈,形成一边倒的动势形式;如果在相反的方向放一个物体,则会使这种动势有所抵消,构成某种动势的平衡。在静物组合中,背景的衬布也会构成某种动势。衬布呈垂直状,动势最为稳定;如果是呈倾斜状,或它的折纹呈倾斜状,就会形成某种动势并带有方向性。如果这种方向性和静物的动势方向相一致,则会加强静物的动势感;如果相反,则会减弱其动势感,产生某种视觉平衡。 以上所述只是构图的最基本的原则,在实践中应灵活运用。可以说,组织和摆放静物的过程就是艺术实践的过程,就是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所以,应当学会组织静物,从而画出较理想的作品。三、要点把握1、色感与明度素描是一种单色的绘画艺术,因而关于对象的色彩感觉只能通过黑白灰色调的明度变化来表现。因而在静物写生中,准确观察和判断物体之间固有色的明度及其差异,对于色感的传达至关重要。而明度关系的表达是一种相对关系的表达,我们无须也不可能在白纸与笔的墨色这一有限色调中表达出对象世界光与色的绝对强度。因此,需要学习的是运用物体明暗变化的“五调子”格局和规律,以黑白灰色调层次恰当的明度比例,来概括和表现出对象色彩的明度效果。因此,画面黑白色调的分寸感是静物写生的重要训练内容。我们需要在各物体之间固有色的明度范围内,细致敏感地辨别和把握色彩明度的层次关系,以获得准确的色调依据。2、质感的表现由物体的物质属性带给人的视觉感知即为质感。如玻璃表面的光洁、绸缎的柔软滑亮、陶瓷的粗糙、金属的坚硬等。质感的获得源自人的视觉经验和触觉经验。在静物写生中,质感的传达是一个重要的表现内容,它可训练我们视觉的敏感和写实效果的真实丰富。3、量感的表现由物体的重量带给人的视觉感知即为量感。在绘画表现中体感和质感是造成物体量感的重要因素。如果画面出现的是一个没有体积的平面,纵然表现出了质感,却难以产生量感。而不同的质感又会唤起人们不同的量感经验,如绸缎的柔薄产生的轻感或陶瓷的粗厚产生的重感等。4、空间的把握。具象造型中的空间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象在现实空间中由其物理属性所决定的空间结构;再一个是物象在空间中,由于光的作用所形成的的具有影调变化的表面因素。这些因素的形成一个可以依赖线性透视法;一个可以依赖空气透视法。在具象造型中空间感的表现是依赖两者的同一和结合。绘画中在二维平面上表现空间,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规律和视觉化的手段,才能造成可感的三维的空间效果。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1、画面上的构图安排是否适中、匀称。每个物体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是否准确。在构图上每件物体是否都被感觉是从属于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2、是否注意了光源的投射方向,掌握住各种调子总的关系,真实地画出了每一个物体的比例、结构、明暗色调和质感;3、是否掌握了静物构图的基本方法,在自己布置的静物中,也能体现出一定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4、能否以线性透视和光影空间表现方法,生动地再现复杂的具象形态以及空间透视感。创意篇第一章 概论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学习掌握设计素描的创意篇。进一步对设计素描的理解以及作为基础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设计素描的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设计和素描的关系。教学方法:集体讲授。范画观摩。教学时数:12学时教学过程:设计素描概念素描,是指以线条表现物体、人物、风景、象征符号、情感创意和构想的艺术形式。素描是研究自然形态、人工形态的第一步,它包含着视觉表现的基本法则和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才能追求视觉形态的创造。设计素描是运用线条来描绘设计思维,使之变成视觉艺术的一种完整形象。设计素描是艺术创作和原创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设计者的创作思维和艺术特性,是艺术设计的基础。设计素描是专门服务于设计领域的素描技法,它是设计者通过对所有设计的对象进行科学的构思、分析、整理、归纳,并通过素描手段在平面纸上,对物体进行刻画、塑造、表现的设计过程,是设计师的思维符号在创作过程中的体现。设计与素描之间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是设计程序的一部分。设计思维通过素描形式体现出来,设计源于思维理念,并诞生于创作结果;而设计素描是记录这一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和手段,它是整个设计过程的一个环节,它记录了人们最初的思维理念和图形发展、深入、完善并不断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创作过程,也是对思维重新审视和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一批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运用素描形式创造了大量的思维的图形以及功能性器械设计图草图。设计素描以其简便、有效、迅捷的特点,成为所有视觉化表现手段的基础和重要表现方法。它运用线条等手段,展示设计的视觉形象和技法,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它是人智慧的结晶,是设计者创造性思维的写照,也是设计者的心灵独白。设计素描侧重理性思维和设计的实用性,追求完美的图形效果和产品的应用功能。设计素描源于人脑的思维意识,是设计理念和联想符号的再现,是对自然物象的重新诠释,同时,也作用于思维意识,通过图形使之不断完善,以达到设计目的。作为艺术设计的造型基础训练,设计素描和绘画性素描相比较,其认识实物的角度和方法有所不同。设计素描更加注重传达设计造型的理念,强调实用功能意义上的审美。而绘画性素描是纯粹性的审美功能,是单纯视觉、情感意义上的,它体现的是画家独特的感受和风格。设计素描作为理性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人类不断向往美好生存环境的结果,它形成于人类的构想,存在于艺术实践之中。第二章 解构与重构性素描第一节 分割与线性对比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课题的教学,学生在对物象分割的基础上,用具象立体形描绘之手法,生动地表现物象解构与重构后的扑朔迷离的变幻效果。在用具象手法描绘物象的同时,于线性分割的平面关系及黑、白、灰的节奏韵律中,能体悟和表现出具象形态中涵盖的抽象的意味及形式美感。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将常见的自然物象和人造物象进行分割、解构。教学难点:用具象手法立体的再现分割后的物象,并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教学方法:讲授法与实践指导教学时数:12学时教学内容:课前谈话导入:大学学习与高中学习的不同。(填鸭式与自主式) 写实素描(如何画出所看到的东西,不再是执着于画得象什么,提供我们表现自然的能力)与形式意象素描(指引我们发现所画出的东西,于我们自由的表现愿望)。无论是剖析物象的微观还是分解物象结构的描绘,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对画面进行分割。我们所以讲“分割”而不说“构图”,是为了区别于传统的那种具象绘画表现所采用的焦点透视法,不是将客观的物象适中地安置于画面内,而是在剖析物象并努力精微的刻画或解析物体重新整合之时,根据主观情绪、心境的变化,用线进行抽象的分割,利用客观的物象来作主观的处理,使分割的线性更具抽象的意味。用线分割画面,若是以物象的边作局部放大,则相对于该物象的完整图形而出现正负形;若是拆解物象,将多种形象元素重新组建,则相对于该抽象的完形而显现平面性的多样形。这两种情况,无论进行哪方面的训练,都要强调对正形与负形、正形与正形相辅相成的巧合意味的敏锐感觉之训练,并将这种具有抽象意味的线性分割建立在对物象新的视觉形态所产生的心灵变化的基础上。值得注意的是,当物象被剖解、拆卸变为简洁的线条置于画面时,物象的客观原形必然消失在分割交集的若干块小的平面中,那种突现的抽象似乎与前文提及的平面构成内容相近。如果我们的练习就停留在这一步,那么设计素描之概念也就不复存在了。我们必须在线性分割的基础上,作立体形描绘,在扑朔迷离的形状变幻中,组合形体,刻画形体,并于线性对比的同时,随机应变,灵活地处理不同的形状,丰富我们对物象结构、画面结构的认识,拓宽视野,在依托物象作主观分析与描绘的过程中,让思维扩散,进一步发挥创造能力。作业:陶罐瓷器花瓶为基础的解构练习以陶罐瓷器花瓶自然物象为对象,将其构造进行分割、拆卸后,对基本构件元素重新组合,使其成为一个全新的视觉形态。要求:1、将常见的自然物象和人造物象进行分割、解构后,以线性分割画面,用具象手法立体的再现分割后的物象。2、平面的线性分割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立体的再现物象的刻画,细致生动,画面的整体形具有一定的抽象意味。3、纸张规格:对开素描纸。教学辅导如何找准重新整合把握结构框架的主要依据?(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最大问题)本课题练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必须引起注意,并及时加以解决。这就是如何构建结构框架?解构与重构性素描不像传统具象型态素描和本书上篇素描练习,有个完整而具象的物象让你去描绘,其骨架结构的把握是以被描绘的对象提供的,客观的因素相对多一些。比较之下,这种素描练习,只要掌握好正确的观察方法,掌握好局部与整体的比例关系,其框架结构是很容易构建的。而解构与重构性素描练习,因客观物象的可比因素模糊,甚至需要打破原有的比例关系,故而易出现把握画面结构框架一时无所适从之困惑。解决此问题的关键,还是从被解构的客观物象本身去寻找。剖解后的客观物象,其形式构成会给我们很多的感觉、启示。是重新整合把握结构框架的主要依据。另外,在精心观察体悟中,可以通过借鉴平面构成的某种手法,打开思路,获得创意的灵感。总之,这种素描结构框架的表现,要从客观物象内在构成与心灵活动相互碰撞、交融的过程中去探寻。第二节 平面分割形与立体具象形的构成描绘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教学,学生在掌握对多种物象作线性的平面分割之方法的基础上,立体地再现物象的具象形态,在复杂的物象之间,协调其关系,把握整体,创造既有平面性又具立体感的新颖图形样式。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立体地再现物象的具象形态。难点:在复杂的物象之间,协调其关系,把握整体,创造既有平面性又具立体感 的新颖图形样式。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实践指导教学时数 12学时教学内容把相关物象作“不同时空”的构成处理,必然涉及“平面分割形”的关系问题。这与前面所谈的训练中作平面分割有不少相似之处。用单线作平面分割形的处理,无论怎样调整形与形之间的关系,“正形”与“负形”因诸多物象于同一画面展现各自存在的空间形状而难以相互渗透,形与形的连接或重叠在二维平面的“底子”上,易显得单薄且破碎,如果我们对此仅以黑、白、灰之关系作平面处理,也就成了纯平面构成的抽象几何图形式的训练,偏离了设计素描教学的方向和重点。因此,我们必须在平面分割形的底子上,用立体具象形的描绘手法,使诸多物象形在平面与立体的关系表现中,逐步显现出一个具体而丰满的有意味的形态。本课题的练习,着重于对某种物象剖解后的结构分析,探索物象的生成结构规律以及重构的新结构形态之美,强调物象在不同时空的平面分割形处理,并在此基础上作立体具象形的描绘,创造一个生动的全新的意象形。从表现手法上看,这是“平面分割”与“立体描绘”有机的结合,是对物象的平面轮廓和立体形态进行有意味的构成描绘。作业:以动物头骨,、树叶、枝条等自然物象为写生对象以两种以上的物象外部或内部特征之轮廓作平面分割,在此基础上,用具象描绘之手法,再现不同空间状态的物象立体形态,整体地表现出某种意象图形。要求:1、本课题练习,作为联想与意象性素描训练的一种特殊方法,要求把物象平面的轮廓形与物象立体的空间形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平面感与立体感相交融的新图式。2、生动地表现出物象的宏观与微观的不同形态,以及意象合成的幻觉空间。3、纸张规格:对开素描纸。教学辅导如何把握平面性与立体感交汇于同一画面的意象性素描整体 如何把握平面性与立体感交汇于同一画面的意象性素描整体感之问题,是本课题乃至整个大课题训练的主要问题。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其整体感与传统素描讲究整体感的要求有所不同:传统素描的整体感是建立在再现物象三度空间的基础上,而本课题练习的意象性素描,自然必须以是否表现了丰富的意象为前提条件,其标准未有也不应有一个统一的形式要求尺度来衡量优劣。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可以多样化,只要能使意象形生动有趣,丰满奇特,采用什么样的手法均可。当然,对这种素描的整体感的把握仍必须遵循形式美的基本法则。第三节 解构与重构的虚实节奏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教学,学生在进一步深入物象内在结构空间的过程中,挖掘、了解、探究物象有机构成未知领域的美的形态,并通过与心灵的碰撞、交融,重新建构新的物体空间,在不失传统素描表现要素的同时,把握画面的虚实节奏,生动地展示物象重构的美的结构形式。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虚实节奏关系的处理。难点:生动地展示物象重构的美的结构形式。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实践指导教学时数 12学时教学内容 如果说前面两方面的训练,作为解构与重构性素描,以拓宽视野、扩散思维为教学中心进行创意素描练习的切入点,那么,这里我们则强调这种练习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即虚实节奏关系的处理。 当然,任何一种素描样式,抑或任何一种艺术形态都必须讲究虚实节奏关系,但是,由于形式的不同,创意的区别,在处理虚实节奏的关系上就存在着不同的要求与方式方法。一般说来,传统具像形态的素描把这种关系的处理建立在同一时空的物像真实感的表现上,往往以前实后虚,受光部实、背光部虚为原则,其总体目标要求能体现物像于三度空间的真实感,尽管这种素描也不失作者主观情感的表现性。然而,我们所讲的解构与重构性素描,在虚实关系的处理上与上述传统素描方法就大相径庭了。首先前与后的关系,在解构物像重新整合后,失去了常态的逻辑性,变化多端,因此不可以用传统的手法生搬硬套。此外,不同时空的物像所显示的光源也不具备统一性,所谓明实暗虚在此就不适用了。 那么,如何把握解构与重构性素描练习的虚实节奏呢?不妨举个例子, 如将某种花芯局部放大,点状的花心便分布于画面,画的原形不见了,前后关系不存在,于是对花芯虚实的处理便可随“意”,可以中间实四周虚,也可上面实下面虚,也可以左实右虚、中间与上下虚。这种更强调主观性的虚实处理,强调练意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合设计能力是显而易见的。而对“意”的锤炼,则要求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诗词、书法、舞蹈、音乐等姊妹艺术,在相通相融的深刻体悟中,转换为设计素描虚实关系的视觉样式,使解构重组的物象在虚实的黑与白、轻与重、明与暗、粗与细等形式因素的关系表现中,展示独特的节奏韵律美感。 上述彼此关联的三个问题,只是作为解构性素描练习课题的切入点与重要环节,并非完全涵盖此种素描课题内容,该课题内容的丰富性,可以在课题进行的过程中充分地展示,从而使解构与重构性素描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更加全面、更加完善。作业 与第一、第二课题相关的练习内容中,以自然物象和人造物象作为对象,在将其构造进行分解、拆卸并重构后,又意识地强化画面的虚实关系,使其成为具独特节奏韵律之美感的新图式。要求:1、将第一、第二课题内容进行综合练习,并有目的地注意画面重构的形式意味与虚实节奏表现的相互关系。2、把黑与白、轻与重、明与暗、粗与细等形式因素化为虚实关系的素描视觉样式,以体现设计素描别样的节奏韵律之美感。3、纸张规格:对开素描纸。教学辅导怎样处理黑、白、灰的关系,使画面更具生动性,是本课题练习的主要问题,传统具象形态素描在处理黑白灰关系时,只要把暗部画足,尤其是将明暗交界处画重一些,同时处理好中间调子,即明与暗的过渡部分,画面的黑、白、灰的调子变化就能表现出相应的节奏韵律。但解构与重构性素描,因物象处于不同的时空,其黑白之间变化无相对不变的规律,故而在调子的处理反面较难把握,虽相对自由一些,但没有固定不变的客观物象的参照,却易产生失控之感。这里,我们提示几点处理之方法:其一,对于画面黑、白、灰关系的处理,要视其变现形式的不同而采用不同之方法。如以线条表现为主,则应在线的轻重与疏密关系。寻找切入点,将素描调子的变化,落实在画面的线条虚实轻重、疏密黑白的总体分布上。其二,若以明暗体面表现为主,则应注意不同的时空中的物象形体黑白变化的相互交错,力求严谨,切忌松散。其三,在“对比与统一”形式法则的关系中,确定黑白对比强弱变化的节奏,或强调黑度,追求深沉而有量感的力度美;或讲究和谐雅逸,力创平和而协调的轻柔美。与上述结构框架的构建一样,这种素描对黑、白、灰关系的把握,依然强调观物取象,心物象映得艺术表现之基本法则。当然,在练习的过程中,不同的物象,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表现手法所显示的复杂性绝不只会出现上述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是我们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提取出来的。我们认为,在教学辅导中抓住了这个主要问题,其余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第二章 联想与意象性素描第一节 以不同时空、不同特征的物象构成画面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教学,学生能更进一步准确地把握物象的基本形式特征,在不同时空的不同物象之间引发联想,提炼意趣,并以素描之手法,将不同时空,不同特征之物象交织于“内在意味”的意象之中,在创造全新的图式过程中,培养意象表现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充分发挥想象力,在物象与物象重组后变幻为新的意象形。难点:将不同时空,不同特征之物象交织于“内在意味”的意象之中。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实践指导教学时数 12学时教学内容本课题是在“解构与重构性素描”课题练习的基础上,学习我国传统意象造型的观念、方法,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某些构成形式,紧紧抓住物象的内外形式特征,积极发挥想象作用,努力培养学生创造意象图式的能力。当代艺术涉及在意象造型运用方面已经越来越广泛,艺术设计教学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内容。但是,对意象造型能力的训练,以往的设计素描教学几乎没有涉猎,这就不仅在造型基础训练内容方面本能很好的与其它课程衔接,而且就创造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来看,也本能充分发回扩散思维,让思想如大鹏展翅,越客体物象之外去寻觅崭新的意象空间图式。因此,我们在前面素描练习的基础上,另设“联想与意象性素描”课题,以“概念转换”、“质感替换”、“虚拟空间”、“义合成”等手法,在观察、分析、研究客观物像形式特征的同时,由想象作为纽带,将两种以上的物像妙和于一个整体的意象形,为调动学生的创造激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搭建又一个宽广的平台。 上一课题“解构与重构性素描”,已涉及“不同时空”物象的组合练习,但那种练习是物体剖解后的重构,是以探寻物象内在结构形式之奥秘为主要目的。这里,我们重提不同时空物象的构成,则主要以某种意念为指导,在不少于两种物象于不同时空的重构中,引发联想,创造意象。其不同物象的组合,在彼此的属性上可以友一定的联系(如:果盘与水果、水果刀等),也可以无任何关联(如:果盘与篮球、手机等)。然而,无论物象之间的属性关联与否,都必须以某种内在的一年为构成之意蕴,同时还要打破同一时空的概念,即在不同的时空中构成画面。 有一点必须强调说明,这就是在这一课题的训练中,要注意抓住物象的特征来开展,因为物象的特征是构成联想创造意象的关键因素,忽视了这一点,我们的训练就会变成不同时空物象的拼凑,失去内在聚合的意味,而使形式变得空洞,无从生发丰富的联想和意象。所谓物象的特征,主要指物象的视觉形式因素,如:玻璃器皿的线条是流畅的,质地是透明而轻薄的,而未曾加工的山石,线条是硬朗的,直线化的,质地是坚硬而粗糙的。把他们拼凑在一个画面上作不同时空、不同方位,不同形状的构成处理,必然有刚与柔、粗与细、重与轻等形式对比的强烈感受,产生丰富的联想。因此,物象的形式特点是生发联想的支点,也是创造意象的纽带,必须牢牢抓住,这是我们进行联想与意象性素描训练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的只是要点与上一课题相同之处,是对包豪斯式的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即把对“自然的分析与研究”和“造型、空间、运用以及透视研究”融为一体,创造有别于客观物象视觉常态的新图式。但所不同的是,上一课题,我们着重于对物象的剖解后的结构分析与重构的组合形式研究,更多的关注重构的形式元素组合的形式视觉感受,而本课题则在此基础上,要求充分发挥想象力,在物象与物象重组后变幻为新的意象形。 显然,对于意象一词的理解是本课题练习首要弄清的知识点。意象造型美学法则的运用,在我国艺术史上源远流长。结合美术与设计的特性,随着实践的深入,意象一词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衍化。就总体而言,意,指精神、情感,是内在的主观的思想活动;象,是指外在的客观的融合。因此,反映在创意素描练习中,意象性素描就是主观意念与客观物象相互融合,但偏重意念表现的意象化图式。 其次,我们还要弄清“联想”的含义。联想是一种想象思维活动,且带有幻想的色彩。而想象活动又分为再现想象和创造想象。前者是对物象记忆的联想,称为知觉想象;后者是在某种物象的刺激下产生的超越物象记忆的新审美形式的联想。本课题素描练习,即联想与意象性素描,是为后者的一种创造思维训练。通过对物象观察、分析、归纳、抽象等过程,再用联想思维去敲开神秘的意象之门。 至于说本课题练习的相关技法,与前面的训练无大区别,不过,须强调说明的是,所有的技法之运用,都必须以能否更好地表现意象为前提,否则,为形式而形式就不是本课题练习的重点所在了。作业以某种物象作为主体,配合其他不同时空的物象,用明暗表现之手法,创造奇异的视觉图式。要求:1、将两种以上不同时空的物象,经过高度概括处理,以显著的形式特征,整合于某种“内在意味”的意象图式之中。2、要求构思奇特,手法新颖,其图式具有梦幻般的视觉效果。3、纸张规格:对开素描纸。教学辅导本课题练习,因与以往的素描练习在观点和方法上有较大的区别,所以必然会带来诸多的问题,如:怎么把握物象的特征?整体感标准是什么?联想如何产生?意象形怎么把握?等等。这些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创造丰满的意象形。要创造丰满的意象形,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对物象特征的把握。而对于物象特征的理解,以往的素描练习,总是以物象外形的特点为依据,对其略加夸张,使形象特征更为明显。这种于写生中提炼概括物象特征的方法,在联想与意象性素描练习中仍可以运用。但仅此是不够的,还要从物象的内在结构形式中寻其特点,获得多方面信息元素。尤其要注意的是对物象特征的理解,不能局限于以往写生的方法,只要抓住物象的几个特点就能构成某一特征。而要从物象的内外形式元素中把握特点,寻其可能产生的多种特征。例如:有一种牡丹花的外形浑圆,层层花瓣的结构也显示其流畅而轻柔圆润的形象特征。然而,观其花心,并作局部放大处理,却具有放射式的奔放洒脱之形式特征。因此,某一种物象,就其形式而言,从不同的视角加以观察,就会产生多样的特征来,从而为联想提供多种依据,为意象的产生打下必要的基础。第二节 悖理与比例逆反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教学,使学生在能理清视觉中的悖理与比例逆反的基本概念,在观念先行的原则下,大胆突破常态的视觉空间,以变换的时空理念,奇异的造型手法,创造出生动新颖的素描艺术形象,提高设计素描造型的创造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悖理与比例逆反的基本概念。难点:大胆突破常态的视觉空间,创造出生动新颖的素描艺术形象。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实践指导教学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传统的素描对物象的描绘总是以一个特定的角度同一时空的关系处理,使被描绘的物象符合常态的视知觉。然而传统素描方法的训练,却存在着因过于依赖处于同一时空的物象的逻辑关系,而易出现思维视觉僵化的弊端。为此,我们借助于悖理这一数字的范畴,对物象作不同的时空和方位处理,以其获得全新的视觉效果而扩散我们的思维。运用悖理作形体结构处理.可以引导学生将思维与视觉伸向神秘的变幻莫测的空间。 打破常规的空间关系,还有另外一种手法:“比例逆反”。这是运用物象的比例作反向思维,把不同的物象不成比例的重新整合于同一画面上,造成视觉的反差,取得独特的效果。大家都知道,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在一定的数量比例中有条不仅的运行着,具有秩序性、规律性。大到太阳与地球、地球与月亮的关系,小到大海与江河、江河与小溪的关系。因此,大多数造型艺术把符合常规的物象比例关系作为和谐美的创作依据,体现美的价值。但是,美是具有多样化的,有些艺术形式则不能讲究比例的常态性,如漫画,画的太符合正常的视觉比例关系,就必然失去幽默感。另外,过分强调物象比例关系的常态性,也极易使视觉艺术在过于讲究条理性和逻辑性的运作后,显得平淡无奇,而这恰恰是艺术设计之大忌!因此,在设计素描创意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运用“比例逆反”之概念,来丰富学生的创意思路,不断变换时空理念,增强素描的视觉冲击力,创造出生动、新奇的素描艺术形象。作业将最为常见的物象作素材,分别做悖理与比例逆反的两种练习。要求:1、运用视觉中的悖理与比例逆反的基本概念,对所选择的物象作异乎寻常的处理。2、在把握整体构思的基础上,力求细致地表现出每个细节的具象形态,使整体形象生动有趣、高雅幽默,具有强烈的视觉的冲击力。3、纸张规格:对开素描纸。教学辅导由于本课题练习与传统的素描训练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在练习中可能陷入无从着手指窘境。而突破此境之法,则在于思路。因此,还是要从视觉中的悖理与比例逆反的基本概念入手,并多作反思维。如:硬与软、方与圆、直与曲、黑与白、长与短、大与小等登。将物象之常态作反方向处理,同时借鉴现代主义绘画之表现手法,方可打开思路,产生灵感。此外,还要注意素描的表现能力,也不可一味地求视觉的新奇而失去高雅的趣味。第三节 物象形式联想与概念转换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教学,学生在把握物象形式特征与了解物象概念转换之含义的基础上,能巧妙地抓住相互置换的物象形式特征之共同点,使二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从而在物象形式联想与概念转换的练习中,丰富想象与创造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把握物象的形式特征难点:由一物置换为另一物,并使二者同时显现而不相互排斥,关键在于“妙合”。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实践指导教学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通过对客观物象的观察分析产生丰富的联想,是意象性素描过程的必要程序,而联想的丰富性又反映出联想的多样性。如一朵花盛开的菊花,其放射式的线条,可以联想到爆竹礼花,也可以联想到万道霞光,又可以联想到奔放的舞姿,甚至还可以联想到破碎的玻璃。当然,这里所指的联想的多样性,并不包含物象的品格象征,只是由物象的视觉形式而生发的联想。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此种联想在由一物向另一物象转换时,原物像的造型特征,即他的结构形式是重要的支点,也是物象概念转换的起点。我们姑且将这种联想称之为物象形式联想,而联想生成的关键,依然是对物象形式特征的把握。 需要注意的是,将某个物象原有的造型转换为另一个物象的造型,使二者合而一体,相辅相成,要求对物象形式特征的把握是双向的,即由被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