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护理学icu课件_第1页
急危重症护理学icu课件_第2页
急危重症护理学icu课件_第3页
急危重症护理学icu课件_第4页
急危重症护理学icu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黄 洁,第四章 重症监护,学习目标,1、掌握ICU的概念;监护指标的正常值以及临床意义。 2、熟悉ICU的收治对象与治疗;熟悉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方法;ICU监护内容及监护分级。 3、了解ICU的设置;ICU的管理 ;ICU感染控制。,ICU概述,1970年,美国危重病医学学会(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加强医疗单位(intensive care unit, ICU)是危重病医学的临床基地,是医院中危重患者集中治疗的场所。 我国ICU建立于80年代初,1991年11月由中华外科杂志等单位牵头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加强医疗研讨会。,一、ICU发展史,ICU始于对呼吸衰竭的集中治疗和护理 1952年夏,丹麦哥本哈根脊灰流行,造成延髓性呼吸麻痹,多死于呼吸衰竭。病人被集中,通过 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畅通并进行肺部人工通气,使死亡率显著下降。治疗效果的改善,使有关医生认识到加强监护和治疗的重要性。,铁肺 重症监护病房的最早尝试,,ICU发展史,50年代初,英国建立呼吸重症监护治疗病房(RICU)。 美国1961年麻省总医院RICU一年就治疗400例病人。 50年代,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成功为现代ICU的建立提供了客观需要。,第一节 ICU的设置与管理,一、ICU的设置 二、ICU管理 三、ICU感染控制,一、ICU的设置,(一)ICU的模式 1. 综合性ICU (general ICU)、 2 . 专科ICU : CCU 冠心病 ICU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re unit) RCU 呼吸系统疾病 ICU (respiratory disease care unit) CPICU 心肺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CSICU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NSICU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UICU 危重肾病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IICU 婴幼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3 .部分综合性ICU ECU 急诊ICU (emergency care unit) PICU 儿科ICU (pediatric ICU) SICU 外科ICU (surgical ICU),(二)ICU规模,床位设置 500张床以下的综合性医院应设综合性ICU ICU床位占总床位的1%-2%,发达国家达5-10% 一个ICU8-12张床 每张床占地不小于20平米,以25平米为宜 床位间隔大于1.5cm。 床头留60cm空隙,病床配有脚轮及制动装置。 每张床的天花板上设有天轨,其上有可以自由移动的吊液装置及围帐。 温度241.5,相对湿度50-60。,中心ICU病房,ICU人员结构及护士要求,ICU主任 ICU主治医师1-2名 ICU住院医师2-4名 ICU医生与病人之比为1-2:1。 ICU护士长1-2名 ICU护士与床位为3-4:1,ICU护士与病人为2-3:l。 ICU护士要求:具有多学科医疗护理及急救基础知识、掌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掌握各种监护仪的使用、管理、监测参数及图像分析。,ICU护士的能力,有效地获取知识的能力 敏锐精细的观察力(运用仪器设备、视、触、听、嗅) 突出应变能力 非语言交流能力 情绪的调节与自控能力 ICU护士应以良好的服务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熟练的技巧,使病人感到亲切宽慰、安全舒适。,ICU设备,监测设备: 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测仪、呼吸功能监测仪、心脏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血气分析仪、心电图机。X线机,超声设备。 监护仪器按系统或器官功能参数分门排列,左列显示功能参数,右列为治疗参数。 治疗设备: 呼吸机、除颤器、输液泵、注射泵、起搏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器、血液净化仪、麻醉机、中心供氧、中心吸引装置、体外膜式肺氧合(ECMO)装 。,监护仪,心功能监测系统,心电图机,便携式血气电解质肾功检验仪,呼吸机,除颤器,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系统,新一代便携式“自体-3000P型血液回收机”,制氧机,血氧饱和仪,二、ICU管理,(一)ICU的基本功能 有心肺复苏能力 有呼吸道管理及氧疗能力 有持续生命体征监测和有创血流动力监测能力 有紧急心脏临时起搏能力 有对检验结果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 有对各脏器功能长时间的支持能力 有进行全肠道外静脉营养支持的能力 能熟练地掌握各种监测技术及操作技术 转送病人有生命支持的能力,(二)ICU收治对象,创伤、休克、感染引起MODS者 心肺脑复苏后继续支持 严重的多发性复合伤 理化因素所致危急病症 严重心梗、心律失常、心衰、不稳定型心绞痛 术后重症患者或高龄术后意外高危者 严重水电解质酸碱渗透压失衡 严重代谢障碍性疾病(甲状腺、肾上腺、胰腺、垂体) 大出血、昏迷、抽搐、呼衰需支持者 器官移植后监测,(三)ICU的管理及守则,监测参数定时观察、记录、储存、提取、分析、综合和判断 报警信号就是呼救,必须立即检查 用机械通气时,护士绝不能离开现场 应用血管扩张剂或增强心肌收缩力药物时,要密观滴速并及时调整,滴速可因静脉痉挛或中心静脉压下降有所减增 工作人员用语必须清晰、确切,负责人应每日查房2-3次,三、ICU感染控制 控制内源性感染 1.避免扰乱和破坏正常防御机制。 2.合理使用抗菌药。 3.治疗潜伏病灶。 4.对感染危险大者,保护性隔离和选择性去污。 控制外源性感染 1.布局设计合理。 2.加强病人管理。 3.强化消毒隔离措施。 4.严格人员管理:禁止和限制进入。 5.加强感染监测。空气200cfu/m3, 物体表面5cfu/m2,第二节 危重病人监护,一、ICU收容与治疗 二、监护内容及监护分级,一、ICU的收容与治疗,收治程序 病人所在科申请ICU医师会诊转入常规下病危通知。 治疗原则 解决威胁病人生命的主要问题,全身器官功能的监测与支持。,二、监护内容及分级,一级监测 指两个以上脏器功能障碍者,病情重、病死率高。内容:常规(ECG/NIBPN/T/P/R,尿量,出入量);受损脏器功能监;其他脏器功能监测。 二级监测 指一个脏器功能障碍者。内容:常规监测;受损脏器功能监测。 三级监测 指生命体征平稳,已脱离危险者。内容:常规监测。,第三节 监测技术,一、血流动力学监测 二、心电图监测 三、呼吸功能监测 四、体温监测 五、脑功能监测 六、肾功能监测 七、动脉血气分析和酸碱监测,一、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 无创:心率 无创动脉压监测 有创:中心静脉压 漂浮导管的应用,一、心率(heart rate, HR),正常值60-100次/分 心率监测临床意义 1.判断心输出量(CO) CO每搏输出量(SV)HR(50HR160) 2.求算休克指数HR/SBp 正常0.5,指数为1表示失血20-30%,指数大于1表示失血30-50% 3.估计心肌耗氧(MVO2) MVO2与HR成正比,HR与收缩压(SBp)的乘积(Rpp)反映心肌耗氧。 RppHRSBp,正常12000,大于12000表示心肌耗氧增加,二、动脉压(arterial blood presssure,Bp),影响血压的因素 心排血量 循环血容量 周围血管阻力 血管壁的弹性 血液粘滞度,血压测量方法,无创性血压监测无无创创测压(NIBP) 有创血压监测 动脉穿刺插管直接测压法 优点: 连续监测 体外转流,脉搏消失,仍能监测 抽取动脉血气标本,血压监测的意义,收缩压:克服各脏器的临界关闭压,保证血供 舒张压:维持冠状动脉灌注压 平均动脉压:与心排血量和体循环阻力有关,是反映脏器组织灌注的良好指标之一。正常值:60-100mmHg.,三、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指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 正常值:5-12cmH2O 临床意义:CVP2-5cmH2O cmH2O为血容量不足或右心充盈不佳(静脉回流受阻);CVP15-20 cmH2OO为输入液体过多或右心功能不良。 主要反映右心室前负荷和血容量 持续监测较单次监测更具有指导意义 结合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综合分析,具有很高的价值 适应症 各类大中手术,尤心胸颅脑手术;各种休克;脱水、失血和血容量不足;心力衰竭;大量静脉输血、输液或静脉高能量营养。,CVP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判断导管插入上、下腔静脉或右房无误。 玻璃管零点置于第4肋间右心房水平。 确保管道内无凝血、空气,管道无扭曲。 测压时确保静脉内导管通畅无阻。 加强管理,严格无菌操作。 影响因素 病理、神经、药物、麻醉插管和机械通气、其它如缺氧等。 并发症 感染、出血和血肿、其它血气胸、血气栓等。,(四)肺动脉压(PAP)监测方法-漂浮导管,基本原理,并发症,心律失常 常见 气囊破裂 血栓形成和栓塞 肺栓塞 导管扭曲、打结等 肺出血和肺动脉破裂 感染,肺动脉压监测临床意义,1、估计左右心功能 2、指导治疗为扩容、药物选择提供依据,并可判断疗效和预后 3、选择最佳的PEEP 4、通过压力波形分析,帮助确定漂浮导管位置,监测数据,CO CVP PAWP PAP,(五)心排出量(cardiac output,CO),心排出量:是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总血量,又称每分心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 意义:反映心泵功能的重要指标 方法:热稀释法,二、心电图监测 ECG,ECG临床意义 及时发现和识别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 监测电解质改变 观察起搏器的功能,DP-2.0型手持式心电图分析仪(三导联),ECG监测的方法,心电监护系统 动态心电监测(Holter) 遥测心电监护系统 心电导联连接及其选择,三、呼吸功能的监测,床旁观察既简单又实用。 一般观察: 意识状态,有无兴奋、嗜睡、昏迷等。 皮肤粘膜和甲床,有无苍白、紫绀、皮肤多汗等。 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是否规整,有无呼气或吸气性呼吸困难。 呼吸音。胸部X线。 简易测定法: 屏气试验 吹气试验 胸围差测定法。,(一)呼吸运动的观察,呼吸频率(RR) 正常成人RR为10-18次/分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MV)=潮气量(VT)死腔量(VD)RR 异常呼吸类型 哮喘性呼吸、紧促式呼吸 深浅不规则呼吸、叹息式呼吸 蝉鸣性呼吸、鼾音呼吸 点头式呼吸、潮式呼吸,(二)呼吸功能测定,1、肺容量测定 潮气量(tidal volume, VT) 肺活量(vital capacity, VC) 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 VA) 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潮气量(tidal volume,VT),指平静呼或吸的气体量。 成人约400-500ml(5-7ml/kg)。 用呼气流量表或呼吸监测仪测定。 VT:中枢神经疾病或酸血症致过度通气。 VT: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肺梗塞、肺瘀血。,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指平静呼气末吸气至不能吸后再呼气至不能呼时所能呼出的所有气体量。 主要用于判断肺和胸廓的膨胀度。 用呼气流量表、呼吸监测仪或肺活量计测定。 正常值30-70ml/kg。 15ml/kg 为气管插管或呼吸机指征。 15ml/kg为撤掉呼吸机指标。,肺泡通气量(VA) 通气量中进入肺泡的部分称为肺泡通气量,或称有效通气量。 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是平静呼气后肺内所残留的气量。 FRC减补呼气量即为残气量,可衡量肺泡是否过度通气。,2、通气功能测定,每分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MV) 正常值:男6.6L/min,女4.2L/min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VA) VA = (VTVD) RR,正常值70ml/s 最大通气量(maximal ventilation volume,MVV) 单位时间内病人尽力所能吸入或呼出最大气量。 正常成年男性104L,女性82.5L。 时间肺活量(TVC) 也称用力呼气量(FEV)或用力肺活量(FVC) 死腔通气量(volmne of dead space,VD) VD /VT正常值0.2-0.35。VD /VT 增加,肺泡通气/血流比率失调,无效通气量增加。,(三)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第5生命体征,是通过脉搏血氧监测仪(POM)利用红外线测定末梢组织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间接测得SpO2。正常值96-100%。 SpO2监测的影响因素 正铁血红蛋白(MetHb)与碳氧血红蛋白(COHb)愈高其SpO2测值愈低。 体温因素:低体温致SpO2降低。 低血压肢端末梢循环不良:当50mmHg,SpO2下降。 测定部位:测定部位其皮肤组织愈厚,精确度愈低。 皮肤色素:色素沉着、指甲染料SpO2偏低。 血管收缩剂:使SpO2测值下降。,(四)呼气末C02监测 (expiratory C02monitoring,PETC02),主要根据红外线原理、质谱原理、拉曼散射原理和图声分光原理而设计,主要测定呼气末二氧化碳。 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EtC02) 呼出气二氧化碳浓度在呼气末最高,接近肺泡气水平(约3.55),其与 PaC02的相关性良好,可据此间接估计PaC02。,四、体温监测:,正常体温 口腔舌下36.3-37.2,腋窝温度36-37 直肠温度36.5-37.5 测温部位 直肠、食管、鼻咽、耳膜、口腔、腋下 皮肤与中心温度差:正常温差小于2(了解外周循环的有效指标) 平均皮肤温度常测大腿内侧。 发热分类(口腔温度) 低热37.4-38,中等高热38-39 高热39-40(41),超高热40以上(41以上),五、脑功能监测,颅内压监测 方法:脑室内测压、硬膜外测压、腰穿测压、纤维光导测压 适应症:进行性颅内压、颅脑手术后、PEEP的病人 影响因素: PaCO2、PaO2 、气管插管、咳嗽、喷涕、体温、血压、颈静脉受压、T、BP。 脑电图 脑血流图 脑电阻(REG)检查、Doppler血流测定,六、肾功能的监测,尿量、尿比重、尿常规及血、尿生化指标。 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