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施肥学复习思考题答案资料.doc_第1页
作物施肥学复习思考题答案资料.doc_第2页
作物施肥学复习思考题答案资料.doc_第3页
作物施肥学复习思考题答案资料.doc_第4页
作物施肥学复习思考题答案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物施肥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 绪论1. 作物施肥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2. 中国作物施肥的主要发展阶段与特点。3. 国外作物施肥的主要特点。4. 国内外作物施肥的发展趋势。5. 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意义。6. 为什么重点研究氮、磷、钾、铁元素营养高效基因型植物?7. 基本概念:肥料;施肥;矫正施肥;平衡施肥;测土配方施肥;调控施肥。第二章 作物施肥的基本理论1. 施肥定量的基本依据是什么?2. 施肥基本原理的理论基础及其对作物施肥的指导意义。3. 化学肥料导致土壤酸化的原因和条件。4. 试以“归还学说”为基础分析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的必要性。5. 为什么只有综合效应才是高产效应?6. 肥料和土壤水分间存在着什么关系?7. 作物营养与作物形态结构、化学组分及抗病力有何关系?8. 施肥对作物病害的影响和防止对策。9. 有机肥减轻作物病害有哪些主要作用?10合理施肥对控制作物虫害有哪些作用?11能提高作物抗非生物逆境的肥料种类有哪些?12酸性土壤适宜施用哪些肥料?为什么?13施肥降低重金属毒害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什么?试举例说明。14基本概念:肥效递减律;边际产量;碳氮同(异)步效应;超高产;养分移动率;养分运转率;养分分期效应;养分利用效率;养分农业利用效率;养分生理效率;控释(效)肥料;同位施肥法。第3章1. 肥料效应函数基本表达式及其特点?2. “S”型肥料效应曲线有哪三个重要转折点?3. 如何求算一元和二元肥料的最高产量和经济合理施肥量?4. 如何确定二元肥料的经济最佳配比?5. 测土施肥中选择最佳土壤测试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6. M-3和ASI法各有何特点?7. 养分平衡计量施肥法的基本内容及参数的确定依据。8. 作物营养诊断的原理和依据。9. 作物营养诊断的基本方法和特点。10. 综合诊断施肥法(DRIS法)理论依据、方法步骤及特点。11. 综合施肥法有哪些主要方法?12. 测土配方施肥法的基本内容。13. 水稻“氮调”法的建立基础和方法特点。14.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测定施肥法的基本步骤。15. 基本概念:肥料效应函数;肥料效应曲面;等产线;边际代替率;等斜线;脊线;边际利润(R);边际成本;测土施肥法;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疑似症;重叠缺乏;营养诊断标准值;氮调。第4章1. 试述作物常规施肥方式及其主要作用。2. 作物常规施肥技术主要有哪些内容?3. 作物常规施肥方法有哪些?4. 作物种肥有哪些主要施用方法?5. 作物根外营养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6. 作物根外追肥的条件。第5 8章1. 水稻施肥主要考虑的营养元素。2. 稻田适宜施用何种化学钾肥?稻草还田对水稻营养有何特殊意义?3. 小麦施肥主要考虑的营养元素。4. 小麦施用钼肥的条件。5. 玉米施肥主要考虑的营养元素。6. 玉米主要追肥时期及其目的。7. 棉花施肥主要考虑的营养元素;地膜棉施肥技术要点。8. 油菜需肥特性和施肥主要考虑的营养元素。9烟草施肥重点考虑的营养元素。10. 茶树营养的基本特性。11. 果树营养年周期和生育周期特点。12. 苹果和柑橘树施肥主要考虑的营养元素。13. 结果期果树四个时期施肥各有何作用?14. 蔬菜基本营养特性和施肥技术特点。15. 叶类、果类、根类蔬菜的营养共性。16. 保护地蔬菜施肥主要应考虑的问题。肥料: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所需营养,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物质,或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施肥:将肥料施于土壤或植物以提高产量、品质,并保持和增进土壤肥力的农业措施矫正施肥:指针对某一土壤养分或植物营养缺乏症进行的施肥。平衡施肥:指根据作物需要量、土壤养分供应数量和肥料有效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计量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肥的条件下,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再结合土壤有效养分测定结果来指导施肥。调控施肥:根据作物生态和阶段营养状况、土壤养分供应特点而进行的作物产中定量施肥。属于科学施肥高级阶段肥效递减率:在其他技术措施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随着施肥量的渐次增加,作物产量也随之增加,但作物的增产量却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这种现象与报酬递减律相吻合,称为肥效递减律边际产量: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碳氮同(异)步效应:植株表现为吸收氮和转移氮素均增加,故可称为碳氮同步效应。蛋白质百分含量增加一方面是由于转移氮和吸收氮量,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籽粒中碳水化合物的积累量减少造成的,所以过量施氮常导致千粒重下降,从高产优质角度出发,这种施氮效应是消极的,故称为碳氮异步效应养分运转率:系指收获期作物籽粒中某养分量占全植株(籽粒和茎叶)改养分量的百分比。养分农业利用效率: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氮肥的农业效率。指增加单位氮肥的增产量。以小麦为例:控释肥料: 同位施肥法:是指将控制肥与种子同窝或者靠近的施肥方法。肥料效应函数:将肥料量与产量、品质等指标间的关系用数学式表达肥料效应曲面:指用三维坐标系统来表示产量y随x1和x2的施肥量变化而变化,由三个变量(x1、x2、y)决定的许多点所构成的回归曲面等产线:肥料效应曲面上产量相同的各点的连线在底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称为肥料效应的等产线等斜线:将一系列等产线上斜率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成一条曲线脊线:将等产线上斜率为0和的各点的连线称为脊线,即养分间代替的分界线边际代替率:当产量不变时,两种养分施用量的增减比率边际利润(R):增加单位成本所增加的施肥利润(施肥利润对肥料成本的一阶导数)边际成本:到达经济最佳施肥量时,边际产量等于肥料和产量的价格比,即边际产值等于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此时单位面积的施肥利润最大测土施肥法:根据土壤有效养分测定结果与作物产量的相关性研究,判断土壤养分丰缺程度,提出施肥建议。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按各处理产量及吸收养分量及土壤有效养分的总含量进行计算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疑似症:缺乏不同营养元素而表现出相似的症状。重叠缺乏: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缺乏症状在同一作物上同时或先后重叠发生。营养诊断标准值:指生长良好、不出现任何症状植株特定部位的养分测试值的平均值,标准值加上平均变异系数,即为诊断标准氮调:以调控土壤供氮指标为主体的水稻高产施肥法1. 作物施肥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1)作物施肥学与农业生产的发展。作为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物施肥学的发展状况直接维系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2)科学施肥对作物产量的作用。施肥时提高作物产量最重要的手段,作物产量的高低决定于单位面积上施肥量、作物对营养物质吸收和转化效率的高低(3)施肥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关系。科学施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施肥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2. 中国作物施肥的主要发展阶段与特点。(1)化肥试用阶段。由传统、单一施用有机肥转变发展为大规模施用化学肥料,并以有机无机配合施用作为施肥制度(2)矫正施肥阶段。由经验性随意施肥逐渐发展为矫正、平衡、定量化施肥,由合理施肥逐步进入科学施肥(3)平衡施肥阶段。由单一养分肥料施用发展为多种养分平衡施用,并推动复合肥、专用肥更大范围的应用(4)调控施阶段。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建立施肥经验模型,初步提出了调控施肥的理论与方法,为作物静态,主观施肥向动态调控施肥发展奠定了基础3. 国外作物施肥的主要特点。(1)肥料效应方程式研究与应用(2)以测定土壤有效养分作为定量施肥的重要依据(3)依据作物营养化学诊断指导施肥4. 国内外作物施肥的发展趋势。(1)施肥模型由单一向综合、由静态向动态发展(2)计算机在调控施肥中得到应用(3)新型农业中作物优化施肥技术体系研究(4)施肥对名特优作物产量品质的调控作用(5)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限制因子研究(6)营养高效基因型作物的施肥研究5. 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意义。原因:(1)养分损失,低效化学氮肥为主体。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是:铵态氮肥的氨挥发,也包括尿素转化后氨的挥发;硝态氮肥和尿素的直接淋失,以及水田中反硝化作用引起的气态损失。施肥方法不当也是养分损失的主要原因(2)为追求高产,施肥量过高。超过正常需肥量越多肥料利用率就越低(3)养分配比不当。由于偏施氮肥使养分比例不平衡,也影响作物对氮肥的吸收利用(4)农民施肥技术落后,缺乏劳力和技术,缺乏其他配套技术(5)有机肥施用大幅度减少意义:减少养分损失和资源浪费,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肥料经济效益6. 为什么重点研究氮、磷、钾、铁元素营养高效基因型植物?(1)氮:除少数豆科植物外其它植物对氮的需求量均很大;土壤中氮养分低(2)磷:土壤中全磷含量是有效磷的100-200倍,且磷具不可再生性;植物吸收磷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植物对水溶性磷需求量仅0.2ppm,但也很难满足(3)钾:土壤中全钾含量为有效钾的100-300倍,植物需钾量大;植物根系分泌可释放钾(4)铁:土壤中全铁十分丰富,为土壤中的大量元素;植物存在缺铁的普遍性,土壤中铁易氧化,pH提高使铁不可利用;部分植物根系在缺铁时分泌高铁载体,络合铁促进吸收1. 施肥定量的基本依据是什么?早期:作物对肥料的生物效应现代:施肥对作物产量、品质、环境等的效应和直接经济效益2. 施肥基本原理的理论基础及其对作物施肥的指导意义。施肥基本原理包括施肥的定量原理,量比原理、平衡补偿原理和综合效益原理。(1)施肥定量的理论基础是肥效递减率,它与合理施肥关系密切,可以借此确定最佳施肥量从而避免施肥的盲目性,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2)量比原理的理论基础是最小养分律,它可以作为施肥量比的依据,使用合理配方肥,达到高产优质(3)平衡补偿原理的理论基础是养分归还学说,核心是以施肥达到用地养地相结合,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强调增产必须以施肥方式补充土壤养分,保持土壤养分供应与植物需求间的关系(4)综合效应原理的理论基础是因子综合作用律,肥料的增产效应受因子综合作用律的影响,施肥措施必须与其他农业措施配合,肥料之间的配合施用应因地制宜综合应用,农作物产量与养分、水分、温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有关,科学施肥要有系统工程的观点,因子综合律能很好地解决配套措施问题3. 化学肥料导致土壤酸化的原因和条件。(1)作物的高产和连年重茬种植必然从土壤中带走大量养分,同时也移走了碱基元素,如钙、镁等矿物元素,导致了土壤中微量元素消耗过度,使土壤开始酸化(2)长期大量施用单一化学肥料,土壤中SO42-、PO43、NO3、Cl等酸根离子大量积累,导致土壤酸化(3)氮肥在土壤中经硝化作用产生硝酸盐,释放出H+(4)施用化学酸性肥料(如普通过磷酸钙含3-5的游离酸)(5)施用大量未发酵好的土杂粪,生物分解生成有机酸,导致土壤酸化。4. 试以“归还学说”为基础分析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的必要性。单施有机肥和无机肥虽都具有增产效应,但这两类肥料的效应却明显不同。有机肥难以实现高水平、高速度发展的农业生产,只能满足稳而低的农业生产水平,但长期大量施用可改良土壤结构,逐渐提高土壤肥力和养分供应容量。无机肥养分浓度高且有效性也高,能适应高产量高水平农业发展的需要,采用配合或混配方式施用,可满足植物高效、高强度、临界营养期需肥,能充分体现施肥的针对性、需要性、和合理性,但因其含有大量副成分,长期、大量、单一施用必然导致土壤结构变劣,产生酸、板、瘦等不良现象。因而在现代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中,有机肥与无机肥科学配合施用,可充分发挥二者优点,达到优势互补,特别在调节土壤供肥容量和强度方面各具独特作用。6. 肥料和土壤水分间存在着什么关系?(1)土壤水分状况决定作物的需肥量和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能力。养分离子运动的速率受到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土壤水分含量影响肥料释放率,土壤含水量高时肥料释放量也高,而干燥的土壤中无养分释放。(2)肥水间的制约与促进。肥是开发水土系统生产效能的激活剂,水是肥效发挥的关键,二者互为制约又相互促进。(3)肥水激励机制和协同效应。水对肥料的立体空间有效性、动力学有效性产生直接影响,肥对土壤深层水分的影响(根系促长)。(4)气候和肥水效应。干旱年份主要受水分限制,湿润年份主要受肥料限制。只要水分和肥料协调好,就会产生激励机制,达到以水调肥、以水促肥的目的。8. 施肥对作物病害的影响和防止对策。影响:(1)氮肥用量:大量施氮致使作物对专性寄生物感染性增加,病害加剧;(2)氮肥种类:不同氮肥类型对病害的影响有所不同,一般认为铵态氮比硝态氮易使作物感病。(3)钾肥:无论是专性寄生物还是兼性寄生物,钾肥均能减轻其侵染性(4)钙肥:作物吸收足量的钙常能提高抗病能力(5)硅肥:硅素对提高寄主组织的结构强度是必不可少的,禾本科植物的抗病能力随硅肥施用的增加而增强。(6)铁、锰、锌、硼等微量元素肥料对某些作物病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7)施用有机肥可减轻作物病害防止对策:(1)矫正作物缺素(2)高量施氮应结合使用杀菌剂(3)保持作物营养平衡(4)优化施肥技术(5)增施有机肥(6)改良土壤酸碱性9. 有机肥减轻作物病害有哪些主要作用?(1)改善根系微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化性状(2)平衡作物营养(3)提供直接抑制病原菌的物质10. 合理施肥对控制作物虫害有哪些作用?(1)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提高作物的抗虫能力(2)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避开有利于害虫的危险期或加速虫伤部分愈合(3)改变土壤性状,使害虫生存和蔓延的土壤环境条件恶化(4)直接杀死害虫11. 能提高作物抗非生物逆境的肥料种类有哪些?钙镁磷肥、磷肥、钢渣磷肥、钾肥、有机肥、石灰、硝酸铵、碳铵等12. 酸性土壤适宜施用哪些肥料?为什么?石灰肥料:可提供钙素营养,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酸害,增加多种元素的有效性,降低Al、Mn2+的溶解度,减少作物对Al的吸收。磷肥:减轻作物铝毒钙镁磷肥、钢渣磷肥:能提供大量钙镁等元素,对过量铝、锰产生拮抗作用,避免铝、锰在作物叶片中的局部累积。钾肥:减轻作物铝毒害,增加土壤中离子强度,提高作物抗逆能力,提高产量有机肥:加速土壤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进根系生长,增加有机质含量,腐殖酸和其分解产生的有机酸能与铝形成相当稳定的螯合物13. 施肥降低重金属毒害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什么?试举例说明抑制重金属活性,减轻作物吸收施用石灰提高土壤pH,有利于形成氢氧化物或碳酸盐沉淀,大大降低Cd、Cu、Hg、Zn、Pb、Mn、Fe等有效性施用有机肥一方面有机胶体对重金属的吸附,二是有机质作为一种还原剂,促进高价铬变成毒性较低的低价铬1. 肥料效应函数基本表达式及其特点? 一元肥料效应函数基本表达式:y=A(1-10-cx),y=A(1-Rx),y=b0+b1xs,y=b0+b1xs+b2x2s(常用此式,s=1),y=b0+b1xs+b2x2s+b3x3s特点:(1)直线式y=b0+b1xo:a表征了最小养分变化与作物产量的消长关系b在土壤肥力低、作物产量不高、肥料用量较少、其他栽培措施适宜的特定条件下才存在c有区域和时间上的局限性。(2)指数式y=A(1-10-cx)、y=A(1-Rx):抛物线,指导肥料的经济施用,施肥的产量总是小于或等于最高产量。局限是不能反映总产量达到最高时肥料增加而产量下降。(3)二次多项式y=b0+b1x+b2x2:b1表示起始时肥料增产效应的趋势,b2表示肥料效应的增减程度,反映效应曲线的曲率变化为负值。b1值的大小决定了起始时增施肥料的增产量,一般为正值。(4)三次多项式y=b0+b1xs+b2x2+b3x3:S型曲线,在土壤供肥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这种曲线概况了肥料效应递增和递减两个类型。特点是:b1反映起始阶段肥料的增产趋势,边际产量有一个极大值。2. “S”型肥料效应曲线有哪三个重要转折点?A.边际产量曲线的顶点 边际产量在此之前表现为递增,过此点之后转为递减。B.边际产量与平均增产量曲线相交点 边际产量等于平均增产量点,也是平均增产量的最高点,过此点平均增产量转为下降。C.总产量曲线的顶点 边际产量在这一点时为零,过此点后转为负值,总产量不再增加,并有所下降。5.测土施肥选择最佳土壤测试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1)提取剂的选择原则:化学分析分为提取和测定,不同定量方法,结果基本一致,但不同的提取剂则测定结果大不一致,所以关键是提取。最佳提取剂的选择原则和要求是:可靠、高效、适用性广、经济(2)相关研究:指为选择提取剂探求土壤养分测试值与生物反应或其他标准方法数值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工作。主要观察与植物的相关反应作为判定标准6. M-3和ASI法各有何特点?M-3法:pH2.5,可一次提取Ca,Mg,Mn,P,K,Na,Zn,Fe,Cu,最近也可提取B,Mo,在ICP仪器上快速测定,但是不能测定N素。ASI:可一次提取P,K,Cu,Mn,Fe,Zn,S,B,NH3-N,NO3-N,Ca,Mg,Na,酸度,有机质分光光度计法(420nm)测定,优点:(1)测定土壤肥力指标因子多,有15个,11个元素(2)可靠,快速,经济,适应性广(3)已建立土壤养分分级和各种作物推荐施肥量7. 养分平衡计量施肥法基本内容及参数的确定依据。养分平衡计量施肥法是根据作物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来计算实现目标产量的施肥量,又称为目标产量计量施肥法。养分平衡法指土壤供应的养分满足不了作物目标产量的需要,用肥料给以补足,以达到养分之间的平衡,由目标产量需肥量减去土壤供供肥量来计算施肥量,固又称差减法、差值法或差数法。表达式:参数确定依据1) 目标产量:开始可以用土壤前三年平均产量为基础,再加10%15%的增产量。有了较多得田间试验数据后进行生物统计,计算出目标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式,即可用无肥区产量计算目标产量2) 作物需肥量:作物目标产量需要养分量(kg)=目标产量百公斤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kg)/1003) 土壤供肥量:由空白区的产量确定,用肥料试验中缺素区产量吸收该元素的量作为土壤供肥量4) 肥料利用率:肥料利用率(%)=(施肥区作物吸收养分量无肥区或缺素作物吸收养分量)100/所施肥料中该元素的总量5) 肥料中有效养分的含量:若是化肥直接看包装袋,有机肥最好分析化验取得,也可参照有关资料的平均数据8. 作物营养诊断的原理和依据。原理:作物正常生长所必须的养分数量和各种养分之间大体上有一点的范围,只有在某个范围内能正常生长发育,而低于或高于这一范围则生长发育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超过一定指标便会出现症状。依据:(1)土壤诊断:根据土壤养分含量与供应状况,决定肥料的施用种类和数量(2)植株诊断:作物外部形态特征和植株体内的养分状况及其与作物生长、产量等的关系来判断作物的营养丰缺,作为确定追肥的依据9. 作物营养诊断的基本方法和特点。方法:形态诊断,化学诊断,生物诊断,物理诊断,特征光谱诊断特点:(1)形态诊断:最大优点是不用任何仪器设备,对于一些常见的以及有典型或特异症状的缺素症,常可通过观察而确认,是最简捷的诊断方法。缺点是粗放、经验性强,确诊困难、形态诊断是出现症状后的诊断。(2)化学诊断:分为土壤和植株化学诊断,化学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与应用价值,基本取决于样本的代表性。(3)生物诊断:主要介绍酶学诊断,其优点是灵敏度高、相关性好,有利于早期诊断或潜在性缺素的诊断,缺点是设备要求高、需要专业人员10. 综合诊断施肥法(DRIS法)理论依据、方法步骤及特点。理论依据:作物正常代谢所需养分必须是平衡的,一种元素与其他元素的比存在一最适值,实测比值距最适值越近,说明养分越接近平衡,反之,就越不平衡步骤:(1)按产量把作物整体分为高产群体和低产群体,分别测定量群体中各个叶片中的养分元素含量(2)以尽可能多的形式表示两个元素含量之间的比值(3)计算所有元素比值表现形式的平均值(4)计算所有元素比值表达形式平均值的变异系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及方差(5)以低产群体方差为大变量,高产群体方差为大变量进行方差显著性测定,根据测定结果,确定达到差异显著水准的重要元素的比值特点:优点:(1)在建立诊断标准值和诊断过程中都充分考虑到养分元素间的平衡(2)DRIS法中标准值采用的是养分间的比值,克服养分临界值中作物年龄的影响(3) DRIS 的标准值有较广的地域适应性(4)诊断基本不受采样部位的影响(5)可同时对几种营养元素进行诊断并按其对产物影响大小排序缺点:步骤繁琐,计算量大,计算结果也不能提出矫正缺乏所需的肥料用量11. 综合施肥法有哪些主要方法?综合配方施肥法(以土定产,以产定氮,因缺补缺,用地养地,高产栽培);水稻“氮调”法;土壤养分状况系统测定施肥法12.测土配方施肥法的基本内容。测土配方施肥是在测土基础上进行配方施肥的一种平衡施肥技术,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施肥模式(1)土肥测试土肥站 (2)肥料配方科研人员 (3)配方肥料生产工厂、企业 (4)肥料供应工厂、企业 (5)施肥技术农委13. 水稻“氮调”法的建立基础和方法特点。建立基础:建立在土壤稻株氮素供求平衡基础上的,即土壤铵态氮与稻株吸氮量的消长平衡特点:土壤植株双向监测、分段定量供氮、平衡总量控氮、常规配施磷钾14.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测定施肥法的基本步骤。1) 土壤样品的田间采集与处理2) 实验室化学分析3) 土壤对养分的吸附试验4) 温室或网室盆栽试验5) 田间试验1. 试述作物常规施肥方式及其主要作用。基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供应作物养分种肥:满足幼苗营养临界期的需要,显著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幼苗生长环境。追肥:使作物各个长时期都有充足的养分供应,保证作物营养平衡根外施肥:通过营养代谢调控、产量调控、品质调控、复合调控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2. 作物常规施肥技术主要有哪些内容?(1)施肥量:根据作物种类、土壤类型及供肥能力、营养元素间的相互作用确定(2)施肥时间:在作物营养临界期和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主要考虑磷肥。主要考虑三个时期:播前、播时、播后(3)施肥方法:撒施、集中施肥、深层施肥、灌溉施肥、根外施肥3. 作物常规施肥方法有哪些?撒施、集中施肥(种肥、条施、穴施、环施) 、深层施肥法(灌溉施肥法、犁沟深施)4. 作物种肥有哪些主要施用方法?拌种法,浸种法,沾秧法,条施,穴施,盖种法,肥料型种子包被法5. 作物根外营养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直接性、快速性和高效性(2)辅助性(3)条件的有限性6. 作物根外追肥的条件。(1)基肥严重不足,作物明显脱肥(2)为了越冬作物提早返青或发棵(3)根系遭受严重伤害,或生长中后期根系吸收功能衰退(4)作物种植密度大,无法开沟追肥(5)遭自然灾害后,为促进植株及早恢复正常生长(6)深根作物,用传统方法不易收效(7)特殊栽培目的需要进行营养调控和化学调控1. 水稻施肥主要考虑的营养元素N、P、K、Si、Zn2. 稻田适宜施用何种化学钾肥? KCl3. 小麦施肥主要考虑的营养元素:N、P、K4. 小麦施用钼肥的条件(1)大量施用氮肥 (2)pHPN技术要点:施足基肥、重施花铃肥、控制氮肥用量8. 油菜需肥特性和施肥主要考虑的营养元素有哪些?氮、磷、钾、硼、硫需肥特性:需要高肥,P、B敏感,吸P力强,高运转率,高回田9. 烟草施肥主要考虑的营养元素有哪些?烟草对三要素的需求特点是什么?氮、磷、钾、氯(烟草戒氯) KPN10. 茶树营养的基本特性:多元性、阶段性、集中性11. 果树营养年周期和生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