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11月)诊断性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11月)诊断性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11月)诊断性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11月)诊断性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11月)诊断性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11月)诊断性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礼记王制规定:大诸侯国设三卿,都由天子任命,次一等的诸侯国也设三卿,其中二卿由天子任命,一卿由国君任命,小诸侯国设有两卿,都由国君任命。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 A保证了周天子的专制统治 B蕴含着中央集权的因素 C有效限制了地方诸侯权力 D宗法血缘色彩极其淡薄25.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经文解释更是五花八门,所谓“经有数家,家有数说”。东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命群儒“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最后整理成白虎通义-书,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据此可知,白虎观会议 A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 B消除了各家之间的分歧 C提高了儒家的社会地位 D规范了儒学的学术研究26.宋代选官入仕的途径相当多元,通过恩荫入仕者尤多;但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在当时被认为“无出身”,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而跻身高层者更是寥寥无几。这种现象说明宋代 A世家大族左右国家政权 B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C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D党派纷争破坏官僚体制27.明朝初年规定,“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但到中后期,佃农不再像以前那样逆来顺受,甚至出现“们户嚣然动其不义不信之心”的现象。这一变化反映了 A工商业发展冲击社会关系 B农业中租佃经济日趋衰落 C重农政策提高了农民地位 D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败落28战国时商鞅主张重农抑商,西汉时桑弘羊认为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宋代以后反对重农 抑商的思想家明显增加,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了工商皆本。这些古代商业思想 A.是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的反映 B都站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立场 C.颠覆了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 D是古代经济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29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四库全书总目仅记其“博极群书,精于考证”。但到道光二 十三年(1843年)社会上突然兴起一股炎武崇拜热,:j匕京一群京官建立顾炎武祠, 定时会祭。其也被誉为“清朝汉学第一人”。晚清顾炎武地位的提升主要是因为 A.清政府官修史书的高度评价 B符合士大夫群体的文化品位 C学术和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顾炎武的学术成就冠盖儒林30.下表为19世纪40-60年代满人和汉人出任巡抚人数的统计。导致下表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 B清政府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削弱 D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需要31.下表为晚清政府1849年和1885年的财政收入情况统计(数额单位:万两),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注: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其中关税1841年约为420万辆;1887年约为2054万两) A.中国半殖民地程度逐渐加深 B中国经济结构发生质的变化 C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中国近代对外开放程度提高32.雅典舰队的水手和战士主要是由贫穷公民组成,他们是民主制度的坚定捍卫者。公元前 411年贵族寡头派桑德等利用舰队征伐西西里远离雅典的机会,在公民大会上取得多数 票而废止了雅典的民主制度。据此可知,当时雅典 A平民政治地位极其低下 B民主决策成为时代风貌 C公民大会不能代表民意 D废除民主制乃众望所归33.近代早期英国政府常常为战争债务所困扰。光荣革命后百年,英国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对外战争(见下表),政府财政却从未崩溃,而且民众对购买国债欣喜若狂。这主要得益于 A.宪政制度确立了政府的信用 B.殖民掠夺扩张积累大量财富 C工业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D.议会改革使民众获得普选权34. 1888年,法国陆军部长布朗热利用群众对政府的不满,积极宣传修改宪法及解散议会的主张,力图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这些主张得到反政府各派支持,全国掀起了崇拜布朗热的浪潮。这反映当时法国A共和政体违背民意 B帝制仍有社会基础C社会主义运动高涨 D军国主义色彩浓厚35 据上表可知,19世纪末 A俄国的农奴制阻碍了外贸发展 B英国丧失全球贸易霸主地位 C世界其他地区工业化程度更高 D.世界整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3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135分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庄园是英国中世纪的基层组织。12世纪,随着工商业经济发展,城市的创建和复兴活动,不少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农奴还常利用领主法庭及国王法庭等进行合法斗争。1200年英国王室法令明确规定,如果农奴在城里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自由身份。“城市的空气让人自由”,成为当时流行谚语。但对于大多数村民而言,他们的生计是与耕地、牧场联系在一起的,很难一走了之。13世纪末兴起的货币地租是关键性变革。此后劳役折算为货币,农奴实际上成为领主的承租人,与自由佃农已没什么区别。1348-1354年发生的黑死病,英国人口下降三分之一,越来越多的农奴要求摆脱庄园,发起了群众抵抗,14世纪末英国农奴制全面崩溃,英国社会逐渐形成一个富裕农民阶层。此后经过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英国逐渐确立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营模式。到1750年英国被誉为“欧洲的粮仓”。 摘编自候建新资本主义起源新论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当中国农民家庭棉手工业开始受到洋布洋纱的冲击时,即引起人们的注意。1846年,包世臣就说:“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江)太(仓)布市削减大半”。从非产棉区到产棉区,洋纱洋布的市场逐渐扩大。随着自然经济解体,大量失业人口只能涌向本已紧张的土地之上;失去副业的农民无力支付高额地租,乡村的租佃关系变得异常紧张。部分人口流入城市,推动城市畸形繁荣,但作为消费型城市,工业产业并不发达,其结果是大部分人只能过着寄生虫般的闲人生活,或者沉迷于追逐权力;传统士人讲究叶落归根,而现代大学学到的东西常常是来自西方的知识当学生毕业回到乡村后无人与他讲话,没有人理解他,也就不再回乡。乡村流失的不仅是金钱,更是人才。 摘编自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费孝通中国士绅等 (l)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中国自然经济解体过程的特点。(5分) (3)结合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中英两国自然经济解体带来的不同影响。(12分)42.(12分) 材料: 图7注释:、:为店铺幌子,各书:“孙羊店”、“正店”;:灯笼 图7为清明上河图(局部)中的情景,结合中国古代史的所学知识,从图7中提取一个细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宋代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图片细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12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唐初与边境各民族发生战争时,通常派遣大将充任某道行军大总管,统率调自各地的战士远征,战争结束后,往往留兵屯守要地成为军镇,行军大总管随即撤销。随着军事形势的发展,为了避免远道征调,明确防御责任,在较大地区有统一指挥,临时性统率远征的行军大总管逐渐演变为大军区的常任最高长官。大致在开元中,所有军事长官一律称为节度使。天宝末年共有十个节度使,亦即十大军区。每一节度使有若干军、镇、城,配备定额兵士,发生战争时,各节度诸军或联合相邻诸军就足以防御来侵之敌,不需要中央临时调发军力。“边州置重兵,中原乃包其戈甲”,边兵强盛,节度使权重巩固了边防,保证了内地的农业生产。但外重内轻的形势既已形成,最终导致安史之乱。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代大军区制形成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简要评价唐代的大军区制度。(9分)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98年8月,谭嗣同被光绪帝征召入京,协助变法。随着改革推进,新旧斗争愈演愈烈,光绪帝感到“朕位几不保”,密诏谭嗣同等设法营救。最终政变爆发,光绪帝被废禁瀛台,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在此千钧一发之际,谭嗣同的密友义侠王五愿作保镖,护送其出京。日本公使馆也派人会见谭氏,愿设法保护。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谭嗣同大义凛然地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旋及被处死,年仅34岁。留下的论著主要有仁学等。 作为戊戌维新运动中激进派的代表,谭嗣同把批判的矛头直指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他认为:“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外表忠诚谨慎,实际欺世盗名的人)也。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由此他高度推崇法国大革命,直言“法人之改民主也,其言曰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遍地球,以溲万民之恨”洋溢着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向往。梁启超曾评言:“其思想为吾人所不能达,其言论为吾人所不敢言。”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谭嗣同的社会政治思想。(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谭嗣同的历史功绩。(9分)绵阳市高中2016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分,共48分)2428 BACAA 2933 CDDBA 3435 BD 二、非选择题(41题 25分,42题12分,45题15分,共52分)41.(25分)(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复苏;欧洲多元法律体系提供保障;农奴的不懈斗争;货币地租的推动;黑死病的影响;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的影响。(任答4点得8分)(2)特点:主要受西方侵略所致;棉纺分离,纺织分离,耕织分离;带有地域性和不均衡性。(5分)(3)影响:中国:乡村人地关系和租佃关系紧张;乡村人才和财富流失严重;城市畸形繁荣,城乡差距不断拉大。(6分) 英国:推动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改变了乡村阶级结构,推动封建制度的瓦解;推动英国由农业文明转变为工业文明。(6分)42. (12分)细节:店铺临街而建(2分)历史现象:宋代商业活动打破了空间限制,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2分)概述:在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原有“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宋代改变唐代的市坊分离的局面,打破官府对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4分)评价:商业街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市坊分离的城市布局,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对城市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4分)另外:1、灯笼夜市,打破了时间限制;2、幌子广告宣传;3、“孙羊正店”饮食服务设施完备;4、轿子、骑马、马车交通工具多种多样;45.(1)背景: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威胁;避免远道征调,明确防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