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等差数列的性质总结_第1页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等差数列的性质总结_第2页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等差数列的性质总结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 1第 1 页 共 3 页 等差数列的性质总结等差数列的性质总结 1.等差数列的定义:daa nn 1 (d为常数) (2n) ;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 11 (1)() n aanddnad nN,首项: 1 a,公差:d,末项: n a 推广:推广:dmnaa mn )( 从而 mn aa d mn ; 3等差中项3等差中项 (1)如果a,A,b成等差数列,那么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即: 2 ba A 或baA2 (2)等差中项:数列 n a是等差数列)2(2 11 - naaa nnn21 2 nnn aaa 4 4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1 () 2 n n n aa S 1 (1) 2 n n nad 2 1 1 () 22 d nad n 2 AnBn (其中A、B是常数,所以当d0时,Sn是关于n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 特别地,当项数为奇数特别地,当项数为奇数21n时, 1n a 是项数为 2n+1 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 121 211 21 21 2 n nn naa Sna (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的各项和等于项数乘以中间项) 5 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 定义法:若daa nn 1 或daa nn 1 (常数 Nn) n a是等差数列 (2) 等差中项:数列 n a是等差数列)2(2 11 - naaa nnn21 2 nnn aaa 数列 n a是等差数列bknan(其中bk,是常数)。 (4)数列 n a是等差数列 2 n SAnBn,(其中A、B是常数)。 6 6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 定义法:若daa nn 1 或daa nn 1 (常数 Nn) n a是等差数列 7.提醒7.提醒: (1)(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和公式中,涉及到 5 个元素: 1 a、d、n、 n a及 n S,其中 1 a、d称作为基本元 素。只要已知这 5 个元素中的任意 3 个,便可求出其余 2 个,即知 3 求 2。 (2)设项技巧: 一般可设通项 (2)设项技巧: 一般可设通项 1 (1) n aand 奇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2 , ,2ad ad a ad ad(公差为d) ; 偶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3 ,3ad ad ad ad,(注意;公差为 2注意;公差为 2d) 8等差数列的性质:8等差数列的性质: (1)当公差0d 时,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11 (1) n aanddnad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且斜率为公差d; 前n和 2 11 (1) () 222 n n ndd Snadnan 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 0. (2)若公差0d ,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常数列。 (3)当mnpq时,则有 qpnm aaaa,特别地,当2mnp时,则有2 mnp aaa. 注: 12132nnn aaaaaa ,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 2第 2 页 共 3 页 (4)若 n a、 n b为等差数列,则 12nnn abab,都为等差数列 (5) 若 n a是等差数列,则 232 , nnnnn SSSSS,也成等差数列 (6)数列 n a为等差数列,每隔 k(k * N)项取出一项( 23 , mm kmkmk aaaa )仍为等差数列 (7)设数列 n a是等差数列,d 为公差, 奇 S是奇数项的和, 偶 S是偶数项项的和, n S是前 n 项的和 1.当项数为偶数n2时, 121 13521 2 n nn n aa Saaaana 奇 22 24621 2 n nn n aa Saaaana 偶 11 = nnnn SSnanan aand 偶奇 11 nn nn Snaa Snaa 奇 偶 2、当项数为奇数12 n时,则 21 (21)(1) 1 n SSSnaSnaS n SSaSnaSn n+1n+1奇偶奇 奇 n+1n+1奇偶偶 偶 (其中an+1是项数为 2n+1 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 (8) n a、 n b的前n和分别为 n A、 n B,且( ) n n A f n B , 则 21 21 (21) (21) (21) nnn nnn anaA fn bnbB . (9)等差数列 n a的前 n 项和 m Sn,前 m 项和 n Sm,则前 m+n 项和 m n Smn (10)求 n S的最值 法一:因等差数列前n项和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故可转化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值,但要注意数列的特殊性 * nN。 法二: (1) “首正”的递减等差数列中,前n项和的最大值是所有非负项之和 即当,00 1 da由 0 0 1n n a a 可得 n S达到最大值最大值时的n值 (2) “首负”的递增等差数列中,前n项和的最小值是所有非正项之和。 即 当,00 1 da由 0 0 1n n a a 可得 n S达到最小值最小值时的n值 或求 n a中正负分界项 法三:直接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由于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图像是过原点的二次函数,故n取离二次函数对称轴最 近的整数时, n S取最大值(或最小值) 。若Sp=Sq则其对称轴为 2 pq n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 3第 3 页 共 3 页 注意:解决等差数列问题时,通常考虑两类方法: 基本量法:即运用条件转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