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中国远古音乐史_第1页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中国远古音乐史_第2页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中国远古音乐史_第3页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中国远古音乐史_第4页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中国远古音乐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 第 1 页 共 10 页 第一部分中国远古音乐史 第一节音乐的起源 一、 音乐的起源 第一部分中国远古音乐史 第一节音乐的起源 一、 音乐的起源 1、劳动的进行,语言的出现和人类大脑的发达,奠定了音乐产生的基础条件, 同时也赋予了音乐的表现内容。 2、劳动中有节奏的呼声,这是原始音乐端的最初萌芽。 3、音乐与舞蹈还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延伸。 4、某些劳动工具的发现和部分生活用具对音乐的出现也给我们的祖先又以某 些启发,甚至可以说某些劳动工具本身就是乐器的前身。 5、原始艺术的特点(亦即形式特点):音乐舞蹈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密不 可分,中国古代文献称之为“乐舞”。 二、 音乐起源的几种说法二、 音乐起源的几种说法 1、劳动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站在这种观点基础 上的学者则认为,“音乐起源于劳动”。 2、语言扬抑说,法国思想家卢梭,英哲学家斯宾塞认为人在兴奋激动时所产生 的抑扬语调即为歌曲。 3、模仿自然说: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英国教育家克维斯特认为,人类从 自然的音响中得到了灵感,继而模仿这些音响创作了音乐。 4、异性求爱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是这种观点的代表。在观察鸟类时他看见 雄性向雌性求爱时往往发出悦耳的声音,由此联想到人类音乐的起源,即认为 其起源为男性向女性求爱时表达的美妙歌声。 5、巫术起源说:法国音乐家孔百流,我国学者王国维起源于巫术。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说“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也舞降神。” 三、 音乐起源的时间三、 音乐起源的时间 音乐起源何时,众家不一。 1、李纯一在山东地区音乐考古研究课题一文中认为,音乐应该发生在旧 石器时代。 2、冯文慈在漫谈音乐的起源一文中说,到了新石器时代,生产力有了较 大发展, 歌舞艺术才有可能从无到有。 3、舞阳贾湖古笛 1987 考古工作者河南舞阳贾湖斐李岗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土一批骨笛。据炭同 位素 14测定,其有 8000年左右的历史,此笛能吹奏七声音阶的歌曲,据此说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 第 2 页 共 10 页 明中国的音乐历史相当久远。 第二节原始乐舞的内容第二节原始乐舞的内容 从史料记载与出土文物上看,原始乐舞的内容大多与先民的狩猎、农牧业、宗 教、婚姻爱情、战争等生活有关。 一、猎之乐 赵晔吴越春秋记: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二、农事之乐 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了葛氏部落的乐舞。“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 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逐草木,四曰奋五 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至 极。 礼记?效特性载:“伊耆(qi,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代始为蜡,蜡者,索也。 岁十二月,合聚万物索飨(xiang)之,也曰:土返其宅,水归其壑(he)昆虫 勿作,草木归其泽。” 三、祭祀、典礼之乐 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阴气蓄积,万物散 解,聚实不成。故土达作为王弦琴,以来阴气,以定群生。 尚书?益稷载:夔(kui)曰:戛(jia)击鸣求,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 宾在位,群后的让。 四、 婚姻爱情之乐 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禹行功,见涂出之女,禹未之遇而巡南土,涂山 氏之女乃令其妾待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侯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 南:南楚,楚国的南方。(湖南,湖北) 五、 战争之乐 韩非子?五蠹(du)载: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得罚之,舜曰:不可,上 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于戚舞,有苗乃服。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 第 3 页 共 10 页 第二章 夏商周秦的音乐 第一节 我国远古、夏、商、周的古歌和古乐舞 第二章 夏商周秦的音乐 第一节 我国远古、夏、商、周的古歌和古乐舞 一、 原始乐舞 1、原始乐歌“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尚书 2、黄帝云门(或云门大卷)黄帝时祭天帝时的乐舞 3、弹歌狩猎生活。吴越春秋 4、八阕(que)葛天氏之乐 5、腊祭古代祭歌。礼记?效特性 二、“三代乐舞” 黄帝部落的乐舞叫云门,歌颂唐尧的乐舞叫作咸池,歌颂舜的乐舞叫 作箫韶 三、“六代乐舞” 六代乐舞是保留在周代宫廷中的六个代表性乐舞,大多是先代传下来的乐舞。 包括: 云门黄帝祭天神 咸池尧祭地神 箫韶炎祭四叟 大夏禹(夏)祭山川 大商祭先妣(bi) 大武周武王祭先祖 其大武是西周初年创作的大型乐舞,着重表现武王伐纣的重大历史事件。 礼记乐记记载此乐舞共有六成,即六个部分组成。 这六部规模宏大的典礼音乐,用于祭祀大地山川、祖宗,歌颂统治者的文德武 功。特点是:规模宏大,有歌有舞,曲调平淡,节奏缓慢,给人以严肃静穆之 感。 第二节 周代的礼乐第二节 周代的礼乐 一、周代用乐规定 在周代礼乐制度下,人分等级,用乐有严格规定,(包括乐县【kuan 二声】、 舞列等)。在祭祀、奠尊、朝贺等场合的礼节仪式中,都规定了与之相配合的 各种音乐。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 第 4 页 共 10 页 关于乐队的编制(月悬又作“乐县”) 周礼大司乐中载“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可见其等级 的森严。 王宫县天子所用的音乐形式,东西南北排四面。 诸侯轩县诸侯所用的音乐形式,排三面。 卿大夫判县为卿大夫所用的音乐形式,排两面。 士特县是士所用的音乐形式,排一面。 关于舞队的编制: 八佾(yi 四声)天子所用歌舞队形式,64 人,排八行八列。 六佾诸侯所用歌舞队形式,36 人,排六行六列。(另一说 48 人) 四佾卿大夫所用歌舞队形式,16 人,排四行四列。(另一说 48 人) 二佾士所用歌舞队形式。 如宫廷祭祀天神“奏黄钟、歌大吕,舞大夏”。举行大飨(xiang)时“两君相见, 楫让而入门,入门而县兴,楫让而升堂,升堂而乐阅,升歌清庙,下管象武。” 二、 周代宫廷音乐 1、雅乐:周代恭听音乐的一种,后历代沿袭使用。雅乐分大雅和小雅。大 雅是大典的乐歌,主要用于天子祭祖、大射、视学及两军相见礼中。小雅接近 民歌,有些是根据民歌加工改编而成。小雅用于诸侯的大射、典礼及士大夫乡 饮酒礼等仪式中。 2、颂乐:周代宫廷音乐的一种。也是大典的乐歌,内容接近大雅,用乐场 合为天子祭祖、大射、视学及两军相见礼中。 3、周代的小舞:小舞为周代规模较小的舞蹈,其中有羽舞(手持野鸡毛而 舞);皇舞(持鸟毛而舞);茆(mao)舞(执牦牛尾而舞);干舞(执盾牌 而舞);另外还有长袖舞等。 4、房中乐:一般认为是恭听音乐的一种,起源于西周。大型房中乐用于殿 堂,设乐悬。其用于宴享宾客,也有用于后宫。 5、四夷之乐:乃是周代宫廷音乐重要类型。周代的统治地区是黄河中下游 地区,其四夷则指秦、楚、吴、越、巴、蜀以及北方地区,上述地区的音乐被 收集在宫廷进行表演,其多称为四夷之乐,并设鞮(di)鞻(lou)氏掌管。四夷 之乐多用于祭祀、宴乐、以炫耀其政教远被。 第三节 周代俗乐第三节 周代俗乐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 第 5 页 共 10 页 1、郑卫之音是周代黄河流域一代郑、卫、宋、齐等地民歌的泛称。士 大夫常贬义地以郑卫之音来作为北方民歌的代表。 2、成相是周代的一种劳动歌曲,也被认为是说唱音乐的远祖。 3、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共 160 篇,大多属于地方民间音乐。 第四节 诗经与楚声第四节 诗经与楚声 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选集,编辑时间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 在西汉时期被统治者尊为儒家经典之后,才有诗经之称。据记载,诗经 共收编了诗歌 311 首,编排是按照乐曲的不同被分为“风”、“雅”、“颂”三类。 时代:诗包括了从公元前 11 世纪到公元前 6 世纪五百多年间(即从周初到春秋 中期)的作品。 三、 楚与“楚声” 1、楚国自西周初年鬻(yu 四声)熊建立国家,历经西周、春秋、战国八百 多年,其具有鲜明特色的楚文化不愧为中华民族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pa)。 楚文化在当时更以歌舞笑傲中原,饮誉华夏。 2、楚声:即指出国音乐,一般包括恭听音乐、文人音乐、民间音乐。 3、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祭祀鬼神的乐歌基础上,为宫廷举行大规模的祀 典而创作,并取古代乐歌之名,这部作品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并且大 多是恋歌。不仅有歌有舞,其中还有故事叙述,可以说是一套完整的大型歌舞 曲。它共有 11 首作品组成。 据学者考释,九歌是一组巫歌,巫歌的目的是降神娱神。依着所祭的不同 鬼神,歌曲名称亦不同。 东皇太一祭太阳神颛顼(zhuan,xu)之歌 云中君祭蚩尤之歌 湘君祭舜之歌 湘夫人祭舜二妃之歌 司命祭伏羲之歌 少司命祭女娲之歌 东君祭月神之歌 河伯祭黄河神之歌 山鬼祭雨神之歌 国殇祭阵亡将士之歌 礼魂祭高楳(求子所祭之神)之歌 4、楚声的乐器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 第 6 页 共 10 页 记载中,九歌使用的乐器是钟、鼓、琴、竽、篪(chi 二声)等。 5、楚声的意义:“楚声”是一种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音乐,它的产生与发展,对 以相和歌为代表的两汉音乐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第三章先秦乐律与乐器 第一节先秦乐律 第三章先秦乐律与乐器 第一节先秦乐律 一、 音阶与十二音 关于音阶和十二音这样一套完整的音乐论体系,后世文献一般认为商以前只有 “五音”,至周代始有“七音”。若根据传说,大概到了周代末年,我国就已经有了 七声音阶和十二律了。 二、 三分损益法 三分损益法是齐桓公的相管仲在其著作管子?地圆篇中提出的乐律学理 论,这是中国最早的律学理论。“三分损益”的意思是把一个音律管分成三份, “损”是“减”(即从三份中减少一份),而“益”则是“增”(即再加上三分之一), 就是说以一根一定长度的发音管为准,把它减掉三分之一长就形成了下一个律 管,再把这个新律管加上其自身的三分之一长,便又产生出一个新的律管来。 这样延续的一损一益,便产生了十二律。 管子?地圆篇中的相生方法是先“益”后“损”。 列为算式如下: 宫:(1X3)4=81 徵:81X4/3=108 商:108X4/3=72 羽:72X4/3=96 角:96X2/3=64 若按各音的相对高度排列,则得出一个以徵为最低的五声音阶,即 5(低音)6 (低音)1 2 3。 “三分损益法”理论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的“十二律”的理论,比古希腊哲学家、数学 家毕达哥拉斯的“律制”要早上一个世纪左右。 三、 周代“十二律吕”(十二律) 十二律是周代律学的名称。它是三分损益法求得的,即:黄钟、大吕、太簇、 夹钟、姑冼、仲吕、蕤(rui 二声)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其中 单数各律为“律”,双数各律为“吕”。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 第 7 页 共 10 页 第二节先秦乐律与乐器第二节先秦乐律与乐器 一、 八音是指周代的乐器分类。以制作材料为准,分金、石、土、革、丝、 木、匏(pao)、竹八类。 金类:钟、镈(bo 二声)、铃、铙(nao)等 石类:磬(qing 四声) 土类:埙(xun 一声)、缶(fou 三声)等 革类:鼓等 丝类:琴、瑟、筝、筑等 木类:柷(zhu 四声)敔(yu) 匏类:笙、竽等 竹类:籥(yue 四声)、篪(chi)、箫、笛等 二、 曾侯乙墓编钟 1978 年在湖北随县擂鼓敦“曾侯乙墓”中出土由 65 枚钟组成的编钟,每一钟的 隧部与鼓部都可发出相距三度的音。其分三层悬挂在矩形钟架上,显示了我国 奴隶社会音乐的发达和乐器制度技术方面的成就。此外,“曾侯乙墓”还出土有 笙、篪、排箫、建鼓、编磬等乐器,这些乐器构成一个大型的“钟鼓乐队”。 曾侯乙,是楚国下属的曾国一个名叫“乙”的侯。生年不详,约死于楚惠王 55 年 (公元前 433 年)。 第三节先秦古琴音乐第三节先秦古琴音乐 三、 先秦古琴音乐 1、古琴是中国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弹弦乐器,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 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以及影响深远而为世人所珍视。 3、著名琴人:春秋时期钟仪、师旷、师曹等 战国时期伯牙、瓠(hu 一声)巴、雍门周等 战国时期出现了“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 4、经典琴曲 除上述提到伯牙的高山流水及孔子弦歌三百的诗经之外,著名的 琴曲还有雉朝飞、阳春、白雪等。 第四章先秦的音乐美学思想第四章先秦的音乐美学思想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 第 8 页 共 10 页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由此引起了关于社会经济、 政治道德、美学、哲学的大讨论中,音乐美学思想也获得了极大发展。尤其以 孔子的儒家学派和老子的道家学派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础, 构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音乐文化心理。 一、 儒家的音乐思想 (一)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公元前 551前 479) 1、他赋予礼乐以新的内核仁,由此构成新的礼乐文化精神。 2、他重视礼、乐的政治作用。强调音乐从道德上感化人。他说“移风易俗莫 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他认为礼给人以约束,用以分贵贱等级,乐可调 和上下关系,两者配合,能充分发挥礼乐作用。 3、他从乐教实践的角度,将艺术活动同培养合乎其社会理想的人结合起来, 他说:“立于礼,成于乐”。 4、孔子承认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首次提出了“尽善尽美”的审美评价标准。 5、他认为音乐可以反应人们的痛苦和欢乐。但在感情上必须受到节制,不 应该超出中庸的伦理规范。 6、对于“郑卫之音”持反对态度。他说:“郑声淫”、“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提 出“方郑声”的主张。 7、他十分重视音乐教育,提出学习的六门功课:“礼、乐、射、御、书、数”, 其中“乐”第二位。 (二)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孟子(约公元前 372前 289) 蒙自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被尊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他虽未建立系统的理论,但他提出“君与民同乐”,强调人民的重要性。他认为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高度评价音乐的作用。 (三)荀子是与孟子同时代的儒家另一代表,他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1、他的音乐思想集中于乐论。 2、他不持守旧的礼乐制度,主张用“以古持今”、“以时修顺”的原则改造旧的礼 乐。 3、他认为,音乐可以配合统治者的文治武功,音乐可以感化人心。他指出“夫 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以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 4、荀子维护儒家“倡乐”的主张,对墨子的“非乐”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批评。但 荀子仍把人分为两等,认为上等人可以受礼乐教育,“众百姓则必然以法数制 之”。另外其音乐思想有崇雅贬俗的倾向。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 第 9 页 共 10 页 儒家音乐思想后来在乐记中有比较系统的阐述。 对乐记成书的两种说法: 1、乐记一书为战国时期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 2、此书是汉儒采用先秦诸家有关音乐的言论编纂(zuan 四声)而成。 乐记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点: 1、关于音乐的本源,提出“物动心感”说,这种观点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 点。 音和政和人和天地和 2、关于音乐与政治的关系,它强调音乐与政治、社会关系密切,人的思想 受到外界社会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声音。其文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 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正通 矣。” 3、关于音乐的社会功能。主张把音乐与治理朝政、端正社会风气、礼制、 伦理、教育等相配合,为统治者恶文治武功服务。“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 听之,则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