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钓鱼的启示_第1页
13钓鱼的启示_第2页
13钓鱼的启示_第3页
13钓鱼的启示_第4页
13钓鱼的启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钓鱼的启示一、教学目标设置(一)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及相关解读依据一:课程标准相关内容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3、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教学建议:1、重视朗读和默读。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解读: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其中“正确”地朗读,可以分解为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准节奏,读准重音,读准语调,等等;“流利”地朗读,可以分解为读得连贯-不指读、不词化;再是读出速度不唱读、不拖音;“有感情”地朗读,所指很丰富,因为“感情”本身就是一个抽象而丰富的概念,可以分解为:读出心理的变化,读出态度的变化,读出心情的变化,读出精神的变化,读出认识的变化,等等,这些变化最终都落实到语气的变化,即读准语气。“理解主要内容”可以分解为: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关键语句),概括文章主旨,推断作者写作意图,评价文章的立意、手法及语言特点等等。依据二:单元教学目标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 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 在阅读中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学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4、 产生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解读:单元教学目标明确指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情感。需要解读的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其中“体会”可以分解为“提取”、“概括”、“推断”、“感受”。 依据三:钓鱼的启示的核心内容钓鱼的启示是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第一篇精读。学习本组课文,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这篇精读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大鲈鱼,“父亲”却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丧”,但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了湖里。34年后,“我”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功成名就的“我”,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从小受到像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依据四:学情分析 班级中的决大多数孩子都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表述能力,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目标陈述 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下,教材编写专家制订出单元教学目标;在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之下,站在文本的核心内容之上,依据学生情况,制订出钓鱼的启示一课的教学目标。陈述如下:一、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绳子。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交接、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词语。2、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把鲈鱼放回湖里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理变化过程。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读中感悟,抓关键词理解等。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在自读的基础上自悟,培养听说读书的能力,激发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情感教学重点:精读重点语句和段落,初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关键:以读为本,融情于境 教学难点:精读重点语句和段落,初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关键:以读为本,融情于境 (三)教学条件及课时安排、两课时。、条件允许的话,借助多媒体可加大课堂容量,节省部分时间。 第一课时一、重温学前作业 1、学会课后14个生字。 2、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3、想一想为什么“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而父亲却坚持要“我”把鱼放回去。展示学前作业:1、小组自学检测2、展示生字3、做轻松练习第1题。3、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板书:钓鱼 放鱼 启示4、想一想:根据课文内容,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我”的心情变化。 得意-( )-( )-( )-( )三、练习 写小字四、学后作业1、想一想为什么“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而父亲却坚持要“我”把鱼放回去。2、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请把这样的句子划出来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第二课时、一、重温学前作业1、“我”钓到鱼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父亲是什么样的心情。2、找出“放鱼”有关的句子,体会到“我”复杂的心情。3、将“我”获得的启示划出来。二、展示作业1、“我”钓到鱼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父亲是什么样的心情。理解句子,积累词语。重点指导:啊,这样大的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相机问:“我”钓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鱼?我得意什么?父亲得意什么?同时积累词语:惊喜、喜出望外、高兴、兴高采烈1、 找出“放鱼”有关的句子,体会到“我”复杂的心情。(1)急切、不理解读句子:“爸爸!为什么?”(2)委屈、难受读句子:“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3)乞求(换个词)(4)无可奈何、恋恋不舍、遗憾读句子:“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没有商量的余地。”(理解“不容争辩、没有商量的余地”。)“我慢慢地把鱼从鱼钩上消失在湖水中了。2、 将“我”获得的启示划出来。3、 练习1、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会不止一次的遇到哪些诱惑?作者会怎样抉择?举例说明。 做人上你悟到了什么道理? 师:是啊,作者把34年前钓鱼的故事写给我们,希望我们勇敢的挑战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学校、在家庭、在公共场所你曾经禁不住哪些诱惑?给你留下了什么启示?敢否也像作者一样真诚的与大家共享?打算怎样写具体? 2、根据文章内容,收集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3、搜集一些名人或身边的人遵守道德规范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四、学后作业1、认识4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挑”。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借助成语辞典,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联系课文内容,再结合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说说自己以后对困难挫折应该如何去面对,树立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从中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在学习 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时,一开始从“钓鱼”入手,让学生体会放掉鱼之难和父亲教育之严肃,再来感悟得到的启示,不足之处读的较少。2再指名分段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个别学生不能准确理解的词进行处理)3三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明确意义段,有利于更好的理解课文。为什么每当“我”想起这件往事,内心总充满了对父亲的崇敬?(分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四品读课文,体会由钓鱼到放鱼的经过。1、品读“钓鱼”(1) 请用心读课文的钓鱼部分1-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看你能读懂些什么? 把读书的时间教给学生,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读中感受。(2)引导学生体会:“我”钓到鱼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父亲是什么样的心情。划出相关的语句,并在重点词下打上着重号。(3)理解句子,积累词语。重点指导:啊,这样大的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相机问:“我”钓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鱼?我得意什么?父亲得意什么?同时积累词语:惊喜、喜出望外、高兴、兴高采烈语文的学习贵在理解和积累,平日里教师注重此项训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4)朗读训练,体验心情“钓鱼”这部分有关于月夜的描写,写得很美,很静,能找出来美美地读一读吗?应怎样读呢?月夜的描写:涟漪、银光闪闪读得慢一些,给人以回味。议一议,读一读:钓鱼的过程应怎样读?钓鱼的过程描写很细腻,表示动作的词要读的轻短、活泼生总结怎样读出作者的得意? 师生互评,有利提高。(5)小结:谁来归纳一下这一段写的什么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感知整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2、研读“放鱼” 过渡语:是呀,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鱼,多令人高兴呀!但作者为什么又忍痛割爱放了调到的大鱼呢?(1)读课文“放鱼”部分4-9自然段,你能体会到“我”复杂的心情吗?划出相关词句,好好读一读。(2)采取分角色读的方式来学。(3)引导提问:在“我”钓到鱼时,父亲是得意的,而面对着到手的这条诱人的大鲈鱼,父亲和我没得意多久就面临着一个难题,什么难题? 生说难题。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师引导学生理解:从“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可以体会到两层意思。第一,父亲也很喜爱这条漂亮的大鲈鱼鱼是那样的大,“我”平时虽然经常跟父亲去小岛钓鱼,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鱼是那样的可爱,鱼鳞在“银色的月光下”闪闪发光,还“轻轻翕动着”鱼腮,父亲和“我”一样喜欢并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第二,正因为大鲈鱼这么漂亮可爱,所以从情感上说父亲也舍不得放掉它,“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是因为父亲也在经历实践道德的考验:放,还是不放?此时,爸爸和我的态度是怎样的?爸爸的坚定,从哪儿看出?师引导学生理解:读“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这句话,我们需要让学生体会到父亲的坚决,“得”一定、必须,不容争辩、没有商量的余地;同时也应该让学生体会父亲的慈爱父亲是理解孩子的心情的,但实践道德是没法妥协的,违背了孩子的意愿,也只得孩子去做,这是做为一位真正爱孩子的父亲必须做的,并不是不懂人情。普普通通的一声“孩子”之称,充满了父亲温柔和深情。“我”依依不舍,从哪儿看出?a“乞求的目光”扩展理解。b放鱼动作,从慢慢地看出他想干什么?为什么不想放鱼? 读文理解作者的心理变化:(1)“得意”读句子:“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轻轻翕动着。”(2)急切、不理解读句子:“爸爸!为什么?”(3)委屈、难受读句子:“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4)乞求(换个词)(5)无可奈何、恋恋不舍、遗憾读句子:“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没有商量的余地。”(理解“不容争辩、没有商量的余地”。)“我慢慢地把鱼从鱼钩上消失在湖水中了。”学生总结:作者不愿意放鲈鱼的原因:预案:这条鱼是我好不容易钓到的。“过了好长时间,溅起了不少水花。江上鱼者这首诗: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美,作者写得也美极了,用词恰当准确,随机读给大家听。古人都爱鲈鱼,作则能亲眼见到这样美,这样大的鲈鱼,怎么能舍得放呢?鲈鱼又大又美,书中写道:“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是呀,这么大、这么美的鱼,我很难拒绝这样的诱惑。)当他钓到鱼的时候,周围没有人。“到处是静悄悄的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因为此时只有天知,地知,和他的爸爸两个人知道。放掉鲈鱼,因为离鲈鱼开放的时间还没有到。做人要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4)小结:谁来归纳一下这一段写的什么内容?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抓住主要词句体会“我”对大鲈鱼的喜爱,感悟放弃已经到手的大鲈鱼之难。抓住描写爸爸神态的细节和相关词句,体会父亲对“我”严格的道德教育和深深的爱。阅读使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带替学生的阅读时间,教师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为什么放鱼?从而更好的理解启示的意义。五、教师小结,提出思考问题 师: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示?这些内容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板书设计: 13 钓鱼的启示钓鱼得意急切放鱼乞求 无奈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认读词语2回顾课文内容。(板书:钓鱼、放鱼)3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由调到鲈鱼的喜悦到放了鲈鱼的无奈。同学们表现的都很积极,相信这节课同学们一定能表现得更出色。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二、品读体验。初读启示,质疑。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我”获得的启示划出来。2、读读启示,提出疑问。三、自读自悟,解疑。理解道德的“是”与“非”。1、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2、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我”做起来却觉得很困难呢?四、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学习方法:小组讨论,交流汇报1、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鱼”还是指那条诱人的大鲈鱼吗?(理解“诱惑人的鱼” 特殊的含义,教师点拨:荣誉、权力、名利等吸引人的,让人喜欢的事物)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会不止一次的遇到哪些诱惑?作者会怎样抉择?举例说明。 3、小结:真因为这样,所以(引读:“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纽约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4、可以说,当年他把鱼放掉是因为父亲的威严,是无可奈何的,但是,他现在的选择却是自觉的,自觉地遵守道德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