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信息素养.ppt_第1页
信息与信息素养.ppt_第2页
信息与信息素养.ppt_第3页
信息与信息素养.ppt_第4页
信息与信息素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 信息与信息素养,第一节 信息概述,前言 信息概念的起源 信息的相关概念 信息的特性 信息的传递 信息载体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前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随时随地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在与信息打交道。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例如:研究生在设计科研课题前需要检索、查询大量的与该课题相关的信息;药厂常常花几十万资金购买某种新药的专利;一个正确的临床诊断信息可以拯救一个病人的生命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信息”在人们的生产实践与社会实践中的重要性,“信息”像“物质”和“能量”一样,已成为组成现代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要素”,正在改变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1、前言,社会进步的历史就是信息量和信息种类不断增加、信息品位不断提高的过程。,2、信息概念的起源,李中(南唐)暮春怀故人“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 辞源书证 杜牧(唐)寄远“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 李清照(宋)“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 古人所说的信息是指“音讯、消息”。这也是汉语大词典中对信息的解释。,周密(南宋)木兰花漫西湖十景:“觅梅花信息,拥吟袖,暮鞭寒”。 此处信息被当作一种迹象。把花色花香当作信息,比起用声音和文字传播消息来,其含义宽泛多了。,2、信息概念的起源,信息论创始人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某种不确定性的东西。”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信息就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相互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信息是对人有用的数据,这些数据将可能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与决策。” ISO对信息所下的定义已覆盖了香农的内容,因为从“数据”到“信息”的过程,也就是通过数据处理消除了部分不确定性转化为有用信息的过程。它也覆盖了维纳的内容,即这些可能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与决策的数据,也是人们适应外部世界,并且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2、信息概念的起源,什么是信息(广义) 信息是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 是物质存在方式和规律与特点的表现形式,包括自然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信息和空气一样,无处不在。,3.信息的相关概念,数据(data):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可供加工处理的特殊的表达形式,即数据是信息的素材。对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来讲,通常意义下的数字、文字、符号、图画、声音、动画、影像等都是数据,因为它们均可以运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信息是人们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所获得的对人有用的数据。,3.信息的相关概念,知识(knowledge):“知识就是力量”,在信息时代可以说:信息就是力量。由此有人干脆提出:信息就是知识。这样的释义不全面。应该说,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 是对客观事物长期观察、思考的结果, 它以意识为基础,是对客观事物的抽象反映。 从信息的角度看,知识是一种能改变人的行为方式,能被人所利用的信息。它只能在人对信息的运用中体现和产生,离开了信息,人就无法获得知识。,3.信息的相关概念,智慧(wisdom):是指明白为达到某一目的而选择相应的知识,属于知识创造的范畴。知识是智慧的基础、创造的原料。,数据、信息及知识是处于一个平面上的三元关系,分别从语法、语义以及语用三个层面反映了人们认知的深化过程,而智慧超越了这个平面,它是在数据、信息以及知识基础之上的独创性活动。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创造力。从知识到创造力之间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中间环节方法。,最早讨论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之间关系的,不是数学家,也不是计算机科学家,而是诗人T.S.Eliot。 信息迷失在数据中,知识迷失在信息中,而智慧迷失在知识中。 Where is the wisdom we have lost in knowledge? Where is the knowledge we have lost in information? Where is the information we have lost in data?,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浩如繁星的数据中,如何发现信息,在信息中如何发现知识,在知识中如何发现智慧,从而在生命中闪耀出智慧之光,而不要淹没于数据的海洋。 在“0”和“1”的泡泡球海洋中,我们的诗情画意在哪里?,4.信息的特性,共享性 信息不是物质,共享后不会消失。例如当某人将知识化的信息传递给他人后,他本人并没有丢失自己的知识,相反地,由于在传递过程中反复使用,知识反而更加巩固和充实。共享性是信息与物质和能量的最大区别。 不守恒性 信息不是能量。虽然信息的传输、变换、处理均需要能量,但信息本身的内容及所起的作用不取决于传递信息所消耗的能量。信息的内容取决于信源;信息所起的作用,则取决于信息的内容和信宿(收信者)的条件。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且是守恒的,信息则不遵守守恒定律,可以暂时消失或永久消失,(如古文明),而且常常由于传递过程中的干扰而造成信息丢失。,4.信息的特性,独立性与依附性 信息来源于物质和意识,但信息可以脱离物质和意识独立存在,它并不依赖某一特定的物质载体。但是,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所谓载体就是指承载信息的媒体,例如 “香”味的信息是通过空气传递的;“暴雨”的信息是通过气象预报节目的声音和语言传递的。信息的传递需要载体,没有载体的信息是不存在的。而且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载体进行传输或存储。,4.信息的特性,可处理性 当今信息的扩充速度快得惊人,这就要进行处理,择其有用者而取之。处理的方法很多,如分类、归纳、删除、修改等。有些信息经过人们的分析、综合和提炼等加工后,可以增加它的价值。如,啤酒与尿布。商场可以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处理它的商品流通的信息,通过分析顾客购物的各种倾向,按照顾客的购物倾向重新组合商品的货架,可以提高销售量。 时效性与针对性 信息有时具有实效性及针对性。如,上个月的天气预报,化验单。,第二节 信息素养概述,前言 信息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 信息素养的标准 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1.前言,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素养是个人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信息素养是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基础,这些能力的有机整合就形成个人的综合能力,具有这种综合能力的人就会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003年9月,联合国信息素养专家会议发表了“布拉格宣言:走向信息素养社会”,会议宣布: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当前国际上普遍关注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正是受到这种信念的驱使。,2.信息素养的概念与内涵,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这一概念曾有很多不同称谓,如:“计算机素养”、 “媒体素养”、“信息能力”、“数字素养”、“网络素养”等等。 信息素养是一个含义广泛且不断发展的综合性概念。它不仅包括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加工、传递和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有着在当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独立学习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信息素养的简明定义,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不难看出这个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而来的。 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下设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其年度报告中对信息素养的含义进行了重新概括:“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知道如何查寻、评价和有效利用需要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做出决策,无论其选择的信息来自于计算机、图书馆、政府机构、电影或者其它任何可能的来源。” To be information literate, a person must be able to recognize when information is needed and have the ability to locate, evaluate, and use effectively the needed information. 美国图书馆协会ALA, 1989,确定信息需求 获取信息 批判性地评价信息源 整合进知识基础中 有效地利用信息 合法获取、合理使用信息,实现信息素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必须懂得和使用分析技能去简单陈述问题,明确研究方法以及能对经验性结论进行批判性的评价; 第二,必须能利用越来越多的、复杂的方法寻求问题的答案; 第三,一旦已经明确了要寻找的东西就一定能够找到。信息素养概念的本质是具有把一切所看到的以及所听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理解的能力。,4.信息素养标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高校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养的6个一级指标: 确定所需信息的范围 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鉴别信息及其来源 将检出的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基础 有效地利用信息去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 了解利用信息所涉及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合理、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其下包括22个二级指标及86个细目。 美国ACRL特别工作组,2001.1批准 2004.1月全美大学图书馆协会正式通过,(1)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应能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 能清晰详细地表达信息需求; 能确定多种类型和格式的可能的信息源; 考虑到获取信息的成本和效益; 能重新评估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2)能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能选择最适当的研究方法或信息检索手段获取信息; 能构建和实施基于有效性的信息检索策略; 能联机检索信息和亲自使用各种方法; 能调整信息检索策略; 能摘要、存档和管理信息和信息源。,(3)能批判地评估信息和信息源,能综述所收集信息的主要思想和观点; 能清晰明白地说明初始评价标准,并对信息和信息源进行评价; 能通过与专家或他人谈论,验证对信息的理解和解释是否正确。,(4)将新的信息综合到现有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中,能综合主要思想和观点,完善新观念; 能比较新旧知识的差异和联系,确定新信息新增含义和特征; 能确定新知识是否对个人价值观产生影响,并逐步和解冲突; 能确定是否修正初始的观点。,(5)能独立或作为团队的一员高效地利用信息,实现一个明确的目标,能运用新旧信息计划或创建一个特别的成果或某项工作; 能修正原先制定的工作程序; 能高效地与他人沟通,实现目标。,(6)能理解信息使用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道德问题,及在伦理和法律上的可行性,能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上的伦理、法律和社会经济问题; 能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和礼仪使用信息; 能对工作中使用的信息情况进行肯定和致谢。,英国SCONUL(Society of College, National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国家和大学图书馆协会标准由英国SC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