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第49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时达标.docx_第1页
2019版高考生物第49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时达标.docx_第2页
2019版高考生物第49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时达标.docx_第3页
2019版高考生物第49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时达标.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达标第49讲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基本步骤如下,请回答:(1)在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做_选择培养基_。(2)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尿素和_酚红_指示剂,这是因为Hp含有_脲酶_,它能以尿素作为_氮_源;若有Hp,则菌落周围会出现_红_色环带。(3)步骤X表示_接种_。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时,先将菌液稀释,然后将菌液_涂布_到培养基平面上。菌液稀释的目的是为了获得_单个_菌落。(4)临床上用14C呼气试验检测人体是否感染Hp,其基本原理是Hp能将14C标记的_尿素_分解为NH3和14CO2。解析(1)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2)由于Hp细菌能合成脲酶,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会使培养基碱性增强,pH升高,酚红指示剂变红。(3)步骤X表示接种。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时,先将菌液稀释,然后将菌液涂布到培养基平面上。菌液稀释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单个菌落。(4)用14C呼气试验检测人体是否感染Hp,其基本原理是Hp能将14C标记的尿素分解为NH3和14CO2。2烧伤病人容易感染绿脓杆菌,引起化脓性感染,比阿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都是非常经典的抗绿脓杆菌的药物。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该病人体内的绿脓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1)获取绿脓杆菌单菌落:配制适于绿脓杆菌生长的培养基,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一般含有_碳源_、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调节pH至7,灭菌处理,待培养基冷却至50 时,在_酒精灯火焰_附近倒平板。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单菌落。(2)检测绿脓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涂布平板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将分别含等剂量的比阿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相同大小的小滤纸圆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适宜条件培养一段时间,结果是含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周围均出现透明圈,这说明绿脓杆菌对上述抗生素_敏感_;含头孢菌素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美罗培南的小,这说明_绿脓杆菌对头孢菌素的敏感性比美罗培南弱_;含比阿培南、碳青霉烯类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美罗培南的小,且比阿培南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请推测此菌落产生的可能原因:一是_杂菌污染_,二是_抗比阿培南的绿脓杆菌(或绿脓杆菌产生耐药性突变)形成的菌落_。(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绿脓杆菌的目的,对于该患者来说最好应选用抗生素_美罗培南_。3在农业生产研究上,常需要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1)下表为两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A组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1.4 g2.1 g0.2 g10.0 g1.0 g15.0 gB组NaNO3KH2PO4KCl酵母膏5 g1 g1.2 g0.9 g0.5 g0.5 g0.5 g0.5 g(注:上述两种培养基中的物质溶解后,均用蒸馏水定容至1 000 mL。)从功能上来看,上述两种培养基均属于_选择_培养基。如果要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离,则需要选择_A_(填“A”或“B”)培养基,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_葡萄糖_。在分离尿素分解菌所用的培养基中可加入_酚红_指示剂,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可鉴定某种细菌能否分解尿素,若有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将会呈现_红色_。(2)如图是某同学采用的接种微生物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本实验采用的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是_平板划线_法,把聚集的菌种逐步_稀释_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为达到这一目的,操作上应注意:_每次划线前接种环要灼烧;冷却后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_(至少答2项)。三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细菌数量,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统计结果:甲同学涂布了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6和260,取平均值248;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在三位同学的统计中,_乙_同学的统计是正确的。解析(1)据题表中的培养基的配方分析,A组中的氮源为尿素,应该是筛选尿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B组中的碳源是纤维素,应该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离,需要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应当选择A组培养基,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葡萄糖。尿素分解菌可以用酚红指示剂进行鉴定。尿素分解菌产生的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为氨而使pH升高,使酚红指示剂呈红色。(2)据图分析,图示表示平板划线法接种,是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到培养基的表面,操作上应注意每次划线前接种环要灼烧,冷却后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在进行平板菌落计数时,应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同时为减少实验误差应选择至少3个或3个以上的平板进行计数并取平均值。4如图为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秸秆代替粮食作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主要技术及废弃物利用的流程图。请回答:(1)图中所需微生物可从土壤中获取,获取该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_分离_,选择培养基应以_纤维素_为唯一碳源。纯化菌种时,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_稀释涂布平板_法接种到培养基上。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常采用_刚果红染色_法,_刚果红_能与培养基上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上就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_透明圈_,可以此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2)图中也可以采用酶解法。将酶应用于生产实践之前需对酶进行_酶活力(或酶活性)_的检测。(3)图中酒精发酵阶段接种的微生物是_酵母菌_,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1825_。在培养微生物的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接种环采用的灭菌方法分别是_高压蒸汽灭菌_、_灼烧灭菌_。乙醇纯化一般需要使用_蒸馏_法。(4)图中产生的农作物废弃物,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是酵母菌无法直接利用农作物废弃物,原因是其_缺乏相应分解酶系(或缺乏能分解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酶)_。(5)若要利用图示中的发酵产物生产醋酸,常用的菌种为_醋酸菌_,则下一阶段的发酵过程中应通入_无菌空气_,温度严格控制在_3035_。5研究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细菌数量,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为了分离和纯化高效分解石油的细菌,科研人员利用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1)配置好的培养基通常可以使用_高压蒸汽灭菌_法灭菌。与步骤中培养基成分相比,步骤中培养基成分的最大区别是_石油是唯一碳源_。(2)接种细菌常用的方法有_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_。若经过过程后获得的结果为图2所示,则所操作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