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皮炎和湿疹的鉴别.ppt_第1页
课件:皮炎和湿疹的鉴别.ppt_第2页
课件:皮炎和湿疹的鉴别.ppt_第3页
课件:皮炎和湿疹的鉴别.ppt_第4页
课件:皮炎和湿疹的鉴别.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炎与湿疹,第一节 湿 疹 Eczema,定义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浅层真皮和表皮炎症。急性期皮损呈多形性,以丘疱疹为主,有明显的渗出或渗倾向,慢性期皮损局限,有浸润肥厚和苔鲜样变,瘙痒剧烈,易复发。,病因与发病机制 内部因素 1.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2.神经精神因素 3.体内慢性感染病灶 4.内分泌功能失调 5.循环障碍 6.遗传因素,外部因素 1.食物 2.吸入物 3.日常生活用品 4.环境因素,临床表现 急性湿疹 1.典型皮损,2.皮疹分布对称,境界不清 3.好发部位 好发于头面、耳后、前臂、小腿、手足等外露部位 4.瘙痒剧烈,亚急性湿疹 皮损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数丘疱疹或小水疱及糜烂,可有轻度浸润,仍有剧烈瘙痒。,慢性湿疹 1. 表现为暗红色浸润肥厚性斑块,可有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亦可伴有色素改变 2.多对称分布于手、足、小腿、肘窝、腘窝、外阴、肛门 3.常有阵发性剧痒 4.病情时轻时重,可迁延数月或更久,常见特定部位湿疹 1.手部湿疹 2.乳房湿疹 3.外阴、阴囊和肛门湿疹 4.钱币状湿疹 5.干燥性湿疹 6.小腿湿疹,急性湿疹 亚急性湿疹 慢性湿疹,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1.急性湿疹 皮损多形,以丘疱疹为主,有明显的渗出或 渗出倾向,对称分布,境界不清,瘙痒剧烈。 2.亚急性湿疹 皮损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数 丘疱疹或小水疱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3.慢性湿疹 皮损表现为暗红色浸润肥厚性斑块,可有不同程度的苔鲜样变和色素改变,境界较清楚,多对称分布于手、足、小腿、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处。常有阵发性剧痒。,第二节 接触性皮炎和湿疹,接触性皮炎是指皮肤或粘膜接触外源性刺激物或致敏物后,在接触部位所发生炎症反应。,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1. 原发刺激物对皮肤有很强的刺激性或毒性如强酸、强碱,2.致敏物,化学性致敏物是接触性皮炎的主要原因,有些物质接触后经日光照射,可致光感性接触性皮炎。,二、发病机制 1.原发性刺激 接触物对皮肤有很强的刺激性或毒性,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生皮炎。这种刺激称原发性刺激或毒性刺激,主要由刺激物直接破坏组织细胞所致,如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所引起的皮炎。,2.变态反应 为T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临床表现 一、在接触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出现水疱、大疱,偶可见组织坏死。临床所见常以单一疹型为主。,二、皮炎的部位及范围与接触物一致,境界非常鲜明。如接触物为气体、粉尘,则皮炎呈弥漫性而无明确界限;如皮炎发生于组织疏松部位如眼睑、口唇、包皮、阴囊等处时,皮炎界限不清;如患者敏感性高,可扩展到身体其它部位。,三、若接触物的刺激性较弱,浓度较低,或由于长期反复接触致敏物或急性期处理不当,可出现亚急性或慢性皮炎的表现。 四、自觉症状有痒和烧灼感或肿痛感。 五、病程自限,去除病因,处理得当,约12周可痊愈。,接触性皮炎(橡皮膏) 接触性皮炎(手表) 接触性皮炎(项链),诊断 1.有明确致敏物或刺激物接触史 2.在接触部位发生境界清晰的急性皮炎,疹形单一 3.去除原因,皮疹很快消退 4.当病因不明或有数种可疑接触物质,需要寻找病 因时,可做斑贴试验,治疗 1.寻找病因,脱离接触 2.全身治疗口服抗组胺药和维生素C,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硫代硫酸钠,重症泛发者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若有继发感染可加用抗生素。 3.局部治疗 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皮炎的治疗原则处理。,鉴别诊断 1.急性湿疹应与接触性皮炎鉴别,治疗 1.一般治疗 去除任何可疑病因。 避免局部刺激;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鱼虾等易致敏食物;避免饮酒、浓茶、咖啡。 2.全身治疗 口服抗组胺药,必要时两种配合或交替使用,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5%溴化钙或硫代硫酸钠。,3.糖皮质激素 一般情况下不宜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仅在皮疹泛发,渗出著明,病情严重时,可考虑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至停用。长期应用易引起许多不良反应。老年患者滥用糖皮质激素后,易发展成红皮病。,第三节 异位性皮炎和湿疹 Atopic Dermatitis,定义 又称遗传过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与家族异位性遗传背景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 “异位性”(atopy)一词的含义 有容易罹患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的家族性倾向;对异种蛋白过敏; 血清中IgE增高; 血液中嗜酸粒细胞增多。,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患者常具有先天过敏体质和特殊类型的遗传倾向。 (二)免疫学异常表现为急性期Th2型细胞及Th2型细胞因子显著增多,导致血中IgE水平增高和嗜酸粒细胞增多,慢性期则以Th1型免疫反应为主。,(三)皮肤屏障功能异常,透皮水分丢失增加。 (四)环境因素如变应原(屋尘螨、花粉)及蛋白质食物、感染性变应原(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糠秕孢子菌)可影响异位性皮炎的发作。,临床表现 皮损具有年龄阶段性特征 1. 婴儿期:多在出生后23个月发病,皮损主要发生于头面部。,2. 儿童期:多在4岁左右加重或发病。 3. 青年成人期 皮损常为苔藓化斑片,类似于播散性神经性皮炎; 急性、亚急性湿疹样改变; 痒疹样表现; 好发于肘窝、腘窝及躯干,以屈侧为重。,自觉剧烈瘙痒 患者及其家族常有过敏性哮喘、鼻炎、荨麻疹、桔草热等病史;常对异种蛋白质食物过敏,2.血管特征 头灯征 小血管对外来刺激显示异常反应 如白色划痕症、苍白现象 3.眼部异常 前、后囊下白内障,圆锥形角膜 4.对金葡菌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易感性增加,特应性皮炎(婴儿期) 特应性皮炎(成人期),诊断 1.患者个人或家族中有异位性疾病史; 2.皮损具有年龄阶段性特征; 3.瘙痒剧烈; 4.血液中IgE和嗜酸粒细胞增高。 应与湿疹、婴儿脂溢性皮炎相鉴别。,特应性皮炎和湿疹区别,特应性皮炎有家族发病史,家里父母亲或者兄弟姐妹有发病的。湿疹不一定,湿疹很复杂,可以各种各样的原因,湿疹病人可以在任何年龄段都发病,这一两年发病,没有家族病史的,这种病人就叫湿疹,不叫特应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有明显的症状,发病比较早。,2019/4/11,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41,第三节 神经性皮炎和湿疹,神经性皮炎,是一种以阵发性痒及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2019/4/11,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42,2019/4/11,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43,病因,病因:不明确 精神症状:疲劳、紧张、焦虑、情绪 易激动 内分泌紊乱、胃肠功能障碍、感染病灶、搔抓、摩擦、日晒、食辛辣、饮酒等,2019/4/11,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44,特 点,皮损为圆形或多角形的扁平丘疹融合成片 搔抓后皮肤肥厚。 皮沟加深,皮嵴隆起,极易形成苔藓化。,2019/4/11,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45,45/26,神经性皮炎,2019/4/11,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46,诊断要点:,发病特点:青、壮年;夏季加剧,冬天缓解;慢性经过,时轻时重 。 部位:大多数颈项部、额部,其次为尾骶、肘窝、腘窝,亦可见于四肢摩擦部位,上眼睑,外阴、腹股沟、肛周。 常对称分布 。 皮损:扁平丘疹,干燥坚实皮色正常或淡褐色,表面光泽;日久融合成片,皮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