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大考点二十六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和文艺复兴运动.docx_第1页
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大考点二十六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和文艺复兴运动.docx_第2页
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大考点二十六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和文艺复兴运动.docx_第3页
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大考点二十六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和文艺复兴运动.docx_第4页
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大考点二十六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和文艺复兴运动.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考点二十六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和文艺复兴运动 一、 选择题 1(2015浙江文综12)宇宙人生是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主张“心外无物”。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陆九渊 塞内卡王守仁 泰勒斯A B C D【考点】宋明理学陆王心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泰勒斯思想主张 【解析】陆九渊是心学开创者,提出“宇宙便是吾心”,故正确;塞内卡是古罗马最重要的悲剧作家,他主张人们用内心的宁静来克服生活中的痛苦,没有明确提出题干中观点,故正确;王守仁是心学集大成者,主张“心外无物”,故正确;泰勒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主张“万物始于水”,故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2(2015天津文综3)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考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解析】由材料内容“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能力培养”可知,该教育家有着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教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教育摆脱宗教束缚,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可知,文艺复兴的影响已经扩展到了教育领域,故D项错误。【答案】A3、 (2014浙江卷12)如何看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朱熹李贽ABC D【解析】 本题以古代中外思想家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材料中“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是亚里士多德的主张,“去人欲”是南宋朱熹的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是李贽的思想主张。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4、(2014江苏卷13)“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解析】本题以人文主义者的言论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等信息,说明人文主义者向往财富,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B项与材料意思相反;C项说法错误,此时还没有公开揶揄上帝。【答案】D5、(2013浙江文综12)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孔子 韩非 朱熹 亚里士多德A B C D【解析】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朱熹创办私学,书中虽未明确提及,但根人民版教材的“学习思考”得知,他的学说生前被官方诬为伪学,从而可知他不可能在“官学”培养人才。朱熹曾在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等场所招徒讲学。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做过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晚年回到雅典后兴建了自己的讲习所“吕克昂”学园。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人物,主张实行法治、提倡耕战,因此他不推崇文化知识,对私学采取简单消灭的办法。韩非子的主张,后来被秦王朝接受作为文教法令规定下来,导致焚书坑儒禁绝私学的一场浩劫。由此排除。【答案】C6、(2013山东基能5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A物是观念的集合 B心外无物 C吾心即是宇宙 D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解析】A项是英国近代经验论的代表:乔治巴克莱其主要观点有三:一、物是观念的集合,二、存在就是被感知,三、对象和感觉的同一性,属于主观唯心主义;B项和C项是中国古代南宋心学家陆九渊的观点,其哲学认识论属于主观唯心主义;D项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的朴素唯物主义。故答案D符合题意。【答案】D7、(2013广东文综19)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画的风格是表现人性美的,19世纪现实主义画的风格是揭示社会现实的,法国印象主义画的风格是表现光与色的。20世纪现代主义画的风格是反理性的、夸张的,是表现人的苦闷、彷徨的。故选A。【答案】A8、(2013山东文综16)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解析】否定性选择题,李贽生活在明朝中后期,中国有资本主义萌芽但尚未出现资产阶级,故C错误,答案选C 。其他都正确。【答案】C9、(2013上海单科32)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 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题干材料表明:15世纪到1520年宗教书籍的比重下降,古典书籍的比重上升,说明此时的西方学者重视并推崇古典书籍,同时宗教的地位有所下降,故B、C项正确。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主要原因是此时西欧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广泛流传,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要求个性解放,故A项最佳。印刷术传入欧洲是在14世纪,故D项错误。【答案】A项3分,B、C项1分,D项0分10、(2012浙江文综1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墨家学派的诉求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智者学派的主张 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比较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墨子针对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局面提出 “兼爱”“非攻”“尚贤”,表达了小手工业者反对战争、提高社会地位的诉求。智者学派主张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宣扬理性和科学;制。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体现了哲理思辨的倾向。可见体现了功利主义。【答案】A11、(2012重庆文综卷19)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A抨击愚昧B倡导平等 C讽刺贪淫D推崇人性【解析】伊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斯的代表人物,“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反映了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的思想,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题意。【答案】D12、(2012福建文综卷19)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解析】解题关键在于时间和地点,时间是15世纪地点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判断为文艺复兴。各种科目的复活其实对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传承。希腊罗马文化在公元前就已经繁盛,排除A,宗教改革兴起于16世纪的德国,排除C,启蒙思想兴起于17世纪,排除D。【答案】B13、(2012浙江文综卷20)在古代,通才式的大师频出,而进入近代后此类大师越来越少。一般认为,达芬奇是“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重要原因是()A在人类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B古人的成就达到相当高度后,后人很难超越C古代学者少,评价目标集中;近代以来学者多,大师难以被公认D近代以来的科学把研究对象分为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加以研究【解析】近代以来,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同时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间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凭借个人能力很难全面掌握。【答案】D14、(2012北京文综卷14)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顾炎武(1613- 1682年)生活与明末清初,英国哲学家洛克(1632-1704年),是早期启蒙思想家,两人大约生活与同一时期,即17世纪。郭守敬生活与元代,大约是13世纪,牛顿是17世纪的科学家;曹雪芹生活与18世纪的清朝中期,薄伽丘是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关汉卿生活与元代,大约是13世纪,莎士比亚(1564-1616年)。故选A项。【答案】A15、(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解析】苏格拉底的本意是强调思想自由而不是公民生存权利,A项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B项。【答案】B 16、(2011北京文综20)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说明这位哲学家重视道德的作用,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而善包括健康、财富、地位、荣誉以及正义、勇敢等美德。【答案】B 17、(2011安徽文综18)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解析】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说明借助古代的思想文化成果,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说明其产生根源是经济根源,与这一论断相吻合的是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故C符合题意。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但启蒙思想没有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没有借助古典文化。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人文主义反对天主教,所以“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的提法是错误的。排除B。启蒙思想本身就含有人民主权的含义,这个提法也不能体现题干“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所以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的提法不符合题意,排除D。【答案】C 18、(2011上海单科4)拜占庭帝国瓦解前后,许多学者和艺术家迁居意大利半岛,从而大力推动了该地区()A波斯文化的传播 B伊斯兰文化的传播C古希腊文化的研究 D基督教神学的研究【解析】根据题目信息“意大利半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其为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波斯文化应在两河流域,伊斯兰文化为西亚阿拉伯地区,基督教神学在西亚巴勒斯坦。【答案】C 二、非选择题1、(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孟子思想主张(法制观念);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思想主张(法制观念)【解析】(1)第一小问孟子法制观念,从材料一中“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可概括孟子的法制观念是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从“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可知孟子的观念是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第二小问苏格拉底法制观念,从材料二“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可概括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是守法是正义行为,从“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可概括苏格拉底的观念是法制关乎城邦存亡,从“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可概括苏格拉底的观点是法律至上,严格守法。(2)第一小问背景,结合孟子生活的战国时期和苏格拉底生活的古希腊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史实,分别总结二者法制观念形成的背景;第二小问价值,总结二者法制观念对当时和后世的共同作用即可。【答案】(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5分)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5分)(2)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6分)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6分)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3分)2、(2015广东文综38)(25分)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据外国教育史(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考点】(1)文艺复兴【解析】(1)第一小问思潮,依据材料一中“中世纪后期”、“西欧”、“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等信息可知是人文主义思潮。第二小问背景,紧扣时间“中世纪后期”,结合所学中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阐述,政治上中世纪西欧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经济上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思想上文艺复运动兴起、科技上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等。【答案】(1)思潮:人文主义。(2分)背景:中世纪西欧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运动兴起。(4分) 3、(2012浙江文综卷24)(26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材料二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材料三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10分)(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9分)(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7分)【解析】(1)结合教材内容回答,思想上,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孔子强调统治者要施行仁政。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教育上,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老子主张: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希望回到小围寡民的理想社会,还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的。苏格拉底提出“认识自我”,注重道德。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2)李贽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顾炎武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王夫之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3)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说孔子假托古圣先王尧、舜、禹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增强了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答案】(1)孔子:仁、礼、中庸;(3分)老子:道、无为、小国寡民。(3分)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2分)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2分)(2)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3分)顾炎武:注重实学,经世致用;(3分)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3 分)(3)康有为。(1分)孔子改制考。(2分)翻译天演论;(2分)宣传、提倡进化论、成为维新派的理论武器。(2分)4(2012安徽文综卷37)(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材料二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