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综合型大学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doc_第1页
营造综合型大学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doc_第2页
营造综合型大学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doc_第3页
营造综合型大学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doc_第4页
营造综合型大学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造综合型大学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教育管理学论文营造综合型大学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 王 荣 姜 博 摘要全球化发展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从综合型大学基本特点出发,提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鉴国外先进思想与成熟经验,结合专业特色,广泛开展合作。以学生利益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标准,从内部机制、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文化活动四个方面营造国际化氛围。同时深入挖掘中华文化核心内涵,建设本土国际化校园文化。 关键词 综合型大学;国际化;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王荣,华南理工大学(广州510641);姜博,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广州 510641) 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进了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于具有全球化视野和跨文化思维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凸显。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为我国培养符合国际化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是各大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在大学生社区成员中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以及此种价值观在物质和意识层面上的具体文化形态”1是高校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特殊的育人载体”2,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意义深远。纵观世界知名高校,无论是历史悠久的老牌名校还是实力强劲的后起之秀,无一不具有鲜明、积极、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积极、创新的国际校园文化,开拓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国际视野,增进对世界各国家历史文化的理解,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思维方式,对于推动我国综合型大学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各高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师生素质,增强自身吸引力的必由之路。本文将通过四个层面,分析综合型大学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经验,进而提出实现途径。 一、坚持专业教育国际化,营造综合型大学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 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营造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借鉴国际先进高校内部运行制度和管理经验,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国际化师资队伍,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课程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基础建设。 (一)综合型大学国际文化氛围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不断地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善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全党和全中国人民,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新风尚,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3青年学生是未来的国家栋梁,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生力军,也是最具创新能力与思辨精神的社会力量。在校时期,是青年学生独立接触社会的起步阶段,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关系到其人生的规划与选择。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青年学生社会经验不足,难免受到一些思潮的影响。 作为“教书育人”的高校,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教育,遵循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坚持“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4。“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5不空谈、戒说教、切实际、讲实效,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落到实处。正确引导大学生群体在国际化的氛围中坚持爱国主义的思想,树立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精神风貌,对各类思潮不盲从,不走极端,有原则有主见,理性认识,去伪存真,在与集体、国家、社会关系中寻求自身价值的实现。促使高校形成求真务实、明辨笃行的校园风尚,推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实现高校内部运行机制国际化,借鉴世界一流大学治学经验 高校内部科学有效的教育科研机制体系,是打造一流治学能力的制度保障,是决定学校文化氛围的基础。如何打破旧有的教育模式桎梏,将开放式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思想融人我国综合性大学的教学机制是目前仍需思考解决的问题。世界一流高校实行的人才评价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可为我们提供有益借鉴。 我国综合性大学应从师资聘请、专业建设、经费管理、科研评价、教学考核等方面着手,参照国外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践,构建公正、合理、有效的制度规范。保证科研和教学方面的平衡适度,促进学科建设不断进步,营造良好的科研教学环境。 同时应做好监管评估,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检查评估制度,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管。6用科学、严谨、全面的评估反馈,保障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 我国综合性大学应树立国际化的创新意识,破除影响创新的机制性障碍,减少指标绩效考核和日常行政管理对创新实践的干扰,探索实施一对一导师制、选修学分制,提高培养计划开放度,鼓励教学形式创新,从内部运行机制上奠定国际化校园文化基础。 (三)推动师资队伍和学术氛围国际化,营造知识本位的学术氛围 一流的师资力量是营造国际化大学文化氛围的基础条件。中外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学术互访制度、引智计划和国际学术会议,为国内大学营造超越国界的学术氛围创造必要条件。6对于我国综合型大学,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科要求,鼓励本校教师以进修、访问和讲学等形式到世界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学习,借鉴先进教学方式,了解前沿学科动态;资助具有突出成就和发展潜力的青年专家学者参与高级别国际学术活动,培养学术科研骨干;引入国外杰出教育工作者,有步骤地将多元文化的国际教育理念应用在学校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后备培养等多个方面;搭建涵盖面广阔的优质师资交流平台,同时注重对理论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营造宽松、自由、活跃的学术氛围,使全体师生共享国际化实践成果。 (四)实现课程设置国际化,形成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国际化的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建立在课程设置的目标性、系统性、实践性上,努力向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靠近,在内容上衔接国内教育基础与国际文化的组合型课程。提高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为暂时无法海外留学的学生提供接受国际化教育的机会,这也有利于提高学校课程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 综合型大学应该以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以专业特色为基石,引进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外文原版教材,优化课程体系,积极开展以外语为主体的双语教学和以英语为主体的全英文授课。7同时,国际化的课程的开设既要照顾我国国内的学生,也要顾及国外学生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在国际化的课程学习中的适应能力。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材选取、授课形式、课程管理和反馈评价等多方面人手,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明确教学目标,参考国际通识理念,照顾文化差异,促进中国和国外留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营造综合型大学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 教育是最具人类良心的事业,是最纯洁美丽的事业,纵观世界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得越好,越是以学生为根本,越能使学生自身产生崇高的目标。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下,高校应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从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出发,做好学习生活服务保障工作,发掘大学生兴趣所长和发展潜能,维护大学生群体切身利益,践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一)坚持以学生利益为根本,以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高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是为学生群体提供服务、组织学习和实践,承担国家育人重任的机构。“从满足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急需的角度,大学要注重两类人才的培养:一是跟踪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直接参与科技竞争的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学等高新技术专门人才;一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急需的高层次、国际化经贸、金融、保险、法律类专门人才。”8高校需要根据变化发展的社会实际,打破固有观念束缚,合理配置学校资源,优化课程设置,加大国际化经费投入,推进通识性教育和专业化教育双管齐下,建设各类开放性、共享性、创新性的活动平台,作为课程补充,多方面多渠道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二)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标准,发挥校园文化平台作用为学生发展服务 以学生为本,体现在尊重、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高校应在教育资源允许条件下,给予学生足够的自我发展选择空间,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尊重学生选择,锻炼实践能力,发掘兴趣潜在,为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统筹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与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综合提升,促进每个学生现阶段与未来职业不同阶段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学生通识素质与个性特长的协调发展。 高校的文化平台建设非一日之功,需要长远目光。需要遵循科学建设规律,不求快,不盲从,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借鉴国外成熟校园活动经验,再结合我国校园实际情况,消化融合进而实现二次创新,在各项文体活动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具有优秀专业技能、良好外语水平和沟通技巧、跨文化思维、国际化视野、合作意识和开放心态的学生,适应国际化需求。 三、积极构建跨文化交流平台,开展多样化校园品牌活动 形式创新、品味高雅、内容上进的品牌活动是营造积极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风、教风、校风建设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学生是组织、参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高校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以专业教育平台为依托,发挥在校留学生资源,将多样的跨文化元素与校园文化氛围相融合,鼓励中外学生共同参与,将活动影响力做大做强提升知名度和参与度,共建优质国际化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一)利用专业教育平台,结合专业特色,提升校园文化的国际化水平 脱离自身专业所长,空谈国际化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要根据不同年级需求,结合学科定位,举办凸显专业特点的各类国内外学科竞赛和交流会,如国外著名学者专业教育专题报告会、科技英语写作系列讲座、各类专业竞赛和具有一定高度与深度的论坛会议等。充分利用留学生资源,鼓励中外学生开展多层面合作,通过跨专业、跨学科合作组队等方式,参与各项活动,加强中外学生的学术交流,跨越语言障碍,培养学生沟通能力。 (二)举办具有国际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校园文化,一方面受制于社会文化,一方面又是社会文化中层次较高的文化,具有选择和创造文化的功能。”9通过举行一些贴近世界发展实际,与当前国际趋势接轨的活动,引导大学生思考现实,关注世界,努力求索,实践创新,使学生在与五洲四海的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培养世界意识,积极、坦率、平等地互相学习,打破因缺乏交流而形成的刻板印象。例如北京大学举办的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 AIMUN),促进了国内外学生的交流,使大学师生对外国文化有了更广泛的认识,看待国际问题有了更广阔的角度,分析世界局势有了更敏锐的视野。10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建设还应注意与留学生民族特色相结合,促进传统文化现代化、大众文化高雅化、西方文化民族化。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引导广大留学生参与到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来,例如在“中秋游园会”、“春节团拜会”充分体现国际化的元素,特别融人一些具有异国风情的节目。同时作为综合型大学,也可以围绕外国节日举行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非洲文化节、圣诞节、泼水节等等,使学生更深入地体验外国文化。四、扎根民族优秀文化,走本土国际化道路 以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为代表的各国文化通过文艺作品、流行时尚、观念思潮等各种形式进入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互联网的发展更推动了中外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激荡。高校在借鉴吸收国际优秀办学理念、办学方法、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应对西方的文化渗透保持足够的警惕,去伪存真,辩证地学习西方高校的经验与理念。同时,坚决维护国家安全,扎根民族文化,坚持走本土国际化的道路。 (一)坚决反对整体照搬,警惕全盘西化思潮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概念起源于西方社会,随着全球化发展,西方的先进教育理念也随着其经济文化的扩展在全球普及。以美国高校为代表的众多私立大学成为国际化大学建设的典范。其在教育理念、培养方式、组织制度等方面为其他地区大学提供宝贵的国际化实践经验。但不可否认的是,西方大学的国际化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社会特征。对于大学的组织职能、经济属性和社会地位,我国与欧美国家均有不同的认识,其本质上是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的体现。 因此,在建设国际化综合大学的道路上要警惕全盘西化的思潮,坚决反对不加区别地照搬照抄国外大学的制度措施。一味强调西方意义上的“国际化”,认为西方“原汁原味”的方式就是好的,在实践中是与我国社会实际条件不相符的。同时,盲目地照搬国外经验而不加以改造,会使我国大学失去创新的动力,和自我发展的主动权,放弃已经积累的有益经验,存在着极大风险和危害。 (二)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构建本土国际化大学文化 多元化和包容性是国际化的核心内涵。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大学校园文化并非是单一理念指导下的同化教育。而是基于各地文化背景,以国际共识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强调多样化、兼收并蓄、包容共存的校园文化氛围。我国综合型大学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发掘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取精华而去糟粕。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借鉴国外大学的先进思想和成熟经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创造性地吸取和利用国际理念和方式,依据我国社会实际需求,改革我国大学积弊。在借鉴中谋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营造本土国际化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 综合型大学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高校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化竞争,不断提高综合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