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院建筑施工技术第七章--屋面及地下防水工程.ppt_第1页
职业学院建筑施工技术第七章--屋面及地下防水工程.ppt_第2页
职业学院建筑施工技术第七章--屋面及地下防水工程.ppt_第3页
职业学院建筑施工技术第七章--屋面及地下防水工程.ppt_第4页
职业学院建筑施工技术第七章--屋面及地下防水工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屋面及地下防水工程,建筑工程防水按部位不同可分 : 1.屋面防水 2.地下防水 3.卫生间、厨房防水等 按构造做法 1.刚性防水 2.柔性防水 第一节 屋面防水工程 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一、卷材防水屋面 优点:重量轻、防水性能好、柔韧性好 材料: 1 沥青基防水卷材 2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3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一)沥青基防水卷材 10年以上防水实例。一般2 5年 缺点:无延伸率、撕裂强度低、耐高温性能差、低温脆裂、施工工艺落后、污染环境严重。,(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1.特点 用高聚物(SBS、APP、APO)改性后的沥青为涂盖层 胎体的改进及变更:聚酯胎、聚乙烯膜、铝箔、黄麻织物 卷材的改进:3、4、2mm(以往1mm) 施工方法的变更:采用双层或单层即能达到一定的防水设防要求 2.施工工艺 (1)对基层的要求与验收 应抹平压光,坚实牢固平整不起砂、无裂缝,不松动,无麻面 找平层表面必须干燥,含水量不大于9%,平面与突出屋面结构的连接处及阳角应做成半径20mm圆弧形 找平层的坡度及泛水应符合设计要求 (2)涂刷基层处理剂 氯乙胶沥青乳液、橡胶改性沥青溶液等 基层处理剂涂刷完后应不得见基层白底。待其完全干燥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卷材施工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有: 冷粘法:胶粘剂,橡胶或再生橡胶改性沥青汽油溶液或水乳液 方法:满铺法、空铺法、条铺法、点铺法,搭接问题:搭接尺寸:长边100mm,短边150mm 层与层之间应错缝:长边12幅宽,短边150mm 接缝处理:满涂胶粘剂、热熔法接缝 热熔法施工 自粘法施工 (4)保护层施工: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外露使用时,一般在其表面加页岩片、铝箔为保护层。,(三)合成高分子卷材 1优点:高强度、高延伸率、很好的高低温性能、耐久性、重量轻,可采用单层施工。较强生命力。 2施工工艺 其施工工艺与前基本相同,但应注意: 合成高分子卷材采用冷粘法施工时: 必须通过配套胶粘剂、表面保护涂料、补强剂、密封剂及必要的配件、机具等才能达到应用效果。 保护层:一般采用刚性保护 。,二、涂膜防水屋面 防水涂料应用前是可流动或粘稠的液体,经现场涂刷后固化形成防水层。 优点:施工方便、无污染、无接缝,能适应复杂基层,容易修补等。 (一)材料 (二)基层要求:(与高聚物施工中对基层的要求相同) (三)涂膜防水层施工 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 喷涂基层处理剂(一般用防水涂料稀释后使用) 特殊部位附加增强处理 涂防水涂料(一定厚度要求) 清理 保护层施工( 细砂、云母等),涂膜防水层施工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加筋材料(胎体增强材料) 加筋材料主要有玻璃布、涤纶纤维无纺布、合成加筋毡等。其主要目的是增强涂膜防水层。 2 保护层材料 细砂、云母、蛭石、浅色涂料、水泥砂浆或块材。 采用水泥砂浆或块材时应在涂膜与保护层之间设置隔离层。 3 涂布顺序:先高跨后低跨、先远后近、先立面后平面,三、刚性防水屋面 (一)水泥砂浆刚性防水层 ,也称为刚性多层抹面防水技术。 A 防水砂浆的制备: 1金属皂类:碳酸钠、氢氧化钾与氨水、硬脂酸等配制加入,提高憎水性 2氯化物金属盐类防水剂、膨胀剂、减水剂 氯化铝、氯化钙、氯化铁等,缺点对钢筋有腐蚀 3聚合物外加剂 有机硅,阳离子氯丁胶乳 作用:改善水泥砂浆的抗拉强度及韧性,有效提高抗渗性。,B 防水砂浆防水层施工工艺: 1基层处理 2刷素水泥浆: 水泥:防水油(防水粉)1:0.03(重量比) 3将掺合水泥重量35的防水剂的防水砂浆倒在层面上,用木刮尺刮平,再用铁抹子压抹一遍。 424h后,又刷素水泥浆一次。 5刷好素水泥浆后,再抹一层面层防水砂浆。 6面层防水砂浆初凝后,再刷一遍素水泥浆,配比:水泥:防水油1:0.01,(二)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 施工工艺: 1隔离层施工(如设计没有应建议加造) (1)粘土砂浆隔离层:厚约1020mm (2)卷材隔离层 (3)石灰砂浆隔离层 2分格缝留置与钢筋网片施工 (1)按设计或不大于6m,用上口宽30mm下口宽20mm的木板或泡沫板作为分隔板。 (2)钢筋网铺设:按设计要求,如无规定一般用4100200的双向钢筋网片。,3现浇细石混凝土防水层施工 (1)普通细石混凝土防水层 (2)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层 初凝后取出分格缝隔板用铁抹子抹光,终凝后进行养护 (3)分格缝嵌油膏或盖瓦,4.刚性防水屋面渗漏的原因 A 渗漏的主要部位及其表现 (1)整浇基层开裂,基层面上防水层被破坏,雨水顺裂缝渗漏。 (2)檐口钢筋混凝土天沟开裂,落水口渗漏。 (3)女儿墙下屋面处渗漏 (4)刚性防水面层龟裂、鼓起、起壳,雨水在基层较疏松处滴漏。 (5)刚性防水面层之间接缝处油膏老化、脱离,盖缝卷材卷口发生渗漏。,B 产生渗漏的原因 (1)刚性防水层可变形能力差,因此,对基层变形的敏感性比卷材高得多,当刚性防水层区格过大(36m2 )极易在基层变形时被拉裂。 (2)整体性基层在温度变化下发生冷缩热胀,因为受到粱和墙的约束而出现较大的内应力,使基层被拉断。在长度较大的房屋尤为严重。 (3)女儿墙压顶开裂,雨水渗入女儿墙底部未有防水措施的屋面基层,进而渗透到室内。 (4)在屋面突出部分,防水层转折的阴、阳角处施工难度大,因而在该处往往有空洞,加上该处流水不畅、易积水而造成渗漏。,(4)预制板屋面基层由于板件在支座边有反挠翘起,使该处防水层受拉开裂,尤其在连续板支座处最容易发生裂漏;对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若抗温度应力的钢筋不足,也容易发生裂漏。 (6)防水层、基层混凝土施工质量不好,水灰比过大、含砂率不当、灰石比过小、振捣不够等,使其本身不密实,不能抗渗漏。 (7)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屋面结构变形,使基层、防水层开裂渗漏。 (8)嵌缝材料不良、操作不当,材料老化失效,雨水从分格缝直接渗入。 (9)刚性屋面受大气侵蚀碳化严重,钢筋锈蚀,混凝土爆裂。,第二节 地下防水工程 施工特点: 1、质量要求高:长期水压作用下不渗、不漏 2、施工条件差:坑内、露天、地上地下水; 3、材料品种多,质量、性能不统一; 4、成品保护难:施工期长,材料薄,强度低; 5、薄弱部位多:变形缝、施工缝、后浇缝、穿墙管、螺栓、预埋件、预留洞、阴阳角 总的来讲地下防水工程: 重要性 技术复杂性,一、防水方案: 1 结构自防水:依靠混凝土抗渗性、密实性。 2 设防水层:结构物外侧增加防水层。 3 渗排水防水:利用盲沟、渗排水层等措施。 实际工程中,往往应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防水要求及施工特点选用。 一般采用“防排结合、刚柔结合、多道防水、综合治理”的原则或思路!,二、变形缝 变形缝是地下防水工程的薄弱环节 (一)) 构造形式和材料作法: 加止水带。 构造:据结构变形情况、水压大小、防水等级确定,橡胶止水带断面形式,中埋式止水带与外贴防水层复合使用,中埋式止水带与遇水膨胀橡胶条和嵌缝材料复合使用,中埋式金属止水带,(二)变形缝的施工要点 1)止水带安装: 位置准确、固定牢固(见图); 接头在水压小的平面处,宜焊接连接,不得叠接; 2) 混凝土施工: 止水带两侧不得粗骨料集中,牢固结合; 平面止水带下浇筑密实,排除空气; 振捣棒不得触动止水带。,中埋式止水带的固定:底板或顶板内,墙体垂直缝止水带的固定(铅丝拉结法),墙体垂直缝止水带的固定(加筋固定法),三、后浇带,是大面积混凝土结构的刚性接缝,用于不允许留柔性变形缝且后期变形趋于稳定的结构 (一)留设形式与要求: 要求钢筋不断,边缘密实。 留设形式:,后浇带防水构造(一),后浇带防水构造(二),后浇带防水构造(三),外贴止水带,(二)补缝施工要点: 间隔时间6周,气温较低时施工; 接口处凿毛、湿润,除锈,清理干净; 做结合层后浇补偿收缩混凝土(掺UEA 1215%),振捣密实; 48h后养护,4周。,四、穿墙管道、穿墙螺栓的防水处理,固定式穿墙管的防水构造,套管式穿墙管的防水构造,五、卷材防水层施工,(一)铺贴方案 1外贴法(先底后立面) 此法常用 2内贴法 (先立面后平面),外贴法的构造及施工顺序,内贴法的构造及施工顺序,外贴法与内贴法相比: 优点:防水层不受结构沉陷的影响 施工后即可进行试验且易修补 浇筑混凝土时,不致碰坏保护墙和防水层 能及时发现混凝土的缺陷并进行补救 缺点:施工期较长,土方量较大 不能利用保护墙作模板 转角接槎处质量较差 (二)施工要点 卷材的铺贴一般与平面铺贴类似 施工中应特别注意: 1搭接处理 2平立面交接处应特别注意 3内贴法:先垂直面后平面 4外贴法:先铺平面后铺立面,六、刚性多层抹面防水技术 (一)刚性多层抹面防水技术 迎水面:五层抹面做法 背水面:四层抹面做法 (二)防水砂浆 七、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一)种类 1不加外加剂靠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达到抗渗目的。(一般抗渗能力较差) 2掺加防水剂、减水剂、早强剂等外加剂,提高抗渗性 3加入UEA等微膨胀剂,补偿混凝土内部收缩,提高抗渗、抗裂性能。,(二)施工要点: (1)模板:强度、刚度高,表面平整,吸水性小,支撑牢固,安装严密,清理干净。 (2)钢筋:保护层用垫块同混凝土;支架、S钩、连接点、设备管件均不得接触模板或垫层。 (3)混凝土搅拌:配料准确, 搅拌均匀,2min, 有外加剂时应按其要求加入、拌制。 (4)混凝土运输: 防止分层离析和坍落度损失; 气温高、运距大时可掺入缓凝型减水剂;,(三)混凝土浇筑: 1)做好浇筑前准备:检查钢筋、模板、埋件,薄弱部位处理。 2)自由下落高度2m,墙体直接浇筑高度3m,否则用串筒、溜管。 3)钢筋、管道密集处,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