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高血压流行病及防治.ppt_第1页
课件:高血压流行病及防治.ppt_第2页
课件:高血压流行病及防治.ppt_第3页
课件:高血压流行病及防治.ppt_第4页
课件:高血压流行病及防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血压流行病及防治,我国高血压的现状和流行趋势,1999年普查 - 患病率 11.26%; 10年上升 25% - 90年代初有高血压患者 9500万 - 目前预计已有 1亿 1998年 - 脑血管病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第 二位,农村居首位, - 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中国的高血压三率,_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_ mmHg 140/90 140/90 140/90 95年 35.6% 17.1% 4.1% 目前 30.2% 24.7% 6.1% _,原因,1、我国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普及率不高,对其危害的宣传力度不够。 2、群众普遍不重视高血压,许多人接受治疗但病情却得不到控制。 3、治疗不系统、不规范、不连续。 4、受我国整体居民经济水平影响,一些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高血压患者不能及时治 疗。,高血压的病因,血压的调节 遗传学说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钠与血压 精神神经学说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胰岛素抵抗,一、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确定的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是: 超重、高盐摄入和中度以上饮酒。 1体重超重和肥胖: 我国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北方高南方低,与人群体重指数的差异相平行。体重指数每增加1,5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高9%。体重指数每增加3,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女性增加57%,男性增加50%。,2饮酒 我国中年男性饮洒率约30-66%,女性约2-7%。男性饮酒与不饮酒者比较,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增高40%。 3高盐、低钾、低钙、低动物蛋白质 膳食钠与SBP及DBP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3及0.58。每日食盐增加2克,SBP和DBP均值分别增高2.0及1.2mmHg。,二、血压升高是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1血压升高是中国人脑卒中发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SBP每升10mmHg,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增高49%(缺血性脑卒中增高47%,出血性脑卒中增高54%);DBP每增加5mmHg,脑卒中发病危险增高46%。,2、血压升高增加心力衰竭和肾脏疾病的危险,有高血压病史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比无高血压病史者高6倍,而DBP每降低5mmHg,可能使发生终末期肾脏病的危险减少1/4。,表1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高血压的治疗,(一)治疗目标 1.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 2.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患者所有可逆性危险因素,并适当处理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3.降压治疗后,血压降得越低,危险亦降得越多。 4.青年、中年人或糖尿病人降压至理想或正常血压(130/85mmHg)。 老年人至少降压至正常高值 (140/90mmHg)最妥。,(二)治疗策略,1.高危及很高危病人:必须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药物治疗。 中危病人:先观察患者的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数周,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 低危病人:观察患者相当一段时间,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2.现有的抗高血压药物,单独用其中之一治疗1级高血压,多数能降低SBP约10mmHg,DBP约5mmHg。治疗 2、3级高血压,可能使血压持续降低20/10mmHg或更多,尤其是药物联合治疗时。,(三)非药物治疗,减轻体重,BMI24 采用合理膳食 限制钠盐 每人每日6克 减少脂肪 占总热量的30%以下 增加蔬菜、水果和鲜奶 控制饮酒 每日酒精量20克 增加体力活动和运动 保持心理平衡 戒烟,1减重 建议:体重指数(kg/m2)应控制在24以下。(体重(公斤)/身高(米) 的平方 ) 人群中平均体重下降5公斤,高血压患者体重减少10,则可使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异常脂蛋白血症和左心室肥厚改善。,2合理膳食,(1)减少钠盐, WHO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 (2)减少膳食脂肪, 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 (3)补充钾和钙, (4)多吃蔬菜和水果, (5)限制饮酒,提倡高血压患者应戒酒。,3增加体力活动 运动强度需因人而异,最大心率的60-80% 作为运动适宜心率。 4减轻精神压力 保持乐观心态和平衡心理。 5其他方面 戒烟、限酒和提高应激能力。,(四)高血压的药物治疗,1降压药物治疗原则 (1)小剂量开始 (2)24小时内稳定降压,最好使用一 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 作用的药物。 (3)联合治疗。,2.降压药物种类 当前用于降压的药物主要有以下五类,即利尿剂、受体阻滞剂、ACEI、钙拮抗剂和受体阻滞剂。 3降压药的选用 应根据治疗对象的个体状况,药物的作用、代谢、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4降压药的联合应用,药物选择的临床参考,5其他药物治疗,(1)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已被证明可减少冠心病和脑血管病人的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冠心病事件、脑卒中和心血管病死亡的危险。,(2)伴脂质代谢紊乱 经饮食调控后,胆固醇仍增高者,首选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治疗;血甘油三酯增高者,可首选贝特类药物治疗。,特殊人群,(一)老年高血压 老年老年人高血压治疗是有益的,即使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应治疗,降压治疗可使脑卒中事件下降33%,冠心病事件下降23%。,(二)合并肾脏损害,1.尿常规检查中,蛋白尿的出现往往早期能显示肾脏损害的存在,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则可检查出更早的肾脏损害。 2.伴有肾脏损害或有蛋白尿的患者(24小时尿蛋白1克),控制血压宜更严格(125/75mmHg),3.建议血压宜控制到125/75mmHg,但应避免使血压过急的下降。 ACEI和ARB对蛋白尿的减少以及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有利。,(三)合并脑血管病,发生过脑卒中或TIA的病人,脑血管事件复发率为每年4%,发生冠心病事件危险也高,与血压水平有直接关系,即使中度降压,危险亦有相当降低。因此,曾发生过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应接受认真的降压治疗。,五、治疗随诊,1.密切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的改变以及疗效外,还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进行宣教。 2.了解自已的病情,包括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同时存在的临床情况,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了解终生治疗 的必要性。,3.应强调按时服药,了解该种药物可能出现副作用,后者一旦出现,应及早报告。 4.明白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自觉地付诸实践,长期坚持。,5寻找其最小有效耐受剂量,不宜降压太快,一月后如疗效不够而不良反应少或可耐受,可增加剂量;如出现不良反应不能耐受,则改用另一类药物。 6.对于非重症或急症高血压,经治疗血压长期稳定达一年以上,可以考虑减小剂量,目的为减少药物的副作用,但以不影响疗效为前提。,高血压相关知识,(1)是否需要规律测量血压; (2)目前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3)高血压的主要危害性; (4)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因素。,谢谢!,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