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宁城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练习题1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内蒙古宁城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练习题1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内蒙古宁城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练习题1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内蒙古宁城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练习题1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内蒙古宁城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练习题1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单课精练一、积累运用1 给下边句子中的加点字注上汉语拼音。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 ( )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 )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2 下边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孜孜不倦 根深蒂固 持之以桓 一事无成 汲取 创意 推敲 不言而愉 模式 轻而易举(1)_应为_ (2)_应为_ 3 辨析近义词,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1)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_(丢弃 放弃 抛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2)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_(获取 获得 汲取 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3)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_(探索 探求 探究 探讨)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4)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_(缺少 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4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B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习挺不容易!”C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D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5 参照加点的文字,将下面句中画线的部分删改成两个三字短语,使整段话更加整齐、和谐。生活中有许多神秘而美好的东西,似乎难以寻觅,难以理想,难以登堂人室,但只要你有勇气,善于思考问题,敢于付诸行动,美好神秘的世界之门就会向你敞开,原来它是虚掩着的。 画线的部分应改为口口口,口口口。二、阅读精练阅读下边文段,完成文后各题。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6 第段在选文中的作用是什么?7 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依据之一是什么?8 选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9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一句中,“这些”指代什么?10你认为自己是否拥有创造力?为什么?三、拓展演练阅读下边文段,完成文后各题。学贵质疑黄 菊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而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用之于人民的事业。清朝学者陈宪章认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所以,我们说:学贵质疑。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无际的,_。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方,而多疑、善疑、质疑、探疑则是获取新知识的途径。正是基于这一点,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的确如此,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所以说,只有疑才能使我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达尔文对“特创论”的怀疑,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在于他随“贝格尔”号帆船环球旅行五年,观察和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考察和研究了无数的地质资料,经过综合探讨之后,才向根深蒂固的“特创论”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是一场真理对谬误的挑战,其结果自然是真理胜利。可见,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可是我们有许多青年,他们不善于怀疑,不善于发现。他们相信,凡是书上写的便是正确的,凡是前人说的便是真理。他们迷信书本,崇拜前人,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发现,更不可能有什么创见。他们对于社会的进步没有什么贡献,还可能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阻碍人类文明的发展。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社会就不会进步,人类的文明就会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必须提倡怀疑精神。半个多世纪以前,鲁迅先生就曾通过狂人日记倡导这一精神。如今,历史的车轮已转过了一周又一周,我们也早该拿起反向思维这把钢枪,作为我们向科学进军的武器了。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对他的学生说:“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这句话对我们也同样适用。我们要增长知识,寻求真理,就必须多疑、善疑,而且质疑、探疑,这才是我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年轻的朋友们,勇敢地拿起这把钥匙,去打开科学的大门吧!(此文选自语文课外阅读,有改动)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文章开头引述清代学者陈宪章的话的目的是_。12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在文中第段的横线上填写一句恰当的话。13本文第段中画曲线的句子从正面举例论证了_ 这一观点,从而得出_这一结论。14“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一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请你采用与这句话相同的句式,再补写一个内容相近的例子来证明中心论点(不得引用本试题中的例子)。15据报载:某专家以每分钟2500转的电钻钻木,通过多次实验,木头只冒烟不出火,于是写出了钻木不能取火的文章。由此,中学历史教材删除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内容。某校学生刘昱对此心存疑虑,进行了多次研究和实验,最终钻木取火成功,恢复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历史地位。请结合对学贵质疑一文的理解,谈谈对这件事的认识。要求:观点鲜明,说理透彻,100字以内。参考答案:一、1li qj2(1)“桓”应为“恒” (2)“愉”应为“喻”3(1)放弃 (2)汲取 (3)探求 (4)缺乏4B5善思考 敢行动 二、6引起下文。7拥有创造国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8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9“经常保持好奇心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10略(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能言之成理即可。)三、11学贵质疑 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贵质疑12知识也是无止境的(大意正确即可)13“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14答案示例:如果哥白尼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就不会有“日心说”的创立。(列举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