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预防医学第九章食品卫生与健康final.ppt_第1页
课件:预防医学第九章食品卫生与健康final.ppt_第2页
课件:预防医学第九章食品卫生与健康final.ppt_第3页
课件:预防医学第九章食品卫生与健康final.ppt_第4页
课件:预防医学第九章食品卫生与健康final.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食物营养与健康 内容回顾,内容回顾,第一节 营养素 第二节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第三节合理营养 第四节特定人群营养 第五节临床疾病营养,第九章 食品卫生与健康,第一节 食品污染 第二节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第一节 食品污染,一、农药残留 二、黄曲霉毒素 三、N-亚硝基化合物 四、食品添加剂,事件一:阜阳奶粉事件,2004年4月30日,在安徽省阜阳市,由于被喂食几乎完全没有营养的劣质奶粉,13名婴儿夭折,近200名婴儿患上严重营养不良症,形成大头娃娃。 2004年05月10日,淮安涟水也惊现大头娃娃,2名婴儿因食用劣质奶粉导致营养缺乏而死。全国人民对奶粉的反应已到了“谈粉色变”的地步。 以“大头娃娃”为代表的营养不良现象将使我国的损失达到2200亿到5500亿元人民币。,事件二:四川彭州毒泡菜,2004年5月9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了四川成都新繁、彭州个别生产泡菜的企业使用了敌敌畏、工业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生产泡菜。此事一经曝光,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对成都市的泡菜生产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成都市许多正规的泡菜生产企业遭受了惨重的损失。而这一事件也无可避免地打击了全国各地消费者的信心,事件被披露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不敢乱吃泡菜。,事件三:广州毒酒事件,2004年5月11日,从湖南来广州打工的刘砍山因为喝了有毒白酒而致盲,成了“散装有毒白酒”的第一个受害者。此后3天的时间内,共有40多名因饮用毒白酒而中毒入院,出现了抽筋、呕吐、走路不稳和视觉模糊等症状。据统计,在这起散装酒中毒事件中,共有50多人中毒住院,其中导致9人死亡。,四:陈化粮事件,2004年7月,全国10多个省市粮油批发市场陆续发现一种被称作“民工粮”的大米,其价格比一般大米便宜逾三成,深受一些工地老板、学校饭堂的青睐。这种大米其实就是国家粮库淘汰的发霉米,含有可致肝癌的黄曲霉素。这些“毒米”主要源自东北,不法商贩通过关系从专营企业买来这些毒米再转售,牟取暴利。 “民工粮”颜色发黄,有一种发霉气味。,概念及分类,生物性污染 化学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概念: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烹调等各个环节,混入、残留或产生各种不利用于人体健康、影响其食用价值的因素。,、农药的定义,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的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成分的混合(药)物及其制剂。,农药管理条例(国务院,1997),一、农药残留,、农药的分类,按来源划分 矿物质农药 生物源农药 化学合成农药,有效成分起源于矿物的无机化合物和石油类农药,直接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从生物体提取的物质作为防治病虫草害的农药,由人工研制合成、并由有机化学工业生产的一类农药,2、按用途划分,杀昆虫剂 杀线虫剂 杀真菌剂 杀细菌剂 除草剂 杀螨剂 杀鼠剂 杀螺剂 落叶剂,熏蒸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昆虫不育剂 ,3、按化学组成及结构划分,有机磷 氨基甲酸酯 拟除虫菊酯 有机氯 有机砷,有机汞 取代苯 有机杂环 苯氧羧酸 ,4、按急性毒性划分,剧毒、高毒、中毒、低毒农药,5、按作用类型划分,胃毒剂:通过昆虫消化器官吸收 触杀剂:通过昆虫体表侵入体内 熏蒸剂:通过昆虫呼吸道侵入虫体 内吸剂:被植物吸收传导分布于各部位 引诱剂药剂:诱集昆虫以便捕杀或毒杀 趋避剂:使昆虫趋避受保护作物 拒食剂:昆虫中毒后拒绝摄食 不育剂:昆虫中毒后失去生育力,、农药残留,指使用农药后残留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及其有毒的代谢物的总量 农残表示单位:mg/kg食品或农作物 按农残的特性和在环境中的半衰期可将其分为高残留农药、中等残留农药和低残留农药 农残毒性可分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急性毒性:一次服用或接触药剂而表现出的毒性,以致死中量(LD50)或致死中浓度(LC50)表示 慢性毒性:农药在人畜体内的慢性累积性毒性和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按照良好的农业生产规范(GAP),直接或间接使用农药后,允许在食品和饲料中残留的农药的最大浓度,减少农作物损失、提高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食品供应。 提高绿化效率,减少虫媒传染病、改善人类和动物的生活居住条件。,、使用农药的利与弊,利,造成环境及食物污染,使环境质量恶化,物种减少,生态平衡破坏 通过食物和水的摄入、空气吸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和“三致作用”,弊,农药事故全世界每年约有300万中毒患者,在美国每年高达3一4万人,我国每年也有上万人甚至10万人以上。,(五)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来源,食 物,粮库施用 几舍施用 食品运输中使用 事故性污染,农田直接施用,食物链富集,作物从环境中吸收,其它,人体内农药总量的8090%是通过受污染食品带入,最快:花生、胡萝卜、豌豆 第二:甜菜、萝卜、黄瓜、马铃薯、大豆 第三:莴苣、芹菜、芫菁 最慢:卷心菜、洋葱、茄子、圆辣椒、白菜、果类,农作物对吸收农药的吸收速度,食品贮藏加工过程农药残留量的影响,贮藏:储藏谷物在仓储过程中农药残留量缓慢降低,但部分农药可逐渐渗入内部而致谷粒内部残留量增高。 加工:常用的加工方法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农药残留量,但特殊情况下可使农药浓缩,重新分布或生成毒性更大的物质 表面加工方法可减少残留:如洗涤去皮等 油性加工,农药易溶于脂肪中,如油料作物 有些可与组织细胞中的酶和酸作用,增加农药代谢和降解,可产生较大毒性的代谢,(六)控制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措施,农药注册登记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 食品安全性毒理评价程序(GB15193-2003) 制定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及规范 有机氯、甲胺磷、久效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磷胺 农药安全使用规定(GB4285-198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8321-1987) 加强农药的安全运输与保管 加强农药残留量监测 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二、黄曲霉毒素,常见霉菌和霉菌毒素名称,曲霉菌属: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 杂色曲霉毒素 青霉菌属:黄绿青霉素、岛青霉素、黄天精、 桔青霉毒素 镰刀菌属: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玉米赤霉烯酮 、丁烯酸内酯、串珠镰刀菌毒素,黄曲霉毒素 (aflatoxin,AF),1. AF 的来源 2. AF 的化学结构 3. AF 的理化性质 4. AF 的毒性特点 5. AF 对食品的污染 6. 预防措施,1. AF 的来源,黄曲霉 (Aspergillus flavus) 部分产毒 寄生曲霉 ( Aspergillus parasitlas ) 所有菌株产毒,2. AF的化学结构,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结构类似的化合物; 目前已经分离鉴定出20多种,主要为 AFB 和 AFG两大类; 含 C、H、O 三种元素; 都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即结构中含有一个双呋喃环,一个氧杂萘邻酮(又叫香豆素); 其结构与毒性和致癌性有关:凡二呋喃环末端有双键者毒性较强,并有致癌性。 在食品检测中以 AFB1 为污染指标。,3. AF的理化性质,1)黄色结晶,溶于氯仿、甲醇,不溶于水、正己 烷,石油醚,乙醚 2)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特殊的荧光 3)耐热 : 280裂解 4)在中性和酸性环境中稳定,在 pH910的氢氧化钠强碱性环境中能迅速分解,形成香豆素钠盐。 5)碱性条件下香豆素形成香豆素钠盐溶于水,4. AFB1毒性,AFB1 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 (1)急性毒性 大量口服 (2)慢性毒性 长期小剂量摄入可造成慢性损害 (3)致癌性 细胞癌变,4.AFB1毒性,(1)急性毒性 I 急性毒作用:肝脏毒 II 鸭雏的急性中毒肝脏病变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作为 生物鉴定方法。一次大量口服后,可出现: 肝实质细胞坏死。 胆管上皮增生。 肝脏脂肪浸润,脂质消失延迟。 肝脏出血。 III LD50 :半数致死量 LD50 0.24 mg/Kg,12g/只。,AFB1对动物的LD50 (mg/kg.BW) 动物 LD50 猫 0.55 猪 0.62 狗 1.0 羊 2.0 猴 2.2 鸡 6.3 鸭雏 0.24 大鼠 7.2 小鼠 9.0,比较 AFB1 和其它毒物的 LD50,(2)慢性毒性,A 肝组织学变化: 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结节,肝管上皮增生及肝纤维化、肝硬化 B 肝功能变化: 血清转氨酶,ATP,碱性磷酸酶, 球蛋白升高 C 其它症状:生长发育迟缓,体重下降,食物利用率降低,雌性不育或产仔少等。,(3)致癌性,最强的化学致癌剂 诱发多种动物发生癌症:肝癌、 胃癌、 肾癌 ,AFB1 对大鼠致癌性,(4)AF 对人类毒性,A人体细胞体外试验: 抑制细胞分裂、DNA合成、使染色体破碎 B人类急性中毒: 非洲、印度、中国等均有摄入 AF污染食品中毒报道 2005年5月肯尼亚7人食用AF污染玉米中毒死亡 C人类肝癌流行病学 AF 污染程度与人群肝癌发病率死亡率正相关 AF 增加乙肝患者肝癌发病率,黄曲霉毒素摄入量与原发性肝癌发病率的相关性,扶绥不同地区肝癌死亡率与主粮中AFB1污染的比较(相关性) (1972 1980年),AF在体内代谢和生化作用,A.分布: AF 进入体内主要分布于肝脏, 在肝脏微粒体酶作用下 B.代谢: 羟化 (解毒过程) 脱甲基 环氧化(毒性、致癌性增强) B1、M1、G1的二呋喃环双键,易发生环氧化反应,形成 2, 3环氧化物 2, 3环氧化物与 DNA 的鸟嘌呤发生加成反应,使DNA损伤 致突变致癌。,5.对食品的污染情况,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 花生、玉米及其制品污染最严重 高温高湿地区污染严重 南方食品中检出率高于北方,6.预防措施,防霉 去毒 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检测工作,from Production to Consumption,Processing,Harvest,Transport & Storage,Consumer,Farm,最根本措施,预防食品被霉菌污染 A 田间耕作,防虫、及时晾晒 B 贮藏: 控制水分: 粮食的安全水分:指在一定期内不发热不霉变的安全储 藏的最高水分。 粮食的安全水分 13%(玉米 12.5%, 花生 8%) 降温: T 10 除氧: 增加仓中 N2、CO2 C 化学方法:药物防霉,防霉,挑选霉粒 物理方法: 碾扎加工法 加水搓洗 吸附法:活性炭 化学方法: 加碱处理法 二甲基乙醚去油脂中的 AFB1 新方法: 高压破坏、臭氧、微生物去毒,去毒,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检测工作,玉米、花生仁及花生油 20 ppb 大米、其他食用油 10 ppb 其他粮食、豆类、发酵制品 5 ppb 婴儿代乳品 不得检出 ppb: parts per billion 十亿分之一 (10-9),三、亚硝基化合物(nitroso compound),硝酸盐类及亚硝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均属生理毒性盐类。在硝酸还原酶作用下,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的急性毒性作用是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血红蛋白的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高铁离子,血氧运输严重受阻。,胺可以看作是氨(NH3)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R)取代而成的化合物,基本化学结构为,亚硝胺的产生,氨基被硝基取代形成亚硝胺,亚硝胺的基本结构可分为两大类:(1)R基为烷基和芳基,化学性质稳定,但在紫外线下可发生光解作用,在哺乳动物体内经酶解作用可转化成具有致癌作用的活性代谢物;(2)R基中有一个是酰基,为亚硝酰胺类,化学性质活泼,经水解后可生成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反应机理 亚硝胺合成发应机理: 亚硝酸盐 NaNO2 +HCL HNO2+NaCl 2HNO2 N2O2+H2O 仲胺:R1 R1 NH + N2O2 N- N=O +HNO2 R2 R2,亚硝酰胺合成反应机理,亚硝酸盐 NaNO2 +HCL HNO2+NaCl 2HNO2 +H+ H2NO2+ 仲胺: R1 R1 NH + H2NO2 N- N=O +H2O+H+ R2CO R2 CO,N-亚硝胺(N-nitrosamine) 和 N-亚硝酰胺 (N-nitrosamide) R1 N-亚硝胺 N N=O R2 N-亚硝酰胺 R1 N N=O R2CO,结构特点,N-亚硝基化合物是亚硝酸盐与仲胺或仲酰胺反应形成的化合物。亚硝酸盐与仲胺反应形成的化合物为N-亚硝胺,亚硝酸盐与仲酰胺反应形成的化合物为N-亚硝酰胺二者总称N-亚硝基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前体物,凡是具有 =N结构的均有可能与亚硝基化剂反应。 将亚硝酸盐、硝酸盐、胺类、酰胺类、氨基甲酸乙酯、胍类等,这类能合成亚硝基化合物的物质。,(二)来源与合成 食物中N-亚硝基化合物天然含量极微,但可通过各种污染途径进入食物,也可由食物中广泛存在的亚硝基化合物前体物在适宜条件下生成。,1)鱼、肉制品中的亚硝胺 2)蔬菜水果中的二甲基亚硝胺 3)啤酒中的二甲基亚硝胺,N-亚硝基化合物在人类环境中的分布较广泛。工业中用作溶剂、润滑剂、杀虫剂、防锈剂、化妆品原料等。多种食品和饮料(如熏鱼、熏肉、腌肉、腊肉、香肠、奶酪、牛奶、面粉、啤酒等)中或多或少都可检测出N-亚硝基化合物。烟草、化妆品及某些药物也含有N-亚硝基化合物。还有一些食品在加工烹调过程中产生N-亚硝基化合物,例如加热或煎烤硝渍的肉制品时,硝酸盐摄入的来源除蔬菜、粮食外,饮水也是一个来源。 匈牙利是胃癌死亡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其饮水中硝酸盐含量的高低一般与胃癌死亡率呈正相关。在我国,陕西省佳县水源水的硝酸盐含量(中位数为15.7mg/kg)高于胃癌低发点的北京密云县(中位数为10.6mg/kg).,某县新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蔬菜腌制过程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消长,贮存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mg/Kg),我国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mg/Kg),鱼不同加工方法亚硝胺含量 加工方法 亚硝胺含量(vg/kg) 新鲜 4 烟熏 4 9 盐腌 12 14,三种加方法卤肉、禽烤全羊制品亚硝酸盐残留量(mg/Kg) 方法 样本数 平均值 范围 腌后弃汤另煮 17 0.080 0.0650.64 水、生肉+ 37 0.140 0.0090.54 卤水同时煮 腌后直接烤 19 0.749 0.0492.36,N-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4)影响合成因素 *PH 3适宜 *反应物浓度 *催化剂存在:大肠杆菌,黄曲酶 *温度、加工条件、组织成分 (5)合成场所 食品加工时条件适宜即合成 人体内合成:胃、口腔、膀胱、尿道,N-亚硝基化合物的毒性,(1)急性毒性:较少。主要症状:头晕、头痛、乏力、肝脏肿大、腹水、黄疸及肝实质病变 (2)致癌作用,中毒原因: 蔬菜中的硝酸盐肠道 腌制不充分的咸菜 存放过久的变质蔬菜 腊肠、火腿、咸肉,亚硝酸盐,N-亚硝基化合物的毒性,(1)急性毒性: (2)致癌作用 多次长期摄入致癌; 一次冲击量致癌 多种靶器官产生肿瘤 成年幼年动物均可致癌,N-亚硝基化合物具有强烈的致癌性。 胃癌发病率高的人群硝酸盐摄入量高 研究发现,胃癌与环境中硝酸盐水平及硝酸盐摄入量成正比。日本的胃癌发病率约为美国的68倍,日本人由食物和饮水摄入硝酸盐的量比美国人约高47倍。 亚硝基化合物还具有致突变、致畸作用及胚胎毒性。,(三)致癌性,给大鼠N-二乙基亚硝基胺每日少于0.1mg/kg,即可出现食管癌及鼻腔癌。不少N-亚硝基化合物只要大剂量一次攻击即可致癌。而且无论是口服、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或局部涂抹,都可引起器官或组织癌变。,1.在食品加工时,应保证食品新鲜,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尽量在低温下贮存食品。 2.控制食品加工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使用量,以减少亚硝基化前体的量。,3.生产啤酒用的麦芽在烘烤时,提倡使用间接加热法。豆类食品的干燥也要避免直接加热 ,以减少亚硝胺的形成。,(四)预防亚硝基化合物危害的措施,4.农业用肥被认为与蔬菜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有关,而干旱地区,常是蔬菜中硝酸盐类含量增高的原因之一。施用钼肥及多浇水防止干旱有利于降低硝酸盐含量。,5.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及水果,以阻断体内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尽量少用腌制和酸渍食品。,亚硝酸钠浓度对香肠生成二甲基亚硝胺的影响,香肠中加VC对生产亚硝胺的影响,VC对油炸熏肉中生成亚硝胺的影响,6.其它:在日光下曝晒促使亚硝基化合物光解破坏。并可减少细菌及霉菌,以避免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注意口腔卫生,能减少唾液中亚硝酸盐的浓度。,概念,*食品添加剂 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 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艺的 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 成或者天然物质。 这些物质本身不作为食用目的,也不一定有营养价值。但不包括污染物、残留农药。,四、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山梨酸、山梨酸钾、苯甲酸、苯甲酸钠、二氧化硫、丙酸钙、丙酸钠、尼泊尔金乙酯、尼泊尔金丙酯、对羟基苯、脱氢醋酸等抗氧化剂:BHA、BHT、没食子酸、异抗坏血酸等 发色剂:硝酸钠、亚硝酸钠 品质改良剂:磷酸三钠、三聚磷酸钠、磷酸二氢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等 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SP-60、田青胶等,(一)分类,食品添加剂物种,世界范围内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总数超过 2万种(80为香料) (定义不同,物种与范围差异) 美国 20000种以上(FDA) 欧盟 1500种 ( 2500种) 日本 1100多种 中国 2400种(包括: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类别,食品添加剂分类 FAO/WHO,法典标准 GSFA中为27类 欧盟 9类; 2000年为24类 美国联邦法规(CFR) 为 32类(FDA 35类) 日本 分为24类; 中国分为23类 (包括加工助剂、营养强化剂),中国分类 (一)保质类 (二)调色类 (三)形态类 (四)香味类 (五)助剂类 (六)营养类,1 酸度调节剂;12 增味剂; 19 甜味剂; 21 食用香料,4 抗氧化剂 ;17 防腐剂,2 抗结剂;6 膨松剂;7 胶基糖果基础剂;20 增稠剂 10 乳化剂; 15 水分保持剂; 18 稳定和凝固剂,8 着色剂 ; 9 护色剂 ; 5 漂白剂; 13 面粉处理剂;,16 营养强化剂,3 消泡剂;11 酶制剂;14 被膜剂; 22 加工助剂;23 其它, GSFA的分类与名称 (27类) 1Aciditiy Regulator 酸度调节剂 2 Anticaking agent 3 Antifoaming Agent 4 Antioxidant 5 Bleaching agent 漂白剂 6 Bulking Agent 填充剂 7 Carbonating agent 碳酸剂 8 Carrier载体 9 Colour 10 Colour retention agent 护色剂 11 Emulsifier 12 Emulsify salt 乳化盐 13 Firming Agent 固化剂 14 Flavour Enhancer 15 Flour Treatment Agent 16 Foaming Agent 持泡剂 17 gelling agent 凝胶剂 18 Glazing Agent 上光剂 19 Humectant 20 Packaging gas 包装填充气 21 Preservative 22 Propellant 助推剂 23 Raising Agent 膨松剂 24 Sequestrant螯合剂 25 Stabilizer 26 Sweetener 27 Thickener (加工助剂另列、无营养强化剂),欧盟的分类名称(24类) Carriers 载体; Modified starches 变性淀粉 Sequestrants 螯合剂; Packaging gases 包装填充气 美国的分类名称(32类) Curing and pickling agents 辅助剂; Drying agents 干燥剂 Dough strengtheners 面团增强剂; Fumigants 熏蒸剂 (杀虫) Formulation aids 成型剂; Synergists 协调剂 Lubricants and release agents 润滑和脱模剂 Solvents and vehicles 助溶剂 Oxidizing and reducing agents 氧化还原剂 Nutrient supplements 营养补充剂 Processing aids 加工助剂,着色剂:亮蓝、苋菜红、柠檬黄、姜黄、甜菜红、可可壳色、红曲米、玫瑰茄红、胡萝卜素、栀子黄、酱色等 增稠剂:琼脂、食用明胶、果胶、阿拉伯胶等 甜味剂:糖精钠、甜叶糖菊甙、甜蜜素等 漂白剂:亚硫酸钠、硫磺、焦亚硫酸钠等 酸味剂:柠檬酸、乳酸、苹果酸、偏酒石酸、磷酸、醋酸等 凝固剂:硫酸钙、氯化钙、盐卤等 疏松剂:碳酸氢钠、钾明矾、磷酸氢钙等,方便面:防腐剂多,增稠剂、抗氧化剂易超标,尤其是油包中的抗氧化剂。 饼干:由于饼干比较干无水分,防腐剂很少,饼干中的疏松剂一般问题不大,易超标的有抗氧化剂(防止油类起氧化反应)以及色素。 果冻:增稠剂如卡拉胶、琼脂一般不易出现问题,但是色素和甜味剂易超标。 面包:鲜卖的面包不易出现问题,但是面包的馅中含有防腐剂。 牛奶:鲜牛奶不存在添加剂问题,而乳饮料中的防腐剂和甜味剂易超标。,常见的食品中易超标的添加剂,牛奶中有什么添加剂?,70%的鲜奶+30%的奶粉,牛奶里面不含添加剂的 食品添加剂中添加防腐剂,检测机构常检的防腐剂是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等。对于纯牛奶,根据GB 2760要求不得检出,对于乳酸菌饮料及饮料产品允许添加山梨酸钾。 液相色谱检验产品,但有很多添加剂现有检测技术不能检出,这就是一般新型防腐剂。,不加防腐剂,通过其它方法也能达到防腐的效果:如采用UHT即瞬间超高温灭菌技术,采用利乐包装,或者添加食用级柠檬酸(也属于食品添加剂,只是无上限值,要求按工艺需要来加入)来调低溶液的pH值,这些都能在相当程度上延长保质期。,牛奶中有什么添加剂?,有的添加剂如防腐剂、甜味剂如糖精钠等,对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或怀宝宝的妇女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 世界上绝对不加添加剂的产品是没有的,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多彩的食品工业。有些产品,用不加防腐剂和加防腐剂所带来的影响对比,不加的话,部分有害菌可能会给人体带来更危险的后果。,牛奶中有什么添加剂?,一些袋装鲜奶,是巴氏灭菌乳GB5408.1(60到85摄氏度灭菌30分钟再分装),或是灭菌乳GB5408.2在100度灭菌。这两种都能达到无菌效果,但其部分营养物质有了损失,如蛋白质及微量的维生素等。 总之,如果太在意事情的话,这世上可能没有可以放心吃的纯天然食品,还是选大牌子最好。,牛奶中有什么添加剂?,如何分辨鲜牛奶中是否有添加剂!?,哇,鲜牛奶的添加物可多了,这可是一门学问!乳品公司和政府有关部门运用高科技手段都检测不出(比如掺碱、双氧水,专业人士一定明白),更不要说我们常人自己检测了。本人从事乳品多年,现在只喝大企业的奶,没关系的,许多添加剂要么无害要么已经在奶里反应掉了,还有即便是刚从牛身上挤下的奶还会有问题的,比如乳房炎、微生物、抗生素等,牛也是饲料催起来的。千万别想那么多更不要钻牛角尖,大多时候是因为讲究的多才出问题的,实际上大多数成品奶比想想中要好!个人观点。,鲜牛奶一般利用巴氏杀菌的工艺,保存期最多五天,需冷藏。如果标签上写的是“鲜牛奶”的话就不应该加食品添加剂。我对“常温袋装”就抱有怀疑。想想经过巴氏杀菌的还要冷藏,而不需冷藏的应该要做些什么,才可以防变质吧。对于品牌牛奶个人比较不信任中国两大巨头。我喝过他们利乐包装的即250ML的,只可以说真正的牛奶不会那么的浓稠,而且真正的奶香味闻起来不是这样的。我个人选牛奶的方法就是,保质期越短越好。,所谓“高钙奶”,就是向牛奶里添加钙粉(碳酸钙、乳酸钙等等,每个厂家添加的不一样),以提高其钙含量。而钙粉作为“异物”在微观上是不溶解的,要沉淀的,为了保证它不沉淀,所以要添加一些胶体类物质,这些物质在微观上会形成立体网状结构,将钙粉悬浮住。这样看起来就是稳定、均一的状态了。 每种添加剂的作用不同,卡拉胶结胶性好(果冻的主要原料),但过粘会影响口感,微晶纤维素(MCC)产粘性差,它们之间配合使用悬浮作用。六偏磷酸钠起缓冲体系,保护蛋白作用。,其实,目前除了纯奶没有添加剂(过去也有,现在国家规定不让加了),花色口味的牛奶(或奶饮料)都要添加的。许多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它必须要添加剂才能做出来的。纯牛奶本身是相对稳定的一个体系,在添加了其它辅料后,就有可能破坏这种稳定,所以一定要添加剂来维持这个稳定体系的。 举例来说,常见的种酸味奶饮料。牛奶遇酸,蛋白就会沉淀的(PH4.34.6),而想要它不沉淀,只有加入一些胶体保护蛋白,才能重新形成一个稳定体系。,对于添加剂要用正确的角度来看,从广义上来讲,除了主料以外的所有辅料都是添加剂。而这些添加剂都是在国家允许使用品种与剂量的。 我们要抵制的是使用非食品级材料或非食品领域材料作为添加剂,以及添加剂的滥用。你要知道,作为生产厂家的这些添加剂也是他的一项成本。因此,确切地说,没有不好的食品,只有不好的饮食方式;含有添加剂的食品并非就是坏产品,只有滥用添加剂的食品才是有危害的。,现在这个世界上绝对纯净的东西已经没有了。很多年前我就看到过,南极的企鹅体内血液超标的报道。因此,需要我们用一个平和的心态看待这些。就像家里做菜酱油味精也都是添加剂,添加得当了,起到好的作用,添加不当,则反之。,美国杂志选出十大最恐怖添加剂 糖精上榜来源:法制晚报,2011年07月10日 13:43 美国著名时尚男性杂志男士健康称,如今几乎所有东西都是人造的,而超市里大多数食物也都不可靠。尽管超市的水果还有其他食品包装以及加工运输都不错,但说起食用,你的曾祖父母估计是不会认为这些“垃圾食品”是食物的。,文章指出,在美国,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公布的食品添加剂就达3000多种。不过庆幸的是,大多数食品添加剂都是健康的,只有少数有潜在的危害。 文章称,这些添加剂都藏身于食物中,就算你不信它们对人体有害,但至少承认,减少这种添加成分更健康。,前五名上榜最恐怖添加剂,1、蔗糖聚酯 宝洁公司推出含有这种物质的“零脂肪”薯片的时候,商标上必须要有警告信息,提示消费者可能有拉肚子危险 2、焦糖色素 如果焦糖色素直接由糖制作而成,则危害并不大。但是如果在生产中使用了氨,那么就会有致癌的危险,3、糖精 研究显示,糖精可能导致实验中的老鼠患膀胱肿瘤。2008年研究发现,用糖精替代糖,导致小老鼠发胖 4、溴酸钾 用于使得面包在烘烤中膨胀。动物实验中,溴酸钾能够导致老鼠患甲状腺和肾肿瘤疾病 溴酸钾作为面团调节剂在发达国家已有8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很多国家的研究报告显示,过量使用溴酸钾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血液及肾脏并可能致癌。中国在2005年7月1日下达了“禁止使用溴酸钾”的命令。 5、溴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美国健康部门指出,BHA可能是一种致癌物质,上榜添加剂(排名六到十),氢化植物油:有导致心脏病的风险。 亚硫酸盐类:或致呼吸困难。 偶氮甲酰胺:用于发泡剂,改善面团的弹性、韧性,或致哮喘。 角叉菜胶:动物实验显示,可能和癌、结肠癌和溃疡相关。 硫酸铵:常用于肥料,或致癌。,你每天吃多少种添加剂1,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吊白块、福尔马林、孔雀石绿这些原本与食品并不相关的化学物质,却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的饭桌上危害着我们的健康。中国老百姓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知道多少?吃什么才放心?俨然成为时下中国的重要命题。,鸡精、味精 谷氨酸钠,食用香精,呈味核苷酸二钠 谷氨酸钠(增味剂) 您可能会有这种经验往鸡汤中加一些盐,味道会更加鲜美。这是因为鸡肉当中富含谷氨酸这种氨基酸,您又放了一些氯化钠盐进去,便在不知不觉当中就制造了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副作用:在消化过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后者在脑组织中经酶催化,可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摄入过多时,对人体中各种神经功能有抑制,从而出现眩晕、头痛、嗜睡、肌肉痉挛等一系列症状。 呈味核苷酸二钠(增味剂) 常与谷氨酸钠并用,其用量约为味精的2%10%,并有“强力味精”之称。,食用植物油 抗氧化剂 食用油中通常使用化学合成抗氧化剂,我国允许使用的抗氧化剂品种有BHA、BHT、没食子酸丙酯、异山梨酸钠、维多酚等。抗氧化剂主要用于防止油脂氧化。 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BHT是我国主要的抗氧化剂。我国规定可用于食用油脂、油炸食品、饼干,最大使用量为0.2g/kg。,没食子酸丙酯(PG) PG对猪油的抗氧化能力较BHT强些,我国规定可用于食用油脂、油炸食品、饼干等制品中,最大使用量0.1g/kg。为了达到更好的抗氧化效果,往往几种抗氧化剂复合使用。 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 低毒抗氧化剂,具有良好的抗细菌、霉菌的作用,可增强高油水食品的防腐保鲜效果。用于食用油脂、油炸食品、饼干、方便面等,面粉: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增白剂) 过氧化苯甲酰中含有微量砷和铅,欧盟等发达国家1997年已禁止将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主要是通过氧化作用,使面粉中的色素氧化分解达到增白的目的,本身还原为苯甲酸残留在面粉中。 副作用:过氧化苯甲酰除了增白作用外,不能改善小麦粉的质量。 标准:所有欧盟成员国规定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都不得用于任何食品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规定,过氧化苯甲酰不得用于小麦粉中,仅可作其他食品的加工助剂使用,其最终残留物不得超过40mg/kg。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批准在面粉中使用过氧化钙的国家。美国和加拿大批准氧化钙仅限于面包中使用。我国批准的使用量是500ppm,是美国的7倍,加拿大的5倍。,可乐 阿斯巴甜(甜味剂) 又称甜味素、天苯糖等。这种低热量甜味剂比普通糖甜约200倍,1克的阿斯巴甜约有4千卡的热量。 标准:安全性高,被联合国食品添加剂委员会列为GRAS级(公认安全),至今已有世界各地100多个国家的6000多种产品中19年的成功使用经验。我国于1986年批准在食品中应用,常用于乳制品、糖果等。,副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规定,阿斯巴甜每日允许的摄取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且孕妇及哺乳的母亲最好不要食用。不过,国内食品包装上一般都不标注添加量,阿斯巴甜不适合苯丙酮酸尿患者使用,美国使用商家要求在标签上标明“苯丙酮尿患者不宜使用”的警示。有医生建议,怀孕的妇女最好不要食用阿斯巴甜。,功能饮料 牛磺酸(营养强化剂) 又称-氨基乙磺酸,最早由牛黄中分离出来。是一种含硫的非蛋白氨基酸,在体内以游离状态存在,不参与体内蛋白的生物合成。 标准:美国、日本等国规定,婴幼儿以及儿童食品中必须添加牛磺酸。,你每天吃多少种添加剂2,饼干 膨松剂是在以小麦粉为主的焙烤食品中添加,使之口感柔松可口、体积膨大。 标准:我国准许使用的蓬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磷酸氢钙、硫酸铝钾(钾明矾)、碳酸钾、沉淀碳酸钙、复合疏松剂等。 副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膨松剂中的铝对人体健康不利,因而正在研究减少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等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口香糖 木糖醇(甜味剂) 木糖醇是一种具有营养价值的甜味物质,也是人体糖类代谢的正常中间体。健康的人,即使不吃任何含有木糖醇的食物,100毫克血液中也含有0.03-0.06毫克的木糖醇。在自然界中,木糖醇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中,但含量很低。商品木糖醇是用玉米心、甘蔗渣等农业作物中,经过深加工而制得的。木糖醇从60年代开始应用于食品中,成为糖尿病人欢迎的一种甜味剂。木糖醇是防龋(q)齿的最好甜味剂。,副作用:木糖醇不会被胃里的酶分解,直接进入肠道,吃多了对胃肠有一定刺激。由于木糖醇在肠道内吸收率不到20,易在肠壁积累,造成腹泻。 被膜剂(防腐剂) 可防止微生物入侵,抑制水分蒸发或吸收和调节食物呼吸作用。,(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1.经过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2.食品添加剂在进入人体后,最好能参加人体正常的物质代谢,3.食品添加剂应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有害杂质不得超过允许限量。 4.食品添加剂加入后对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5.不得由于使用食品添加剂而降低良好的加工措施和卫生要求。 6.使用时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未经卫生部允许婴儿及儿童食品不得加入食品添加剂。,无害添加剂中有害杂质污染常可造成严重的中毒事件。如1955年,日本“森永”牌调合奶粉中由于加入了含砷达39%的磷酸氢二钠作稳定剂,酿成了“森永砷乳”中毒事件,全国中毒婴儿达12 131名,死亡131名。 某些食品添加剂的特殊生理效应 (1)营养性添加剂过量的毒性效应 (2)过敏反应,第二节食物中毒及其预防,一、食物中毒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 三、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四、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处理,一、食物中毒的概念、特征和分类,(一)概念 进食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食物后,所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中毒性疾病,统称为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一、食物中毒的概念、特征和分类,(二)特征 * 潜伏期短,起病急,常在短时间内大量病人同时突然出现; * 临床表现相似,且多见胃肠道症状; * 发病者均与某种食物有明确的联系,停止食用该种食物后,发病即停止; * 一般人与人之间不传染,发病曲线呈现骤升骤降的趋势,没有传染病流行时的余波。,一、食物中毒的概念、特征和分类,(三)分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属、致病性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属、产气荚膜杆菌、葡萄球菌肠毒素、肉毒毒素等引起的食物中毒。,一、食物中毒的概念、特征和分类,2.有毒动植物中毒 河豚鱼、鱼类组胺、毒贝、雪卡毒素、毒蕈、木薯、四季豆、发芽马铃薯等中毒。 3.化学性食物中毒 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亚硝酸盐、农药等中毒。 4.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一、食物中毒的概念、特征和分类,(一)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1.病原 我国100多个血清型,活菌感染,二、细菌性食物中毒,2.引起中毒的食品 主要为畜禽肉类,其次是蛋类、奶类及其它动物性食品。 3.中毒机理 大量沙门氏菌进入机体后,可在肠道内继续繁殖并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感染。同时,沙门氏菌被破坏后释放内毒素。沙门氏菌也产生肠毒素。,二、细菌性食物中毒,4.临床表现 潜伏期数小时至3天,一般为12-24小时。 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为黄绿色水样便,偶带脓血。 病程3-5天,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除上述胃肠炎型外,还可表现为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败血症型。,二、细菌性食物中毒,(二)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1.病原 活菌感染 毒素型 2.引起中毒的食品 主要以肉类、水产品、豆制品、蔬菜,特别是熟肉类及凉拌菜常见。,二、细菌性食物中毒,致病性大肠杆菌毒素,3.发病机理 大量致病性活菌侵入肠道引起。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感染并释放出肠毒素。 4.临床表现 (1)急性菌痢型: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体温38-40,呕吐较少,大便为伴有黏液脓血的黄色水样便,病程约7-10天。,二、细菌性食物中毒,(2)急性胃肠炎型 因肠毒素引起中毒者以此型症状为主,潜伏期4-48小时,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剧烈腹痛、呕吐和腹泻,腹泻1-2天,每天达5-10次,呈米泔水样便,无脓血。重度脱水者可发生循环衰竭。,二、细菌性食物中毒,(三)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1.病原 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aureus)和表皮葡萄球菌(Staph.epidermidis)。,二、细菌性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于人类和动物的皮肤以及表皮的细菌,只有少数亚型能产生肠毒素,均为成分相似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035,000。据免疫特性的不同,可分为A、B、C、D、E等类型。,二、细菌性食物中毒,2.引起中毒的食品 主要为奶及其制品,如奶油糕点、冰淇淋最为常见。 3.中毒机理 葡萄球菌肠毒素。,二、细菌性食物中毒,4.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2-4小时,最短1小时,最长为6小时。主要症状为恶心、剧烈而频繁地呕吐,吐物中常有胆汁、粘液和血,同时伴有腹部剧烈疼痛。腹泻为水样便。体温一般正常,偶有低热。病程短,1-2天内即可恢复,预后一般良好。,二、细菌性食物中毒,(四)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1.病原 活菌感染 2.引起中毒的食品 副溶血性弧菌存在于近岸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等海产品中。,二、细菌性食物中毒,3.中毒机理 活菌侵入肠道及所产生耐热溶血素、肠毒素的共同作用 4.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8-40小时,多为14-20小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上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频繁腹泻。腹泻为水样、血水样、粘液或脓血样便,无里急后重。部分病人发冷、发烧。重症者出现脱水,少数有意识不清、血压下降、循环障碍。病程为2-4天,一般预后良好。,二、细菌性食物中毒,(五)肉毒中毒 1.病原 肉毒杆菌是一种厌氧性芽孢杆菌,在自然界常聚集于土壤中。肉毒梭状芽胞杆菌产生肉毒毒素。现已发现有A、B、C、C、D、E、F、G八型毒素,引起人类中毒的有A、B、E、F四型。我国发生的肉毒中毒大部分为A、B型所致,少数为E型,二、细菌性食物中毒,肉毒杆菌毒素主要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的突触,阻碍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引起肌肉麻痹,患者多因横隔和其他呼吸器的麻痹而造成窒息死亡。,二、细菌性食物中毒,2. 引起中毒的食品 引起中毒的食品多为谷、豆的发酵食品,如臭豆腐、豆酱、面酱、豆豉等。 其次罐头食品。 腊肉、熟肉、鱼制品、马铃薯等也有报道。,二、细菌性食物中毒,3. 中毒机理 肉毒毒素主要作用于颅脑神经核、神经肌肉接点和植物神经末梢,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导致肌肉麻痹和神经功能不全。 病理改变可见脑及脑膜充血、脑内有血栓形成及点状出血等。,二、细菌性食物中毒,4. 临床表现 潜伏期6小时至半个月,一般为1-4天。 神经毒作用:眼肌调节麻痹 肉毒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症状最重、病死率很高的一种食物中毒。,二、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小结,(六)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依据 1.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共同特征(流行特点) 中毒者发病急、短时间同时发病,来势凶猛,呈爆发流行。往往为同时用餐者一起发病,中毒者有相似的饮食习惯。 中毒的发生多为夏秋季节。,二、细菌性食物中毒,2. 临床表现 符合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特征。 3. 中毒食品及污染来源 4. 细菌学及血清学检验结果 对可疑食物、患者的吐泻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并鉴定菌型 ,且作血清凝集试验。,二、细菌性食物中毒,4. 细菌学及血清学检验结果 对可疑食物、患者的吐泻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并鉴定菌型 ,且作血清凝集试验。 5. 动物试验 将细菌培养液或外毒素提取液给予动物,观察其有无中毒者类似症状。,二、细菌性食物中毒,(七)细菌性食物中毒治疗原则 1. 迅速排出毒物 2. 对症治疗 3. 特殊治疗,二、细菌性食物中毒,(八)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原则 1. 防止致病菌污染食品 2. 防止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及毒素的形成 3. 彻底加热杀灭致病菌及破坏毒素 4. 执行卫生法规及管理条例,二、细菌性食物中毒,(一)河豚鱼中毒 1.有毒成分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神经毒素。 2.中毒机理 河豚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三、非细菌性食物中毒,河豚鱼毒素是鱼类毒素中研究最详细的一种,主要存在于卵巢、肝、肠、皮肤及卵中,无论淡水产还是海产的河豚大多有毒。野生鱼毒性最大,人工繁殖后毒性降低。 河豚毒素纯品为无色结晶,能溶于酸性溶液和60%的酒精溶液,微溶于水,不溶于其他有机溶剂,在pH7以上及pH3以下不稳定,分解成河豚酸,但毒性并不消失。,三、非细菌性食物中毒,河豚毒素专一性地堵塞为产生神经冲动所必需的钠离子向神经或肌肉细胞的流动,使神经末梢和神经中枢发生麻痹,最后使呼吸中枢和血管神经中枢麻痹而死。,三、非细菌性食物中毒,3.中毒症状和急救 一般在食后10分钟至3小时即发病。病情发展迅速。一般预后不良,常因呼吸麻痹、循环衰竭而死亡。 4.预防 有经验的操作、煮食时间超过1个小时、事先品尝,10分钟内无不良反应即可。,三、非细菌性食物中毒,河豚虽然有剧毒,但其肉鲜美柔嫩无比,人们常把河豚鱼片与日本绘画相提并论,柔和细腻,回味无穷。我国国家水产品管理办法早有严令:禁止河豚鱼流入市场。 预 防 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食。新鲜河豚鱼应统一加工处理 。,又鲜又毒河豚鱼!,三、非细菌性食物中毒,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 中毒原因 青皮红肉的鱼类(如鲣鱼、鲐鱼、沙丁鱼、竹荚鱼、金枪鱼等)肌肉中含血红蛋白较多,因此组氨酸含量也较高,当受到富含组氨酸脱羧酶的细菌(如莫根氏变形杆菌、组胺无色杆菌、埃希氏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污染后,可使鱼肉中的游离组氨酸脱羧基形成组胺。在温度1537,有氧、中性或弱酸性(pH6.06.2)和渗透压不高(盐分3%5%)的条件下,易于产生大量组胺。,中毒机理 组胺刺激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和支气管收缩,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中毒症状 组胺中毒是一种过敏型食物中毒,其主要症状为:面部、胸部或全身潮红,头痛、头晕、胸闷、呼吸促迫。部分病人出现结膜充血,口唇肿,或口、舌、四肢发麻,以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荨麻疹等。有的可出现支气管哮喘,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病程大多为12天,预后良好。,临床治疗 首先催吐、导泻以排出体内毒物;抗组胺药能使中毒症状迅速消失,可口服苯海拉明、扑尔敏,或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同时口服维生素C。 预防措施 主要是防止鱼类腐败变质。食用鲜、咸的青皮红肉类鱼时,烹调前应去内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