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辅助生殖技术相关的伦理与法律.ppt_第1页
课件:辅助生殖技术相关的伦理与法律.ppt_第2页
课件:辅助生殖技术相关的伦理与法律.ppt_第3页
课件:辅助生殖技术相关的伦理与法律.ppt_第4页
课件:辅助生殖技术相关的伦理与法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辅助生殖技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医学与生命科学院 袁张根,【案例】寡妇要求异源人工授精,一对夫妇婚后年不孕,经医生诊断为男性无精症。女方非常希望有个孩子,因此同丈夫商量采用人工授精,但丈夫坚决不同意。不久,男性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不幸身亡,女方不想再婚,想有个孩子终身为伴,故到某医院申请人工授精。 此时,医生能否同意女方的要求。,【案例】人工授精所生子女能否继承遗产,42岁的原告李某与张某在婚后6年不育的情况下,签署南京某医院有关不孕夫妇,4,生殖权利,生殖权利包括如下内容: 男女平等的权利; 人身自由、安全和自主的权利; 结婚和组织家庭的权利; 获得有关信息、咨询和教育的权利; 获得生育健康和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 分享科学进步效益的权利。 不能生育的妇女有权利要求拥有自己的孩子。,辅助生殖技术概述,生殖技术的含义及分类 1、生殖技术的涵义:是指替代自然生殖过程的某一步骤或全部步骤的医学技术。人的自然生殖,由性交、输卵管受精、植入子宫、子宫内妊娠、分娩等步骤组成。生殖技术就是替代上述自然生殖的一个步骤或全部步骤的医学手段。 2 生殖技术的类型 (1)人工授精(AI,artificial insemination)。 (2)体外受精(IVF,in virto fertilization)。 (3)无性生殖(clone),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史,1890年, 美国杜莱姆首先将人工受精试用与临床。 1953年,美国谢尔曼和伯奇报告冷冻精子用于人工受精取得成功。 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 1982年,湖南医科大学将人工受精应用与临床。 1985年,北京医科大学第一次进行人卵体外受精和受精卵分裂成功。 1986年,湖南医科大学用冷冻精子体外受精获成功。 1988年,我国首例试管婴儿在北大医学院附属第撒医院诞生。 1992年,宫腔配子移植婴儿在山东省立医院诞生。 1986年,我国第一个人类精子库在青岛医科大学建立。 1986年,我国第一个人类冷冻胚胎库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建立。 到2007年底,我国共有10家精子库,90多家具有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一)生殖技术的伦理价值 1、生殖技术可以治疗、弥补不育,有利于婚姻家庭。 2、生殖技术可以用于优生 3、生殖技术可以有利于计划生育 4、生殖技术可以有利于农业、畜牧业、医药业,有利于抢救濒危动植物 (二)生殖技术引起的社会伦理问题 1、生殖技术能否商品化 2、生殖技术导致人类伦理关系的混乱 3、生殖技术破坏自然法则 4、生殖技术可能被错用或滥用,辅助生殖技术的道德评价,辅助生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治疗不孕症和优生的方面带来福音,但同时也产生一系列负面问题。如: 多胞胎的大量出现 天才精子库,名人卵子库 未婚单身生育 代孕现象的出现 死人配子的应用 无性生殖现象 血亲通婚的危险 亲子关系的破裂 生育与婚姻的分离,人工受精与人类精子库,人工受精(artificial imsemination)的概念 指用人工的技术和方法将精子注入女性体内,在输卵管受精并受孕的一种生殖方法。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育龄夫妇中大约有515%是不育症患者,男性不育占1/31/2,而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主要用于丈夫不育问题,取代自然生殖的性交阶段。 我国目前不育症已占育龄夫妇10%以上,承受来自社会、家庭和个人心理、生活、工作多方面的压力,已成为一种心身疾病。 人工受精技术的意义: (1)为不育夫妇提供生育机会。 (2)杜绝或减少生育有遗传病孩子的危险。,10,早在18世纪后叶,意大利生物学家斯巴兰扎尼首先在狗的身上进行了人工授精实验;不久,英国医生约翰亨特采集一位尿道下裂患者的精液后,注入患者妻子的阴道内而使其成功地怀了孕,这可能是最早的夫精人工授精;1866年,美国医生威廉用一位捐赠者的精液成功地使一位男性不育者的妻子怀了孕,这可能是最早的供精人工授精。1890年美国杜莱姆逊首次将人工授精试用于临床。1953年,美国谢尔曼首次利用干冰冷冻人类精子进行冷冻精液人工授精。(解决精子储存的难题),人工受精的分类,(1)夫精人工受精 适应症:阳痿 逆向射精 精子稀少 (2)供体人工受精 适应症: 无精子 有遗传病 Rh血型不配 精子的保存 冷冻条件:-196的液氮加10-15%的甘油 保存时间可长达10年以上,宫腔内丈夫精液人工授精,人类精子库,建立人类精子库的意义: (1)提供大量人类精子,用于治疗男性不育症患者。 (2)提供各类生育保险。 (3)推动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工作。 (4)预防遗传病遗传给下一代。 (5)防止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的传播。 美国加州埃斯孔迪多的诺贝尔精子库 1984年世界上第一位诺贝尔男婴 1985年世界上第一位诺贝尔女婴,一位因丈夫不育进行供体人工受精的妇女,在男婴出生后,由于其不像丈夫面貌,引起丈夫兄长怀疑,婴儿被称“野种”,连知情的丈夫也对妻子不满,导致家庭矛盾,最后该妇女被赶出家门。 遂起诉至上海卢湾区法院。,14,【案例2】,上海一对青年夫妇结婚多年没有孩子,经查丈夫无射精能力,求助医科大学一位教授。教授同意实施供体人工授精技术,特别为他们挑选一位智商高、身材高、相貌端正的供精者的精子,但未要求他们填写知情同意书。妻子生出一个儿子,欢欢喜喜回家。公婆发现孙子不像他们的儿子。经调查知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因孩子不是来自他们家的“种”,拒绝容纳,将孩子连同儿媳赶回娘家。儿媳携子状告婆家。丈夫声称不知情,要求离婚。 问题:1、谁是孩子的父亲? 2、提供人工授精技术服务应通过哪些程序? 3、应该如何处理这件诉讼案?,15,伦理分析:,AID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谁是孩子的父亲”? 1、养育他的父亲 2、提供他一半遗传物质的父亲 程序: 1、要有申请,双方必须都同意。医生要向接受供体精子的夫妇讲明情况,了解家庭对这类孩子的接受程度。并说明供精者(匿名)情况、人工授精机制,要求他们签署知情同意书。 2、对供精者进行检查,必须是身体健康、相貌端庄者。 3、设法扩大供精来源。 4、对供精者保密,不允许他知道他所提供的精子的去向。 要解决的问题: 1、概念问题:供精者只提供遗传物质,不能成为孩子的法定父亲。 2、资格问题:供体人工授精应由有执照的医生进行。 3、程序问题:需要向有关各方做好知情同意工作,并签字。 4、法律问题:需要在适当时候,由立法机关通过有关法律,保护妇女孩子权益。,人工受精的伦理问题,(1)人工受精是否破坏了婚姻家庭关系? (2)人工受精是否造成亲属关系的混乱? (3)如何避免或防止后代中血缘近亲结婚? (4)单身女子、老龄妇女、同性恋能否人工受精? (5)能否将人工受精的实情告诉孩子? (6)能否把精子商品化,给供精者报酬? (7)是否造成对人性的亵渎、对人权的侵犯?,【案例3】 特殊的“遗腹子”,2006年10月,新婚不久的四川江油小伙刘强因意外车祸脑死亡,其妻刘芳决定为亡夫生个小孩,便请成都某妇保院进行精子保存,以备日后进行人工受精。 这例全国罕见的用亡夫冷冻精子受孕生子的事件引发了伦理争议。,体外受精与代理母亲,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的概念 即试管婴儿,指用人工的方法提取精子和卵子,在体外受精形成胚囊并培养,最后将胚胎植入母体子宫发育的技术。包括诱发超排卵、人工受精与体外培养和胚胎移植3个阶段。 体外受精的分类 (1)丈夫精子与妻子卵子 (2)丈夫精子与供着卵子 (3)供着精子与妻子卵子 (4)供着精子与供着卵子 (5)代孕母亲形式,单精子卵胞浆注射技术,19,试管婴儿(In Vitro Fertilization),在19世纪后期,英、美培养“试管兔”,打开了“试管动物”的新篇章。20世纪60年代起,罗伯特、帕曲克经过20年的风雨,终于获得了试管婴儿的成功。1978年7月26日,第一例试管婴儿布朗出生。,20,路易斯布朗,21,试管婴儿的分代,“第一代”试管婴儿即“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主要针对女性不孕如输卵管不畅和轻度的少、弱精症等。通过人工提取卵子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形成胚胎,再植入宫腔内; “第二代”试管婴儿即单精子卵内注射技术,主要针对男性严重少弱精症。有些患者精液内无精子,需通过对附睾和睾丸穿刺,从睾丸组织中寻找藏匿的精子,然后再将精子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注射入卵子中使其受精,受精卵培养到2至5天后移植到宫腔内; “第三代”试管婴儿又名“胚胎移植前遗传性病诊断”。先应用上述两种技术,在体外受精形成多个胚胎。然后在胚胎中取1-2个细胞,进行染色体或基因缺陷检验,再将确认没有缺陷的胚胎植入宫腔内进一步妊娠。 这三种技术各有针对性,而没有升级换代的关系,在治疗时可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使用。,22,试管婴儿和自然怀孕生育的比较:,体外受精的现状,1978年7月26日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于在英国诞生。 2007年1月12 日布朗以自然分娩的形式产下自己的孩子。 至2006年底,全世界试管婴儿已超过200万 美国试管婴儿占出生婴儿的1%,达17万多。 我国仅2004年就有2万个试管婴儿诞生。,体外受精的应用范围,(一)主要解决女性不育问题 输卵管堵塞 子宫内膜异位症 有卵但不排出 无排卵 黄体化卵泡破裂综合症 卵巢功能障碍 无子宫或子宫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 (二)提供优生和筛选遗传病 (三)提供生育保险,代理母亲的概念,即代孕母亲,指按协议代人妊娠的妇女,其用自己的卵子人工受精妊娠,或用他人的受精卵植入自己子宫妊娠,分娩后将婴儿按协议交还别人抚养的妇女。 1988年,世界上第一对冷冻双胞胎就是由姐姐为妹妹代孕。 41岁的卡罗霍洛克已代孕8胎,并又为一癌症母亲怀上三胞胎。,26,【案例4】,某省会医院开展辅助生殖技术,一对经济富裕的夫妇花了20万元人民币雇了一位代理母亲。医生给他们提供了与代理母亲相关的技术服务。当问到这样做是否合适时,医生表示,对该夫妇雇用代理母亲我们无能为力。 问题: 1、应该向哪些人提供代理母亲服务? 2、花钱雇用代理母亲是否应该? 3、医生是否有责任关注病人与代理母亲之间的交易? 4、在我国全面禁止代理母亲是否合适?,27,伦理分析:,提供范围:如子宫病变、以切除子宫而不能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卵子但排不出导致的不孕症、无排卵性月经及黄体功能化卵泡破裂综合症患者。 代理母亲是以出借或出租自己的子宫代替他人生育后代的妇女。(出现于20世纪70代末) 绝大多数的代孕母亲是以金钱为目的的。这样使人类的生殖器官便成了制造和加工婴儿的机器,使婴儿便成了商品。 代理母亲提供的不仅是孕育服务,而且是接受了他人的奴役。,代孕母亲的伦理评价,正面影响: 1.实现不孕(育)夫妻的心愿 2.实现有遗传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夫妇生养孩子的愿望 3.实现代理母亲本身的心愿(只生不育、出租收钱) 反面影响: 1.亲子关系难以确定(心理、法律、社会)、 2.代理母亲受孕困难 3.人为的单亲家庭 4.生育成为赚钱的方式 我国明令禁止代理母亲。,【案例5】,一对夫妇婚后年不孕,经医生诊断为女性子宫内膜结核所致。因夫妇双方盼子心切,而女方之妹(已婚,有一男孩。)愿意用姐夫与姐姐的体外授精卵代替怀孕,于是到某医院妇产科提出申请。 此时,妇产科医生能否同意,如果同意又如何确定未来新生儿父母的法律地位?,伦理分析,该案例实际上是应否同意代理母亲的问题,对此各国意见不一,一般都反对商业性的代理母亲。该案例虽不属商业性,鉴于我国尚未立法,妇产科医生应向医院伦理委员会或法律部门咨询。作者认为,我国对不孕症夫妇既然允许抱养孩子,对此也是可以同意的。如果同意代理怀孕,医生应向其讲清后果,并且未来新生儿父母是否应以养育即该案例中提供精子和卵子的父母为法律父母为宜,这与英国的法律规定相同,也同我国婚姻法规定相一致。,体外受精的伦理问题,父母的身份 谁是父亲?供精者?养育者? 谁是母亲?供卵者? 代孕者? 供卵怀胎者?养育者? 生物学父母即血缘上的父母包括代孕 社会学父母即法律上的父母 胚胎的地位 胚胎或受精卵是否为人?不是人,其所有权为谁?如何处置? 赠送、研究、移植等。 多胎妊娠与子代出生缺陷 减胎术 不得超过3个,35岁以下妇女第一次不得超过2个,避免双胎,严禁三胎以上妊娠 赠卵问题:赠卵过程包括药物卵巢刺激,卵泡检测,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取卵术 潜在危险:增加卵巢癌风险,肾功能衰竭、不孕、麻醉意外、盆腔损伤、感染、出血、甚至死亡。近亲婚配等,生者为母。不论精子、卵子由谁提供,生育婴儿的妇女与其丈夫是婴儿的父母。如澳大利亚的法令规定,生育婴儿的母亲及其丈夫为婴儿的法律父母。 根据遗传学来确定亲子关系。如英国规定提供精子和卵子的男女为婴儿的父母。 按契约约定来确定亲子关系。即代孕母亲所生的婴儿为委托方夫妇的子女。如美国新泽西、密执安等州的法律规定,婴儿的父母是委托代生的那对夫妇。,孩子父母身份的法律确认问题,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的具体措施,1.严格医疗机构的准入资格制度 2.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控制应用范围 3.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互盲原则 4.严格过程管理确保生殖质量 5.确认辅助生殖关系人间的法律地位 6.尊重各方知情同意并签署法律文书,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规定,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人员应当做到4个“必须”和11项“禁止”。4个“必须”是: 严格遵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 严格遵守知情同意、知情选择的自愿原则: 尊重患者隐私权; 在同一治疗周期中,配子和合子必须来自同一男性和同一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