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ppt_第1页
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ppt_第2页
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ppt_第3页
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ppt_第4页
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碩士論文提案,結合組裝方法評估之組裝及拆卸次序規劃 -應用粒子群演算法 提案委員:梁韵嘉 博士 指導教授 :鄭元杰 博士 研 究 生 :游芳瑜,2,論文提案架構,3,緒論,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目的 問題定義,4,研究背景與動機 (1/2),環保意識的提升 歐盟頒佈廢電機電子設備 (WEEE)指令。 對企業來說,產品生命週期已延伸至拆卸、回收。 綠色產品設計概念,設計產品時,要從產品整個生命週期來考量 。,5,研究背景與動機 (2/2),組裝時必須考量到拆卸 易組裝的方法不一定好拆解。 零件間的組合方法可能有一種以上供決策者做參考。 近年來粒子群演算法已被用來求解離散型的問題,並有不錯的績效。,6,研究目的,找出最佳的組裝方案,使組裝及拆卸總成本最小之組裝次序規劃 第一階段:零件組裝限制分析 分析零件間的組裝關係及拆卸關係 第二階段:以演算法求解 成本模式 總成本最小最為指標,找出最佳組裝方案及最佳組裝次序。,7,問題定義 (1/2),第一階段-零件組裝在先次序分析 基本假設 1. 零件為實體物件且具有陽剛性且零件之間相互連接。 2. 考子組裝及部分拆卸的情況 。 3. 僅對功能件做討論。 已知條件 1. 零件規格。 2. 產品組裝圖。 3. 零件之間組裝結合關係。,8,問題定義 (2/2),第二階段-以演算法求解 已知條件 1. 各零件的組裝及拆卸成本。 2. 各零件的組裝及拆卸工具資訊。 限制條件 1. 零件的組裝及拆卸在先關係。 2. 零件的組裝及拆卸方向干涉關係。,9,文獻探討,零件的組裝及拆卸限制 組裝次序規劃 拆卸次序規劃 粒子群演算法,10,文獻結語,已有學者使用基因演算法求解考慮拆卸成本的問題,並且擁有不錯的成效。 過去探討組裝次序規劃文獻中,鮮少有考慮到組裝方法選擇的情況。 已有學者使用粒子群演算法求解三維產品之拆卸,但沒有同時考慮組裝方法及拆卸次序的組裝次序搜尋。,11,研究方法,研究架構,12,第一階段零件組裝限制分析,零件組裝限制分析 零件結合分析 組裝在先次序分析 組裝妨礙分析 拆卸在先次序分析 拆卸干涉分析,13,零件關係圖,零件關係圖符號定義表,第一階段零件結合狀態分析 (1/7),利用產品組裝圖,建立零件關係圖,分析零件間的接觸關係。,14,第一階段組裝相關資訊表 (2/7),組裝工具表,拆卸工具表,組裝相關資訊表,15,階層組裝在先圖,階層組裝在先圖符號定義表,第一階段組裝在先次序分析 (3/7),畫出階層組裝在先圖,了解產品組裝時的幾何限制,呈現零件間的組裝在先限制關係。,16,第一階段組裝在先矩陣 (4/7),組裝在先矩陣(APM) 將階層組裝在先圖轉換成電腦能判讀的矩陣。 pij=0 表 i 與 j 件在組裝上面沒有在先關係存在。 pij=1 表 i 與 j 件有在先關係存在,並且是表示件 j 必須要在件 i 之前組裝 。,17,第一階段組裝妨礙矩陣 (5/7),組裝妨礙矩陣(AIM) hij= 0表與這兩零件在某個方向上沒有妨礙關係。 hij= 1表零件在某個方向進行組裝,移動時會受到某零件的妨礙。 hij= 2表零件在某個方向進行組裝,移動時會受到某零件的妨礙並且有支撐關係。,18,第一階段拆卸在先分析 (6/7),畫的階層拆卸在先圖,呈現零件間的拆卸在先限制關係,以了解產品拆卸時的幾何限制。,19,第一階段拆卸干涉矩陣 (7/7),拆卸干涉矩陣(DIM) hij= 0表與這兩零件在某個方向上沒有妨礙關係。 hij= 1表零件在某個方向進行拆卸,移動時會受到零件的妨礙。 hij= 2表零件在某個方向進行拆卸,移動時會受到零件的妨礙並且有支撐關係。,20,問題求解流程,1. 組裝相關資訊表 2. 組裝妨礙矩陣(AIM) 3. 拆卸干涉矩陣(DIM),粒子群演算法,1. 組裝在先矩陣(APM) 2. 拆卸在先矩陣(DPM),最小總成本之 1. 組裝方案 2. 組裝順序 3. 拆卸順序,輸入,限 制,輸出,21,第二階段以演算法求解,目標式,Min,22,成本函數組裝操作成本 (1/5),變數定義 n:組裝的總零件個數 。 i:編號的零件,i0,1,2,3,n。 ACC(i):元件i的組裝操作成本 。 ACCT:總組裝操作成本 。 成本公式 1,23,成本函數組裝工具變換成本 (2/5),變數定義 n:組裝的總零件個數 。 s:零件組裝的次序,s0,1,2,3, n。 Ts:第s個組裝的零件所使用的工具代碼。 Tcn (Ts-1, Ts ):在組裝第s-1個與第s個零件間是否有工具變換動作。 ATC :表示每次工具變換所需花費的成本 。 ATCT:總工具變換成本 。 成本公式 1,24,成本函數組裝方向變換成本 (3/5),變數定義 n:組裝的總零件個數 。 i:編號的零件,i0,1,2,3,n。 Di:第i個組裝的零件的組裝方向代碼 。 :在組裝第i-1個與第i個零件間是否 有組裝方向變換, ADC:組裝方向變換所需要花費的成本。 ADCT:總組裝方向變換成本 。 成本公式 1,25,成本函數組裝不穩定成本 (4/5),藉由組裝妨礙矩陣(AIM)來計算。 變數定義 n:組裝的總零件個數。 i:零件編號的零件。 s:零件組裝的次序。 Usz(U0, Us):組裝第 s 零件時,第s零件前共有幾個零件對 第 s 零件在-z方向沒有支撐。 Us(U0, Us):組裝第s的零件時,第 s 零件前共有幾個零件對 第 s 零件在其他方向沒有支撐。 ASC:發生不穩定情況所造成的成本 。 ADCT:總組裝不穩定成本 。 成本公式 1,26,成本函數重力影響組裝成本 (5/5),變數定義 n:組裝的總零件個數。 i:零件編號的零件。 Di:第i個組裝的零件的組裝方向代碼。 WTi:第i個零件的重量。 WTmax:此產品最重之零件重量。 Dw(Di):在組裝第i 個零件時的方向權重, WAI:發生一次重力影響組裝所造成的成本。 WAIT:總重力影響組裝成本。 成本公式 1,27,拆卸次序,粒子群演算法 (1/7),粒子群演算法流程 以成本函數為評估指標,求解出總成本最低之組裝方案及組裝次序。,組裝次序,28,粒子群演算法 (2/7),步驟一:設定求解零件數量 設定求解零件數量,得一 (2 x n)的矩陣,此矩陣代表求解空間中的座標位置。 n:零件數量 。 xi:編號第 i的組裝零件。 yi:編號第 i的拆卸零件。,組裝,拆卸,29,步驟二:設定參數 使用田口方法(Taguchi Method),對於粒子群演算法中的世代數、群體數、慣性權重和加速度常數,進行參數分析,以找到適合此問題之參數。 步驟三:產生初始解並計算適合度 利用階層組裝在先圖(HAPG) 及階層拆卸在先圖(HDPG)產生初始解,並計算適合度。 總成本函數(TC),粒子群演算法 (3/7),30,步驟四:更新移動速率 線性調整慣性權重(wi)值 wi:目前世代數的慣性權重值 itermax:最大的世代數值 iter:目前的世代數值 winitial:世代數為1時的慣性權重值 wfinal:世代數為最大世代數時的慣性權值 n:非線性調整指標,n=1時則為線性調整,粒子群演算法 (4/7),31,步驟五:粒子移動 步驟六:修正不可行解 檢驗粒子經過移動後,是否為可行的順序。 根據組裝在先矩陣(或拆卸在先矩陣)對不可行次序做修正 。,粒子群演算法 (5/7),32,粒子群演算法 (6/7),C7C2C5C6C1C0C4C9C8C3C10 C7C2C5C6 C4C1C0C9C8C3C10,33,步驟七:計算適合度 目標:總成本最小 總成本函數(TC) 輸出 組裝方案 組裝順序 拆卸順序 步驟八:終止條件 檢驗粒子群演算法的系統世代數是否滿足設定的世代數。,粒子群演算法 (7/7),34,窮舉法,使用窮舉法(Exhaustive Enumeration)列舉出所有可能組合求解,找出全域最佳解。,A1,A2,A3,D1,D2,D3,D4,組裝可行解,拆卸可行解,35,實例探討,此一手機是由11個零件所組成,36,零件關係圖,產品基本資訊表,產品資訊分析,37,組裝相關資訊表,組裝相關資訊表,組裝工具表,拆卸工具表,38,組裝在先及組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