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管委会2011工作总结2012年工作安排.doc_第1页
兰州新区管委会2011工作总结2012年工作安排.doc_第2页
兰州新区管委会2011工作总结2012年工作安排.doc_第3页
兰州新区管委会2011工作总结2012年工作安排.doc_第4页
兰州新区管委会2011工作总结2012年工作安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州新区管委会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安排今年以来,新区管委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新区党工委的安排部署,认真按照建设“产业强城、生态绿城、多湖水城、现代新城”的目标,紧紧盯住“生产总值1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任务60%以上”的年度建设任务,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2011年主要工作进展2011年,新区生产总值完成60亿元,占计划的6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0亿元,占计划的80%;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年度任务602%以上。(一)规划体系初步建立。坚持规划先导,高标准、高层次编制各项规划。目前,总体规划已报省政府审批。控制性详规、核心区城市设计、大学城规划,以及给水、排水、供热等12个专项规划已完成,待总体规划批复后逐步实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报省政府审批。新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及产业规划完成初稿。(二)基础配套扎实推进。坚持基础支撑,按照“以产建城、以产带城、产城融合”三步走的思路,加快推进城市路网、水电等配套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项目落地、集聚人气提供基础。成立了重点项目与基础设施建设指挥部,由新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亲自任总指挥,通过指挥部模式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明确节点,倒排工期,全力保障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一是加快推进路网建设。以“四纵四横”城市道路及水秦快速通道为重点,开工建设道路10条97公里,完成投资46.2亿元,其中:纬一路、纬三路基本完成油面铺设;经三路、经六路、经七路、经十路、经十三路等完成路基、路面底基层,基本完成雨水、污水、给水、中水管道敷设;纬七路、纬十六路完成主车道路基工程;兰秦快速通道水秦段基本完成路基施工,明年建成通车。二是基础设施全面启动。加快水、电、气、暖、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石门沟水厂完成三通及场平。新区自来水管网建成25公里。热电联产项目完成可研与选址。1号应急调峰热源厂已开工建设,明年8月建成使用。天然气供气站完成中压、次压管网15公里,完成门站位置选址、主干线线位选择、管线铺设设计以及场地整平。330kV变电站正在选址,110kV源泰变电站明年完工。第一污水处理厂完成可研、选址和场地整平。生活垃圾填埋场、建筑垃圾填埋场完成可研、选址等工作。三是重点工程进展迅速。新区综合服务中心完成主楼八层,人才住宅小区、投资服务中心项目基本封顶。舟曲灾后重建转移安置区所有楼房工程完成主体工程,明年8月交付使用。配套建设的路、水、电正在同步推进。四是切实处理好进度与质量的关系。召开了新区建设工程质量工作现场会议,制定下发了兰州新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试行),实施新区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和工程质量“红黑榜”制度,为进一步提高新区建设项目质量提供了保障。(三)招商引资初见成效。加强与央企、省属企业以及国内500强企业的对接,努力引进一批投资数额大、带动能力强、社会效益高的好项目。今年以来,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58个,总投资492亿元,其中:基本建成项目8个,总投资13.12亿元;在建项目20个,总投资240.62亿元;准备开工项目30个,总投资238亿元。今年新签约项目18个,总投资251亿元。一是制度保障。制定了兰州新区项目审批流程、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办法,进一步加强部门内部制度管理和部门间的联系衔接,从制度上保证了招商引资的有序开展。二是宣传推介新区。参加了第十七届兰洽会、西洽会、厦洽会,精心筛选签约项目,高水平制作新区规划沙盘和宣传动漫,举办兰州新区发展高峰论坛,有力的宣传推介了兰州新区。兰洽会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200多亿元。特别是在第十三届中国光电投资大会上,新区被评为“中国光电产业最具投资潜力城市”,为新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内引外联。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央企及省属企业以及国内500强企业的对接,积极邀请阿联酋温州商会、宗申集团、中铁建重工集团、驻甘外省商会等200多家有投资意向的企业或商会前来实地考察,多次组织新区党政考察团赴河西、安徽、广州、北京等地进行学习考察和招商引资活动,招商范围、引资企业的规模明显加大。四是加快项目落地建设。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推进项目建设,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土地、规划、基础配套等问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大成自动化、兰州吉利汽车扩能改造等8个项目基本建成,联创智业园、中科药源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甘肃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兰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社会事业项目正在进行规划设计,省残疾人综合服务基地已开工。(四)生态建设全面启动。在总体规划设计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建设,确定北部生态农业示范区与南部生态林业休闲区,打造兰州新区的生态屏障。目前,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63万亩,栽植各类树木100多万株。北部生态屏障项目和环城山地生态景观项目水利田间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完成生态湖区2号湖滨区土方开挖工程。(五)国土保障推进较快。制定了新区土地征收补偿、房屋重置价格及附属物补偿、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安置的若干规定和兰州新区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与安置方案(施行),鼓励引导拆迁群众上楼集中安置,其中:按人均套内建筑面积40安置,另人均奖励10商业经营场地所有权,以解决拆迁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成立了土地储备中心、土地交易中心、征地拆迁办公室等机构,完成新区土地定级及基准地价建立、供地区片价的调整与更新等工作,组织报批59个批次1330.7公顷土地用地指标。全力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征租土地6.6万亩,拆迁房屋560户,拆迁面积6.32万平方米。加大监管力度,对违章建筑物进行摸底登记,对新建的违法建筑下发停工通知,通过加大宣传和依法强拆,有效遏制了乱搭乱建行为。(六)城乡统筹有序推进。做好失地农民安置工作,组织村民代表赴西安、郑州等地学习失地农民安置点规划建设的先进经验,109万平方米的安置性住房已开工,总投资27亿元,预计2012年底竣工投入使用,可安置拆迁群众4280户17400人。中川镇、秦川镇整体以及西岔镇7个行政村已由新区托管,做好计划生育、环境保护、“两基”国家迎检等社会管理工作。加强信访和社会维稳工作,深入基层倾听群众诉求、了解民情民意,有效处理和化解了一批信访上访案件。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成立了新区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深入开展 “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完善工作机制,狠抓突出问题,强化源头治理,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七)多方融资投入建设。全面加大与省市财政部门以及国开行、工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并在深圳、北京等地组织召开了兰州新区投融资座谈会、规划发展研讨会,明确新区城投业主和融资职责,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采用BT、BOT等模式,引进太平洋建设集团、兰州晶森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多家企业投入道路、保障性住房等建设。目前,省财政1亿元贷款贴息资金已到位3155万元;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已发放4亿元贷款用于新区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国开行甘肃省分行贷款4.8亿元将陆续到位;建行省分行已贷款1亿元用于吉利汽车扩能改造项目,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已同意在新区设立一级国库。(八)体制机制逐步健全。按照“小政府、大服务”和“精简、高效”的原则,进一步理顺新区财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和工商、税务等管理体制,增设了城市管理执法大队、社会保障中心等一批组织机构,建立完善了机关内部管理以及招商引资、土地供应、资金审批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办法和工作流程,制定并落实党工委会议、党政联席会议、主任办公会议、周班子碰头会议、专题会议等议事制度,新增设了政务大厅并从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业务精熟的人员入驻办公,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招聘、挂职、借调等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市委抽调来新区挂职的干部以及新任命干部已全部到位并开展工作,面向全国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24名被聘用人员已到位,表现优异的基层工作人员也在逐步调入。制定出台新区绩效考核办法,每月对全区干部职工进行绩效考核,有效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实行兰州日报、兰州电视台记者驻区制度,在新区重点地段和主要路口树立大型广告牌,有力地强化了新区的对外宣传工作。二、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随着新区开发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新区人口集聚能力的不断增强、托管乡镇社会事务的完全移交以及舟曲转移安置群众批量入驻,新区现有部门设置已不能满足激增的社会管理需要,急需建立健全公、检、法以及税务、工商、药监、非税收入等机构,同时理顺社会管理体系。二是受当前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政策影响,加之新区信用等级低、无可质押性资产、土地指标有限,新区目前融资能力较弱,各项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三是新区产业发展缺乏大项目、强项目、龙头项目的有力支撑,中央、省属企业出城入园工作推进较慢,已签约58个产业项目中仅有28个项目开工,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四是征地拆迁难度较大,由此造成的群众上访、失地农民安置以及社会保障等问题日益凸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落地建设。三、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新区建设由起步打基础阶段迈入爬坡见成效阶段的重要一年,是集中展现新区建设成果的关键一年,做好2012年各项工作对于进一步打好新区长远发展基础、提升新区对外形象至关重要。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省市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全市党代会、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建设“产业强城、生态绿城、多湖水城、现代新城”的要求,以 “打造国内一流新区”为目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年”、“产业项目攻坚年”、“优化服务创新年”等活动,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的同时,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化管理,全力加快新区开发建设速度,努力建设辐射西北的重要产业集聚区。主要指标:完成生产总值1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围绕以上目标任务,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为项目建设提供强力保障。投资190多亿元新建经一路、经五路、纬十八路、纬二十路、纬八路、迎宾大道、东快速路、北快速路等20条221.7公里道路,使新区城市道路总里程达到300公里,基本形成新区城市路网框架。加快市政公用项目建设,完成新区第二给水厂主体及管网等配套工程;完成第一污水处理厂净化池和配套工程;完成给水管网44.5公里;完成1号应急调峰热源厂建设项目一期工程3台100燃气锅炉及配套设施,供热面积达到208万平方米;完成天然气工程中压、次压管网55公里,完成配套设施;完成330KV变电站一座以及配套电网工程;完成生活垃圾填埋场、建筑垃圾填埋场排洪沟及配套工程。完成综合服务中心、安置性住房等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完成舟曲灾后重建转移安置区及配套设施建设,确保8月交付使用。(二)全面加快项目建设,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加快新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区建设,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认真抓好各项工作。抓好已签约58个产业项目落地建设,中铁建装备制造、中科药源、大得利、三一重工等20个项目建成投产并发挥效益,星光达城市综合体、联创智业园、汇丰科技等项目完成主体建设。推进26个中央及省属企业出城入园,兰石、兰通、兰电等企业完成规划设计,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实施学校、医院、文体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启动建设示范性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抓好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新区医院、甘肃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甘肃省残疾人综合服务基地等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启动建设省消防总队战勤保障支队项目。(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新区人气和产业集聚。创新招商方式,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努力大招商、招大商、招强商,努力吸引中央、省属及市属企业落户新区,引导其按照新区总规和产业布局建设新企业、新项目,做好在谈项目的对接洽谈和跟踪服务工作,全面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整体水平,力争新签约项目40个以上,投资总额达200亿元以上,到位资金50亿元以上。(四)多渠道融资,引导和加大新区各项建设投入。继续加大与省市财政、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最大程度地争取支持。搞好土地一级开发和使用权的有偿出让,尝试发行地方建设债券、中期票据等金融产品,采用BT、BOT、TOT和PPP等新型项目融资方式,为新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筹集资金。对新区准经营性或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采取政府回购、财政补贴、收费收入支持、特许经营授予等方式,公平选择投资者和经营者,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五)抓紧生态建设,努力营造良好人居发展环境。按照“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的模式,将绿化区域向产业区拓展,向湖滨区拓展,抓好道路绿化景观以及公共绿地绿化、防护林带建设,完成新区1号、2号湖滨区建设,全年完成5万亩绿化任务,切实改善新区生态环境。同时,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致富相结合,生态防护林与经济林相结合,鼓励当地群众大力发展经济林、苗圃和花卉产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六)加大国土土地工作力度,努力做好新区国土资源保障。积极到省国土资源厅和国土资源部汇报、衔接,加大土地指标争取力度,争取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占补平衡。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严格控制工业企业用地规模,坚决防止土地闲置、圈地、囤地等情况发生。争取设立“兰州市未利用地开发建设用地示范区”。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万亩。抓紧支付已丈量土地的征地补偿费,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及产业项目所需土地征用工作。(七)加强社会化管理,确保群众基本生产生活不受影响。以乡镇为管理主体,按照“政府主导、服务外包、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围绕8月8日舟曲灾后转移安置区投入使用、12月底安置性小区投入使用“两个节点”,在尽量不增设机构、增加编制的前提下,建立完善与之配套的医疗、教育、文化、通讯、交通、社会保障、购物、市政管理等一揽子社会管理体系,保障入住群众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加快数字化城市建设,力争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快软件、硬件、数据库建设,形成健全完善的的数字管理系统,努力推动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深入有序开展。(八)加快乡镇产业结构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