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中兽医学脏腑篇.ppt_第1页
课件:中兽医学脏腑篇.ppt_第2页
课件:中兽医学脏腑篇.ppt_第3页
课件:中兽医学脏腑篇.ppt_第4页
课件:中兽医学脏腑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脏腑,第一节 概 述 1.脏腑学说的概念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 脏腑学说是中兽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畜体内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相互关系及其与全身组织器官之间各种联系的学说。 脏腑学说古代称“藏象”。藏指内脏;象即形象、表现。“藏象”即指内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2,2.脏腑学说的内容,脏指五脏,即肝、心、脾、肺、肾(心包),脏为“贮藏”的意思,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 腑指六腑,即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腑”为暂寄的意思,共同功能是传化物,对水谷进行受纳、消化、吸收,并能排泄糟泊。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胞宫。“奇”是异,“恒”是常的意思,因其形态似腑,功能似脏,不同于一般的脏腑,故称为奇恒之腑,其中胆为六腑之一,但唯其收藏清洁之液,也归入奇恒之腑。 脏腑学说除研究上述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联系外,还研究它们与肢体组织五体(筋、脉、肉、皮毛、骨)、五官九窍(目、舌、口、鼻、耳、前后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研究脏腑机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等。,3,脏腑与脏器的区别,中兽医学的脏腑,不同于西医的脏器,前者是指一个解剖生理、病理的概念,除了包括解剖上脏器之外,还与现代医学其他系统有联系。,心,肝,脾,膀胱,肺,肾,胆,小肠,胃,大肠,神经,生殖,内分泌,运动,泌尿 水盐代谢,呼吸,血循,消化,4,第二节 脏腑的生理与病理,一、心与小肠 (一)心 1.心主血脉,外应于色 指心主管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输送养料以营养全身。与现代医学观点一致。 2.心藏神 心是一切精神活动的主宰。日常用语很多,如“心计”、“心思”,“心慌”,“用心”,“小心”,“心甘情愿”,“心不在焉”等。实际上指大脑的功能活动。 心藏神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功能障碍,则表现兴奋或抑制。 藏神与主血功能是相关的, “心藏脉,脉舍神”,因为精血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心血充盈,“家畜皮毛光彩精神倍” ;心血不足,则出现活动异常或惊恐不安;心神异常也可引起心血不足或运行不畅。,5,3.心主汗 汗为津液化生,津液又是血液的组成部分,血为心所主,血汗同源,故称心主汗,“汗为心之液”。 心阳不足,则腠里不固而自汗;心阴不足则阴虚盗汗;反之,出汗过多可损及心血及心气,引起精神或脉色异常。 4.心开窍于舌 心经的别络上行于舌,心的气血上通于舌,故有“舌为心之苗”、“心开窍于舌”的说法 临床上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最易从舌上反映出来。心血充足,舌运动自如,舌色红润;心血郁阻,则舌色青紫,心经有热,舌质红绛,口舌生疮。,6,(二)小肠,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分别清浊。即接受胃腐熟后传来的水谷,进一步消化分成清和浊两部分,清者为水谷精液,吸收后通过脾传输身体各部;浊者为糟泊及多余水液,下注大肠和肾,经二便排出体外。 小肠有病时,除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外,还出现排粪、排尿的异常。,7,(三)心合小肠,1.经脉络属 :构成阴阳、表里关系。,2. 生理联系,8,3.病理影响,9,二、肺与大肠,(一)肺 1.肺主气,司呼吸 一指主呼吸之气,进行气体交换; 二是指主宗气,将来源于脾的水谷之精气与吸入自然之清气在肺中化生为宗气,通过心、肺、血液循环输布至五脏六腑,以至全身,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 肺主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各脏腑功能正常,精力充沛;肺气不足,则呼吸功能失调,出现体倦乏力、气短、自汗。,10,2.肺主宣降,通调水道,宣:宣发。肺主宣发:指气血津液通过肺的宣发而输布全身,以温润肌腠皮肤。 降:即清肃下降。肺主肃降:一是指肺居上焦,其气以清肃下降为顺,若肺失肃降、气不得降,则出现喘咳等肺气上逆的病变;二是指通过肺气肃降来通调水道,使上焦的水液下输膀胱,若肺失肃降、不能通调水道,则会发生痰饮、小便不利、尿少、水肿等水液输布障碍的病变。所以中医治疗尿不利除用利水药(车前草、茯苓等) 外,还用宣肺药桔梗,称为“提壶揭盖”。 宣发和肃降都参加水液的代谢,二者相辅相成,只有二者功能正常,才可使气道通畅,呼吸均匀;促进水液代谢及气体交换。否则,引起病变。,11,3.肺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一身之表,包括皮肤、汗孔、被毛等组织,简称皮毛。肺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指肺有调节气门(汗孔)开合和营养皮毛的作用。 这种功能主要通过宣降作用。肺气充足,气血津液布散正常,皮毛温暖润泽;反之,肺气虚弱,营养布散失常,皮毛枯焦;外邪入侵,常由皮毛犯肺、出现恶寒、发热、咳嗽等肺气不宣的证候。 4.肺开窍于鼻 鼻是呼吸气出入的通道,所以称“鼻为肺窍”。外邪犯肺也常由口鼻而入。 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有赖于肺气的作用。肺气平和,鼻窍通利,呼吸正常,嗅觉灵敏;若外邪袭肺,肺气不宣,则鼻塞流涕,呼吸不畅,嗅觉不灵。,12,(二)大肠,生理功能是传送糟泊,燥化和排泄粪便。 有病则引起燥化和传导失常。燥化不及,出现腹泻,燥化太过,引起便秘。,13,(三) 肺合大肠,1.经脉络属 :构成阴阳、表里关系。,2. 生理联系,14,3.病理影响,15,三、脾与胃,(一)脾 1.脾主运化 运,指运输;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包括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精微: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水谷,进一步消化吸收,并将营养物质转输到心、肺、通过经脉输布全身。 (2)运化水湿:将代谢后的水液在肺的协同下,转输到肾,由膀胱排出体外。,16,脾的运化功能正常,称为“脾气健运”。病理情况下称为脾失健运。,脾失健运,脾运化水谷,以满足畜体的营养需要和气血的化生,所以称“脾为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脾气的作用,其功能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所谓“脾气主升”;如脾气不升,甚至反作,称为“脾气下陷”或“中气下陷”,则引起久泄、脱肛或内脏垂脱诸证。,食物运化失司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气血生化无源神疲乏力、消瘦 水饮运化失司痰饮、水肿、积水、泄泻、肢体困重,17,2.脾主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血液运行于经脉之中,不致溢于经脉之外,全有赖于脾气的统摄。 脾气充盛血行脉内; 脾气虚衰血溢脉外各种出血证,以慢性出血为主(稀血性出血)。 3.脾主肌肉四肢 全身肌肉的生长发育和四肢的功能活动,有赖于脾运化水谷精液的营养。 脾气健运肌肉营养良好肌肉丰满,收缩力强; 脾失健运肌肉营养不良肌肉消瘦,收缩无力。,18,4.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开窍于口:指在水谷受纳与运化方面,口与脾的功能是统一协调的。 脾气健旺食欲旺盛口味正常; 脾失健运食欲减损口淡乏味。 其华在唇:指脾运化功能的盛衰可从口唇反映出来。 脾气健运营养充足口唇红润光泽; 脾气不健营养不佳口唇淡白无光; 脾经有热口唇红肿甚破溃生疮。,19,(二)胃,主要功能是主受纳、腐熟水谷。 饮食入口,经过食道,容纳于胃,故称胃为“水谷之海”。胃内水谷,经胃的腐熟消磨,下传于小肠,其精微通过脾的运化,以供养周身,所以又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的消化功能,又常概括称为“胃气”。临床上,不论何种疾病,均注意“保胃气”,也把胃气作为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方面,“有胃气则昌,无胃气则亡”。 胃气的功能特点是以降为顺,若胃失和降,则食欲减退,腹胀呕吐、呃逆。,20,(三)脾合胃,1.经脉络属 :,2.生理联系: 脾阴脏主运化主升喜燥恶湿 胃阳腑主受纳主降喜润恶燥 二者阴阳相合,升降相应,燥湿相济,共同维持对水谷的消化吸收及精气输布。 3.病理影响: 脾为湿困,运化不健,脾气不升胃乏受纳和降失常纳呆,呕吐,肚腹饱胀; 饮食不节,食积胃脘,浊气不降脾升清运化失职嗳腐吐酸,腹胀泄泻。,21,四、肝与胆,(一)肝 1.肝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循环血量的功能。安静时,一部分血液贮藏于肝脏;活动时,肝脏排出贮藏的血液,以供机体需要,故有“动则血运诸经,静则血归于肝脏”之说。 肝藏血正常活动时肝供血充足各器官功能正常家畜不易疲劳,肝藏 血 失职,肝血 不足,肝不 藏血,血不养目,则目眩 血不养筋,筋肉拘挛或屈伸不利,各器官功能受影响,动物不安 血溢脉外,22,2.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开泄的功能。肝主疏泄主要关系到畜体气机的升降与调畅。 气机泛指气的运动变化,是对脏腑功能活动基本形式的概括。 气机调畅,升降正常,表现为某些内脏正常的生理活动;气机不调,升降失常,则表现为某些内脏的病理活动。 疏泄功能具体表现三个方面: (1)精神活动:肝主疏泄,对气机的调畅有重要作用,与精神活动的关系密切相关。 肝气疏泄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平和,精神正常; 肝气疏泄失常气机不调气滞血瘀,精神异常抑郁、胸胁疼痛(肝气郁结),兴奋、易怒(肝气亢奋),23,(2)消化方面,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影响胆汁分泌 。,(3)水液代谢:通利三焦,疏通水道 肝失疏泄瘀血阻滞,经脉不利水液不行水肿、腹水。,肝失疏泄 气机不畅,脾气不升腹胀,腹泻(肝脾不合); 胃气不降嗳气、呕吐、呃逆(肝气犯胃) 胆汁输注失常消化紊乱,黄疸 。,24,3.肝主筋,其华在爪,筋膜是联络关节、肌肉,专司运动的组织,肝主筋,指全身筋膜依赖于肝血的滋养。 肝血/阴充足筋得滋养筋膜强健柔和运动有力,灵活自如;,爪为筋之余,肝血的盛衰能影响到爪(甲、蹄)的荣枯变化。 肝血、阴充足爪甲得养爪甲坚韧光泽; 肝血、阴不足爪甲失养爪甲薄、软、变形、硬脆,易裂断。,肝血/ 阴 不足,筋失 滋养,筋膜强 急或 弛缓,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肝风内动) 肢体麻木,四肢震颤,屈伸不利(血不养筋),25,4.肝开窍于目,五脏六腑的精气皆上注于目,其中主要是肝脏,因为肝主藏血,肝的经络又上联于目系。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往往可反映于目,目的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肝之阴血滋养。 肝血不足视觉模糊不清,夜盲; 肝阴不足两目干涩; 肝经风热目赤肿痛; 肝风内动目斜上吊。,(二)胆 主要功能为贮藏和排泄胆汁,助脾胃消化。,26,(三)肝合胆,1.经脉络属:,2.生理联系 胆汁:来源于肝,贮于胆; 消化:肝主排泄,胆排胆汁共助消化; 精神活动: 肝主谋略,胆主决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 3.病理影响 肝失疏泄胆汁泌、排失常消化紊乱、黄疸、皮肤骚痒。,27,五、肾与膀胱,(一)肾 1.肾藏精,主发育、生殖:肾藏之精是构成畜体的基本物质,也是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肾精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也称生殖之精,与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有关;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两者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联系,先天之精有赖后天之精滋养才能不断补充,后天之精需要先天之精的气化才能不断产生。 肾精又称肾阴,对各脏腑起着濡润、滋养的作用,为畜体阴液的根本,所以又称元阴、真阴。,28,肾精能转化为肾气。肾气的盛衰,直接关系到生殖和生长发育能力。,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突出反映了肾气在主持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方面的作用。 肾精与生殖有关,故临床上出现的阳萎、滑精、早泄、不孕等都与肾有直接关系。若肾藏精功能失常,则生长发育、生殖能力受到影响。如某些不孕证,发脱齿松以及小儿发育迟缓,筋骨瘘软等症,都是肾精气不足的表现。壮阳药大多入肾经,如淫羊藿。,29,2.肾主命门之火,命门之火,即肾阳,对全身各脏腑起着温煦的作用,为机体阳气的根本,所以又称元阳、真阳,生命的本元之火。肾主命门之火,指肾主管全身的阳气。若命门火衰,则会导致全身阳气衰弱肾阳虚。 肾阴肾阳犹如水、火一样由寄于肾,故有“肾为水火之宅”之说。又有说,元阴元阳合为元气,藏于肾。所以,肾为畜体根本之所在。因元气的盛衰,可影响五脏六腑之盛衰。 肾阴与肾阳在体内也是相互制约、依存的,以维持畜体生理上的动态平衡。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即引起肾的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然而,肾的病变以虚证为多,不是肾阴(精)虚(表现有内热),就是肾阳(火)衰(表现形寒肢冷)。严重者出现阴阳两虚(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30,3.肾主水,肾在调节机体水液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也”。 水液自胃的受纳、脾的转输、肺的通调而下归于肾。通过肾阳的气化而分清泌浊,清者再吸收上输复归于肺而为津,浊者下注膀胱而为尿排出体外。 若肾阳不足,则气化失常水肿、小便不利(泌浊失常)、多尿、尿频(分清失常) 4.肾主纳气:指肾有助于肺吸气下归于肾的作用。 肾气充沛,摄纳正常肺气道通畅,呼吸均匀; 肾气虚弱,纳气失常肺气上逆、呼多吸少、动则气急。,31,5.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藏之精能生髓,髓藏骨中能养骨,髓中脊髓上通于脑,聚合成脑,故骨、髓、脑均为肾所主。 肾精充足髓足、骨坚、脑健四肢轻健有力,精力充沛,反应灵敏; 肾精亏损髓损、骨、脑失常腰肢无力,脑转耳鸣,倦怠嗜卧。 齿为骨之余,肾精充足,牙齿坚固;肾精亏损,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 “肾之合骨,其荣发也”。“发为血之余”,生机根于肾气,发为肾的外候。肾精充足,毛发光泽;肾气虚衰,毛发枯槁无光、变色、脱落。,32,6.肾开窍于耳,司二阴,肾的上窍是耳,下窍是二阴,耳与二阴的功能,赖于肾精的充养,肾气盛衰也可通过耳和二阴反映出来。 肾精充足听觉灵敏,二便、生殖功能正常; 肾气虚弱耳聋、听力减退、二便异常,阳萎、滑精、早泄、不孕。 (二)膀胱 主要功能是贮留和排泄尿液,称为气化。素问灵半秘典论:“膀胱者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发病则出现排尿异常。,33,(三)肾合膀胱,1.经脉络属:,2.生理联系:主要在水液代谢方面。,后肢少阴肾经,肾,膀胱,后肢太阳膀胱经,肾气 不足,膀胱气化不利尿少、尿闭 ; 膀胱开合失常尿多、尿频、尿失禁 。,膀胱,肾主水,肾气助膀胱气化津液,司膀胱开阖,膀胱贮留、排泄尿液,3.病理影响:,肾,34,六、心包与三焦,(一)心包 是心的外围组织,其功能是保护心脏,病邪侵犯时,先及心包,其病证与心的一致,治疗上与心的用药基本相同。心包与三焦互为表里。 (二)三焦 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总称,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器官,是指体内上、中、下三部分(人体)及其所包括的脏腑而言。 上焦:包括心、肺,功能称“上焦如雾”,指心主血脉、肺主呼吸和宣发,使水谷精气,如雾露布散全身,以温养肌肤、筋骨、通调腠理。,35,三焦的病变,一般说来,表现在心、肺的叫上焦病;表现在脾、胃的叫中焦病;表现在肝、肾的称下焦病。 同时,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畜体气化的作用,为元气、水谷,特别是水液运行的通道,关系到水谷精微特别是水液的消化、吸收、输布与排泄的全过程。若三焦水道不利,则使水液潴留,发生小便不利、水肿等证。,中焦:包括脾、胃,功能称“中焦如沤”,指胃的腐熟、小肠的分别清浊、脾的输布精华的作用。 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等,功能称“下焦如渎”(渎是沟渠、水道的意思),指肾、大肠、膀胱的排泄作用。,36,七、脏与脏的关系,1.心与肺:血与气的关系。 心主血,肺主气,心血与肺气相互依存。血的运行有赖的气的推动,而气的输布也需要血的运载,故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之说,病理上亦互相影响,气滞血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 2.心与脾:主血、藏神与生血、统血的关系。 心主血、藏神,脾运化生血、统血,共同维持血液运行和精神活动的正常。心血需脾传输水谷精微而化生,脾运化需心血滋养。 病理上也互相影响。脾气虚弱,运化不足血液化生无源心血亏耗,精神异常;心血不足或心神失常脾失健运食欲减退,肢体倦怠。,37,3.心与肝,(1)主血与藏血的关系。心主血,肝藏血,共同维持血循及循环血量; (2)藏神与疏泄的关系。心藏神,肝主疏泄,都与精神活动有关。 4.心与肾 (1)水火相济的关系。 心火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使心阳不亢。 (2)主血与藏精的关系。心主血、肾藏精,精血之间互相资生。肾精亏损则心血不足,互为因果。,38,5.脾与肺,(1)主气与生气的关系。肺主气,脾运化转输水谷精气,以供肺形成宗气,故有“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之说。 (2)共同参与水液代谢。脾运化水湿,肺肃降通调水道。病理上相互影响。 脾失健运水湿不行聚为痰饮影响肺气宣降咳喘。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肺气虚衰,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