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_第1页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_第2页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_第3页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_第4页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7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肖 家 河 小 学 柏建新 25 1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尤其是 父亲 和 温迪 的语言描写,体会作者一家人以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和骄傲的高尚情操。 2、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和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题 永生 的眼睛 的含义 课前准备: 共同收集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质疑 1、同学们,春暖花开的季节已经来到了。让我们来一起欣赏春天的美景。还记得这句话是哪篇课文吗? 出示课件:春天的图片配乐。字幕:春天到了,可是 (生:语言的魅力) 2 / 17 2、春天到了,那位盲老人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呢? (生:自由说,有的背那句话) 3、眼睛是人体的一个器官,是心灵的窗户,我们拥有它就拥有 2 光明,拥有美好 的人生。而盲老人却感受不到这一切。这节课,我们就带着盲老人的心愿和这份深深的期盼,继续走进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 我 与 温迪 的不同态度 (一 )感受 我 的态度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都有哪些人捐献了角膜。(板书:母亲 父亲 温迪)那我们想一想,当琳达和温迪首次听到器官捐献的时候,她们是怎样的反应呢? 出示:自学提示 :当琳达和温迪首次听到器官捐献的时候,她们是怎样的反应呢?快速的浏览课文 1,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师:打开课文,快 速的浏览课文 1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让我们回到 1965 年那个炎热的夏日,琳达十四岁的时候,她的母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生命,当父亲要把母亲的主动脉瓣膜和角膜捐出去的时候,她是怎样的反应? 3、交流 ( 1) 出示: 我惊呆了。那些医生居然 自己的3 / 17 房间。 生: 我惊呆了冲进自己的房间。 师:琳达的反应有多强烈? 生:我惊呆了。 师: 我 为什么惊呆了? 生:那些医生居然想要肢解妈妈,并将她的所有给予他人。 师:你是 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 生:理解 肢解 。(理解:切开、撕开或分离人或动物的肢体、器官) 师:是啊,有些残忍,所以 我 当时心情(生:难受,痛苦) 3 师:谁能把这个句子读一读?(生读)带着你的理解、心情去读的? ( 2) 出示: 我十四岁,可以 师:还有哪些地方体现琳达的反应的? 生: 我十四岁,可以。 师: 我 为什么不能理解? 生: 因为母亲是我最挚爱的人,我无法理解父亲同意医生去 肢解 她。 师: 点红:挚爱 师:你 怎么理解挚爱?(最深爱、热爱的人) 对于琳达来说,妈妈是她最挚爱的人。失去她的疼爱已是世上最痛苦的事。但是父亲却回答警官 可以 ,此时此刻的 我 非常愤怒 ,反复引读: 我抑制不住己的痛苦,冲着父亲哭喊(指名读) 4 / 17 出示: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 我无法忍受医生肢解我挚爱的妈妈,因此我大声地冲着父亲喊:(指名读) 出示:妈妈 师:你不能这样对待 生:妈妈;应该让她 生:完整的离去。 (二 )感受温迪的态度 1、我听出来了,琳达当时非 常的痛苦,这都源于她对母亲深深地爱啊!十四岁的琳达反应如此强烈,同样是十四岁,温迪反应又如何呢?请大家再到课文去找一找。 2、交流 生: 我把父亲的心愿拥抱外公。 师:温迪的反应强烈吗? 生:温迪很感动,很骄傲。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热泪盈眶,紧紧地拥抱。 师:是啊,多少年弹指而过。同样是十四岁,当听到医生要索取挚爱的人身上的器官时,同样的年龄,母女俩的反应用一个词:(生:天壤之别。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比喻相隔很远,差别很大。)。 4 三、精读课文,探究 我 态度转变的原因。 1、师:琳达一开始极力地反对母亲捐献器官,后来5 / 17 她的看法改变了吗?(改变了)是谁让她发生了这样的转变呢?)请大家用心继续默读课文 4 7 自然段,边读边用横线画出使琳达改变想法的句子。 2、交流 交流句子一: 出示: 你能给予他人的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 生: 你能给予他人的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 师:在父亲眼里,怎么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生:如果我们死后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 师:这样的父亲值得我们尊重吗?(尊重)你能带着尊重的语气读一读吗?(生读)。 师:为了他人可以将自己最珍贵的自身的一部分捐献出去,这位父亲多么伟大啊!谁能再来读一读。(生读) 师:这一番话语都是父亲平静地道出,而琳达刚才可是非常的愤怒,原因何在?(生答:他告诉我,他们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 师:在父亲眼里我的愤怒是在预料之中的。所以 出示:父亲这一番振聋发聩的 一课。 师:谁再来帮助大家回忆回忆振聋发聩的意思:生:(发:兴起。聩:天生耳聋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激昂的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6 / 17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让人振聋发聩的话语。(齐读) 交流句子二: 如果一个盲童那有多么美妙! 师:父亲还说了什么话。 生: 如果一个盲童那有多么美妙! 师:父亲因什么而美妙? 生: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马儿。 师:是啊,如果盲童能够多借助我们的帮助而重见光明,那父亲的死。(生接:也是有意义的) 师: 出示:如果一个盲童能够, ,哪有多么美妙! 互相交流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配乐) 师:父亲朴实的话语深深触动了琳达的心灵。带着父亲的心愿谁来读读这句话!( 2 个读) 交流句子三: 出示:想想看, 骄傲。 师:父亲接着又说了什么话? 生: 想想看又会多么骄傲。 师:父亲的眼睛起了什么作用? 生:父亲的眼角膜给盲童带去光明。 师:当父亲的眼角膜起了作用,那么父亲的死(生:也是有意义的),正因为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所以父亲感到多么美妙!多么自豪! 7 / 17 点红:多么美妙 多么自豪 你能读出父亲的美妙吗?你能读出父亲的骄傲吗?(生读) 3、师引领学生把父亲的三句话连起来读一读。 依次出示三句话 父亲曾平静地对我说: 父亲曾愉快地对我说: 父亲曾骄傲地对我说: 4、从这些语言中你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生:有爱心的老人、关心他人、善解人意、乐于助人、讲奉献、 板书: 无私奉献 关心他人 5、是啊,父亲这看似平静的话语,却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触动。他给琳达上了人生中最 重要的一课,也使温迪受到了耳濡目染的影响。 1986 年 4 月 11 日,这位可敬的老人溘然长逝了。当琳达遵从父亲遗愿捐献其眼角膜时,温迪为母亲,为外公所做的一切而感到骄傲,她是怎么骄傲地对妈妈说。 生读 妈咪 骄傲。 6、温迪流的是感动得泪水,骄傲的泪水。请同学们读一读 9,能不能感受到这份骄傲。 7、多么善良的孩子啊,让我们把感受带入到朗读当中,我们分角色读: 9角色读 8、温迪的话语令我感动,她也给琳达带来了心灵的8 / 17 震撼,我们来看这句话 出示:齐读 12 在这一刻 骄傲! 9、父亲遗留的不仅仅是一幅角膜,他还留下了什么? 指名说,乐于助人的精神 值得骄傲的事情 高尚的品质 爱心 指着板书:无私奉献 关心他人的精神 10、是啊!父亲遗留的不仅仅是一幅角膜,更重要的是他那一心帮助别人,无私奉献,关心他人的这种精神,这精神已经根深于温迪的心中。使我们看到了爱的延续、传承。 板书:画心 延续 传承 四、回归课题,升华情感 1、 配乐 失去父亲仅仅两周以后,琳达又失去了她那可 爱的才华横溢的女儿小温迪,这对她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啊,可是现在的琳达已经能够平静地面对这一切,她签署了女儿器官捐赠的同意书,这对 父亲来说这是一个多么令他骄傲的女儿,对女儿温迪来说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母亲。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封来自远方的信。 出示:信,请大家轻轻地读。配乐一直有 2、谁愿意大声读给琳达听 3、透过温迪那双闪烁着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不仅是父亲,母亲做到了,就连温迪也做到了。他的眼睛仍在世上闪烁着生命的光彩,所以他们的眼睛是9 / 17 (生齐读课题 )。这双眼睛里留下捐赠者宝贵的角膜,留下了崇高的生命价值,这真是一双永远闪亮的。(生再读课题) 五、总结 1、温迪的一家只是许许多多捐赠者家庭的一部分,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无私奉献的人们,我们看:(放爱的奉献) 图一:身患白血病的 15 岁女孩王聪聪,打算放弃治疗捐献角膜。在遗体捐献志愿者的帮助下,聪聪委托父亲正式填写了公民自愿捐献角膜申请登记表,达成了心愿。在签字那一刻,聪聪眼里充满笑意,而在场的很多人眼睛湿润了。 图二:大学生也纷纷填写了角膜捐赠书。 图三:敬爱的邓爷爷也在去世后捐出了自己的眼角膜。 图四:数字统计(师读) 图五:眼角膜 2、像这样感人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生命因短暂而显得极为的宝贵,然而器官捐赠志愿者们战胜了生命的短暂,生命的价值得 以升华,获得了永恒!我们将从更多的人身上看到这种无 私奉献,关爱他人的精神一代代延续下去。配乐一直有 师:美丽的春天又来到了,盲老人的心愿能实现吗? 出图绿色 出示:春天到了 出示数字统计 10 / 17 板书设计 父亲 母亲 女儿 关心他人永生的眼睛 无私奉献 延续 传承 温江区东大街二小 徐芳 教材分析: 永生的眼睛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六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了一家三代人 为盲人捐赠角膜的动人事迹,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课文中的 我 由当年对父亲捐赠母亲角膜的不理解,到成年后主动捐献了女儿的角膜,这是多么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展现了 我 思想认识升华的轨迹,也反映了前辈的耳传身授对后辈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文章以 永生的眼睛 为题,富有深意。 眼睛 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 永生 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学习语文的自学能力。能边读边想,抓住要点概括主要内容;能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能联 系上下文,运用背景资料理解具有一定内涵的语句。但本篇课文所谈到的器官捐赠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仍有相当的难度。 教学目标: 11 / 17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博爱、奉献的精神。 2、通过学习 , 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改变传统的看法。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手法 。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博爱、奉献的精神。 2、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了解有关器官捐赠的资料。调查了解周围人对器官捐赠的认识与态度。 件 教学设想: 1、适当取舍,长课短教,突出重点。 这篇文章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篇幅较长,线索较为复杂。但是再长再复杂的文章都有一个形散而神不散的主旨。永生的眼睛中一家三代博爱、奉献的精神是文章的主旨,而这种精神 在父亲的话中得以充分体现。因此,我把父亲的话处理为重点内容,其余部分省略不讲或以读代讲。 有舍才有得 ,这样处理避免了课文的每部分平均用力,12 / 17 也更好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2、多种方式创设情境,提升体验,促进朗读。 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 在本课中,我首先借助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读中体验,以情带读。 失去母亲,琳达无比痛苦,当父亲同意捐赠母亲角膜时,琳达惊 讶、愤怒,这是人之常情,不需要过多的讲解。但不讲解不等于不学习,此处学生体验得越深,就越能引起琳达为什么对角膜捐赠的态度变化之大的探究欲望。所以,我采取了以读代讲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进行角色体验,反过来又用自己体验到的情感指导自己的朗读。 其次,我在课中设计了一个体验活动,借助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设身处地地感受角膜捐赠的意义。 盲人的世界是怎样的?捐赠角膜对盲人有何意义?学生通过闭眼体验盲人的痛苦,通过联想和想象体验重见光明的幸福,进而深刻认识到角膜捐赠的意义,也充分感受到了父亲博爱、奉献的精神。这时,再指导朗读父亲的话,学生的感情就水到渠成了。 3、发散思维,训练语言,扎扎实实上好语文课。 13 / 17 语文课离不开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我先让学生体验盲人在黑暗中的痛苦和重见光明的幸福。充分的体验激起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在此基础上,交流感受,训练语言, 情动而辞发 ,这时的语言训练不再是强迫的,单调的。学生定能说出一段段感人的文字。而这段文字再次体现了 你能给予他人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 这样的设计既体现的人文性又体现了工具性。 为了更好地感悟父亲的 博爱,我把句子中 他人 作了拓展,结合收集了解到的器官捐赠知识,让学生把父亲的话说得更具体。此处,我设计了一个语言训练点,即父亲说:如果我们死后能捐赠 _,帮助 _,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 的。通过这处语言训练,学生体验到父亲不仅把爱给了盲人,还给了许许多多需要他帮助的人,从而体会父亲的博爱思想。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永生的眼睛 母亲 父亲 女儿 琳达:无法理解 主动签署 博爱、奉献 18、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 6 个生字。 14 / 17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投影图片,让学生说自己的发现。 2、课件出示资料,让学生知道角膜供体非常缺乏,但每年 3000 例的角膜移植手术的成功,给部分盲人带来了光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眼睛角膜捐献的家庭 永生的眼睛。读题质疑。 二、自学反馈,整体感知。 1、自学了课文,你们还记得这些新朋友吗?(课件出示) 捐赠 盲童 屡屡 热泪盈眶 遵从 搂住 2、整体把握:这个家庭几次捐献角膜? (相机板书:捐献者: 母亲 父亲 ) 15 / 17 三、再读课文,感受人性美。 1、琳达深爱着的母亲突然去世,她痛苦万分,医生还要取走母亲的角膜,她是什么态度? 出示有关语句,指导朗读。(板书:不理解 悲愤)、 2、很多年过去了,父亲要捐献角膜时,琳达的态度又是怎样的?(板书:遵从) 3、琳达的态度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 出示:( 1)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指名读 这段话,说说自己的理解,全班齐读。 ( 2)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男女生把父亲的话连起来读一读,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板书:关爱他人 无私奉献) 4、大爱无形,父亲的话使琳达懂得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父亲的言行不仅影响着我,还影响着谁? 出示: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怎么理解 骄傲 再找出含有 骄傲 的句子,读一读 说体会。 16 / 17 5、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 父亲留下的还有什么呢? 四、回归主题,升华情感。 1、课文读到这里,你对 永生的眼睛 有的什么新理解。 2、课文到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