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程免施药及无公害丁桂鱼水库网箱养殖技术总结.doc_第1页
全流程免施药及无公害丁桂鱼水库网箱养殖技术总结.doc_第2页
全流程免施药及无公害丁桂鱼水库网箱养殖技术总结.doc_第3页
全流程免施药及无公害丁桂鱼水库网箱养殖技术总结.doc_第4页
全流程免施药及无公害丁桂鱼水库网箱养殖技术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流程免施药及无公害丁桂鱼水库网箱养殖技术总结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中国武汉,阳逻,430415)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中国武汉,水果湖,430071)宜昌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中国宜昌,443000)2004年,我们在宜昌市的水库开展无公害丁桂鱼水库网箱养殖试验。当时只是从发展名优水产品种、促进渔业产业化的角度来安排试验的。但随着试验规模的扩大及研究的深入,以及水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对我们的影响,一个全新的水产养殖理念逐步在我们头脑中考虑成熟。2007年,我们正式提出了全流程免施药丁桂鱼水库网箱养殖技术。这项技术的诞生可能会彻底地解决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这项技术目前已经在丁桂鱼的鱼苗及成鱼养殖两个阶段取得成功。鱼种养殖阶段:在15个渔场的100多个网箱放养了50万尾24 cm的鱼苗,在养殖季节结束时共获得48万尾全长812 cm的大规格丁桂鱼鱼种,养殖成活率达96%。成鱼养殖阶段:2005年至2007年,在41个养殖场的180个网箱开展了养殖试验,投放全长58cm、体重3.8g的丁桂鱼种53万尾,在生长季节结束时共收获商品鱼118 375 kg。整个试验期间没有使用任何药物。试验养殖获得的产品分别抽样送国内外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其品质优异。目前湖北省丁桂鱼水库网箱养殖采用两种技术层次:一是无公害丁桂鱼水库网箱养殖,二是全流程免施药丁桂鱼水库网箱养殖。无公害鱼类养殖技术是我国目前普遍推广的养殖技术。根据该技术的操作规程,有一些药物是允许使用的,而另外一些药物是被禁止使用的。(一些被允许使用的)药物在水产品中的残留量通常都规定有一个最高限量值。但是什么药物被允许使用,多少残留量被允许存在,这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又是经常变化和有争论的,这就会导致出现一些矛盾的情况:昨天被认为是安全的水产品,今天被视作不安全。这使消费者弄得迷惑不解,从而影响了他们对水产品消费的信心,因而最好的做法是在水产养殖生产中不使用任何药物。我们希望逐步推广全流程免施药技术,让其所占的比重逐步上升。全流程免施药及无公害丁桂鱼水库网箱养殖技术主要包括全流程免施药丁桂鱼苗种网箱培育技术、全流程免施药丁桂鱼成鱼(商品鱼)网箱养殖技术、无公害丁桂鱼成鱼网箱养殖技术、全流程免施药丁桂鱼网箱养殖配合饲料配制与投喂技术等。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研究出真实、可行、环境友好、高效的水产养殖新模式。本研究采用的技术路线与方法是:以网箱养殖方式为突破口,变治为防,始终将保持鱼的健康与生长状态放在第一位,通过研究影响丁桂鱼网箱养殖的诸因素,使鱼始终处于最佳健康与生长状态,从而达到免施药获得优质丁桂鱼产品的目的。以下对各主要研究内容简介如下。一、无公害丁桂成鱼水库网箱养殖实验2005年3月20日至2006年11月20日,我们在宜昌市三峡水库的夷陵区太平溪镇下小溪水域开展了无公害丁桂成鱼水库网箱养殖试验。2005年3月20日,向网箱中投放23529尾黄色丁桂鱼鱼种。总体重152.9 kg,全长57cm。该试验鱼种系从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引进,从武汉通过采用尼龙袋充氧运输到试验地点。试验初期鱼种养殖在6口网箱中,3个月后分放于10口网箱中。试验中饲喂丁桂鱼的饲料主要是斑点叉尾回饲料及蛙料。其粗蛋白含量分别为32%,44%。实验期间对试验区的气温、水温、水质指标分别进行了调查和测定。气温和水质指标采自国家环保总局三峡库区水质年度报告。水温指标由试验组测定。水质指标:调查及观察结果显示网箱养殖试验区的水质是在正常的水质指标范围内,符合国家规定的湖泊和水库的二类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各项指标如下:溶解氧5/L, 化学耗氧量(COD) 20/L, 生化耗氧量( BOD) 4/L, 氨氮0.5/L, 硝酸盐氮 20/L, 亚硝酸盐氮(N) 0.1/L,总磷 (P) 0.1/L。在雨季(七月到10月),水库的水色变得混浊,但其浊度值仍在鱼类正常生活和生长所能承受的范围内。鱼种下箱二周后,发现鱼体有水霉及烂尾现象发生,使用各种药物药浴及遍洒,死亡很严重,无治疗效果。实验人员后来从饲料上找原因,将当时使用的斑点叉尾回的饲料(含粗蛋白32%)更换为蛋白含量较高的蛙料(含粗蛋白44%),并停止药物治疗,疾病症状消失,死亡停止。以后除每月使用生石灰及漂白粉消毒一次外未使用任何药物,一直到试验结束,鱼类生长正常,未发生疾病。从2005年3月开始,将达到250g以上的丁桂鱼陆续上市。每只网箱保持400 kg的库存量。2006年11月20日全部销售完毕。总产量达到5 907.6 kg,单产达36.92 kg /m2,平均体重达到0.29 kg。养殖成活率约为85%,销售重量及各种规格的比例分类如下: 50150g小规格的丁桂鱼,重200.5 kg,占总销售重量3.4%;150350g的中等规格的鱼,重1 801.8 kg,占总重量的30.5%;350500g的大规格的丁桂鱼重2 402.8 kg,占40.7%,500以上的最大规格的鱼重1 502.5 kg,占25.4%。 销售情况:590.76 kg以44元/ kg价格销售,收入25 993.4元,1 772.28 kg以36元/ kg销售,收入63 802.08元,3 544.56 kg以33元/ kg 销售,收入116 970.5元,总收入206 766元。丁桂鱼的养殖成本主要是鱼种成本、饲料、管理人员工资、网箱折旧及其它。鱼种成本:共投放23 529尾,每尾1.0元,共23 529元,占总成本的26%。饲料成本:蛙料共7吨,6 700元/吨,共46 900元。2吨鱼回鱼料,4 300元/吨,共8 600元。饲料开支总计55 500元。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61.3%。管理人员工资:每月750元,但该管理人员同时还管理养殖其它鱼的网箱,因而只能以半人计算。每月375元,实验共20月,支出工资7 500元,占总成本的8.3%。网箱折旧及其它,4 000元,占总成本的4.4%。总养殖成本90 529元。总养殖利润为 116 237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2.28 。养殖期间共投喂饲料9 000 kg,鱼产量为5 907.6 kg,其饲料系数为1.52。 当丁桂鱼入箱初期出现一些疾病症状时,我们考虑应该用些药物对鱼进行消毒,但我们在施药操作以后没有收到好的效果(恢复健康和正常成长),而是使鱼变得更加瘦弱,死亡并未停止(这就是为什么存活率仅85%的原因)。这敦促我们从反向思考,传统药物消毒和治疗技术能否直接地被应用在丁桂鱼网箱养殖上。我们从那以后决定将管理重点从药物消毒治疗转向满足鱼的营养需要,提供含蛋白质44%的蛙料,最终获得了满意的养殖效果。 以后我们便按照从这次试验中得到的经验,制定出了全流程免施药丁桂鱼网箱养殖鱼种、成鱼方案,实施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二、全流程免施药苗种培育技术2007年7月至10月,在宜昌市长阳县清江隔河岩水库刘旭林网箱养殖场进行了全流程免施药丁桂鱼苗种网箱养殖试验并取得成功。 鱼苗养殖试验在13只网箱中进行,其中10只网箱为试验组,采用集群投食法,饲料系修改过的斑点叉尾鱼回鱼种的配合饲料,含蛋白44%及各种鱼苗生长所需要的微量元素。7月2日每箱投放平均全长3.9 cm,体重0.62g的鱼苗10 080尾(放养密度:262.5尾/米3),3只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饲料台投喂法。对照组三只网箱也采用同样的放养密度。经过45天养殖,实验组7%的鱼达全长9.14 cm,重10.4g;31%的鱼达到7.18 cm,重5.13g,30%的鱼达到5.67 cm,重2.65g。总的平均成活率为96%,平均全长为5.5cm,重4.8g。总增重511.52 kg,饲料系数1.13。对照组的网箱共收获16 848尾鱼种,总重111.8 kg,平均全长5.5 cm,平均体重4.8g,平均成活率为78.0%,成活率低于试验组18个百分点。单位产量低于试验组11.9个百分点。鱼种培育实验,时间从2007年8月17日至10月4日。也采用10只网箱(编号分别为110)。1、2号网箱各放养平均全长9.14 cm,平均重10.4g的大规格鱼种4 000尾,3、4、5、6 号箱分别投放平均规格7.18 cm、5.13g的丁桂鱼苗8 500尾,7、8、9、10号网箱分别投放平均规格5.77 CM、2.65g的丁桂鱼苗13500尾。1、2号箱共收获平均长13.5cm、平均重33.5g的丁桂鱼种7 917尾,净增重181.62 ,成活率99%。每平方米产大规格鱼种247尾。3、4、5、6号箱共收获平均长11.2l cm、重20.2g的丁桂鱼种33 609尾,净增重1 036.32 ,成活率98.9%,每平方米产大规格鱼种525尾。7、8、9、10号箱共收获全长9.01cm、重9.53g的丁桂鱼种53 484尾,净增重366.32,每平方米产大规格鱼种836尾,成活率99%实验结果表明只要为丁桂鱼创造健康的养殖环境,保持合理的养殖密度、饲喂优质饲料加上严格的管理措施,鱼类养殖将不需要施用任何药物。根据本实验及我们三年来的养殖实践,全流程免施药丁桂鱼苗种网箱养殖在苗种阶段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如下关键因素 :1、网箱区的设置密度问题。丁桂鱼在运输期间及在池塘中对缺乏氧气的耐受性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在夏天它对缺氧却非常敏感1。如网箱养殖区网箱架设过密,势必引起鱼类吸氧矛盾,同时也会增加环境的压力。中国四川省的长寿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儿曾经因为过多设置网箱引起了水体富营养化,在公众的批评之下,政府全面禁止了在该湖进行网箱养鱼。中国已经发布的网箱养殖国家行业标准指明,网箱养殖架设面积与水域面积之比应为1500。本试验严格遵守了国家行业标准的设箱密度,因而保证了水质指标在合理的范围之内。2、鱼苗体质健康是基础。网箱养殖中使用的鱼苗应该具有优良的品质,也就是说他们都应有正当的来源,没有感染疾病,鱼苗应该是在健康的环境中孵化及育成,运输期间条件适宜,没有受到过多的挤压和冲撞。鱼种养殖阶段密度较高,入箱时每平方米有843尾,在一个有限的自然水体,这样高的密度如果鱼体有患病情况,互相传染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本次实验获得的高成活率说明进箱的鱼苗体质好,因而没有出现患病及传染情况。 3、养殖密度:鱼的健康状况、成活率、生长、产量同养殖密度密切相关。根据全流程免药网箱养殖标准,24 cm鱼苗的放养密度应控制在300尾/ m3以内。本次实验鱼苗养殖的密度是270尾/ m3。保证了鱼类有一个合理的活动空间。4、保持网箱内的洁净卫生。在网箱设置区的外围水面设置附加网作为“篱笆”挡拦污物,并且定期清洁网衣。5、饲料的品质及投喂的科学性是全流程免施药丁桂鱼网箱养殖成功的另一大关键。在池塘养殖条件下,鱼苗阶段主要是摄食浮游动物,其中包括高蛋白和维生素。如果饲料营养成分不全面,鱼类将会出现营养不良。本实验对斑点叉尾回的鱼种料加以修改,提高饲料蛋白水平到44%,并通过添加微量元素和增加饲料中的新鲜维生素、DHA及酶的含量。生长率、成活率显示试验中使用的饲料满足了丁桂鱼苗阶段对营养的需求,其营养成份的组成是合理的。H.B.Dhamagaye etc(2007)报道当配合饲料溶入水中,其蛋白质在第一小时之内损失15.6%28.7%,在二小时内损失24.945.1%2,这提示我们不要将饲料放在水中浸泡过久。本实验显示对照组的养殖效果如成活率、饲料转换率要差于试验组,这表明训练鱼类集群摄食煅练了鱼的体质,提高了养殖效率。 三、全流程免施药丁桂鱼水库网箱养殖成鱼养殖试验试验安排在20052007年,41个渔场的180只网箱用于实验,共投放鱼种53万多尾,平均规格58cm.。2005年, 总产量为 6 375 ,上市平均规格为0.25 kg,成活率为85%。2006年,总产量为48 000 kg,平均重0.25 kg,成活率为90%。2007年,总产量为64 000 kg,平均体重为0.3 kg,成活率为96%。全流程免施药丁桂鱼成鱼网箱养殖阶段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如下关键因素:1. 强调网箱设置区环境卫生的重要性。相比较于池塘养殖,网箱养殖中的鱼类不易感染疾病,因为网箱养殖的水质指标如溶解氧、pH值、毒物的影响要优于池塘。但是这种情况可能会因水域中网箱设置密度的增加而迅速改变。因而应严格控制设箱密度及注意设箱区的环境卫生。2.鱼种的质量是全流程免施药丁桂鱼水库网箱养殖的基础;体质好的丁桂鱼生长快,抵抗疾病能力强。 3. 投喂营养成份全面的配合饲料及训练鱼类集群摄食。相比于将饲料投喂在饲料台上,即喂即食和训练鱼类集群摄食的优点不仅可减少饲料的浪费,而且便于观察鱼的生长和活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4. 严格控制养殖密度。网箱中丁桂放养密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的时候,鱼生长正常,当在有限的空间中过多放养将会增加非健康和非安全因素,鱼类可能会感染疾病导致非使用药物不可。5. 适时分级并将同一规格的鱼种养殖在同一网箱。不同规格的鱼的摄食力是不一样的,因而适时分级并将同一规格(same size)的鱼放在同一网箱可以提高产量和饲料效率。6. 养殖几个不同的品种在一起取得混养效应。混养通常可以提高空间、饲料(甚至于包括残饵)的利用,提高成活率。7. 越冬期间加强管理。湖北省年平均气温约为17,冬季水库的最低水温约为1013,因而丁桂鱼类几乎可周年摄食。根据我们的研究,冬季饲料的蛋白质不应低于36%,但也不主张高于40%。因为冬季饲喂的目的主要是保持体重与体质。四、配合饲料在全流程免施药丁桂鱼商品鱼网箱养殖中的设计与运用效果试验全流程免施药网箱养殖及流水养殖欧洲丁桂鱼的技术关键之一是必须向丁桂鱼提供营养成份全面(全价)的配合饲料。一般说来,在洁净的养殖水域中,当丁桂鱼摄食的配合饲料含有其正常代谢及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时,其体质健康,生长较快,养殖过程不需要施用任何鱼药。2007至2008年,我们在湖北省开展了一系列的丁桂鱼全价配合饲料在全流程免施药网箱养殖及微流水水泥池养殖中的设计与运用效果的初步实验,其设计目的是评价实验配合饲料对生长、成活率、饲料系数、增产潜力的影响,研制和丰富丁桂鱼饲料的适宜配方与使用技术。这些实验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配合饲料在全流程免施药丁桂鱼商品鱼网箱养殖中的设计与运用效果;第二部分,配合饲料在全流程免施药丁桂鱼鱼苗与鱼种水库网箱养殖中的设计与运用效果试验;第三部分,配合饲料在全流程免施药丁桂鱼鱼苗阶段微流水水泥池养殖中的筛选。第二部分的试验已在 “全流程免施药鱼苗苗种培育技术”中介绍过,下面主要总结配合饲料在全流程免施药丁桂鱼商品鱼网箱养殖中的设计与运用效果。该试验在湖北省长阳县清江隔河岩水库吕志金渔场中进行。网箱架设在隔河岩水库的一处避风湾。共2口箱用于实验。网箱规格为4m4m3.5m(长宽高)。9月20日放养丁桂鱼的平均个体为100g左右。鱼种总重量127 kg。饲料为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设计的全价配合饲料,饲料由秘鲁鱼粉、豆粕、菜籽饼、三等粉、大豆浓缩蛋白、添加剂等组成,所有原料粉碎后用0.15 mm孔径筛子过滤后做成沉性配合饲料,粒径为1.5 mm。饲料含粗蛋白39.8%、粗脂肪4.4%、粗纤维4.1%、粗灰分10.64%,水份9.5%。投饲方法为训练鱼群到水面来抢食,每次撒一把,待鱼抢食完后再投。以每次投饲到没有鱼来抢食时为止。每天投喂34次,平均日投饲率约为3%,但每天的具体投饲量根据水温、溶氧、鱼的摄食情况调整。试验于10月20日结束,鱼体共增重30.5 kg,共使用饲料43 kg,饲料系数为1.41。养殖成活率为100%。本次饲料加工价格为每 kg 6.8元。即每 kg鱼的饲料成本为9.59元。丁桂鱼在当时的销售价格为32元/kg,其饲料开支占收入产值的30.0%,同时鱼种、管理人员工薪、折旧及其它成本(清江网箱养殖丁桂时平均数)约为3.02元/kg鱼,每养殖1 kg丁桂鱼的总成本为12.61元,净利润为19.39,取得了较好的饲料效率及经济效益。全流程免施药养鱼技术为什么会成功,它是基于什么样的技术原理?原来,鱼类属于低等动物,在一般的情况下,如果环境洁净、饲料营养全面而充足、密度适当,它是不会轻易患病的。那为什么今天很多养鱼者要施用鱼药呢,应该说问题主要出在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就是我们总结的全流程免施药水库网箱养鱼八大核心技术所概括的内容。做好了这八方面的工作,就可以做到养鱼不用药。本项目的创新点表现在: 1.全流程免施药养鱼技术的提出,在理论上具有创新性。国家一级检索结果表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人提出过全流程免施药(drug free)养鱼技术。2、在国内外首次采用自主开发的高于无公害养殖技术标准的全流程免施药技术研究成功了丁桂鱼的水库网箱苗种培育技术及成鱼养殖技术(目前已总结上升为企业标准),该技术比无公害养殖技术要求更高,产品质量更好,而且保护了环境(因为不施药)。该技术包括保持网箱养殖区环境卫生、控制养殖密度、适时分箱等八大核心技术,同时在养殖示范区试行全流程免施药丁桂鱼水库网箱养殖技术标准,并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养殖示范,其产品品质达欧盟及美国的食品标准,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全流程免施药技术苗种培育共在15个渔场的100多只网箱中试验成功。鱼苗培育成活率平均达95.2%,每平方米产59cm以上鱼种600尾。成鱼养殖共在41个渔场获得成功,总养殖规模达到50余万尾,养殖产量达10余万公斤,养殖成活率从2005年的85%提高到2007年的96%。3.在国内外首次研究成功了丁桂鱼的水库网箱养殖中苗种阶段及成鱼阶段所需的配合饲料的配方筛选与投喂技术,并研制出使用人源食品添加剂、训练鱼类集群摄食等六大关键技术。本研究研制的苗种阶段及成鱼阶段的配合饲料的最佳蛋白分别为39.8%和41.4%;饲料系数分别为1.1和1.4,养殖成活率分别为95.2%及100%。4.在国内外首次采用无公害养殖技术在水库网箱中规模化养殖丁桂鱼苗种及成鱼获得成功。全流程免施药及无公害丁桂鱼水库网箱养殖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130个渔场累计获得产量119万公斤,产值达到2500余万元,利润1400余万元。全流程免施药丁桂鱼水库网箱养殖技术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不同点在于它不是以单纯研究追求产量的提高或产品的优质为目标,而是以不施药为前提来研究整个生产过程的规范化操作流程、产品质量控制等核心技术,而最终实现了环境友好前提下的优质高效水产养殖目标。经国家一级检索,结果表明在检出文献中,未见与本研究课题技术特点相同的报道。2008年10月初,项目组在意大利召开的世界丁桂鱼学术大会上发表了全部六篇骨干论文其中3篇还将发表在渔业生物学与渔业评论(SCI收录)上,它们是:1、湖北省全流程免施药及无公害丁桂鱼水库网箱养殖发展综述,2、全流程免施药丁桂鱼水库网箱养殖核心技术研究,3、全流程免施药丁桂鱼苗种水库网箱养殖试验,4、无公害丁桂成鱼水库网箱养殖实验,5、全流程免施药水库网箱养殖及水泥池微流水养殖中丁桂鱼配合饲料的设计与应用效果的初步研究,6、丁桂鱼的中国文化情结研究。国际上著名丁桂鱼研究权威在详细阅读论文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全流程免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