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学术规范》教材-专题四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及其克服.doc_第1页
《职业道德与学术规范》教材-专题四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及其克服.doc_第2页
《职业道德与学术规范》教材-专题四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及其克服.doc_第3页
《职业道德与学术规范》教材-专题四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及其克服.doc_第4页
《职业道德与学术规范》教材-专题四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及其克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及其克服第一讲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含义和表现一、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含义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缺失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进行相关专业活动、处理职业关系,即从事职业实践时没有按照或是没有完全按照职业规律、职业观念和职业原则的等职业行为规范进行。 “道德缺失”首先是一种现象性描述,是对现实生活中医生、律师、工程师、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中存在的道德缺失行为的一种描述;同时也是一个价值判断,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的一种较为消极的价值判断,暗含了运用道德评价标准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行为进行评价的含义。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一)敬业精神缺失:干一行厌一行所谓敬业精神,是指一个人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和工作,并且认真地完成其中的每一项任务的负责精神。对于一个进入社会,而且是以自己的职业为谋生手段的人来说,敬业本该是最起码的要求。常说的“干一行,爱一行”讲得也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我们爱岗敬业,对工作充满热情,认真负责,立足本职,干一行,钻一行,就一定能够成为每一行里的状元。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可能由于个人兴趣、薪资待遇、发展机会等各种因素让自己陷入“干一行,厌一行”的怪圈,并表现在日常工作中。1、对工作没有热情,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一类人对于工作没有热情,每天按部就班地上班,对于工作只是出于谋生需要。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常规性地按照岗位基本要求程序性地开展工作。一有点事情,就会弃工作而去。 2、围城心态。在目前社会的发展阶段上,社会分工从本质上而言有时并不是自己主动选择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交织的结果。这样,当行业是外部因素而非内在愿望的结果时,有些专业技术人员就会觉得自己处于围城之中。典型表现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单位不满意,认为自己怀才不遇、牢骚满腹。总觉得自己这个行当不好,应该要换个工作,但其实也没有能力换工作。就这样在纠结中忽略工作,不钻研业务,当面对发展机会时,也无法抓住机会。而当发展不顺时,更觉得自己入错了行,如此循环往复,蹉跎一生。 3、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不做自己应该做的。做什么事情都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但现实工作当中和自己兴趣吻合的又几乎没有。往往以“我不喜欢”为托词和借口,而对自己应当承当的工作责任又不愿倾注热情,也无法承担自己的工作责任,进而影响工作,甚至会给工作带来损失。案例分析:等我下班再死。(二)忠诚度不足:频繁跳槽所谓忠诚,意为尽心竭力,赤诚无私。专业技术人员的忠诚度是指对于所从事的职业或所服务的组织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指向和心理归属,即对职业和组织尽心竭力的奉献程度。具体表现为3S,即乐于宣传(Say)、乐意留下(Stay)、全力付出(Strive)。忠诚可以分为职业忠诚和组织忠诚。其中职业忠诚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人们对自己所从事工作和职业发自内心的尊重、热爱等情感及终生愿意为之献身的精神的有机统一,俗语说转业不聚财,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保持一定的职业稳定性,在一个领域里深耕细作,才能有所收获。只有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始终做到学而不厌、习而不倦、勤苦钻研的人才能在本职岗位上有所建树。而组织忠诚,则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对所服务的单位忠诚。忠诚还可分为主动忠诚和被动忠诚。前者是指员工主观上具有忠诚于企业的愿望,这种愿望往往是由于组织与员工目标的高度一致,组织帮助员工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等因素造成的。被动忠诚是指员工本身不愿意长期留在组织里,只是由于一些约束因素,如高工资、高福利、交通条件等,而不得不留在组织里,一旦这些条件消失,员工就可能不再对组织忠诚了。总之,职业忠诚集敬业乐业勤业精业于一身,是人们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操守观的综合化表现,也是人才在岗位和职业上走向成功和卓越的道德基础和价值源泉。俗话说,“人往处高走,水往低处流”。其实,符合职业规划、向更高、更好的职业跳槽,是没有问题的。譬如说从行业上来讲,一些夕阳产业如纺织、煤炭、机械向现代朝阳产业如电子、信息、保险、科技开发、教育流动;从地区来看,是从内地、中西部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这些都是符合市场经济竞争规律和社会开放的内在需求的。但是,有些专业技术人员凭借自己有一技之长,单纯为了名利、并且是频繁地把自己作为商品反复出售,甚至是动员带领一个团队离开服务组织,就是明显的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1、单纯追逐名利金钱。这类人自我职业规划不清晰,跳槽自然也无规划,因为对所属企业无忠诚度,只是因为职位、薪资等方面的待遇而跳槽。往往是得不偿失的。2、把自己当作商品频繁反复出售。在这个发展如此迅猛的现代社会里,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哪里的利益高就往哪里跑,哪里更能得到发展就到哪里去。于是乎,一些把专业技术人员把自己当作待价而沽的商品,一年可以卖出两三次。有人开玩笑说,在科研启动费、安家费、住房等人才引进政策下,跳一次就可以得到上百万甚至是几百万的利益。3、集体跳槽。还有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因为是某个科研团队的带头人或是组织的负责人,在自己跳槽的同时还会带领整个团队集体跳槽。这当然会给组织带来更大的困扰。(三)负责度下降:敷衍塞责 员工责任感是指员工对自己在企业中所承担的责任、义务的高度自觉,表现为对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曾经说过:“每个人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敢于负责包含了两重意思,一是要把所负责的工作认真做好,二是要对所负责而没能做好的工作的后果负责。这二者是一个不可割裂的统一的有机整体,如果人为地注重前者而忽略后者,那就不是真正地敢于负责了。这样一来,负责就意味着努力付出,并且要在努力付出后没有产生良好后果时承担责任。这是不是很不容易呢?并且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做得越多的人越要多做,你做得越好越要多做。做得越多就越有可能犯错,就要承担责任,而不是一定会得到越多的回报,这是非常辛苦的。因此,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就会采取就易避难、做事敷衍、推卸责任等方式为自己赢得轻松舒适的工作。1、就易避难。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专业技术人员都存在着这样一种不良现象:对于那些容易解决、有名有利的事情,在领导面前大包大揽,唯恐表现不及;而对于困难难题,却往往是推三阻四,极力撇清自己。像这样的人并不是一个真正敢于负责的人,充其量是一个投机者而已。2、做事敷衍。有些专业技术人员会因为企业的绩效管理不到位,反正干多干少一个样,就会在工作中采取敷衍塞责的态度。因为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中肩负的责任比一般员工要重,所需承担的代价也越大,一旦出现问题,自己得不偿失,所以不如明哲保身,只做些自己有把握又无伤大雅的一些事情,或者是能不做就不做,那就多半就会无错了。 3、推卸责任。这主要是指当问题发生后,或者自己职责范围内出现失误后,想尽办法极力推卸责任。如五官新说所反映的就是这样的现实问题。 4、社会责任意识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不负责任,同时社会责任感意识也较为缺乏,在从专业的角度思考问题时,没有注意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氛围。如行为艺术家在武汉广场的行为艺术。(四)行业规范淡薄:见利忘义 所谓行业规范,是从事某一行业的企业和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行业规范集中本行业长期实践经验,经过科学总结、梳理,形成了一整套反应本行业职业特点、规律和内在要求的规矩。“在实践过程中,从业人员要熟悉行业规范、理解行业规范、遵守行业规范、如果不熟悉、不理解、不遵守行业规范的话,不仅难以做好本职工作,而且可能导致失职、渎职事情的发生。”例如,作为医生,其行业的基本规范是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当医生面对一个需要救助的病人时,即使对方是罪大恶极、十恶不赦的罪犯,也需要开展救护工作,而不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同样,作为律师,即使你的辩护对象同样是罪大恶极、十恶不赦的罪犯,那么,作为律师也要努力为其进行辩护;否则,就不是一个称职的医生和律师。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尽职尽责,那么,便是失职行为。行业规范意识淡薄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物质、名誉等利益面前违背行业规范,不遵守专业领域内的的规则与要求。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见利忘义”。利是指利益,主要是指物质、机会、名誉等各种对专业技术人员而言具有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好处,而义则主要指称行业规范,同时还应包括一般道德规范等道义的要求。专业技术人员的行业规范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1、欠缺人文关怀。地震发生了,记者不顾自身危险深入震区报道,固然是非常敬业,可是大家知道,地震发生后的第一要事是什么?救人,救人生命于万急。可是,如果曝光心切的记者将未经消毒的话筒伸向即将主刀的手术医生,你会感觉如何?当记者为了煽情,要求刚刚经历巨大灾难的受灾人回忆失去亲人的场景、描述其内心感受,甚至为进行报道不断提示和放大受访者的痛苦回忆,我们还能不能说这个记者具有良好的人文关怀精神?这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是不是有所缺失了呢?答案是肯定的。2、没有利益不履行职业责任。这类专业技术人员只是把工作和职业看作谋取利益和金钱的途径,在利益和金钱不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完全不顾职业责任。如一名医生在得知病人可能不缴纳费用时,竟然把刚缝好的线又给拆了。 3、为了利益违背行业规范。这类专业技术人员在物质利益面前,完全不遵循行业规范,是“金钱高于一切”的典型代表。他们为了奶粉好销售加入三聚氰胺,为了赚钱将地沟油送上人们的餐桌,为了在科学上发文章编造数字,为了制药从活熊身上引流胆汁 4、以专业便利谋取利益。这类专业技术人员以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为工具,不顾行业规范为自己谋取利益。如会计做假账,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高盛集团为希腊做假账的事情;如自诩为专家的古玩鉴定家们在利益驱动下指鹿为马, (五)合作能力不强 :自我中心合作是指与他人一起合作,从事共同行动方面的能力。小溪只能泛起细碎的浪花,海纳百川才能激起惊涛骇浪,个人与企业的关系就如同小溪与大海。“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时代,作为一名学有专长的专业技术人员人员,只有在团队和合作中才能表现和发挥出自己的魅力。然而,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充分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表现出孤芳自赏、文人相轻、恶性竞争等自我中心的一些行为表现。 1、孤芳自赏。有的专业技术人员自认为掌握了精湛的技术,别人都只是自己工作中的配角,缺了自己,是不能成事的,所以傲慢无礼,自恃清高,缺乏合作意识。这类专业技术人员认为自己非常优秀,是最棒的,对其他专业技术人员都看不起,画地为牢、固步自封,不仅缺乏与其他技术人员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也缺乏自我创新、不断进步的能力。2、文人相轻。主要是专业技术人员彼此轻视,以批判的视角看待他人工作和能力。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他人能力,分享成果、共担责任。3、恶性竞争。竞争与合作并存,在竞争的基础上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是我们时代的特征。竞争会产生淘汰,但竞争也会激发积极性、挖掘潜能。如心理学实验。但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只看到竞争产生的淘汰,看不到竞争的积极效果。因此在竞争中使小动作,拆别人台,以让自己胜出。或者是在确知自己不能胜出时,故意通过不良竞争伤害对方。第二讲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专业技术人员个体自身的因素,同时还有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转型期社会利益分配不公及相关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外部因素。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生成与发展。 一、个体自身的原因 专业技术人员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一般而言,他们对人对事认识比较理性、客观、全面,这也是多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素质良好的原因之一。然而,千人千面,每个人的个性的不同,生长发展环境的差异等都使人和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差异,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也因为个体方面的一些原因容易出现职业道德缺失问题。主要原因有:(一)自我意识发展不成熟。自我意识,即一个人关于自我及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认识。是个体对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在社会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我有什么价值?等问题的思考。其基本模式是自我对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的动态认知,一个具有积极自我同一感的人能清醒地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以及自己的奋斗目标是什么。而自我同一感紊乱的人则对他人和环境存在认知偏差,容易对社会现实抱有不满的心理情绪,还伴有个体内心的苦闷、孤独、自卑等感觉与情绪。如果客体我过于强大,专业技术人员内心深处,对自己的关注重于对他人、对群体、对社会的关注,就表现出利己、自我中心的惟己失衡态,丢弃“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信念,放弃人性善的信仰,将价值判断转向对人性恶的认同,走向极端自我的偏执态。如:认为“人都是自私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如果主体我过于强大,个体就会自卑无望,表现出社会退缩、不负责任。(二)对人对事存在认知偏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新旧体制的交替过程中,社会分配不公,也使得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这种经济富有条件的差异,使得人们在横向联系的视野中产生了差异感,也在相互比较中产生了不平衡心理,并进而影响到其认知辩证性和全面性。1、绝对化要求。对人对事要求比较高,必须要如何如何。我不能在预期时间内晋升更高的职位,得到更高的薪资,那么我就必须跳槽。2、过度概括化。表现为由点及面,以偏概全。在一点上不合乎个人标准,便认为整个行业、整个社会都是不好的,因此我也不需要遵守职业道德。当前价值观多元化,各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相互交织的情况下,过度概括化会使得专业技术人员特别容易陷入社会道德风气日下的结论,并进而为自己的职业道德缺失行为找出理由。3、糟糕至极。当自己某一方面遭遇挫折后,即宣告整个社会都对我不公,我的人生已经失去意义,没有必要不断提升修养了。破罐子破摔吧。(三)需要、动机与现实条件存在差距。心理学研究指出当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这种需要就变成了人的活动动机,所以人类所有行为的产生都有其深层的需要和动机。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 1、因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而出现道德缺失情况。是维持个体生存、稳定的基本需要,在人类的所有需要中它是最低级、最优先的,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人就会感到威胁和恐惧。专业技术人员为保自身的安全,往往出现一种“惟命是从”的心理,不管领导人的意见是否正确,完全看领导的眼色行事,毫无自己的原则立场。因此丧失了应有的责任感。2、因爱和归属的需要出现的职业道德缺失情况。爱和归属的需要是在生理和安全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希望有稳定的地位,得到他人高度评价,受到他人尊重并尊重他人的需要。不可否认,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由于对单位的归属感,对领导的依附性、对群体的趋同性,更由于近些年来监督机制弱化,无形中使一些专业技术人员感到了群体的“压力”,于是自然“顺应”了群体,看到左邻右舍怎么办,自己也跟着办,产生了从众心理、求和心理、畏惧心理等,从而引起了一系列职业道德失范行为。 3、因自我实现需要出现职业道德缺失情况。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满怀抱负是其重要特点。然而,在某些条件下,尤其是当前我国依然是官本位思想比较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专业技术人员常常处于从属性地位,而专业技术人员地位的从属性,有又常使个体一些合理化建议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就势必挫伤专业技术人员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位卑而言轻”的体验容易使其对自己的职业认知出现了偏差,即出现了职业自卑感,对职业的错误认知会令他们认为自身职业社会地位低,工作不如他人理想,报酬不如他人高,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心理往往让他们心灰意冷,逐渐丧失工作热情。(四)性格缺陷。性格,是一个人对人对事的一贯特点与行为方式,比如是认真还是马虎,是严谨还是松弛,是善于人际交往还是偏于孤芳自赏等。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行业的要求和特点使得专业技术人员处事谨慎,同时极少外露自己的情感,但内心体验却相当强烈。由此可能使得个体情绪强烈,但却很少与人沟通,使得内心冲突和心理问题滋生,人格扭曲等,以至于最后不能坚持原则,缺乏诚信,职业道德缺失。小品文:猫头鹰急促而忙碌地在树林里飞着。一旁的斑鸠好奇地问:“老兄,你究竟在忙什么?”猫头鹰气喘吁吁地回答:“我在忙着搬家。”斑鸠疑惑不解地再问:“这树林不是你的老家吗?你干吗还要再搬家呢?”此时,猫头鹰叹着气说:“在这个树林里,我实在住不下去了,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带着同情的口气说:“你唱歌的声音实在聒噪,令人不敢恭维,尤其在晚上更是扰人好梦,所以大家都把你当做讨厌的人。其实,你只要把声音降低一下,或者在晚上闭上嘴巴不要唱歌,在这林子里,你还是可以住下去的。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的叫声或夜晚唱歌的习惯,即使搬到另外一个地方,那里的人还是照样会讨厌你的。”寓意再明白不过,频繁跳槽并不能从实质上改变我们的境遇,只有改变不良的习惯,才能得到别人的青睐。(五)相对剥夺心理滋生。在当前社会多样化趋势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比较对象选择的不同,会对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和认知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向下比,会觉得自己生活水平、薪资待遇、工作环境都不错,具有职业自豪感,进而忠于职守。如果向上比,尤其是和一些垄断行业、特殊行业等相比,专业技术人员往往觉得自己是满肚子才学、满脑子官司,职业厌倦感产生,对职业的自豪感、对职业道德的遵循意识都会大打折扣。如高校青年教师,多数具有博士学位,从整个社会来看,工作稳定、社会地位良好、工作环境优美,薪资待遇不错,但在青年教师内部群体却流行着“高学历、高智商、低工资、慢增长”的抱怨心理,体现其内心相对剥夺感的存在。这也使得工作倦怠,对工作的兴趣减退、责任感降低、得过且过心理等持续存在,职业道德水平降低。(六)超越性劳作伦理薄弱。有些专业技术人员只是把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是外部加诸其身的苦差事,不善于发现工作本身的意义和价值。由此,对工作的热情、责任感、合作精神等不容易培养。应善于发现工作本身对于社会、他人的意义和价值,一個人若是能将他的全人及生活形态与工作相配合,就可得到最大滿足。二、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利益的驱动和满足,既能激发人们强烈的意志与努力拼搏的热情,也会把失去理智的人们引进冷酷无情的金钱战场,把人世间一切道德、温情都淹没在冰冷的利益关系之中。(1) 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货币拜物教 市场经济的原则是优胜劣汰,虽然说优胜劣汰本身并没有说金钱是唯一标准,但对利润和金钱物质的追逐依然是其核心特征。尤其是对于经历过长期衰退,在计划经济时代又被严格限制,一直处于物质相对匮乏的中国来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人们开始有了“自我利益”,有了“经济人”的观念。过去长期被压制的自我利益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高能量地、成倍地释放出来。由此引发了一些问题,也给专业技术人员带来了冲击。对金钱的膜拜、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使得人们抛开了一切,物质被视为唯一真实的社会价值所在,而把人的社会活动的真实价值本身,以及生活领域中其他一些重要道德观排除在外,甚至被“边缘化”,处于次要或不重要的地位。(二)等价交换原则:技术与劳动力成为商品等价交换、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市场经济法则使得一切都成了可以交换的商品,如劳动力的出售可以换得工资。商品交换的平等性、公平性,产生了市场经济活动的“无人格性”,这极易使人们处于一个无人格魅力的市场经济的“物化环境”(物质主义)之中,在看到权力可以交换到物质利益(权力寻租的腐败现象)时,专业技术人员也把自己的专业技术和能力看作可以交换的商品,利用它谋取利益,如古玩鉴定专家。(三)道德观念相对化和边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转型,个别人依靠非正常手段富裕起来,过上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奢华生活,巨大的名利落差强烈冲击着社会上各个群体。“先富者不仁”的状况,即要么是权力寻租、要么是偷税漏税现象的存在及这些人事实上的生活优越、没有受到惩罚等状况使得专业技术人员在嫉妒甚或艳羡的同时,也对道德观念产生怀疑,自身道德观念与价值标准体系动摇。同时,由于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似乎人们做出任何价值选择均具有“合理性”,都可以找到事实与理论为自己辩护。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卑鄙,都变得模棱两可、含糊不清了。这样,一旦有了“时机”便有可能会“抓住机遇”,按照“先富者不仁”的逻辑采取“非道德手段”去攫取财富。部分专家急于求成,不再安心做研究,坚守学术良心,个别媒体也不再追求事实真相,而是沦落为了利益集团的代言人,逐渐丧失了公正立场,一旦失去了严谨和公正,专家、媒体等专业技术人员,也就失去了职业道德。三、社会利益分配不公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诸利益的分配尚在无序之中,合理格局远未形成,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利益分配不公现象。主要表现在:(一)国富民弱。即在国民收入当中,较多的收入为国库收入,普通民众的劳动收入增加不明显。92年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比持续下滑。(二)行业不均衡。不同企业行业间差距较大,部分垄断行业,石油、电力、金融、烟草等行业收入较高。(三)同工不同酬。在同一个单位同一类工作,因为编制身份的不同待遇差别很大。(四)非法灰色地带存在。在社会体制中,存在不违法但违反道德的灰色地带,这些灰色地带是道德低下者牟利的路径,也是社会不公的重要原因。视频:非法谋私利,社会公正频遭质疑(五)制度不完善。知识产权,专业技术人员的劳动是否受到充分的尊重。如传统观念中,单位人工作成果归单位所有,只是象征性地给予奖励,使得作为专利创造者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得到合理的回报。专业技术人员在面对这种不公正现象时往往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我努力工作了,但我的收入为何如此之低,社会为何如此不公?面对社会不公正的现象,是否仍有保持自身清白的必要?当人们开始对社会存在的合理性、社会的道德精神加以反省、检讨的时候,其出路选择有两条:一条是“向下之路”,抛弃反省,转而去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或陷入感官刺激之中,自暴自弃;另一条是“向上之路”,它是一种追求精神生活满足的道路,也是一条通向伦理道德的完善之路。四、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道德品质的养成其实是遵循着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规律和路径的。道德心理学家凯尔曼认为:人的品德形成是社会规范及其价值原则内化的结果,经历了从外向内的转化过程。社会规范的依从:个体迫于权威与情境而遵从社会规范;社会规范的认同:个体在思想、情感、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影响;社会规范的内化:个体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要求相一致,并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形成稳定的品德。(一)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或低效。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起码应该达到以下目的: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来进行;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符合道德规范和国家标准规定等。但是,如果一个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着缺乏,则很容易发生发生职业道德缺失。同时,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控制环境的好坏也直接地影响着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发挥作用。(二)外部监管不力导致道德缺失现象泛滥。是指相关政府部门在对企业及技术人员行为监管方面存在漏洞,以致道德缺失现象滋生。如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前,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的免检条款就使得食品企业有机可乘。 在内部监管不作为,外部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便在行业内逐渐形成了本行业的非道德的“潜规则”,真正 “诚信”的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反而成了“无能”的代名词。以致诚信缺乏、道德迷失、利益至上滋生。第三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影响 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在事实上的存在,不仅对专业技术人员自身职业发展空间受限,同时也损害了所服务的公众与组织利益,所在行业形象遭遇危机、社会舆论氛围恶化和社会信任度下降。对个人、组织、他人、社会等均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 一、个人发展空间受限中国人评价人才的标准,历来是“德才兼备”,在注重“专”、“能”之上,中国社会对于品德是非常重视的。如果一个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缺失,那么不仅会受到所服务组织的批评教育、周围同事和公众的舆论谴责,同时其个人能力、人格品质等还会被质疑,进而失去组织信任,失去发展机会。(一)因道德缺失行为而受到组织处罚。有些专业技术人员自认为有“一技在身”,不怕没有“饭碗”,但是职业资格可以通过考试和申请得到,也会因为失职与道德缺失而被取消。如前边我们提到的那位在微博上发“等我下班再死”的医生就被取消了处方权,失去了临床医生的资格。 (二)个人能力受到质疑。一位人力资源部经理说:“当我看到申请人员的简历上写着一连串的工作经历,而且是在短短的时间内,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他的工作换得太频繁了,频繁地换工作并不能代表一个人工作经验丰富,而是说明了一个人的适应能力很差或者工作能力低。”(三)人格不被尊重。一个职业道德缺失的专业技术人员,是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的。如黄禹锡从民族英雄沦落为民族耻辱。(四)不被重用,发展空间受限。在专业技术人员的简历上,如果有因为道德缺失而引起的离职,那么,他不仅很难再次找到同等待遇的工作,甚至很难找到一般性的工作,个人发展空间越来越窄小。有些人因为名利而跳槽,但往往并不能如愿,反而会影响进一步的发展。如姚敏,毕业于北京一所高校,并顺利进入一家合资公司,在行政部做职员。刚进入公司的那段时间,姚敏非常卖力,在业务方面也肯下功夫钻研,工作能力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赏识,因此半年之后,便进入人力资源部。在人力资源部工作了近一年时间之后,他升任招聘专员,开始负责公司人才的选拔招聘,在此岗位上也发挥得很是不错。但在此后2年时间内,公司已经进入平稳发展时期,很少有人员进出,因此姚敏在招聘专员职位上一直没有变化,而薪水也一直在6000元左右徘徊不前,这让他感到有些不甘心了。一次偶然机会,他从自己朋友那里得知一家私营企业招聘人事主管,于是准备了一份简历投递了过去,并马上得到了回应。他迫不及待地向原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很快来到新公司上班。但由于他以前没有人事主管的工作经验,试用期内,并没有完全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以至于老板对他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因此向他提出了苛刻的条件:想留下可以,但是月薪只有4000元。一时没有更好去处的姚敏只能暂时委屈自己,而别无他法。在其后的2年时间内,姚敏为了找到合适的公司,频繁跳槽了4次,而月薪也在20004000元之间波动,再也没有回到过6000元的高点。二、服务对象利益受损由于专业技术人员多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人才,如医药、食品、教育等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专业领域,所以,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行为不仅对其自身职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同时也会对所服务公众的身心健康、组织的持续发展、甚至是国家安全造成负面影响。(一)人民利益受损。医药、食品等与人们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行业的职业道德缺失,将直接影响到人民的1、身体健康和经济利益。镜头一:找熟人医生做人流手术,结果粗心医生竟将导管遗留在子宫,导致妻子四年不能受孕。如果追究医院责任,熟人医生可能下岗;如果不追究,除了遭受精神创伤外,还蒙受了数万元的经济损失。昨日,家住渝中区白象街望江大厦的汪明(化名)一脸无奈,是否追责让他左右为难。镜头二: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据新华社报道,国家卫生部9月11日晚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目前被称为“肾结石事件”。经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调查,奶粉受到一种叫做“三聚氰胺”在业界被称为“假蛋白”的化学品的污染。9月12日,三鹿集团总部来“讨说法”的受害婴儿家长,前后有上百人。董力军是河北保定的一位农民,他的儿子现在已经10个月了,喝三鹿奶粉已经有8个月了,今年7月30日,他的儿子住进了北京儿童医院,医生的诊断是“肾结石”、“急性肾功能衰竭”,为此,他们家花费了1万多块钱了,在儿童医院住了6天院医药费5千多。2、如果涉及到个体心理和精神,就会陷入名誉受损、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如记者在震区采访时不合理的追问。(二)组织破产或发展受阻专业技术人员及其所属企业的职业道德缺失行为在对他人健康造成伤害的同时,对会损害自我组织的发展,如三鹿企业的破产,知音上市遭遇阻力等。三、行业形象遭遇危机行业形象是指一个行业在服务对象以及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或者说是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对行业的整体认识与综合评价。行业形象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从客观上讲,它反映的内容是行业自身的特征和状况,是一种客观存在;从主观上看,它反映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对行业的认识和评价,是属于观念形态的。行业形象所表达的是一种关系,即行业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行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行业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等。行业形象可分为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内在形象是行业在内部员工心目中的形象,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员工对自己工作的选择以及对所从事工作的态度。行业内在形象好坏是通过行业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大小反映出来的。外在形象是行业在外部公众和服务对象心目中的形象,它表示行业对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及外部公众和服务对象对行业的信赖度和忠诚度。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良好的行业形象是二者完美结合的产物。(一)整体性。行业形象包含的内容范围相当大,从物到人、从产品到服务、从经营到管理、从硬件到软件,无所不及,具有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多因素的特点。因此,塑造行业形象是一项系统工程。 (二)对象性。行业形象在不同的社会公众对象中有不同的理解和认建识。行业要与方方面面的社会公众打交道,而公众自身的需要、动机、价值观、兴趣、爱好、文化素质等千差万别,因此在塑造行业形象的过程中,要研究社会公众一般与个别的兴趣、爱好、需求等,尽可能取得社会公众的认同。 (三)效用性。行业形象代表着行业的信誉、服务的质量、人员的素质等等,是行业重要的战略资源,是行业的无形资产,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力。一个好的行业的形象价值有时会高得令人难以置信。而平庸的、不良的行业形象,则会使行业失去社会公众的支持,其价值在市场上一文不值,甚至是负值。因此,行业形象的塑造和建设是关系行业生存和发l展的大计。 (四)相对稳定性与可变性。行业形象一旦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形成某种心理定势后,一般很难改变,即俗话说的“先人为主”,表现出相对稳定性的特征。即使行业某些方面发生一些变化,如果信息刺激较弱,也不会引起公众的足够重视。但相对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只要行业变化的信息刺激足够大,且这些变化又正是公众所关注的,那么公众对行业的态度和评价就会发生改变。“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其实,一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言行,或者是一个企业的行业道德缺失,所代表和反映的并不仅仅是单个人或单个企业,而是会被公众看作是整个企业或行业的代名词,进而对其所属行业,所生产的同类产品等均持有怀疑态度。如果出现问题的是龙头企业,那么,影响将更为广泛。因为在大众眼里,龙头企业就是行业的代名词。那些生产规模较大、从业人数较多的企业,也往往是行业内那个资源消耗最多、议价能力最强的企业。公众对行业的要求,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龙头企业的要求上。1、行业成为唯利是图的代名词。专业技术人员道德缺失,尤其是龙头企业、标志性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道德缺失的背后,隐藏的都是整个行业的危机。可能引发公众对其所属行业的整体差评,并会长时间留存于印象,进一步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2、同类产品质量不被信任。大头娃娃、三鹿奶粉事件之后,中国民众普遍对国产奶粉不信任,对整个中国奶产业整体差评,争相购买进口奶粉,使得进口奶粉在中国售价奇高。3、行业后续发展面临挑战。一旦行业形象不佳,哪怕企业独善其身,也无法形成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中国商品出口遭遇严峻挑战,中国制造在国际上一直有粗制滥造的形象。这给中国制造业造成了极大困扰。 四、社会舆论氛围恶化社会舆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活范围内,对某种实践、现象、行为等评价对象,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某种倾向性意见。在社会道德本就脆弱的当下,专业技术人员如果违反职业道德,势必引起社会舆论氛围恶化。(一)负面报道直接恶化舆论氛围。在社会传媒极度发达的今天,几乎没有什么事件可以成为秘密。因此,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在事实上的出现和报道将直接恶化整个社会舆论氛围。如温州728动车事件中,当值人员的责任心及其协调沟通问题不仅直接导致动车事故的发生,重要的是当动车事故发生之后,原来民众对动车的积极认知与良好的舆论氛围直接被恶化。动车发展遭遇调整期。(二)雪上加霜。专业技术人员从整体而言处于中国社会中上层,在社会上具有示范作用。对于本就脆弱的中国社会道德舆论氛围而言,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无疑是雪上加霜;对于道德相对化与多样化的中国社会而言,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也给更多的人道德失范提供了借口。可以说,作为社会精英阶层,专业技术人员的道德下滑及职业道德缺失现象已经成为中国社会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视频:朝鲜报道中国社会精英的道德下滑是中国社会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 五、社会信任度受到冲击在现实生活中,信任危机不是纯伦理性。信任危机往往是从一些具体事件开始衍生,最初往往指向一些具体而微的对象,可能因多种原因而关联、而发酵。信任危机是可以传染和蔓延的,所以即使是对于个人或小群体,信任危机都是必须高度警惕的。而对于社会,就更需警惕。(一)专家公信力下降。公信力就是公众对公共权力及特定角色形象的信任度,体现了它们存在的权威性、信誉度以及影响力。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知识分子,可以说一直是被誉为社会的良心,曾被视为角色独立、立场公正,能为民众提供权威意见,为公共利益代言的专家。在公众眼里,他们不仅知识渊博、言行文雅,而且品德高尚、热心公益,是不折不扣的君子。然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现象,甚至有时是连基本的道德底线都不能恪守的现象,使得公众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权威性、信誉度产生了怀疑。来自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监测显示,目前社会公信力下降导致的信任危机,以政府、专家及媒体最为严重。不相信政府,不相信专家,更不相信媒体已构成了当前社会上一堵亟待翻越的“信任墙”。如一些养生专家,来得快去得也快。可见,专业技术人员道德缺失对其公信力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社会不信任感不断被强化。专家、媒体及政府等公信力受损,导致社会信任度不断降低,在一系列热点事件面前,老百姓成了“老不信”。近年来,怀疑一切似乎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心理共识。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从总体上看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显得生机盎然、活力四射。但与此同时,社会信任度正处于低值状态,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市市民的调查结果表明,三市市民总体社会信任属低度信任水平。(三)社会稳定受到威胁。社会信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是破坏起来,一夜之间就可能丧失殆尽。如果不能有强大的社会信任做保障,就难以形成有效合作的社会局面,这将极大地提高社会做事的成本,影响改革发展的顺利推进。第四讲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克服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是多维的,既有个体的,也有外部的。那么要重建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既要着眼于专业技术人员自身知情意行的系统改善,同时也要注意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优化社会分配制度、改善舆论环境、强化监督约束机制等层面系统实施。在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中中,一般认为有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道德认识,是指个体对于道德行为规范中的是非、善恶、好坏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道德认识是社会上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需要的第一步,是基础;道德认识的形成包括道德观念(道德认识的感性阶段),道德概念(道德认识的理性阶段),道德信念(道德认识的理性阶段),道德评价(道德认识的具体化过程)。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以实现所引起的内心体验(爱、憎、喜、厌)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是品德的条件,产生道德行为的核心、动力;道德意志是人在产生道德行为过程中表现的意志品质。是人们自觉克服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是为达到既定的道德规范而自觉努力的心理过程,是品德的精神支柱。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道德意志支配下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外在表现。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在道德教育中交织在一起。要克服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也需要着眼于增进专业技术人员对相关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调整利益、增进关于职业道德的情感,完善约束机制,优化舆论氛围,以增强其克服困难、拒绝诱惑的职业道德意志,并一以贯之地表现出良好职业道德行为。 一、认知增进:加强行业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道德认识是整个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在人的品德发展中,人们首先要去了解各种道德概念、原则,作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确定道德信念,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道德情感,表现相应的道德行为。是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需要的第一步。康德认为:“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覆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己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我们进行职业道德认知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外在的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专业技术人员“心中的道德准则”。为此,我们要注意全面系统加强教育:(一)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基本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对所有职业人的职业道德要求。专业技术人员自然也不例外。其实,作为社会精英及对整个社会风气影响比较大的群体,专业技术人员在职业道德规范方面应具有更好的表现,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职业责任感是职业道德的核心。不管从事哪一种职业,从业人员都必须具有职业责任感。罗国杰说:“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高度责任感,是他高尚人格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民素质中的高度责任意识,必然是这个国家国格的重要方面,提高我们的国格,就要提高全民的责任观念”。(二)行业道德规范教育。加强具体行业规范教育,如饮食行业、医药行业、教育行业等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规范。一定要在进行一般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分专业、分行业进行行业职业道德学习与教育。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及时调适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将最新的科学理论,最新的职业道德观念补充到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中来。(三)学术规范教育。因为专业技术人员在常规从事技术和服务教育工作外,还会从事科学研究,这也就需要加强学术规范教育。如中国社科院有科研活动道德规范读本,教育部有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等。分别就科研活动中需遵循的道德规范及在进行相关科学研究中项目实施、参考文献规范、引文与注释规范、学术评价规范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二、情感培育:建立乐业敬业的职业态度道德情感是品德组成的核心部分和动力 ,是主体基于自身道德需要是否得以实现所引起的内心体验(爱、憎、喜、厌)。积极的职业道德情感,如专业技术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工作充满兴趣,认为工作是成就人生的重要路径,并在工作中体会到愉快、开心乃至光荣的职业自豪感,那么个体必然会以非常负责的态度对待职业,也会因为珍惜职业而严格恪守职业道德。相反,如果一个人感受到职业是巨大的压力,认为是自己无法摆脱而被迫从事的苦差事,那么必然会出现敷衍塞责、得过且过,以致职业道德缺失的发生。因此,积极职业道德情感的培养对于克服职业道德缺失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为培养专业技术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感,我们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个体消极心理矫正。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疏解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情。通过情绪宣泄、放松感受(让脚步慢下来)、辩证认知、弹性生活等路径使自己摆脱消极情绪。辩证认知的意义:1、从工作中发掘乐趣,试着用工作满足你心灵的需求。2、以愉快的心情处理工作上琐碎乏味的事,让它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3、珍惜你所有表现杰出的时刻,即使别人不认同,你仍应为自己感到光荣。4、工作再怎么无趣,工作本身或是因工作接触的人也仍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5、想想你的未来,今天的经验都将成为明日的基石。 (二)个体积极心理促进。组织可以通过企业EAP(员工帮助计划):潜能挖掘、团体拓展训练等增进专业技术人员对团队和组织的积极情绪体验。(三)职业、组织归属感培育。通过组织文化建设,包括刚才提到的员工帮助计划,更多的是一种通过企业理想、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等多维角度组成的组织精神系统。如中国老字号同仁堂药店之所以三百多年长盛不衰,在于它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融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道德,即“济世养身、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四)超越性伦理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切实确立“工作是幸福的”的理念,认识道德工作和劳动对于个人及社会的终极意义。三、利益调整: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马克思曾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让自己出丑。”同样,要改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不仅需要改变唯金钱为上的现象,注意强调市场经济中道德规范的重要调整作用,同样也需要改变当前我国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的现象,不断优化社会分配结构,缩小贫富差距。(一)市场经济并不是唯利是图,更需精神和道德支撑。单纯按照经济规律的等价交换和利益至上原则行事,是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之一。为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切实使专业技术人员明白“市场经济”“市场社会”。发达的市场经济,不仅需要自发的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更需要诚信等负责任的道德行为。从个体来看,市场竞争中着眼于长远利益的人,才能真正赚钱;而专业技术人员也只有德才兼备,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面对利润这个“聚宝盆”,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