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助理执业医师公共卫生理论知识汇总.doc_第1页
公共卫生助理执业医师公共卫生理论知识汇总.doc_第2页
公共卫生助理执业医师公共卫生理论知识汇总.doc_第3页
公共卫生助理执业医师公共卫生理论知识汇总.doc_第4页
公共卫生助理执业医师公共卫生理论知识汇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学吧:2010年公卫医师辅导:办公场所的概念办公场所是指管理或专业技术人员处理(或办理)某种特定事务的室内工作环境。如公职人员、商务职员和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或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办公环境。 办公场所是根据人们社会活动的需要,由人工建造的具有服务功能和一定围护结构的建筑设施,供数量相对稳定的固定人群以及数量不等的流动人群工作、学习、交流、交际、交易等活动的场所。办公场所是以相对固定人群为主的室内工作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工作人员停留时间长、流动性小。由此可见,办公场所环境卫生质量与所在环境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办公场所卫生,就是应用现代环境卫生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各种办公场所存在的环境卫生问题,阐明其对人群影响的性质、程度和规律;提出利用有利环境因素和控制不利环境因素的对策,为制定办公场所卫生标准和实施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创造良好的办公场所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保障人群健康。办公场所卫生既是一项专业技术工作,又是一项卫生管理工作。 办公场所作为环境卫生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其存在的问题涉及大气卫生、小气候卫生、采光与照明卫生以及通风、采暖、噪声等卫生问题。因此,办公场所卫生管理和监督人员应掌握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深入实际,努力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才能做好办公场所的卫生管理和卫生监督工作。2010年公卫医师辅导: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1.我国现行的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 标准包括:居住在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甲状腺肿大超过本人拇指末节,或小于拇指末节而有结节;排除甲亢、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其他甲状腺疾病。尿碘低于50mg/g肌酐,甲状腺吸131I率呈“饥饿曲线”可作为参考指标。2.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分型 根据甲状腺肿病理改变情况分为:弥漫型,甲状腺均匀肿大,质较软,摸不到结节。结节型,在甲状腺上摸到一个或几个结节。此型多见于成人,特别是妇女和老年人,说明缺碘时间较长。混合型,在弥漫肿大的甲状腺上,摸到一个或几个结节。3.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分度 国内统一的分度标准为:正常,甲状腺看不见,摸不着。度,头部保持正常位置时,甲状腺容易看到。由超过本人拇指末节大小到相当于1/3拳头大小,特点是“看得见”。甲状腺不超过本人拇指末节大小,但摸到结节时也算I度。度,由于甲状腺肿大,脖根明显变粗,大于本人1/3个拳头到相当于2/3个拳头,特点是“脖根粗”。度,颈部失去正常形状,甲状腺大于本人2/3个拳头,特点是“颈变形”。度,甲状腺大于本人一个拳头,多带有结节。2010年公卫医师辅导:地方性克汀病的诊断地方性克汀病的诊断标准如下。1.必备条件出生、居住在碘缺乏地区。有精神发育不全,主要表现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2.辅助条件神经系统症状,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语言障碍和运动神经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不同程度的身体发育障碍;克汀病征象,如傻相、面宽、眼距宽、塌鼻梁、腹部隆起等;甲状腺功能低下表现,如出现粘液性水肿,皮肤、毛发干燥;X线骨龄落后和骨骺愈合延迟;血清T4降低,TSH升高。有上述的必备条件,再具有辅助条件中神经系统症状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任何一项或一项以上,即可诊断为地方性克汀病。2010年公卫医师辅导:地方性克汀病发病机制地方性克汀病发病机制1.胚胎期 由于缺碘,胎儿的甲状腺激素供应不足,胎儿的生长发育障碍。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障碍。由于胚胎期大脑发育分化不良,可引起耳聋、语言障碍、上运动神经元障碍和智力障碍等。2.出生后至两岁 出生后摄碘不足,使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引起甲状腺激素缺乏,明显影响身体和骨骼的生长,从而表现出体格矮小、性发育落后、粘液性水肿及其他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症状。婴幼儿可以通过母乳(乳腺有浓集碘的作用)及自身进食两方面摄取碘,改善部分碘缺乏状况。2010年公卫医师辅导:小气候的评价指标气温、气湿、气流和热辐射对人体的热平衡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气温对机体的热调节起重要作用,但其他因素对机体的热调节也起相当大的作用。因此,在评价小气候时,不能仅以气温等一、二个因素来做出全面的评价,必须采用包括气温、气湿、气流和热辐射四种因素的综合指标来评价。小气候的综合评价指标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根据环境因素的测定而制订的,如:湿球温度,黑球温度等。湿球温度表示气温和气湿综合作用的结果;黑球温度表示气温、热辐射和气流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类指标简单易行,但没有考虑到机体的反应,目前已较少单独使用而常作为其他综合指标的组成成分之一。第二类是根据主观感觉结合环境因素测定而制订的,如:有效温度、校正有效温度、风冷指数等。第三类是根据生理反应结合环境因素测定制订的,如:湿球-黑球温度指数等。第四类是根据机体与环境之间热交换情况制订的,如:热强度指数、热平衡指数等。2010年公卫医师辅导:住宅的基本卫生要求为了保证住宅室内具有良好的居住和家庭生活条件,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老年人的健康、以及为某些人群的工作提供良好条件,保护和提高机体各系统的正常功能,防止疾病传播。在住宅建筑上应采取各种措施满足下列各项基本卫生要求:1.小气候适宜 室内有适宜的小气候,冬暖夏凉,干燥,防止潮湿,必要时应有通风、采暖、防寒、隔热等设备。2.采光照明良好 白天充分利用阳光采光,晚间照明适当。3.空气清洁卫生 应避免室内外各种污染源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冬季室内也应有适当的换气。4.环境安静整洁 应保证休息、睡眠、学习和工作。5.卫生设施齐全 应有上、下水道和其他卫生设施,以保持室内清洁卫生。2010年公卫医师辅导:住宅的卫生管理住宅的卫生管理:1.住宅的物业管理 住宅的物业管理应从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对自然的亲和性、居住区环境保护等方面来进行。保障充足的阳光、自然风、水源和植被保护,避免噪音污染,防止室内空气污染,并有防火救灾措施,从而提高住宅使用效率和管理的质量。同时通过地段或住宅小区内居委会等组织开展卫生活动。互助活动和将住宅区绿化、美化承包给居民的措施,使住宅屋顶、室内、室外的卫生和绿化美化全面得到管理,并对污水、垃圾进行有效的卫生管理。2.住宅的卫生部门管理 卫生部门通过预防性卫生监督和经常性卫生监督工作来参与住宅的卫生管理,为居民提供健康、安全和舒适居住环境。2010年公卫医师辅导:住宅的卫生监督住宅的卫生监督:1.预防性卫生监督 住宅选址及设计图纸除了当地建设部门审查外、应经卫生部门审查,对住宅的地段选择、平面配置、卫生规模、采光照明、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遮阳、通风、采暖、隔声、防潮、供水排水、室内装饰等设计项目,根据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卫生标准、条例或卫生要求,逐项进行审查,评价其是否符合要求,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要求设计部门修改设计图纸。修改后的设计资料经卫生机构认可后才能进行施工。住宅完工后卫生部门应参加竣工验收,并对未按批准图纸施工的部分要求限期改正。卫生主管部门应根据有关规定与当地住宅建设、设计、施工等部门建立经常性联系,以便及时进行住宅的卫生审查工作。2.经常性卫生监督 在住宅使用过程中,卫生主管部门应选择不同类型住宅,进行卫生学调查,评价平面配置是否适当,使用是否方便,各类空气质量能否达标,居室小气候是否符合卫生要求,隔声与防潮措施效果能否达标,室内供水的质量是否良好,排水和污物处理是否通畅可行,所用建材和装饰材料是否符合卫生要求等。对住户使用不当造成的卫生质量下降,应对住户进行指导,求得改善。对设计不当造成的卫生缺陷,应与住宅主管部门联系,给予适当改造或补充必要的设施。对设计上存在的普遍问题,应在今后设计工作中改进。对使用中证实为优秀的设计方案和好的管理措施,应大力推广。2010年公卫医师辅导:住宅的卫生条件与人类健康住宅内的环境因素包括小气候、日照、采光、噪声、绿化和空气清洁状况等。住宅内各种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般呈现长期的、慢性的作用。住宅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有密切关系,但住宅内环境可以经过人工处理,包括通过用地和建材的选择、设计、建造工艺以及有关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等措施建造人们需要的局部小环境。1.良好的住宅环境 有利于人体健康 安静整洁、明亮宽敞、小气候适宜、空气清洁的住宅环境,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从而使机体精神焕发,提高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防止疾病的传播,降低人群患病率和死亡率,达到增强体质、延长寿命的作用。2.不良住宅环境 不利于人体健康 拥挤、寒冷、炎热、潮湿、阴暗、空气污浊、噪声、含有病原体或有毒有害物质的住宅环境,对机体是一种恶性刺激,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失调,降低机体各系统的功能和抵抗力,使居民情绪恶化、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下降、患病率和死亡率增高。3.住宅卫生状况 可影响数代人和众多家庭成员的健康 住宅一旦建成可使用几十年乃至百年以上。因此,其卫生状况通常可影响到一个家庭几代人的健康。加之,人口的流动以及住房条件的改善,使同一住宅居住的家庭(或人员)不断变更,因此住宅的卫生状况可对新迁入居住的家庭成员的健康产生影响。如果原住宅中存在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则可引起新迁入居住的家庭成员感染疾病。4.住宅环境对健康影响的特点 住宅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一般情况下,住宅内单一污染物的室内浓度并不太高,不易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对健康影响,因而其影响往往表现为慢性、潜在性和功能上的不良影响。加之,住宅内往往同时存在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和放射性),它们常常是联合作用于人体,因而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与居民健康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2010年公卫医师辅导:住宅小气候的卫生要求住宅小气候的卫生要求是为了保证大多数居民机体的热平衡,有良好的温热感觉,各项生理指标在正常范围以内,以及有正常的学习、工作、休息和睡眠效率。因此,小气候的各个因素必须在时间、空间上保持相对稳定。由于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居住条件(建筑结构、通风和采暖方式等)、生活习惯(服装、饮食、起居习惯等)等各有不同,居民对气候也有不同程度的适应力。在制定小气候卫生标准时,要研究影响室内小气候和机体适应能力的各种因素。气温变化既是影响体温调节的主要因素,又较易受外界气象因素的影响,所以制订室内小气候标准应以气温为主。住宅室温标准一般指气湿、气流、热辐射在正常范围时,居室中央距地板1.5m高处的气温。由于冬夏两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因此制订住宅小气候标准应以冬夏两季为主。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夏季空调室温2228、相对湿度40%80%、空气流速0.3m/s;冬季采暖室温1624、相对湿度30%60%、空气流速0.2m/s.2010年公卫助理医师辅导:垂直传播在产前期内孕妇将病原体传给她的后代,称为垂直传播。此种传播是孕妇与胎儿两代之间的传播。垂直传播与水平传播是相应的。从广义上说,垂直传播可包括下列几种方式:1.经胎盘传播 受感染的孕妇经胎盘血液使胎儿受感染,称为经胎盘传播。经胎盘传播的有风疹、乙型肝炎、腮腺炎、麻疹、水痘、巨细胞病毒感染及虫媒病毒感染、梅毒等病。如孕妇在怀孕早期患风疹往往使胎儿遭受危害,使胎儿发生畸形、先天性白内障。2.上行性传播 病原体经孕妇阴道通过子宫颈口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感染,称为上行性传播。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及白色念珠菌等。3.分娩引起的传播 胎儿从无菌的羊膜腔穿出而暴露于母亲严重污染的产道内,胎儿的皮肤、呼吸道、肠道均存在受病原体感染的机会。如孕妇产道存在淋球菌、结膜炎包涵体及疱疹病毒等疾病的病原体时,则有可能导致相应的感染。2010年公卫助理医师辅导:接触传播接触传播包括两类传播方式:1.直接接触传播 指传染源与易感者接触而未经任何外界因素所造成的传播。例如,性病、狂犬病、鼠咬热等。2.间接接触传播 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指易感者接触了被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而造成的传播。被污染的手在间接接触传播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例如,接触被肠道传染病患者的手污染了的食品经口可传播痢疾、伤寒、霍乱、甲型肝炎;被污染的衣服、被褥、帽子可传播疥疮、癣等;儿童玩具、食具、文具可传播白喉、猩红热;洗脸用被污染的毛巾可传播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便器可传播痢疾、滴虫病;动物的皮毛可传播炭疽、布鲁菌病等。间接接触传播所引起的传染病,病例多呈散发、亦可形成家庭或同室内传播;无明显季节性,流行亦较缓慢;通常多见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卫生条件不佳者。如切实改善公共卫生条件及个人卫生习惯后,可以减少或制止发病。2010年公卫助理医师辅导:金属汞中毒的处理原则患者应脱离汞接触作业,进行驱汞及对症治疗。口服汞盐患者不应洗胃,需尽快服蛋清、牛奶或豆浆,以使汞与蛋白质结合,保护被腐蚀的胃壁。也可用活性炭吸附汞。驱汞治疗主要应用疏基络合剂。2010年公卫助理医师辅导:金属汞中毒的毒理金属汞主要以蒸气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吸收率可达70%以上。金属汞很难经消化道吸收,但汞盐及有机汞易被消化道吸收。汞及其化合物可分布到全身很多组织,最初集中在肝,随后转移至肾。汞在体内可诱发生成金属硫蛋白,这是一种低分子富含疏基的蛋白质,主要蓄积在肾脏,可能对汞在体内的解毒和蓄积以及保护肾脏起一定作用。汞易透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并可经乳汁分泌。汞主要经尿和粪排出,少量随唾液、汗液、毛发等排出。汞在人体内半减期约60天。中毒机制:汞毒作用的确切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一般认为,汞进人体内后,与蛋白质的巯基(一SH)具有特殊亲和力。由于巯基是细胞代谢过程中许多重要酶的活性部分,当汞与这些酶的基结合后,可干扰其活性,如汞离子与GSH结合后形成不可逆复合物而干扰其抗氧化功能;与细胞膜表面酶的疏基结合,可改变其结构和功能。但汞与琉基结合并不能完全解释汞毒性作用的特点。2010年公卫助理医师辅导:金属汞中毒的预防原则金属汞中毒的预防原则:(1)改革工艺及生产设备,控制工作场所空气汞浓度。电解食盐采用离子膜电解代替汞作阴极的电解,硅整流器代替汞整流器,电子仪表、气动仪表代替汞仪表。从事汞的灌注、分装应在通风柜内进行,操作台设置板孔下吸风或旁侧吸风。为防止汞污染和沉积,车间地面、墙壁、天花板、操作台宜用不吸附汞的光滑材料。操作台和地面应有一定倾斜度,以便清扫与冲洗,低处应有贮水的汞吸收槽。对排出的含汞蒸气,应用碘化或氯化活性炭吸附净化。(2)加强个人防护,建立卫生操作制度。接汞作业应穿工作服,戴防毒口罩或用2.5%10%碘处理过的活性炭口罩,工作服应定期更换、清洗除汞并禁止携出车间。班后、饭前要洗手、漱口,严禁在车间内进食、饮水和吸烟。(3)职业禁忌证。患有明显口腔疾病,胃肠道和肝、肾器质性疾患,精神神经性疾病。妊娠和哺乳期女工应暂时脱离汞接触。2010年公卫助理医师辅导:金属汞中毒的作用表现金属汞中毒的作用表现:(1)急性中毒短时间吸人高浓度汞蒸气或摄大可溶性汞盐可致急性中毒,多由于在密闭空间内工作或意外事故造成。较少见。(2)慢性中毒慢性汞中毒较常见,早期表现为类神经征,如易兴奋、激动、焦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记忆力减退和情绪波动。随病情发展可表现为三大典型症状:易兴奋、口腔炎、震颤。少数患者可有肾脏损害。2010年公卫助理医师辅导:金属锰中毒的作用表现慢性锰中毒早期主要表现为类神经征,继而出现锥体外系神经受损症状,肌张力增高,手指明显震颤,健反射亢迸,并有神经情绪改变;严重患者锥体外系神经障碍恒定而突出,表现为帕金森病样症状。2010年公卫助理医师辅导: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在历史上是研究疾病流行的科学,即是研究在人群中发生某种疾病病例数上升的情况及其原因和如何控制的科学。由于传染病和非传染病都可以有大量发病,这些大量发生的疾病都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但是,传染病的流行(瘟疫)危害更严重,因此,早期的流行病学是以研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规律为主,并且形成了较系统的理论。随着多种传染病的流行逐渐被控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寿命的延长,慢性病和非传染病对人们健康的危害相对渐趋严重,所以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自然会扩大到非传染病。近年来,如何提高健康水平和延长寿命等问题也提到日程上来了。所以,现在几乎没有流行病学不研究的病种和医学问题。在研究的病种方面,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没有什么不同。流行病学是从群体水平研究疾病,临床医学是从病人个体水平研究疾病,基础医学是从亚临床水平研究疾病。临床医学主要是对具体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结合诊断与治疗也从个体水平研究疾病的病因、预后和卫生管理方面的问题等。流行病学则主要研究疾病在特定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疾病及健康有关状态与事件的分布规律(包括现象及原因),控制疾病以及促进健康等的对策。因此,流行病学的定义在目前可以规定为: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及其分布的原因,以及制订预防、控制和消灭这些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对策与措施的科学。现在,除了研究疾病问题以外,流行病学的原理与方法也被应用于卫生管理、健康教育及卫生服务的评价和某些生理、心理、病理和临床药理学的群体现象的研究上。所以,流行病学被有些学者看作是一门研究人类的生理、病理、心理的群体现象的方法学。我国的流行病学是在与疾病的防制紧密结合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我国的流行病学不仅仅是一门方法学,它还是应用于防制疾病,促进健康的实践医学,有着极强的应用性。临床专业医学生学习流行病学,应当把所学到的群体观点应用于今后的临床工作。在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也可以大到全人类。在这个群体中既包括病人,也包括非病人,而且常把这些人和其周围环境联系起来。它也可以扩大到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在内的一个生态学的群体。流行病学的研究及应用范围极广,使用的方法和技术很多。随着其他学科的发展,如血清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等,这些学科的方法逐渐被引入流行病学,以解决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问题。另外,流行病学方法还专门用于解决某些特定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的问题。因此,根据其特定的研究范围,流行病学有更细的划分,如血清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地理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肿瘤流行病学、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药物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慢性病流行病学等等。2010年公卫助理医师辅导: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是研究流行病学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调查、收集人群健康状况、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分析病例(或健康异常)的分布、变化及其规律,探索和阐明病因。流行病学调查包括隔离调查、爆发调查、现况调查、病例-对照研究、群组研究等。2010年公卫助理医师辅导: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指经节肢动物叮咬吸血或机械携带而传播的传染病。1.经节肢动物的机械携带而传播 如苍蝇、蟑螂携带肠道传染病病原体,后者一般只能存活25天。当它们觅食时接触食物、反吐或随其粪便将病原体排出体外,使食物污染,人们吃了这种被污染的食物或使用这些食具时而感染。2.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指吸血节肢动物叮咬处于菌血症、立克次体血症、病毒血症、原虫血症的宿主,使病原体随宿主的血液进入节肢动物肠腔或体腔内经过发育及(或)繁殖后,才能感染易感者。病原体在节肢动物内有的经过繁殖,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在蚊体内;有的经过发育,如丝虫病的微丝蚴在蚊体内数量上不增加,但需经过一定的发育阶段;有的既经发育又经繁殖,如疟原虫在按蚊体内。节肢动物自吸入病原体至能够感染易感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称为外潜伏期。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