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0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试题.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0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试题.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0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试题.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0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试题.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0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从“无为”到“有为”1汉初,由于长年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统治者吸取 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 的政策,如轻徭薄赋等,经过60多年的恢复,西汉的国力逐渐增强。2但汉初实行的 政策,逐渐酿成严重的 问题;土地兼并日渐严重;_ _为患北疆,为解决以上三个问题,汉武帝采用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加强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1汉代儒学的代表人物 ,迎合汉武帝加强 的政治要求,糅合了 、 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2内容:(1)思想上:认为要维护政治上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主张“ ” 、“春秋大一统”。(2)政治上:为加强君权,提出“ ”、“天人合一”和“ ”。(3)道德伦理上:提出三纲五常,即“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为臣纲”,和“仁、义、礼、智、信”。由于这些主张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扭转内外松弛的局面,被汉武帝采纳。三、儒学成为正统1在察举制中,把儒学作为选官的标准,这使儒学的地位大为提高。2在教育中,儒学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设立专门研究教授“五经”的教官为博士;在中央设立 ,由博士负责授课,考试合格后可以做官,打破了_ _对仕途的垄断、加强了_,一些出身低微的人也可以通过考试成为官员、这就扩大了_ _,同时将读书、考试、做官联系起来,既有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也进一步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各郡县也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这样儒学就垄断了教育。从此,儒学逐渐成为两千年来中国的 思想。K知识参考答案 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特点及评价1内容(1)董仲舒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2)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念;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3)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被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2特点(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学、阴阳学、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兼采百家。(2)核心是“天人感应”学说,强调王权的合理、合法性。(3)以神权限制王权。(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最终目的,完全沦为官方统治哲学。3评价(1)“春秋大一统”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国家、稳定社会秩序起着积极作用。但是其中的唯心主义成分应受到批判。(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起了积极作用。但是扼杀不同流派思想的专制做法不可取,不利于学术文化的自由发展。(3)宣扬“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具有神学迷信色彩;但又以“天人感应”学说限制无限的君权,继承和发扬了“仁政”思想,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4)“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提倡孝道,对中华美德的发扬光大起了积极作用,对现代社会道德建设也具有深刻的启示,但是“三纲”充满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5)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儒学开始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20172018学年江西抚州临川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董仲舒强调人君必须拥有“禁制”的权力,保持“能制”之势;并且君主要引导人们有所好恶,“然后可得而劝”,“然后可得而畏”,这样就“可得而制”。由此可知,董仲舒A汲取法家思想的精华B告诫统治者必须要实施仁政C宣扬“君权神授”观念D强调建立君主专制的必要性【答案】A 汉代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1)从思想内涵来看,汉代的新儒学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与改造了先秦儒学。(2)从与当政者的关系而言,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秩序;汉代儒学则退而求其次,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3)从地位上看,先秦儒学虽然也是为统治者提供统治方法的政治和伦理学说,但毕竟是在野的、带有相当理想色彩和批评成分的学说。而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学,则完全是一套官方统治思想,它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2联系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上升为汉武帝时期的官方学说。(20172018学年度湖南师大附中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有学者认为:“董仲舒的儒学很杂,包括先秦各家思想、巫蛊方术,因此提出天人合一,更多充满了神性的意识,与先秦儒学的思想有明显的差异。”据此推断,该学者强调董仲舒的儒学A融合佛道思想解释义理B背离了先秦时的儒学思想C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经糅合改造成为正统思想【答案】D 汉代时期儒学成为正统的原因及其影响1原因(1)汉初的黄老之学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汉武帝急需新的学说来维护统治。(2)董仲舒兼采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使其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和实用性。(3)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汉武帝能够通过思想统一来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2影响(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制宗教有一定的作用。(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0172018学年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汉书儒林传中写道:“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材料表明汉代儒学地位的迅速提高主要得益于A儒家学派重视教育B儒家学者对儒学的新发展C汉政府的大力提倡D研习儒学的士人阶层壮大【答案】C 1先秦时期,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显学”。秦汉之际,墨家急趋衰微,最终于西汉时期淡出历史舞台。墨家学派淡出历史舞台的最可能因素是A小生产者大规模减少B墨家学派背离了传统思想C“儒表法里,兼用黄老”的主流意识形态确立D因秦始皇焚书而遭到断绝2董仲舒在对汉武帝策问中说:“天者,群物之祖也,故遍覆包函而无所殊,建日月风雨以和之,经阴阳寒暑以成之。故圣人法天而立道。”他的主要目的是A宣传“天人感应”思想B为儒学提供自然法则支持C强化对君主的约束D宣扬春秋“大一统”思想3据汉书记载,汉宣帝本始四年夏四月壬寅,郡国四十九地震。(宣帝下罪己诏)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业,奉宗庙,托於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北海、琅邪,坏祖宗庙,朕甚惧焉。”材料反映的天人感应思想有利于A限制君权过度膨胀B教导百姓积德行善C巩固中央集权统治D打击地方割据势力4董学特性新论一书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C儒家学说只为统治阶级上升时期服务D周桂钿先生说法用意是全面继承董仲舒新儒学5汉武帝时期,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子弟,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兴办A加强了意识形态控制B促使其他学派文化凋零C实现了选官的公平化D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6汉初法律在秦律基础上制定,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在无法律明文规定时,则以儒家经义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这主要说明汉代法律A适应了外法内儒的治国理念B逐渐儒家化的发展特点C继承了秦代法律的刑事法规D宣扬了君权神授的理念 1汉武帝立卫子夫为皇后的诏书中引易诗之文,令有司议赏功诏中引孔子言政之事。后汉书祭祀志上记载:“据经依传,庶无咎悔。”这是因为汉代A独尊儒术的制度环境B祭祀与经学关系紧密C儒学变得更具诡辩性D政治沦为儒学的附庸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董仲舒是汉代的第一大儒,封建社会理论大厦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封建社会初期的有建树的思想家,同时,他还是汉代的第一大教育家。以上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方面。不过,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也包含了神秘主义的、形而上学的东西,特别是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其维护封建专制和压抑人性的方面,始终是消极方面,特别是到封建社会的后期,便日益走向了阻碍社会前进的反动方面。王永祥董仲舒评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加以评析。(要求:对董仲舒思想持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结合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1(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2(2014年江苏卷)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墨家学派的发展。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汉武帝时,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所以墨家的思想已经不符合当时的发展需要,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墨家学派并未违背传统思想,故B项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汉代董仲舒的新儒学。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见,董仲舒以“天人合一”等思想为依据,提出了“故圣人法天而立道”,即主张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合乎“天”与“道”的法则,表明董仲舒说出此段话的目的在于为儒学提供自然法则的支持,故选B;A项“天人感应”思想在材料信息中无体现,故排除;C、D两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3【答案】A 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汉代董仲舒的新儒学。材料中该学者认为不应绝对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因而具有进步性,表明其主张应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故选A。B项所述与材料信息相反,故排除;C项说法明显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5【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学。根据材料可知,学习儒学,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这体现了儒学政治化,国家由此控制了官员的思想,故A项正确;汉代的儒学糅合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其他学派文化凋零”的说法有违史实,故B项错误;实现了选官公平化的是科举制,故C项错误;郡县制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故D项错误。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汉代法律制度的新特点。材料反映了汉初法律本以秦律为基础,但后来汉律却强调了法从君出,德主刑辅、礼法结合,甚至在无法律明文规定时,以儒学的经义作为司法的依据,以上体现了汉代法律逐渐儒学化的发展特征,故选B。受汉代新儒学思想的影响,治国理念呈现了外儒内法的特点,故A项错误;C项说法仅适用于汉初法律的特征,故排除;D项在材料信息中无体现,故排除。 1【答案】A 2【答案】观点一:赞成董仲舒思想。史实依据:统一是中国发展的主流,“春秋大一统”思想可以为实现今天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理论支撑;董仲舒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有利于专制统治的长治久安;“五常”思想推崇仁义礼智信,可以改造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观点二:反对董仲舒思想。史实依据:“春秋大一统”思想充满唯心色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禁锢了人们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不利于学术文化的自由发展;“天人感应”学说宣扬了“君权神授”;“三纲”思想充满专制等级色彩。观点三:对董仲舒思想应该一分为二地客观评价。史实依据:可以参考上面两个观点。【解析】本题考查对董仲舒思想的评价。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在回答时,首先要表明观点,如果是赞成主要从其思想有利于社会发展、政局稳定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角度分析;如果是否定则从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禁锢了人们思想, “天人感应”学说宣扬了“君权神授”,“三纲”思想充满专制等级色彩的角度进行分析,也可结合上述材料一分为二地全面分析。 1C【解析】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的相关内容。尚书等五经是由孔子整理而成的,而论语则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属于后人编订。汉代将尚书等五部书尊为经典主要是因为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而儒学思想植根久远,五经是早期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的著作,因此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五经”是孔子自己整理的典籍,而论语是孔子弟子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所以A项说法错误;汉代儒学是在孔子的儒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没有背离孔子的儒学思想,所以B项说法错误;焚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