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偶像崇拜调查资料汇总.doc_第1页
青少年偶像崇拜调查资料汇总.doc_第2页
青少年偶像崇拜调查资料汇总.doc_第3页
青少年偶像崇拜调查资料汇总.doc_第4页
青少年偶像崇拜调查资料汇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调查报告课题组实施的“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问卷调查,对于青少年中的“偶像崇拜”现象,重点关注了四个方面的问题:(1)“偶像崇拜”的比例和方式;(2)“偶像崇拜”的原因和认识;(3)“偶像崇拜”的体验与收获;(4)“偶像崇拜”的周围反应和对应。调查研究的目的和追求,是想获取当代中国青少年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其自身对“偶像崇拜”现象的看法和体认,反思我们对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的评价或担忧,审视我们对这类言行的教育和引导方法,从而试图以更具前瞻性的视野、更有战略性的文化建设方案、更符合青少年现实需求的教育办法,来推进我国青少年阶段的人生辅导和素质教育,并同时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的建设。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问卷调查的主要发现 1、目前中国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着“偶像崇拜”现象,其具体的行为方式是比较清楚的,但其存在比例是不确定的。在谈论“偶像崇拜”现象时,更多的青少年愿意把它作为“他者”现象,而不是自己介入其中的现实。调查显示,对于“您的同学中有没有特别喜欢、崇拜某个明星的人”,79.4%的被调查者认为“有”,11.1%的被调查者认为“可能有”;对于“您的同学中是否有人喜欢、崇拜某个明星到了疯狂的程度”,29.4%的被调查者认为“有”,32.2%的被调查者认为“可能有”。但对“追星族”在具体班组中所占的比例,则有30.3%的被调查者说“不清楚”,14.2%的被调查者认为有110,7.5%的被调查者认为有210,11.6%的被调查者认为有310,5.3%的被调查者则认为比例可能高达910。显然,青少年对“偶像崇拜”现象的普遍性更为确定,但对其存在的具体比例则没有把握。但另一方面,对周围不确定的“追星人群”的“追星”方式,他们又是清楚的。如在回答什么方式表现了部分同学已经“追星”到了“疯狂的程度”时,有78.5%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会“收集有关的一切资料”,65.8%的被调查者发现他们“天天唠叨某个明星”,11.1%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会“给明星写信”,33.3%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会“想办法参加有此明星出现的场合”,42.1%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已经为追星花费了不少钱财”;而认为“不清楚”别人是如何“追星”的人,仅有1.4%。有意思的是,对于“您是否正在崇拜某个明星”的问题,34.5%的被调查者回答“是”,65.5%的被调查者回答“否”;其中持肯定答案的49.3%是初中生、45.0%是高中生、22.1%是大学生。但与此相关,对于“您是否有过特别喜欢、崇拜某个明星的经历”,22.2%的被调查者说“曾经有过,现在没有了”,18.9%的被调查者是“正在经历”,5.3%的被调查者是“没有经历过,但想经历一下”,35.1%的被调查者是“没有经历过,也不想经历”(其中大学生是40.5%),6.6%的被调查者是“曾经经历过,以后还想经历”,2.3%的被调查者说“曾经经历过,以后不想再经历”,还有9.6%的被调查者觉得对自己是否有过“偶像崇拜”的经历是说“不清楚”的。这样“曾经经历”、“正在经历”和“没有经历但想经历”“偶像崇拜”的人,加起来还是达到了55.3%。2、多数青少年把“偶像崇拜”现象视为普遍、正常的人生追求,而非“青春期”特有的反应,并对此表示理解和有相当的共鸣。他们不愿意对周围的“偶像崇拜”现象进行简单的价值评判,而希望具体辨别和分析。调查显示,有60.4%的被调查者“不赞成”“追星只是年轻人才有的现象”,并且有10.4%的被调查者认为“这种说法是对青少年的不信任”。与此相关,有39.2%的被调查者对其父母辈的“崇拜政治领袖或知识精英”表示“很能理解”,36.0%的被调查者表示“较能理解”,并有8.9%的被调查者认为“要看崇拜谁”。这说明多数青少年把“偶像崇拜”现象视为普遍、正常的人生追求,而不仅是“青春期”的反应,并且他们并不认为长辈的“崇拜对象”和“崇拜方式”与自己有很大的不同,或比自己更崇高、更正确。应该说,他们对自己身边普遍存在的“偶像崇拜”现象感到正常、表示理解,并有相当的共鸣,很少有人认为这种现象正在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如:只有13.7%的被调查者认为那些“疯狂”的“追星”同学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认为其“疯狂”行为“影响了自己的正常学习”的也只有12.2%。对于周围同学中出现的“追星”现象,56.6%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不会“大惊小怪”,25.2%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会“无所谓”,12.0%的被调查者认为这要看他们追得是哪位“明星”,3项合计93.8%,再次证明“偶像崇拜”现象存在的普遍性和青少年群体对其的普遍认可度。调查显示,对于“崇拜某人就是个人迷信”的观点,有64.6%的被调查者“不赞成”,有21.0%的被调查者认为“有的人是,有的人不是”。对于“追星就是追求个性”的观点,有37.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赞成”,但又有47.5% 的被调查者认为“有的人是,有的人不是”。对于“追星”的同学与不“追星”的同学是否有区别的问题,36.3%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区别”,30.4%的被调查者认为“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看来,不少青少年对“偶像崇拜”现象的态度是相对理性的。3、目前青少年选择偶像的面比较宽,个人的“主体评价”正在取代“社会评价”的定位;尽管有耐人寻味的群体差异,但相似点多于相异性:青少年普遍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独立精神,大胆追求人格魅力、个性气质和个人才华。调查显示,被调查者正在崇拜的偶像:(1)外国和港台的“明星”多于大陆的“明星”(三者的比例分别为28.8%、31.6%、6.2%),但三者都在崇拜的人占三成以上(33.4%);(2)影视“明星”多于体育“明星”(两者的比例分别为37.2%、23.3%),但两者都在崇拜的人也占三成以上(39.5%);(3)活着的“明星”要比去世的“明星”、年轻的“明星”要比年长的“明星”(35岁以上)更耀眼(前组比例为68.3%比4.5%,后组比例为57.1%比7.1%),但两者兼顾的也分别达到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前者为27.2%,后者为35.7%)。yn1 由此可见,目前青少年选择偶像的面还是比较宽的,他们更多地选择那些年龄与自己相似或略长一点的“明星”和“名人”,但也不排除其他。(需要说明的是,因为一般国内讨论中,把“偶像”和“榜样”作为一对差异来进行分别论述,故本次调查仅就“偶像类”崇拜现象进行探讨,并且不把它们与“榜样类”选择作对比。因此,有关的调查选项中,没有列入政治、科技、军事、文学艺术等名家、名人。)对于值得崇拜的“明星”首先要具备的条件,被调查者的选择是(限选1项):“人格魅力”占首yn2 位(23.9%),“个性和气质”其次(23.7%),“才华横溢”再次(22.2%),“对社会有重大贡献”被排在了第四位(11.3%)。其他选项依次为:“漂亮/英俊”(5.6%),“不清楚”(4.3%),“无所谓”(2.9%),“阅历丰富”(2.4%)。从这组数据中不难看出,个人的“主体评价”正在悄然取代“社会评价”原先的定位,成为青少年自我评估的第一标准。就这一问题而言,调查也显示了耐人寻味的群体差异:(1)从年龄和学历差异上看,大学生的前四项选择是才华、个性、人格和社会贡献,高中生的前四项选择是个性、才华、人格和社会贡献,初中生的前四项选择则是才华、个性、社会贡献和人格。(2)从地区和经济背景上看,城市籍学生的选择排序是个性、才华、人格和社会贡献(24.6%、23.8%、22.3%、9.4%),城镇籍学生的选择排序是人格、个性、才华和社会贡献(32.5%、23.4%、18.5%、8.3%),乡村籍学生的选择排序则是人格、个性、社会贡献和才华(24.2%、21.2%、20.2%、18.7%)。这些差异可能折射的是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差异、城乡教育与文化发展的差异、青少年不同成长阶段对自我认识的差异等。但总体看,相似点多于相异性,即中国青少年普遍地开始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独立精神,他们对人格魅力、个性气质和个人才华有着大胆的追求。4、“偶像崇拜”是一个有着共同特征人群的人生体验过程,更多地是一种娱乐活动。青少年主要采取交流、模仿和评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偶像的崇拜。有超过六成的青少年渴望与偶像交流。收集和分享收集是目前青少年比较流行的“偶像崇拜”方式。模仿自己的偶像是许多青少年成长历程的一部分。调查显示,许多青少年会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偶像的崇拜,如给偶像写信,模仿“明星”的唱歌、打球、健身、着装、化妆、穿鞋、饮食,收集心中偶像的有关资料或上网参与聊天和“明星”俱乐部活动等等。调查发现,直接给心中偶像写过信的人数是有限的,仅有3.3%的人写过1-5封;63.7%的被调查者说自己“没有写过,也不想写”,21.1%的被调查者则说自己“没写过,但想写”。这部分被调查者的交流渴望,也体现在他们对“网上明星俱乐部聊天活动”的态度上,在自己的偶像可能出现或作为聊天对象时,分别有3.5%、5.5%、8.6%、23.1%的被调查者说他们“每次参加”、“尽量参加”、“偶尔参加”和“想参加”,4项比例的总和为40.7%,若加20.3%的“不知道有此活动”的被调查者就是61.0%,超过了“没有参加,也不想参加”的39.0%的比例。换言之,约有超过六成的青少年渴望与偶像交流,或以谈论自己偶像的方式与他人交流;如果他们在现实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这种条件,他们就可能借助网络的“虚假社区”来实现自己的需求。收集和分享收集是目前青少年比较流行的“偶像崇拜”方式,分别有19.2%和56.2%的被调查者“经常收集”和“偶尔收集”“明星”的照片、签名、资料等,“没有收集,但想收集”的被调查者也有12.8%。这些收集活动常常也是他们平时同学间、朋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分别有15.8%和47.0%的被调查者将自己的收集与同学“经常分享”和“偶尔分享”;另有14.6%的人“没有分享,但想分享”和22.6%的人“不想分享”。“不想分享”的人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比较个人化的选择和“隐私”的一部分。模仿自己的偶像是许多青少年成长历程的一部分,分别有9.1%和32.9%的被调查者“经常模仿”和“偶尔模仿”,另有11.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没有模仿过,但想模仿”,3项合计则约有53.4%的被调查者有模仿冲动;但却有46.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没有模仿过,也不想模仿”。这可能表明“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一个重要区别,即“偶像崇拜”更多地是一种娱乐活动,首先是通过“开心一刻”来缓解学习压力和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困境,通过他人经验的“替代性体验”来释放心理能量和解放潜在欲望,并可能因此也开阔眼界、了解他人和探秘人生。如果说通过模仿偶像也促进了自我意识和能力的增长的话,一般是间接的、顺其自然的,而不象“榜样学习”那样,从一开始就有一种明确的指向或刻意的追求。因此,有47.4%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偶像崇拜”不会影响自己与周围同学之间的关系;对于“如果您有所崇拜的明星,您认为他(她)对您的成长会有帮助吗?”,只有6.2%的被调查者回答说“会有很大帮助”,41.7%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会有一些帮助”,另有26.7%的被调查者认为“不一定有帮助”,还有10.8%的被调查者认为对此“不清楚”。这些回答可能提醒我们,不要把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行为看成是十分明确的“学习”行为,认为他们崇拜谁就会像谁,模仿什么就会是什么;在每天必须完成的那么多有明确目的的、指定性的、繁重的学习之后,青少年们更多地在类似“偶像崇拜”、“明星迷恋”的活动方式中享受“轻”的、无目的性、无规定性、无期待性的乐趣,也有许多阅读和模仿行为可能只是为了不落伍于时尚或跟上时代节拍。当然,调查也发现,约有6%左右的青少年因为种种原因,把模仿偶像当作了生活之“重”,渴望放弃或摆脱正规学业,追求远大“星”程,但这毕竟是极少数。5、对于青少年中的“偶像崇拜”现象,被调查者父母的态度为:半数“不反对”、四分之一“反对”、四分之一“不关心”;被调查者老师的态度为:三成“不反对”、三成多“反对”、三成多“不关心”;父母和老师的态度随着青少年年龄与学业的变化而变化,与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历程构成矛盾。青少年随着年龄与学业的提高,其“偶像情结”逐步淡化。此次调查重点了解了父母和老师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一般反应。对此,有26.9%的被调查者感到他们的父母“理解,不反对”,22.9%的人感到父母“不理解,但不反对”,2项合计父母“不反对”的人约占半数。感到父母“理解,但反对”的被调查者有17.8%,“不理解,也反对”的有7.2%,也就是说有四分之一的父母对此是持反对态度的。耐人寻味的是,还有12.8%的被调查者认为对此父母的态度是“无所谓”的,12.4%的人对于父母的态度是“说不清”的,这也许说明约有四分之一的父母让他们的孩子感到是不关心或无暇关心孩子的日益成长和心理变化的。可能因为“偶像崇拜”现象更多地出现在家与社会中,所以被调查者感到老师对此“理解,不反对”和“不理解,但不反对”的比例分别是18.4%和12.6%,即最少有三成的老师让青少年感到对此是不反对的;感到老师“理解,但反对”和“不理解,也反对”的比例分别是23.2%和8.9%,也是三成强;另有11.4%和25.5%的教师让被调查者感到对此“无所谓”或“说不清”。这些数据可能说明,普遍存在于青少年中的“偶像崇拜”现象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处于既不提倡、也不重视和利用的隐性位置。当然,对于“偶像崇拜”现象,父母和老师的态度是随着青少年年龄与学业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如:父母对子女的“偶像崇拜”行为“理解,但反对”的,在初中、高中和大学三个学历、年龄层的比例分别是26.6%、17.3%、13.9%,老师对此“不理解,但不反对”的,在初中、高中、大学的比例分别是7.4%、10.4%、15.9%。由此可见,父母和老师反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原因,不在于双方是否能在偶像选择上相互理解,而主要是现实环境造成的两种担忧,即对学习压力的担忧和对孩子自主判断能力的担忧。但这与青少年的成长历程构成了矛盾:“偶像崇拜”一般是在青少年初中阶段14岁前后频频出现的成长现象,到了家长和老师认为青少年比较成熟和可以自立的大学阶段,则是“偶像情结”开始弱化或淡化的时期。也正因为如此,调查显示出确认自己“正在崇拜某个明星”的初中生占49.3%,高中生占45.0%,大学生占22.1%。6、媒体的宣传和报道是青少年了解偶像的主要渠道,有六成多的青少年对有关电视节目不满,对于“明星”的“包装”大多数人有清醒的认识。调查显示,分别有14.2%和32.1%的被调查者表示,在听到或看到别人“批评”自己的偶像时“非常在意”或“比较在意”;29.5%和11.9%的被调查者对此表示“一般”和“无所谓”。虽然有82.7%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收看”或“偶尔收看”电视上的“模仿秀”和“与名人对话”节目,但只有6.2%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喜欢(其中初中生占10.5%、高中生占7.2%、大学生占3.6%),有49.4%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些节目质量“一般”,加上“不喜欢”的人,不满者有六成多。与此同时,青少年对媒体不断“包装”“明星名人”的现象有较清醒的认识,有27.4%的被调查者认为这种“包装明星”是“应该”的,13.5%的人认为是“不应该”的,22.7%的人持“无所谓”的态度,31.0%的人认为“要看具体人”。这四种选择都带有一定的理性思考,说明大多数的青少年能不同程度地意识到,“偶像明星名人”具有“外包装”、被“炒作”和被虚构的一面。结 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归纳出几条基本的调查结论:(1)“偶像崇拜”现象在目前的中国青少年中普遍存在。(2)与“榜样学习”不同,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现象更多地是一种娱乐活动。(3)多数青少年不愿意对自己周围的“偶像崇拜”现象进行简单的价值评判。(4)超过六成的青少年渴望与偶像交流,或以谈论自己偶像的方式与他人交流,有近一半左右的青少年认为“偶像崇拜”不会影响自己与同学的交流。(5)目前青少年的偶像选择面还是比较宽的,被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其主要条件分别是:才华、个性、人格、对社会的贡献。(6)虽然青少年群体自身对普遍存在的“偶像崇拜”现象感到正常,并有相当的共鸣,但约四分之一的父母和三分之一的老师对此现象表示反对;父母、老师反对的原因不在于与孩子是否能在偶像选择上相互理解,而主要是对孩子学习压力和自主判断能力的担忧。这与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历程构成了一定的矛盾。(7)目前国内媒体的“明星名人”节目或报道对青少年很有吸引力,但有近一半的青少年认为这些节目和报道质量“一般”。 从中国教育体制的背景看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 在谈到“偶像崇拜”和“追星现象”的原因时,天津学者郭栋的一篇短文表达了两个与众不同的认识:一是认为当代青少年的“追星”或“偶像崇拜”现象是一种自然的普遍现象,因为这与人类童年的图腾和神灵崇拜是相似的;二是可以把当代青少年为一些心中偶像而做的迷狂举止,看作是他们对自己学校生活的一种心理调节。该文提出,不同民族的“先民们”都曾虔诚地将一种东西或大鸟或兽或草或石头或心中的某种想象看成是神灵并作为偶像,在极其庄重和执著的仪式中集体膜拜,甚至以鲜血和生命来祭祀。与一些人以为古代图腾仅仅反映了古人的幼稚和愚昧一样,“追星”和“偶像崇拜”现象在当代中国也极易成为“让人担心的下一代”的标志之一。文章罗列了类似的担心有:“追星”是不成熟的“偶像崇拜”,是少男少女的“精神快餐”,是大众传媒和商业的误导,是教育的脆弱和尴尬,是社会示范效应的移位(郭栋追星一族,中国青年研究,1998,5)。也许是因为作者熟知当代青少年的心理,所以文章很简洁地回答了一些父母和师长对“追星族”的主要疑问:为什么不崇拜科学家,而要去围着唱歌演戏的转悠?郭栋认为有两个原因:普遍的原因,是娱乐圈的偶像更贴近这个年龄段的心理需求,他们是在审美而不是在认知,并不把心中的偶像作为其“认知权威”。如前所述,也许这时候他们还不具备成熟的理性思考,但审美的冲动和选择的得失,有可能把他们引向日益成熟的理性思考。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是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学业的重压与青春梦幻之间的矛盾。一位中学生这样写道:九门主课,十年寒窗,我们并不抱怨,只是对于那尚未成熟的大脑来说,实在是极大的负担。因此我们常常需要一些润滑剂,使被“XYZ”和“之乎者也”阻塞住的大脑机器重新运行(同上注,同时参见中国青年出版社向着前途的询问和企盼中学生谈自己)。因此,文章认为,“明星”和“偶像”是许多青少年心中的完善,是他们理想中的自我但也是无法实现、也没有精力实现的青春之梦。 1、青春之梦“无精力实现”青春之梦的“无法实现”也许是暂时的,但“无精力实现”却是致命的。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还处于十分初级的阶段,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口号虽然已经喊出,但事实上暂时还是无法兑现的良好愿望。不仅如此,它还在现阶段中进一步加重了学校和学生的心理负担。因为学业负担不能减,减了就是时间、经济和自尊的高额付出;“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又进入“参考性入取条件”的选项,达不到的依然是时间、经济和自尊的高额付出。现在中国的青少年每天花在“规定性”学习上的时间已经超过一般成年人的工作负担,他们早出晚归,每天中午不休息,每天晚上和“双休日”应做的“作业”,以及如果想“出色”就必须做的“超前性”作业和必须参加的辅导班,已经让孩子们及其家长都一起感到窒息。什么叫心中有梦却“无精力实现”?什么是这种梦想的转移及其后果?首先,他们缺乏自由的时间。马克思认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216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只有在自由的时间里,人才可能有积极的存在和创造性的发展。但是目前中国青少年的自由时间因为课业极其繁重而过于稀缺,青少年寻找快乐的本性在漫长的必要学习时间里,被现实原则严密封锁。于是在有限的剩余学习时间里,他们高度压缩、聚集的孩童本性就不顾一切地寻隙逸出,冲向弗洛伊德所说的“本能”的快乐原则。他们的自由时间之所以差不多都投向了“明星”和“偶像”,投向了音乐和网络,投向了大众媒体制造的娱乐天地,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失衡只有那样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得到释除,他们不能自主的委曲只有在意象世界的造梦机制、理想图解和安慰语气中得到虚假的安慰。其次,他们没有足够的阅读、对话和交流。美国和加拿大的中学生都差不多下午3点放学,但学校规定每人每月需读40本课外书,每本在300页以上。他们必须选择自己最欣赏的书,撰写简洁的读书笔记,写出自己对这本书的意思归纳和理解。这一方面训练了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简捷提炼某一事件大意或重点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广泛的生活阅历和细化了他们的感情世界。同时每次课堂上的读书报告讲评,都是青少年在自身群体内对共同关心的问题的多次对话和深深浅浅的交流。在这种对话和交流中,组织的学习通过个人的学习以及集体活动的规则,不断促使青少年对自我选择、已有理解的不断反思和改变,并由此在学习中得到足够的理性启蒙。自主地选择和独立地探讨人生和分析问题,是一个孩子不断与成人世界分享“理性”的机会。经常的交流和对话,是让一个孩子发现差别、反省自我的途径。但我们的孩子们正在忙于学习各种各样的实用知识。这些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为的是让他们能更好地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这些知识里也包括许多道德和理想的教育,但还主要是通过教师的阐述和以“规定动作”方式进行的检验。我们一轮又一轮的“辩论赛”、“主持人赛”、数理化“金杯赛”都不是在求“智”,而是求“胜”。 2、教育的环境消解了“榜样”的魅力(1)目前我们的教育体制还没有体现出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现代教育原则,学校依然是为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主要场所。在最有效的“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校只能是鼓励单一发展,学生和家长只能是接受统一评判,让学生成为“容器”,让毕业者成为“标准件”。这种“千人一面”的教育方式,严重阻碍了青少年个性的张扬和创造力的培养。虽然近期“高考”改革有了许多新思路(北京青年报2002年7月中旬报道:教育部近期正在积极推进高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