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字的教学原则.doc_第1页
浅谈汉字的教学原则.doc_第2页
浅谈汉字的教学原则.doc_第3页
浅谈汉字的教学原则.doc_第4页
浅谈汉字的教学原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汉字的教学原则提要: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是公认的难点。这主要是由于汉字以表意为主兼表音的语素音节文字性质决定的。汉字的教学要切合汉字的特点来进行:要随文识字和集中按汉字规律识字相结合,字和词相结合,利用表音表意特点识记汉字,揭示汉字文化信息来引发学习兴趣,分析结构部件、按笔顺笔画书写书空,加强对比和引申,反复练习。关键词:汉字;特点;教学原则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世界上大多数古老文字都早早走上了拼音化的道路,汉字只走到表意兼表音的阶段就停止下来。汉字之所以没有完全走到拼音化道路,除了没有受到一种强势的语言文字系统的交汇和影响外,更主要的是汉字适宜汉语的特点。也由于这样,汉字相对于其他文字,特别是拼音文字来说,要难学难写得多。比如苗族学生学习刚刚创立的苗文只要学一个月能写会认会读了,汉族学生学汉字学到大学在某种方面恐怕还没达到苗族学生学苗文一个月的水平。这绝不是夸张。因为苗文是直接记音的表音文字,而且一个音对应一个字母,学会了字母、拼读拼写规则,你读出一个苗语词的音,他就能写出文字来,也能懂得意思,尽管这个文字他没有学到过。而像“饕餮”这样的汉字,恐怕部分大学生都不会写,不会读,也不会认吧。1 汉字的特点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是公认的教学难点。这主要是由于汉字是以表意为主兼表音的“语素音节文字”1P18性质决定的。根据语言文字记录语言结构系统中的单位来看,记录音素的文字是音素文字,如英文、法文、俄文等,记录音节的文字是音节文字,如日文的假名,记录语素的是语素文字,像汉字象形字“山”、指示字“上”、会意字“歪”等表意文字。而像“琵”和“琶”这样的表音假借字,可以看成音节文字,“饵”、“铒”、“洱”等既表意又表音的形声字可以看作是介于语素字和音节字之间的一种文字。因为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一个文字表示一个词,或两三个字表示一个词,所以汉字数量非常庞大。汉语大字典收字54678个,中华字海收字竟达85568个!这么多字对于汉语学习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不过,常用字的数量不过数千,“一个人如果掌握3000个高频汉字,他阅读一般书报时不认识的字还不到1%。”2P15属于语素音节文字的汉字给汉字文化圈之外的学习者的感觉是一幅幅错乱的图画,难以辨认。这是因为由笔画、部件组成的汉字是一种二维的、平面性的、方块形的文字,结构复杂,认知过程包括形与音、形与义以及音与义的结合;而汉字文化圈之外的音素音节文字是一种一维的、线性的、线形的文字,结构简单,认知过程只要音与义结合就行了。也就是说,拼音文字的组合只有先后顺序,而汉字不仅有相当于拼音文字先后顺序的左右,还有上下、内外、中心与四周等错综复杂的关系。汉字字形虽有很强的表意功能,但汉字的发展,这种表意功能大大退化,大多变成了记号,而且汉字形近字比较多,不要说对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就是对汉语作为母语的学习者也是很大的负担。汉字不能通过拼读获得准确的读音,只能依靠记忆记住字音,而且同音字很多,这也是学习的困难之处。汉字虽有一套意符系统但不严密,很多意符今天已经不能准确表达意思,而且一字多义的情况很普遍,无法做到学一个字,就能会运用,只能对这个字的各种意思都有所了解才会运用,才算真正学会了这个字。数量巨大,结构复杂,识别困难,是汉字的主要缺点,但汉字也有自己的优点。比如汉字蕴藏丰富的信息,构形构意具有理据性,认知习得有独特的特点。汉字蕴藏丰富的信息。“汉字作为二维展开的平面性的方块形的文字,集形、音、义于一体,小小方块负载着多种信息,一个汉字简直就是一个魔块,一个集成电路。哭字就像两只哭肿的眼睛,还在掉泪;笑字正表现了一副笑眯眯的眼神;一见忐忑,我们就感到心里七上八下的不安;囹圄二字又让人体会到与外界隔绝的囚禁滋味。”3P16特别是其中蕴藏的文化信息:如蕴藏汉民族认识世界及世界万事万物的方式,蕴涵有汉民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审美和价值观等。汉字构形构意具有理据性。汉字的理据性主要表现在用汉字表示、记录汉语词语的“六书”上,如“月”、“山”等象形字词用类似简笔画的方式把人类感知到的事物描绘出来;“本”、“末”等指示字词是在象形字符上加指示符号示意该词所指的事物;“休”、“鸣”等会意字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符表示新的意义;像“其”是表示簸箕的象形字,后来借用记录助词和代词,这样的假借字;“疯”、“枫”等形声字是用一个表示读音的汉字或符号加上一个表示义类的汉字或符号。汉字的认知虽然复杂难识,但也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习得特点。周健在汉字教学理论与方法介绍了汉字和拼音文字习得方式的不同:拼音文字在后脑的威尼克语言区主要靠多做听说训练习得,汉字在前脑的布诺卡区主要靠多看、多写、多说,以“运动”方式获得。因此老师上课要多板书,多布置学生阅读和书写。4P1302 汉字的教学原则汉字的教学要切合汉字的特点来进行,因此我们认为要贯彻如下基本原则:一是随文识字和集中按汉字规律识字相结合。长期以来,对外汉字教学大都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其优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利于掌握汉字的意义和用法,每学一个新字都是形音义紧密结合,避免忽视汉字的学习和记忆,缺点是无法按汉字本身的规律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所以要把随文识字和集中按汉字规律识字相结合:先教独体字、笔画、笔顺,再教合体字、部件和结构,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经常安排一些集中识字课型,如按象形字、指示字、会意字、形声字、假借字等类别字,按表示手、脚、眼睛、口、身体等的动作的类别字,按人身体各器官各部分、常见动物、植物、家具、文具等的名称的类别字集中学习,在“汉字形音义结构的网络系统”5P120、在“汉字构词的词义的网络系统”6P121中集中学习,以及寻找近义词、同音词、反义词等等各种集中识字方法,来学习一些常用汉字,扩大识字量。二是字和词相结合。汉字作为语素文字,它组合新词的能力极强,而复合词的意义一般可以由其组成成分去推求,学习汉字对学习汉语词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很多学者认为,真正体现汉语结构特点的是“字”,不是“词”,只有把“字”作为与词汇、语法教学的一个基本教学单位,才能体现汉语的特点。对外汉语教学要加强作为形音义结合的“字”的教学,安排一定数量的集中识字课型,按汉字的结构规律进行汉字教学,而不仅仅是把“字”作为书写单位,作为词汇教学的附属品。不过现代汉语词汇中单音词所占分量较少,以双音词为主,在交际中使用的是是词,不是字。因此,“在强调汉字教学的同时,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仍不能动摇。字与词的教学应该紧密结合,充分应用汉字极强的组词能力,采取以字解词、由词析字的办法,培养学习者望字猜义的能力,了解组字成词的规律。”7P174-175另外,以“词本位”为基础的对外汉语教材,字词比例太低,不合乎汉语的实际情况。因此字和词结合不仅仅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结合词、句、文并在词、句、文中理解字的意义,指学习字的时候要多组词,借字来学习词,扩大词汇量,也指把集中识字和集中识词结合起来,在字词的网络系统中学习字词。三是利用表音表意特点识记汉字。这就是要按照汉字构形构意具有理据性的特点来进行教学,根据“六书”的理论来分析字形,识记字音,理解字义,根据汉字表示汉语词语的方法,对汉字形音义进行归纳、分析,可以激发外国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对于象形字、会意字、指示字要讲解字形的演变及其表示意义的方法,形声字要通过形旁和声旁的系联,串起已经学过的或常用的汉字,帮助学生认识形声字的结构规律。举例来说,教学生字“清”时,要问学生,认识哪些含有三点水(氵)的字,学生可能会说出“江”、“河”、“海”、“洋”、“洗”、“溪”、“湖”、“流”等字,教师把这些字写在黑板上,并问这些字都与什么有关,学生自然知道是与“水”有关;然后又问学生,哪些字里含有“清”的右边部分?学生可能会说出“请”、“情”、“蜻”、“晴”、“静”、“睛”、“精”、“靖”、“婧”等字,教师有意把这些字分两行写在黑板上,然后问学生,这些字的读音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会发现:第一行的字的声母韵母都一样:qing,第二行的声母韵母也一样:jing。这样通过对字音、字形、字义的分析、归纳可以将汉字之间的联系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会一个汉字的同时掌握相关的汉字,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四是揭示汉字文化信息来引发学习兴趣。上文说到汉字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蕴藏丰富的信息,特别是文化信息。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因为笔画部件多,结构纷繁复杂,声旁不一定表音,汉字确实难记、难认、难写,一般的汉字教学确实枯燥乏味。进行汉字教学时揭密汉字中的文化因素,让学生体会汉族先民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一定程度克服因为汉字难导致的枯燥乏味。例如“姓”这个形声会意字来自“天子赐姓”,“姓”是指天子是女人所生,所以从“女”从“生”,“生”亦声;天子的母亲某一天与天神感应,受孕而生下天子,天子因生而赐姓。“姓”字可以告诉我们如下一些古代的文化信息:姓是怎么来的;天子是怎么出生的和身份的高贵:非凡夫俗子,乃上天的儿子,是天帝派来管理人间的,具有至高无上的威权;统治者是怎样神化自己忽悠百姓的;曾有一个时代是以母性为尊和把母亲作为家庭的核心的母系社会等文化信息。再如“监”,其繁体字的左上部分的“臣”是“目”的变形,右上部分是“人”的变形。字形表示了一个人睁大眼睛看有水的“皿”,表示照视,也就是照镜子的意思。这反映了远古时代没有镜子,一直是把水当作镜子的文化信息。尚书酒浩引古人言:“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体现了“监”字的原意。“监”字后来有监察、监临等意思,后来用“鉴”字延伸了“监”的本义,因此“鉴”也有照镜子的意思。如果这样在汉字教学中贯通古今,揭示汉字的文化信息,相信汉字教学不会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情趣,“汉字难”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而且,这样的汉字教学既开发了学生的智慧,又增长学生的知识,而非机械灌输和死记瞎抄。五是分析结构部件、按笔顺笔画书写书空。上文说到汉字的结构复杂,给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感觉是一副错乱的图画,难以辨认。这就需要解析汉字,分析其结构,把它分解成部件,再进一步把部件解析为笔画,分析这些笔画按怎样的顺序组合起来的,才能化难为易,取得汉字的“字感”。笔画是现代汉字的最小构形单位,要把每一种笔画的名称教给学生,并训练学生边念名称边写,把笔画写准确,起笔转笔要顿,收笔要迅捷。要掌握基本的笔顺: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里边后封口;写字时候能按笔顺边写边说出笔画名称。部件是具有组字能力的汉字形体结构单位,是掌握汉字字形的关键,对于分析字义,认读字音也有很大的作用;学习并牢靠掌握部件的形音义,可以减少学习汉字的难度。部件和部件是按一定的结构组合成汉字的,汉字的结构一般包括: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半包围结构,独体字结构,品字结构等。掌握汉字的结构,对获得汉字二维空间的“字感”很关键。有的老师布置汉字抄写作业,一个字写拼音、抄写、组词占据两三行,严重打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学生为了完成作业就潦草写字,养成了写字不端正的毛病。为了改变这种机械瞎抄的毛病,还能让学生会写会认要学的生字,一要少写,每个生字抄写不多于三遍;二要反复写,除了刚学后要写外,单元结束、期中、期末再写一遍,三要加强书空。所谓“书空”,就是不带墨汁用手指在空中、桌上、书上等空写,边写边念出笔画名称,写的时候同样讲究起笔转笔的顿挫,收笔的迅捷,写得有模有样,最好结合分析结构、部件、组词、拼音进行。如写“转”字,口中一边念“转,翻转,转身,zh-u-n-zhun,左右结构,车字旁,专字边,横,撇折,竖,提,横,横,竖折折,点”,用手指一边在空中或其他地方空写出这些笔画。一般在读课文读到生字表或读课后的生字表以及老师抽查学生是否记住生字时,都可以书空。书空除了能记住汉字的结构、部件、整字外,最大的好处是记忆汉字的笔顺。六是加强对比和引申。上文讲到汉字教学最难在于形近字、同音字和多义字。这本来就是汉族学生的学习难点,对没有接触二维平面的汉字的母语为拼音文字的学生来说就更难了,特别是处于对汉语汉字的混沌模糊阶段的学生就因为分辨不清而经常张冠李戴。形近字,像“今”和“令”,“土”与“士”,“日”和“曰”,“凉”与“谅”,“乒”和“乓”,“刀”与“力”等,少一笔,多一笔,长一点,短一点,胖一点,瘦一点,或其中一部件稍有区别,或笔画之间存在相离、相交、相连等不同的位置关系,学习者往往忽视它们之间的区别而张冠李戴。如“历史”写成“历吏”,“拟人”写成“似人”,“休息”写成“体息”等等。同音字也因为没有彻底弄清它们字义之间的区别,没有完全学会每一个同音字而同样张冠李戴,互相混淆。比如“严厉”写成“严历”,“利害关系”写成“厉害关系”,“寻人启事”写成“寻人启示”等等。为了避免出现这些错误,教学中就必须加强形近字、同音字之间的对比,比较字形、结构和字义的不同;讲评作业作文中必须抓住因为形近字、同音字误用而出现的错误,详细分析错误的原因,告诫学生注意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和使用。多义字是造成无法彻底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会一个个汉字的主要原因。一个汉字往往有几个意思,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比如随文识字的环境中只学到其中的一个意思,要对这样一个生字做到会写会认还可以,但要做到会用就难了。因为只有弄懂了这个字的所有意思,知道它出现的所有语言环境,才能正确使用这个字。要弄懂这个字的所有意思,较好的办法是注意字义是怎样引申变化的,全面了解所有字义之间的关系。例如学习“道”,它的本义是路,如“行道之人”、“康庄大道”;由于路是通往不同方向的,于是“道”就有了“方向”义,如“志同道合”;从方向又产生“道理、方法”的意义,如“得道多助”、“医道”;再引申出“讲道理、说话”的新义,如“道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