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研究2.doc_第1页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研究2.doc_第2页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研究2.doc_第3页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研究2.doc_第4页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研究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研究 杨 芬一、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基本界定(一) 环境侵权的概念和特征侵权行为是一种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环境侵权行为是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的。早期的社会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一些零星的、小规模的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并不构成实质性威胁,因此,有关的法律规定也很不发达。但是,产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现代意义的环境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也相伴而生,与此相关的权益侵害现象也更为严重和频繁。环境侵权这一概念早为英美法学家提出并使用,但他们并未对其进行严格界定。目前,对环境侵权称为“公害”,制定了公害对策基本法;英美国家一般称为“妨害”,美国法律协会所编侵权法重述将妨害分为公共妨害和私人妨害;而德国、法国则单纯从司法角度将环境侵权称为“干扰侵害”或“邻近妨害”。而在我国,法律上同时使用了多种形式不同但含义相近的表达方式。我国学者多从追究加害人民事责任的角度来探讨环境侵权行为的涵义。有学者认为“公民或法人因过失或无过失排放污染物或其他损害环境的行为,而造成被害人人身或财产损失时,要承担民事责任”;有学者认为“危害环境的侵权行为是一种特殊侵权行为。其侵害的客体包括他人的财产权、人生权和环境权”;也有的学者认为“环境侵权行为是在环境活动和生产、生活等其他财产、人生权益,并致他人以环境权益或其他财产、人身权益损害的行为”;还有的学者认为环境侵权应界定为“因产业活动或其他人为原因,致生自然环境的污染或破坏,并因而对他人人身权、财产权、环境权益或公共财产造成损害或有造成损害之虞的事实”;以上表述都认为环境侵权行为应该承担民事责任,而这种特殊侵权行为侵害的对象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环境权益。笔者赞同上述学者的观点,但同时认为环境侵权行为根据其造成的危害,不仅应承担民事责任,而且在有些情况下,还应承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对环境侵权行为进行更为全面地认识,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制裁环境侵权行为,同时防止和减轻侵权行为的损害。而环境侵权是指因行为人污染环境造成他人财产权、人格权以及环境权受到损害,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种特殊侵权行为。环境侵权行为迥异于一般的侵权行为,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环境侵权行为主体的复数性和不平等性。平等性是民事主体的显著特征,且一般侵权行为基本上属于“个人损害”,由单一主体实施。然而,在环境侵权这一新型的现代社会权益侵害现象中,行为主体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在环境侵害的过程中,单一主体的排污行为或其他排污行为可以构成环境侵权,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构成侵权的往往是多数侵权主体所为,是由其合力造成的,并且多个侵权主体间往往不存在共同的故意或过失。另外在环境侵权中,环境侵权者往往是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而受害者往往是欠缺抵抗力的一般公民。双方实力地位相差悬殊,无平等权可言。因此在环境侵权行为中传统民法中的法律关心主系双方的平等性无从谈起,使受害者由于自身的信息、知识的缺失,很难证明加害者的过失。(2)环境侵权行为的复杂性、广泛性。环境侵害行为,包括污染行为和破坏行为,而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又有更多的具体表现形式。例如,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核污染等。侵害发生的机制也是多种多样,如物理机制、化学机制、生物性损害等。环境侵权侵害的往往是不特定的对象,其影响范围大、地域广,受害的生命个体数量多,其侵害的民事权益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环境侵权往往侵害多数人的生命、身体、健康、财产及其他各种生活上的利益。面对如此广泛的具有不同性质的侵害对象进行公平、有效的救济,是现代侵权法必须解决的问题。(3)环境侵权行为方式的间接性。环境损害发生的过程很复杂,具体侵权行为可以分成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一般侵权行为多属于直接侵权行为,即行为人的行为直接作用于受害人。然而在环境侵权行为中,环境损害发生的过程很复杂,具有间接性。污染物质往往并不直接发生损害,而常在经过转化、代谢、富集等各种反应和作用后,才造成损害结果;加害人的行为也往往表现为先作用于环境,然后再由环境作用于人。并且,在环境损害形成的过程中,有时单一的排污行为或环境开发行为并不会造成环境损害,必须是众多的侵权行为参合在一起才能最终形成环境损害。(4)环境侵害行为过程的缓慢性。在一般侵权行为中,行为人停止实施侵权行为,侵害立即停止。而在环境侵权行为中由于侵害是经过多种因素的复合累积后,逐渐形成并显现出来的,因而其造成的损害并不会因侵权行为的中止而立即结束,而是要在环境中持续作用一定的时间,从而使环境损害具有缓慢性,被害人往往在毫无察觉中遭受损害。由于环境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多具有潜伏期,有的甚至长达数十年才会爆发,这就使得环境侵害的缓慢性表现的更加明显。也正是如此,环境污染的加害人以及被害人,对侵害发生的具体经过,往往缺乏必要的信息,以至于对侵害行为何时存在,加害者究竟是谁等问题难以认定,在一定程度上阻却了救济的实现。(二)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概念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不履行民事义务或实施侵权行为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通常民事责任可分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也是如此,即包括环境违约责任和环境侵权责任。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具体的民事侵权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因污染环境或破坏环境而侵害他人环境民事权益并依法所应承担的民事方面的法律后果。在我国环境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这种环境责任主要是违反环境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法定义务的法律后果。如,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且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第30条:“禁止引进不符合中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第33条:“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有毒化学物品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必须遵守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可以认为,这些规定对环境法律关系主体赋予了不得污染和破坏环境,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义务。违反了这种义务,就构成了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二、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环境侵权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行为,其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与一般民事侵权构成要件有着密切的关系。综合多种学说和观点,关于侵权责任要件主要有两种主张:一是四要件说,即:行为的不法性;损害;不法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联系;行为的过错。二是三要件说,即:过错;损害;过错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目前在理论界,四要件说已成为通说,在笔者看来,侵权责任三要件说较为合理。(一) 行为人实施了污染或破坏环境的行为目前,环境侵害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环境污染是指因人为的活动,向环境排入了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导致环境发生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事实。环境破坏,则是指人类不适当地开发利用环境,致使环境功能受到破坏或降低,从而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事实。在此,应特别注意在谈论环境侵权时,我们不能只看到环境污染行为而忽视环境破坏行为,环境破坏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时,环境污染违法行为,是因污染环境对他人合法的人身、财产构成侵害的民事违法行为,即只要该行为污染环境,就构成民事违法,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而不管该排污行为是否超标排放。因此,企业是否超标并不是企业是否承担环境污染民事赔偿责任的要件,只有企业是否对环境构成污染、是否构成对环境的侵权和危害才是承担环境污染民事赔偿责任的要件。因为排污行为此时此刻不超标,绝不意味着排污的累积效应不会造成污染损害结果;达标污染行为对承受限度较强的对象尚不足以致害,绝不意味着对承受限度较弱的另一对象不会造成污染损害结果。总而言之,“行为人实施污染或破坏环境的行为”,包括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破坏的规定的行为,或者虽然没有违反有关环境法的规定,但行为后果已造成他人合法权益损害的行为。(二) 损害事实损害事实是传统侵权责任构成的首要条件。在环境侵权责任中,行为人虽实施了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但未造成他人人身、财产的损害的,与一般侵权行为一样,不承担责任。在通常情况下,环境侵害行为会破坏社会,对受害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后果。这里所说的财产损害,既包括直接损失,也包括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指受害人因环境污染或破坏而导致现有财产的减少或丧失;间接损失指受害人在正常情况下应当得到,但因受环境污染或破坏而未能得到的那部分利益。如工厂排污毒死鱼塘的鱼苗,直接损失是被毒死的鱼苗,间接损失是鱼苗长成鱼后可以得到的实际收入。但由于环境侵害行为具有危险性,环境侵权应以危害事实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即行为人不仅要对已经造成的实际损害承担责任,还要对虽未造成损害,但已对他人合法权益存在现实危险性的后果承担责任。(三) 致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传统侵权民事责任要求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必须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因果关系。而在环境侵权产生的民事责任中,因果关系的认定比一般侵害要困难和复杂很多,如果一味固守传统的因果关系理论则势必会损害受害人请求赔偿的权利。基于此,国外学者对传统因果关系理论进行了调整,推出了因果关系推定原则、举证责任转移原则等,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一方的利益。我国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21日公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此做了相应的规定。如果被指控的加害人既不能证明法定的免责事由,也不能否认其排污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存在,那么将推定因果关系存在。在这种情形下,排污企业就必须承担污染损害的赔偿责任。在实行因果关系推定时,否定因果关系推定的事实,由加害人负举证责任。这种情况,只存在于环境污染致人损害案件中。只要证明企业已排放了可能危及人身健康或造成财产损害的物质,而公众的人身或财产已在排污后受到或正在受到危害,就可以推定其中的因果关系,勿须受害人举证证明。排污企业主张该排污行为不是造成该损害事实的原因,则应举出科学鉴定,予以否定的证据。不能举证或举证不足,侵权责任即构成;证明属实的,即推翻因果关系推定,确认排污单位不构成此项侵权责任。三、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免责事由(一)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以何种根据确认和追究环境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解决的是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基础问题。我拟从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来分析、探讨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是指行为人对其有过错的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即主张“无过错无责任”。过错责任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以过错为责任构成要件,以过错为归责的最终要件,以过错为确定责任范围的依据,原告负主要举证责任。一般认为,过错是侵权行为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一种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过错责任原则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个人的行为自由,保护了自由竞争。但是,就目前而言,过错责任原则在环境侵权领域的适用也有了一些调整,这主要体现在主观过错向客观过错转化;违法性的扩大解释。由于主观过错与环境侵权中要求扩大行为人的责任,及时填补不幸的受害人的损失要求是不相符的。因为,现代社会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行为人并不具有心理上的过错。为此,有学者提出了“过失客观化”,即指以“善良管理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应注意的义务作为过失判断根据的过失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从客观外部来考察行为人是否有过失,即行为人的损害行为违反了善良管理人的所应注意的义务,除有法律规定的无责任的情况外,便认为过失成立。传统的侵权民事责任构成以行为的违法性为必备要件,而环境侵权行为通常是国家允许甚至鼓励的生产、建设行为,环境侵权往往是一种合法或适法的侵权,是在一定限度内可以容许的危险。它并不符合传统民法理论关于违法性的判断。基于此,“违法视为过失”理论应运而生。这一理论强调的是行为人对他人造成的损害如果超越社会生活中一般人所能忍受的限度,则认定它过失成立,承担民事责任,而不论加害人的行为是否违反法律规定,因而大大拓展了违法性的内涵。过错责任原则与近代法律原理密切配合,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进步性,但是过错责任原则主要是对过错行为人进行制裁,以惩罚性为主,而环境污染民事责任主要以消除已然或潜在的危险,对受害人进行救济为主。过错责任原则显然对于环境污染侵权的归责问题的解决无济于事。为此,要解决环境侵权的归责问题,唯有突破过错责任主义的藩篱,另辟蹊径,无过错责任原则便应运而生。无过错责任原则作为环境侵权的一项重要的归责原则,被各国广泛采用。大陆法系国家主要通过特别立法的方式确立无过错责任原则,而英美法系国家主要通过立法和判例来确立。尽管各国做法各有千秋,但其目的都是为了对受害者的利益予以充分有效的救济的同时,达到防治污染、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社会效果。我国在环境侵权中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已为学者所认可,但现在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二)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 所谓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是指被请求承担污染赔偿责任的当事人,针对对方当事人诉讼请求而提出的用于证明其诉求不能成立或不完全成立的事实。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不可抗力。当事人对发生环境污染的原因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它不仅包括自然现象,如地震、台风等,也包括战争等社会现象。(2)完全是受害人自身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失的。如果损害不完全由受害人自身行为造成,同时污染者对造成损失也有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的过错大小确定免除污染者的责任范围,当然,受害人的过错行为必须与污染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联系。(3)完全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害的。但第三人的行为与污染损害之间应存在因果关系,其适用的应是一般侵权损害赔偿过错归责原则。由上述免责事由,可总结出,环境污染免责事由具有较为明显的特点:(1)客观性,即对抗他人诉讼请求的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2)因果性,即免责事由必须与受害人的损害结果具有因果联系,没有因果关系的事实不构成对抗受害人请求赔偿的理由。(3)相对性,由于当事人的预见力和预防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只要当事人尽了最大努力但仍不能防止发生重大污染损害,即可构成抗辩事由。(4)法定性,各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根据不同污染的特点,明确规定了免责情形,因此,在处理这类案件中,应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综合案件实际情况以确定是否为免责事由。而在处理此类纠纷时,我们应把握以下问题:首先,要严格区分一般污染行为与构成侵权损害赔偿行为。对于一般性的污染行为如居民生活用水造成的污染、机动车排放废气及发出噪声污染等,虽在一定程度上污染着环境,但是因其未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排污标准,就不能追究其污染赔偿责任,否则就不切实际。其次,缴纳排污费并不能免除污染者的赔偿损失责任。排污收费是各级环保行政部门为了促进企、事业单位加强管理,综合利用资源,治理污染而向排污者征收的用于治理污染的费用,无论排污者排放的污染有无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均应交纳一定数量的排放费。其性质既有补偿性又有惩罚性,其补偿的是排污者对社会造成的损害而并非某一特定的被污染者的损失。最后,发生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污染者不采取合理措施或措施不力也应承担污染损害赔偿责任。我国的大部分环境保护法规都将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作为环境污染的免责事由,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应注意审查污染者是否及时采取合理防犯措施,只有在尽力采取防范措施后,仍不能避免污染损害方可免除其承担赔偿责任。四、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一)环境损害事实的种类和赔偿范围1、环境损害事实的种类承担环境侵权责任以污染环境的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事实为前提条件,就是说,有损害才有赔偿没有损害则没有赔偿。环境损害事实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划分:第一, 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指受害人因环境污染而导致的现有财产的减少或丧失,其实质是不该减少的财产减少了,比如农作物减产、养殖的鱼虾死亡等直接损失。间接损失是指受害人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得到的,但因受到环境污染或破坏而未能得到的那部分收入,其实质是该获得的收入没获得,比如渔民因鱼塘受污染致使鱼苗死亡而未能取得成鱼的收入,工人因环境污染致病而使工资收入减少等。第二, 物质损害与精神损害。物质损害是指经济利益上受到的看的见的或能被他人感知的损害,如环境污染造成饲养的畜、禽或养殖的水产死亡,或种植的庄稼枯萎减产、绝收等。即使是对公民的生命健康造成损害,最后也是以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补助费、丧葬费等以金钱为表现形式来计算的。精神损害是指精神上、心理上的损害,是看不到摸不着无法以金钱数量来计算的。如工厂周围的居民长期受到噪声污染造成部分居民失眠、头痛、心悸等症状,健康上受到很多损害,但这些都只是精神上的、心理上的痛苦,这种无法以客观标准转化为一定额度金钱的损害便是精神损害。2、环境损害的赔偿范围 环境侵权行为大多给他人或社会的财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为此行为人要以自己的财产来对自身的侵权行为负责。纵观各国环境法,环境侵权赔偿范围主要有四种:财产损害、人身损害、精神损害和环境损害。财产损害是指由于侵权行为侵害了受害人的财产权或人身权而致其经济利益之损失。对这种行为而致的财产损害各国一般实行全额赔偿原则,即必须赔偿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换言之,既要对现有的财产的直接减损进行赔偿,也要对正常情况下实际可得的利益进行赔偿。人身损害是指侵权行为对受害人的人身权、健康权等的侵害,并致受害人伤残或死亡。对人身损害赔偿一般依人身损害的程度确立赔偿范围。具体赔偿范围包括必要的医药费因务工减少的收入,残疾后的生活补助费等等。精神损害是指侵权行为侵害了受害人的人身权或财产权而致受害人精神损害的痛苦和折磨。前者如原告因住宅附近有噪声污染而致精神衰弱,后者如侵权行为毁损受害人之物质财产而使其感到悲痛、烦扰。但我国过去在侵权法理论上一般不承认“精神损害”的赔偿,而视之为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产物。环境损害是与财产损害、人身损害类似但又有所不同的一种环境侵权赔偿范围。一般而言,环境损害是对人身体、财产损害的结果,若仅仅使环境质量下降,而没有导致人身体或财产损失就不会产生环境损害赔偿问题,而只是排除危害和恢复原状的问题。目前,我国已逐渐开始出现环境损害赔偿的情况。(二)环境侵权赔偿的原则在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中,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赔偿损失即支付赔偿金。在一般情况下,损害赔偿的数额以受害人的损失为准,不允许惩罚性措施的运用,也就是说,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遵循的是传统民法的同质赔偿原则。但是,在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上,同质赔偿原则显现出了很大的局限性。首先,环境侵权的加害人与受害人地位不平等。这种不平衡导致受害人与加害人形成对抗之时的弱势地位,其结果是受害人实际获得赔偿较少,甚至得不到赔偿。其次,受害人获得赔偿的范围狭窄。从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受害人获得赔偿的范围仅仅涉及生命、健康或财产权利受到的损害,而其他方面的损害得不到赔偿。最后,在环境侵权中,因为受害人生活在环境之中,因此,受到损害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加害者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损害的发生,这样才能实现侵权行为法的功能。由此可知,同质赔偿原则不能够对当代人的环境民事权益予以充分的救济,更不能够维护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为弥补同质赔偿原则的缺陷和不足,在确定环境侵权赔偿过程中,笔者有两点建议可供参考:第一,坚持全部赔偿与限制赔偿相结合的原则。在环境侵权行为中,由于在很多情况下企业生产行为本身具有合法性和价值性,因而造成损害适用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对企业来讲会大伤元气,甚至导致破产,其结果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是,不予以全部的赔偿又不足以填补受害人的损失。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应当坚持致害者限制赔偿与受害者全部索赔相结合的原则,对于限制赔偿与全部索赔数额之间的缺口,可通过建立环境污染损害风险赔偿基金和社会保险制度等社会性的救济方式来弥补。第二,有限度地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惩罚性赔偿是指超过补偿性赔偿范围之外的损害赔偿,即对受害人给予超过实际损害数额的赔偿。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主观上具有恶意的环境侵权案件;二是由于侵害人的污染开发行为导致受害人的人身权利受到损害应予以精神赔偿;三是环境侵权行为给受害者造成的环境权益的损害也应当予以赔偿。(三)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形式由于环境污染与破坏的特点,决定了对环境侵权必须采取特殊的救济措施。严格依据传统的民事救济方式已无法适应环境侵权的实际,无法遏制侵权损害的扩大与严重性,因此,必须进行突破、扩展。实行预防为主与社会化救济制度,采取包括损害赔偿在内的,分担公害损失与公害救济社会化的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的对策,已成为各国环境侵权救济理论与制度的发展趋势,许多国家仍在不断地探讨中,但有的已形成了立法实例。我国民法通则第134条规定了包括停止侵权、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与赔偿损失等10种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我国民法通则第124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我国环境保护法第41条指出:“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其他环境法律也有类似规定。依法律规定民事责任的形式很多,而环境民事责任的形式主要是“赔偿损失”和“排除侵害”。赔偿损失是指行为人因环境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以其财产赔偿受害人的损失的民事责任形式。在各种侵权责任形式中,赔偿损失是最基本的形式,这一特点是由侵权法的基本功能在于补偿受害人的损失所决定的。所以,赔偿损失在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中依然广泛适用。对所有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他人人身伤害和破坏环境,造成他人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以及妨碍他人环境权行使的行为,受害人均可以向加害人提出损害赔偿的请求。但要注意的是,环境侵权的赔偿范围较一般民事侵权的赔偿范围特殊,包括财产损害、人身损害、精神赔偿和环境损害。排除侵害就是对已经和可能发生的侵害的排除,采取此种责任形式可以减轻甚至避免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危害和对人体的危害,重在防止将来可能发生的侵害或除去正在发生的侵害,是一种事前预防性救济方式。由于环境侵权损害往往缓慢发展,一旦爆发,即损失惨重甚至无法恢复。所以环境侵权只采用损害赔偿的救济方式是消极被动的,它适用于已存在的情况,是事后补救,不能从根本上排除侵害。因此,需要建立预防性的排除危害的救济制度。(四) 共同危险责任 共同危险责任是指数个行为人实施了排污行为并造成了同一损害,数人均有造成该损害的可能,但不知数人中何人造成实际损害,法律规定由数人共同承担责任的制度。环境侵权中的共同危险责任与一般民事侵权的共同过错责任的不同在于:环境侵权赔偿可实行无过错责任,因此,不仅不以各行为人之间有意思联络为要件,还不以共同过失为要件。环境侵权的特殊性决定了环境侵权中的共同危险责任具有如下特征:(1)共同行为人实施了共同危险行为;(2)各行为人的危险行为均有可能造成损害结果;(3)损害后果已经发生,但不知何人所为。就是说,在环境侵权的共同危险责任中,不管各行为人对已经发生的损害事实起到了何种作用,只要其行为与损害有一定的联系,有造成该损害的可能,就推定每个行为人的行为都与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所以,不再确定何人为实际上的致害人或何人事实上并非致害人,而是由各个行为人对该损害负共同责任。至于环境共同侵权责任的分担,现在主要有两种办法来解决:对外共同行为人的连带责任,对内依各自行为的过错大小和所致的危害程度按比例分担。各行为人都可以提出法定的免责事由进行抗辩,如果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免责事由确实存在,该行为人即可免除污染损害的赔偿责任。确定环境共同侵权行为连带责任的目的,是加重侵权行为人的责任,使受害人处于优越的地位,保障其赔偿权利的实现。而实行对内的按比例分担责任主要是考虑到实行连带赔偿责任它对企业的发展乃至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特别是那些对损害发生作用程度很低的弱小企业,让其承担共同环境侵权行为的连带赔偿责任,显然有违公平正义。五、 完善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立法的基本建议(一) 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立法的现状及不足我国环境侵权法相对于英美法系国家和其他大陆法系国家而言,研究较晚,但是观念比较先进。而我国环境侵权责任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化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污染防治法律的有关规定,以及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水法、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水土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自然资源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综观我国环境侵权责任立法,可以概括出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大致如下:第一, 环境民事责任与环境行政责任相混淆。在环境保护单行法中,虽然规定了一些民事责任方式,但依据法律规定,由有关部门采取行政裁决的途径,且此类行政裁决不以当事人的申请为前提,有关行政机关得主动进行处理,明显地带有民事责任行政化的倾向。第二, 侧重于环境污染行为而忽略了环境破坏行为。虽然环境保护法第三章规定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改善,但对于破坏自然资源的违法行为及相应的法律责任规定得过于原则和粗糙,极不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第三,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虽然规定了排除侵害的责任形式,但未对其成立要件、适用范围作出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