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doc_第1页
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doc_第2页
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doc_第3页
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doc_第4页
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建设部90号令)(书有)(1997年12月23日建设部令第61号发布,根据2001年7月4日建设部发布关于修改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的决定修正)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建设档案(以下简称城建档案)管理,充分发挥城建档案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城市内(包括城市各类开发区)的城建档案的管理。本规定所称城建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第三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业务上受国家档案部门的监督、指导。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业务上受同级档案部门的监督、指导。城市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置城建档案工作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城建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全市城建档案工作。城市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可以委托城建档案馆负责城建档案工作的日常管理工作。第四条城建档案馆的建设资金按照国家或地方的有关规定,采取多种渠道解决。城建档案馆的设计应当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城建档案的管理应当逐步采用新技术,实现管理现代化。第五条城建档案馆重点管理下列档案资料:(一)各类城市建设工程档案:1、工业、民用建筑工程;2、市政基础设施工程;3、公用基础设施工程;4、交通基础设施工程;5、园林建设、风景名胜建设工程;6、市容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工程;7、城市防洪、抗震、人防工程;8、军事工程档案资料中,除军事禁区和军事管理区以外的穿越市区的地下管线走向和有关隐蔽工程的位置图。(二)建设系统各专业管理部门(包括城市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园林、风景名胜、环卫、市政、公用、房地产管理、人防等部门)形成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档案。(三)有关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计划方面的文件、科学研究成果和城市历史、自然、经济等方面的基础资料。第六条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向城建档案馆报送一套符合规定的建设工程档案。凡建设工程档案不齐全的,应当限期补充。停建、缓建工程的档案,暂由建设单位保管。撤销单位的建设工程档案,应当向上级主管机关或者城建档案馆移交。第七条对改建、扩建和重要部位维修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组织设计、施工单位据实修改、补充和完善原建设工程档案。凡结构和平面布置等改变的,应当重新编制建设工程档案,并在工程竣工后三个月内向城建档案馆报送。第八条列入城建档案馆档案接收范围的工程,建设单位在组织竣工验收前,应当提请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对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预验收合格后,由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出具工程档案认可文件。第九条建设单位在取得工程档案认可文件后,方可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时,应当查验工程档案认可文件。第十条建设系统各专业管理部门形成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档案,凡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在本单位保管使用一至五年后,按本规定全部向城建档案馆移交。有长期保存价值的档案,由城建档案馆根据城市建设的需要选择接收。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和补测补绘形成的地下管线档案应当在普查、测绘结束后三个月内接收进馆。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每年应当向城建档案馆报送更改、报废、漏测部分的管线现状图和资料。房地产权属档案的管理,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另行规定。第十一条城建档案馆对接收的档案应当及时登记、整理,编制检索工具。做好档案的保管、保护工作,对破损或者变质的档案应当及时抢救。特别重要的城建档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安全无损。城建档案馆应当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向社会提供服务。第十二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在城建档案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第十三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无故延期或者不按照规定归档、报送的;(二)涂改、伪造档案的;(三)档案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档案损失的。第十四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未按照本规定移交建设工程档案的,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罚。第十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第十六条本规定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第十七条本规定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以前发布的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符的,按本规定执行。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36号(2004年12月15日建设部第4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内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管理。本办法所称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是指城市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类地下管线(含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工业等的地下管线)及相关的人防、地铁等工程。第三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对全国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实施指导、监督。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并接受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并接受上一级建设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收集、保管、利用等具体工作,由城建档案馆或者城建档案室(以下简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负责。各级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同时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监督。第四条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查询施工地段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取得该施工地段地下管线现状资料。第五条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向规划主管部门报送地下管线现状资料。第六条在建设单位办理地下管线工程施工许可手续时,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将工程竣工后需移交的工程档案内容和要求告知建设单位。第七条施工单位在地下管线工程施工前应当取得施工地段地下管线现状资料;施工中发现未建档的管线,应当及时通过建设单位向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规划主管部门报告。建设主管部门、规划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查明未建档的管线性质、权属,责令地下管线产权单位测定其坐标、标高及走向,地下管线产权单位应当及时将测量的材料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报送。第八条地下管线工程覆土前,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测量单位,按照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进行竣工测量,形成准确的竣工测量数据文件和管线工程测量图。第九条地下管线工程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提请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对地下管线工程档案进行专项预验收。第十条建设单位在地下管线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前,应当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下列档案资料:(一)地下管线工程项目准备阶段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验收文件和竣工图;(二)地下管线竣工测量成果;(三)其他应当归档的文件资料(电子文件、工程照片、录像等)。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电讯等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以下简称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应当及时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地下专业管线图。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的档案资料应当符合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的要求。第十二条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应当将更改、报废、漏测部分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及时修改补充到本单位的地下管线专业图上,并将修改补充的地下管线专业图及有关资料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第十三条工程测量单位应当及时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有关地下管线工程的1:500城市地形图和控制成果。对于工程测量单位移交的城市地形图和控制成果,城建档案管理机构不得出售、转让。第十四条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绘制城市地下管线综合图,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并及时接收普查和补测、补绘所形成的地下管线成果。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依据地下管线专业图等有关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资料和工程测量单位移交的城市地形图和控制成果,及时修改城市地下管线综合图,并输入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第十五条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依法做好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接收、整理、鉴定、统计、保管、利用和保密工作。第十六条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地下管线工程档案资料的使用制度,积极开发地下管线工程档案资源,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服务。第十七条建设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移交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因建设单位未移交地下管线工程档案,造成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损坏地下管线的,建设单位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第十八条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移交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因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未移交地下管线工程档案,造成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损坏地下管线的,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第十九条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未按照规定查询和取得施工地段的地下管线资料而擅自组织施工,损坏地下管线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二十条工程测量单位未按照规定提供准确的地下管线测量成果,致使施工时损坏地下管线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二十一条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因保管不善,致使档案丢失,或者因汇总管线信息资料错误致使在施工中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号)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已由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年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年月日起施行。年月日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档案,是指反映本省行政区域内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第三条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的完整、准确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将档案事业列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健全档案机构,确定必要的人员编制;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事业发展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档案事业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协调。第五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单位)以及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对在档案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或者向国家捐赠重要、珍贵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档案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第二章档案机构及其职责第六条省档案管理部门主管全省档案事业,对全省档案工作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市、县(市、区)档案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并依法进行监督和指导。县级以上档案管理部门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组织档案执法检查,查处档案违法行为;(二)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发展计划和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推行并实施档案工作标准、规范;(三)负责档案工作业务监督和指导,组织档案价值的鉴定;(四)组织并指导档案理论与科学技术研究、档案专业教育、档案宣传以及档案干部的培训工作;(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工作。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其他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本系统、本专业的档案工作以及所属档案馆(室)进行监督和指导,提供必要的条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档案工作的开展。第八条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人员负责保管本机关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和村民委员会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第九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业务上接受同级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自分管范围内的档案:(一)综合档案馆收集和管理本级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及其所属机构形成的档案,本级分管范围内各历史时期的档案和有关资料;(二)专门档案馆收集和管理某一专门领域或者某种特殊载体形态档案;(三)部门档案馆收集和管理本部门及其直属单位形成的档案;(四)企业事业档案馆收集和管理本单位及其所属机构形成的档案。第十条各级各类档案馆由同级档案管理部门依据国务院有关规定统筹规划,按照以下审批权限设置:(一)各级综合档案馆,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二)专门领域设置的专门档案馆和专业主管部门设置的部门档案馆,经同级档案管理部门审核,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三)大型企业、重点高等院校设置的档案馆,报同级档案管理部门备案。第十一条各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负责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本单位的档案,按照规定向有关档案馆移交档案,并负责对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临时机构应当明确专人负责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本机构的档案,接受同级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第十二条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保守秘密;应当具备档案专业和相关专业知识,接受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第三章档案的管理第十三条档案所有权根据单位的所有制性质确定。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的,其档案所有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档案,合资合作期间归双方共同所有;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终止、解散后,企业的档案交原中方合资、合作者保存,或者由当地国家综合档案馆保存。第十四条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妥善管理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城市规划区域内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城市建设档案机构登记并接受其档案检查和验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城市建设档案机构报送工程建设档案。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将项目的基本概况向同级档案管理部门备案,依法接受其监督、检查和指导;工程竣工时,档案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参加档案验收。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主管部门或者档案机构报送档案。第十五条重大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建档工作,应当与项目立项、计划进度、成果验收鉴定和评审同步,各类档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存。同级档案管理部门和科技档案机构应当对科技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档案不完整或者不准确的,不得验收鉴定。第十六条按照国家规定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由形成者收集齐全,并整理立卷,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国家规定不得归档的材料,禁止擅自归档。第十七条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移交的,经同级档案管理部门及专门档案的主管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延期移交:(一)列入省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二十年移交;(二)列入市、县(市、区)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十年移交;(三)列入专门档案馆(室)接收范围的档案,按照国家有关接收年限的规定移交;(四)部门档案馆保存的永久档案,在本馆保存满三十年后,移交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五)单位保管条件不善的,可以提前移交有关档案馆。撤销、合并、转制、破产单位的档案,按照国家规定的归属与流向及时进行清理、移交。第十八条各级各类档案馆(室)应当建立健全档案的接收、收集、整理、保管、保密、保护、鉴定、销毁、统计、利用等制度。第十九条各级综合档案馆应当广泛收集和征集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资料。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向档案馆报送各种地方政策、法规汇编,年鉴,志书,大事记等反映地方特色的出版物。第二十条档案馆库建筑要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有抗震、防盗、防火、防水、防潮、防强光、防高温、防尘、防有害气体和有害生物等防护设施,确保档案安全。各单位应当配置档案库房和必要的档案防护设施。特殊载体档案应当采取特殊保护措施。第二十一条各级各类档案馆(室)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档案用品和装具;根据需要和可能配备缩微、电子计算机、监控、温湿度自动控制等先进设备和通讯设施,逐步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第二十二条各级各类档案馆(室)对保密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密级的变更和解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秘密法的规定处理。第二十三条各级各类档案馆(室)应当定期对档案价值进行鉴定,如有争议不能确定时,可由上一级档案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鉴定。经鉴定无保存价值的档案,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织销毁。严禁擅自销毁档案。第四章档案的公布和利用第二十四条各级国家档案馆应当对到期开放的档案逐卷、逐件地进行审查,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目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向社会开放档案:(一)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二)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可以随时向社会开放。前款所列档案中涉及国防、外交、国家安全等国家重大利益的,以及其他到期不宜开放的档案,向社会开放时间可以延长到档案形成之日起满五十年,满五十年开放仍有可能对国家重大利益造成损害的,可以继续延期开放。第二十五条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由国家授权的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公布。集体或者个人所有的档案,档案所有者有权公布,但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所公布的档案不得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对寄存在档案馆的档案,未经档案所有者的同意,档案馆不得提供他人利用和公布。第二十六条档案的公布可以采用下列途径:(一)出版物刊登档案原文;(二)宣传媒体公布档案原文;(三)展览、陈列档案原件或者复制件;(四)出版发行档案史料汇编;(五)在公用信息网络上传播档案原文。第二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凡持合法有效证件或者证明的,可以利用档案馆已开放的档案;利用未开放的档案,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利用重要或者珍贵档案,档案馆应当将档案的复制件提供查阅。第五章法律责任第二十八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档案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逾期不改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档案工作没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未按有关规定建立档案的;(二)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不按规定归档或者不按期移交档案的;(三)档案库房缺乏防护设施,危及档案完整与安全以及明知档案面临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档案损失的;(四)档案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泄露秘密,造成档案损失的。前款第三项所列行为违反治安、消防等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第二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档案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三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损毁、丢失和擅自提供、抄录、公布、销毁属于国家所有档案的;(二)涂改、伪造档案的;(三)倒卖档案牟利或者将档案卖给、赠送给外国人的;(四)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擅自出卖或者转让档案的。第三十条档案行政执法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档案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一条违反本条例造成档案损失的,档案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其赔偿。赔偿标准,由档案管理部门组织的专家鉴定后确定。第三十二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三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六章附则第三十三条本条例所称综合档案馆是指按行政区划或者历史时期设置的,收集和管理所辖范围内多种门类档案的档案馆。本条例所称专门档案馆是指收集和管理某一专门领域或者某种特殊载体形态档案的城建、科技等档案机构。本条例所称部门档案馆是指地方某些专业主管部门所属的,收集管理本部门档案的气象、测绘等档案机构。第三十四条本条例自年月日起施行。档案馆建设标准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促进国家档案馆建设,提高国家档案馆建设决策科学化与管理规范化水平,依据建设部关于印发(建标200519号)要求,编制档案馆建设标准。 档案馆建设标准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方针政策,以坚持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充分发挥档案事业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为宗旨,从我国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水平,做到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经济实用,满足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需要。 档案馆建设标准明确了国家档案馆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确定了房屋建筑及用地面积指标,提出了选址与规划布局、档案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本建设标准对政府投资的档案馆建设应必须严格执行,对企业投资的可参考适用。本建设标准系初次编制,在施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需要修改和补充的意见及时反馈。有关意见及资料请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胡同21号,邮编100032),以便今后修改时考虑。目 录第一章 总则 (4)第二章 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 (5)第三章 房屋建筑面积指标 (6)第四章 选址与规划布局 (8)第五章 建筑设计 (9)附录一 省级档案馆各类用房指标分类表 (10)附录二 市级档案馆各类用房指标分类表 (13)附录三 县级档案馆各类用房指标分类表 (16)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国家档案馆(以下简称“档案馆”)建设,提高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和建设管理水平,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利用,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本标准是为档案馆建设的项目决策和建设水平的合理确定所提供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档案馆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档案馆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档案馆建设和初步设计及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检查的依据。 第三条 本标准适用于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三级综合档案馆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 城市建设档案馆等专门档案馆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依照本标准执行。 第四条 档案馆建设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从我国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水平,做到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经济实用,满足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需要。 第五条 档案馆建设应满足档案馆作为安全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信息服务中心、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和政府信息查阅的法定场所的设置要求,同时要满足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 第六条 档案馆建设应纳入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安排的投资项目。 档案馆建设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按照国家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的有关规定申报、征拨所需建设用地。 第七条 档案馆建设应统筹规划,立足长远。资金投入确有困难的,可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第八条 档案馆建设除遵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其他有关标准、规范和定额、指标的规定。第二章 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 第九条 档案馆建设规模按行政区划分级,以应保存的馆藏档案数量为基本依据分类,参照辖区人口数量并综合辖区经济、地理等因素合理确定。 馆藏档案数量是指现存和今后30年应进馆档案、资料的数量之和。第十条 档案馆建设按照省、市、县三级作如下分类:级别类次馆藏档案数量一类90万卷以上省级二类7090万卷三类70万卷以下一类40万卷以上市级二类3040万卷三类30万卷以下一类20万卷以上县级二类1020万卷三类10万卷以下第十一条 档案馆建设项目由房屋建筑、场地和档案馆专用设施组成。 第十二条 档案馆房屋建筑由档案库房、对外服务用房、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办公室用房等主要功能用房和附属用房及建筑设备组成。 第十三条 档案库房由纸质档案库、音像档案库、光盘库、缩微拷贝片库、母片库、珍藏库、实物档案库、图书资料库、其他特殊载体档案库和过渡间组成。省级档案馆需设置异地备份库时,应根据备份档案数量参照本标准执行,其建筑面积不计入本标准。 第十四条 对外服务用房由服务大厅(含门厅、寄存处、饮水处等)、接待室、查阅登记室、目录室、开放档案阅览室、未开放档案阅览室、缩微档案阅览室、音像档案阅览室、现行文件阅览室、现行文件保管室、展览厅、报告厅、对外利用复印室和利用者休息室、餐厅、公共卫生间组成。 第十五条 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由中心控制室、接收档案用房、整理编目用房、保护技术用房、翻拍洗印用房、缩微技术用房、信息化技术用房组成。 接收档案用房由接收室、除尘室、消毒室组成。 整理编目用房由整理室、编目室、修史编志室、展览加工制作室、出版发行室组成。 保护技术用房由去酸室、理化试验室、档案有害生物防治室、档案保护静电复印室、裱糊修复室、装订室、仿真复制室、音像档案处理室组成。 翻拍洗印用房由翻拍室、冲洗室、印像放大室、水洗烘干室、翻版胶印室组成。 缩微技术用房由资料编排室、缩微摄影室(分大型机室和小型机室)、冲洗处理室、配药和化验室、质量检测室、校对编目室、拷贝复印室、放大还原室和备品库组成。 信息化技术用房由服务器机房、计算机房、电子档案接收室、电子文件采集室、数字化用房组成。数字化用房由档案前期处理室、纸质档案扫描室、其他载体档案数字化室、数字化质量检测室、档案中转室组成。 第十六条 档案馆办公室用房和与档案馆并建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办公室用房的组成参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 第十七条 附属用房及建筑设备包括警卫室、车库、卫生间、浴室、医务室和变配电室、水泵房、水箱间、锅炉房、电梯机房、制冷机房、通信机房、消防用房、安防用房等各类设备用房及相应的建筑设备。 第十八条 档案馆场地主要由人员集散场地、道路、停车场和绿化用地等组成。 第十九条 档案馆专用设施主要包括档案专用运输设备、档案装具、档案保护技术设备、缩微设备、专用信息化设备。第三章 房屋建筑面积指标第二十条 档案馆房屋建筑面积指标按照不同级别和类型予以确定。第二十一条 省级档案馆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表一的规定。表一 省级档案馆建筑面积指标 (单位:平方米)面积指标项目一类二类三类档案库房550068004300550030004300对外服务用房550065004600550037004600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650074005500650046005500办公室用房15001700120015009001200附属用房190022001600190012001600总计209002460017200209001340017200注:表列各类用房指标分配见附录一,使用系数为0.7。 馆藏档案数量超过110万卷的省级档案馆,档案库房面积指标可在省级一类的基础上,按照本标准的计算方法等比增加。寒冷和严寒地区的总面积指标可以在原来基础上增加46。第二十二条 市级档案馆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表二的规定。表二 市级档案馆建筑面积指标 (单位:平方米)面积指标项目一类二类三类档案库房310038002300310015002300对外服务用房280032002300280018002300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320037002800320023002800办公室用房700900600700400600附属用房100012008001000600800总计108001280088001080066008800注:表列各类用房指标分配见附录二,使用系数为0.7。 馆藏档案数量超过50万卷的市级档案馆,档案库房面积指标可在市级一类的基础上,按照本标准的计算方法等比增加。寒冷和严寒地区的总面积指标可以在原来基础上增加46。第二十三条 县级档案馆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表三的规定。表三 县级档案馆建筑面积指标 (单位:平方米) 面积指标项目一类二类三类档案库房180028OO9001800500900对外服务用房l10014008001100300800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9001400500900200500办公室用房400600200400100200附属用房400600200400100200总计460068002600460012002600注:表列各类用房指标分配见附录三,使用系数为0.7。 馆藏档案数量超过25万卷的县级档案馆,档案库房面积指标可在县级一类的基础上,按照本标准的计算方法等比增加。寒冷和严寒地区的总面积指标可以在原来基础上增加46。 第二十四条 档案馆办公室用房面积应参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执行。 履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职能的管理人员办公室用房面积未计入上述办公室用房面积内。 第二十五条 附属用房按档案库房、对外服务用房、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办公室用房总面积的10计算。第四章 选址与规划布局第二十六条 档案馆的选址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选择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地区;2应远离易燃、易爆场所,不应设在有污染腐蚀性气体源的下风向;3应选择交通便利,城市公用设施比较完备的地区;4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通畅、空气流通和环境安静的地段。 第二十七条 档案馆建设用地应根据建筑要求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确定用地面积及技术指标。 档案馆建筑用地覆盖率宜为30一40。绿地率宜为30或遵照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定执行。 停车场用地面积根据工作人员和外来利甩档案人员数量合理确定并符合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定。 第二十八条 档案馆总平面应满足以下规划要点: 1档案馆宜独立建设。县级档案馆可与其他功能相近的文化项目联合建设,但应有独立的管理区域; 2,档案馆建筑应根据功能要求和工作流程合理布局,做到基本功能完备、流程便捷; 3档案馆建筑用地应根据建筑要求,合理确定总平面规划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应节约使用土地,并优先利用社会公共资源; 4档案馆建筑按照功能分为库房区、对外服务区、业务技术区、办公区和附属用房区。库房区应相对独立。对外服务区宜设置专用出入口; 5档案馆对外服务区、业务技术区、办公区应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 6:锅炉房、变配电室等可能危及档案安全的用房,在布局中应与库房区保持安全距离; 7人员集散场地、道路、停车场和绿化用地等室外用地应统筹安排; 8馆区内的道路应与城市道路或公路连接,符合消防和疏散要求并便于档案的运送、装卸; 9档案馆室内外均应按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要求进行无障碍设计,标识指示系统清晰明确: 10档案馆对外服务的车库(场)建设应符合当地规划条件的要求,宜将车库(场)设置于地下。本标准未包括这部分用房的构成、建筑面积指标; 11本标准未包括人防设施的项目构成、建筑面积,其标准和等级应符合当地人防部门的要求。第五章 建筑设计 第二十九条 档案库房与其他各类用房之间应有分隔,各部门间的档案传送线路应安全顺畅,内外联系应避免交叉。 第三十条 四层及四层以上的对外服务用房、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应设电梯,二层及二层以上的档案库房应单独设置垂直运输设备。 第三十一条 档案馆围护结构应满足保温、隔热、温湿度控制、防潮、防水、防日光、防紫外线照射、防尘、防污染、防有害生物和防盗等防护要求。 第三十二条 档案库房设计应符合以下原则: 1库区应根据档案类别、保管要求和经济性,设置不同类型的库房和确定柱网、层高与载荷,珍贵档案存储应设珍藏库。档案库房层高应满足排架高度、管道安装维修的要求: 2库区内应设工作人员更衣室,其余附属用房不应设在库区内; 3库区或库房入口处应设过渡间; 4。档案库设于地下时,必须采取防潮、防水措施。 第三十三条 档案馆重要电子档案保管和利用场所应满足安全屏蔽要求。 第三十四条 档案馆建筑应严格执行现行防火规范,档案库等重要用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设施,并采用相应的灭火系统。 第三十五条 各级档案馆要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根据办公自动化及安全、保密等要求综合布线、预留接口,通讯与计算机网络设施应满足工作需要。 第三十六条 档案馆建筑应符合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采用节能设备。 第三十七条 档案馆建筑应设置门禁、报警、监视监控等安防系统。 第三十八条 档案馆供电应满足设备和照明的需要,省级和市级档案馆应实行双路供电,如不能双路供电,可自备发电机组。 第三十九条 档案馆建筑外观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与周围环境协调,做到实用、经济、美观。室内装修设计首先应满足各类用房使用功能的要求。附录一 省级档案馆各类用房指标分类表表11:省级档案馆档案库房使用面积指标分类表 单位:万卷(档案数量)平方米(面积) 面积指标一类二类三类 备注用房名称档案数量使用面积档案数量使用面积档案数量使用面积档案库房901lO360044007090280036005070200028OO按40 m2/万卷计算。使用面积小计360044002800360020002800注:各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表中所列用房总面积范围内按照标准正文分类要求合理确定各类用房面积。表12:省级档案馆对外服务用房使用面积指标分类表 单位:平方米(面积) 面积指标一类二类三类备注用房名称个数使用面积个数使用面积个数使用面积服务太厅130035012503001200250接待室1150180l120150l90120查阅登记室11501801120150190120目录室11501801120150190120开放档案阅览室l350400l3003501250300按3.5m2/人计算。 未开放档案阅览室l1501801120150l90120按4m2/人计算。缩微档案阅览室l100120l8O10016080音像档案阅览室11501801120150l90120现行文件阅览室11501801120150l90120按4m2/人计算。现行文件保管室11501801120150l90120展览厅21200140021000120028001000报告厅128030012502801220250对外利用复印室18090l708016070复印档案、装订档案复印件。利用者休息室l80100l7080l60?0利用者休息场所。餐厅180901708016070利用看就餐场所。公共卫生间18090170BO16070使用面积小计360042003000360024003000注:表中所列各项功能用房的个数、面积指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总面积指标范围内作适当调整。 表13:省级档案馆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使用面积指标分类表 单位:平方米(面积) 面积指标一类二类三类备注用房名称 个数使用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