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与精准扶贫政策.pptx_第1页
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与精准扶贫政策.pptx_第2页
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与精准扶贫政策.pptx_第3页
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与精准扶贫政策.pptx_第4页
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与精准扶贫政策.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政策的改革与演变从粗放型扶贫到精准扶贫,方国阳 2016年5月12日,主要内容,一、中国的贫困问题与现状 二、中国扶贫政策的演变与改革 三、中国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 四、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及其内涵 五、精准扶贫政策的实践困境,一、中国的贫困问题与现状,1、什么是贫困? 贫困,指在经济或精神上的贫乏窘困,称之为贫困,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贫乏的现象,贫困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综合现象。 人类的贫困是指缺乏人类发展最基本的机会和选择长寿、健康、体面的生活、自由、社会地位、自尊和他人的尊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和研究报告),一、中国的贫困问题与现状,2、中国的贫困问题 (1)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头等大事,一、中国的贫困问题与现状,(2)中国的贫困主要是农村贫困,一、中国的贫困问题与现状,3、中国贫困问题的现状 (1)贫困形势依旧严峻 (2)弱势群体构成了主要的贫困人口 (3)贫困地区集中在中西部和自然条件差的偏远地区 (4)多种情况交织,贫困问题愈发复杂,二、中国扶贫政策的演变与改革,改革开放之前,扶贫主要是通过紧急救济计划和依托自上而下的民政救济系统,实施以平均分配加社会救济为特征的战略。 改革开放之后才提出并逐渐明确了严格意义上的减贫,主要减贫方式是扶贫开发。中国扶贫开发政策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参与式扶贫开发阶段。,二、中国扶贫政策的演变与改革,1、第一阶段(1978年-1985年)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 背景:人民公社制度抑制生产积极性,农村普遍贫困,我国开始对农村生产体制进行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主要政策:移民搬迁(1983年) “三西”地区农业建设(1983年) 以工代赈(1985年) 特点:通过以改革解放蕴藏于农村中的强大生产力的扶贫方式来改善我国农村的贫困状况。在政策内容上,主要是制度变革为主、相关扶贫活动辅助和社会发展政策跟进,扶贫的方式是救济式扶贫。 成果:1978-1985年,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1.25亿,占农村总人口的贫困比率从33%下降到17%。,二、中国扶贫政策的演变与改革,2、第二阶段(1986年-1993年):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阶段 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凭借自身的发展优势,经济快速增长,但农村发展不平衡问题开始出现。 主要政策:财政发展资金(1986年) 科技扶贫(1986年) 社会扶贫(1986年) 特点:这一时期反贫困战略追求的是贫困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增长,其思路是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成果:对于贫困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二、中国扶贫政策的演变与改革,二、中国扶贫政策的演变与改革,3、第三阶段(1994年-2000年):扶贫攻坚阶段 背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但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拉大,贫困发生率向中西部倾斜,贫困的类型和成因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主要政策: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1995年) 小额信贷(1996年) 相关定点扶贫(1997年) 特点:通过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项目开发来带动扶贫。 成果:农村尚未解决的贫困人口从 8000 万减少到 3000 万,农村贫困发生率从 30.7下降到 3左右。,二、中国扶贫政策的演变与改革,4、第四阶段(2001年-2010年):参与式扶贫开发阶段 背景:经济增长迅速,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但仍存在一部分绝对贫困人口,还出现一部分脱贫人口返贫的现象。 主要政策:整村推进(2001年) 劳动力培训转移(2004年) 产业化扶贫(2004年) 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年) 特点:由过去全力解决大量贫困人口脱贫转向解决少数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还好要解决脱贫人口不再返贫问题,强调参与式扶贫、以村为单位进行综合开发。 成果: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和科技教育等方面得到大幅提升。,二、中国扶贫政策的演变与改革,表4 中国农村的主要开发式扶贫政策,三、中国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1、以行政推动为主,缺乏激励机制 2、扶贫政策瞄准机制出现偏差 3、注重物质投入,忽视精神脱贫 4、重工业项目,轻农业开发 5、扶贫方式粗放,效率不高,四、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及其内涵,1、“精准扶贫”的提出 “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 “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 的重要指示。 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4年3月,习近平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 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2016/03/10/VIDE4j0VLuFECgXsqCmjMwfH160310.shtml,四、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及其内涵,2、“精准扶贫”的内涵 精准扶贫:是指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精准扶贫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合规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基本方略: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 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五、精准扶贫政策的实践困境,1、精准识别的参与度不足,识别效果差 2、精准帮扶缺乏差异性 3、精准扶贫资金的分配易引发矛盾 4、精准扶贫资金有限 5、精准扶贫政策死板,参考文献,1、汪三贵.在发展中战胜贫困对中国30年大规模减贫经验的总结与评价J.管理世界,2008年第11期. 2、王大超,马园园.中国减贫问题的历史分析与三十年反贫困的社会巨变效应J.理论探讨,2008年第五期. 3、许飞琼.中国贫困问题研究J.经济评论,2000年第1期. 4、于远亮.中国政府扶贫政策的演进与优化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J.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6、刘解龙,陈湘海.精准扶贫的几个基本问题分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7、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