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扶贫开发调研报告.doc_第1页
邵阳市扶贫开发调研报告.doc_第2页
邵阳市扶贫开发调研报告.doc_第3页
邵阳市扶贫开发调研报告.doc_第4页
邵阳市扶贫开发调研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邵阳市扶贫开发调研报告省委、省政府:5月21日至25日,湖南省扶贫开发协会在会长吴向东同志、第一副会长彭楚政同志的率领下,一行9人到邵阳市进行调查研究,重点到了该市扶贫开发工作相对集中的新邵、新宁、城步、绥宁和隆回县,听取了汇报,实地考察了湘窖酒业、大成科技公司、广信造纸、隆回宝庆龙牙百合等4个劳动密集型企业,参观了新宁万塘、金石2个乡镇的脐橙产业带,调研了新邵白水洞、新宁崀山和绥宁黄桑等3个旅游扶贫开发项目,深入城步南山牧场,走访了绥宁关峡苗族乡插柳村和湖南省扶贫培训基地邵阳市高级技工学校。我们通过听取汇报、走访农户、实地察看、查阅资料、座谈讨论等方式,比较全面地掌握了邵阳市扶贫开发工作情况,并由此产生了如何进一步推进邵阳市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些想法。现汇报如下。一、 邵阳市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明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邵阳认真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本世纪头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不断加大扶贫投入力度,创新扶贫机制,大力推进扶贫开发,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可以说,过去的十年,是邵阳贫困地区发展最快、发展最好的十年,是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减少最快、减少最多的十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民生工作力度明显加大。全面落实中央和省里各项强农惠民政策,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为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提供坚强的政策保障。邵阳市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1年呈两位数增长,增长幅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市50万绝对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地区村民素质明显提高,培训贫困农民122万人次、致富带头人2.25万人次、贫困地区青年3.6万人次,帮助3.6万家庭11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扩面提标。2、生产生活设施大为改观。十年来,邵阳市贫困地区公路建设卓有成效,新建改造农村公路、机耕道4059条1.95万公里,架桥1019座,解决470个特困村通路问题。农田水利建设扎实推进,兴建各类水利工程9320处,整修高标准山塘4136口,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26.5万亩,修建饮水工程622处,解决62万人饮水困难。电网改造有效开展,架设高低压线路919条2720公里,解决26万户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问题。住房、教育、卫生等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解决无房、危房、草房户等住房困难6886户,维修校舍及附属设施1950处,改善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101所,安装程控电话1.73万部,新增有线电视用户5.08万户。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完成退耕还林、义务植树造林82.8万亩,新建沼气池1.8万口,发展“猪-沼-鱼”、“猪-沼-果”等生态农业示范户1.18万户。3、特色产业开发富有成效。十年来,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特色产业逐步壮大,发展经济林59万亩,新增药材91万亩、蔬菜226万亩,发展牲畜4160万头、家禽1.19亿羽。农产品基地数量和面积进一步增加,发展各类农产品基地1700多个50多万亩,其中500亩以上连片基地320个。龙头企业逐步做大做强,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3000余家,隆回县毅鹏金银花保健有限公司和新宁县家家红食品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据邵阳市调研,现全市贫困地区各类产业开发,可为项目覆盖区农户人均增加收入650元以上。4、建整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十年来,中央、省、市、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派出6108个工作组、1.93万名干部进驻省定特困村,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乡风文明建设、农村维稳等方面,大力推进建整扶贫。全市共调整扶贫村村支两委班子成员652人,发展党员4053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050名、后备干部2307人;新上各类经济开发项目9500多个,新建集体经济项目1183个。以2011年为例,全市派出387个工作组,进驻387个整村推进村开展建设扶贫工作。全年到位扶贫资金9983.84万元,新修村组公路877.81公里,架设农村电网880.3千米,发展沼气1479口,新建村小学18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24个、农家书屋200多个,兴修水利工程1462处,解决群众饮水困难7.95万人,新增旱涝保收面积3.38万亩,完成劳动力输出4万多人次,推广新技术、新项目333个。二、邵阳市扶贫开发工作措施得当。在新阶段扶贫开发中,邵阳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坚定不移地实行政府主导、统筹发展、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以贫困群众集中区为主战场,以扶贫对象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2011年,邵阳市扶贫开发工作主要采取了六项措施:1、学习实践,着力在理念思路上有新的拓展。邵阳市进一步开展贯彻落实中央、省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宣传活动,在全市扶贫系统内开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大讨论,努力达到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创新思路、促进工作,全面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水平的目标。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扶贫工作新政策、新举措,营造浓厚扶贫氛围。适时召开市委扶贫工作会议,掀起学习中央精神、推进扶贫攻坚的新高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编制科学可行的市县片区扶贫工作规划。2、突出重点,着力在整村推进上有新的作为。邵阳市加大整村推进项目实施力度,确保顺利通过国家、省检查验收。一是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对邵阳市“十二五”重点村整村推进的投入。二是不断强化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让贫困群众在参与开发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发展能力、增加家庭收入,让村级组织在实施规划过程中形成议事、决策、干事的长效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进一步建立整村推进扶贫资金使用激励机制,定期对全市重点村整村推进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四是推介整村推进工作典型,市里适时召开整村推进流动现场会议,开展学习交流,实现促进提高。3、因地制宜,着力在产业扶贫上有新的突破。一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重点村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培育和壮大扶贫产业,扩大覆盖面,为贫困群众建立较为稳定的增收渠道。二是利用贷款和贴息政策,重点扶持一批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乡村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企业+基地+农民经济人协会+农户”发展模式,增加农民收入。三是继续做好小额到户贷款贴息工作,提高使用效益。四是加大科技示范力度,促进产业发展,择优扶持一批科技示范项目,推广一至二项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提高扶贫产业的科技含量。4、广泛动员,着力在“雨露计划”上有新的进展。继续创新丰富和拓展“雨露计划”内容,确保完成2285人的培训任务。一是开展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培训,探索通过提高补助标准,减少培训人数的办法提高培训质量,提高就业能力,提高收入水平。二是继续完善湖南省扶贫培训基地建设,打造全国劳务技能培训示范基地。三是加强后续管理,积极主动为贫困青年提供培训质量、工作时间、工资福利等方面的维权服务。5、整合资源,着力在社会扶贫上有新的进步。做好国家和省安排在邵阳市定点扶贫单位的协调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进一步抓好市县建整扶贫工作的督查与落实,加大帮扶力度。适时开展定点扶贫工作检查。鼓励和倡导社会各界和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大力宣传表彰社会扶贫中的先进典型人物。成立邵阳市扶贫开发协会并发挥积极作用。6、扎实工作,着力在扶贫系统自身建设上有新的提高。扶贫系统干部职工加强学习,加强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如何拓展新阶段扶贫工作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如何实现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等方面开展新阶段扶贫工作调查研究;努力提高全系统的理论素质、业务素质和操作能力;建立工作目标考评制度,通过考评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改善条件,努力争取领导和相关部门对扶贫工作及扶贫部门的支持帮助;廉洁自律,做到勤政廉政、心系贫困群众,以实际行动维护扶贫系统清正廉洁的好形象;同时,还加强了扶贫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和报道先进典型和经验。三、 邵阳市扶贫开发工作启示深刻。邵阳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为半山半丘陵区,总面积20829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590万亩,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地区。这些年邵阳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明显,无疑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1、扶贫开发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和本质所在。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消除贫困、振兴中华更是我们党凝聚人心、巩固执政地位、永葆先进性的最有力武器。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建设年代、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无论是在相对发达的地区还是欠发达的地区,扶贫开发都具有强大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动员力、号召力。邵阳市委、市政府更是提出,做好扶贫工作不但是全面建设小康邵阳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邵阳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在邵阳,扶贫开发工作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形成了强大的合力。2、国家扶持政策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保障。在邵阳市调研,无论是广大干部,还是普通百姓,他们都说,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没有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扶贫开发工作是不可能取得如此重大实效的。十年来,国家和省市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扶贫资金投入逐年增加,项目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扶贫措施不断强化,为邵阳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巨大成就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以2011年为例,邵阳一年共争取和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多达5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8亿元;争取信贷扶贫资金5亿元,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投入5000万元。3、加快产业发展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农业产业结构不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可以说,越是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效果越明显。以新宁为例,当地紧扣本地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提出了“山种竹药树,田种稻烟菇,土种桔橙果、栏养牛鹿猪,开发名优特,壮大新产业”的产业扶贫工作思路,确定了发展楠竹、药材、桔橙等农产品加工十大扶贫主要产业,直接带动30余万农民脱贫致富。 4、整村推进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效方式。邵阳市坚持“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思路,以贫困村为重点,把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帮扶、小额信贷和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集中力量解决问题,有效提高了扶贫资金、资源的利用率。以隆回县为例,10年来,先后5批共安排了180个省定特困村、省定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进行驻村扶贫,驻点单位多达99家;在驻村扶贫工作中,坚持“干部驻到村,单位做后盾,一把手负总责,不脱贫不撤队”的工作方针,帮助扶贫村制订符合自身情况的发展规划和思路,得到了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5、坚持“内生”型扶贫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长远之策。调研中,我们发现,在积极开展以政策、资金、项目为支撑的“输血”型扶贫的同时,坚持走内生型发展的扶贫路子,充分发挥扶贫对象参与脱贫致富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贫困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有效促进扶贫工作由“政府大包大揽”向“群众自主建设”的转变,对继续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至关重要。据了解,2004年国家在贫困地区实施“雨露计划”以来,邵阳仅培训转移贫困地区青年就有3.5万人,帮助3万多个贫困家庭14万人一举实现脱贫致富,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四、 邵阳市扶贫开发工作难题不少。2012年,邵阳市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争取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年减少5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总体目标是: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确保每年实现10万人脱贫,扶贫开发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持续拉大之势。调研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扶贫开发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也为邵阳扶贫开发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感到欣慰。充分肯定这一切的同时,我们也了解到,邵阳市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仍然不少。一是贫困人口仍然较多。国家新扶贫标准从农民纯收入1274元提高到2300元,按照这个标准测算,邵阳市还有210万贫困人口,占全市农村人口的31%,约占全省贫困人口的20%,相对贫困人口仍然较多。二是扶贫难度仍然较大。邵阳市剩余贫困人口大多零散分布在偏远山区,基础设施滞后,自然灾害频繁,干旱缺水,人员素质相对偏低等问题突出,是扶贫开发的“硬骨头”,脱贫难度很大。 三是巩固成果仍然较难。部分初步解决温饱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尚未根本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脱贫基础仍不牢固,一旦遭遇较大自然灾害或市场风险容易返贫,扶贫成果巩固难度较大。四是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小。尽管近几年来,市财政状况逐步好转,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依然较大。以2011年为例,全市人均GDP12797元,为全省29828元的42.9%;人均财政收入833元,为全省3448元的24.1%。由于财力拮据,市、县财政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很小。具体来说,造成邵阳农村群众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基础设施落后。邵阳市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偏远闭塞的山区或石灰岩干旱地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极差。交通条件落后不仅大大提高了农产品参与市场交换的时间和运输成本,而且限制了工业、第三产业及其它非农产业的发展。水利设施差使得稳定高产面积比例很低,大部分农田都要“靠天吃饭”,根本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风险。我们在隆回县调查,全县246座水库中,还有160座水库需要除险加固;有450公里通畅工程没有完成;还有330个村没有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全县现有农村危房3.5万户。2、自然灾害频繁。邵阳市贫困地区干旱、洪涝、冰冻等自然灾害频繁,石灰岩地区十年九旱,资江流域三年两涝。灾害来临时,许多农户基本上是多年辛苦,一夜返贫。在绥宁县,当地干部告诉我们,建国以来当地共发生75次洪涝灾害,平均每年1.3次,尤其是2001年发生的“619”特大山洪地质灾害,死亡124人,倒塌房屋1515间,冲毁农田9.6万亩,直接经济损失5.6亿元,至今还没有完全恢复元气。2001年以来,除2005和2011年之外,其余年份,绥宁均发生了特大山洪灾害,损失惨重。3、家庭成员病残。贫困户中若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反而要负担沉重的医疗费用。这类贫困户因为长期积累的医疗费用和长期生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自身无精力和信心摆脱贫困。在城步苗族自治县,我们了解到,由于医疗卫生事业落后,农村一人患病或一人残疾导致全家贫困的现象比较突出,近3年来全县就有1200多户、5000余人因此返贫。4、科技信息滞后。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贫困地区闭塞的交通状况和落后的通信条件使得贫困农民无法在生产生活中及时、准确、有效地获取足够的信息,使得贫困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的弱势地位愈加明显。在新邵县,据了解有近24万人居住在龙山、板子山、大形山等边远高寒山区、水库淹没区和石灰岩、花岗岩地带,占总人口的30%,其中147个村10.11万人生活在海拔1200米左右的边远深山区和高寒山区,这些地方山高路远,信息闭塞。5、自身素质较低。贫困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据邵阳市高级技工学校抽样调查,目前,邵阳市贫困户中家庭主要劳力是文盲和半文盲的约占20%,小学文化程度的约占56%,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占3%。高中与初中文化的只占24%,比例非常小。由于文化程度低,导致贫困人口素质不高,脱贫能力低下,严重制约贫困人口的脱贫进程。6、产业企业不强。要提高农民收入,除了外出务工,关键就是发展特色产业,而特色产业壮大,又离不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据了解,邵阳农产品加工企业多达4017家,农业产业化规模企业有312家,但真正在湖南乃至于全国有影响的企业很少,带动能力有限。在有“中国第一牧场”之称的城步南山牧场,我们了解到,由于“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影响及其企业内部管理等问题,如今企业竟然到了付不起奶农奶款的地步,当地奶业摇摇欲坠,让人痛心。五、 邵阳市扶贫开发工作相关建议。邵阳市人口792.52万人,是湖南第一人口市,其中农业人口525.33万人,占全市人口的65.8%;按新贫困线标准,农村贫困人口是全省最多的市,其扶贫开发工作直接关乎湖南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进一步加大对邵阳市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在上级领导关心下,邵阳市8县市进入武陵山集中连片重点扶贫攻坚范围,4县区比照享受武陵山集中连片扶贫攻坚政策,但目前全市210万贫困人口,遍布八县一市三区,扶贫开发仍任重道远。由于市县财政困难,建议省委、省政府在扶贫政策和财政扶贫资金上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在项目安排和资金分配时,进一步落实对连片特困县市区重点倾斜的政策。2、加大对“雨露计划”及相关扶贫培训支持力度。邵阳市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在全市贫困人口中,有1835岁的青壮年劳力40余万人,其中831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25.8万人,贫困农村发展劳务经济、培训转移青年劳动力的要求十分迫切。邵阳市技工学校2010年被确定为湖南省扶贫培训基地,除当地外,还对周围的娄底、怀化等地的农民进行培训,但目前学校条件尤其是基础设施还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建议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支持。3、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目前,农村贫困地区加快发展遇到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基础设施薄弱及其建设水平滞后。对于邵阳来说,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消除减少贫困人口的制约因素,急需解决农田水利设施、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公路、农村沼气、农村通电等建设问题,这些都是农民最关心、最急需、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如绥宁县,目前是典型的“五无”县,即无铁路、无国道、无高速公路、无民航设施、无港口,除省道S221、S319外,其他道路均为等外公路,标准低、路况差,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4、加大邵阳农业产业化扶贫扶持力度。农业产业化扶贫就是解决农业工业化问题,解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