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师德规范心得体会.doc_第1页
学习师德规范心得体会.doc_第2页
学习师德规范心得体会.doc_第3页
学习师德规范心得体会.doc_第4页
学习师德规范心得体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师德规范心得体会 为积极参与“迎接世博、服务世博、学习世博”主题活动,结合学校师德规范工作要求,我校开展了“学习师德规范,践行世博礼仪”学习讨论活动。作为一名教师,面对可爱的学生如何塑造大爱大度大气量的自身形象,在世博到来之际,面对世界各国的友人,作为上海市民,如何从一言一行的细节开始做有品位的人,请老师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吕燕: 教育的每一次深化改革和大发展,首先要有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是以人育人的事业,教师作为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负担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因此,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对于特殊教育岗位上的老师而言更要做到爱生以德。 爱是生命的维生素,人们都渴望得到“爱”,爱的范围是很大的,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很多爱的关系,而离我最近的、最有内容的爱则应当是一个教师对一群学生的爱。“让孩子健康地快乐地成长。”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因为在让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倾注着教师的无限的“爱”,这种“爱”的就是“爱心”、“奉献”和“责任”。教师对学生的“爱”能架起师生关系的桥梁;能春风化雨,浇灌每个莘莘学子;能熏陶、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养成其良好的情感品质,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对于班级中的所谓的“差生”,我们要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感情投向他们。因为这中间包含着教师的责任。师爱是阳光雨露,学生是花朵禾苗。对学生的爱既要象阳光一样普照大地,又要对一些缺少爱的同学有所倾斜。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好的教育!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翻译的爱的教育就有这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想这就是教育的真谛之所在。如果把整个课堂比作是河床的话,那么师爱是浮动在整个河床上面最最灿烂、最动人的浪花,是大海富有生命的潮汐。 “爱”只一个字,但做起来谈何容易,那需要真心地付出。爱对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人的底蕴,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的成长都有重要的作用。教育中有爱,有助于学生个体生命的舒展,有助于学生个体生命的涌动。 徐敏: 教师去学习礼仪规范,提高自己的修养,培养自己良好的气质风度,也许比学业的进修更来得有意义。因为我们的工作实际上就是一项不断与人交流交往的工作,与学生,与家长,与同事,如果不懂文明礼仪,周围的人很难接受你,承认你。对于教书育人的教师来说,为人师表,即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一次,当我走进教室,我们班的一个男孩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我的回家作业忘在家里了!”换做以前处理学生的办法,我肯定让他另外补起来了,谁知道他到底做没做呢?但当我看到眼前这张稚嫩的脸蛋时,我原谅了他,只是要求他明天带来给我看。第二天早晨,我刚从教室走过,还没进办公室,他就追出来把作业交给我了。我想,不管他是真的做好了忘在家里了,还是后来补起来到第二天再来交的,这一次小小的宽容让他感觉到了我对他的信任,我相信,以后他一定能及时上交作业的! 所以我认为爱护学生,善于包容的老师,这样才能受到学生欢迎。 顾小红:一、“爱心”,这是教育成功的根本点。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全心全意地爱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赖;爱的越深,教育的效果就越大。当然,教师的爱要细致而严格,爱学生不是一味地溺爱学生,更要有严师之威,教育是爱更是一门艺术。 二、“诚心”,这是教育成功的出发点。 教师对待学生,就要心平气和,真心相待,要努力使学生相信教师这样做是为他们好,要充分理解与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工作,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耐心”,这是教育成功的必要环节。 教育学生是有一个过程的,特别对于我们的特殊学生,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善于捕捉任何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只是很小的一点进步也要及时表扬,充分肯定,热情鼓励。 四、“信心”,这是教育成功的动力。 教师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自己的工作,喜欢自己的工作,只要持之以恒,肯下功夫,对症下药,教育出现成功的那一天就会到来。我们的学生都缺乏自信,但作为教师必须充满信心,否则就会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或功亏一篑的结局。 无论是谁,只要我们每一位老师拥有爱心、诚心、耐心和信心,把教师的爱奉献给每一位学生,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我们就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顾敏: 作为一名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所面对的对象是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他们有的生活在自我封闭的环境中,有的情绪无法自控,有的行动不便,甚至有的生活不能自理。在这片园地里,我们需要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无怨无悔、淡泊名利;需要用十倍的艰辛、百倍的耐心去培育这些“残苗”。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更需要注重创新师德观念,更需要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的崇高的师德师风。 我们从生活,学习以及心理等各个方面去爱学生,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要疼爱与关心他们,从简单的吃饭、穿衣到系鞋带,上厕所等小事,处处时时对他们给予帮助、指导,促使他们萌发健康、正常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一开始就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我们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对特殊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我们要以实现学生的生存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源泉,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紧密围绕生活主题编排实用教材。因为这些残疾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得到的关爱和所接受的教育不同,教师更需要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个性,分别制定不同的计划,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为他们制定个体化教学方案。 人们常说:“没有梦想的人生是乏味的;没有创造的生活是平庸的;没有燃烧的事业是无奈的。”教师职业苦中有乐。我们不是教书匠,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我们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信,真诚沟通;我们可以感染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 顾敏捷: 班主任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热爱学生是班主任教育艺术的基础和前提。一个对学生冷漠无情的人,是根本无法实行教育的,更谈不上教育艺术。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管理;没有爱,就不能掌握成功教育的管理方法。 热爱学生,也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学家曾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平等地对待学生不仅指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也指教师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学生,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老师要真正走到学生中,营造一种和学“等高”的平等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率真地袒露他的一切。 疏松的土质能使植物更加茁壮的成长,宽松的环境能使心灵更健康的发展。创设宽松的育人环境,以尊重学生为基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活泼的学习,是我所追求的工作原则 归顺萍: 我们的孩子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审美感念,他们也都喜欢美的事物,在他们的小眼睛里最想看到的老师我想不一定有美丽的外表但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我时常和他们谈心时说道:老师允许你们犯错,老师象你们那么点大的时候也做过调皮捣蛋的事情,但是要知道悔过,同样的错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犯。记得以前在一次师德报告中一位老师谈到:教师的礼仪分为“教师的素养”和“教师的语言”两个板块。我们知道学生每天在校与老师同学8个小时,不仅是教师个人的品质修养,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令而不从。”这就要我们要有严谨的态度,对自身要有高要求。用自己的言行来感化我们的学生,我想每个学生都愿意接受一个“阳光”而又富有爱心的好老师,多点表扬与鼓励,相信我们会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可爱的好老师,努力营造良好的和谐文明有礼的育人环境。 赖美君: 特教老师的爱是一种关心。特教老师对学生也有一种本能的母爱,关心是它的主线。当天气突变,老师发现学生穿少了,她一定会想方设法找衣服给学生穿,或者把自己的衣服披在学生身上。特教老师的爱是一种耐心。老师的爱是理智的,她比母爱多了一份耐心。当孩子以哭闹“要挟”父母以达到某种要求时,老师会非常“狠心”不理他,耐心等待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特教老师的爱是一种能力。一种专业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听懂无语孩子的“语言”,并使他们开口说话。这种能力能把阳光注入孩子封闭的心田。这种能力能让奇迹不断在孩子身上出现。特教老师的爱是一种意志。为了让一个孩子学会某一种技能,老师可能会教几年,也许仍然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但老师会坚持,永不放弃。特教老师的爱是一种智慧。老师的爱是一门艺术,一种智慧。某个吵闹的孩子忽然不吵闹了,刚进学校的小朋友,队伍排得那么整齐,课堂上,各种层次与性格的孩子能互相配合,在老师的引导下快乐地学习这一切成果无不凝聚着老师的智慧。老师只有艺术地处理各种出现在孩子们身上的状况,用智慧引导孩子们解决成长道路上的拦路虎,孩子们才会不断地进步。 盛虹: 从事特教这个职业已经是我生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了,选择了这份职业,就选择了一种社会角色,进而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决定了我将在这个舞台上坚持不懈地努力。 对于老师的看法,我们的学生最简单:只要你是爱他(她)的,就会回报你他(她)的爱。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虽然我们面对的一群智力有残疾的孩子,但是我们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孩子的特殊性更需要我们深入学习,研究他们的病因,研究他们的心理特征。 我们要培养的是能自食其力的弱智儿童,这与普通学校的目标实在是相去甚远。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目标,对于这些孩子来讲还是很难很难。这就要求我们结合自己的学科,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认真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学生的个性特征,在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积极从事学生的个案研究或班级研究,积极参加教研组备课、评课、观摩、研讨等活动,虚心学习,努力提高。 袁晟琥: 师德,这是一个作为教师延续了千年的问题。古人就对师就有着很多的思考,说文中就告诉了人们“教”就是“上所施,下所效也。”,同样,在师说中又写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由此可见,教师,这个职业所要做的,不只是简单地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传授学生一种人格。而学生如何获得这种人格的学习?这不是从课堂、不是从书本中获得的,这是直接从教师身上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的。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作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加里宁曾说过:“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前,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窥视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由此可见,对于学生,一个崇高师德的老师是一个必要也必须的榜样。 张勤: 一位哲学家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哲人之言无疑是对教师之责最最生动直观的诠释。作为班主任,对于班上的每一位智障学生,不论其是否聪明、能干、自闭或者行为偏差,都要有一颗平静的心去包容他,接纳他,让他成为班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想学生喜欢的老师是能尊重、包容、爱他的老师。 我们的学生都非常特殊,面对这样的学生,对有些老师来说就是子女的同龄者,对有些老师来说就是弟妹一样的年龄。他们很多时候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动手打架、发脾气、不肯进教室、不肯做作业、没有经过他人同意拿走别人的东西等等。如果能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的子女、弟妹是个什么样子,我想学生中的不尽如人意之处又算得了什么呢?更何况他们是一群智障孩子。他们需要我们老师反复而耐心地教和提醒,需要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理解,包容、宽容他们无意间犯的错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我们的孩子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他们也需要他人的尊重。尊重孩子就是要呵护、培养其自尊心。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到尊重每一位智障孩子我们更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关爱,去催开他们迟开的花。他们需要我们老师更多的呵护、关爱和鼓励,树立自信。虽然工作会十分艰辛,但花开后会感到芬芳无比。因为此花有心,此香有情。如果是学生不会做,那么老师就应该耐心的教会他;如果是学生没有用心做,那么老师就应该要求学生重新用心做,这样就会使学生逐渐进步,逐渐拥有自尊和自信,使他们从成功走向成功。如果做的相反,就会使他们从失败走向失败,成为学习和人生的永远失败者。因此我们老师要呵护、尊重他们,从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灵魂的教育。我们不应简单地把教育理解为知识的传递和积累,我们有义务教会他们学会做人,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平时潜移默化的榜样教育。我觉得一位老师要能够象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靠的就是他的人格魅力。我想我们教育者本身就是一本非常珍贵的教科书,大到世界观、人生观,小到一举手一投足,都渗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如果我们能以自己的人格品质吸引学生,令学生钦佩,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已经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平时学生身体不适,我会马上通知其家长让他回家休息;有学生早饭不吃导致头晕,我会立即拿出巧克力和点心给他吃;有时遇到有学生劳动方法不对,我会拿起扫帚、拖把手把手地教,甚至会和他们一起劳动;有的同学进步了,我会送上一句鼓励的话语;看到地上有纸屑,我会弯下腰主动捡起扔到废纸篓里,学生衣服领子没有翻好,我会一边帮他翻好,一边轻轻地跟他说:“出门前照一下镜子。”有的学生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我会把自己的衣服送来给她等等。我看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我想教师的人格魅力可能就是体现在这样一件件小事上。 从事特教工作三年多来,我感到无论是小学生还是智障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做学生的朋友”;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身为一名特教教师,就要善待每一个智障学生,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潘国菊: 每个学生都喜欢得到老师的赞美,我们的特殊学生也是这样,一旦得到老师的鼓励或称赞,他们就会变得更加努力和懂事。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提到赏识教育,但这并不是简单的观念灌输就能做到的,特别是对智障孩子的赏识,是要发自于内心的信任、尊重、理解、宽容、激励才能做到。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信任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 ,就是相信孩子能行,并把这种信任落实到平时的言行中,使孩子体会到你对他的信任,进而激发孩子的自信与自强。要尊重孩子合理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爱好与选择,也就是尊重他们的人格。激励,就是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长处,充分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他们的长处要“小题大做、无限夸张”,永远不说“你不行”,而是毫不吝啬地说:“你真聪敏,你真行”,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环境中成长。宽容则是要求我们“尽其所长,恕其所短”,智障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本身就不强,因此,我们决不能因为孩子的一点过失而让其在指责声中自卑地抬不起头来,而是要培养他们的阳光心态,增强他们学习和自立自理的自信心,使他们尽快溶入主流社会。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受到许多的挫折,多多少少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智障学生受到的挫折或不公会更多,他们常常会对自己的能力存怀疑的态度,甚至失去信心,因此多给他们鼓励和赞美,可能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的每一位老师不要吝啬对智障孩子的赞美,因为赞美可以增强孩子的信心,赞美可以使孩子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赞美可以使我们的孩子们变得聪明和能干。 朱蓓: 其实生活中很多事也是这样,可以换一种方式思考,而且经常换位思考一下,体会一下别人的感受,你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最后效果肯定不一样,说不定还会超出你的想象呢! 老师,是最受人尊敬的人。他们给予了我们知识,教会了学生做人的道理。但是,我想对老师们说:“您们的教学方式有些生硬,有时候,我们会学得很累,甚至有些被动。如果我是学生,我就希望老师会用一种可以让学生们喜欢的,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 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不给学生们留作业。因为写作业是被动的,老师们怕学生们回家后不学习,不复习,才留作业的。老师可以想办法让我们主动学习:比如把教材编得有趣,生动一点,不要只有习题,资料,把它们编得更有娱乐性一点,吸引人的眼球,就不怕我们不看了。那样效果肯定不一样。 其实生活中要经常换位思考一下,体会一下别人的感受,这样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因为我们态度的改变,导致结果和效果也肯定与以往不同!那样老师才会受学生的爱戴和敬仰。 陈琦小: 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学生关注的焦点,有时候只需传递一个鼓励的眼神就能让学生重拾自信。相反,老师如果对学生表现冷漠,对学生的问题视而不见,不仅让学生对学业产生厌恶,更会激起学生的不满。一位好老师让学生记住的不仅仅是他的名字,而是他的风格和他的精神。好的老师可以有很多类型,风趣幽默,平易近人,作风严谨的我们都很喜欢。好老师的标准关键在于老师要本着一颗为学生着想的心,让学生实在在地学到东西。 对于我们辅读学校,学生们心目中的好老师一定是位和蔼可亲、有爱心、责任心、细心、恒心的老师,是真正用心去关爱学生的老师。老师是学生的表率,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一个拥有爱心的老师,不仅能得到学生的爱戴,更能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教书育人是一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系统工程,失败的教育不仅达不到目的,还会荼毒学生的心灵,给社会带来诸多危害。老师的工作就像走钢丝,成功便会赢得掌声,失败便会遭人唾弃。如何成功地教书育人?责任心是最重要的。希望每位老师都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一盏灯,老师的光不一定耀眼,但一定能够长久地照耀着学生一生的道路。 徐放英: 说起师德,我觉得,最起码的是要做到“换位思考”,最高的境界同样是要做到“换位思考”。 人人都说,教师教师,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标,我们做老师的,从事的是人的工作,自然要体察学生之心,才能够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行之有效,能够真正的有“育人”的效果。回想我们做学生的时候,我们最希望的是什么呢?希望老师脸上的笑容多一点,希望老师布置的功课少一点,希望自己能够支配的时间多一点,希望父母的唠叨少一点。谁都是从那个年纪走过来的,只要仔细回味一下,想必会对现在的孩子们多一份理解吧! 在我们备课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我们就可以比较准确的预计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学生学起来也应该是兴趣浓厚的。 而在处理学生情绪行为问题的时候,更要学会“换位思考”。仔细研究学生过失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从内部入手,调整学生心态,才能一劳永逸的杜绝错误的再次发生。 可是,要能够真正的做到换位思考,又谈何容易。对“心”的教育要建立在对“心”的理解之上啊!这就要求我们做老师的不断地寻求内在和外在的支持。内,寻求心理学理论的支持,深入了解孩子的个性心理,才能正确找到为题的症结所在;外,不断积累教育教学上的经验,使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底气更足。 我想,如果能够做到一个真正能够“换位思考”的老师,那么无论在专业素养方面还是从师德方面来看,都应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老师”! 沈愉芬: 我们的对象是一群特殊孩子,可他们的模仿性却不差,尤其学坏的更快。对他们来说,一天二十四小时,学生将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中度过,教师的形象就像是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学生会看到美与丑。因此,作为他们的老师,必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自己的一言一行应始终体现出真、善、美,让学生看到教师良好的师德形象。 以诚待人。虽然,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弱智学生,但同样需要有一颗真诚的新去对待他们,用真诚去呵护他们。真诚的对待学生,真诚的对待家长,真诚的对待同事,一切在我们真诚的努力下,学生的进步大了,家长更满意了,同事之间更融洽了。相信我们学校的明天也将变得更美好。 微笑待人。微笑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爱心和诚心的一种礼赞。以微笑对待学生、对待家长、对待同事、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位人,会使我们的关系更融洽、更温暖、更可爱。 宽容待人。能主动的为他人着想,能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则讨人喜欢,被人接纳、受人尊重。一个宽容待人的人,才能给别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我们要把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传递给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造就良好的教师形象,成为学生的礼仪典范。 赵敏: “德”在历代的解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现代汉语里既可理解成品德,也可理解成道德。为人师者的品德莫过于拥有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为人师者的道德应该是指一种责任感,一份爱心。持久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每个传承爱的为人师者所应具备的最起码的情操。 为人师者是知识的拥有者,是力量的拥有者,还是知识的传播者,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如果不加以品德和道德的双重修养,所拥有的力量不仅不会变成善,反而化成恶。 当一个老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有时会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师德形成决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它包含着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管理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 有句话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责任!”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一种特殊的爱,我觉得这种爱可以说是神圣的。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今天作为站在特殊教育前沿的教师,工作更是事无巨细,琐碎繁杂,这群特殊学生每天的喜怒哀乐,酸甜苦乐,无时不在涌成潮汐,弹奏成一首永不停息的交响曲,延续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我觉得:只要我们做老师的心中有颗爱心,再特殊的孩子他总会也有那么一天与你情感交汇。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也正是这个过程中,教育才实现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德的核心是师爱,师爱即师魂。 高婷: 在出生的那一刻,母亲用无比温柔的怀抱保护着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母亲用纤细的臂膀为我们这封挡雨,使我们健康地成长。是母亲的爱,陪伴着我们成长的道路。所以有句话也这样说到:母亲是人一生中的第一位教师。由此可见,师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而作为辅读学校的一名教师,爱,更应该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要做的是心灵去交换心灵,用心灵去打开心灵:用爱心打开心灵,用诚心呼唤心灵,用童心解读心灵,用真心放飞心灵,用细心了解心灵。只有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以学生的视角看待世界,才能了解不同学生:走路时尽量放慢脚步,让学生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困难重重,却不会孤单;牵着他们的手,让学生感受到安全感;说话时声音尽量放低,使学生能够在悦耳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成长;在传授知识时,尽量放慢语速,用简洁童趣的语言作为传授的工具,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学到知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老师心中对学生和教育事业的爱!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是用爱书写而成的。 施丽凤: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纯洁的镜子,教师的言行随时随地地照在他们心灵的镜子上,留下抹不去的印记。作为一名特教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都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而被标上了“智障学生”的标签。这些孩子已经失去了很多很多,我怎么能再去伤害他们呢?虽然他们在很多时候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常常调皮捣蛋、常常犯些让人意想不到的错误,但我常对自己说,我也不是这样一路走来的吗?或许我在他们这个年纪,让人操心的事更多。 作为这些孩子的老师,我们不仅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宽容,更要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影响他们,用真诚的爱去感化他们。我们的孩子都是爱听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不断地批评与斥责对他们是不起效果的,而且这也违背了教师该有的素养。作为我们,应该学会去了解孩子心里的需要,关注他们的内心生活,尤其是自闭症孩子,尊重他们、包容他们,多一份耐心,多一份期待,他们可能会做的比你想象中还要完美。一个简单的微笑、一句简单的赞许,都会给孩子们带来阳光和信心。 杨文瑶: 人不可以无师。而师者自古就有“经师”与“人师”。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作为一名特教老师,我始终在追求着“人师”的境界,尽管离“人师”的境界还很远,然而,我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一、 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 进入初职的学生有一部分是初中的随班就读生,这些学生大都带着失败、自卑的灰暗心理进入职校的。可以说他们在初中时期,便已在心灵中饱受些同学、老师失望甚至歧视的目光,加上家长怒其不争的态度,他们往往表现出两类极端的心理倾向,一个极端是抗拒、逆反的心理,表现为桀骜不训,对抗、破罐子破碎的行为。另一极端是悲观失落、自怨自艾、精神萎靡不振、无心向学。对这样一些同学,作为班主任要给他们多一分肯定,少一分打击。鼓励性的话,能让他们恢复自信,帮助他们找回那份久违了的尊严。要让学生感到自己能行,并让他们取得成功。 二、与学生做心灵相通的朋友 从爱出发,把学生看成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热情、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对学生多一些理解和宽容,了解学生真实的感情需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有些学生的逆反心理很强,经常按自己的意志行事,“成人化”的倾向表现的十分突出,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不能正确的分析,容易受到负面影响,甚至效仿一些成年人的不良行为。面对情况,应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向,帮他们分析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育学生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社会,看问题,让他们看到社会的主流与事情好的一面,用宽容、尊重、信任的态度去帮助他们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给学生讲话的机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