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镇茗苑两仪坊水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1页
虢镇茗苑两仪坊水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2页
虢镇茗苑两仪坊水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3页
虢镇茗苑两仪坊水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4页
虢镇茗苑两仪坊水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工程名称:虢镇茗苑两仪坊监理七标段 编 制: 审 核: 编制单位:西安高新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 2013年8月 目 录一、工程概况及特点.2二、编制依据.4三、监理工作流程.4四、给排水及采暖工程监理控制要点.6五、节能工程质量控制要点.11六、监理工作方法.12七、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13一、工程概况及特点本工程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水莲路以南,我项目监理部所监工程为两仪坊2-1#、2-2#、2-3#楼及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约60692,地上28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为81.6米。1、生活给水系统(1)该楼给水系统共分为三个区:地下一层至六层为低区,七至十九层层中区,二十至二十八层为高区。(2)低区供水方式由小区市政管网直供,中、高区供水方式由小区地下汽车库水泵房内生活水箱供水。中、高低区生活叠压供水设备联合供水,自来水管网供水压力为0.30MPa。(3)生活给水用水定额140L/人,最高日用水量363.06m。2、污水、废水系统(1)污水排水系统采用污、废水合流制,全楼所有卫生器具所排污水通过枝状管网就近排至室外污水检查井。(2)雨水为外落水排水方式。(3)地下室集水坑废水采用潜污泵提升后排至室外。(4)消防电梯排水井的潜水泵启闭由排水井液位自动控制没要求高水位(液面距井底800mm)开泵,低水位(液面距井底200mm)停泵,其它集水坑的潜水泵启闭由集水井液位自动控制,要求高水位(液面距坑顶200mm)开泵,低水位(液面距坑底200mm)停泵。3、消防系统(1)该建筑属一类高层住宅楼,消防设计包括消火栓给水系统及灭火器配置,(2)该建筑室外消火栓用水量15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20L/S。(3)消火栓系统为环状管网供水系统,采用临时高压制,消火栓供水水量及水压由小区内地下一层水泵房内消火栓供水泵及地下消防水池保证,小区消防水池储水量V=612m。(4)该楼室内前期消防用水量、水压由2-7#楼屋顶消防水箱储存的消防用水量V=18m保证。(5)消火栓箱屋顶为SG24A65-J,规格为800650240,立柜盘卷式单栓消火栓箱型号为SG24D65-P,规格为1600700240。地下一层至二十六层消火栓栓口为稳压减压型,栓后压力未0.35MP。(6)各层均设有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型号为MF/ABC4,每处两具,与消火栓同箱体设置。配电室设磷酸胺盐干粉灭火器,型号为MF/ABC4。4、管材(1)生活给水管道采用DS-X型钢塑复合管,住宅户内支管及垫层敷设管道均采用抗菌PP-R给水管道,管系列采用S4等级,热熔连接,在垫层内不得设有借口及三通等连接点。(2)生活排水立管均采用PPI加强型内螺旋排水塑料管,排水横贯均采用超低噪音排水塑料管。其他排水立管均采用PPI型专用雨水塑料管,所有外露雨水管道均采用防紫外线PPI型专用雨水塑料管。(3)污水泵除出口一段管道采用加布橡胶软管外,其余均采用焊接钢管焊接。(4)空调凝结水排水管采用DN50UPVC实壁管。空调板下150mm处设45度斜三通。(5)消火栓管道低区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高区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加厚型管径小于100mm时采用丝扣连接;管径大于等于100mm时采用卡箍式连接,废水提升管道采用焊接钢管焊接。(6)所有以上管道上的管件必须与相应管道材质相匹配。5、供暖系统(1)本工程设分户计量,分室调节的采暖系统,采暖形式为底板辐射,住宅采暖系统供回水温度均为50至40,采暖系统供回水管道均接自地下室供热站。(2)采暖热指标为33.0W/,采暖系统一至十一层为低区,采暖热负荷低区为570KW,采暖系统压力损失为42.8kpa,十二至二十二层为中区,中区为570KW,采暖系统压力损失为42.8kpa,二十三至二十八层为高区,高区为315KW,采暖系统压力损失为48.3kpa。(3)住宅户外采暖系统为下供下回同程式双管系统,户外采暖供、回水立管设于户外管井内,户内供水管上设置锁封调节阀,过滤器,组合式热表,户内回水管上设置锁封调节阀,平衡阀,户内采暖供、回水管由楼板垫层内敷设至户内厨房,在户内厨房设集分水器,户内采暖系统为底板敷设系统,每个房间为一个采暖回路,均接自厨房的集水器、分水器,室内地表面平均温度为25。(4)室外供热管网由供热站引入地下停车库或地沟接至采暖用户,室外供热管网在地下停车车库顶风管下安装。(5)热水管网与用户均采用直连,管网与已设计的建筑物采暖入口按实际位置连接。(6)采暖热水管道在最低处设DN32排水阀,热水管道在最高处设热水自动放气阀。(7)本小区供热管网及采暖用户均为变流量系统,采暖入口处均设有平衡阀,工作压力为1.0Mpa,安装时应注意介质流动方向,均为水平安装。6、通风及防排烟系统 (1)地下室至屋顶防烟楼梯间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没两层设一自垂风口。 (2)地下室至屋顶合用前室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合用前室每层设一多叶加压送风口。二、编制依据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2、 建筑给水钢塑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CECS125:2001 3、 建筑排水用硬聚乙氯烯内螺旋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CECS 94-2002 4、 建筑排水用硬聚乙氯烯道工程技术规范 CJJ/T29-98 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016、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5.243-20027、 地板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JGJ142-2004三、监理工作流程开工准备承包单位本工程开工应具备的基本条件1、已进行图纸会审、设计技术交底;2、施工组织设计已获总监批准;3、管理、施工人员已到位4、施工设备、机具已进场。5、材料到场情况,材料检验情况。填写开工报审表A1(施工单位) 不 具 备 开审查开工条件(监理单位) 工 条 可 件进本专业开工令随主体结构工程申报批准开工申请(监理单位)行下一分分项工程施工 (施工单位)项 改正后重新报验不合格工 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程 分项工程自检、互检工序、隐蔽、分项质量互检合格(施工单位) 填写报验申请表(施工单位) 检查检验批质量,现场检查(监理单位) 检查本分项工程是否合格(监理单位) 否 是 签署报验申请表(监理单位) 本分项工程完成 四、给排水及采暖工程监理控制要点1、室内给水系统安装(1)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实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给水管道必须采用与管材相适应的管件。生活给水系统所设计的材料必须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给水系统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通水实验并做好记录。生产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方可使用。室内直埋给水管道应做防腐处理。埋地管道防腐层材质和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2)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m。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给水管应铺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在排水管的下面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径的3倍。给水水平管道应有2-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给水管道和阀门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水平管道纵横方向弯曲钢 管每米全长25m以上125用水平尺、直尺、拉线和尺量检查塑料管复合管每米全长25m以上125铸铁管每米全长25m以上1252立管垂直度钢管每米5m以上38吊线和尺量检查塑料管复合管每米5m以上28铸铁管每米5m以上3103成排管段和成排阀门在同一平面上间距3尺量检查 (3)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取屋顶层或水箱间内实验消火栓和首层取二处消火栓做试射实验,达到设计要求为合格。(4)水泵就位前的基础混凝土强度、坐标、标高、尺寸和螺栓孔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规定。(5)水箱溢流管和泄放管应设置在排水地点附近但不得与排水管直接连接。2、室内排水系统安装(1)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实验,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2)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置装设伸缩节。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高层建筑中明设排水塑料管道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 (3)埋在地下或地板下的排水管道的检查口,应设在检查井内。井底表面标高与检查口的法兰相平,井底表面应有5%坡度,坡向检查口。 (4)排水通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通向室外的排水管,穿过墙壁或基础必须下返时,应采用45三通和45弯头连接,并应在垂直管段顶部设置清扫口。由室内通向室外排水检查井的排水管,井内引入管应高于排出管或两管顶相平,并有不小于90的水流转角,如跌落差大于300mm可不受角度限制。 (5) 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或下表的规定项次管径 (mm)标准坡度()最小坡度()1502512275158311012641251055160743、雨水管道及配件安装(1)雨水管道采用塑料管,其伸缩节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2)雨水管道不得与生活污水管道相连接。雨水斗管的连接应固定在屋面承重结构上。雨水斗边缘与屋面相连处应严密不漏。连接管管径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得小于100mm。4、卫生器具安装 (1)卫生器具的安装应采用预埋螺栓或膨胀螺栓安装固定。 (2)排水栓和地漏的安装应平正、牢固,低于排水表面,周边无渗漏。地漏水封高度不得小于50mm。 (3)卫生器具交工前应做满水和通水实验。 (4)卫生器具的支、托架必须防腐良好,安装平整、牢固,与器具接触紧密、平稳。 (5)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应完好无损,借口严密,启闭部分灵活。 (6)与排水横管连接的各卫生器具的受水口和立管均应采取妥善可靠的固定措施;管道与楼板的结合部位应采取牢固可靠的防渗、防漏措施。(7)连接卫生器具的排水管道借口应紧密不漏,其固定支架、管卡等支撑位置应正确、牢固。与管道的接触应平整。(8)卫生器具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 mm检验方法1坐标单独器具10拉线、吊线和尺量检查成排器具52标高单独器具15成排器具103器具水平度2用水平尺和尺量检查4器具垂直度3吊线和尺量检查5、室内采暖系统安装(1)管道安装坡度,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u 气、水同向流动的热水采暖管道和气、水同向流动的蒸汽管道及凝结水管道,坡度应为3,不得小于2。u 气、水逆向流动的热水采暖管道和气、水逆向流动的蒸汽管道,坡度不应小于5。u 散热器支管的坡度应为1%,坡向应利于排气和泄水。(2)平衡阀及调节阀型号、规格、公称压力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完后应根据系统平衡要求进行调试并做出标志。 (3)蒸汽减压阀和管道及设备上安全阀的型号、规格、公称压力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完毕后应根据系统工作压力进行调试,并做出标志。 (4)方形补偿器应水平安装,并于管道的坡度一致,如其臂长方向垂直安装必须设排气及泄水装置。 (5)热量表、疏水器、除污器、过滤器及阀门的型号、规格、公称压力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6)采暖系统入口装置及分户热计量系统入户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应便于检修、围护和观察。 (7)在管道干管上焊接垂直或水平分支管道时,干管开孔所产生的钢渣及管壁等废弃物不得残留管内,且分支管道在焊接时不得插入干管内。 (8)焊接钢管管径大于32mm的管道转弯,在作为自然补偿时应使用煨弯。塑料管及复合管除必须使用直角弯头的场合外应使用管道直接弯曲转弯。(9)散热器组对后,以及整组出厂的散热器在安装之前应作水压试验。实验压力如设计无要求时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小于0.6MPa。(10)地面下敷设的盘管埋地部分不应有接头。盘管隐蔽前必须进行水压试验,实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小于0.6MPa。(11)采暖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定点工作压力加0.1MPa作水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12)系统冲洗完毕应冲水、加热,进行试运行和调试。(13)散热器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散热器背面与墙内表面距离3尺量2与窗中心线或设计定位尺寸203散热器垂直度3吊线和尺量6、管道防腐和保温(1)管道防腐:给水管道防腐均按设计要求及国家验收规范进行施工,所有型钢支架及施工中管道镀锌层破损处和外露丝扣要补刷防锈漆。(2)管道保温:明装或暗装的给水管道保温目的是防冻、防热损失和防管道结露,其材质及厚度均应严格按设计要求验收。7、附属设备安装质量控制要点(1)消火栓及消火栓箱体的检验应注意:栓阀启闭灵活、关闭严密、封闭填料好。(2)喷洒系统的报警阀、作用阀、控制阀、延迟器、水流指示器、水泵结合器等主要组件安装后应进行系统验收。(3)报警阀应安装在明显和易操作位置,其高度要符合规定,环境温度不低于5。(4)水泵安装后应检查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水泵出口要设缓闭止回阀,泵体不得承受管道重量荷载。(5)冬季通、试水后要督促承包单位采取措施,防止管道冻裂。8、成品保护(1)安装好的管道不得做支撑或放脚手架板,不得踏压、其支托卡架不得作为其他用途的受力点。(2)管道在装修施工中加以保护,防止喷浆的灰浆液或其它的污物污染管道。(3)阀门的手轮及安装的水表、消火栓箱、报警阀配件等要注意保护、防止后序施工损坏和丢失,可在交工前统一安装好。(4)给水管、消防系统施工完毕后各部位的设备附件要有保护措施,防止碰坏跑水,损坏内外装修的成品,自喷喷头安装时也不得污染和损坏吊顶装修。五、节能工程控制要点1、阀门、仪表、管材、保温材料等产品的规格、型号及技术参数,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产品质量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2、采暖系统应随施工进度对与节能有关的隐蔽部位或内容(诸如采暖管道的保温及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地面防潮层和绝热层等)进行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3、采暖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暖系统的制式及其安装,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要求;(2)设备、阀门、仪表应安装齐全,不得随意增加、减少和更换;(3)系统各分支管路水力平衡装置位置、方向应正确,并便于调试操作;(4)系统安装完成后,应能进行分室(区)温度调控和实现分栋分户、分室(区)热量计量。4、采暖系统热力入口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热力入口装置的种类、规格、型号、数量等,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2)热计量装置的安装位置、方向应正确,并便于观察、维护;(3)热力平衡装置的安装位置、方向应正确,并便于调试操作。安装完毕后,应根据系统水利平衡要求,进行调试并做出标志;(4)过滤器、压力表、温度计及各种阀门等,应齐全可靠。5、采暖管道的保温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材质、密度、导热系统、规格与厚度,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6、采暖系统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系统试运转和调试。结果应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并应经有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出具报告,合格后方可通过验收。7、采暖系统阀门、仪表等配件的保温层应密实、无空隙,且不影响其操作功能。 8、采暖管道保温层和防潮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保温层的厚度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要求;(2)保温管壳的粘贴应牢固、铺设应平整,绑扎应紧密,无滑动、松弛与断裂现象;(3)硬质或半硬质保温管壳的拼接缝隙不应大于5mm,并用粘接材料勾缝填满,纵缝应错开,外层的水平接缝应设在侧下方;(4)硬质或半硬质保温管,应用金属丝或难腐织带捆扎,其间距为300-500mm,且每节至少捆扎2道;(5)松散或软质保温材料,应按规定的密度压缩其体积,疏密应均匀,毡类材料在管道上包扎时,搭接处不应有空隙;(6)防潮层应紧密粘贴在保温层上,封闭良好,不得有虚沾、气泡、褶皱、裂缝等缺陷、防潮层的敷设应有防止水、汽侵入的措施;(7)卷材防潮层采用螺旋形缠的方式施工时,卷材的搭接宽度宜为30-50mm;(8)管道阀门、过滤器及法兰部位的保温结构,应能单独拆卸,且不得影响其操作功能。六、监理工作方法1、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事前预控。(1)熟悉设计图纸和组织图纸交底和图纸会审领会设计意图,了解工程特点和工程质量要求。(2)审核承包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但对施工单位参加水暖与通风施工人员数量、业务素质、从业资质也进行审核;水暖工、通风工、电焊工必须有上岗证并持复印件送交监理部存档备案。(3)审查水暖通风消防安装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4)为保证工程质量,防止伪劣假冒商品进入现场,对进入现场的水暖、通风、消防材料、设备、机具等要进行严格检查或送有关部门进行试验、化验。另外,产品必须有生产厂家、地址、生产许可证、合格证、产品检验证。严防不合格产品进入工地,已进入工地的要立即清除出场。2、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事中监控。(1)开工前对人员、物资、设备机具等进行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保证工程质量,能否连续的进行正常施工。(2)对主要的工序及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进行交接检查。上道工序不经检查、验收不准进入下道工序。每道工序完成后,先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即初检)认为合格后再填报验单并会同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签字认可方能进行下道工序。(3)隐蔽工程检查验收:隐蔽工程完成后,先由施工单位自检初检合格后填报隐蔽工程质量验收通知单报监理部门,必须由监理部门检查认证后方能掩埋。(4)对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监理人员应按程序进行检查验收。(5)对重要质量控制点:特别是重要的设备安装如:水泵、等大型设备安装,调试要进行旁站,其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签字认可后才能掩埋,并留记录。(6)专业监理工程师针对给水、排水、通风中的质量通病,监督承包单位严格遵守施工工艺操作规程,消除通病。3、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事后控制。(1)给水、排水、空调工程应按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进行竣工验收。(2)在检查过程中,如有问题需整改,可写出纪要,列出整改内容,要求施工方限期整改正、直至完全检查合格为止。(3)认真审核施工单位的给排水及空调安装工程施工资料,做到资料真实可靠符合要求;七、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1、存在的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1.1影响环境因素:a)固体废弃物污染;b)噪声污染;c)大气污染;d)能源消耗。1.2环境因素控制措施1.2.1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措施: 1)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